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1126A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1126A
CN102201126A CN 201010132120 CN201010132120A CN102201126A CN 102201126 A CN102201126 A CN 102201126A CN 201010132120 CN201010132120 CN 201010132120 CN 201010132120 A CN201010132120 A CN 201010132120A CN 102201126 A CN102201126 A CN 102201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caling
convergent
image block
diver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21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1126B (zh
Inventor
杨安荣
谢巍
毛兴中
严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321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1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1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1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1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1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提高图像处理的精度,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主要包括:接收一原始图像,为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在第一方向上将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一图像块,为若干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根据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在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二图像块,对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目标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实现任意大小的矩形图像变换成梯形图像以实现3D图像特效,实现简单,而且便于硬件实现,提高了图像处理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图像处理中有一种矩形到梯形的3D特效变换需求,通常采用的变换方式是矩阵变换的方式,使用如下的坐标变换表达式进行坐标变换:
u=(Ax+By+C)/(Gx+Hy+1)
v=(Dx+Ey+F)/(Gx+Hy+1)        (1)
通过上述的表达式(1)可以实现从平面坐标(x,y)到贴图坐标(u,v)的转换。这一从平面坐标到贴图坐标的转换,需要确定A--H这8个参数。
对上述表达式(1)进行变形,可以变形为如下所示的表达式(2):
Ax+By+C-uxG-uyH=u
Dx+Ey+F-vxG-vyH=v    (2)
如果已知原图象到目标图象的四对点,分别为(a1,b1)、(a2,b2)、(a3,b3)以及(a4,b4),则通过上述表达式(2)就可以得到包含8个方程的方程组。通过如下表达式(3)可以解析该8元方程组:
x 1 y 1 1 0 0 0 - a 1 * x 1 - a 1 * y 1 x 2 y 1 1 0 0 0 - a 2 * x 2 - a 2 * y 1 x 1 y 2 1 0 0 0 - a 3 * x 1 - a 3 * y 2 x 2 y 2 1 0 0 0 - a 4 * x 2 - a 4 * y 2 0 0 0 x 1 y 1 1 - b 1 * x 1 - b 1 * y 1 0 0 0 x 2 y 1 1 - b 2 * x 2 - b 2 * y 1 0 0 0 x 1 y 2 1 - b 3 * x 1 - b 3 * y 2 0 0 0 x 2 y 2 1 - b 4 * x 2 - b 4 * y 2 * A B C D E F G H = a 1 a 2 a 3 a 4 b 1 b 2 b 3 b 4 - - - ( 3 )
通过高斯消元法,就可以解出A--H这8个参数。
但是,通过上述高斯消元法解析该8元方程组时,由于硬件在浮点运算上的不足,使得现有的特效变换这种图像处理技术并不适合采用硬件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提高图像处理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一原始图像;
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一夹角;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所述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一图像块;
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根据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二图像块;
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目标图像。
优选地,所述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时,进一步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基准线;所述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包括:根据所述基准线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所述重组合成。
优选地,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的步骤,包括:
设置缩放幅度最大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大值;
设置缩放幅度最小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小值;
根据所述缩放幅度最大值和缩放幅度最小值,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中除缩放幅度最大和最小的第一图像块外的其余每个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优选地,根据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进行处理,将浮点运算转换为定点运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原始图像;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一夹角;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所述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一图像块;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二图像块;
合成模块,用于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目标图像。
优选地,所述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时,进一步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基准线;所述合成模块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所述重组合成,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线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所述重组合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设置缩放幅度最大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大值,并用于设置缩放幅度最小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小值;
第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缩放幅度最大值和缩放幅度最小值,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中除缩放幅度最大和最小的第一图像块外的其余每个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优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对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进行处理,将浮点运算转换为定点运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第一原始图像;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第二原始图像;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三方向和一第四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夹角,所述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具有一第二夹角;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一图像块,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将所述第二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二图像块;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第一缩放比例,在所述第四方向上为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分别设置第二缩放比例;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缩放比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三图像块;根据第二缩放比例在所述第四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二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四图像块;
合成模块,用于对所述若干第三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第一目标图像;对所述若干第四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第二目标图像;组合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生成待显示图像;
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显示图像输出至与所述图像处理终端连接的一显示装置。
优选地,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矩形的所述第一原始图像;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矩形的所述第二原始图像;
所述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所述第三方向,用于设置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所述第四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将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端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大,将第二端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小;用于在所述第二原始图像中,将所述第二原始图像的第一端的第二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小,将第二端的第二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大;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端的第一图像块处理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第一端的第三图像块,将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端的第一图像块处理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第二端的第三图像块,将所述第二原始图像第一端的第二图像块处理成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第一端的第四图像块,将所述第二原始图像第二端的第二图像块处理成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第二端的第四图像块;
所述合成模块用于在组合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时,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第一端的第三图像块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第二端的第四图像块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实现任意大小的矩形图像变换成梯形图像以实现3D图像特效,实现简单,而且便于硬件实现,,提高了图像处理的精度,克服了现有技术方案在浮点运算上的不足。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图像处理之前的矩形原始图像;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图像处理之后的目标图像;
图4a为基于图3所示的3D特效的街道3D场景示意图;
图4b为基于图3所示的3D特效的另一种图像处理结果图像;
图5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缩放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终端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沿矩形原始图像的宽度方向,将该原始图像分割成若干相同宽度的图像块;保持每个图像块的宽度不变(即与原始图像的宽度相等),对每个图像块的高度按照预定比例分别进行缩放,将该矩形原始图像变换为一梯形图像,实现图像的特效变换处理。当然,将上述的宽度方向与高度方向互换,也即保持高度方向不变而将宽度方向进行缩放,仍然能够将该矩形原始图像变换为一梯形图像,同样能够实现图像本发明中的图像处理。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为本实施例中图像处理之前的矩形原始图像和图像处理之后的目标图像。如图1所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接收一矩形的原始图像,其中该原始图像的高度为H像素,宽度为W像素;
步骤S120,确定该原始图像的变换参数,包括为该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一90度夹角;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夹角也可以是其他度数如45度或者135度等;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将该原始图像的宽度方向作为该第一方向,将该原始图像的高度方向作为该第二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原始图像的高度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原始图像的宽度方向作为第二方向;或者,将原始图像的非水平且非垂直的某一方向作为该第一方向,将不同于该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向作为原始图像的第二方向,都是可行的;
步骤S130,在该第一方向上将该原始图像处理成m个矩形的第一图像块,该第一图像块的数量为m,每个第一图像块的宽度为W/m;
该原始图像的宽度方向上不做缩放,也可以理解为宽度方向上的缩放比例固定为1;为便于说明,以下如未特别说明,则图像的第一方向均指图像的宽度方向;
步骤S140,为该m个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各自的缩放比例,其中该缩放比例等于第一图像块的原高度比处理后的目标高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目标高度比原高度);
步骤S150,保持每个第一图像块的在第一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变,在该第二方向(高度方向)上根据缩放比例依次对每个矩形的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缩放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诸如线性内插值等的插值处理),获得m个矩形的第二图像块;(其中的插值处理以保证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图像块在缩放之后,仍然能较高精度地完整显示);
步骤S160,对每个第二图像块处理完毕后,对m个该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目标图像并输出;在本实施例中该目标图像为一梯形图像。
在上述步骤S120,确定该原始图像的变换参数还包括为该原始图像设置一基准线;在上述步骤S160中,对m个该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时,根据该基准线来进行。在本实施例中,该基准线为每个第一图像块在第二方向(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因此本实施例中所得的目标图像为一梯形。
实际上,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该基准线也可以是弧线或者波浪线等等。另外,如果将该基准线设置在每个第一图像块第二方向的其他位置上,同样是可行的,比如图3所示的8个图像块以底部对齐等方式进行重组合成。
上述步骤S130中在该第一方向上将矩形的该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矩形的第一图像块的处理思想,也适用于将非矩形的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图像块的过程。比如,对于边缘不是直线的不规则图像,可以首先为该不规则图像设置一个合适的矩形,将该不规则图像置于该矩形中,对该矩形中不规则图像之外的部分进行标记,以与该不规则图像内容进行区分;然后将该矩形视作一个矩形图像,利用本发明方法对该矩形图像进行处理后,去除标记部分的内容,剩下即为该不规则图像的图像处理结果。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以下借助矩形图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通过此处描述可以明显得知,本发明不仅适用于矩形图像,同样适用于图像边缘不规则的任意图像,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定于对矩形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对于不规则图像的处理,也可以先将其分割为若干图像块,然后将每个图像块置于一刚好能将该图像块置于其中的矩形中进行缩放。比如对于一个椭圆截面的图像,可以先将该椭圆截面的图像进行竖向分割,对于竖向分割之后获得的若干非矩形图像块,除了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图像块之外,其余每个图像块的左右两侧为平行的直线段,而上下两侧为弧线,将这样的图像块置于一刚好能容纳该图像块的矩形中,然后对该矩形进行缩放,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处理目标。对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图像块,各有三条边为弧线,同样可以将其置于刚好能容纳下的矩形中,然后进行图像处理。
当然,对于不规则的原始图像而言,也可以不进行矩形化处理(此处的矩形化处理是指将不规则的原始图像处理成矩形图像,或者将非矩形图像块处理成矩形图像块),直接对不规则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若干条状图像块(这些条状图像块比如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上是直线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侧是非直线),然后直接对这些条状图像块直接进行缩放处理。这一处理过程同样适用本发明。
上述步骤S140中为m个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时,可以先为缩放幅度最大的第一图像块设置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大值;然后为缩放幅度最小的第一图像块设置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小值;最后根据该缩放幅度最大值和缩放幅度最小值,为该若干第一图像块中除缩放幅度最大和最小的第一图像块外的其余每个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上述步骤S150中可以对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进行处理,以将浮点运算转换为定点运算,降低对硬件的要求,提高运算速度和效率。
实际上,可以为每个第一图像块预设各种相互之间有关联或无关联的缩放比例,然后根据预设的缩放比例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得到其他效果的处理图像。比如为了使得图像处理之后所得到的梯形图象的边沿比较平滑,则相邻两个矩形块的缩放比例应选择不同值。
经过上述处理,实现了将矩形图像变换为梯形图像的过程,可以达到图像的3D特效。图2和图3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而给出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过程示意图。其中图2为处理之前的矩形原始图像,图3为图像处理之后的目标图像,其中的虚线用于辅助理解图像处理效果。
在图2中,矩形原始图像的宽度为W,高度为H,将该矩形原始图像在宽度方向上分为等宽度的8块第一图像块之后,每个第一图像块的高度仍然为H,宽度变为W/8。
在图3中,8个第一图像块分别进行缩放处理之后,从左至右依次排序的话,第一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H、第二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9H/10、第三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8H/10、...、第七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4H/10、第八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3H/10,其中最左侧的第二图像块缩放幅度最小,记做缩放幅度最小值Amin;最右侧的第二图像块缩放幅度最大,记做缩放幅度最小值Amax。其中的缩放幅度为第一图像块缩放前后的高度差除以缩放前的高度,从左至右第一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幅度为0((H-H)/H),第七个第二图像块的缩放幅度为0.7((H-3H/10)/H)。
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图像处理之后所得到的目标图像,在宽度方向并没有变化,在高度方向以中心线为基准,实现了从左至右依次缩小的效果,出现了诸如游戏画面的景物远近的3D效果。另外,经过上述处理之后的图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图像内容也具有较高的细腻程度,可以为用户提高更好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用户体验度。
当比较图2所示的矩形原始图像以及图3所示的3D特效图像时,在了解其他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时得到3D特效图像所遇到的一般情形就变得显而易见。图4a为基于图3所示的3D特效的街道3D场景示意图。将图3所示特效示意图在宽度方向上进行整体调整(将所有第一图像块的宽度分别缩小为1/2和1/4,分别得到图4a所述街道3D场景的左侧部分410和右侧部分420,可以理解为每个第一图像块的宽度方向通过一相同的缩放比例进行了缩放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图4a所示仅是示例,所以图像边沿显得并不平滑,实际应用中适当为第一图像块选择较小的宽度,即可实现图像边沿较为平滑的效果。图4a所示的3D特效,可以基于其中的竖线制作行道树、路灯或者临街店铺等。基于图4a所示3D特效,可以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完全可以应用于3D游戏等诸多的实际应用。
在前述实施例中,是将该原始图像高度方向的水平中心线设置为该基准线,输出的目标图像是一等腰梯形,以该水平中心线上下对称。如果选择该原始图像高度方向的其他水平线,输出的目标图像同样为一梯形,但不会是一等腰梯形,实现了其他效果的图像特效。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缩放处理可以采用不同的缩放算法,一种具体实施例是双线性插值算法。图5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缩放处理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的双线性插值处理,指的是矩形图像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线性插值处理。为了便于说明,以下配合图1所示实施例,以Y轴方向的线性插值处理来描述具体的插值处理。如图5所示,在Y轴方向的线性插值处理,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0,获取原始图像的高度H和宽度W;
步骤S520,将原始图像处理成m个等宽的第一图像块,每个第一图像块的高度为H,宽度为W/m;
步骤S530,为该m个第一图像块的高度分别设置缩放比例,宽度保持不变,即每个第一图像块宽度的缩放比例均为1(以下如未特别说明,所述的缩放比例均表示本实施例中图像高度方向上的缩放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是根据缩放幅度最大值和缩放幅度最小值来决定的。具体地,将该缩放幅度最大值Amax减去该缩放幅度最小值Amin,得到缩放幅度变化值ΔAs等于0.7;由于最左侧的第一图像块并不进行缩放,因此剩余7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可以根据如下表达式获得:
ΔAi=1-(i-1)*ΔAs/(m-1)        式(1)
其中:
m为第一图像块的数量,本实施例中m=8;
i表示第一图像块从左至右的序号,1<=i<=m;
ΔAi表示第i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
ΔAs为根据缩放幅度最大值Amax和缩放幅度最小值Amin确定的缩放幅度变化值,本实施例中Amax=0.7,Amin=0,ΔAs=0.7;
步骤S540,对于第i个第一图像块,根据该缩放比例ΔAi,从该第i个第一图像块中选择若干行像素;比如i等于4时,可以考虑从缩放前的第4个第一图像块中每10行选择7行像素来进行插值运算处理(因为缩放处理后的图像高度与缩放前的图像高度的比值为7∶10),获得缩放处理后的第4个第二图像块;又如i等于6时,可以考虑从缩放前的第6个第一图像块中每10行选择5行像素来进行插值运算处理(因为缩放处理后的图像高度与缩放前的图像高度的比值为5∶10);
步骤S550,对该若干行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得到该第i个第一图像块缩放处理之后的第二图像;其中的插值运算是为了尽可能保持第一图像块原有的显示效果(形状、颜色等)。
考虑到上述实施例是以双线形插值运算来进行缩放处理的,因此在实际处理时,对该第i个第一图像块而言,在所选择的若干行像素中确定四个像素点(比如以A、B、C和D来表示),该四个像素点构成一个矩形(比如A和B位于同一行,C和D位于另一行,且A和C位于同一列,B和D位于另一列),然后根据这四个像素点来进行插值运算(比如加权平均),所得结果作为第i个第一图像块图像处理后的一个像素点。
对每个第一图像块分别按照步骤S540及步骤S550进行缩放处理,完成整个原始图像的缩放处理,得到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结果图像,也即整个原始矩形图像的图像处理结果。
以上所说明的缩放比例,表示缩放处理后的第二图像块的高度除以缩放前的第一图像块的高度。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缩放比例定义为缩放前的第一图像块的高度除以缩放处理后的第二图像块的高度,或者定义成其他缩放前后的比例值。比如在图3中,如果将缩放比例定义为缩放前第一图像块的高度比缩放处理后的第二图像块高度,则从左至右的第一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H且缩放比例为1,第二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9H/10且缩放比例为10/9,第三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8H/10且缩放比例为10/8,...,第七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4H/10且缩放比例为10/4、第八个第二图像块的高度为3H/10且缩放比例为10/3。
可以采取先将缩放比例扩大2^(8*n)倍(n为从1开始的正整数,本实施例中取n=1,即将缩放比例扩大256倍(对应于将缩放比例的二进制数据左移8位)后对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然后再将缩放处理结果缩小为1/256(即1/(2^(8*n)),对应于将缩放处理之后的二进制数据右移8位),如此处理可以提高缩放处理的精度;当然,采用其它的倍数来提高处理精度同样是可行的。
在步骤S550的计算过程中,对于真彩色图像,需要对所选的每个像素的RGB值分别进行插值处理。
另外,通过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同时进行缩放处理,可以得到具有一定特效的图像,比如图4a中的左侧部分410和右侧部分420,就是矩形原始图像同时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了缩放处理之后的图像,只不过该左侧部分410中各第一图像块宽度方向上均采用同一个缩放比例(1/2),该右侧部分420中各第一图像块宽度方向上均采用另一个缩放比例(1/4)。
图6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图2所示的原始图像、图3所示的目标图像以及图4a所示的3D特效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实施例主要包括接收模块610、第一设置模块620、第一处理模块630、第二设置模块640、第二处理模块650以及合成模块660,其中:
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一矩形的原始图像,其中该原始图像的高度为H像素,宽度为W像素;
第一设置模块620,与该接收模块610相连,用于为该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其中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一夹角;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将该原始图像的宽度方向作为该第一方向,将该原始图像的高度方向作为该第二方向,该夹角为90度,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夹角也可以是其他度数如45度或者135度等;
第一处理模块630,与该接收模块610及第一设置模块620相连,用于在该第一方向上将该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矩形的第一图像块;该第一图像块的数量为m,每个第一图像块的宽度为W/m;
第二设置模块640,用于在该第二方向上为该m个矩形的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第二处理模块650,与该第一处理模块630及第二设置模块640相连,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在该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m个矩形的第二图像块;
合成模块660,与该第二处理模块650相连,用于对m个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目标图像。
上述第一设置模块620用于设置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时,进一步为该原始图像设置一基准线;上述合成模块660对该m个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时,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该基准线对该m个第二图像块进行该重组合成。
当然,上述第二设置模块640也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为第一图像块设置缩放比例的同时,也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为第一图像块设置缩放比例;该第二处理模块650在该第二方向上对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的同时,还可以在该第一方向上对该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这样就实现了对原始图像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同时进行缩放处理,使得本发明更加具有实用性。
其中,该第一设置模块620,用于将矩形原始图像的高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确定为该第一方向。
其中,该第二设置模块640包括第一单元641和第二单元642,其中:
第一单元641,用于确定缩放幅度最大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大值,并用于确定缩放幅度最小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小值;
第二单元642,用于根据该缩放幅度最大值和缩放幅度最小值,为该除缩放幅度最大和最小的两个第一图像块之外的其余m-2个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其中,该第二设置模块640设置的该缩放比例,可以是第一图像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缩放前的值比缩放处理后的值,也可以是第一图像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缩放处理后的值比缩放前的值。
其中,该第二处理模块650还用于对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进行处理,以将浮点运算转换为定点运算,降低对硬件的要求,提高运算速度和效率。
本发明中的第二处理模块650所进行的缩放处理,也可以直接针对非矩形的原始图像及非矩形的图像块来进行。如果第二处理模块650只能适用于矩形的图像块的处理,则该第一处理模块630还可以用于将非矩形的原始图像处理成一矩形的原始图像,或者将非矩形的图像块处理成矩形的图像块。这一处理过程请参阅前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任意大小的矩形图像变换成梯形图像以实现3D图像特效,实现简单,而且便于硬件实现。并且,本发明还可以对边缘不规则图像进行处理,同样可以实现图像的3D特效。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对于动态和静态图像,都可实现3D特效的图像变换。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终端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和图6所示的系统实施例,该终端实施例主要包括第一接收模块710、第二接收模块720、第一设置模块730、第一处理模块740、第二设置模块750、第二处理模块760、合成模块770以及输出模块780,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一第一原始图像;
第二接收模块720,用于接收一第二原始图像;
第一设置模块730,与该第一接收模块710及第二接收模块720连接,用于为该第一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为该第二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三方向和一第四方向;其中,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具有一第二夹角;
第一处理模块740,与该第一接收模块710、第二接收模块720及第一设置模块730连接,用于在该第一方向上将该第一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一图像块,在该第三方向上将该第二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二图像块;
第二设置模块750,用于在该第二方向上为该若干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第一缩放比例,在该第四方向上为该若干第二图像块分别设置第二缩放比例;
第二处理模块760,与该第一设置模块730、第一处理模块740及第二设置模块750连接,用于根据该第一缩放比例在该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三图像块;根据该第二缩放比例在该第四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二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四图像块;
合成模块770,与该第二处理模块760连接,用于对该若干第三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第一目标图像;对该若干第四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第二目标图像;组合该第一目标图像和该第二目标图像,生成待显示图像,该待显示图像为一具有3D特效的图像;
输出模块780,与该合成模块770连接,用于将该待显示图像输出至与该图像处理终端连接的一显示装置。
上述第一接收模块710和第二接收模块720,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分立的,也可以是合成为一个接收模块。
该第一接收模块710接收的该第一原始图像,可以是从电视信号线或机顶盒接收的电视信号图像;该第二接收模块720接收的该第二原始图像,可以是通过VGA接口或者HDMI接口或者无线接口,从计算机或者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图像,或者通过网络接口从互联网输入的网络显示信号图像。这样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将电视信号图像和计算机等输出的图像合并并输出到诸如电视机等终端上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矩形的该第一原始图像,该第二接收模块720用于接收矩形的该第二原始图像。该第一设置模块730用于设置与该第一方向相同或相反的该第三方向,用于设置与该第二方向相同或相反的该第四方向;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该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垂直。
该第二设置模块750用于在该第一原始图像中,将该第一原始图像第一端(左侧这一端)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大,将第二端(右侧这一端)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小;用于在该第二原始图像中,将该第二原始图像的第一端(左侧这一端)的第二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小,将第二端(右侧这一端)的第二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大。
该第二处理模块760用于将该第一原始图像第一端的第一图像块处理成该第一目标图像第一端(左侧这一端)的第三图像块,将该第一原始图像第二端的第一图像块处理成该第一目标图像第二端(右侧这一端)的第三图像块,将该第二原始图像第一端的第二图像块处理成该第二目标图像第一端(左侧这一端)的第四图像块,将该第二原始图像第二端的第二图像块处理成该第二目标图像第二端(右侧这一端)的第四图像块。
该合成模块770用于在组合该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时,将该第一目标图像第一端(左侧这一端)的第三图像块与该第二目标图像第二端(右侧这一端)的第四图像块相对设置,作为该待显示图像的左右两侧(3D效果的近端),将该第一目标图像第二端(右侧这一端)的第三图像块与该第二目标图像第一端(左侧这一端)的第四图像块相对设置,作为该待显示图像的中间部分(3D效果的远端),此处的相对设置请参阅图4b理解。在图4b中的左侧部分430和右侧部分440均是基于图3所示的3D特效的街道3D场景示意图制作而成。图7所示图像处理终端实施例可以根据电视信号图像和计算机等设备输出的视频图像进行整合后输出并显示,图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图像内容也具有较高的细腻程度,相比现有技术如画中画或者平铺等两幅图像的显示方法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一原始图像;
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一夹角;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所述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一图像块;
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根据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二图像块;
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目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时,进一步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基准线;
所述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包括:根据所述基准线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所述重组合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的步骤,包括:
设置缩放幅度最大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大值;
设置缩放幅度最小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小值;
根据所述缩放幅度最大值和缩放幅度最小值,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中除缩放幅度最大和最小的第一图像块外的其余每个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进行处理,将浮点运算转换为定点运算。
5.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原始图像;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一夹角;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所述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一图像块;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二图像块;
合成模块,用于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目标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时,进一步为所述原始图像设置基准线;
所述合成模块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所述重组合成,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线对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进行所述重组合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设置缩放幅度最大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大值,并用于设置缩放幅度最小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获得缩放幅度最小值;
第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缩放幅度最大值和缩放幅度最小值,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中除缩放幅度最大和最小的第一图像块外的其余每个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缩放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对每个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进行处理,将浮点运算转换为定点运算。
9.一种图像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第一原始图像;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第二原始图像;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原始图像设置一第三方向和一第四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夹角,所述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具有一第二夹角;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一图像块,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将所述第二原始图像处理成若干第二图像块;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为所述若干第一图像块分别设置第一缩放比例,在所述第四方向上为所述若干第二图像块分别设置第二缩放比例;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缩放比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一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三图像块;根据第二缩放比例在所述第四方向上分别对每个第二图像块进行缩放处理,获得若干第四图像块;
合成模块,用于对所述若干第三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第一目标图像;对所述若干第四图像块进行重组合成,获得第二目标图像;组合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生成待显示图像;
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显示图像输出至与所述图像处理终端连接的一显示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示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矩形的所述第一原始图像;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矩形的所述第二原始图像;
所述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所述第三方向,用于设置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所述第四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将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端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大,将第二端的第一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小;用于在所述第二原始图像中,将所述第二原始图像的第一端的第二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小,将第二端的第二图像块的缩放比例设置为最大;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端的第一图像块处理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第一端的第三图像块,将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端的第一图像块处理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第二端的第三图像块,将所述第二原始图像第一端的第二图像块处理成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第一端的第四图像块,将所述第二原始图像第二端的第二图像块处理成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第二端的第四图像块;
所述合成模块用于在组合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时,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第一端的第三图像块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第二端的第四图像块相对设置。
CN 201010132120 2010-03-24 2010-03-24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Active CN102201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2120 CN102201126B (zh) 2010-03-24 2010-03-24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2120 CN102201126B (zh) 2010-03-24 2010-03-24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1126A true CN102201126A (zh) 2011-09-28
CN102201126B CN102201126B (zh) 2013-02-13

Family

ID=44661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32120 Active CN102201126B (zh) 2010-03-24 2010-03-24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112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7108A (zh) * 2014-02-20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57306A (zh) * 2014-11-20 2016-06-08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梯形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6530234A (zh) * 2016-10-14 2017-03-22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20077791A1 (zh) * 2018-10-16 2020-04-23 上海莉莉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缩放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126454A (zh) * 2019-12-05 2020-05-0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862673A (zh) * 2019-11-12 2021-05-28 上海途擎微电子有限公司 自适应图像缩放方法及自适应图像缩放装置、存储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6974A (zh) * 2004-05-10 2005-11-16 上海科技馆 一种三维立体动画图像拼缝的消除方法
CN101383051A (zh) * 2008-09-27 2009-03-11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重投影的视图合成方法
CN101556700A (zh) * 2009-05-15 2009-10-14 宁波大学 一种虚拟视点图像绘制方法
CN101576379A (zh) * 2009-05-12 2009-11-11 四川大学 基于二维彩色标靶的主动投影三维测量系统快速标定方法
CN101604387A (zh) * 2008-06-11 2009-12-16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1663692A (zh) * 2007-03-01 2010-03-03 弗罗斯特普斯私人有限公司 创建虚拟三维图像以使其在平面基板上再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6974A (zh) * 2004-05-10 2005-11-16 上海科技馆 一种三维立体动画图像拼缝的消除方法
CN101663692A (zh) * 2007-03-01 2010-03-03 弗罗斯特普斯私人有限公司 创建虚拟三维图像以使其在平面基板上再现的方法
CN101604387A (zh) * 2008-06-11 2009-12-16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1383051A (zh) * 2008-09-27 2009-03-11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重投影的视图合成方法
CN101576379A (zh) * 2009-05-12 2009-11-11 四川大学 基于二维彩色标靶的主动投影三维测量系统快速标定方法
CN101556700A (zh) * 2009-05-15 2009-10-14 宁波大学 一种虚拟视点图像绘制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7108A (zh) * 2014-02-20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67108B (zh) * 2014-02-20 2018-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57306A (zh) * 2014-11-20 2016-06-08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梯形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6530234A (zh) * 2016-10-14 2017-03-22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530234B (zh) * 2016-10-14 2019-09-20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20077791A1 (zh) * 2018-10-16 2020-04-23 上海莉莉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缩放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636574B2 (en) 2018-10-16 2023-04-25 Shanghai Lilith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ca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CN112862673A (zh) * 2019-11-12 2021-05-28 上海途擎微电子有限公司 自适应图像缩放方法及自适应图像缩放装置、存储装置
CN111126454A (zh) * 2019-12-05 2020-05-0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26454B (zh) * 2019-12-05 2024-03-26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1126B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1126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JP4013989B2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仮想現実感生成システム
CN105637855B (zh) 在长宽比之间转换的方法、存储介质和相机系统
US20150022518A1 (en) Image process device, image process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 program
US20050108656A1 (en) Controlled non-proportional scaling display
US20090022396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program, storage mediu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8287678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7924556B (zh) 图像生成装置和图像显示控制装置
US20100321380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for Rendering Three-dimensional Effect Using Two-dimensional Image
TWI498852B (zh) 深度圖產生裝置及其方法
US11861791B2 (en) Tetrahedral interpol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gamut conver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edium
JP2013537644A (ja) 文字表示方法及び装置
CN103260074A (zh) 一种图像显示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243949B (zh) 3d显示方法及装置
KR20120139054A (ko) 영상변환장치
CN104123748A (zh) 基于屏幕空间中点光源实现实时动态阴影的方法
CN103037236A (zh) 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1402354A (zh) 适用于光学穿透式头戴显示器的颜色对比增强绘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3686029A (zh) 一种用于大屏幕多投影系统的视频像素对角插值方法
JP2020014075A (ja) 画像投影システム、画像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236645B2 (en) Image synthesiz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9121061A (ja) 画像拡大装置
JP4631878B2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仮想現実感生成システム
CN103164868B (zh) 产生具有景深效果的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1802A (zh) 一种数字图像格式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