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0340A -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0340A
CN104850340A CN201510050331.0A CN201510050331A CN104850340A CN 104850340 A CN104850340 A CN 104850340A CN 201510050331 A CN201510050331 A CN 201510050331A CN 104850340 A CN104850340 A CN 104850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electronic document
display screen
edge
tou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03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0340B (zh
Inventor
任恬
朱印
褚跃跃
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0503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0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0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0340A/zh
Priority to KR1020157030813A priority patent/KR101728460B1/ko
Priority to JP2016571461A priority patent/JP6220087B2/ja
Priority to MX2015016617A priority patent/MX352128B/es
Priority to BR112016001296-8A priority patent/BR112016001296B1/pt
Priority to RU2016102344A priority patent/RU2635241C2/ru
Priority to PCT/CN2015/088703 priority patent/WO2016119459A1/zh
Priority to US14/980,986 priority patent/US10191634B2/en
Priority to EP16150314.9A priority patent/EP305140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0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0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属于人机交互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包括有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响应于所述对象的运动,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本公开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机交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需要在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上显示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用户界面的易用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移动终端的屏幕尺寸较小时,对用户界面的易用性的要求就更高。
在移动终端的屏幕尺寸较小,而需要显示的电子文档的尺寸较大时,在同一时间,仅能将电子文档的一部分显示在屏幕上。此时,用户需要在屏幕上将电子文档进行平移显示,从而显示出电子文档的其它部分。例如,用户可以向上平移显示电子文档,或向下平移显示电子文档。
但是如果移动终端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一侧的边缘部分,那么用户触发的将该电子文档向另一侧进行平移显示的请求,通常无法得到移动终端的响应,此时,很容易被用户理解为移动终端发生了卡顿或死机。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该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
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
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该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进行平移显示为第二区域;
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该运动时,将该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
若该平移显示抵达该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则将边缘区域中的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该边缘区域包括有该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将该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区域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运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拉伸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区域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
运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第二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进行平移显示为第二区域;
平移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
拉伸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平移显示抵达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边缘区域中的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边缘区域包括有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恢复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 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与处理器电性相连的触控显示屏;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与处理器电性相连的触控显示屏;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
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进行平移显示为第二区域;
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
若平移显示抵达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将边缘区域中的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边缘区域包括有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 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B至图2E是图2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3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B至图3E是图3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4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B至图4D是图4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5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B至图5D是图5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6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6B和图6C是图6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7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7B是图7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8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8B是图8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9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9B是图9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0B至图10D是图10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11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1B是图11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1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2B和图12C是图12A示例性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解释:
电子文档:是指网页、数字图像、电子文档、电子表格、应用程序交互界面和操作系统交互界面的子集或超集。电子文档在显示时所需要的区域通常大于触控显示屏的单屏显示区域。
显示元素:是图标、头像、图像、文本、单元格和交互控件的子集或超集。显示元素通常在电子文档中占据一个子区域。不同的显示元素之间,可以紧贴相邻,也可以互相隔开。
边缘区域:电子文档的一部分区域。边缘区域的大小等于或小于触控显示屏的单屏显示区域,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101中,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在步骤1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在步骤103中,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201中,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电子文档的边缘可以与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边缘重合,而不在触控显 示屏的显示区域中明确示出。
在步骤2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触控笔或其它可以被触控显示屏所检测到的控制物体。
在触控显示屏不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在触控显示屏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或,该对象以一定的间隔悬浮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当该对象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检测出该对象的运动。该运动可以是平移运动。比如,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203中,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该边缘区域中的全部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作为对该对象的运动的响应,终端将该边缘区域中的全部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拉伸显示是指沿远离该边缘的方向将显示元素进行放大的一种显示方式。该边缘是对象的运动所远离的边缘。
其中,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可以是相同的。或,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显示元素和边缘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参考图2B,电子文档是图片展示应用的交互界面22。该交互界面22中包括有按照6行3列顺序排列的18个缩略图,该18个缩略图的编号从1至18。但是由于触控显示屏23的显示区域较小,只能显示出交互界面22的边缘区域22a。该边缘区域22a包括交互界面22的上边缘26,以及按照4行3列顺序排列的编号从1至12的缩略图。其中,交互界面22的上边缘26与触控显示屏23的上边缘重合,在图2B上并未明确示出。
继续结合参考图2C和图2D,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为例,当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向下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23检测出手指的运动。响应于该手指的运动,终端将边缘区域22a中的12个缩略图向远离上边缘2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拉伸后的缩略图的宽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高度发生了拉伸。而且,最下一行的缩略图10、缩略图11和缩略图12的一部分被平移出触控显示屏23的显示区域,不再显示。拉伸显示的每两行缩略图之间的间距通常保持不变,或者,拉伸显示的每两行缩略图之间的间距也跟随拉伸显示。
其中,在图2C示出的示例中,各个缩略图的拉伸比例是相同的。也即,每 个缩略图在拉伸后的高度是相同的。该拉伸比例与手指的运动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也即,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越长,该拉伸比例越大;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越小,该拉伸比例越小。
在图2D示出的示例中,各个缩略图的拉伸比例是不同的,每个缩略图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缩略图和上边缘26之间的距离。也即,拉伸显示的缩略图与上边缘26的距离越大,拉伸比例越大;拉伸显示的缩略图与上边缘26的距离越小,拉伸比例越小。比如,缩略图7、缩略图8和缩略图9采用第一拉伸比例,缩略图4、缩略图5和缩略图6采用第二拉伸比例,则第一拉伸比例大于第二拉伸比例。
在步骤204中,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在触控显示屏不再检测到对象时,终端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恢复过程可以视为步骤203的逆过程,但与步骤203不同的是,步骤203的拉伸过程是跟随对象的运动的过程,而步骤204中的恢复过程是以预设速率或预设时间来执行。
换句话说,终端可以以预设速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速率可以是匀速速率、匀减速速率、匀加速速率、与拉伸时的速率呈正相关关系的速率等,本实施例不对该预设速率进行限定。
或者,终端可以在预设时间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时间可以是0.2秒。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E所示,在触控显示屏上23不再检测到手指时,终端在0.2秒内将12个拉伸显示后的缩略图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伸显示过程和恢复显示过程中,终端都保持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显示状态不变。
作为步骤204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若在触控显示屏上仍然能够检测到对象,但该对象保持静止状态不再运动,则终端保持当前的显示状态不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 作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还通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使得在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后,恢复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以方便用户执行其它操作。
图3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1中,在该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该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电子文档的边缘可以与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边缘重合,而不在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明确示出。
在步骤302中,检测作用于该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触控笔或其它可以被触控显示屏所检测到的控制物体。
在触控显示屏不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在触控显示屏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或,该对象以一定的间隔悬浮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当该对象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检测出该对象的运动。该运动可以是平移运动。比如,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303中,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离该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的显示状态保持不变,将除去离该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之外的其它行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n为正整数。
拉伸显示是指沿远离该边缘的方向将显示元素进行放大的一种显示方式,该边缘是对象的运动所远离的边缘。
其中,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可以是相同的。或,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显示元素和边缘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参考图3B,电子文档是通讯录应用的交互界面32。该交互界面32中包括有标题行322和10个通话记录行。但是由于触控显示屏33的显示区域较小,只能显示出交互界面32的边缘区域32a。该边缘区域32a包 括交互界面32的上边缘36,以及前7个通话记录行。其中,交互界面32的上边缘26与触控显示屏23的上边缘重合,在图3B上并未明确示出。
继续结合参考图3C和图3D,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为例,当手指在触控显示屏33上向下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33检测出手指的运动。响应于该手指的运动,终端将离上边缘36最近一行的显示元素:标题行322的显示形状保持不变,而将边缘区域32a中的7个通话记录行向远离上边缘3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拉伸后的通话记录行的宽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高度发生了拉伸。
其中,在图3C示出的示例中,各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是相同的。也即,每个通话记录行在拉伸后的高度是相同的。该拉伸比例与手指的运动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也即,手指在触控显示屏33上的运动距离越长,该拉伸比例越大;手指在触控显示屏33上的运动距离越小,该拉伸比例越小。另外,最下一排的第7个通话记录行的一部分被平移出触控显示屏33的显示区域,不再显示。
在图3D示出的示例中,各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是不同的,每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通话记录行和上边缘36之间的距离。也即,拉伸显示的通话记录行与上边缘36的距离越大,拉伸比例越大;拉伸显示的通话记录行与上边缘36的距离越小,拉伸比例越小。比如,第6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大于第5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第5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大于第4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第4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大于第3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另外,最下一排的第6个通话记录行的一部分以及第7个通话记录行的全部被平移出触控显示屏33的显示区域,不再显示。
在步骤304中,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在触控显示屏不再检测到对象时,终端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恢复过程可以视为步骤303的逆过程,但与步骤303不同的是,步骤303的拉伸过程是跟随对象的运动的过程,而步骤304中的恢复过程是以预设速率或预设时间来执行。
换句话说,终端可以以预设速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速率可以是匀速速率、匀减速速率、匀加速速率、与拉伸时的速率呈正相关关系的速率等,本实施例不对该预设速率进行限定。
或者,终端可以在预设时间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时间可以是0.3秒。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3E所示,在触控显示屏上33不再检测到手指时,终端在0.3秒内将7个拉伸显示后的通话记录行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伸显示过程和恢复显示过程中,终端都保持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显示状态不变。
作为步骤304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若在触控显示屏上仍然能够检测到对象,但该对象保持静止状态不再运动,则终端保持当前的显示状态不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还通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能够在恢复至拉伸旋转前的电子文档上执行其它操作,不影响用户后续对电子文档的正常使用。
图4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401中,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该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电子文档的边缘可以与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边缘重合,而不在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明确示出。
在步骤402中,检测作用于该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触控笔或其它可以被触控显示屏所检测到的控制物体。
在触控显示屏不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在触控显示屏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或,该对象以一定的间隔悬浮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当该对象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检测出该对象的运动。该运动可以是平移运动。比如,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403中,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位于该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作为对对象的运动的响应,终端将该边缘区域中位于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该边缘是对象的运动所远离的边缘。
拉伸显示是指沿远离该边缘的方向将显示元素进行放大的一种显示方式。其中,对象位置是对象在触控显示屏上对应的作用位置。
其中,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可以是相同的。或,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显示元素和边缘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参考图4B和图4C,仍然以电子文档是图片展示应用的交互界面22,对象是用户的手指为例,当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向下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23检测出手指的运动。响应于该手指的运动,终端将边缘区域22a中位于手指位置和上边缘26之间的6个缩略图向远离上边缘2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拉伸后的缩略图的宽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高度发生了拉伸。拉伸显示的每两行缩略图之间的间距通常保持不变,或者,拉伸显示的每两行缩略图之间的间距也跟随拉伸显示。
其中,位于手指位置的另一侧的缩略图7至缩略图12并不进行拉伸显示,而且最下一行的缩略图10、缩略图11和缩略图12的一部分被平移出触控显示屏23的显示区域,不再显示。
在图4B示出的示例中,拉伸显示的各个缩略图的拉伸比例是相同的。也即,每个缩略图在拉伸后的高度是相同的。该拉伸比例与手指的运动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也即,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越长,该拉伸比例越大;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越小,该拉伸比例越小。
在图4C示出的示例中,拉伸显示的各个缩略图的拉伸比例是不同的,每个缩略图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缩略图和上边缘26之间的距离。也即,拉伸显示的缩略图与上边缘26的距离越大,拉伸比例越大;拉伸显示的缩略图与上边缘26的距离越小,拉伸比例越小。比如,缩略图4、缩略图5和缩略图6采用第一拉伸比例,缩略图1、缩略图2和缩略图3采用第 二拉伸比例,则第一拉伸比例大于第二拉伸比例。
在步骤404中,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在触控显示屏不再检测到对象时,终端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恢复过程可以视为步骤403的逆过程,但与步骤403不同的是,步骤403的拉伸过程是跟随对象的运动的过程,而步骤404中的恢复过程是以预设速率或预设时间来执行。
换句话说,终端可以以预设速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速率可以是匀速速率、匀减速速率、匀加速速率、与拉伸时的速率呈正相关关系的速率等,本实施例不对该预设速率进行限定。
或者,终端可以在预设时间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时间可以是0.4秒。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4D所示,在触控显示屏上23不再检测到手指时,终端在0.4秒内将6个拉伸显示后的缩略图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伸显示过程和恢复显示过程中,终端都保持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显示状态不变。
作为步骤404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若在触控显示屏上仍然能够检测到对象,但该对象保持静止状态不再运动,则终端保持当前的显示状态不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还通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使得在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后,恢复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以方便用户执行其它操作。
图5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501中,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该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电子文档的边缘可以与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边缘重合,而不在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明确示出。
在步骤5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触控笔或其它可以被触控显示屏所检测到的控制物体。
在触控显示屏不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在触控显示屏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或,该对象以一定的间隔悬浮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当该对象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检测出该对象的运动。该运动可以是平移运动。比如,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503中,响应于该运动,将位于该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中,除去离该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之外的其它行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n为正整数。
拉伸显示是指沿远离该边缘的方向将显示元素进行放大的一种显示方式。该边缘是对象的运动所远离的边缘。
其中,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可以是相同的。或,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显示元素和边缘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参考图5B和图5C,以电子文档是通讯录应用的交互界面32,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n=1为例,当手指在触控显示屏33上向下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33检测出手指的运动。响应于该手指的运动,终端将位于上边缘36和手指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中,离上边缘36最近一行的显示元素:标题行322的显示形状保持不变,而将第1个至第4个通话记录行向远离上边缘3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拉伸后的通话记录行的宽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高度发生了拉伸。
其中,在图5B示出的示例中,第1个至第4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是相同的。也即,每个通话记录行在拉伸后的高度是相同的。该拉伸比例与手指的运动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也即,手指在触控显示屏33上的运动距离越长,该拉伸比例越大;手指在触控显示屏33上的运动距离越小,该拉伸比例越小。另外, 位于第6个通话记录行的一部分和第7个通话记录行的全部被平移出触控显示屏33的显示区域,不再显示。
在图5C示出的示例中,各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是不同的,每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通话记录行和上边缘36之间的距离。也即,拉伸显示的通话记录行与上边缘36的距离越大,拉伸比例越大;拉伸显示的通话记录行与上边缘36的距离越小,拉伸比例越小。比如,第4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大于第3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第3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大于第2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第2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大于第1个通话记录行的拉伸比例。另外,最下一排的第6个通话记录行的一部分以及第7个通话记录行的全部被平移出触控显示屏33的显示区域,不再显示。
在步骤504中,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在触控显示屏不再检测到对象时,终端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恢复过程可以视为步骤503的逆过程,但与步骤503不同的是,步骤503的拉伸过程是跟随对象的运动的过程,而步骤504中的恢复过程是以预设速率或预设时间来执行。
换句话说,终端可以以预设速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速率可以是匀速速率、匀减速速率、匀加速速率、与拉伸时的速率呈正相关关系的速率等,本实施例不对该预设速率进行限定。
或者,终端可以在预设时间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时间可以是0.4秒。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5D所示,在触控显示屏上33不再检测到手指时,终端在0.4秒内将7个拉伸显示后的通话记录行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伸显示过程和恢复显示过程中,终端都保持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显示状态不变。
作为步骤504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若在触控显示屏上仍然能够检测到对象,但该对象保持静止状态不再运动,则终端保持当前的显示状态不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还通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使得在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后,恢复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以方便用户执行其它操作。
图6A示出了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601中,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在步骤6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603中,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步骤603可以采用步骤203、步骤303、步骤403和步骤503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在步骤604中,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将若干个显示元素继续进行拉伸显示。
在拉伸显示过程中,拉伸速率与对象的运动速率有关。
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的运动时,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将若干个显示元素继续进行拉伸显示。该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0.2秒。
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参考图6B,仍然以电子文档是图片展示应用的交互界面,对象是用户的手指为例,当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向下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23检测出手指的运动。响应于该手指的运动,终端将边缘区域22a中位于手指位置和上边缘26之间的6个缩略图向远离上边缘2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当在触控显示屏23上检测不到手指时,终端在0.2秒内将6个缩略图向远离上边缘26的方向继续进行拉伸显示。
在步骤605中,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 的显示状态。
终端在停止拉伸显示后,可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0.4秒。
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参考图6C,终端在0.2秒内继续将6个缩略图向远离上边缘2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之后,终端在0.4秒内将拉伸显示后的6个缩略图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作为步骤604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若在触控显示屏上仍然能够检测到对象,但该对象保持静止状态不再运动,则终端保持当前的显示状态不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还通过在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若干个显示元素继续进行拉伸显示,使得用户的手指离开触控显示屏后,用户在无手指遮挡后更加清楚地观察到拉伸显示的显示元素,进而更加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步骤604之前,终端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检测触控显示屏不再检测到对象之前,对象的运动速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第二,若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步骤604。
第三,若未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步骤504。
图7A示出了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701中,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在步骤7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703中,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步骤703可以采用步骤203、步骤303、步骤403和步骤503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在步骤704中,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 元素进行至少一次弹性伸缩显示,再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一次弹性伸缩显示是连贯的缩放显示和拉伸显示所组成的动画显示效果。终端可以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进行一次弹性伸缩显示,再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终端也可以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进行若干次弹性伸缩显示,再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在相邻的两次弹性伸缩显示之间,在前的弹性伸缩显示所采用的缩放比例大于在后的弹性伸缩显示所采用的缩放比例。
以终端进行一次弹性伸缩显示为例,如图7B所示,在触控显示屏上33不再检测到手指时,终端在0.2秒内将7个拉伸显示后的通话记录行进行缩放显示,缩放显示后的通话记录行的宽度保持不变,高度小于原始高度;然后,终端在0.4秒内将7个缩放显示后的通话记录行进行拉伸显示,恢复为跟随对象的运动所进行的拉伸显示之前的显示状态,也即原始的显示状态。从用户的视觉角度来讲,7个通话记录行在手指松开后,进行了一次弹性伸缩显示之后,被恢复为了原始的显示状态。
当然,终端还可以进行多次弹性伸缩显示后,将显示元素恢复为原始的显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弹性伸缩显示的次数的不同,每次弹性伸缩显示时的伸缩比例的不同,弹性伸缩显示的显示效果会存在多种,本文对此不一一赘述,但不限定该弹性伸缩显示的形式。
在上述几个实施例中,终端显示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的方式,可以是初始即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也可以是在平移过程中显示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下面分三个不同的实施例做介绍。
第一种实现方式:
图8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801中,响应于打开电子文档的第一信号,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终端在显示某一用户界面时,可以接收用户触发的用于打开电子文档的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可以是点击与电子文档对应的快捷方式或图标的信号。
然后,终端响应于第一信号,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该边缘通常包括电子文档的上边缘、左边缘或者两者的结合。
作为一个示例,请参考图8B,终端首先显示快捷方式界面82,该快捷方式界面82包括有按照4行3列排布的12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当用户的手指点击通讯录应用的图标84时,触发第一信号。终端响应于第一信号,在触控显示屏83上将快捷方式界面82取消显示,然后显示电子文档,该电子文档即为通讯录应用的交互界面86。该交互界面86包括左边缘87、上边缘88和右边缘89。但是由于交互界面86的长度大于触控显示屏83的高度,所以未显示出下边缘。
在步骤8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803中,响应于该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本步骤可以采用步骤203、步骤303、步骤403和步骤503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第二种实现方式:
图9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901中,响应于切换至电子文档的第二信号,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
终端在显示有电子文档A时,可以接收用户触发的用于切换至电子文档B的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可以是点击与电子文档B对应的快捷方式或图标的信号。
然后,终端响应于第二信号,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B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B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该边缘通常包括电子文档的上边缘、左边缘或者两者的结合。
作为一个示例,请参考图9B,假设电子文档A是联系人界面,电子文档B是通话记录界面,终端首先显示通信录应用中的联系人界面92,当用户的手指点击位于联系人界面92上方的与通话记录界面94对应的控件96时,触发第二 信号。终端响应于第二信号,在触控显示屏93上将联系人界面92切换显示为通话记录界面94,该通话记录界面94包括左边缘97、上边缘98和右边缘99。但是由于通话记录界面94的长度大于触控显示屏93的高度,所以未显示出下边缘。
在步骤9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903中,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本步骤可以采用步骤203、步骤303、步骤403和步骤503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第三种实现方式:
图10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1001中,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
终端在显示有电子文档时,可以显示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该部分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部分显示元素。
作为一个示例,请参考图10B,假设电子文档是通话记录界面102,在触控显示屏103上显示有该通话记录界面102的部分区域。该部分区域包括第2个至第8个通话记录行。
在步骤10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触控笔或其它可以被触控显示屏所检测到的控制物体。
当该对象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检测出该对象的运动。该运动可以是平移运动。比如,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1003中,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平移显示为边缘区域。
终端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电子文档进行平移显示。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考图10C,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为例,当手指在触控显示屏103上向上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103检测出手指的运动。响应于 该运动,终端将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向上平移显示为边缘区域104,该边缘区域104包括有第3个至第9个通话记录行以及通话记录界面的下边缘106。
在步骤1004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终端继续检测对象的运动,该运动可以是与步骤1002中的运动相连贯的同一次运动,也可以是与步骤1002中的运动不相连贯的两次运动。
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104中的下边缘106的运动。
在步骤1005中,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终端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下边缘9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本步骤可以采用步骤103、步骤303、步骤403和步骤503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考图10D,在显示边缘区域104后,若手指仍然在触控显示屏103上向上运动,终端响应于该手指的运动,将边缘区域104中的第3个至第9个通话记录行向远离下边缘10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所提及的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上实现,并且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底层实现方式可以各不相同。
比如,若以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实现图2C所示出的拉伸效果,也即将全部显示元素以相同的拉伸比例进行拉伸显示的效果,可以包括如图11A所示出的步骤:
在步骤1101中,根据对象的运动距离更新弹性势能值inertia;
该弹性势能值inertia用于表示显示元素被拉伸显示时的弹性度。该弹性势能值inertia初始值可以为0,
当电子文档在拉伸显示时,该弹性势能值inertia与对象在触控显示屏上的运动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也即,对象在触控显示屏上的运动距离的值越大,该弹性势能值inertia也越大。
终端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根据对象的运动距离更新弹性势能值inertia。该预定时间间隔可以小于等于两帧显示画面之间的显示间隔。
在步骤1102中,对于第n帧显示画面,终端根据当前的弹性势能值inertia 计算拉伸比例;
由于显示画面是一帧帧显示的,对于第n帧显示画面,终端根据当前的弹性势能值inertia计算拉伸比例。该拉伸比例在相邻帧之间的增长速度与弹性势能值inertia呈负相关关系,也即弹性势能值inertia越大,拉伸比例在相邻帧之间的增长速度越小;弹性势能值inertia越小,拉伸比例在相邻帧之间的增长速度越大。
在步骤1103中,终端将第1帧显示画面按照计算得到的拉伸比例进行拉伸后,得到第n帧显示画面。
终端可以将需要拉伸显示的显示元素放置在一个容器中,比如,将整个电子文档的所有显示元素都放置在一个容器中。然后,终端将第1帧显示画面按照计算得到的拉伸比例进行拉伸后,得到第n帧显示画面,n≥2。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考图11B,第1帧显示画面中,12个缩略图未进行拉伸,但此时平移显示已经抵达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假设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为a厘米,此时的弹性势能值为A1,则终端根据弹性势能值A1计算得到第2帧显示画面的拉伸比例为纵向拉伸104%。则终端将12个缩略图所在的容器沿纵向整体拉伸104%,得到第2帧显示画面。第2帧显示画面相对于第1帧显示画面的拉伸比例的增长速度为:(104%-100%)/t=4%/t。t为相邻两帧之间的显示时间差。
然后,对于第3帧显示画面,假设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已经为a+0.2厘米,此时的弹性势能值为A2,由于A2>A1,则终端根据弹性势能值A2计算得到第3帧显示画面的拉伸比例为纵向拉伸107%。则终端将第1帧显示画面中的12个缩略图所在的容器沿纵向整体拉伸107%,得到第3帧显示画面。显然,由于手指的运动距离的增加,弹性势能值在增加,第3帧显示画面相对于第2帧显示画面的拉伸比例的增长速度为:(107%-104%)/t=3%/t,拉伸比例的增长速度在变小。
但是对于同一帧显示画面,各个缩略图的拉伸比例相同。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存在如下一种实施例:
图1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 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1201中,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
终端在显示有电子文档时,可以显示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部分显示元素。
在步骤12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当该对象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检测出该对象的运动。该运动可以是平移运动。比如,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在步骤1203中,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进行平移显示为第二区域。
终端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电子文档进行平移显示。该平移显示的平移速率可以与对象的运动速率相同。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考图12B,假设电子文档是通话记录界面122,在触控显示屏123上显示有该通话记录界面122的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包括第1个至第7个通话记录行。
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为例,当手指在触控显示屏123上向上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123检测出手指的运动。响应于该手指的运动,终端将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向上平移显示为第二区域124,该第二区域124包括有第2个至第8个通话记录行。
若该方法在安卓操作系统中实现,在平移显示过程中,虽然不进行拉伸显示,但终端可以设置弹性势能值inertia与对象的移动速度呈正相关关系。比如,将弹性势能值inertia设置为相邻两帧显示画面之间,后一帧显示画面对应的对象位置减去前一帧显示画面对应的对象位置。对象位置是指触控显示屏上检测到对象的位置。
在步骤1204中,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
在平移显示过程中,平移速率与对象的运动速率有关。
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终端以不断衰减的平移速率将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平移速率会以预设的衰减方式逐步衰减至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以为0。预设的衰减方式可以是匀减速衰减方式。
以不断衰减的平移速率将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的过程, 会向用户呈现出一种“惯性”滑动的效果。
作为一种示例,继续参考图12B,在触控显示屏123上检测不出手指时,终端以不断衰减的平移速率将第二区域124继续进行平移显示。
若该方法在安卓操作系统中实现,在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不再检测到对象时,终端可以将保存的弹性势能值按照预设的衰减速率方式也不断进行衰减。
在步骤1205中,若平移显示抵达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则将边缘区域中的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边缘区域包括有该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若以不断衰减的平移速率将第二区域124继续进行平移显示时,抵达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且此时平移速率还未衰减为0,则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将边缘区域中的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作为一种示例,继续参考图12B,终端将通话记录界面122中的第二区域124以衰减后的平移速率进行平移显示,当平移显示抵达通话记录界面122的边缘区域125,且平移速率尚未衰减为0时,终端将边缘区域125中的第3个至第9个通话记录行向远离下边缘12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该拉伸显示过程可以采用缓动插值算法实现,该拉伸显示过程的持续时间可以为第一预设时长,比如0.2秒。在拉伸显示之前,终端中保存的弹性势能值可以输入缓动插值算法,由该缓动插值算法根据该弹性势能值计算拉伸显示过程中的拉伸比例。缓动插值算法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1206中,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终端停止拉伸显示后,终端可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该恢复显示过程也可以采用缓动插值算法实现,该恢复显示过程的持续时间可以为预设值,比如0.4秒。该恢复显示过程可以视为上述拉伸显示的逆过程。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2C所示,终端在0.4秒内将7个拉伸显示后的通话记录行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通过在不再检测到对象时,终端继续进行平移显示和拉伸显示,使得用户的手指离开触控显示屏后,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电子文档的平移显示过程已经抵达至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
同理,图7A实施例中的步骤704也可以由缓动插值算法来实现。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的框图,该文档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包含触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该文档显示装置可以包括:
区域显示模块1320,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运动检测模块1340,被配置为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拉伸显示模块1360,被配置为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装置,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的框图,该文档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包含触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该文档显示装置可以包括:
区域显示模块1320,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运动检测模块1340,被配置为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拉伸显示模块1360,被配置为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拉伸显示模块1360,被配置为将边缘区域中的全部显示元素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拉伸显示模块1360,被配置为将离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的显示状态保持不变,n为正整数;将除去离边缘最近的n行显 示元素之外的其它行显示元素,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在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相同;或,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第一距离是显示元素和边缘之间的距离。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拉伸显示模块1360,被配置为将位于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其中,对象位置是对象在触控显示屏上对应的作用位置。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拉伸显示模块1360,被配置为将位于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中,除去离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之外的其它行显示元素,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n为正整数;
其中,对象位置是对象在触控显示屏上对应的作用位置。
在第三种和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相同;或,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第一距离是显示元素和边缘之间的距离;
或,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二距离呈正相关关系,第二距离是显示元素和对象位置在垂直于边缘的直线上的投影距离。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保持模块1350,被配置为保持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显示状态不变。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恢复显示模块1380,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或,
恢复显示模块1380,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进行至少一次弹性伸缩显示,再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拉伸模块1392,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将若干个显示元素继续进行拉伸显示;
第二恢复模块1394,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可选地,区域显示模块1320,包括:
第一显示子模块1322,被配置为响应于打开电子文档的第一信号,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或,
第二显示子模块1324,被配置为响应于切换至电子文档的第二信号,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或,
第三显示子模块1326,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平移显示为边缘区域。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装置,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装置,还通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使得在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后,恢复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以方便用户执行其它操作。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的框图,该文档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包含触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该文档显示装置可以包括:
区域显示模块1510,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
运动检测模块1520,被配置为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第二显示模块1530,被配置为响应于对象的运动,将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进行平移显示为第二区域;
平移显示模块1540,被配置为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
拉伸显示模块1550,被配置为在平移显示抵达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边缘区域中的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边缘区域包括有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恢复显示模块1560,被配置为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装置,通过在不再检测到对象的运动时,继续以衰减速率进行平移显示和拉伸显示,使得用户的手指离开触控显示屏后,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电子文档的平移显示过程已经抵达至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1600的框图。例如,装置1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6,装置1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602,存储器1604,电源组件1606,多媒体组件1608,音频组件16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612,传感器组件1614,以及通信组件1616。
处理组件1602通常控制装置1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608和处理组件1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606为装置1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608包括在所述装置1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触控显示屏。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屏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604或经由通信组件1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612为处理组件1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614可以检测到装置1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614还可以检测装置1600或装置1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6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 组件1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文档显示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6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600的处理器1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16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1600能够执行一种文档显示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8)

1.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包括有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响应于所述对象的运动,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包括:
将所述边缘区域中的全部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包括:
将离所述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的显示状态保持不变,n为正整数;
将除去离所述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之外的其它行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包括:
将位于所述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其中,所述对象位置是所述对象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对应的作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包括:
将位于所述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中,除去离所述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之外的其它行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对象位置是所述对象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对应的作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相同;
或,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显示元素和所述边缘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相同;
或,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显示元素和所述边缘之间的距离;
或,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二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显示元素和所述对象位置在垂直于所述边缘的直线上的投影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持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显示状态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将所述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进行至少一次弹性伸缩显示,再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继续进行拉伸显示;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包括:
响应于打开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一信号,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或,
响应于切换至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二信号,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或,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响应于所述运动,将所述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平移显示为所述边缘区域。
13.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
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响应于所述对象的运动,将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进行平移显示为第二区域;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将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
若所述平移显示抵达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将所述边缘区域中的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所述边缘区域包括有所述边缘和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
将所述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14.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区域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包括有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运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拉伸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对象的运动,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边缘区域中的全部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将离所述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的显示状态保持不变,n为正整数;将除去离所述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之外的其它行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将位于所述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其中,所述对象位置是所述对象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对应的作用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将位于所述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显示元素中,除去离所述边缘最近的n行显示元素之外的其它行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对象位置是所述对象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对应的作用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相同;
或,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显示元素和所述边缘之间的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相同;
或,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显示元素和所述边缘之间的距离;
或,
每个显示元素的拉伸比例与第二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显示元素和所述对象位置在垂直于所述边缘的直线上的投影距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保持模块,被配置为保持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显示状态不变。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恢复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恢复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将所述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进行至少一次弹性伸缩显示,再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24.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拉伸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继续进行拉伸显示;
第二恢复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14至2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显示模块,包括:
第一显示子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打开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一信号,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或,
第二显示子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切换至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二信号,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或,
第三显示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响应于所述对象的运动,将所述电子文档的部分区域平移显示为所述边缘区域。
26.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区域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
运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第二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对象的运动,将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进行平移显示为第二区域;
平移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将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
拉伸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平移显示抵达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所述边缘区域中的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所述边缘区域包括有所述边缘和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
恢复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27.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与所述处理器电性相连的触控显示屏;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包括有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
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响应于所述对象的运动,将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28.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与所述处理器电性相连的触控显示屏;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
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响应于所述对象的运动,将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一区域进行平移显示为第二区域;
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所述对象时,将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二区域继续进行平移显示;
若所述平移显示抵达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将所述边缘区域中的若干个显示元素向远离所述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所述边缘区域包括有所述边缘和所述若干个显示元素;
将所述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CN201510050331.0A 2015-01-30 2015-01-30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850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0331.0A CN104850340B (zh) 2015-01-30 2015-01-30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BR112016001296-8A BR112016001296B1 (pt) 2015-01-30 2015-09-01 Métodos e dispositivos para exibir documento em visor de tela sensível ao toque
JP2016571461A JP6220087B2 (ja) 2015-01-30 2015-09-01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上のファイル表示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MX2015016617A MX352128B (es) 2015-01-30 2015-09-01 Métodos y dispositivos para la visualización de documentos en una pantalla táctil.
KR1020157030813A KR101728460B1 (ko) 2015-01-30 2015-09-01 터치 스크린상의 파일 표시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저장매체
RU2016102344A RU2635241C2 (ru) 2015-01-30 2015-09-01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документа на дисплее с сенсорным экраном
PCT/CN2015/088703 WO2016119459A1 (zh) 2015-01-30 2015-09-01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4/980,986 US10191634B2 (en) 2015-01-30 2015-12-28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isplaying document on touch screen display
EP16150314.9A EP3051403A1 (en) 2015-01-30 2016-01-06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isplaying document on touch screen disp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0331.0A CN104850340B (zh) 2015-01-30 2015-01-30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0340A true CN104850340A (zh) 2015-08-19
CN104850340B CN104850340B (zh) 2018-11-30

Family

ID=53850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0331.0A Active CN104850340B (zh) 2015-01-30 2015-01-30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1634B2 (zh)
EP (1) EP3051403A1 (zh)
JP (1) JP6220087B2 (zh)
KR (1) KR101728460B1 (zh)
CN (1) CN104850340B (zh)
BR (1) BR112016001296B1 (zh)
MX (1) MX352128B (zh)
RU (1) RU2635241C2 (zh)
WO (1) WO20161194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9459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1515B2 (en) * 2016-06-06 2018-11-06 Avigilon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teractively identifying same individuals or objects present in video recordings
CN111459383B (zh) * 2020-03-31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670634A (zh) * 2021-04-05 2023-08-29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拉伸内容以指示滚动超过内容的末尾
US20220391076A1 (en) * 2021-06-04 2022-12-08 Apple Inc. Activity Stream Founda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25545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Horodezky Samuel J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objects
CN102486713A (zh) * 2010-12-02 2012-06-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855078A (zh) * 2012-05-07 2013-01-02 禹芙蓉 一种多媒体设备及其显示列表的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3456A1 (en) * 2004-02-26 2008-03-13 Rast Associates Deployable Keyboard Device Including Displaceable Keybutton Positions for Portable Miniature Electronic Devices
US7907117B2 (en) * 2006-08-08 2011-03-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Virtual controller for visual displays
US7844915B2 (en) * 2007-01-07 2010-11-30 Apple Inc.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for scrolling operations
US20080168402A1 (en) * 2007-01-07 2008-07-10 Christopher Blumenberg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for Gesture Operations
US8751955B2 (en) * 2009-03-28 2014-06-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crollbar user interface for multitouch devices
KR101588242B1 (ko) 2009-07-13 2016-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스크롤 방법 및 장치
US8799826B2 (en) * 2009-09-25 2014-08-05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oving a calendar entry in a calendar application
US8624925B2 (en) * 2009-10-16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 boundary signaling techniques
US8677283B2 (en) * 2009-10-21 2014-03-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playing lists as reacting against barriers
US8812985B2 (en) 2009-10-30 2014-08-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hancing scrolling operations in a display device
US9417787B2 (en) * 2010-02-12 2016-08-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tortion effects to indicate location in a movable data collection
KR101761612B1 (ko) * 2010-07-16 2017-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메뉴 화면 구성 방법
JP5668401B2 (ja) 2010-10-08 2015-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82897B2 (en) * 2011-04-22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uitive wrapping of lists in a user interface
US20120278754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Google Inc. Elastic Over-Scroll
US9035967B2 (en) * 2011-06-30 2015-05-19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hancing scrolling and other operations on a display
GB2503654B (en) * 2012-06-27 2015-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graphics to a display
WO2014013752A1 (ja) * 2012-07-18 2014-01-23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014544B2 (en) * 2012-12-19 2015-04-21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retiming in a media authoring tool
KR20140097820A (ko) * 2013-01-30 2014-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에서 웹페이지 내의 특정 객체의 속성을 조절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TW201433971A (zh) * 2013-02-20 2014-09-01 Phoenix Tech Ltd 電子文件邊界提醒方法
KR101646051B1 (ko) * 2014-05-08 2016-08-08 네이버 주식회사 단말 장치 및 이에 의한 웹 페이지 디스플레이 방법,및 웹 서버 및 이에 의한 웹 페이지 제공 방법
CN104850340B (zh) * 2015-01-30 2018-11-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25545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Horodezky Samuel J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objects
CN102486713A (zh) * 2010-12-02 2012-06-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855078A (zh) * 2012-05-07 2013-01-02 禹芙蓉 一种多媒体设备及其显示列表的定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9459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0191634B2 (en) 2015-01-30 2019-01-29 Xiaomi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isplaying document on touch screen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91634B2 (en) 2019-01-29
BR112016001296B1 (pt) 2022-11-01
RU2635241C2 (ru) 2017-11-09
KR101728460B1 (ko) 2017-05-02
EP3051403A1 (en) 2016-08-03
BR112016001296A2 (zh) 2017-07-25
KR20160104545A (ko) 2016-09-05
JP2017510918A (ja) 2017-04-13
US20160224223A1 (en) 2016-08-04
CN104850340B (zh) 2018-11-30
MX2015016617A (es) 2016-10-06
WO2016119459A1 (zh) 2016-08-04
JP6220087B2 (ja) 2017-10-25
RU2016102344A (ru) 2017-07-31
MX352128B (es) 2017-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3719B2 (ja) 画面分割表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955607B (zh)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US10942616B2 (en) Multimedia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6328859B2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切替え方法、装置及び機器
US11334225B2 (en) Application icon mo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062479B (zh)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1900731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US20180039403A1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0021006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haring multimedia resource
CN105511680A (zh) 终端屏幕触控装置和方法
CN104850340A (zh)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JP2017523484A (ja) 端末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487805B (zh) 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US2015011347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n image preview
EP29219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ntering and zooming webp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694087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28416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ading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05335061A (zh) 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417984B (zh) 一种在屏幕异形区域实现操作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356476B (zh)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164281A (zh) 控制采集图像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092971A (zh)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和用于显示的装置
CN107168631B (zh) 应用程序关闭方法、装置及终端电子设备
CN104898968A (zh)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636066B (zh) 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