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2443B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2443B
CN104832443B CN201510274036.3A CN201510274036A CN104832443B CN 104832443 B CN104832443 B CN 104832443B CN 201510274036 A CN201510274036 A CN 201510274036A CN 104832443 B CN104832443 B CN 104832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an
air
outle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40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2443A (zh
Inventor
朱志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740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2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2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2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6Arrangements of nozz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通管以及风机组件,第一壳体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进风口和第一环形出风口,第二壳体设在第一壳体轴向上的一侧且与第一壳体间隔开,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出风口,连通管设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连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风机组件设在第一壳体内且位于进风口与第一环形出风口之间,风机组件用于将第一壳体外的气体从进风口引入到第一壳体内,流入到第一壳体内的气体适于从第一环形出风口流出到第一壳体外和从连通管流出到第二壳体内,其中流入到第二壳体内的气体适于从第二环形出风口送出。根据本发明的风扇,可以有效地实现大风量、远距离、360°范围内的全面送风的效果。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家用风扇通常采用摇摆或转动机头的方式来调节风扇的送风角度,但由于风扇结构的限制,风扇的送风角度通常都小于360°,不能做到全方位送风,从而相关技术中出现了一种通过在轴流风轮上方安装喇叭形出风口的方式来实现360°出风效果的风扇,但是此种风扇的能量损失较大、送风风量较低、吹风距离较短,难以满足生活需求,如果要增大风扇的送风量,则会致使风扇的送风噪音也跟着加大,影响用户使用。
另外,相关技术中还有一种无叶风扇,此种风扇利用空气放大器原理,借助较少的空气拉动周围空气形成较大的气流场以达到舒适送风的目的,但是作为该风扇动力系统的叶轮直径较小,如果要使主气流具有较高的气压,则需要使得叶轮具有很高的转速,这样,就对电机及叶轮的制造工艺等要求很高,使得风扇的制造成本跟着攀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可以有效地实现大风量、远距离、360°范围内的全面送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风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进风口和第一环形出风口;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在所述第一壳体轴向上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壳体间隔开,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出风口;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连通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及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外的气体从所述进风口引入到所述第一壳体内,流入到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气体适于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流出到所述第一壳体外和从所述连通管流出到所述第二壳体内,其中流入到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气体适于从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送出。
根据本发明的风扇,可以有效地实现大风量、远距离、360°范围内的全面送风的效果,且由于实现360°送风不需要依靠风扇100的机械摇摆或转动,从而减少了能耗、绿色节能。
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形成为环形,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气体适于通过所述第二壳体的内环流向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在所述轴向上的投影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的出风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的出风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和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为H满足:50mm≤H≤200mm。
具体地,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的出风间隙t1满足:1mm≤t1≤3mm,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的出风间隙t2满足:1mm≤t2≤3mm。
具体地,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邻近所述第二壳体一侧的外周边缘上,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的邻近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外周边缘上。
具体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之间;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在所述离心风机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风机的风轮直径D满足:100mm≤D≤400mm。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进一步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与所述离心风机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离心风机运转,所述电机的最大转速n满足:1000rpm≤n≤5000rpm。
具体地,所述风扇进一步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的周向出风角度的第一调节装置和/或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的周向出风角度的第二调节装置。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表面上的中心处。
可选地,所述风扇为台扇、落地扇、壁扇或吊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风扇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圈示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圈示的B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风扇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
100:风扇;
1:第一壳体;11:底板;12:侧板;13:顶板;14:进风口;15:第一环形出风口;
2:第二壳体;21:第二环形出风口;
3:连通管;41:离心风机;42:导风板;5:电机;6:底座;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100,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连通管3以及风机组件。
具体地,参照图1,第一壳体1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且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4和第一环形出风口15,也就是说,进风口14与第一环形出风口15在空间位置上间隔开,即进风口14与第一环形出风口15在空间位置上并不是紧邻的,但进风口14与第一环形出风口15是可以相互连通的,这样,第一壳体1外的气体(例如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口14流入第一壳体1内,流入第一壳体1内的部分空气可以从第一环形出风口15流出到第一壳体1外。
进一步地,参照图1,第二壳体2设在第一壳体1的轴向上的一侧且与第一壳体1间隔开,也就是说,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在轴向上间隔开设置,连通管3设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且连通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从而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和第二壳体2内的气体可以通过连通管3相互流通,第二壳体2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出风口21,从而第二壳体2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环形出风口21流出第二壳体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均形成为环形,例如,可以为圆环形、椭圆环形、矩形环形等,其中“轴向”可以理解为过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中心且与第一环形出风口15出风面垂直的直线、即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风机组件(例如下文所述的离心风机41和导风板42)设在第一壳体1内且位于进风口14与第一环形出风口15之间,风机组件用于将第一壳体1外的气体从进风口14引入到第一壳体1内,这样,由于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压力升高,从而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可以从第一环形出风口15流出到第一壳体1外和从连通管3流到第二壳体2内。
具体来说,在压差的作用下,流入到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可以分两路流动,其中,由于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壳体1外的气体压力,从而第一壳体1内的一部分气体可以从第一环形出风口15流出第一壳体1,由于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二壳体2内的气体压力,从而第一壳体1内的另一部分气体可以通过连通管3流向第二壳体2,当第二壳体2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二壳体2外的气体压力时,第二壳体2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环形出风口21送出到第二壳体2外。
其中,由于第一环形出风口15形成为环形,从而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环形出风口15在360°的范围内全面出风,尤其是当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出风面水平设置时(如图1-图8所示),第一环形出风口15可以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360°全面出风,从而当风扇100设置在室内后,以风扇100为中心轴线的360°周向范围内都可以接收到风扇100吹出的风,进而解决了现有风扇100出风角度较小的问题。
其中,第二环形出风口21也形成为环形,从而从第一壳体1流入第二壳体2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环形出风口21在360°的范围内全面出风,尤其是当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面水平设置时(如图1-图8所示),第二环形出风口21可以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360°全面出风,从而当风扇100设置在室内后,以风扇100为中心轴线的360°周向范围内都可以接收到风扇100吹出的风,进而解决了现有风扇100出风角度较小的问题。由此,通过设置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风扇100可以实现在360°范围内的全面送风。
进一步地,当第一环形出风口15与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间隙较小时,也就是说,当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出风间隙t1较小、且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间隙t2较小时,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均可以实现高速送风,由此,可以利用空气放大器原理,通过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高速送风,以较小的风量带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周围的空气朝向环形出风口的方向补充并随环形出风口的送风向四周流动,从而实现大风量、远距离、360°的送风效果。
优选地,参照图4和图5,当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出风间隙t1满足:1mm≤t1≤3mm,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间隙t2满足:1mm≤t2≤3mm时,也就是说,环形出风口的出风尺寸在1mm到3mm之间时,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和第二壳体2内的气体可以分别从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高速喷出,此时喷出的气流风速可以达到10m/s到45m/s之间,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空气放大器原理,通过这两股小风量的主气流带动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周围的气体卷入,并随这两股主气流在360°的范围内全面送出,进而使得风扇100更加成功有效地实现大风量、远距离、360°送风的效果。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箭头线W1指示的是主气流的流动路径,箭头线W2指示的是被卷入的气流的流动路径。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100,通过改变风扇100的出风方式和结构,使得风扇100可以呈360°出风,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实现360°全面出风,这样当风扇100设置在室内后,以风扇100为中心轴线的360°周向范围内都可以接收到风扇100吹出的风,从而解决了现有风扇100出风角度较小的问题,且由于实现360°各个方向的送风不需要依靠风扇100的机械摇摆或转动,从而减少了能耗,更加绿色节能。可以有效地实现大风量、远距离、360°送风的效果。
可选地,风扇100可以为台扇、落地扇、壁扇或者吊扇等,通过提高风扇100的送风角度,从而可以达到更好、更加全面的送风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使用风扇100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8,第二壳体2形成为环形,位于第二壳体2的远离第一壳体1一侧(例如图8中所示的下侧)的气体适于通过第二壳体2的内环流向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第二壳体2大体形成为圆盘形,第二环形出风口21大体形成为圆环形,第二壳体2上形成有与第二环形出风口21中心轴线同轴的圆形开口,从而第二壳体2大体形成为圆环形。
这样,如图8所示,当主气流(如图8中箭头线W1所示)从轴向间隔开设置的第一环形出风口15、第二环形出风口21喷出后,根据空气放大器原理,这两股小风量主气流送出后,可以带动环绕在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周围的空气(如图8中箭头线W2所示)跟随这两股气流共同送出,由于这些气流的送出,可以使得该区域形成负压,从而致使第二壳体2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侧(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二壳体2的下侧)的气体(如图8中箭头线W3所示)从第二壳体2中心的开口处朝向第一壳体1的方向抽吸,这些气体到达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时,可以转弯90°后跟随主气流沿着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径向向外、在360°的范围内向外送出,此时,风扇100的整体出风量可以达到主气流出风量的五倍以上。由此,可以使得风扇100更加成功有效地实现大风量、远距离、360°送风的效果。
优选地,第一环形出风口15与第二环形出风口21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例如在图3和图6的示例中,第一环形出风口15可以形成为圆环形的出风口,第二环形出风口21也可以形成为圆环形的出风口,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可以同轴设置,且直径相等,从而在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中心轴向上,第一环形出风口15与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投影重合。由此,可以更加有效地满足空气放大器原理,实现更好地主气流带动周围气流送风的效果。简言之,当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或者大致重合时,可以实现拽拉空气(即空气放大器)的最优效果。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形状不限于此,且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中心轴线还可以不完全重合。也就是说,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形状不局限于圆环形,例如还可以为椭圆环形或者其它形状。
进一步地,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出风面与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面平行。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出风面水平设置,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面也水平设置,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出风面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面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且相互平行。由此,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可以平行地送出气流,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空气放大器原理,实现更好地主气流带动周围气流送风的效果,达到更佳的大风量、远距离、360°送风的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面均不局限于水平方向,且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面可以不完全平行。例如,风扇100上可以通过设置传动装置(例如摆动杆)等改变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出风面设置角度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面设置角度,从而实现全空间、全方位的送风效果。
优选地,当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出风面与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出风面平行时,参照图6,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在轴向上的距离为H满足:50mm≤H≤200mm。由此,可以实现拽拉空气(即空气放大器)的最优效果,以有效地提高风扇100的出风量,延长风扇100的送风距离。
具体地,进风口14形成在第一壳体1的远离第二壳体2的一侧表面上的中心处,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进风口14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从而气流可以自上向下顺利地流入第一壳体1内,以更加均匀地与风机组件接触,实现更好的送风效果。
第一环形出风口15形成在第一壳体1的邻近第二壳体2一侧的外周边缘上,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环形出风口15形成在第一壳体1的下端外周边缘上,从而便于加工,且进风口14与第一环形出风口15之间的距离足够大,进而确保第一壳体1内具有安装风机组件足够的安装空间。
第二环形出风口21形成在第二壳体2的邻近第一壳体1一侧的外周边缘上,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第二环形出风口21形成在第二壳体2的上端外周边缘上,从而便于加工,且可以确保第一环形出风口15与第二环形出风口21之间的距离更近,使得风扇100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尺寸更加小巧、精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机41和导风板42,离心风机41设在进风口14与第一环形出风口15之间,导风板42设在离心风机41与第一环形出风口15之间。由此,可以确保第一环形出风口15喷出高速主气流,以满足空气放大器原理,从而带动第一环形出风口15周围的空气向外送出,且可以确保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可以更加顺利地流入第二壳体2内。另外,由于离心风机41和导风板42均安装且隐藏在第一壳体1内,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旋转的离心风机41对用户人身造成伤害的风险。
进一步地,风扇100进一步包括:电机5,电机5设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且与离心风机41相连以用于驱动离心风机41运转。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风扇100还包括底座6和支架7,底座6安装在安装平面(例如地面上),支架7安装在底座6上,且竖直向上延伸,电机5和第一壳体1可以固定在支架7的顶端,离心风机41和导风板42上下间隔开地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电机5位于第一壳体1外且与离心风机41相连,第二壳体2通过连通管3固定在第一壳体1的下方。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还可以安装在第二壳体2的下方,且风机组件还可以安装在位于下方的第一壳体1内,第二环形出风口21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的下端外周边缘,第一环形出风口15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的上端外周边缘,进风口14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底壁的中心处。由此,当上方的第二环形出风口21和下方的第一环形出风口15高速喷出气流时,第二壳体2上方的气体可以自上向下穿过第二壳体2中心的开口、旋转90°后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沿着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径向送出。
其中,参照图2,离心风机41的风轮直径D可以满足:100mm≤D≤400mm,电机5的最大转速n可以满足:1000rpm≤n≤5000rpm。由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无叶风扇(例如戴森系列无叶风扇)来说,相关技术中无叶风扇的叶轮优选为混流风机,其叶轮直径较小、一般不超过150mm,而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采用的是类中压风机叶轮的离心风机41,其风轮直径在100mm到400mm之间,相关技术中的无叶风扇的电机最大的转速优选在5000到10000rpm之间,而本发明风扇100的所用电机5最大的转速优选在1000rpm到5000rpm之间。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100的风轮直径直径可以更大,从而送风风量可以更高,送风距离可以更远,且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100的电机5转速可以更小,也就是说,可以更加的节能,使得风扇100的能效更好。
这样,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100,通过采用较大直径的离心风机41作为动力系统,从而可以实现用于纳凉送风所需的空气放大器所需求的压力及流量,离心风机41的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一千转到三千转之间的转速要求,在相对低转速的条件下,对电机5及离心风机41等的制造工艺及要求相对较低,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风扇100的生产成本,且由于产生主要噪音的噪音源、即离心风机41的转速较低,从而风扇100的整体噪音较低,使用舒适度更高。
优选地,第一环形出风口15和第二环形出风口21还可以拆分成两段或者多段的子出风口以达到周向送风角度可调的目的。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风扇100进一步可以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图未示出),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周向出风角度。由此,第一环形出风口15可以不再是360°出风,例如,第一调节装置可以遮蔽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一部分,以实现第一环形出风口15在小于360°、例如120°的周向范围内出风。
风扇100进一步还可以包括第二调节装置(图未示出),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周向出风角度。由此,第二环形出风口21可以不再是360°出风,例如,第二调节装置可以遮蔽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一部分,以实现第二环形出风口21在小于360°、例如120°的周向范围内出风。由此,通过设置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所需的送风角度范围,理论上可实现从0°到360°任意角度范围的出风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调节装置可以包括三个周向长度相同的弧形挡板,三个弧形挡板在第一壳体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且首尾依次相连,三个弧形挡板均可以通过阻尼齿轮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壳体1的外周壁上,当每个弧形挡板位于关闭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位置时,该弧形挡板可以关闭第一环形出风口15在120°范围内的出风角度,由此,当三个弧形挡板均位于关闭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位置时,三个弧形挡板可以关闭第一环形出风口15在360°范围内的出风角度。
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三个连通管3连通,三个连通管3在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周向上均匀地间隔开分布,第二调节装置可以包括三个径向挡板和三个单向阀,三个单向阀分别设在三个连通管3内以调节三个连通管3的通断,三个径向挡板在第二壳体2的周向上均匀地间隔开,且每个径向挡板的内端均与第二壳体2的内周边缘相连,每个径向挡板的外端均与第二壳体2的外周边缘相连,从而三个径向挡板将第二壳体2分隔成三个容积相等的子空间,每个连通管3的下端均与一个子空间对应连通,其中,相邻的两个径向挡板的外端所限定出的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周向范围与一个第一弧形挡板所控制的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周向范围上下正对。
由此,在调节风扇100的周向出风角度时,例如当只需要120°的周向送风角度时,可以关闭两个单向阀以关闭相应的两个连通管3,同时关闭与这两个连通管3连通的第二壳体2内的子空间对应的第二环形出风口21上方的两个弧形挡板,从而第一环形出风口15可以在120°的范围内送风,第二环形出风口21也可以在120°的范围内送风,且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送风角度与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送风角度上下相对,从而可以引起该120°范围内的周围气流附带流动,从而使得风扇100整体在该120°的范围内实现大流量、长距离的送风效果。
其中,连通管3的数量不限于此,且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不限于此,例如第一调节装置还可以构造成可周向伸缩的第一拉伸条,第一拉伸条设在第一壳体1的周壁上且与第一环形出风口15正对,以通过调节第一拉伸条的周向伸缩量实现对第一环形出风口15的周向出风角度的调节;第二调节装置还可以构造成可周向伸缩的第二拉伸条,第二拉伸条设在第二壳体2的周壁上且与第二环形出风口21正对,以通过调节第二拉伸条的周向伸缩量实现对第二环形出风口21的周向出风角度的调节。其中,针对第一拉伸条和第二拉伸条的伸缩量调节,可以通过齿轮驱动装置等进行调节和控制。
下面参照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风扇100。
具体地,风扇100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离心风机41、导风板42、电机5、支架7以及底座6。其中,第一壳体1包括底板11、侧板12和顶板13,底板11和顶板13均可以大体形成为圆形板,侧板12大体形成为上下两端分别敞开的圆形筒,顶板13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侧板12的端,底板11可以设在侧板12的底端,且侧板12的底端与底板11的外周边缘间隔开,以限定出第一环形出风口15,进风口14可以沿上下方向贯穿顶板13的中心。
其中导风板42可以为多个且在第一壳体1的周向上均匀地间隔开,多个导风板42固定在侧板12与底板11之间,以将侧板12与底板11连接固定在一起,离心风机41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且位于多个导风板42的上方,支架7固定在底座6上,电机5和第一壳体1固定在支架7的顶端,电机5的输出轴穿入第一壳体1内且与离心风机41相连,从而电机5可以驱动离心风机41工作。
参照图3,第二壳体2通过连通管3固定在第一壳体1的下方,其中,连通管3的上端与第一壳体1的底板11固定且连通、连通管3的下端与第二壳体2的上端面固定且连通,第二壳体2可以大体形成为圆环形,过第二壳体2中心轴线的平面截第二壳体2所得的截面可以大体形成为下半圆形,且第二壳体2的上端外周边缘敞开,以限定出第二环形出风口21。
由此,当电机5接通电源后,电机5可以带动离心风机41运转,气流通过顶板13上的进风口14进入离心风机41,气流经过离心风机41后具备一定的动压及静压,其中一部分气流从第一壳体1下端外周边缘的第一环形出风口15直接在360°的范围内喷出,另一部分气流顺着连通管3进入第二壳体2,然后从第二壳体2上端外周边缘的第二环形出风口21在360°的范围内高速喷出。
参照图8,当主气流(如图8中箭头线W1所示)从一上一下两个同轴且直径相等或相近的环形出风口平行地喷出后,由于主气流向外附带空气(如图8中箭头线W2所示)形成负压,致使第二壳体2下方的空气(如图8中箭头线W3所示)向上流动,也就是说,卷吸了第二壳体2下方的附气流作向上运动,并在到达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区域时运动方向作90°的转弯,然后形成附带气流跟随主气流一起往外圆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随主气流一起向四周送风,此时,附带气流使得主气流的流量放大至少五倍,也就是说,可以实现大流量、远距离送风效果。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100,利用空气放大器的原理,借助类似中压风机的离心风机41,把空气增加到较高压力后,从轴向设置的两个环形出风口向四周高速喷出(如图8中箭头线W1所示),以较小的风量带动第二壳体2远离第一壳体1一侧的空气(如图8中箭头线W3所示)以及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周边的空气(如图8中箭头线W2所示)向四周流动,达到大风量、远距离、360°送风的目的。
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无叶风扇,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100的离心风机41的转速相对较低、对电机5及离心风机41等的制造工艺及要求相对较低,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产生主要噪音的噪音源、即离心叶轮的转速较低,从而本风扇100的噪音也相对较低,使用舒适度更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进风口和第一环形出风口;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在所述第一壳体轴向上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壳体间隔开,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出风口,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的出风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的出风面平行;
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连通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及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外的气体从所述进风口引入到所述第一壳体内,流入到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气体适于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流出到所述第一壳体外和从所述连通管流出到所述第二壳体内,其中流入到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气体适于从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为环形,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气体适于通过所述第二壳体的内环流向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在所述轴向上的投影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和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为H满足:50mm≤H≤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的出风间隙t1满足:1mm≤t1≤3mm,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的出风间隙t2满足:1mm≤t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邻近所述第二壳体一侧的外周边缘上,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的邻近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外周边缘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
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之间;和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在所述离心风机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风轮直径D满足:100mm≤D≤40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与所述离心风机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离心风机运转,所述电机的最大转速n满足:1000rpm≤n≤5000rp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的周向出风角度的第一调节装置和/或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环形出风口的周向出风角度的第二调节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表面上的中心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台扇、落地扇、壁扇或吊扇。
CN201510274036.3A 2015-05-25 2015-05-25 风扇 Active CN104832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4036.3A CN104832443B (zh) 2015-05-25 2015-05-25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4036.3A CN104832443B (zh) 2015-05-25 2015-05-25 风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2443A CN104832443A (zh) 2015-08-12
CN104832443B true CN104832443B (zh) 2017-05-24

Family

ID=5381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4036.3A Active CN104832443B (zh) 2015-05-25 2015-05-25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24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8014265A (es) * 2016-05-18 2019-11-28 De Longhi Appliances Srl Ventilado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3732A1 (en) * 2001-05-15 2004-03-03 Tais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Minoxidil-containing liquid composition
CN101684828A (zh) * 2008-09-23 2010-03-3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
CN101825096A (zh) * 2009-03-04 2010-09-08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201650800U (zh) * 2010-03-17 2010-11-24 李永海 一种无叶电风扇
CN102400957A (zh) * 2011-11-14 2012-04-04 佛山市顺德区机灵电器有限公司 立柱式多功能电风扇
CN103410753A (zh) * 2013-08-28 2013-11-27 苏州萤火虫贸易有限公司 安全型电风扇
CN203770175U (zh) * 2014-01-07 2014-08-13 张伟 万向双风洞无叶风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3892A (ko) * 2011-07-29 2013-02-06 남순호 날개 없는 선풍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3732A1 (en) * 2001-05-15 2004-03-03 Tais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Minoxidil-containing liquid composition
CN101684828A (zh) * 2008-09-23 2010-03-3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
CN101825096A (zh) * 2009-03-04 2010-09-08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201650800U (zh) * 2010-03-17 2010-11-24 李永海 一种无叶电风扇
CN102400957A (zh) * 2011-11-14 2012-04-04 佛山市顺德区机灵电器有限公司 立柱式多功能电风扇
CN103410753A (zh) * 2013-08-28 2013-11-27 苏州萤火虫贸易有限公司 安全型电风扇
CN203770175U (zh) * 2014-01-07 2014-08-13 张伟 万向双风洞无叶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2443A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6722B2 (en) Exhaust fan assembly
CN103270315B (zh) 具有圆形入口及非旋转对称的出口的通风机扩散器
CN1131967C (zh) 给排气装置
CN103196215B (zh) 空气吹出装置
RU2013134238A (ru) Безлопастной полочный вентилятор
CN204757260U (zh) 送风系统及人工气候室
US20130090052A1 (en) Air handling device
EP1069420B1 (en) Vertical wind tunnel
CN102901197B (zh) 一种空调内机出风结构
US10267234B2 (en) 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gas turbines
CN104832443B (zh) 风扇
CN101140087A (zh) 送风装置、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09180067U (zh) 对旋风扇
JP5080626B2 (ja) 変風量吹出装置
CN207145268U (zh) 风扇系统
CN102852854A (zh)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斜流风扇
CN102840170B (zh) 一种大型离心风机进风口导流装置
CN109083855A (zh) 一种风机结构以及空调器
CN110017302A (zh) 风机及油烟机
CN203869187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1623768U (zh) 一种高效大风量离心式诱导风机
KR20120122750A (ko) 송풍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식물 재배 장치
JP6919876B2 (ja) 遠心型流体機械および空調機
CN105953306A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以及包括该室内机的空调装置
CN105066249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