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0299A - 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及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及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0299A
CN104850299A CN201410074949.6A CN201410074949A CN104850299A CN 104850299 A CN104850299 A CN 104850299A CN 201410074949 A CN201410074949 A CN 201410074949A CN 104850299 A CN104850299 A CN 104850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pattern
multiwindow
rows
colum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49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0299B (zh
Inventor
何冠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50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0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0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0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9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dedicated keyboard key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及移动装置。该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用于具有触控屏幕的一移动装置,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包括:在一应用程序层监听一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当监听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应用程序层传送至一框架层;当在框架层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一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根据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该些窗口对象计算一显示位置与一显示大小;以及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在移动装置的触控屏幕显示每一该些窗口对象。本发明可快速排列窗口对象以有效地促进移动装置上多任务操作的效率与顺畅度。

Description

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及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及移动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屏幕的移动装置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移动装置逐渐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市场趋势,移动装置的屏幕被设计成越来越大并且软件界面的设计空间也随着增大,软、硬件技术上的进步还使得这些移动装置的平台大多具备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因此打破单一窗口的多窗口(multi-window)移动装置操作系统已成为一个新兴方案。
多窗口操作系统可以容许画面中同时有多个窗口对象各自执行不同的应用程序,通常使用者需要切换焦点至某一个窗口来对其进行操作,其他窗口则会被保持于后台执行。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上,使用者可通过鼠标或键盘的快速键来选择焦点窗口,切换窗口对象以及调整窗口最大化/最小化等操作。但是在使用触控式屏幕的移动装置上,这些动作并没有办法通过手指的操作快速达成。据此,如何在多窗口操作系统下,提供使用者直观式的操作来管理窗口对象,以提升移动装置上多任务操作的效率与顺畅度,已成为现今移动装置产业的重要课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及移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与系统及其移动装置,其能够快速地在移动装置的触控屏幕上快速的切换窗口排列模式,以达到理想的窗口排列方式,进而使在移动装置上的多任务操作更加顺畅。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此方法包括:在一应用程序层监听一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当监听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应用程序层传送至一框架层;当在框架层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一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根据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窗口对象计算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以及根据每一窗口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在移动装置的触控屏幕显示每一窗口对象。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该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用于具有一触控屏幕的一移动装置,该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包括:在一应用程序层监听一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当监听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该应用程序层传送至一框架层;当在该框架层中接收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一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该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取得目前执行于该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根据该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该些窗口对象计算一显示位置与一显示大小;以及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该显示位置与该显示大小在该移动装置的该触控屏幕显示每一该些窗口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根据每一窗口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在移动装置的触控屏幕显示每一窗口对象的步骤包括:在触控屏幕中根据一顺序依序地将窗口对象显示至前台并设定窗口对象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动作窗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顺序为根据每一窗口的执行顺序所决定,其中上述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窗口对象之中最近被操作的窗口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还包括:通过在触控屏幕上显示的按键来触发窗口排列驱动事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窗口排列模式包括一二分割并排模式、一四分割并排模式与一层叠模式,其中当在框架层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目前排列模式选择该新排列模式的步骤包括:检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二分割并排模式,则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四分割并排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四分割并排模式,则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层叠模式;以及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层叠模式,则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二分割并排模式。
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用于具有触控屏幕的移动装置,此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包括: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以及窗口管理模块。其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在应用程序层监听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以及窗口管理模块耦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并且用以管理移动装置所执行的多个窗口。其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还用以当监听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应用程序层传送至一框架层;其中窗口管理模块还包括一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其中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用以当在框架层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一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其中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并且根据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窗口对象计算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以及窗口管理模块还用以根据每一窗口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在移动装置的触控屏幕显示每一窗口对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该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用于具有一触控屏幕的一移动装置,该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包括:一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在一应用程序层监听一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以及一窗口管理模块,该窗口管理模块耦接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管理该移动装置所执行的该多个窗口对象,其中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还用以当监听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该应用程序层传送至一框架层,其中该窗口管理模块还包括一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用以当在该框架层中接收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一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该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取得目前执行于该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根据该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该些窗口对象计算一显示位置与一显示大小,其中该窗口管理模块的一设定窗口模块还用以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该显示位置与该显示大小在该移动装置的该触控屏幕显示每一该些窗口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还包括活动管理模块,此活动管理模块用以在触控屏幕中根据一顺序依序地将窗口对象显示至前台并设定这些窗口对象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动作窗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顺序为根据每一窗口的一执行顺序所决定,其中上述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最近被操作的窗口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窗口排列驱动事件通过触控屏幕上显示的一按键所触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窗口排列模式包括二分割并排模式、四分割并排模式与层叠模式,其中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检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二分割并排模式时,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四分割并排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四分割并排模式时,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层叠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层叠模式时,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二分割并排模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装置,包括触控屏幕、存储器电路、微处理单元以及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其中存储器电路用以储存多个指令,微处理单元耦接至触控屏幕与存储器电路并且执行此多个指令,以及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耦接微处理单元并且用于快速排列此移动装置的多个窗口。其中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包括: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以及窗口管理模块。其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在应用程序层监听一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以及窗口管理模块耦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且用以管理移动装置所执行的多个窗口,其中窗口管理模块还包括一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其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还用以当监听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应用程序层传送至框架层;其中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用以当在框架层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取得目前执行于该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并且根据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窗口对象计算一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其中窗口管理模块的设定窗口模块还用以根据每一窗口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来排列每一窗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包括:一触控屏幕;一存储器电路,该存储器电路用以储存多个指令;一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耦接至该触控屏幕与该存储器电路,以执行该多个指令;以及一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该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耦接该微处理单元,用于快速排列该移动装置的多个窗口对象,其中该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包括:一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在一应用程序层监听一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以及一窗口管理模块,该窗口管理模块耦接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管理该移动装置所执行的该多个窗口对象,其中该窗口管理模块还包括一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其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还用以当监听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该应用程序层传送至一框架层,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用以当在该框架层中接收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一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该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取得目前执行于该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根据该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该些窗口对象计算一显示位置与一显示大小,其中该窗口管理模块的一设定窗口模块用以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该显示位置与该显示大小来排列每一该些窗口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模块还包括活动管理模块,其中此活动管理模块耦接窗口管理模块并且此活动管理模块的前台工作设定模块用以在触控屏幕中根据一顺序依序地将这些窗口对象显示至前台并设定这些窗口对象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一动作窗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顺序为根据每一窗口的一执行顺序所决定,其中上述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最近被操作的窗口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窗口排列驱动事件通过触控屏幕上显示的一按键所触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窗口排列模式包括二分割并排模式、四分割并排模式与层叠模式。其中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检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二分割并排模式时,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四分割并排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四分割并排模式时,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层叠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层叠模式时,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二分割并排模式。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与系统及其移动装置可藉由单指触控将多个不同的窗口快速、依序且整齐地排列至理想的状态,以使得在多窗口操作系统中可更加快速找到目标窗口,并且有效地提升移动装置上的多任务操作效率与顺畅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多窗口排列系统的移动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多窗口排列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4A~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二分割并排模式的自动排列方法的示意图。
图5A~图5E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四分割并排模式的自动排列方法的示意图。
图6A~图6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层叠模式的自动排列方法的示意图。
图7A与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移动装置
102:触控屏幕
102a:变动区域
102b:固定区域
104:微处理器
106:存储器电路
200: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
200a:应用程序层
200b:框架层
210: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
220:窗口管理模块
222: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
224:应用窗口对象模块
226:设定窗口模块
228(0)~228(n)、228’(0)~228’(n):窗口对象
230:活动管理模块
232:前台工作设定模块
300:按键
302:返回键
304:主画面键
306:多任务键
400A、500A、600A:尚未自动排列状态
400B、500B、600B:自动排列完成状态
S701、S703、S705、S707、S709、S711、S705a、S705b、S705c: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升在移动装置的多窗口操作系统中的操作效率,本发明使用触控方式来快速地切换窗口排列模式,由此可让使用者更加快速地找到目标窗口与转换焦点窗口。基此,使得移动装置上的多任务操作的效能得以提升。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多窗口排列系统的移动装置的方框图。必须了解的是,图1的范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移动装置100包括触控屏幕102、微处理器104、存储器电路106以及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200。
微处理器104用以控制移动装置100的整体运作。例如,微处理器104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特别是,微处理器104会下达指令给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200,以对移动装置100所执行的多个窗口对象进行快速排列。
存储器电路106耦接至微处理器104,并且用以储存微处理器104所执行的指令或数据。例如,在本范例实施例中,存储器电路106可以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等。然而,必须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存储器电路106也可以是其他适合的存储器。
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200包括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窗口管理模块220与活动管理模块230。特别是,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200可分为应用程序层200a与框架层200b。应用程序层200a提供E-mail客户端、SMS短消息程序、日历、地图、浏览器以及联系人管理等应用程序,并且框架层200b则是提供视图(Views)、内容提供(Content Providers)、资源管理(Resource Manager)、通知管理(Notification Manager)、活动管理(ActivityManager)等核心的应用程序。例如,在一范例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200a与框架层200b是由JAVA语言所编写的。
在本范例实施例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位于应用程序层200a,窗口管理模块220与活动管理模块230则位于框架层200b。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多窗口排列系统的方框图。
请参照图2,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200包括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窗口管理模块220与活动管理模块230。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范例实施例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窗口管理模块220以及活动管理模块230由软件来实际操作。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实施例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窗口管理模块220以及活动管理模块230可以由软件来实际操作。
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用以在应用程序层200a监听窗口排列驱动事件。
窗口管理模块220耦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并且用以管理移动装置100所执行的多个窗口。窗口管理模块220包括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应用窗口对象(Token)模块224以及设定窗口模块226。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用以管理移动装置100目前所执行的所有窗口对象228(0)~228(n),以及设定窗口模块226用以排列窗口对象228(0)~228(n)。
具体而言,当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监听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会将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应用程序层200a传送至框架层200b。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用以当在框架层200b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移动装置100所执行的所有窗口对象的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此外,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向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100上的所有窗口对象228(0)~228(n)以及根据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窗口对象228(0)~228(n)计算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最后,设定窗口模块226会根据每一窗口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来排列每一窗口对象。
活动管理模块230包括前台工作设定模块232。前台工作设定模块232用以在触控屏幕102中根据一顺序依序地将窗口对象228(0)~228(n)显示至前台并设定这些窗口对象228(0)~228(n)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动作窗口。特别是,此顺序为根据每一窗口对象的执行顺序所决定,其中被设定为动作窗口的窗口对象即为最近被操作的窗口对象。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3,图3所绘示的移动装置100是图1的移动装置100的正面示意图。例如,触控屏幕102包括变动区域102a与固定区域102b。其中固定区域102b包括按键300。上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即通过触控屏幕102上显示的按键300所触发。变动区域102a用以显示窗口对象的排列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使用者可随时触发此窗口排列驱动事件,而将按键300配置并常驻在触控屏幕102上的固定区域102b的特定位置上,以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此按键300并且能加以点击以切换窗口排列模式。举例而言,在固定区域102b的预设的系统列上已包括返回键302、主画面键304与多任务键306,因此将按键300配置于固定区域102b的系统列上可对原有的系统及使用者界面影响最小。
例如,上述的窗口排列模式包括二分割并排模式、四分割并排模式与层叠模式。然而,必须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窗口排列模式也可以是其他适合的模式。在本范例实施例中,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还用以检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二分割并排模式时,则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四分割并排模式;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四分割并排模式时,则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层叠模式;以及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层叠模式时,则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二分割并排模式。
图4A~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二分割并排模式的自动排列方法的示意图。
图4A到图4C表示为当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在框架层200b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识别移动装置100所执行的所有窗口的目前排列模式为层叠模式,因此根据此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二分割并排模式为新排列模式的状况。
请参照图4A,在尚未自动排列状态400A下,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向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100上的窗口对象为窗口对象228(0),并且根据新排列模式(即,二分割并排模式)为所取得的窗口对象228(0)计算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接着,设定窗口模块226会根据所计算出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来排列窗口对象228(0)。由于向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所取得的窗口对象仅有一个,因此排列后的窗口对象228(0)会如同自动排列完成状态400B中所示的窗口对象228’(0),位于触控屏幕102的左侧。
请参照图4B,在尚未自动排列状态400A下,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向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100上的窗口对象为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并且根据新排列模式(即,二分割并排模式)为所取得的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计算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之后,设定窗口模块226会根据所计算出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来排列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因此,排列后的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会如同自动排列完成状态400B中所示的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分割并排于触控屏幕102上。
请参照图4C,在尚未自动排列状态400A下,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向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100上的窗口对象为窗口对象228(0)~窗口对象228(2),并且根据新排列模式(即,二分割并排模式)为所取得的窗口对象228(0)~窗口对象228(2)计算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特别是,由于向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所取得的窗口对象为三个,因此,前台工作设定模块232会根据窗口对象228(0)~窗口对象228(2)的执行顺序依序地将窗口对象228(0)~窗口对象228(2)显示至移动装置100的前台,并且根据二分割并排模式只显示最近被操作的两个窗口对象。亦即,如同自动排列完成状态400B中所示将最近被操作的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分割并排于触控屏幕102上。在此,最近被操作的窗口对象228’(0)会被设为动作窗口,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分割并排模式中,多窗口排列系统会将两个窗口对象对称排列于画面的左右方,因此使用者可快速的同时操作两个窗口对象所提供的应用程序,而不需要多余的窗口切换。当可视窗口对象的数目超过两个以上时,多窗口排列系统会显示使用者最近使用过的两个窗口对象来显示于触控屏幕上。特别是,通过此二分割并排模式,使用者可方便的操作及观看两个应用程序,例如,开启浏览器使用网页观看购物信息的同时,一边开启地图应用程序来搜索店家位置,亦或是同时收信与查找数据。
图5A~图5E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四分割并排模式的自动排列方法的示意图。
图5A到图5E表示为当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在框架层200b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识别移动装置100所执行的所有窗口对象的目前排列模式为二分割并排模式,因此根据此目前排列模式选择四分割并排模式为新排列模式的状况。其中四分割并排模式的自动排列方法相同于二分割并排模式的自动排列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在四分割并排模式中,排列后的窗口对象会依照触控屏幕102的画面的左上、右上、左下以及右下分割为四个区块,且彼此不相重叠。因此,在此不再重复四分割并排模式的自动排列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分割并排模式中,使用者可以同时操作四个窗口对象所提供的应用程序,此模式适用于当使用者必须同时操作三到四个应用程序且每个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画面不大的情况下。
图6A~图6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层叠模式的自动排列方法的示意图。
图6A到图6D表示为当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在框架层200b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识别移动装置100所执行的所有窗口对象的目前排列模式为四分割并排模式,因此根据此目前排列模式选择层叠模式为新排列模式的状况。
请参照图6A,在尚未自动排列状态600A下,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向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100上的窗口对象为窗口对象228(0),并且根据新排列模式(即,层叠模式)为所取得的窗口对象228(0)计算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接着,设定窗口模块226会根据所计算出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来排列窗口对象228(0)。由于向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所取得的窗口对象仅有一个,因此排列后的窗口对象228(0)会如同自动排列完成状态600B中所示的窗口对象228’(0),位于触控屏幕102的中央。
请参照图6B,在尚未自动排列状态600A下,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向应用窗口对象模块224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100上的窗口对象为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并且根据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计算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之后,设定窗口模块226会根据所计算出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来排列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特别是,在层叠模式中,所计算出的每一窗口对象的显示大小会被设为相同的大小,亦即,所计算出的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的显示大小会相同。此外,前台工作设定模块232会根据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的执行顺序依序地将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显示至移动装置100的前台,并且根据此执行顺序在触控屏幕102的画面中由右下至左上的方向,将窗口对象228(0)层叠于窗口对象228(1)之上显示于触控屏幕102上。也就是说,排列后的窗口对象会如同自动排列完成状态600B中所示的窗口对象228’(0)与窗口对象228’(1)。
图6C与图6D分别为当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所取得的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100上的窗口对象为窗口对象为四个及五个的情况。图6C与图6D的自动窗口排列方法相同于图6B所述的针对两个窗口对象的自动窗口排列方法,在此不再重复。
图7A与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7A,在步骤S701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会在应用程序层监听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其中窗口排列驱动事件通过触控屏幕上显示的按键所触发。
在步骤S703中,当监听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210会将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应用程序层传送至框架层。
接着,在步骤S705中,当在框架层中接收到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识别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
请参照图7B,图7B绘示为在图7A中步骤S705的选择新排列模式的方法。在步骤S705中,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检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并且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二分割并排模式,则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四分割并排模式(步骤S705a)。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四分割并排模式,则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层叠模式(步骤S705b)。并且,倘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层叠模式,则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二分割并排模式(步骤S705c)。
请再参照图7A,在步骤S707中,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取得目前执行于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接着,在步骤S709中,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222会根据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窗口对象计算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
之后,在步骤S711中,设定窗口模块226会根据每一窗口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大小来排列每一窗口。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与系统及其移动装置可提供使用者一种直观式的操作方式,通过单指触控即可对移动装置上所执行的窗口对象进行排列模式的切换与排列,由此可快速地将窗口快速、依序且整齐地排列至理想的状态,以使得在多窗口操作系统中可快速地找到目标窗口,亦或是同时操作两个窗口以上所提供的应用程序。基此,有效地提升移动装置上的多任务操作的效率与顺畅度。

Claims (15)

1.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该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用于具有一触控屏幕的一移动装置,该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包括:
在一应用程序层监听一窗口排列驱动事件;
当监听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该应用程序层传送至一框架层;
当在该框架层中接收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一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该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
取得目前执行于该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
根据该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该些窗口对象计算一显示位置与一显示大小;以及
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该显示位置与该显示大小在该移动装置的该触控屏幕显示每一该些窗口对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其中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该显示位置与该显示大小在该移动装置的该触控屏幕显示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步骤包括:
在该触控屏幕中根据一顺序依序地将该些窗口对象显示至一前台并设定该些窗口对象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一动作窗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其中该顺序为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一执行顺序所决定,其中该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该些窗口对象的中最近被操作的窗口对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还包括:
通过在该触控屏幕上显示的一按键触发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其中该窗口排列模式包括一二分割并排模式、一四分割并排模式与一层叠模式,
其中当在该框架层中接收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该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该目前排列模式选择该新排列模式的步骤包括:
检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
倘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该二分割并排模式,则将该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四分割并排模式;
倘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该四分割并排模式,则将该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层叠模式;以及
倘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该层叠模式,则将该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二分割并排模式。
6.一种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该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用于具有一触控屏幕的一移动装置,该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包括:
一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在一应用程序层监听一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以及
一窗口管理模块,该窗口管理模块耦接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管理该移动装置所执行的该多个窗口对象,
其中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还用以当监听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该应用程序层传送至一框架层,
其中该窗口管理模块还包括一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用以当在该框架层中接收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一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该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
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取得目前执行于该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
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根据该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该些窗口对象计算一显示位置与一显示大小,
其中该窗口管理模块的一设定窗口模块还用以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该显示位置与该显示大小在该移动装置的该触控屏幕显示每一该些窗口对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还包括一活动管理模块,
其中该活动管理模块用以在该触控屏幕中根据一顺序依序地将该些窗口对象显示至一前台并设定该些窗口对象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一动作窗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其中该顺序为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一执行顺序所决定,其中该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最近被操作的窗口对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其中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通过该触控屏幕上显示的一按键所触发。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其中该窗口排列模式包括一二分割并排模式、一四分割并排模式与一层叠模式,
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检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
其中倘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该二分割并排模式时,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将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四分割并排模式,
其中倘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该四分割并排模式时,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将该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层叠模式,
其中倘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该层叠模式时,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将该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二分割并排模式。
11.一种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包括:
一触控屏幕;
一存储器电路,该存储器电路用以储存多个指令;
一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耦接至该触控屏幕与该存储器电路,以执行该多个指令;以及
一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该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耦接该微处理单元,用于快速排列该移动装置的多个窗口对象,其中该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包括:
一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在一应用程序层监听一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以及
一窗口管理模块,该窗口管理模块耦接该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用以管理该移动装置所执行的该多个窗口对象,其中该窗口管理模块还包括一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
其中重新排列事件监听模块还用以当监听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后,将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从该应用程序层传送至一框架层,
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用以当在该框架层中接收到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时,识别一目前排列模式并根据该目前排列模式选择一新排列模式,
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取得目前执行于该移动装置上的所有窗口对象,
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根据该新排列模式为所取得的每一该些窗口对象计算一显示位置与一显示大小,
其中该窗口管理模块的一设定窗口模块用以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该显示位置与该显示大小来排列每一该些窗口对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模块还包括一活动管理模块,该活动管理模块耦接该窗口管理模块,
其中该活动管理模块的一前台工作设定模块用以在该触控屏幕中根据一顺序依序地将该些窗口对象显示至一前台并设定该些窗口对象的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一动作窗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顺序为根据每一该些窗口对象的一执行顺序所决定,其中该其中一个窗口对象为最近被操作的窗口对象。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窗口排列驱动事件通过该触控屏幕上显示的一按键所触发。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窗口排列模式包括一二分割并排模式、一四分割并排模式与一层叠模式,
其中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还用以检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
其中倘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该二分割并排模式时,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将该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四分割并排模式,
其中倘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该四分割并排模式时,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将该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层叠模式,
其中倘若该目前窗口排列模式为该层叠模式时,该多窗口模式控制器模块将该新排列模式设定为该二分割并排模式。
CN201410074949.6A 2014-02-14 2014-03-03 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及移动装置 Active CN1048502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4918 2014-02-14
TW103104918A TWI608403B (zh) 2014-02-14 2014-02-14 多視窗快速排列方法與系統及其行動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0299A true CN104850299A (zh) 2015-08-19
CN104850299B CN104850299B (zh) 2018-10-16

Family

ID=53798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4949.6A Active CN104850299B (zh) 2014-02-14 2014-03-03 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及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52111B2 (zh)
CN (1) CN104850299B (zh)
TW (1) TWI60840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325A (zh) * 2016-07-26 2017-01-04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自动寻窗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09588A (zh) * 2015-12-23 2017-06-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展现的方法与装置
CN110209462A (zh) * 2019-06-11 2019-09-0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窗口排列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2206564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窗口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8088B2 (ja) * 2015-06-12 2019-08-14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撮影制御装置及び撮影制御方法
US10203982B2 (en) * 2016-12-30 2019-02-12 TCL Research America Inc. Mobile-phone UX design for multitasking with priority and layered structure
KR20180080629A (ko) 2017-01-04 2018-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어플리케이션 실행 히스토리 표시 방법
TWI736007B (zh) * 2019-11-07 2021-08-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計算機裝置及顯示方法
CN112860005B (zh) * 2019-11-12 2023-08-0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装置及显示方法
KR20230023450A (ko) 2021-08-10 2023-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윈도우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8166A (zh) * 2010-01-06 2010-07-14 深圳市戴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多个窗口切换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3324435A (zh) * 2013-05-24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的方法、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US20130305184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window provi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399710A (zh) * 2013-08-07 2013-11-20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多窗口操作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03425431A (zh) * 2013-08-07 2013-12-04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多窗口操作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7248B2 (en) * 2003-06-20 2012-02-28 Apple Inc. Computer interface having a virtual single-layer mode for viewing overlapping objects
US8046712B2 (en) 2004-06-29 2011-10-25 Acd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Management of multiple window panels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TWI384413B (zh) * 2006-04-24 2013-02-01 Sony Corp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a program storage medium
JP4982505B2 (ja) * 2007-01-25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ウィンドウ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TW201205410A (en) * 2010-07-16 2012-02-01 Inventec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viding the windows according to trail
KR101888457B1 (ko) * 2011-11-16 2018-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 개의 어플리케이션을 실행하는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3377235A (zh) 2012-04-26 2013-10-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网页窗口的显示方法、系统及触摸终端
US20130300684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multi applications
US9535565B2 (en) * 2013-05-13 2017-0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mart insertion of applications into layouts
TWI564781B (zh) * 2013-06-07 2017-01-01 Insyde Software Corp In the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of the application window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107404B1 (ko) * 2013-10-30 2020-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플리케이션을 공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8166A (zh) * 2010-01-06 2010-07-14 深圳市戴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多个窗口切换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US20130305184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window provi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324435A (zh) * 2013-05-24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的方法、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03399710A (zh) * 2013-08-07 2013-11-20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多窗口操作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03425431A (zh) * 2013-08-07 2013-12-04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多窗口操作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9588A (zh) * 2015-12-23 2017-06-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展现的方法与装置
CN106293325A (zh) * 2016-07-26 2017-01-04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自动寻窗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93325B (zh) * 2016-07-26 2019-09-0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自动寻窗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09462A (zh) * 2019-06-11 2019-09-0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窗口排列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09462B (zh) * 2019-06-11 2023-06-0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窗口排列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2206564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窗口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1916A (zh) 2015-08-16
US20150234579A1 (en) 2015-08-20
US9652111B2 (en) 2017-05-16
TWI608403B (zh) 2017-12-11
CN104850299B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0299A (zh) 多窗口快速排列方法、多窗口快速排列系统及移动装置
US9354804B2 (en) Touch event anticipation in a computing device
EP2851790B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icon ranking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4035703B (zh) 改变视图显示的客户端、方法及系统
CN106527888B (zh) 滑屏查找页面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081898A1 (zh) 一种对桌面对象进行排序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339018A1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hereof
DE202008000269U1 (de) Tragbar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US8555156B2 (en) Inferring that a message has been read
CN101833392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EP2556421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joining the displays of multiple devices
KR20150065141A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모바일 디바이스의 아이콘 표시 방법
CN106155480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界面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KR101773781B1 (ko) 웹 기반의 사용자 지향적 데이터 시각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58979B (zh) 操作界面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2880415A (zh) 一种多任务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03218123A (zh) 桌面图标重新排列的方法及其触摸式移动终端
CN103412957A (zh) 一种基于时间轴的数据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4850328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对象选择方法和装置
KR20160003820A (ko) 컴퓨팅 디바이스 상에서 동작하는 브라우저를 위한 다중 패널 뷰 인터페이스
CN106708399A (zh) 用于具有双侧边曲面屏幕的电子终端的触控方法和设备
WO2017165217A1 (en) User interface with dynamic refinement of filtered results
US20150046429A1 (en) Smart Query Plan with Visual Optimizations to Improve Responsiveness
CN110413179A (zh) 一种呈现会话消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1883179A (zh) 一种在手机上实现功能桌面视窗任意定位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