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2530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2530A
CN104832530A CN201410049106.0A CN201410049106A CN104832530A CN 104832530 A CN104832530 A CN 104832530A CN 201410049106 A CN201410049106 A CN 201410049106A CN 104832530 A CN104832530 A CN 104832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alient point
depress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91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士强
那志刚
董华君
黄高贵
潘忠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491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2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2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顶盖、底盖和转轴机构,转轴机构与顶盖和底盖均铰接,转轴机构包括:支撑件;第一轴,第一轴安装在支撑件上并可相对于支撑件进行旋转,且第一轴的一端连接顶盖;第二轴,第二轴安装在支撑件上并可相对于支撑件进行旋转,且第二轴的一端连接底盖,第一轴和第二轴平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第一轴和第二轴相接触,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旋转均可带动传动机构进行运动,以及传动机构的运动可带动第一轴和第二轴进行旋转,且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电子设备转轴机构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同时旋转。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笔记本计算机等折叠式的电子设备,其包括顶盖和底盖两个可折叠到一起的部分,为了实现顶盖和底盖之间的折叠以及打开,通常采用例如铰链的转轴机构来完成顶盖和底盖的连接。
转轴机构中一般具有两个轴,分别连接电子设备的顶盖和底盖。这种两个轴的转轴机构有利于实现顶盖与底盖之间360度的翻转,即顶盖可折叠到底盖的两个不同表面上。
目前,用户对电子设备的顶盖和底盖进行折叠和打开操作时,转轴机构都是一个轴先旋转而另一轴不动,直到先旋转的轴无法继续旋转时,另一轴才开始旋转,例如,对于可360度翻转的笔记本计算机,往往是将顶盖打开180度的过程中,只有一轴旋转,而将顶盖翻转360度并折叠到底盖上的过程中,只有另外一轴旋转。转轴机构的这种工作方式的缺点在于:1)要使转轴机构的一根轴旋转,需求用户施加的扭力往往较大;2)在底盖固定时,转轴机构连接底盖的一轴旋转造成转轴机构的位置变化,而与顶盖连接的另一轴旋转则不影响连接结构的位置,则转轴机构两轴先后旋转的话,转轴机构位置的变化与不变会造成用户折叠或打开电子设备的过程出现停顿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子设备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设备,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电子设备的顶盖和底盖打开时,转轴机构中两根轴同时进行旋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顶盖、底盖和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与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均铰接,所述转轴机构包括:支撑件;第一轴,所述第一轴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进行旋转,且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盖;第二轴,所述第二轴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进行旋转,且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底盖,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平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接触,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旋转均可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进行运动,以及所述传动机构的运动可带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进行旋转,且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轴上具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环绕在所述第一轴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沟槽的两端向所述第一轴的两端延伸;所述第二轴上具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环绕在所述第二轴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沟槽的两端向所述第二轴的两端延伸,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环绕方向相反;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上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则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的旋转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轴向进行滑动,所述滑块的滑动带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进行旋转。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滑轨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相平行,所述滑轨还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滑块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上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轴还穿过所述第一旋转件以及所述第一面,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第一凸点;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轴还穿过所述第二旋转件以及所述第二面,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面上具有第二凸点;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具有第三面,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穿过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三面,且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相对,且所述第三面上具有可容纳所述第一凸点的第一凹陷、可容纳所述第二凸点的第二凹陷;弹性件,用于施加将所述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与所述固定件挤压到一起的弹力,随所述第一轴的旋转,所述第一凸点可进出所述第一凹陷,随所述第二轴的旋转,所述第二凸点可进出所述第二凹陷。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凸点包括第一子凸点和第二子凸点,所述第一子凸点距所述第一轴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子凸点距所述第一轴轴线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二凸点包括第三子凸点和第四子凸点,所述第三子凸点距所述第二轴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四子凸点距所述第二轴轴线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一凹陷包括第一子凹陷和第二子凹陷,所述第一子凹陷与所述第一子凸点形状相符,所述第二子凹陷与所述第二子凸点形状相符;所述第二凹陷包括第三子凹陷和第四子凹陷,所述第三子凹陷与所述第三子凸点形状相符,所述第四子凹陷与所述第四子凸点形状相符。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轴上;第一弹片组,所述第一轴穿过所述第一弹片组,所述第一弹片组位于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旋转件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轴上;第二弹片组,所述第二轴穿过所述第二弹片组,所述第二弹片组位于所述第二螺栓和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二旋转件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笔记本计算机。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转轴机构的第一轴和第二轴与传动机构接触,所以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旋转可以互相影响,则一根转轴的旋转必然带动另一根转轴也进行旋转,即实现了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同时旋转,这可以保证电子设备的顶盖和底盖在打开时不容易出卡顿感。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结构的滑块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的局部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的局部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的局部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顶盖1、底盖2和转轴机构3,转轴机构3与顶盖1和底盖均2铰接,顶盖1上通常设置有显示屏幕,而底盖2上则通常设置有键盘、触摸板等,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转轴机构3包括:支撑件4,支撑件4可以是块状或板状等多种形状;第一轴5,第一轴5安装在支撑件4上并可相对于支撑件4进行旋转,具体地支撑件4可以设有插孔,供第一轴5插入并进行旋转,第一轴5的一端连接顶盖1,实现顶盖1与转轴机构3之间的铰接;第二轴6,第二轴6安装在支撑件4上并可相对于支撑件4进行旋转,具体地支撑件4可以设有插孔,供第二轴6插入并进行旋转,且第二轴6的一端连接底盖2,实现底盖2与转轴机构3之间的铰接,第一轴5和第二轴6平行;传动机构7,传动机构7与第一轴5和第二轴6相接触,第一轴5和第二轴6的旋转均可带动传动机构7进行运动,以及传动机构7的运动可带动第一轴5和第二轴6进行旋转,且第一轴5和第二轴6的旋转方向相反,则在电子设备的顶盖1和底盖2在打开时,受到传动机构7的影响,第一轴5和第二轴6必然同时进行转动,从而保证用户在打开电子设备的顶盖1和底盖2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顿的感觉,传动机构7的形式可以是多种,本实施例中不对此进行限定,例如,传动机构可以是齿轮组,则一根轴的转动带动齿轮组的一个齿轮旋转,进而整个齿轮组进行工作,旋转中的另一个齿轮可带动另一轴进行旋转。
较佳的,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第一轴5上具有第一沟槽8,第一沟槽8环绕在第一轴5的侧面上,且第一沟槽8的两端向第一轴5的两端延伸;第二轴6上具有第二沟槽9,第二沟槽9环绕在第二轴6的侧面上,且第二沟槽9的两端向第二轴6的两端延伸,第一轴5和第二轴6的环绕方向相反;传动机构7包括滑块10,滑块上具有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分别嵌入第一沟槽8和第二沟槽9,则在第一轴5或第二轴6进行旋转时,第一轴5上螺旋式的第一沟槽8、第二轴6上螺旋式的第二沟槽9也随之旋转,由于第一凸起11嵌入第一沟槽8中,则第一沟槽8旋转时必然对第一凸起11产生沿第一轴5轴向的压力,进而造成滑块10沿第一轴5的轴向进行滑动,由于第二凸起12嵌入第二沟槽9中,则第二沟槽9旋转时必然对第二凸起12产生沿第二轴6轴向的压力,进而造成滑块10沿第二轴6的轴向进行滑动,相反地,对于正在滑动的滑块10,第一凸起11在运动中必然对第一沟槽8施加压力,螺旋式的第一沟槽8为克服压力则发生旋转,则第一轴5发生旋转,第二凸起12在运动中必然对第二沟槽9施加压力,螺旋式的第二沟槽9为克服压力则发生旋转,则第二轴6发生旋转,本实施例中利用滑块10可以简单有效地与第一轴5和第二轴6发生作用,实现第一轴5和第二轴6的同时旋转。
较佳的,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传动机构7还包括滑轨13,滑轨13安装在支撑件4上,且滑轨13与第一轴5、第二轴6相平行,滑轨13还穿过滑块10,滑块10可在滑轨13上滑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保证滑块10稳定地进行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不会造成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从第一沟槽8、第二沟槽9中脱出。
较佳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撑件4包括:第一支撑板14,第一轴5和第二轴6均穿过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第一轴5和第二轴5均穿过第二支撑板15,则通过使用材料较少的两块支撑板容易保证对第一轴5和第二轴6的支撑稳定,且滑块10置于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之间,则滑块10受到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的保护。
较佳的,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转轴机构3还包括:第一旋转件16,第一旋转件16上具有第一面17,第一轴5还穿过第一旋转件16以及第一面17,且第一面17与第一轴5的轴向垂直,具体地,第一旋转件16可制成平板状,第一轴5垂直穿过平板,第一面17上具有第一凸点18;第二旋转件19,第二旋转件19上具有第二面20,第二轴6还穿过第二旋转件19以及第二面20,且第二面20与第二轴6的轴向垂直,具体地,第二旋转件19可制成平板状,第二轴6垂直穿过平板,第二面20上具有第二凸点21;固定件22,固定件22上具有第三面23,第一轴5和第二轴6均穿过固定件22和第三面23,具体地,固定件22制成平板状,第一轴5和第二轴6垂直穿过平板,第三面23与第一面17、第二面20相对,且第三面23上具有可容纳第一凸点18的第一凹陷24、可容纳第二凸点21的第二凹陷25;弹性件26,用于施加将第一旋转件16、第二旋转件19与固定件22挤压到一起的弹力,随第一轴5的旋转,第一凸点18可进出第一凹陷24,随第二轴6的旋转,第二凸点21可进出第二凹陷25,则在第一凸点18位于第一凹陷24,第二凸点21位于第二凹陷25中时,容易对第一轴5和第二轴6的旋转产生较大的阻力,从而阻碍电子设备的顶盖1和底盖2的打开,用于将顶盖1和底盖2的姿态控制在特定角度,弹性件26的形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不对弹性件26的形式进行限定,例如,弹性件26可以包括穿在第一轴5上的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设置弹簧、第一旋转件16、固定件22,以及包括在第二轴6上的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设置弹簧、第二旋转件19、固定件22。
较佳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第一凸点18包括第一子凸点27和第二子凸点28,第一子凸点27距第一轴5轴线的距离与第二子凸点28距第一轴5轴线的距离不同;如图8所示,第二凸点21包括第三子凸点29和第四子凸点30,第三子凸点29距第二轴6轴线的距离与第四子凸点30距第二轴6轴线的距离不同;如图9所示,第一凹陷24包括第一子凹陷31和第二子凹陷32,第一子凹陷31与第一子凸点27形状相符,第二子凹陷32与第二子凸点28形状相符,则第一子凸点27可完全填充满第一子凹陷31,第二子凸点28可以完全填充满第二子凹陷32,保证可稳定地产生第一旋转件16阻碍转动的作用力,且由于距第一轴5轴线距离不同,第一子凸点27、第一子凹陷31的配合与第二子凸点28与第二子凹陷32的配合不会产生影响;第二凹陷25包括第三子凹陷33和第四子凹陷34,第三子凹陷33与第三子凸点29形状相符,第四子凹陷34与第四子凸点30形状相符,则第三子凸点29可完全填充满第三子凹陷33,第四子凸点30可以完全填充满第四子凹陷34,保证可稳定地产生第二旋转件19阻碍转动的作用力,且由于距第二轴6轴线距离不同,第三子凸点29、第三子凹陷33的配合与第四子凸点30与第四子凹陷34的配合不会产生影响。
较佳的,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弹性件26包括:第一螺栓35,安装在第一轴5上;第一弹片组36,第一轴5穿过第一弹片组36,第一弹片组36位于第一螺栓35和固定件22之间,第一旋转件16位于固定件22与支撑件4之间,第一螺栓35、支撑件4的位置固定不变,则第一弹片组36产生的弹力可以将第一旋转件16与固定件22挤压到一起;第二螺栓37,安装在第二轴6上;第二弹片组38,第二轴6穿过第二弹片组38,第二弹片组38位于第二螺栓37和固定件22之间,第二旋转件19位于固定件22与支撑件4之间,第一螺栓35、支撑件4的位置固定不变,则第一弹片组36产生的弹力可以将第一旋转件16与固定件22挤压到一起,本实施例中提供弹力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较佳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计算机,例如,带有键盘部分的平板计算机,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顶盖、底盖和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与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均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包括:
支撑件;
第一轴,所述第一轴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进行旋转,且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盖;
第二轴,所述第二轴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进行旋转,且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底盖,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平行;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接触,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旋转均可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进行运动,以及所述传动机构的运动可带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进行旋转,且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上具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环绕在所述第一轴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沟槽的两端向所述第一轴的两端延伸;
所述第二轴上具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环绕在所述第二轴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沟槽的两端向所述第二轴的两端延伸,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环绕方向相反;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上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则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的旋转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轴向进行滑动,所述滑块的滑动带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进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滑轨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相平行,所述滑轨还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滑块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
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上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轴还穿过所述第一旋转件以及所述第一面,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第一凸点;
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轴还穿过所述第二旋转件以及所述第二面,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面上具有第二凸点;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具有第三面,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穿过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三面,且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相对,且所述第三面上具有可容纳所述第一凸点的第一凹陷、可容纳所述第二凸点的第二凹陷;
弹性件,用于施加将所述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与所述固定件挤压到一起的弹力,随所述第一轴的旋转,所述第一凸点可进出所述第一凹陷,随所述第二轴的旋转,所述第二凸点可进出所述第二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点包括第一子凸点和第二子凸点,所述第一子凸点距所述第一轴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子凸点距所述第一轴轴线的距离不同;
所述第二凸点包括第三子凸点和第四子凸点,所述第三子凸点距所述第二轴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四子凸点距所述第二轴轴线的距离不同;
所述第一凹陷包括第一子凹陷和第二子凹陷,所述第一子凹陷与所述第一子凸点形状相符,所述第二子凹陷与所述第二子凸点形状相符;
所述第二凹陷包括第三子凹陷和第四子凹陷,所述第三子凹陷与所述第三子凸点形状相符,所述第四子凹陷与所述第四子凸点形状相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
第一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轴上;
第一弹片组,所述第一轴穿过所述第一弹片组,所述第一弹片组位于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旋转件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
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轴上;
第二弹片组,所述第二轴穿过所述第二弹片组,所述第二弹片组位于所述第二螺栓和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二旋转件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笔记本计算机。
CN201410049106.0A 2014-02-12 2014-02-12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4832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9106.0A CN104832530A (zh) 2014-02-12 2014-02-1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9106.0A CN104832530A (zh) 2014-02-12 2014-02-1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2530A true CN104832530A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10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9106.0A Pending CN104832530A (zh) 2014-02-12 2014-02-1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25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106A (zh) * 2016-02-29 2016-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双轴同动机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51728Y (zh) * 2008-09-22 2009-06-03 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延长使用寿命的凸轮装置
CN202531623U (zh) * 2012-02-13 2012-11-14 欣日兴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双轴式枢纽器及其应用的掀盖式电子装置
CN202579633U (zh) * 2012-05-17 2012-12-05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滑轮卡锁式双轴枢纽器
CN203214573U (zh) * 2013-03-21 2013-09-25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转轴系统的同步运动装置
CN103398093A (zh) * 2013-08-21 2013-11-20 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可360旋转的转轴
CN103453007A (zh) * 2012-05-31 2013-1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铰链设备和具有该铰链设备的运算装置
CN203614585U (zh) * 2013-12-11 2014-05-28 特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转动控制器限制位移同步机构
CN203685838U (zh) * 2014-01-16 2014-07-02 昆山玮硕恒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槽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
CN203743188U (zh) * 2014-02-12 2014-07-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51728Y (zh) * 2008-09-22 2009-06-03 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延长使用寿命的凸轮装置
CN202531623U (zh) * 2012-02-13 2012-11-14 欣日兴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双轴式枢纽器及其应用的掀盖式电子装置
CN202579633U (zh) * 2012-05-17 2012-12-05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滑轮卡锁式双轴枢纽器
CN103453007A (zh) * 2012-05-31 2013-1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铰链设备和具有该铰链设备的运算装置
CN203214573U (zh) * 2013-03-21 2013-09-25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转轴系统的同步运动装置
CN103398093A (zh) * 2013-08-21 2013-11-20 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可360旋转的转轴
CN203614585U (zh) * 2013-12-11 2014-05-28 特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转动控制器限制位移同步机构
CN203685838U (zh) * 2014-01-16 2014-07-02 昆山玮硕恒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槽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
CN203743188U (zh) * 2014-02-12 2014-07-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106A (zh) * 2016-02-29 2016-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双轴同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0856B2 (en) Thin pivotal apparatus
CN203743188U (zh) 电子设备
CN101451573A (zh) 铰链结构
CN204061528U (zh) 一种齿轮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
CN202326681U (zh) 双轴枢纽器及具有双轴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CN107701878A (zh) 一种可折叠收放显示屏
CN202484069U (zh) 铰链装置和具有铰链装置的折叠设备
WO2006138711A3 (en) Synchronizat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01995919A (zh) 便携式电脑
CN206797584U (zh) 一种转折机构和把手
CN104571292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3745968U (zh) 电子设备
CN104832530A (zh) 电子设备
CN204680241U (zh) 一种互动式教学系统
CN204229113U (zh) 投影屏及电子设备
CN101739083A (zh) 笔记本电脑
CN206958078U (zh) 三段式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3838616U (zh) 显示屏角度可自动调节的笔记本电脑
CN106995029A (zh) 一种转折机构和把手
CN205360450U (zh) 一种可水平转动收纳的舞蹈把杆
CN202673990U (zh) 滑动掀盖枢纽器及具有该枢纽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4129565U (zh) 双轴联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4460840A (zh) 显示屏可调节的笔记本电脑
CN2036306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228744B (zh) 一种可翻转的智能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