CN104867108A -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7108A
CN104867108A CN201410058719.0A CN201410058719A CN104867108A CN 104867108 A CN104867108 A CN 104867108A CN 201410058719 A CN201410058719 A CN 201410058719A CN 104867108 A CN104867108 A CN 104867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lgorithm
region
conversion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87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7108B (zh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87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7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7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7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7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7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失真严重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包括缩小转换和放大转换,所述M个图像区域一一对应M种显示特征,且所述M种显示特征互不相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图像显示功能。在这些电子设备进行图像显示的过程中,用户为了观看方便,会针对图像显示界面进行缩放操作,电子设备在响应缩放操作后,实现对所显示的图像画面的缩放。
目前,为满足用户在图像观看过程中的使用需求,图像处理开发商提出了许多图像处理的方法,也研究出了许多图像处理算法。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目前,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为了在处理的过程中不占用过多的电子设备内存资源,多采用较简单的算法,如临近算法、双线性插值算法等,但处理后,获得的图像质量不好,如,采用临近算法对图像中的临近像素进行预测,会在图像的边缘产生锯齿失真,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对图像中的临近像素进行加权平均,会将图像中的细节部分模糊化等。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失真严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失真严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根据待处理的第一图像的显示特征将第一图像分割为多个图像区域,并针对每个图像区域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处理,使得处理获得的图像的失真度小,以及减少电子设备在对第一图像进行处理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技术效果,同时增强用户使用体验。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包括缩小转换和放大转换,所述M个图像区域一一对应M种显示特征,且所述M种显示特征互不相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
可选的,所述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具体包括:
检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转换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M种显示特征;
基于所述M种显示特征和所述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所述M个图像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N种不同算法中确定出P个算法集合,其中,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每个算法集合包含所述M种第一算法,其中,P为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组合的个数;
依次取j为1至P间的整数,基于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第j个算法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其中,j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
基于所述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j个失真度,进而在j为P时,获得P个失真度,其中,所述第j个失真度表示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所述第j个算法集合处理后的失真率;
从所述P个失真度中确定出最小失真度,并确定所述最小失真度对应的算法集合为最优算法集合,其中,所述最优算法集合包括的M种最优算法即为所述M种第一算法。
可选的,所述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具体包括:
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所述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i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且在i等于M时,获得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
合成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
可选的,在所述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进行第二转换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图像失真度;
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操作处于禁止响应状态。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包括缩小转换和放大转换,所述M个图像区域一一对应M种显示特征,且所述M种显示特征互不相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转换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M种显示特征;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M种显示特征和所述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所述M个图像区域。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前,从N种不同算法中确定出P个算法集合,其中,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每个算法集合包含所述M种第一算法,其中,P为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组合的个数;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依次取j为1至P间的整数,基于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第j个算法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其中,j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j个失真度,进而在j为P时,获得P个失真度,其中,所述第j个失真度表示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所述第j个算法集合处理后的失真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P个失真度中确定出最小失真度,并确定所述最小失真度对应的算法集合为最优算法集合,其中,所述最优算法集合包括的M种最优算法即为所述M种第一算法。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所述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i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且在i等于M时,获得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合成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之后,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进行第二转换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图像失真度;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操作处于禁止响应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M个图像区域中的每个图像区域的显示特征各不相同,进一步,对M个图像区域的每一个图像区域进行不同的算法处理,即根据待处理的第一图像的显示特征将第一图像分割为多个图像区域,并针对每个图像区域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处理,从而最终实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获得第一处理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失真严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获得的已处理图像的失真度小,以及减少电子设备在对第一图像进行处理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技术效果,同时增强用户使用体验。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在基于第一标准将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的过程中,首先,检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响应所述第一转换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M种显示特征;基于所述M种显示特征和所述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所述M个图像区域,也就是说,对第一图像的区域划分是按照第一图像的图像显示特征来进行划分的,将第一图像中显示特征相同的部分划分为同一图像区域,使得第一图像经过处理后的显示特征不发生变化或变化较小,进而保证了处理后的图像失真度较小。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于M种第一算法对第一图像的M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前,会获取M种第一算法,具体而言,首先,从N种不同算法中确定出P个算法集合,其中,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每个算法集合包含所述M种第一算法,然后,通过依次取j为1至P间的整数,基于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第j个算法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并基于所述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j个失真度,在j为P时,获得P个失真度,最后,从所述P个失真度中确定出最小失真度,并确定所述最小失真度对应的算法集合为最优算法集合,其中,所述最优算法集合包括的M种最优算法即为所述M种第一算法。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地从N种不同的算法中随机选取M种算法对M个图像区域进行算法处理,获得处理图像后,通过比较处理图像和第一图像,确定出每次处理后图像的失真度,选取失真度最小时,所对应采取的M种算法作为最优算法(即第一算法),并记录下各算法所对应处理的图像区域,实现了当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并基于第一标准对第一图像进行区域分割获得多个区域图像时,能够针对每个图像区域的显示特征采用最优的算法进行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图像具有较好的质量的技术效果。
(4)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获得第一处理图像的过程中,首先,通过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所述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i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且在i等于M时,获得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然后,合成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也就是说,通过分别对分割第一图像获得的M个图像区域中的每个图像区域,进行最优的算法处理获得对应的处理图像区域,之后将获得的M个处理图像区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图像,实现了将第一图像分区域同时进行算法处理,处理效率高,能够快速获得第一处理图像的技术效果。
(5)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后,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进行第二转换处理,获得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的第二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图像失真度;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在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操作处于禁止响应状态,实现了在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转换后获得的第一处理图像相对于第一图像的失真情况,来判定是否继续响应第一转换操作,保证了第一图像在不出现失真的前提下进行图像转换,进而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转换处理图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2A-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图像处理设备原理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失真严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根据待处理的第一图像的显示特征将第一图像分割为多个图像区域,并针对每个图像区域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处理,使得处理获得的图像的失真度小,以及减少电子设备在对第一图像进行处理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技术效果,同时增强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包括缩小转换和放大转换,所述M个图像区域一一对应M种显示特征,且所述M种显示特征互不相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M个图像区域中的每个图像区域的显示特征各不相同,进一步,对M个图像区域的每一个图像区域进行不同的算法处理,即根据待处理的第一图像的显示特征将第一图像分割为多个图像区域,并针对每个图像区域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处理,从而最终实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获得第一处理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失真严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获得的已处理图像的失真度小,以及减少电子设备在对第一图像进行处理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技术效果,同时增强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01: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包括缩小转换和放大转换,所述M个图像区域一一对应M种显示特征,且所述M种显示特征互不相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S102: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1)将第一图像的显示尺寸放大或缩小。例如,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图像的显示尺寸为12cm×8cm(长×宽),将其显示尺寸放大为16cm×10cm(长×宽)或缩小为6cm×4cm(长×宽)等。
(2)将第一图像的存储尺寸放大或缩小,例如,把大小为240K的图像文件放大为480K的图像文件,或缩小为120K的图像文件。
具体的,每一个图像具有诸如色彩、亮度、纹理、边缘、对象等的图像显示特征(即M种显示特征),对于动态图像(如视频图像),其显示特征处于运动状态,此时图像显示特征还包括时域特征。正是图像的这些显示特征,让人们能够在视觉上感知到图像中显示对象。
根据图像的这些显示特征,可以将任何一个图像划分为不同的图像区域,即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第一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的M个图像区域的。如根据颜色特征,请参考图2A-2C,将图像划分为单色区域201(如图2A所示,该区域只有一种颜色)、色彩平滑区域202(如图2B所示,区域202-1、202-2、202-3,依次颜色逐渐加深)、多色区域203(如图2C所示,区域203-1至区域203-5均为不同颜色)等;根据亮度特征,请参考图2D,将图像划分为明光区域204-2、柔光区域204-3、暗光区域204-4等。通常,对于某一图像包含的各图像区域,并不具有单一的显示特征,因此,在对该图像进行图像区域划分时,需要综合考虑颜色、亮度、细节204-1等显示特征。
在数学的角度,定义区域划分向量为V=[x,y,z,…],其中,向量V中的元素如x、y、z等代表图像区域的显示特征。具体的,第一个向量值x表示颜色类,x在0~255间取值,x取值为0表示单色,x取值255表示颜色种类最多;第二个向量值y表示图像细节,y在0~128间取值,y取值为0表示图像亮度为最暗,y取值为128表示图像区域亮度最亮;第三个向量值z表示图像的细节,z在0~100间取值,z取值为0表示图像没有边缘,z取值为100表示全是独立像素,等等。按照类似的方法,对区域划分向量中的不同向量元素取不同的值,得到对应不同图像区域的不同区域划分向量,即每一个图像区域对应一个区域划分向量,例如,第一图像区域具有第一显示特征,对应的区域划分向量为第一区域划分向量V1=[0,128,100,…],第二图像区域具有第二显示特征,对应区域划分向量为第二区域划分向量V2=[255,100,50,…],…,第M个图像区域具有第M种显示特征,对应的区域划分向量为第M种区域划分向量VM=[xm,ym,zm,…]。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图像区域和划分向量的对应关系是最基础的图像区域划分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是最优的,此时,可以利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进行学习,建立分类器。具体的,在现有的划分标准上进行调整,如将第一区域划分向量V1中的亮度元素更改为120,或将第二区域划分向量V2中的细节元素更改为30,等等,得到新的区域划分标准,然后基于此标准对第一图像进行区域划分,计算出获得的第一处理图像的失真度,依此类推,不断进行尝试获得一个标准,使得获得的第一处理图像的失真度最小,那么此标准即为第一标准。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标准对第一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后,针对每一个图像区域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适合的算法进行处理,如,针对单色平滑区域采用临近插值算法,对于色彩平滑变化区域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对于边缘区域采用边缘插值算法等等,保证图像画质的同时降低了图像处理的复杂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在对第一图像的区域划分是按照第一图像的图像显示特征来进行划分时,将第一图像中显示特征相同的部分划分为同一图像区域,使得第一图像经过处理后的显示特征不发生变化或变化较小,进而保证了处理后的图像失真度较小,步骤S101: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具体包括:
检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转换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M种显示特征;
基于所述M种显示特征和所述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所述M个图像区域。
也就是说,在第一标准下,每个划分得到的图像区域对应有一种图像区域划分向量,在按照这一标准进行第一图像的区域划分时,首先要检测针对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即检测其为放大操作、缩小操作或其它操作,然后获得第一图像的M种显示特性,通过比较M种显示特性和第一标准中各区域应具备的标准显示进行比较,对第一图像进行显示特征归类划分。
具体的,为了当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并基于第一标准对第一图像进行区域分割获得多个区域图像时,能够针对每个图像区域的显示特征采用最优的算法进行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图像具有较好的质量,在所述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N种不同算法中确定出P个算法集合,其中,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每个算法集合包含所述M种第一算法,其中,P为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组合的个数;
依次取j为1至P间的整数,基于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第j个算法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其中,j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
基于所述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j个失真度,进而在j为P时,获得P个失真度,其中,所述第j个失真度表示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所述第j个算法集合处理后的失真率;
从所述P个失真度中确定出最小失真度,并确定所述最小失真度对应的算法集合为最优算法集合,其中,所述最优算法集合包括的M种最优算法即为所述M种第一算法。
也就是说,通过类似于上述介绍的获得第一标准的学习方法,不断地从N种不同的算法中随机选取M种算法对M个图像区域进行算法处理,获得处理图像后,通过比较处理图像和第一图像,确定出每次处理后图像的失真度,选取失真度最小时,所对应采取的M种算法作为最优算法(即第一算法),并记录下各算法所对应处理的图像区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将第一图像分区域同时进行算法处理,处理效率高,能够快速获得第一处理图像,所述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具体包括:
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所述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i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且在i等于M时,获得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
合成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
也就是说,通过分别对分割第一图像获得的M个图像区域中的每个图像区域,进行最优的算法处理获得对应的处理图像区域,之后将获得的M个处理图像区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运用到任何需要对图像大小进行转换处理的应用场景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便是图像数据传输。具体的,在对一数据量较大的图像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在发送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待发送图像进行前处理,在保证图像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减小待发送图像的数据量,以便在占用较少宽带资源的前提下对图像数据进行快速传输;在接收端收到该图像数据时,能够通过同样的处理方法,增大所接收到的图像的像素,提升后的图像像素甚至能够大于发送图像的像素,从而提升图像的显示质量,满足用户对图像数据的高质量需求。
实施例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考图3,为第一图像处理设备原理框图,图像获取单元301,获取第一图像帧,将其发送给图像区域划分模块302进行区域划分,获得M个图像区域,并分别送入M个区域处理模块(303-1~303-M),分别通过M种第一算法进行采样率为N的采样处理,得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并送入图像合成模块304,将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合成为第一处理图像。
进一步,为了使得第一图像在不出现失真的前提下进行图像转换,进而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转换处理图像,在所述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进行第二转换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图像失真度;
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也就是说,在第一处理图像后,通过对第一处理图像进行与第一转换处理相逆的转换处理(第二转换处理),如当第一转换处理为抽取率为N的下采样处理,那么第二转换处理为插值率为N的上采样处理,或第一转换处理为插值率为N的上采样处理,那么第二转换处理为抽取率为N的下采样处理等,从而得到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第二图像。
进一步,通过比较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获得第一转换处理带来的图像失真度(DR),DR的计算式如式(I)所示:
DR = 1 N × ( Σ ( X - Y ) 2 ) 1 / 2 式(I)
其中,N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像素个数,X为第一图像上的第一像素点的值,Y为第二图像上对应所述第一像素点的第二像素点的值。
判断DR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T),在DR<T(即图像失真度在合理阈值范围内)时,判断电子设备仍能继续响应并基于第一转换操作,对第二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如当第一转换操作为放大操作时,则可在保证图像不失真的前提下继续响应放大操作,或当第一转换操作为缩小操作时,可在保证图像不失真的前提下继续响应缩小操作。
相对的,在所述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操作处于禁止响应状态。也就是说,当DR≥T(即图像失真度超过阈值范围)时,判断电子设备无法再继续响应并基于第一转换操作,否则,获得转换获得的图像会出现失真。
当第一图像为视频图像等动态连续图像时,在其处理过程中,依次对每一帧图像进行处理,当完成对某一帧图像的处理后,接着处理下一帧图像,依次类推的进行。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考图4,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401,用于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包括缩小转换和放大转换,所述M个图像区域一一对应M种显示特征,且所述M种显示特征互不相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第一获取单元402,用于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在对第一图像的区域划分是按照第一图像的图像显示特征来进行划分时,将第一图像中显示特征相同的部分划分为同一图像区域,使得第一图像经过处理后的显示特征不发生变化或变化较小,进而保证了处理后的图像失真度较小,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01,具体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转换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M种显示特征;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M种显示特征和所述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所述M个图像区域。
具体的,为了当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并基于第一标准对第一图像进行区域分割获得多个区域图像时,能够针对每个图像区域的显示特征采用最优的算法进行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图像具有较好的质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2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前,从N种不同算法中确定出P个算法集合,其中,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每个算法集合包含所述M种第一算法,其中,P为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组合的个数;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依次取j为1至P间的整数,基于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第j个算法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其中,j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j个失真度,进而在j为P时,获得P个失真度,其中,所述第j个失真度表示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所述第j个算法集合处理后的失真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P个失真度中确定出最小失真度,并确定所述最小失真度对应的算法集合为最优算法集合,其中,所述最优算法集合包括的M种最优算法即为所述M种第一算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将第一图像分区域同时进行算法处理,处理效率高,能够快速获得第一处理图像,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2,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所述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i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且在i等于M时,获得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合成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
进一步,为了使得第一图像在不出现失真的前提下进行图像转换,进而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转换处理图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2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之后,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进行第二转换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图像失真度;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另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操作处于禁止响应状态。
根据上面的描述,上述电子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图像处理方法,所以,该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致,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M个图像区域中的每个图像区域的显示特征各不相同,进一步,对M个图像区域的每一个图像区域进行不同的算法处理,即根据待处理的第一图像的显示特征将第一图像分割为多个图像区域,并针对每个图像区域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处理,从而最终实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获得第一处理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失真严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后,获得的已处理图像的失真度小,以及减少电子设备在对第一图像进行处理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技术效果,同时增强用户使用体验。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在基于第一标准将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的过程中,首先,检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响应所述第一转换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M种显示特征;基于所述M种显示特征和所述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所述M个图像区域,也就是说,对第一图像的区域划分是按照第一图像的图像显示特征来进行划分的,将第一图像中显示特征相同的部分划分为同一图像区域,使得第一图像经过处理后的显示特征不发生变化或变化较小,进而保证了处理后的图像失真度较小。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于M种第一算法对第一图像的M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前,会获取M种第一算法,具体而言,首先,从N种不同算法中确定出P个算法集合,其中,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每个算法集合包含所述M种第一算法,然后,通过依次取j为1至P间的整数,基于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第j个算法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并基于所述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j个失真度,在j为P时,获得P个失真度,最后,从所述P个失真度中确定出最小失真度,并确定所述最小失真度对应的算法集合为最优算法集合,其中,所述最优算法集合包括的M种最优算法即为所述M种第一算法。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地从N种不同的算法中随机选取M种算法对M个图像区域进行算法处理,获得处理图像后,通过比较处理图像和第一图像,确定出每次处理后图像的失真度,选取失真度最小时,所对应采取的M种算法作为最优算法(即第一算法),并记录下各算法所对应处理的图像区域,实现了当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并基于第一标准对第一图像进行区域分割获得多个区域图像时,能够针对每个图像区域的显示特征采用最优的算法进行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图像具有较好的质量的技术效果。
(4)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获得第一处理图像的过程中,首先,通过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所述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i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且在i等于M时,获得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然后,合成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也就是说,通过分别对分割第一图像获得的M个图像区域中的每个图像区域,进行最优的算法处理获得对应的处理图像区域,之后将获得的M个处理图像区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图像,实现了将第一图像分区域同时进行算法处理,处理效率高,能够快速获得第一处理图像的技术效果。
(5)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后,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进行第二转换处理,获得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的第二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图像失真度;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在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操作处于禁止响应状态,实现了在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转换后获得的第一处理图像相对于第一图像的失真情况,来判定是否继续响应第一转换操作,保证了第一图像在不出现失真的前提下进行图像转换,进而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转换处理图像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该图像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包括缩小转换和放大转换,所述M个图像区域一一对应M种显示特征,且所述M种显示特征互不相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转换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M种显示特征;
基于所述M种显示特征和所述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所述M个图像区域。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与步骤:在所述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之前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从N种不同算法中确定出P个算法集合,其中,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每个算法集合包含所述M种第一算法,其中,P为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组合的个数;
依次取j为1至P间的整数,基于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第j个算法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其中,j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
基于所述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j个失真度,进而在j为P时,获得P个失真度,其中,所述第j个失真度表示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所述第j个算法集合处理后的失真率;
从所述P个失真度中确定出最小失真度,并确定所述最小失真度对应的算法集合为最优算法集合,其中,所述最优算法集合包括的M种最优算法即为所述M种第一算法。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所述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i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且在i等于M时,获得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
合成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与步骤:在所述获得第一处理图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进行第二转换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图像失真度;
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与步骤:在所述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操作处于禁止响应状态。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包括缩小转换和放大转换,所述M个图像区域一一对应M种显示特征,且所述M种显示特征互不相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具体包括:
检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转换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M种显示特征;
基于所述M种显示特征和所述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所述M个图像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N种不同算法中确定出P个算法集合,其中,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每个算法集合包含所述M种第一算法,其中,P为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组合的个数;
依次取j为1至P间的整数,基于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第j个算法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其中,j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
基于所述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j个失真度,进而在j为P时,获得P个失真度,其中,所述第j个失真度表示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所述第j个算法集合处理后的失真率;
从所述P个失真度中确定出最小失真度,并确定所述最小失真度对应的算法集合为最优算法集合,其中,所述最优算法集合包括的M种最优算法即为所述M种第一算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具体包括:
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所述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i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且在i等于M时,获得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
合成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进行第二转换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图像失真度;
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操作处于禁止响应状态。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转换处理时,基于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M个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包括缩小转换和放大转换,所述M个图像区域一一对应M种显示特征,且所述M种显示特征互不相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转换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M种显示特征;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M种显示特征和所述第一标准,将所述第一图像分割为所述M个图像区域。
9.如权利要求7或8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互不相同的M种第一算法中的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在i等于M时,实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转换处理,进而获得第一处理图像之前,从N种不同算法中确定出P个算法集合,其中,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每个算法集合包含所述M种第一算法,其中,P为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组合的个数;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依次取j为1至P间的整数,基于所述P个算法集合中的第j个算法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其中,j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j个第一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j个失真度,进而在j为P时,获得P个失真度,其中,所述第j个失真度表示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所述第j个算法集合处理后的失真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P个失真度中确定出最小失真度,并确定所述最小失真度对应的算法集合为最优算法集合,其中,所述最优算法集合包括的M种最优算法即为所述M种第一算法。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依次取i为1至M间的整数,基于所述第i种第一算法对所述第i个图像区域进行处理,获得第i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且在i等于M时,获得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合成所述M个第一处理图像区域,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图像之后,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进行第二转换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点数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数相等;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图像失真度;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处理图像的第一转换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图像失真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操作处于禁止响应状态。
CN201410058719.0A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867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8719.0A CN104867108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8719.0A CN104867108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7108A true CN104867108A (zh) 2015-08-26
CN104867108B CN104867108B (zh) 2018-11-09

Family

ID=5391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8719.0A Active CN104867108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710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4282A (zh) * 2015-11-17 2016-03-0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分层叠加方式生成的全息标签、生成方法与系统
CN112055256A (zh) * 2020-09-16 2020-12-08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图像的图像处理方法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5077A (zh) * 2008-09-28 2009-02-1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缩放方法及装置
JP2011015262A (ja) * 2009-07-03 2011-01-20 Panasonic Corp 画像復号化装置
CN102201126A (zh) * 2010-03-24 2011-09-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3024300A (zh) * 2012-12-25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动态范围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500435A (zh) * 2013-09-11 2014-01-0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边缘导向的自适应图像插值方法及其vlsi实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5077A (zh) * 2008-09-28 2009-02-1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缩放方法及装置
JP2011015262A (ja) * 2009-07-03 2011-01-20 Panasonic Corp 画像復号化装置
CN102201126A (zh) * 2010-03-24 2011-09-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3024300A (zh) * 2012-12-25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动态范围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500435A (zh) * 2013-09-11 2014-01-0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边缘导向的自适应图像插值方法及其vlsi实现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运 等: "基于内容划分和傅里叶分析的图像缩放算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黄彪 等: "一种基于边缘预测的图像实时放大技术", 《红外与激光工程》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4282A (zh) * 2015-11-17 2016-03-0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分层叠加方式生成的全息标签、生成方法与系统
CN112055256A (zh) * 2020-09-16 2020-12-08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图像的图像处理方法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7108B (zh)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9005B2 (en) Techniques for frame repetition control in frame rate up-conversion
US10810462B2 (en) Object detection with adaptive channel features
CN109145970B (zh) 基于图像的问答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978542B2 (ja)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2661879B1 (ko)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 영상 처리 방법
US20190087933A1 (en) Display device,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for
CN111105375A (zh) 图像生成方法及其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219532A (zh) 确定小物体区域的方法、视频帧之间插补帧的方法和装置
US1007879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
CN111192190A (zh) 消除图像水印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967786A (zh) 图像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1321812B2 (en) Display method, display device,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device, virtual realit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470547B (zh) 显示面板的背光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及显示装置
US89538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determine feature candidate pixels of an image
CN110782387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图像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CN104867108A (zh)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246110B1 (ko)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 영상 처리 방법
CN101355646B (zh) 噪声消除装置及方法
WO2016071566A1 (en) Variable resolution image capture
KR20200080926A (ko)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 영상 처리 방법
CN113159058B (zh) 一种图像噪声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KR20210062485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686836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16385260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17169436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