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2624A - 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静电集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静电集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2624A
CN104852624A CN201410302764.6A CN201410302764A CN104852624A CN 104852624 A CN104852624 A CN 104852624A CN 201410302764 A CN201410302764 A CN 201410302764A CN 104852624 A CN104852624 A CN 104852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voltage source
pulse voltage
high voltag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27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炳昱
金炯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Is Thought At Pu Beijing Hundred Million
Pu Xiang Aixi 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arefully
Original Assignee
Spe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Is Thought At Pu Beijing Hundred Million
Pu Xiang Aixi 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arefull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Is Thought At Pu Beijing Hundred Million, Pu Xiang Aixi 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arefully filed Critical Spe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Is Thought At Pu Beijing Hundred Million
Publication of CN10485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2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66Applications of electricity supply techniques
    • B03C3/68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66Applications of electricity supply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16Modifications for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voltages or curr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of an energy-accumulating element discharged through the load by a switching device controlled by an external signal and not incorporating positive feedback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静电集尘装置,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独立地具备用于生成并输出直流高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和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电压的脉冲电压源,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包括:直流电压源,用于生成并输出直流高电压;脉冲电压源,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电压;以及控制部,当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动作,并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当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和所述脉冲电压源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和所述脉冲电压。

Description

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静电集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集尘装置,更具体地,涉及静电集尘装置的控制。
背景技术
微脉冲系统(MPS:Micro Pulse System)是用于产生具有宽度为微秒(μs)单位的短脉冲的装置,用于静电集尘装置或除臭系统等环境设备中。
当微脉冲系统用于静电集尘装置中时,微脉冲系统向放电极施加脉冲电压,以通过放电极产生电晕放电,从而使阴离子在空气中放电,由此,空气中的阴离子包围空气中的粉尘,使粉尘发生电离(-)。
微脉冲系统向集尘板施加直流电压,使电离后的粉尘向集尘板移动,从而使阴离子通过集尘板重新回到电源,使失去阴离子的粉尘不再留在集尘板上而向下落下,从而收集在收集室(未图示)。
下面,参照图1概略说明现有技术中的微脉冲系统的结构。
图1是概略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微脉冲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微脉冲系统100包括电压调节部110、升压部120、整流部130、充电电容器140以及开关部150。
电压调节部110由至少一个晶体闸流管构成,用于改变从外部的民用电源160输入的交流(AC)电压。
升压部120使自电压调节部110供给的三相交流电压升压。即,升压部120使自电压调节部110供给的数百伏的电压升压至数十千伏的电压。
整流部130由二极管(Diode)构成,用于将通过升压部120升压的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而转换为直流电压。一实施例中,整流部130将通过升压部120升压的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而转换为负(-)直流电压。
充电电容器140利用通过整流部130供给的负(-)直流电压进行充电。
开关部150通过电阻元件R将通过整流部130供给的负(-)直流电压供给到放电极,同时,通过接通和关闭开关SW的动作,将充电在充电电容器160中的电压以脉冲电压形式供给集尘板。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微脉冲系统100,由于利用通过电压调节部110生成的直流电压,对充电电容器140进行充电,并利用充电在充电电容器140中的电压生成脉冲电压,因此脉冲电压只能取决于通过电压调节部110生成的直流电压,从而降低了对脉冲电压的可控制性。
即,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微脉冲系统100的脉冲电压的上升以及下降只能与通过电压调节部110生成的直流电压的上升以及下降统一进行,因此,根据使用微脉冲系统100的环境,要求控制脉冲电压或直流电压中的任一种时,无法适当地进行控制。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地具备用于生成并输出直流高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和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电压的脉冲电压源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包括微脉冲系统的静电集尘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独立地控制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包括微脉冲系统的静电集尘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生火花(Spark)时可以根据产生火花的原因自适应控制直流电压和脉冲电压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包括微脉冲系统的静电集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源,用于生成并输出直流高电压;脉冲电压源,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电压;以及控制部,当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动作,并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当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和所述脉冲电压源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和所述脉冲电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静电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脉冲系统,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输出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中的至少一种;以及集尘器,包括放电极和集尘板,根据从所述微脉冲系统输出的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中的至少一种电压而动作,以去除废气中所含有的粉尘,所述微脉冲系统包括:直流电压源,用于生成直流高电压,并将所述直流高电压施加到所述放电极;脉冲电压源,用于生成脉冲电压,并将所述脉冲电压施加到所述放电极;以及控制部,当选择用于初始运行或试运行所述集尘器的第一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动作,并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当选择用于正常运行所述集尘器的第二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和所述脉冲电压源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和所述脉冲电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微脉冲系统包括用于生成并输出直流高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和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电压的脉冲电压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控制模式;当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动作,并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当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和所述脉冲电压源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和所述脉冲电压。
根据本发明,由于独立地具备用于生成并输出直流高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和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电压的脉冲电压源,从而能够独立地控制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独立地控制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因此可以根据使用微脉冲系统的环境而自适应运行微脉冲系统,由此,当微脉冲系统用于静电集尘装置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静电集尘装置的集尘效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产生火花(Spark)时根据产生火花的原因,可变地控制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从而能够积极应对产生火花的情况,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产生火花所造成的静电集尘装置的集尘效率下降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微脉冲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概略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微脉冲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概略示出使用图2所示的微脉冲系统的静电集尘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200:微脉冲系统
210:直流电压源
220:脉冲电压源
230:控制部
400:静电集尘装置
410:集尘器本体
420:捶打装置
430:移送装置
具体实施例
应理解为,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具有如下含义。
除非文章中有明确的相反定义,应理解为,单数的表述包括复数的表述,而“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将一个结构区分于另一个结构而使用的,保护范围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定。
应理解为,“包括”或“具备”等术语,不事先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构件或它们组合的可能性。
应理解为,术语“至少一个”表示包括从一个以上的相关事项可提示的所有组合。例如,“第一项、第二项以及第三项中的至少一个”的含义为,不仅意味着第一项、第二项或第三项中的各项,还包括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中的两个或多个的所有组合。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说明该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
图2是概略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MPS:Micro Pulse System)200(以下称“微脉冲系统”)包括:直流电压源210,用于输出直流高电压;脉冲电压源220,用于输出脉冲电压;以及控制部230,用于控制直流电压源210和脉冲电压源220。
即,如图2所示,由于本发明涉及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200以相互分离的形式独立地构成用于输出直流高电压的直流电压源210和用于输出脉冲电压的脉冲电压源220,从而能够独立地控制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
下面,更加具体地说明这些直流电压源210、脉冲电压源220以及控制部230的结构。
直流电压源210用于生成直流高电压,如图2所示,直流电压源210包括第一直流电压生成部212,该第一直流电压生成部212由第一电压调节部212a、第一升压部212b和第一整流部212c构成。
首先,第一电压调节部212a由至少一个晶体闸流管构成,用于使自外部的商用电源240输入的交流(AC)电压变化。
第一升压部212b使自第一电压调节部212a供给的三相交流电压升压。即,第一升压部212b使自第一电压调节部212a供给的数百伏的电压升压至数十千伏的电压。
第一整流部212c由二极管(Diode)构成,将通过第一升压部212b升压的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而转换为直流电压。一实施例中,第一整流部212c将通过第一升压部212b升压的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而转换为负(-)直流电压。
本发明中,第一整流部212c将交流电压转换为负(-)直流电压,这是为了通过向使用微脉冲系统200的负载L(例如,静电集尘装置的放电极)供给负(-)直流电压,使得负载L内发生放电。
其次,脉冲电压源220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电压,如图2所示,脉冲电压源220包括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222、充电电容器224和开关部226。
首先,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222生成正直流电压并供给充电电容器224,该正直流电压用于生成向负载L输出的脉冲电压。如图2所示,该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222包括第二电压调节部222a、第二升压部222b和第二整流部222c。
第二电压调节部222a由至少一个晶体闸流管构成,用于使自外部的商用电源240输入的交流(AC)电压变化。
第二升压部222b使自第二电压调节部222a供给的三相交流电压升压。即,第二升压部222b使自第二电压调节部222a供给的数百伏的电压升压至数十千伏的电压。
第二整流部222c由二极管(Diode)构成,将通过第二升压部222b升压的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而转换为直流电压。一实施例中,第二整流部222c将通过第二升压部222b升压的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而转换为正(+)直流电压。
本发明中,第二整流部222c将交流电压转换为正(+)直流电压的原因是,为了向充电电容器224供给正(+)直流电压,由此向负载L(例如,静电集尘装置的放电极)供给负脉冲电压。即,虽然第二整流部222c生成并输出正脉冲电压,但是以静电集尘装置的放电极为基准电位时,成为生成负脉冲电压并施加到放电极的形式。
其次,充电电容器224的一端与第一直流电压生成部21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222连接,充电电容器224利用从第一直流电压生成部212供给的负(-)直流电压和从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222供给的正(+)直流电压进行充电。此外,充电电容器224向负载输出充电电压,使得脉冲电压施加到负载L上。
开关部226与连接在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222的充电电容器224的端子连接,使充电在充电电容器224的电压以具有规定脉冲频率的脉冲电压形式向负载L放电。即,开关部226通过由控制部230控制的接通和关闭动作,使充电在电容充电器224的电压以脉冲电压形式施加到负载L上。
其次,控制部230根据使用微脉冲系统200的负载L状态来选择控制模式,并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来控制直流电压源210和脉冲电压源220的动作。
一实施例中,微脉冲系统用于静电集尘装置中的情况,当需要初始运行或试运行静电集尘装置时,控制部230可以选择第一控制模式,从而使微脉冲系统200以第一控制模式动作。此外,当需要正常运行静电集尘装置时,控制部230可以选择第二控制模式,从而使微脉冲系统200以第二控制模式动作。此外,当静电集尘装置产生火花(Spark)等异常时,控制部230可以选择第三模式,从而使微脉冲系统200以第三控制模式动作。
下面,分别按控制部230选择的不同控制模式区分说明控制部230的动作。
首先,当控制部230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部230使直流电压源210动作,并中止脉冲电压源220的动作,从而向负载L只输出直流高电压。
一实施例中,控制部230可以通过将选通信号设定为0来中止脉冲电压源220的动作,该选通信号为,为了使脉冲电压源220动作而施加于脉冲电压源220所包括的第二电压调节部222a的信号。
此外,为了输出直流高电压而控制直流电压源210的动作时,控制部230定期监控由直流电压源210向负载输出的直流高电压,监控结果,若判断为向负载L输出的直流高电压与预设的第一目标值不同时,调节向直流电压源210输入的输入电压,以使向负载L输出的直流高电压跟踪第一目标值。
一实施例中,当向负载L输出的直流高电压与预设的第一目标值不同时,控制部230调节向直流电压源210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Phase),以使向负载L输出的直流高电压成为第一目标值。
之后,当控制部230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部230使直流电压源210和脉冲电压源220均动作,从而同时向负载L施加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
这种情况下,为了向负载L施加所需的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控制部230定期监控脉冲电压源220所包括的充电电容器224的充电电压。监控结果,若判断为充电电容器224的充电电压与预设的第二目标值不同时,控制部230调节向脉冲电压源220输入的输入电压,以使充电电容器224的充电电压跟踪第二目标值。
此时,当充电电容器224的充电电压与预设的第二目标值不同时,控制部230可以调节向脉冲电压源220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以使充电电容器224的充电电压为第二目标值。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充电电容器224的充电电压与第二目标值相同时,控制器230定期监控施加于负载L的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监控结果,若判断为施加于负载L的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之和与预设的第三目标值不同时,控制部230调节向直流电压源210输入的输入电压和向脉冲电压源220输入的输入电压,以使施加于负载L的直流高电压与脉冲电压之和跟踪第三目标值。
另一方面,对火花产生与否进行监控而判断为产生了火花时,控制部230选择第三控制模式,使微脉冲系统200以第三控制模式动作,从而消除火花。
此时,有可能由于负载L内部的物理问题引起火花。例如,当负载L为静电集尘装置时,有可能由于废气异常、静电集尘装置内进入异物、粉尘停滞等原因引起。
这种第三控制模式是,产生火花时,直到消除火花为止,为了保护微脉冲系统200所必要的控制模式。
一实施例中,控制部230监控向负载L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若随着向负载L输出的电流上升而向负载L输出的电压向基准电位降低时,可以判断为产生火花。
此时,由于本发明涉及的微脉冲系统200同时向负载L施加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因此控制部230首先需要判断火花是由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中的哪一种电压引起的。
为此,当选择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部230首先判断产生火花的原因。一实施例中,控制部230可以通过比较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On)开关部226的时间点,来判断产生火花的原因。
根据该实施例,当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开关部226接通(On)的时间点不一致时,控制部230判断为火花是由施加于负载L的直流高电压引起的。
此外,当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开关部226接通(On)的时间点一致时,控制部230判断为火花是由施加于负载L的脉冲电压引起的。
当判断为火花是由直流高电压引起的(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开关部226接通(On)的时间点不一致)时,控制部230中止脉冲电压源220的动作,并控制直流电压源210的动作,以使由直流电压源210输出的直流高电压降低预设值。
此时,可以通过将施加于脉冲电压源220所包括的第二电压调节部222a的选通信号设定为0来中止脉冲电压源220的动作,可以通过降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中直流高电压需要跟踪的第一目标值来降低直流高电压。之后,当火花被消除了时,控制部230将第一目标值恢复至原来值,并使脉冲电压源220再动作,从而使微脉冲系统200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火花是由脉冲电压引起的(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开关部226接通(On)的时间点一致)时,控制部230中止脉冲电压源220的动作,不向负载L施加脉冲电压。由此,向负载L只施加由直流电压源210输出的直流高电压。之后,当火花被消除了时,控制部230使脉冲电压源220再动作,从而使微脉冲系统200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微脉冲系统20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抗器242、第二电抗器245、第三电抗器250、第四电抗器260。
第一电抗器242连接于第一直流电压生成部212与充电电容器224的一端之间,第二电抗器245连接于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222与充电电容器224的另一端之间。这种第一电抗器242和第二电抗器245绕成一体,使由第一直流电压生成部212施加于充电电容器224一端的负直流电压和由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222施加于充电电容器224另一端的正直流电压耦合。
第三电抗器250连接于与负载L连接的输出端与充电电容器224的一端之间,当负载L产生火花时,用于防止第一直流电压生成部212和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222受其影响。
第四电抗器260连接于开关部226与充电电容器224的另一端之间,当储存于充电电容器224的充电电压以脉冲电压形式输出时,控制脉冲形式。即,第四电抗器260通过调节电抗值来决定施加于负载L的脉冲电压的脉冲形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微脉冲系统200独立地具备直流电压源210和脉冲电压源220,因此脉冲电压不取决于直流电压源210,从而能够分别独立控制直流电压源和脉冲电压源,由此,可以根据适用微脉冲系统200的环境,自适应地运行微脉冲系统200。
特别是,当微脉冲系统200用于静电集尘装置时,可以根据静电集尘装置的状态,以不同方式控制微脉冲系统200,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静电集尘装置的集尘效率。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微脉冲系统200,在产生火花(Spark)时,根据产生火花的原因,可变地控制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从而能够积极应对产生火花的情况,当微脉冲系统200用于静电集尘装置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产生火花所造成的静电集尘装置的集尘效率下降的现象。
下面,参照图3概略说明使用了如上所述微脉冲系统200的静电集尘装置的结构。
图3是概略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微脉冲系统的静电集尘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静电集尘装置400包括集尘器本体410、微脉冲系统200、捶打装置420以及移送装置430。
集尘器本体410(以下称“本体”)为用于捕集废气中所含有的粉尘而进行静电集尘的空间,其包括用于废气流入的入口412、用于捕集废气中所含有的粉尘的集尘空间414以及用于排出废气的出口416。
虽然未图示,用于捕集废气中所含有的粉尘的集尘空间414可以由多个集尘室构成。根据该实施例,每个集尘室设有:多个放电极(未图示),用阴极使粉尘带电;以及集尘板(未图示),带电的阳极,以捕集粉尘,每个集尘室分别设有微脉冲系统200,该微脉冲系统200用于向每个集尘室施加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中的至少一种电压。
放电极由微脉冲系统200施加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时通过电晕放电引起的电离现象产生负离子,放电极可以由铁丝或钢体形式构成。在放电极产生的负离子流入气流中,与粒子碰撞,从而使粉尘带负电荷。带负电的粉尘粒子向集尘板移动。
集尘板带电为阳极以吸附带负电的粉尘粒子。一实施例中,集尘板可以形成为板状。
微脉冲系统200通过向本体410施加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中的至少一种电压,使得在本体410内通过放电进行静电集尘。由于这种微脉冲系统200的结构在图2中具体表示,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外,捶打装置420通过捶打方式,使附着在本体410所包括的集尘板上的粉尘从集尘板分离。即,为了使附着在集尘板上的粉尘脱落、下降以及排出,捶打装置420向集尘板施加机械力。可以通过调节这种捶打装置420的捶打强度或捶打频率,提高捶打效率。
移送装置430用于将通过捶打装置420从集尘板分离的粉尘向储存部(未图示)移送。一实施例中,移送装置420以预定速度移动,将粉尘移送至储存部。
如上所述,通过将本发明涉及的微脉冲系统200用于静电集尘装置,从而利用施加于本体410的直流高电压,形成并保持放电极与集尘板之间的基本电场,以形成带电粉尘的移动电场,从而能够防止被集尘板捕集的粉尘再次飞散。此外,通过施加于本体410的脉冲电压,使漂浮粉尘带电,以使粉尘具有电极性,从而使漂浮粉尘通过移动电场向集尘板移动。由此,整体上能够维持稳定的粉尘捕集。
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
下面,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具有如图2所示结构的微脉冲系统的控制部来进行。
首先,控制部选择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S500。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式可以根据适用微脉冲系统的负载状态来进行选择。
例如,当微脉冲系统用于静电集尘装置时,若需要初始运行或试运行静电集尘装置时,控制部选择第一控制模式,使微脉冲系统以第一控制模式动作。此外,若需要正常运行静电集尘装置时,控制部选择第二控制模式,使微脉冲系统以第二控制模式动作。
之后,当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部使包括于微脉冲系统的直流电压源动作,并中止脉冲电压源的动作,从而向负载只输出直流高电压S510。
一实施例中,为了控制直流电压源以向负载输出所需的直流高电压,控制部监控由直流电压源向负载输出的直流高电压是否与第一目标值相同。监控结果,当向负载输出的直流高电压与第一目标值不同时,控制部通过控制向直流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以使直流高电压跟踪第一目标值。
另一方面,当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部使直流电压源和脉冲电压源均动作,以向负载同时输出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S520。
一实施例中,为了控制直流电压源和脉冲电压源以向负载输出所需的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控制部首先监控脉冲电压源所包括的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是否与第二目标值相同。监控结果,当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与第二目标值不同时,控制部通过控制向脉冲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以使充电电压跟踪第二目标值。
之后,若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与第二目标值相同时,控制部监控向负载输出的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之和是否与预设的第三目标值相同。监控结果,当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之和与第三目标值不同时,控制部通过控制向直流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和向脉冲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中的至少一种,以使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之和跟踪第三目标值。
之后,控制部监控以第二控制模式进行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是否产生火花(Spark)S530。此时,火花有可能由负载L内部的物理问题引起。例如,当负载L为静电集尘装置时,有可能由于废气异常、静电集尘装置内进入异物、粉尘停滞等原因引起。
一实施例中,控制部监控向负载L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若随着向负载L输出的电流上升而向负载L输出的电压向基准电位降低时,可以判断为产生了火花。
S530的监控结果,判断为产生了火花时,控制部判断产生火花的原因S540。控制部判断产生火花的原因是因为,本发明涉及的微脉冲系统向负载L同时施加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因此为了确认火花是由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中的哪一种电压引起的。
一实施例中,控制部可以通过比较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On)开关部的时间点来判断产生火花的原因。
根据该实施例,若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开关部的时间点不一致时,控制部判断为火花是由直流高电压引起的,若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开关部的时间点一致时,判断为火花是由所述脉冲电压引起的。S540的判断结果,判断为火花是由直流高电压引起的时,控制部中止脉冲电压源的动作,并控制直流电压源的动作以降低直流高电压,且其降低量相当于预设值(S550)。
之后,当火花被消除了时,控制部使直流高电压恢复至原来值,并使脉冲电压源再动作(S560),之后返回S520步骤,使微脉冲系统以第二控制模式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S540的判断结果,判断为火花是由脉冲电压引起的时,中止脉冲电压源的动作,以向负载只施加直流高电压(S570)。
之后,当火花被消除了时,控制部使脉冲电压源再动作(S580),之后返回S520步骤,使微脉冲系统以第二控制模式正常运行。
上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控制方法,也可以通过能够利用各种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形式实现,此时,用于实现静电集尘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程序可以存储在硬盘、CD-ROM、DVD、ROM、随机存储器、闪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中。
应理解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改变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实施本发明。
因此,应理解为,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作为例示,而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以后述的权利要求书为准,而并非限定于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应解释为,从权利要求的要旨、范围以及其等价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形式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流电压源,用于生成并输出直流高电压;
脉冲电压源,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电压;以及
控制部,当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动作,并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当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和所述脉冲电压源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和所述脉冲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产生火花时,所述控制部选择第三控制模式,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比较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所述脉冲电压而接通开关部的时间点,以判断产生火花的原因,并根据产生火花的原因,来控制所述直流电压源和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开关部的时间点不一致时,所述控制部判断为火花是由直流高电压引起的,从而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并控制所述直流电压源的动作以降低直流高电压,且其降低量相当于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开关部的时间点一致时,所述控制部判断为火花是由脉冲电压引起的,从而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时,所述控制部监控由所述直流电压源输出的直流高电压是否与第一目标值相同,当所述直流高电压不同于第一目标值时,控制向所述直流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以使所述直流高电压跟踪第一目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时,所述控制部监控所述脉冲电压源所包括的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是否与第二目标值相同,当所述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与所述第二目标值不同时,控制向所述脉冲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以使所述充电电压跟踪所述第二目标值,
当所述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与所述第二目标值相同时,所述控制部监控所述直流高电压与所述脉冲电压之和是否与第三目标值相同,当所述直流高电压与脉冲电压之和不同于第三目标值时,控制向所述直流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和向所述脉冲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中的至少一种,以使所述直流高电压与所述脉冲电压之和跟踪第三目标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选择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所述控制部通过将选通信号设定为0来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所述选通信号为,为了使所述脉冲电压源动作而施加于所述脉冲电压源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电压源包括:第一直流电压生成部,用于生成并输出负直流高电压,
所述脉冲电压源包括: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用于生成并输出正直流高电压;充电电容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生成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生成部连接,通过所述负直流高电压和所述正直流高电压进行充电;以及开关部,根据所述控制部的控制而接通和关闭,以将所述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作为所述脉冲电压进行输出。
9.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脉冲系统,根据所选择的控制模式,输出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集尘器,其包括放电极和集尘板,根据自所述微脉冲系统输出的直流高电压和脉冲电压中的至少一种电压而动作,以去除废气中所含有的粉尘,
所述微脉冲系统包括:
直流电压源,用于生成直流高电压,并将所述直流高电压施加于所述放电极;
脉冲电压源,用于生成脉冲电压,并将所述脉冲电压施加于所述放电极;以及
控制部,当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动作,并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当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和所述脉冲电压源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和所述脉冲电压,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式用于所述集尘器的初始运行或试运行,所述第二控制模式用于所述集尘器的正常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静电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产生火花时,所述控制部选择第三控制模式,
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当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开关部的时间点不一致时,所述控制部判断为火花是由所述直流高电压引起的,从而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并控制所述直流电压源的动作以降低直流高电压,且其降低量相当于预设值;当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开关部的时间点一致时,所述控制部判断为火花是由脉冲电压引起的,从而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
11.一种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微脉冲系统包括用于生成并输出直流高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和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电压的脉冲电压源,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控制模式;以及
当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动作,并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当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时,使所述直流电压源和所述脉冲电压源动作,以输出所述直流高电压和所述脉冲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监控是否产生火花;
若产生火花时判断产生火花的原因;以及
当判断为火花是由所述直流高电压引起的,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并控制所述直流电压源的动作以降低直流高电压,且其降低量相当于预设值,当判断为火花是由所述脉冲电压引起的,则中止所述脉冲电压源的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的步骤中,
当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开关部的时间点不一致时,判断为火花是由所述直流高电压引起的,当产生火花的时间点与为了生成脉冲电压而接通开关部的时间点一致时,判断为火花是由所述脉冲电压引起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的步骤中,监控由所述直流电压源输出的直流高电压是否与第一目标值相同,当所述直流高电压与第一目标值不同时,控制向所述直流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以使所述直流高电压跟踪第一目标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的步骤中,
监控所述脉冲电压源所包括的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是否与第二目标值相同,当所述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与所述第二目标值不同时,控制向所述脉冲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以使所述充电电压跟踪所述第二目标值,
当所述充电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与所述第二目标值相同时,监控所述直流高电压与所述脉冲电压之和是否与第三目标值相同,当所述直流高电压与所述脉冲电压之和不同于第三目标值时,控制向所述直流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和向所述脉冲电压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中的至少一种,以使所述直流高电压与所述脉冲电压之和跟踪第三目标值。
CN201410302764.6A 2014-02-18 2014-06-27 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静电集尘装置 Pending CN1048526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18597 2014-02-18
KR1020140018597A KR101672583B1 (ko) 2014-02-18 2014-02-18 독립 제어 타입의 마이크로 펄스 시스템, 마이크로 펄스 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및 마이크로 펄스 시스템을 포함하는 전기 집진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2624A true CN104852624A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52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2764.6A Pending CN104852624A (zh) 2014-02-18 2014-06-27 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静电集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672583B1 (zh)
CN (1) CN1048526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3043A (zh) * 2021-10-29 2021-12-28 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降低风烟系统阻力的综合除尘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36958B1 (ko) 2015-07-08 2021-12-09 주식회사 만도 액티브 서스펜션 장치에 적용되는 양방향 선형 펌프의 원점 설정 방법
KR101923784B1 (ko) * 2016-12-30 2019-02-27 주식회사 포스코아이씨티 출력가변형 전기집진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24586B1 (ko) * 2017-10-30 2019-09-24 (주)수도프리미엄엔지니어링 펄스 제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발생용 전압 공급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7291A (zh) * 2008-03-31 2008-09-0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梯形激励脉冲发生方法及装置
US8310211B1 (en) * 2009-12-17 2012-11-13 Advanced Power Systems, LLC Auto-regulated motion powe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7751A (ja) * 1991-05-01 1993-12-03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パルス荷電型電気集じん機の制御方法
JP2009039593A (ja) 2007-08-06 2009-02-26 Panasonic Corp 電気集塵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7291A (zh) * 2008-03-31 2008-09-0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梯形激励脉冲发生方法及装置
US8310211B1 (en) * 2009-12-17 2012-11-13 Advanced Power Systems, LLC Auto-regulated motion power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焕其: "改造电除尘器高压电源的理想设备-直流叠加脉冲双电源输出装置", 《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3043A (zh) * 2021-10-29 2021-12-28 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降低风烟系统阻力的综合除尘方法及装置
CN113843043B (zh) * 2021-10-29 2024-04-26 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降低风烟系统阻力的综合除尘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72583B1 (ko) 2016-11-03
KR20150097281A (ko)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40282B2 (ja) 内燃機関の点火制御装置
US6063168A (e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P4613848B2 (ja) 内燃機関の点火制御装置
CN104852624A (zh) 独立控制型微脉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静电集尘装置
IE52163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EP0508961B1 (en) High-frequency switching-type protected power supply, in particular for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US3443358A (en) Precipitator voltage control
JPS621464A (ja) 電気集塵器電源装置
EP0661100B1 (en)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KR101538266B1 (ko) 복합 하전 타입의 전기 집진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5048857A (zh) 一种脉冲产生电路的软启动及闭环控制方法
Grass et al.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for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in biomass applications
EP3612310B1 (en) High-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
KR101688276B1 (ko) 마이크로 펄스 시스템,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집진장치, 및 마이크로 펄스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JP2011009167A (ja) 除電器用パルスコントロール電源装置
WO2016020087A1 (de) Zünd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zündsystems für eine fremdgezündete brennkraftmaschine
JP6125139B1 (ja) 内燃機関点火装置
KR101628450B1 (ko) 고전압 펄스 시스템 및 고전압 펄스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RU2207191C2 (ru) Способ питания электрофильтр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KR20180095163A (ko) 마이크로 펄스 전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 집진 장치
KR101923784B1 (ko) 출력가변형 전기집진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7240222B2 (ja) パルス荷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電気集塵機
CN109382211A (zh) 静电除尘脉冲电源
JPH05317751A (ja) パルス荷電型電気集じん機の制御方法
CN106301059B (zh) 静电除尘器的变压器脉冲点火模式以及静电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