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3825B -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3825B
CN104863825B CN201510257110.0A CN201510257110A CN104863825B CN 104863825 B CN104863825 B CN 104863825B CN 201510257110 A CN201510257110 A CN 201510257110A CN 104863825 B CN104863825 B CN 104863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eturn
hole
ai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71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3825A (zh
Inventor
干平
曾培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Xi Z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Xi Z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Xi Z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Xi Z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571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3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3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3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3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38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其中,进气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芯,其中,阀体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回气孔、第二回气孔、第一逸气孔、第二逸气孔,第三回气孔和第四回气孔;第一封盖开设有第一调节气孔;阀芯能在筒状体内作活塞运动;阀体内部还设有复位装置。此设计避免在吸气过程中导致阀芯发生偏移,进而妨碍阀芯在阀体内的顺利移动。阀芯上设有单向阀,可避免停机时压力反弹;节能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阀、反比例阀、空气压缩机和气罐,此系统能根据用气端的用气量自动精确调节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以及开启的程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输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的设备的动力源都是气体,因此气阀的运用十分广泛。为了提高用气设备内的气体压力,往往需要将气体在空气压缩机内压缩后再输至用气设备。空气压缩机是从阀门的出气口吸气的,在吸气的时候常常将阀芯也吸得紧贴在阀体内壁上,在调节排气量的过程中,阀芯两侧受力不均也会导致阀芯移动受到阻碍,影响了阀门的正常开启和关闭。另外,在压缩机突然断电的情况下,进气口不能完全关闭进气通道,会导致压缩机内部压力向进气口倒灌,出现从进气阀进气口喷油的情况;压缩机系统组成部件多,采购成本增加,同时现有的常规单向阀体积大,生产成本增加。另外,现有的输气端都不能有效考虑到用气端的实际用量,不能根据实际用气量控制阀门的开关程度,不利于能效的节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用气量自动精确调节阀门开闭程度的阀门,该阀门将多个系统组成部件的功能集于一身,体积小,成本低;同时可防止压缩机内部压力反弹至吸气口的情况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进气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其中,
阀体包括筒状体、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分别固定于筒状体两端部,第一封盖上开设有第一调节气孔,阀芯在筒状体内做活塞运动;
筒状体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以阀芯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
筒状体上还设有第一回气孔、第二回气孔,第一回气孔与第二回气孔以阀芯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
阀芯上开设有在阀门完全开启时仅连通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第一通道;在阀门关闭时,所述第一通道能连通第一回气孔、第二回气孔、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阀芯开设有在阀门关闭时能连通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进气口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弹性装置与封堵块,弹性装置一端连接于封堵块,另一端连接阀芯;
阀芯靠近第二封盖的端部与第二封盖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此设计提供了六个相对进出气口,当空气压缩机吸气时,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同时吸气,从第一回气孔和第二回气孔同时增压,从第一逸气孔和第二逸气孔同时增压,从第三回气孔和第四回气孔同时吸气,从第五出气口和第六出气口同时排气,使得对阀芯的作用力互相保持平衡,避免在吸气过程中导致阀芯发生偏移,从而导致阀芯对阀体的内壁摩擦阻力过大,进而妨碍阀芯在阀体内的顺利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装置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阀芯的端部抵接,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封盖抵接。此设计下,当弹簧发生疲劳时,便于复位装置的替换。另外,使用弹簧作为复位装置使得阀芯的移动更加灵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装置包括设置于阀芯靠近所述第二封盖的一端端部的第一磁铁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封盖靠近阀芯的一侧的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同极相向设置。本设计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在使用磁铁作为复位装置的情况下,延长了复位装置在潮湿环境中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筒状体上还开设有第一逸气孔、第二逸气孔、第三回气孔、第四回气孔、第五出气口和第六出气口,第一逸气孔和第二逸气孔以阀芯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第三回气孔和第四回气孔以阀芯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第五出气口和第六出气口以阀芯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阀芯上还开设有在进气阀门完全关闭时仅连通所述第一逸气孔、第二逸气孔和第三回气孔、第四回气孔的第二通道;当进气阀门不完全关闭时,第二通道还可以连通第一逸气孔、第二逸气孔和第五出气口和第六出气口。当阀门关闭后,若气罐内的气体仍然处于比较高的运行压力的,多余的气体可通过第二通道经由第一逸气孔、第二逸气孔、第三回气孔、第四回气孔回流至第一进气口,避免气罐内长期高压运行,有利于降低空载时的能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芯靠近第一封盖的端部还环向设有第三通槽,在阀门完全打开时,第三通槽设于第一封盖与第一回气孔和第二回气孔之间,第三通槽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此设计可以保证第一回气孔和第二回气孔中的气体不会逸出到第一调节气孔中,影响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是在阀芯上环向开设的第一通槽。这种设计,供气流通过的空间更大。另外,当阀芯发生旋转时也不影响空气的通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是在阀芯上径向开设的第一通路。这种设计能使气流没有阻隔地通过,流速更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芯靠近第一封盖的端部还环向设有第三通槽,在阀门完全打开时,第三通槽设于第一封盖与第一回气孔和第二回气孔之间,第三通槽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此设计可以保证第一回气孔和第二回气孔中的气体不会逸出到第一调节气孔中,影响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封盖上开设有第二调节气孔。由于阀芯的外周向与筒状体的内壁是紧密接触的,阀芯和第二封盖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当阀芯在阀体内移动时,这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会阻碍阀芯的移动。设置滑动逸气孔后,这个密闭空间与外界相通,能自动调节这个密闭空间内空气的量,避免正压或负压影响到阀芯的前后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使用上述进气阀的节能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阀、反比例阀、电磁阀、空气压缩机和气罐,其中,
空气压缩机开设有吸气口、第三出气口以及设于吸气口和第三出气口之间的的第一排气口;气罐开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调节气孔;
进气阀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与吸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一排气口与第一回气孔和第二回气孔连通;第三调节气孔通过反比例阀与第一调节气孔连通,第三调节气孔与反比例阀之间还设有电磁阀;第二排气口与第一逸气孔和第二逸气孔连通;第三回气孔和第四回气孔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五出气口和第六出气口与外部用气端相连通。此系统能根据用气端的用气量自动精确调节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以及开启的程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进气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开启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进气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关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进气阀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开启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阀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阀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的A-A剖面示意图;
图8为节能进气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进气阀包括阀体1、设于阀体1内的阀芯2,其中,阀体1包括筒状体11、第一封盖12和第二封盖13,阀芯2在筒状体11内做活塞运动,第一封盖12和第二封盖13分别通过焊接、一体成型或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于筒状体11两个端部;筒状体11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11、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第一出气口1141与第二出气口1142以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阀体1还设有第一回气孔1121、第二回气孔1122,第一回气孔1121、第二回气孔1122以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第一封盖12开设有第一调节气孔121。
需要说明的是,筒状体11是指其内部呈粗细一致的筒体,其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只要能在符合阀芯2在其内部做活塞运动即可。第一封盖12和第二封盖13可以是平面状也可以是球面状。其中,第一封盖12的作用在于完全封堵筒状体11的一个端部,第二封盖13的作用在于固定复位,因此,第二封盖13并非一定要完全密封筒状体11的另一个端部,只要能提供固定复位装置的凸台即可。
如图4所示,筒状体11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11、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其中,第一出气口1141与第二出气口1142以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这里“相对设置”在结构上的同时体现是第一出气口1141的圆心与第二出气口1142的圆心在一直线上,其作用是保证空气压缩机5通过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吸气时,使得两个出气口对阀芯2的吸力在一直线上,并且方向相反,从而使得阀芯2不会因为空气压缩机5的吸力而被吸附在筒状体11的内壁上。
如图1所示,在阀体1上设有第一回气孔1121和第二回气孔1122;其中,第一回气孔1121和第二回气孔1122对称开设在筒状体11的侧壁上的通透的通孔。第一封盖12开设有通透的第一调节气孔121。
本发明中的阀芯2能在筒状体11内作活塞运动,换言之,阀芯2既能在筒状体11沿筒状体11的轴向移动,而且,筒状体11的侧壁与筒状体11的内壁之间保持不能使空气通过。因此,可在筒状体11的内壁或者阀芯2的侧壁上铺设具有弹性的密闭层,既不影响阀芯2的移动,又能使阀芯2侧壁与筒状体11内壁尽可能地紧贴。
阀芯2上开有在阀门完全开启时仅连通第一进气口111和第一出气口1141以及第二出气口1142的第一通道。另外,在阀门关闭时,第一通道能连通第一出气口1141、第二出气口1142和第一回气孔1121和、第二回气孔1122;阀芯2靠近第一封盖12的端部环设有第三通槽23,当阀门完全打开时,第三通槽23设于第一封盖12和第一回气孔1121与第二回气孔1122之间,第三通槽23与第一通槽21相连通;当第一回气孔1121和第二回气孔1122中的气体通过阀芯2与筒状体11中的缝隙逸出至第三通槽23时,第三通槽23的气体回流至第一通槽21中,此设计可以保证第一通槽21中的气体不会逸逃到第一调节气孔121中。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阀门开启时”既包括阀门完全开启的状态,也包括阀门逐渐开启过程中的状态;前述“阀门关闭时”既包括阀门完全关闭的状态,也包括阀门逐渐关闭过程中的状态。
换言之,在阀门完全开启时,第一进气口111和第一出气口1141以及第二出气口1142通过第一通道完全连通;此时,阀芯2隔断了第一回气孔1121、第二回气孔1122和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的连通。在阀门逐渐开启过程中,第一通道逐渐移至第一进气口111和第一出气口1141以及第二出气口1142之间,第一进气口111和第一出气口1141以及第二出气口1142由完全被隔断的状态变为逐渐连通。
另外,在阀门完全关闭时,第一通道完全不在第一进气口111和第一出气口1141以及第二出气口1142之间,阀芯2隔断了这三者之间的连通;同时,第一通道位于第一出气口1141、第二出气口1142和第一回气孔1121、第二回气孔1122之间,第一出气口1141、第二出气口1142和第一回气孔1121、第二回气孔1122通过第一通道实现连通。
总而言之,第一通道在阀门完全开启时是起到了仅连通第一进气口111和第一出气口1141以及第二出气口1142的作用;在阀门关闭时是起到了连通第一出气口1141、第二出气口1142和第一回气孔1121、第二回气孔1122的作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第一通道可以是在阀芯2上环向开设的第一通槽21。
如图6、图7所示,第一通道还可以是在阀芯2上径向开设的第一通路210。在此种方案下,如图7所示,第一通路210的截面呈内部相通的“⊥”形或呈内部相通的“T”形,在阀门完全开启时,在呈“⊥”形时,第一通路210的上端与第一进气口111完全连通,下端两侧分别与第一出气口1141、第二出气口1142完全连通;在阀门完全关闭时,第一通路210完全连通第一出气口1141、第二出气口1142和第一回气孔1121、第二回气孔1122。
阀芯2靠近第二封盖13的一端端部与第二封盖13之间设有复位装置,以使在阀门关闭时对阀芯2形成推力。复位装置的具体设置方法可有多种。比如,如图1和图2所示,复位装置可以是弹簧31,弹簧31的一端与阀芯2靠近第二封盖13的一端端部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封盖13抵接。
另外,还可如图3所示,复位装置包括同极相向设置的第一磁铁321和第二磁铁322。其中,第一磁铁321通过粘贴或者镶嵌等方式固定于阀芯2靠近第二封盖13的一端端部,第二磁铁322通过粘贴或者镶嵌等方式固定于第二封盖13靠近阀芯2的一侧。需要解释的是,本段前述“同极相向设置”包含如下两方面含义:第一,第一磁铁321与第二磁铁322互相平行,且从二者在第二封盖13上的垂直投影来看,二者的中心基本能够重合;第二,第一磁铁321与第二磁铁322相对的面,要么都是S极,要么都是N极。
由于阀芯2的外周向与筒状体11的内壁是紧密接触的,在第二封盖13完全封闭了筒状体11的端部时,阀芯2和第二封盖13之间形成密闭空间,而且,这个密闭空间内空气的量是不变的。当阀芯2在阀体1内向第一封盖12方向移动时,这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会对阀芯2的移动产生负压,当阀芯2向第二封盖13方向移动时,这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会对阀芯2的移动产生正压。因此,如不能随时调节这个密闭空间内空气的体积,便会妨碍阀芯2的正常移动。鉴于此,可在第二封盖13上开设有滑动逸气孔131。当阀芯2向第一封盖12方向移动时,外部空气便会从滑动逸气孔131被吸入这个密闭空间内,避免了负压的形成;当阀芯2向第二封盖13方向移动时,这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通过滑动逸气孔131逐渐被挤出,避免了正压的形成。
此外,考虑到当用气端减少用气或停止用气后,如果气罐6内的气压仍较高的话,会使再次启动时设备负载太大,无法启动。因此,有必要将此种情况下气罐6内的多余气体释放出去。
鉴于此,筒状体11上还开设有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第三回气孔1132、第四回气孔11320、第五出气口1133和第六出气口11330,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第三回气孔1132、第四回气孔11320、第五出气口1133和第六出气口11330均对称开设在筒状体11的侧壁上的通透的通孔,;所述第一逸气孔1131和所述第二逸气孔11310以所述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回气孔1132和所述第四回气孔11320以所述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所述第五出气口1133和所述第六出气口11330以所述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阀芯2上还开设有在阀门完全关闭时仅连通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第三回气孔1132、第四回气孔11320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在阀门不完全关闭时仅连通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和第五出气口1133、第六出气口11330;阀门完全关闭时,第二通道仅连通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和第三回气孔1132、第四回气孔子11320。具体而言,在阀门完全开启时,第二通道完全不在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和第三回气孔1132、第四回气孔11320之间,第二通道位于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和第五出气口1133、第六出气口11330之间,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与第三回气孔1132、第四回气孔11320完全被阀芯2隔断连通,第一逸气孔1131和第二逸气孔11310与第五回气口1133第六回气口11330实现连通;当阀门完全关闭时,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和第三回气口1132、第四回气口11320完全通过第二通道实现连通,排出气罐内多余的气体。阀芯2完全关闭第一逸气口1131、第二逸气口11310和第五出气口1133、第六出气口11330的连通。
与第一通道相同,如图5所示,第二通道可以是在阀芯2上环向开设的第二逸气通槽22。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通槽21和第二逸气通槽22不一定是完全环阀芯2周向360度开设,只要能满足连通相应通孔即可。
如图6所示,第二通道还可以是在阀芯2上径向开设的第二逸气通路220。
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进气阀的节能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阀100、反比例阀3、空气压缩机5、气罐6和电磁阀31。其中,空气压缩机5的壁部开设有吸气口51、第三出气口52以及位于吸气口51和第三出气口52之间的第一排气口53;气罐6罐壁开设有第二进气口61、第二排气口63、第三调节气孔62。
需要说明的是:当压缩机是一对相互挤压的双螺杆转子时,在压缩机吸气口51与第三出气口52之间,既可以设置一个第一排气口53,也可以在两个螺杆相对的位置设置两个第一排气口53。
具体而言,进气阀100的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均与吸气口51直接相连或者通过连通输气管道相连接。第一排气口53与第一回气孔1121和第二回气孔1122直接相连或者通过连通输气管道相连通。第三出气口52与第二进气口61直接相连或者通过连通输气管道相连通。第二排气口63与第一逸气孔1131和第二逸气孔11310直接相连或者通过连通输气管道相连通,第三调节气孔62通过反比例阀3与第一调节气孔121直接相连或者通过连通输气管道相连通,在第三调节气孔62和反比例阀3之间还设有电磁阀31;电磁阀31带有末端放空功能,在停止进气的同时,可排空末端压力,避免在突然情况下,机器突然停止或断电后,第一调节气孔121内的压力无法排放,导致进气阀无法关闭,导致压缩机内的压力反弹,出现进气阀喷油情况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反比例阀3的进气端与第三调节气孔62连通,反比例阀3的出气端与第一调节气孔121连通。
在实际使用中,第一进气口111与外部气源4直接相连或者通过连通输气管道相连,为保证输入第一进气口111的空气的纯净度,还可在第一进气口111和外部气源4之间设置空气滤芯41。第三回气孔1132和第四回气孔11320与外部气源直接相连或者通过连通输气管道与第一进气口111相连通。第五出气口1133和第六出气口11330与用气端相连通。
假设在整个节能进气系统在运行之前系统内是没有气体的,此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空气压缩机5启动后,开始通过第一进气口111进入第一通孔1110经第一通道21,进入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吸纳外部气源4的气体,并开始压缩。压缩后的气体流向气罐6,气罐6内的气体压力升高,带压力的气体经第三调节气孔62进入第一调节气孔121,推动阀芯2向第二封盖13方向移动,阀门被打开。此时,空气压缩机5一直在工作。当用气端不在需要用气或者用气量减少时,气罐6的内的气体出现“供大于需”。气罐6内的气压越来越高,大量的气体自第三调节气孔62,通过反比例阀3涌向第一调节气孔121,但根据反比例阀的工作原理,气罐6内的气压越高,进入第一封盖12和阀芯2之间的气体就越少。于是,阀芯2在复位装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阀芯2逐渐向第一封盖12方向移动,逐渐关闭阀门。当阀门完全关闭时,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和第三回气口1132、第四回气口11320实现连通,气罐6内的多余气体通过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和第三回气口1132、第四回气口11320流回至外部气源4,降低了气罐6内的气压,避免资源浪费,也避免气罐6内长期高压。另外,在阀门逐渐关闭时,第一回气孔1121和第二回气孔1122逐渐连通,空气压缩机5内多余的待压缩气体通过第二回气孔1122和第一回气孔1121经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流回至吸气口51,实现循环。同时适应了因用气端用气量的减少而对空气压缩机5的压缩总量的要求有所降低的状况。
当用气端的用气量上升时,体现为气罐6内的气体“供小于需”,气罐6内的气压降低,引起对反比例阀3的气压也降低。此时,根据反比例阀的工作原理,自反比例阀3进入第一封盖12和阀芯2之间的空气压力上升,直接引起第一封盖12和阀芯2之间的密闭空间的气压上升。进而,推动阀芯2向第二封盖13方向移动,使进气阀100逐渐开启,外部气源4的气体被吸入空气压缩机5内,增加了对气罐6的气体供应量。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上述工作状态的变化仅仅是本系统工作原理的描述。事实上,本系统中的进气阀100并非是要么全开或者要么全闭的状态。本系统能保持动态的平衡,当用气端的用气量变化时,灵敏地反映到反比例阀3,根据第一封盖12和阀芯2之间的气压变化,以及复位装置回复力的作用,阀芯2的位置实现动态的平衡。
以上表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进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和阀芯(2),其中,
所述阀体(1)包括筒状体(11)、第一封盖(12)和第二封盖(13),所述第一封盖(12)和第二封盖(13)分别固定于所述筒状体(11)两端部,所述第一封盖(12)上开设有第一调节气孔(121),所述阀芯(2)在所述筒状体(11)内做活塞运动;
所述筒状体(11)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11)、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所述第一出气口(1141)与所述第二出气口(1142)以所述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
所述筒状体(11)上还设有第一回气孔(1121)、第二回气孔(1122),所述第一回气孔(1121)与第二回气孔(1122)以所述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
所述阀芯(2)上开设有在阀门完全开启时仅连通第一进气口(111)、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的第一通道;在阀门关闭时,所述第一通道能连通第一回气孔(1121)、第二回气孔(1122)、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
所述阀芯(2)开设有在阀门关闭时能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进气口(111)的第一通孔(1110);所述第一通孔(1110)内设置有弹性装置(30)与封堵块(301),所述弹性装置(30)一端连接于所述封堵块(301),另一端连接所述阀芯(2);
所述阀芯(2)靠近所述第二封盖(13)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封盖(13)之间设有复位装置;
所述筒状体(11)上还开设有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第三回气孔(1132)、第四回气孔(11320)、第五出气口(1133)和第六出气口(11330),所述第一逸气孔(1131)和所述第二逸气孔(11310)以所述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回气孔(1132)和所述第四回气孔(11320)以所述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所述第五出气口(1133)和所述第六出气口(11330)以所述阀芯(2)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设置;
所述阀芯(2)上还开设有在进气阀门完全关闭时仅连通所述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和第三回气孔(1132)、第四回气孔(11320)的第二通道;当进气阀门不完全关闭时,所述第二通道还能连通所述第一逸气孔(1131)、第二逸气孔(11310)和所述第五出气口(1133)和所述第六出气口(11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31),所述弹簧(31)的一端与所述阀芯(2)的端部抵接,弹簧(3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封盖(1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阀芯(2)靠近所述第二封盖(13)的一端端部的第一磁铁(3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封盖(13)靠近所述阀芯(2)的一侧的第二磁铁(322);所述第一磁铁(321)与所述第二磁铁(322)同极相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靠近所述第一封盖(12)的端部还环向设有第三通槽(23),在阀门完全打开时,所述第三通槽(23)设于所述第一封盖(12)与第一回气孔(1121)和第二回气孔(1122)之间,所述第三通槽(23)与第一通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是在所述阀芯(2)上环向开设的第一通槽(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是在所述阀芯(2)上径向开设的第一通路(2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盖(13)上开设有第二调节气孔(131)。
8.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进气阀的节能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阀(100)、反比例阀(3)、电磁阀(31)、空气压缩机(5)和气罐(6),其中,
所述空气压缩机(5)开设有吸气口(51)、第三出气口(52)以及设于所述吸气口(51)和所述第三出气口(52)之间的的第一排气口(53);所述气罐(6)开设有第二进气口(61)、第二排气口(63)和第三调节气孔(62);
所述进气阀(100)的第一出气口(1141)和第二出气口(1142)均与所述吸气口(51)连通,第三出气口(52)与所述第二进气口(61)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53)与所述第一回气孔(1121)和第二回气孔(1122)连通;所述第三调节气孔(62)通过所述反比例阀(3)与所述第一调节气孔(121)连通,所述第三调节气孔(62)与所述反比例阀(3)之间还设有电磁阀(31);所述第二排气口(63)与所述第一逸气孔(1131)和第二逸气孔(11310)连通;所述第三回气孔(1132)和第四回气孔(11320)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11)连通;所述第五出气口(1133)和第六出气口(11330)与外部用气端相连通。
CN201510257110.0A 2015-05-19 2015-05-19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3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7110.0A CN104863825B (zh) 2015-05-19 2015-05-19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7110.0A CN104863825B (zh) 2015-05-19 2015-05-19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3825A CN104863825A (zh) 2015-08-26
CN104863825B true CN104863825B (zh) 2017-10-27

Family

ID=5390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711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3825B (zh) 2015-05-19 2015-05-19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38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198B (zh) * 2014-08-19 2017-01-11 干平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CN113700878B (zh) * 2021-09-01 2024-05-03 致微(厦门)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逸气阀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6255B2 (en) * 2001-07-25 2011-11-29 Chia-Ping Wang Solenoid gas valve
US7967005B2 (en) * 2007-04-13 2011-06-28 Daniel Parrish Dual fuel gas valve and gas grill
CN203770086U (zh) * 2013-12-20 2014-08-13 干平 节能进气阀
CN104315198B (zh) * 2014-08-19 2017-01-11 干平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3825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5198B (zh)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CN104863825B (zh) 进气阀及节能进气系统
CN110296249B (zh) 复合空气阀
CN111828340A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吸离心水力系统
CN107061301A (zh) 一种外置射流装置的大流量自吸喷灌泵
CN103912697B (zh) 地铁风源系统吸气阀
CN203770086U (zh) 节能进气阀
CN109139425A (zh) 电动大巴空压机用防喷油进气阀
CN106855143A (zh) 一种膜片单向阀
CN110067777A (zh) 一种增流水泵
CN203442214U (zh) 节能进气阀
TWI567300B (zh) 轉換具有密封液體排放孔之液環泵之方法
CN109764154A (zh) 气阀、气缸及油脂泵
WO2019148855A1 (zh) 压缩机
CN205806573U (zh) 安装于气动执行器的控气阀
CN211259750U (zh) 一种单向更换接口气路装置
CN104632625B (zh) 双级增焓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8758040B (zh) 一种呼吸减压阀
CN203463294U (zh) 防止卧式涡旋式空气压缩机气体回流装置
CN221033267U (zh) 一种耐磨耐腐蚀离心泵用叶轮
CN206917866U (zh) 一种外置射流装置的大流量自吸喷灌泵
CN110608300A (zh) 一种单向更换接口气路装置
CN107489612B (zh) 电机动力装置
CN219888813U (zh) 控制运行气路单向平衡的单向阀
CN208793769U (zh) 具有外延连接结构的减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uaian District of Huaiyi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3300 Yuan Ji Xiang Gan Zhuang Zhuang Village No. 12

Applicant after: Gan Ping

Address before: 226000 room 13, 404 star garden, Zhang Zhi Town, Nantong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Applicant before: Gan P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an Ping

Inventor after: Zeng Pei

Inventor after: Hu Wei

Inventor before: Gan Ping

Inventor before: Zeng P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9

Address after: 226300 216 Office of Management Committee building, tin 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Zhang Zhi Town, Nantong, Tongzhou District,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Nantong Xi Zheng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aian District of Huaiyi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3300 Yuan Ji Xiang Gan Zhuang Zhuang Village No. 12

Applicant before: Gan P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