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3393B - 一种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分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分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3393B
CN104823393B CN201380047661.3A CN201380047661A CN104823393B CN 104823393 B CN104823393 B CN 104823393B CN 201380047661 A CN201380047661 A CN 201380047661A CN 104823393 B CN104823393 B CN 104823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data packe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76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3393A (zh
Inventor
凯斯·A·雷尼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rincipl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rincipl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rinciples Inc filed Critical First Principl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23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3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3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33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6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channel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8Through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6Channel splitting in point-to-point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匹配带宽和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由第一接口装置接收数据。所述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并存储在内部缓冲区内。第一组数据包传输到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的网络节点或第一通信装置。所述第一组数据包经由第一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第二组数据包传输到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的第一通信装置。所述第二组数据包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二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传输到所述第二接口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分流方法
技术领域
以下涉及用于将数据流分成多个数据包并且利用一个以上的通信路径传输数据包以便根据不同需要优化通信可靠性和速度的方法和相关系统。
发明背景
传输信息通常包括灵活性很小的费时过程。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克服上文所述的至少一些缺陷和限制因素。
发明概述
第一方面总体上涉及一种方法,包括:由包括计算机处理器的第一接口装置接收第一数据;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包存储在所述第一接口装置所含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缓冲区内;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一组数据包传输到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的第一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组数据包的第一亚组数据包经由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相关联的第一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亚组数据包不包括所述第一组数据包的所有数据包,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包括以通信方式耦合的第一多个通信装置;并且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二组数据包传输到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组数据包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二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传输到所述第二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装置将所述第一亚组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组数据包存储在内部数据缓冲区内,其中所述第一亚组数据包不同于所述第二组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不同于以通信方式耦合的第一多个通信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
第二方面总体上涉及一种接口设备,包括:耦合到计算机可读存储单元的计算机处理器,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在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方法的指令,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接收第一数据;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包存储在所述第一接口装置所含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缓冲区内;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一组数据包传输到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的第一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组数据包的第一亚组数据包经由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相关联的第一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亚组数据包不包括所述第一组数据包的所有数据包,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包括以通信方式耦合的第一多个通信装置;并且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二组数据包传输到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组数据包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二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传输到所述第二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装置将所述第一亚组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组数据包存储在内部数据缓冲区内,其中所述第一亚组数据包不同于所述第二组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不同于以通信方式耦合的第一多个通信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
第三方面总体上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在由接口设备的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方法的算法,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接收第一数据;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包存储在所述第一接口装置所含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缓冲区内;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一组数据包传输到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的第一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组数据包的第一亚组数据包经由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相关联的第一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亚组数据包不包括所述第一组数据包的所有数据包,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包括以通信方式耦合的第一多个通信装置;并且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二组数据包传输到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组数据包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二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传输到所述第二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装置将所述第一亚组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组数据包存储在内部数据缓冲区内,其中所述第一亚组数据包不同于所述第二组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不同于以通信方式耦合的第一多个通信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
第四方面总体上涉及一种方法,包括:由包括计算机处理器的第一接口装置接收多个数据流;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基于规定准则将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流分配给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并且其中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每个通信装置均与多个通信网络中的不同通信网络相关联;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传输到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经由所述多个通信网络中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一通信网络从第一通信装置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并且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第二数据流传输到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经由所述多个通信网络中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二通信网络从第二通信装置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不同于所述第二数据流,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
第五方面总体上涉及一种方法,包括:由包括计算机处理器的第一接口装置接收多个数据流;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基于规定准则将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流分配给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口装置,并且其中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每个通信装置均与多个通信网络中的不同通信网络相关联;
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传输到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经由所述多个通信网络中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一通信网络从第一通信装置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并且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流传输到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经由所述多个通信网络中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二通信网络从第二通信装置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
附图简述
将结合以下附图详细描述一些实施例,其中相同代号表示相同构件,其中:
图1说明了允许接口访问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的系统的实施例;
图2说明了允许一装置与另一装置通信并共享网络连通性的图1系统的替代系统的实施例;
图3说明了详细设计通过图1和图2的系统启用的工序流程的算法的实施例;
图4说明了详细设计通过图1和图2的系统启用的工序流程的算法的实施例;
图5说明了用于启用接口以访问包括用于数据传输和/或接收的网络节点在内的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的替代系统的实施例;
图6为用于合并连接,如同其包含单个连接的替代系统的实施例;
图7说明了详细设计通过合并连接,如同其包含单个连接的系统启用的工序流程的算法的实施例;和
图8说明了用于允许接口访问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
发明详述
本文参考附图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提出了对下文所述公开设备和方法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虽然示出了某些实施例并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应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前提下,可做各种变化和修改。本公开的范围决不限于构成组件的数量、其材料、形状、相对排列等,仅仅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实例公开。
作为发明详述的前言,应该指出的是,如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单数形式“一种”、“一个”和“所述”包括复数指示物。
参考附图,图1说明了用于启用接口4a和/或4b以访问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的系统2的实施例。系统2可同步和/或按需利用任何数量的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以根据不同的系统和用户定义参数使数据传输速率/质量使达到最大限度。系统2的实施例可使每个可用连接(或网络)能够聚合成单个数据接口(例如,接口4a和/或4b),所述单个数据接口包括聚合的所有连接之和(例如,所有连接/网络的聚合带宽)的近似值、无缝连接故障转移、基于速度、可靠性、成本等的连接使用优先次序、基于速度、可靠性等的数据传送路由优先次序及消息和数据安全性。
图1的系统2的实施例可能包括装置8和10、接口4a和4b、网络连接装置12a...12n、网络15a...15n和附加网络22(例如,互联网)。其中,装置8和10可能包括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服务器计算机、主计算机、线缆调制解调器、无线路由器等。装置8和10可能包括与不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例如有线通信相关的通信接口、无线LAN(802.11a,b,g,n)接口、微波接口、卫星接口、蜂窝无线接口(例如,CDMA、3G、4G等)、短波无线电接口等。装置8可连接到接口4a(即,无线或经由硬连线连接)。如图1所示,接口4a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8外部。可选地,接口4a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8内部。接口4a的实施例可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虚拟接口或其任何组合。接口4a可包括用于在传输之前存储数据包并且作为目标装置未接收的传输数据包的备份的多个内部缓冲区7a和7b。装置10可连接到接口44(即,无线或经由硬连线连接)。如图1所示,接口4b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10外部。可选地,接口4b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10内部。接口4b可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虚拟接口或其任何组合。接口4b的实施例可包括用于在传输之前存储数据包并且作为目标装置未接收的传输数据包的备份的多个内部缓冲区8a和8b。接口4a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6a连接到网络连接装置12a。类似地,接口4a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6b连接到网络连接装置12b。接口4a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6c连接到网络连接装置12c。接口4a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6n连接到网络连接装置12n。链路6a...6n可包括无线链路或硬连线链路。
网络连接装置12a...12n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连接装置,其中包括圆盘式卫星电视天线、无线接入点、移动电话、PDA等。网络连接装置12a的实施例可经由网络15a连接到接口4b。网络15a的实施例可包括经由链路7a和17a将网络连接装置12a连接到接口4b的网络装置14a。网络15a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其中包括卫星网络等。网络装置14a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装置,其中包括卫星等。网络连接装置12a的实施例可经由网络15a连接到接口4b。网络15b的实施例可包括经由链路7b和17b将网络连接装置12b连接到接口4b的网络装置14b。网络15b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其中包括有线电视网络等。网络装置14b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装置,其中包括线缆调制解调器等。网络连接装置12c的实施例可经由网络15c连接到接口4b。网络15c的实施例可包括经由链路7c和17c将网络连接装置12c连接到接口4b的网络装置14c。网络15c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其中包括蜂窝式电话网络等。网络装置14c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装置,其中包括蜂窝式电话塔/基本设施等。网络连接装置12n的实施例可经由网络15n连接到接口4b。网络15n的实施例可包括经由链路7n和17n将网络连接装置12n连接到接口4b的网络装置14n。网络15n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其中包括蜂窝式电话网络等(即,与网络15c不同或相同)。网络装置14n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装置,其中包括蜂窝式电话塔/基本设施等(即,与网络装置14c不同或相同)。
继续参考图1,系统2的实施例说明了(由装置8)分割(例如,解复用)成数据包A...G并且传送到接口4a以传输到接口4b和装置10的数据文件/数据流A1。可选地,可由装置8将数据文件/数据流A1直接传送到接口4a并且分割成数据包A...G(实时地通过接口4a),传输到接口4b和装置10。数据包A...G中的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在传输到接口4b之前,可存储在接口4a内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缓冲区11a和11b内。例如,数据包A...G可存储在数据缓冲区11a和11b内以使得数据包A...G的传输成为可能。另外,数据包A...G可存储在数据缓冲区11a和11b内,以致如果目标装置(例如,接口4b)尚未接收数据包,可再次传输数据包A...G中的任一个。数据包A...G中的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或数据包A...G中的一些)可传输到一个不同的网络连接装置12a...12n,以在一个不同的网络15a...15n上传输。在不同网络上传输数据文件(例如,数据A1)的不同数据包可允许来自多个网络的带宽聚合。来自多个网络的带宽聚合可使大型数据文件/数据流非常迅速地传输到目的地。当接口4b接收到数据包A...G时,可将其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内部数据缓冲区8a和8b内,传输到装置10,并且组合(例如,复用)成单个数据文件/数据流A1。可选地,可由接口4b接收、存储数据包A...G,并且组合成单个数据文件/数据流A1并且可将单个数据文件/数据流A传输到装置10。前述数据分割/组合过程可按从装置10到装置8的相反方向进行。下面的实施例1描述了用于跨多个网络传输多个数据包的实现场景(通过系统2启用)的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1
数据文件/数据流A1分割成多个数据包A...G,以传送到接口4a。接口4a存储数据包A...G(在数据缓冲区11a和11b内)并经由网络连接装置12a将数据包A传输到网络15a;经由网络连接装置12b将数据包B、D和F传输到网络15b;经由网络连接装置12c将数据包C和E传输到网络15c;并且经由网络连接装置12n将数据包G传输到网络15n。数据包A...G由接口4b接收(存储在内部缓冲区8a和8b)并且传送到装置10。装置10将数据包A...G组合成数据文件/数据流A1。
回顾图1,系统2的实施例经由接口4a和/或4b可启用下列功能的任一种或组合:
1.通过多个接口构件(例如,网络连接装置12a...12n)经由有线或无线连接,为装置(例如,装置8和/或10)聚合多个可用带宽信源(即,与网络15a...15n相关联);
2.装置(例如,网络连接装置12a...12n其中之一)的故障转移(例如,备份)带宽。例如,如果/当单个连接或基本设施故障时,可立即利用另一连接或基本设施,不会失去连接;
3.多个用户之间共享带宽的过程;
4.为网络连接减轻单点故障的过程。单点故障可能与客户硬件、客户软件、本地网络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等相关;
5.启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或用户和另外的用户之间的安全通信的过程;和
6.启用数据向终端用户的最佳路径路由的过程。
系统2的实施例可启用网络可访问装置(例如,装置8和10)同时采用多个可用网络接口,从而同时利用多个可用网络基础设施和相关带宽。另外,系统2的实施例可启用网络可访问装置采用所述装置不合的网络接口以访问附加网络资源。因此,系统2的实施例可启用任何网络可访问装置利用任何其他网络可访问装置的基础设施和带宽。
此外,倘若多个附加网络可访问装置在通过物理或无线连接的数据通信范围内,则系统2的实施例可启用网络可访问装置访问和利用多个附加网络可访问装置的基础设施和带宽,作为(母)网络可访问装置的单个网络接口。
另外,系统2的实施例可允许调用多个数据传输协议/类型(例如,WiFi、3G、4G、CDMA、微波等)。例如,作为不可知论者,在对(母)网络可访问装置的可访问性方面,系统2的实施例可修改多个数据传输协议/类型。系统2的实施例可启用网络可访问装置聚合来自所有可用且可访问的网络接口的所有可用带宽,为所述装置生成大量可用的上传和下载带宽。系统2的实施例可启用络可访问装置以在所述装置的主要接口在硬件、软件或网络水平上故障时,自动(例如,不失去网络连接)切换到网络可访问装置可访问的接口。例如,如果膝上型计算机包括WiFi网络接口和具有固定或匹配数据计划的移动电话并且WiFi网络接口故障(例如,膝上型计算机的硬件卡故障,硬件卡的驱动器故障,无线路由器故障,ISP故障等),则膝上型计算机可自动开始使用固定或匹配的移动电话进行其网络访问。
仍参考图1,系统2的实施例可提供网络可访问装置通过任何本地可用信道或本地可用信道的组合访问互联网(或数据网络)的方式。系统2的实施例可启用单个网络可访问装置以同时自动访问和调用所有可用基础设施,以基于用户和系统分配的规则(例如,使用轮询过程)选择网络接口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最佳组合(用于增强性能)。例如,如果第一服务提供商基础设施性能低下或故障,则系统2可通过切换到(不失去互联网连接)另一网络,自动降低对相关网络的依赖性。系统2的实施例可基于信道性能自动确定调用哪个可用信道向和从网络可访问装置传输数据。如果单个ISP基础设施故障或减少,系统2的实施例可自动调节数据传输信道用途为网络可访问装置提供最佳的可能性能。系统2的实施例可自动选择要调用的一个或多个信道和通过每个、一些或至少一个信道传输的数据量。
而且,系统2的实施例可通过启用单个装置(例如,接口4a和/或4b)以通过共享相同ISP资源的有线或无线连接与其他装置连接,克服ISP制定的带宽资源(用途、速度、可访问性等)限制,启用网络可访问装置以提高网络性能。接口4a和/或4b的实施例可利用所有或一些连接装置的带宽资源。因此,如果装置X(即,利用接口4a和/或4b)连接到相同ISP基础设施上的另外n个装置并且通过ISP为每个装置分配z个资源,装置X大致可访问(n*z)个带宽资源。另外,接口4a和/或4b可启用所有相互连接的装置以利用所有共享带宽资源(即,合并资源)。
系统2的实施例也可允许用户选择规定带宽使用。例如,如果用户具有通过各种网络接口和其他本地装置对4个网络基础设施连接(例如,网络15a...15n)的访问权:用户可选择最大化带宽使用(例如,聚合所有可用带宽使用);仅使用任一单个连接作为主要连接并且将其余任何连接用于备份(故障转移)带宽;或其任何组合。另外,用户可决定使用所有信道或网络以确保大量(例如,20Mb或更多)下载连接。
系统2的实施例可直接启用对等资源共享和通信,无需网络干预。对等连接的两个终端均可利用n个连接接口并且获得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效益,从而启用互联网类基础设施,无需服务器。
系统2的实施例可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移动电话、家庭/企业调制解调器或无线路由器等并且可通过所有计算机/装置连接到该网络,调用聚合带宽。例如,可使4台电话与家庭无线路由器固定或匹配并且与路由器连接的所有装置均可获得所有系统效益(例如,安全性、带宽等)。
系统2的实施例使用与以下相关的数据组合动态评估用于传输每个数据包的可用信道(与网络连接装置12a...12n和网络15a...15n相关联):每个现有信道的当前状态/状况;与每个信道相关的聚合/历史数据集;和每个信道当前队列的分析(例如,每个信道可包括一队等待传输的数据包)。系统2的实施例可周期性分析可用信道中的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的等待时间和带宽。关于数据文件(例如,数据511)的不同数据包在不同网络上的传输,可评估附加特征。其中,特征可包括吞吐量特征、丢包率特征、误差特征、等待时间特征、包时延偏差特征和乱序投递特征。吞吐量特征定义了在指定数据信道上可提供的比特率(即,最大吞吐量)。丢包率特征定义了已传输,未到达目的地的多个数据包。误差特征定义了在达到其目的地的途中丢失的受损数据包。等待时间特征定义了关于将数据包投递到其目的地所经过的时间。包时延偏差(即,抖动)定义了单个信道上包间时延(或等待时间)的差异。可将分析结果添加到与用于当前会话以及历史上过去多个会话的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信道相关的聚合数据集合(例如,经由移动装置ID、移动电话帐户ID、可识别无线网络连接等)。可根据该信道在特定时间间隔的当前状态和历史性能,选择传输通道。例如,信道选择可基于对当前状态的抽样、最后5秒的平均带宽/等待时间/可靠性(b/l/r)、最后5分周公的平均b/l/r、当前会话的平均b/l/r、对用于选择的每个数据集具有加权分数的终生平均b/l/r等。在所有可用信道均含低可靠性的情况下,如果可用带宽允许用可用带宽维持性能,则系统2可选择通过多个信道传输重复数据包,以增加数据包成功传送的可能性。通常将b/l/r集的可靠性定义为:保持一致的端到端连接能力的信道(vs.即使仅几毫秒,经常失去连通性的信道);一致的等待时间vs.大范围的等待时间;随时间推移一致vs.不一致的带宽可用性;用于爆破的ISP方法等。对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可用信道的当前和历史b/l/r的分析结果可与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信道的当前队列长度组合。分析可产生用于下一个数据包或下一组数据包的传输信道的最后决定。例如,如果b/l/r如此低以致系统2确定所述数据包更有可能经由队列更长的更可靠的信道更早地到达其目的地,则系统2的实施例不可能传输最短队列中的数据包。因此,可启用系统2的实施例为不同的数据包或数据包类型分配不同优先权,以便在低等信道上发送优先权较低的数据包。另外,如果一个信道不可靠,则可启用系统2的实施例有意在多个信道上传输重复数据包。
此外,系统2的实施例可使用与一个或多个信道相关的历史数据确定不同服务提供商网络或硬件/软件接口使用的爆破策略。例如,爆破策略可能包括下载的第一时间段(例如10或20秒)启用极大带宽(超过收费率),然后限制用户可用带宽的公司。当系统2确定不同信道的爆破策略时,其可使其自身的决策过程适于通过可用信道传输数据以最大化提供商的爆破策略的用途。例如,如果系统2确定在1分钟不使用相关信道之后,第一连接允许极高带宽20秒,则其可能选择每分钟仅利用信道20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具有3个各自具有相似爆破策略的可用信道,如果系统2确定这是整体最高性能的最佳策略,则系统2可能尝试仅使用一个爆破信道并且循环通过3个信道。另外,系统2的实施例可运行测试以建立未使用信道的爆破策略。
系统2的实施例可启用用于测定信道带宽和等待时间的方法。可通过在系统端点(例如,接口4a和4b)之间,随时间推移信道维持有效连接的整体一致性,测定连接的可靠性。系统2的实施例可计算短期和长期带宽、等待时间和可靠性,以启用系统2确定信道多么可行并且将数据包或成组的数据包动态分配给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信道使用时间越长(在特定会话中和历史上),系统2最优利用信道和开发智能信道利用策略的能力越强。另外,系统2可分析用于信道分析和历史的物理位置(例如,GPS位置)。例如,在第一个房屋的电话连接可能包括强连接,而在第二个房屋(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话连接可能包括较弱的连接。因此,对两个不同连接的评价不同。
系统2的实施例可包括一系列缓冲区(例如,在接口4a和4b内部)以将数据从原始静态或流动数据源移动到传输信道(接口4a)并且在接收点(接口4b)处重新编译数据。例如,系统2的实施例可启用以下过程使用缓冲区:
1.系统2可启用数据缓冲区测定系统2的当前总容量;
2.预定时间段(例如,2s、200ms等)与系统2容量相等的数据集移动到传输缓冲区;
3.系统2可单独基于每个信道的b/l/r、当前队列和系统整体智力(例如,已知爆破策略、历史等级等),测定分配给每个信道缓冲区的数据包数量;和
4.可分配所述数据包并且重复所述过程,直至所有数据已经传输。
现参考图2,现描述启用装置224a与装置224b通信并共享网络连通性的替代系统2a的实施例。系统2a的实施例可启用任何网络可访问装置(例如,装置224a)以通过物理连接(例如,USB线连接)、无线连接、蓝牙连接或可确保其中一个匹配装置(或全部)维持数据信号和/或语音信号的任何附加本地数据连接,与任何其他网络可访问装置(例如,装置224b)匹配(配对/连接)。系统2a的实施例可能包括ISP/载波独立系统,从而允许任何装置(例如,蜂窝式电话)与任何其他装置连接,而不管与所述装置相关的特定技术或载波如何。例如,与属于第一公司的网络相关联的蜂窝式电话可连接到与第二(且不同的)公司的网络相关联的蜂窝式电话。可选地,与术语第一公司/网络的网络相关联的蜂窝式电话可连接到与相同网络相关联的蜂窝式电话。
系统2a的实施例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装置224a和224b、一个或多个接口202a、202b和202c、一个或多个网络210a和210b及装置224c。如就图1的接口4a和4b所述,接口202a、202b和202c中的每一个均可能包括多个缓冲区。其中,装置224a、224b和224c的实施例可能包括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服务器计算机、主计算机、线缆调制解调器、无线路由器等。装置224a、224b和224c的实施例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不同数据传输方法相关的通信接口,其中例如无线LAN(802.11a,b,g,n)接口、微波接口、卫星接口、蜂窝无线接口(例如,CDMA、3G、4G等)、短波无线电接口等。装置224a的实施例可连接到接口202a(即,无线或经由硬连线连接)。如图2所示,接口202a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224a外部。可选地,接口202a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224a内部。接口202a的实施例可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虚拟接口或其任何组合。装置224b的实施例可连接到接口202b(即,无线或经由硬连线连接)。如图2所示,接口202b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224b外部。可选地,接口202b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224b内部。接口202b的实施例可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或其任何组合。装置224c的实施例可连接到接口202c(即,无线或经由硬连线连接)。如图2所示,接口202c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224c外部。可选地,接口202c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224c内部。接口202c的实施例可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虚拟接口或其任何组合。装置224a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220(无线或有线)连接到装置224b。装置224a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218a连接到网络210a。网络210a的实施例可能包括经由链路212a将装置224a连接到接口202c的网络装置214a。网络210a的实施例可能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其中包括蜂窝网络、卫星网络等。网络装置214a的实施例可能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装置,其中包括蜂窝塔、卫星等。装置224b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218b连接到网络210b。另外,装置224b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218c连接到网络210a。网络210b的实施例可能包括经由链路212c将装置224b连接到接口202c的网络装置214b。网络210b的实施例可能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其中包括蜂窝网络、卫星网络等。网络210a和网络219b的实施例可由相同网络或不同网络所包含。网络装置214b的实施例可能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装置,其中包括蜂窝塔、卫星等。
继续参考图2,如果其中一个网络出现问题,则系统2a的实施例可启用自动切换网络的过程。例如,如果在装置224a和224c之间的通信期间,禁用网络210a(例如,由于故障的网络中断),则系统2a可自动利用装置224a和224b之间的连接(经由接口202a和202b和链路220)装置224a和224b之间的连接可允许装置224a与装置224c使用与装置224b相关联的网络210b通信。如果由于网络流量增加,网络210a在低于最优速度下工作,则可另外启用前述过程以增加数据流量。
进一步参考附图,图3说明了详细设计通过用于启用接口以访问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的图1系统2或图5系统500启用的工序流程的算法的实施例。在步骤300中,第一接口装置(例如,图1的接口装置4a)可(例如,经由互联网从计算机)接收数据。所述数据可包括静态数据或数据流。在步骤302中,第一接口装置可将数据文件分成(即,解复用)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在步骤304中,第一接口可任选轮询多个独立通信网络(例如,图1的网络15...15n),可测定性能/可靠性/当前网络状态,并且可复审不同传输属性的历史连接数据。例如,其中第一接口可任选测定网络流量、网络数据传输质量、网络可用性、先前连接相关的历史数据等。在步骤308中,第一接口装置可将数据包传输到内部缓冲区。例如,数据包可传输到传输缓冲区和重发缓冲区。在步骤310中,可基于在步骤304中进行的分析的结果,将数据包存储在指定缓冲区内。在步骤312中,可基于在步骤304中进行的分析的结果,通过(多个独立通信网络中的)不同网络传输(所述数据包中的)不同数据包。作为第一个例子,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网络传输不同(单个)数据包。作为第二个例子,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网络传输一组不同的数据包。可选地,数据包可进一步分割成成组子包并通过网络节点(即,包括作为与网络连接的有源电子装置启用的多个以通信方式耦合的装置)和/或附加装置和网络传输。网络节点可包括网格节点。在步骤314中,传输的数据包或子包由第二接口装置(例如,图1的接口装置4b)接收并且可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内部缓冲区内。在步骤318中,第二接口装置可组合数据包/子包(从而重新生成数据文件)。在步骤320中,确定(自动或手动)是否传输的所有数据包/子包已经由第二接口装置接收。如果在步骤320中,确定一些传输的数据包/子包尚未由第二接口装置接收,则在步骤324中,如果确定信道出现故障(例如,电话信道禁用,wifi信号禁用等),则可重新请求传输的数据包/子包。在这种情况下,系统2可重新请求分配给禁用信道并且在传输中的所有数据包/子包。如果系统2未检测到任何断线,则系统2将测定指定经过时间段并将数据流/数据包传输到客户端程序。如果漏失的包和/或子包在稍后的时间里到达,则系统2可在其到达时立即传输漏失的数据包和/或子包。如果客户端程序(即,使用漏失包的终端程序)确定其需要漏失的数据包和/或子包,则其将自动经由系统2重新请求漏失数据并且重复步骤300-320。在重复步骤318中,如果:(a)数据包漏失或(b)当期望漏失数据包时,后期数据包到达相同信道,则重组数据流延迟传输。因此,假定漏失数据包丢失并且将重组数据包/数据流传输到客户端程序。如果数据包超过分配信道的等待期一段时间未到达(通过系统2测定),则将所述数据包视为丢失并且没有所述数据包,系统继续。例如,如果系统2确定信道X包括75毫秒的等待期且数据包A到达第二接口装置并且在经过75毫秒等待期后,数据包B(系统2经由信道X期望的下一个数据包)尚未到达,则系统2假定数据包B丢失并继续预期功能。如果(通过客户端程序)确定需要漏失数据包,则客户端程序重新请求所述数据包并且由系统2处理重新请求的数据包。如果在步骤320中,确定传输的所有数据包已经由第二接口装置接收,则对新的数据文件或数据流重复步骤300。步骤318和320可按任何顺序进行。
现参考图4,现描述详细设计通过用于启用装置与另一装置通信和共享网络连通性的图2系统2a启用的工序流程的算法的实施例。在步骤400中,第一通信装置可启用和/或利用第一通信装置与计算装置之间经由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连接。在步骤402中,第一通信装置可经由第一通信网络将数据(例如,语音、文本、视频等)传输到计算装置。在步骤404中,第一通信装置可确定第一连接是否已经禁用。如果在步骤404中,第一通信装置可确定第一连接尚未禁用,则在步骤402中继续数据传输过程。如果在步骤404中,第一通信装置可确定第一连接已经禁用,则在步骤408中,可启用和/或利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第二连接。第二通信装置(例如,经由不同于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二通信网络)或经由第一通信网络与计算装置连接。在步骤410中,第一通信装置可经由第二通信装置将剩余部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装置。剩余部分的数据可能包括所述数据中由于第一连接不可操作,未经通信网络传输到计算装置的一部分数据。
参考图5,用于启用接口504a和/或504b以访问包括用于数据传输和/或接收的网络节点518a...518n在内的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的替代系统500的实施例。本文将网络节点定义为连接点、再分布点或通信端点。网络节点可包括与网络连接并且能够在通信信道上发送、接收或转发信息的有源电子装置。多节点网络可包括无线、有线互连或其任何组合的装置。例如,两个相邻位置可通过光纤、以太网(Ethernet)或同轴电缆以及无线互连。网络节点可包括网格节点。
系统500可同步和/或按需利用任何数量的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以根据不同的系统和用户定义参数使数据传输速率/质量使达到最大限度。系统500的实施例可使每个可用连接(或网络)能够聚合成单个数据接口(例如,接口504a和/或504b),所述单个数据接口包括聚合的所有连接之和(例如,所有连接/网络的聚合带宽)的近似值、无缝连接故障转移、基于速度、可靠性、成本等的连接使用优先次序、基于速度、可靠性等的数据传送路由优先次序及消息和数据安全性。
图5的系统500的实施例可能包括装置508和510、接口504a和/或504b、网络节点518a...518n、网络515a...515n和网络连接装置523a...523n和531a...531n。其中,装置508和510可能包括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服务器计算机、主计算机、线缆调制解调器、无线路由器等。装置508和510可能包括与不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例如有线通信相关的通信接口、无线LAN(802.11a,b,g,n)接口、微波接口、卫星接口、蜂窝无线接口(例如,CDMA、3G、4G等)、短波无线电接口等。装置508可连接到接口504a(即,无线或经由硬连线连接)。如图1所示,接口504a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508外部。可选地,接口504a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508内部。接口504a的实施例可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虚拟接口或其任何组合。接口504a可包括用于在传输之前存储数据包并且作为目标装置未接收的传输数据包的备份的多个内部缓冲区。装置510可连接到接口504b(即,无线或经由硬连线连接)。如图1所示,接口504b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510外部。可选地,接口504b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510内部。接口504b可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虚拟接口或其任何组合。接口504b的实施例可包括用于在传输之前存储数据包并且作为目标装置未接收的传输数据包的备份的多个内部缓冲区。接口504a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517a...517n和539a...539n连接到网络连接装置523a...523n、531a...531n。类似地,接口504b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517a...517n和539a...539n连接到网络连接装置523a...523n、531a...531n。
网络连接装置523a...523n、531a...531n和535的实施例可包括任何类型的连接装置,其中包括圆盘式卫星电视天线、无线接入点、移动电话、PDA、网桥天线、路由器等。
继续参考图5,系统500的实施例说明了(由装置508)分割(例如,解复用)成数据包A...M并且传送到接口504a以传输到接口504b和装置510的数据文件/数据流511。可选地,可由装置508将数据文件/数据流511直接传送到接口504a并且分割成数据包A...M(实时地通过接口504a),传输到接口504b和装置510。数据包A...M中的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在传输到接口504b之前,可存储在接口504a内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缓冲区内。例如,数据包A...M可存储在数据缓冲区内以使得数据包A...M的传输成为可能。另外,数据包A...M可存储在数据缓冲区内,以致如果目标装置(例如,接口504b)尚未接收数据包,可再次传输数据包A...M中的任一个。数据包A...M中的每一个、一些或至少一个(或数据包A...M中的一些)可传输到一个不同的网络连接装置523a...523n、531a...531n和535,以在一个不同的网络515a...515n上传输。如以上就图1所述,在不同网络上传输数据文件(例如,数据511)的不同数据包可允许来自多个网络的带宽聚合。关于数据文件(例如,数据511)的不同数据包在不同网络上的传输,可评估附加特征。其中,特征可包括吞吐量特征、丢包率特征、误差特征、等待时间特征、包时延偏差特征和乱序投递特征。吞吐量特征定义了在指定数据信道上可提供的比特率(即,最大吞吐量)。丢包率特征定义了已传输,未到达目的地的多个数据包。误差特征定义了在达到其目的地的途中丢失的受损数据包。等待时间特征定义了关于将数据包投递到其目的地所经过的时间。包时延偏差(即,抖动)定义了单个信道上包间时延(或等待时间)的差异。例如,如果在信道1上传输数据包A、C和E并且数据包A在20ms内到达,数据包C在200ms内到达,而数据包E在75ms内到达,则将信道1视为包括较高的包时延偏差。乱序投递特征定义了在相同信道上传输,乱序到达的数据包。
系统500启用任一网络节点518a...518n以经由有线或无线连接与n个其他网络节点连接。另外,每个网络节点均可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互联网网关或本地网络中存在的其他连接。前述连接启用与网络内任何有线或无线接入点连接的任一互联网启用装置,以利用与所述网络连接的任一互联网网关和与所述网络组合的匹配系统,从而启用任一互联网启用装置,以同时利用多个网关启用带宽聚合和/或故障转移功能或其他连接优化性能。
系统500启用:
1.数据包A-M以从装置508传输到接口504a。
2.接口504a以经由任何链路539a...539n连接到网络连接装置523a...523n、531a...531n和535并且将任何数量的数据包传输到每一个网络连接装置523a...523n、531a...531n和535。
3.任何网络节点518a...518n以进一步将数据包A...M分割成子包。
4.任何网络节点518a...518n以基于在数据包离开接口504a之前,由系统500建立的预定路线,通过直接连接到相关网络节点的任何其他网络节点518a...518n传输数据包A...M(或相关子包)。另外,每个网络节点518a...518n均可基于对到外部网关的可用路线的实时或近实时评价、评价的内部网络链路和路径性能及网关性能,将数据包A-M传输到任何其他网络节点。系统500可评价从每个网络接入点到网络内可用的所有互联网网关的路线并且基于对到接口504b最有效路径的评价,为连接的每个互联网启用装置(例如,网络连接装置523a...523n、531a...531n和535)分配网络内的信道。
5.路线以在建立连接时或在数据包到达每个网络节点518a...518n时预定。系统500可继续评价到网络节点链路的每个网络节点和每个链路组合以在网络外建立到接口504b的可能的每个可用信道和其中每个信道的性能。
6.包流以在任何网络节点细分以传输到其他网络节点或外部网关。
7.数据包以在任何网络节点处细分以增强性能。
系统500的实施例经由接口504a和/或504b可启用以下功能的任一种或组合:
1.用户可经由网络集成接入点连接到互联网。与系统500的连接允许用可用信道,通过到接口504b的网络节点与接口504a通信。另外,传达在互联网启用装置上系统化时或在实时或近实时基础上,由系统500评价的每个信道的质量。
2.用户的系统发起向本地接口的数据包传输。为了将数据包传输到与接口504a连接的网络连接:
A.系统500可基于每个网络信道的性能/可用性将数据包分配每个网络信道。信道分配可在互联网连接装置、互联网连接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所连的网络路由器等上进行。信道/路径选择可在初始连接点进行或可单独在每个网络节点上修改。每个网络节点可选择通过其相关互联网网关将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传输到连接的网络节点。
参考图6,用于合并连接,如同其包含单个连接的替代系统600的实施例。合并连接可包括:
1.分配程序数据流(例如,视频聊天会话),以便如果现有指定单个连接/套接字包括最可靠的信道,一直使用现有指定单个连接/套接字(例如,仅Wifi连接)。分配附加程序数据流(例如,电子邮件)以使用现有其他连接/套接字。
2.在任何给定时刻,将所有程序数据流分配给现有最佳可用指定单个连接/套接字。
另外,系统600启用经由多个信道传输重复数据的进程以确保数据包到达或提高数据包到达速度。系统600可经由两个或更多个信道传输相同数据流或重复数据包以确保到达,从而减少了如果数据包未到达或太迟到达,重新传输数据的需要。另外系统600可确定数据包的优先权(例如,重要数据包vs.不重要的数据包)。例如,根据定时/投递速度,经ip视频电话的语音数据包将比电子邮件相关的数据包更重要。系统600可在未充分利用的信道上传输重复数据包(根据带宽可用性),以增强性能。另外系统600可确定传输非优先数据的等待周期。
图6的系统600的实施例可包括装置612a...612n和610、接口604a...604n和605、网络615a...615n和网络连接装置623a...623n和635。其中,装置612a...612n和610可能包括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服务器计算机、主计算机、线缆调制解调器、无线路由器等。装置612a...612n和610可能包括与不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例如有线通信相关的通信接口、无线LAN(802.11a,b,g,n)接口、微波接口、卫星接口、蜂窝无线接口(例如,CDMA、3G、4G等)、短波无线电接口等。装置612a可连接到接口604a(即,无线或经由硬连线连接)。如图6所示,接口604a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612a外部。可选地,接口604a的实施例可位于装置612a内部。装置612a...612n和610可分别连接到接口604a...604n和605(即,无线或经由硬连线连接)。接口604a...604n和605可位于装置612a...612n和610内部或外部。接口604a...604n和605的实施例可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虚拟接口或其任何组合。接口604a...604n和605可包括用于在传输之前存储数据包并且作为目标装置未接收的传输数据包的备份的多个内部缓冲区。接口604a...604n和605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617a...617n连接到装置612a...612n和610。类似地,接口604b的实施例可经由链路617a...617n连接到网络连接装置612a...612n和610。
系统600允许连接池启用来自客户端计算机(或其他能联网的装置)的每个连接请求,以将单个可用信道用于单个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由客户端计算机执行请求并且系统600基于规定准则例如信道可用性(例如,带宽、等待时间等)、信道的当前使用情况、信道的历史可靠性、将由终端装置(例如,udp vs.tcp、实时vs.文件传送等)通过信道的数据类型和优先权,确定用于分配请求的最佳可用信道。另外,每个连接请求可在连接寿命期或信道寿命期绑定到单个信道,从而启用单个装置利用许多可用信道。例如,可为浏览器上的每个标记或每个浏览器窗口分配独立信道,例如可为视频聊天应用程序分配另一独立信道,可为FTP程序分配另一单独信道等。系统600允许一个或多个装置在参与装置中共享任何可用信道并且系统600将确定用于每个请求的可用信道的最佳用途。每台客户端机器均可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按主/从或对等关系连接。
而且,系统600的实施例包括通过经调制解调器和ISP连接到互联网以及经由网络天线连接到无线网络的装置635(即,本地Wi-Fi接入点)相互连接的装置612a、612n和612b(全部在相同Wi-Fi网络上)。装置612b和612c经由Wi-Fi直接连接相互直接连接。装置612b、612c和612n可能各自包括与蜂窝服务提供商的独立连接。装置312a为应用程序A(例如,视频会议应用程序)、应用程序B(例如,浏览器连接)和应用程序C(例如,文件下载)请求单独连接。对于每个连接而言,系统600基于传送的数据类型和系统600可用的不同信道的能力确定最佳信道以分配连接请求。通过装置612a的接口为每个连接分配信道。信道可包括单个点到点链路,其中在每次跳跃时评价和修改路径。可选地,根据系统600设置,信道可包括终端到终端的信道。另外,可按主/从架构设计系统600,以便系统上的一个装置作为所有连接装置的主控器并且下调所有信道评价和分配。可选地,可按对等架构设计系统600,其中系统内的每个装置均能够进行信道评价、信道分配、启用无缝故障转移和其他系统任务。
进一步参考附图,图7说明了详细设计通过合并连接,如同其包含单个连接的图6系统600启用的工序流程的算法的实施例。在步骤700中,第一接口装置接收多个数据流。在步骤704中,将每个数据流分配给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同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第一接口装置并且每个通信装置均与多个通信网络中的一通信网络相关联。在步骤704中,多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传输到第一通信装置。第一数据流经由与第一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一通信网络从第一通信装置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在步骤708中,第二数据流传输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第二数据流经由多个通信网络中与第二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二通信网络从第二通信装置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第一数据流不同于第二数据流。第一通信装置不同于第二通信装置并且第一通信网络不同于第二通信网络。
可选地在步骤708中,第一数据流传输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第一数据流经由多个通信网络中与第二通信装置相关联的第二通信网络从第二通信装置传输到第二接口装置。第一通信装置不同于第二通信装置。第一通信网络不同于第二通信网络。
仍参考附图,图8说明了由图1系统2的实施例、图2系统2a的实施例、图5系统500的实施例和图6系统600的实施例用于启用接口以访问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的计算机设备90的实施例。计算机系统900的实施例可包括处理器91、与处理器91耦合的输入装置92、与处理器91耦合的输出装置93和各自与处理器91耦合的存储器94和95。其中,输入装置92可为键盘、鼠标、麦克风等。其中,输出装置93可为打印机、绘图机、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平板显示器、磁带、可移动硬盘、软盘等。其中,存储器94和95可包括硬盘、软盘、磁带、光存储器例如光盘(CD)或数字视频盘(DVD)、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只读存储器(ROM)等。存储器95包括计算机代码97。计算机代码97包括为启用接口以访问多个可用数据传输连接而启用的代码。处理器91执行计算机代码97。存储器94包括输入数据96。输入数据96包括计算机代码97所需的输入。输出装置93显示来自计算机代码97的输出。任一个或两个存储器94和95(或图8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附加存储器)可包括计算机代码并且可用作计算机可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或程序存储设备),其具有在其中具体化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和/或具有存储在其中的其他数据,其中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代码97。通常,计算机系统90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可选地,制品)可包括计算机可用介质(或程序存储设备)。
虽然图8呈特定硬件和软件配置示出了计算机系统90的实施例,但是正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那样,任何硬件和软件配置均可用于以上连同图5的特定计算机系统90一起陈述的目的。例如,存储器94和95可为单个存储器的一部分,而非独立存储器。
虽然已经连同上面列出的特定实施例一起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显然许多替代方案、修改和改变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相应地,上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旨在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正如下列权利要求所要求那样,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各种变化。权利要求提供了本发明的覆盖范围而不得限于本文提供的特定实例。

Claims (40)

1.一种数据流分流的方法,包括:
由一数据分流装置接收第一数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存储在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所含的一个或多个内部数据缓冲区内;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第一轮询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一通信网络;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第二轮询所述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网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分析与先前连接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相关的历史数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基于所述第一轮询和所述第二轮询的结果,测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传输可行性,其中,所述测定还基于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分析所述历史数据的结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选择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其中所述多个通信网络中的每个通信网络将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通信装置连接到目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将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连接到所述目标装置,并且其中所述选择是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可行性来执行的;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经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传输到所述目标装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进一步选择所述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将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连接到所述目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不使用相同的一组通信协议,并且其中所述进一步选择是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可行性来执行的;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经第二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网络将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进一步传输到目标装置,其中第一个数据包是不同于第二数据包;并且,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指令目标装置,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以原始序列存储在目标装置的内部数据缓冲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在选择或进一步选择之前,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部数据缓冲区包括足以容纳所述第一数据的存储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三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标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并且,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指示所述目标装置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包以原始序列存储在所述目标装置的内部数据缓冲区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包括多个分立器件中的一分立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包含一计算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设备包括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设备: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游戏机、WiFi移动装置、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DA、服务器、路由器装置和蜂窝式电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各自包括选自由圆盘式卫星电视天线、无线接入点、PDA、硬连线路由器、无线电发射器/接收器、红外线通信装置、微波天线和蜂窝式电话组成的组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询和所述第二轮询同时发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轮询n个通信装置和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相关通信网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基于所述轮询的结果,测定n个通信装置中的每一个通信装置和相关通信网络的数据传送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分析与先前连接到多个通信网络中的n个通信网络相关的历史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基于测定所述数据传送能力,经多个通信装置中第三通信装置以及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三通信网络,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三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并且,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指令目标装置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包以原始序列存储在所述目标装置的所述内部数据缓冲区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n个通信装置中以及与多个通信网络相关的通信网络中传输多个数据包中的一个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轮询和所述第二轮询依次发生。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从一外部信源接收与先前连接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或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相关的分析历史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包括第一带宽,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包括第二带宽,并且其中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和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导致生成等于所述第一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之和的聚合带宽。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包括相同的通信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一数据包x传输到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通信装置中以及传输到耦合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的多个通信网络相关的通信网络中。
18.一种数据分流装置,包括耦合到计算机可读存储单元的计算机处理器,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在由所述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方法的指令,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接收第一数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存储在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所含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缓冲区内;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第一轮询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一通信网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第二轮询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网络;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分析与先前连接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相关的历史数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基于所述第一轮询和所述第二轮询的结果来测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可行性,其中,所述测定还基于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分析所述历史数据的结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选择第一通信网络,其中多个通信网络中的每个通信网络连接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个通信装置至目标装置上,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连接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至目标装置上,并且,其中所述选择是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可行性来执行的;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经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一通信网络传输到目标装置;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进一步选择所述多个网络中的第二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将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第二通信装置连接到所述目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不使用相同的一组通信协议,并且其中所述进一步选择是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可行性来执行的;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经第二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网络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目标装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指令目标装置,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以原始序列存储在目标装置的内部数据缓冲区。
19.一种可读介质,所述可读介质上存储有可读程序代码,可读程序代码包括在由数据分流装置的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方法的算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接收第一数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存储在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所含的一个或多个内部数据缓冲区内;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第一轮询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一通信网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第二轮询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网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分析与先前连接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相关的历史数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基于所述第一轮询和所述第二轮询的结果来测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可行性,其中,所述测定还基于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分析所述历史数据的结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选择第一通信网络,其中多个通信网络中的每个通信网络连接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个通信装置至目标装置上,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连接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至目标装置上,并且,其中所述选择是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可行性来执行的;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经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一通信网络传输到目标装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进一步选择所述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将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第二通信装置连接到所述目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不使用相同的一组通信协议,并且其中所述进一步选择是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可行性来执行的;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经第二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网络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进一步传输到所述目标装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指令目标装置,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以原始序列存储在目标装置的内部数据缓冲区。
20.一种数据流分流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包括第一计算机处理器的数据分流装置、包括第二计算机处理器的目标装置以及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和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每个通信装置通过多个通信网络中的一通信网络连接数据分流装置至目标装置,并且,其中第一通信装置通过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一通信网络连接数据分流装置至目标装置,其中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网络连接数据分流装置至目标装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接收第一数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存储在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所含的一个或多个内部传输缓冲区内;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第一轮询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一通信网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第二轮询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网络;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分析与先前连接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相关的历史数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基于所述第一轮询和所述第二轮询的结果来测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可行性,其中,所述测定还基于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分析所述历史数据的结果;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指令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经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推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目标装置;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并且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进一步指令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经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推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至所述目标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指令所述第二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以原始序列存储在所述目标装置的一内部数据缓冲区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三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所述第三数据包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
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目标装置;并且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指令目标装置,将第一数、第二和第三数据包以原始序列存储在目标装置的内部数据缓冲区。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和所述目标装置各自包含多个立器件中的一个分立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包含第一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装置包含第二计算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系统内提供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三通信装置和在所述第三通信装置和所述目标装置之间以通信方式耦合的第三通信网络;由所述第一计算机处理器基于所述数据传送能力,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三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第三通信装置,所述第三数据包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
由所述第三通信装置经由所述第三通信网络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目标装置;并且
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指令目标装置,将第一数、第二和第三数据包以原始序列存储在目标装置的内部数据缓冲区。
26.一种数据分流系统,其包括:
包括一第一数据缓冲区的数据分流装置,其中配置所述数据分流装置以接收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并且将所述多个数据包存储在所述第一数据缓冲区内;
包括一第二数据缓冲区的一目标装置;
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每个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经多个通信网络中的一通信网络连接所述数据分流装置至目标装置,并且,其中配置所述数据分流装置以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
多个通信网络中的一第一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配置成以经由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目标装置;其中,分析与先前连接到第一通信网络的相关历史数据,轮询和分析的结果被用于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可行性,此外,其中数据分流装置根据第一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来选择所述第一通信网络;
一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目标经配置以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且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不同;且,
一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装置配置成以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目标装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轮询,其中,分析与先前连接到第二通信网络的相关历史数据,轮询和分析的结果被用于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可行性,此外,其中所述目标装置用于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以原始序列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缓冲区内。
27.一种数据分流的方法,包括:
由包括一计算机处理器的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第一通信装置利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一计算装置之间经由多个通信网络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连接;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经由第一通信网络将一第一数据传输到所述计算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由一数据分流装置接收,所述数据分流装置已经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上的数据传输速率来选择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以接收所述第一数据;
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第一连接已出现故障;为了响应所述故障,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识别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第二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与所述计算装置连接;并且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将第一数据的剩余部分传输到所述计算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的剩余部分包括第一数据中未传输到第一连接禁用的所述计算装置的一部分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速率是由所述数据分流装置的轮询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以及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第一通信网络以及分析与先前的第一通信网络连接相关的历史数据来确定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经由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一第二通信网络连接到所述计算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经由第一通信网络连接到所述计算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第一连接目前有功能性;并且
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禁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数据流。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第一连接已经禁用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已经禁用或已出现故障。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第一连接已经禁用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计算装置之间的连接已经禁用或已出现故障。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已出现故障。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语音/音频数据。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视频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文本数据。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可读数据。
38.一种数据分流的方法,包括:
由包括一计算机处理器的一第一蜂窝式电话接收第一数据;
由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将所述第一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
由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将所述多个数据包存储在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所含的一个或多个内部传输缓冲区内;
由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经一移动蜂窝装置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传输到一第三接口,其中,所述传输是经由与所述移动蜂窝设备相关联的第一通信网络执行的,其中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选择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根据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上的数据传输速率来执行的;和由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第三接口,其中一区别于所述多个数据包的第二数据包经由与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相关联的第二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传输到多个数据包,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可以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
其中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上的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通过轮询所述第一蜂窝电话和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并且由所述第一蜂窝式电话分析与先前连接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相关联的历史数据来确定。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轮询包括轮询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所述第一通信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轮询包括轮询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装置。
CN201380047661.3A 2012-09-13 2013-09-13 一种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分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3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13,230 US9100904B2 (en) 2012-09-13 2012-09-13 Data stream division to increase data transmission rates
US13/613,230 2012-09-13
PCT/US2013/059661 WO2014043469A1 (en) 2012-09-13 2013-09-13 Data stream division to increase data transmission rat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3393A CN104823393A (zh) 2015-08-05
CN104823393B true CN104823393B (zh) 2018-06-29

Family

ID=5023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766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3393B (zh) 2012-09-13 2013-09-13 一种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分流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3) US9100904B2 (zh)
EP (1) EP2896149A4 (zh)
JP (1) JP6473688B2 (zh)
CN (1) CN104823393B (zh)
AU (1) AU2013315239B2 (zh)
BR (1) BR112015005598A2 (zh)
CA (1) CA2882946A1 (zh)
MX (1) MX353767B (zh)
RU (1) RU2640039C2 (zh)
WO (1) WO20140434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38385B2 (en) 2012-09-13 2016-09-06 First Principles, Inc. Data stream division to increase data transmission rates
US9634726B2 (en) 2012-11-02 2017-04-25 Google Inc. Seamless tethering setup between phone and laptop using peer-to-peer mechanisms
US10587663B2 (en) * 2013-05-31 2020-03-10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Video stream preview
US9241357B2 (en) * 2013-06-27 2016-01-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9854051B2 (en) * 2014-04-25 2017-12-26 Wilmerding Communications Llc Using proxy devices as dynamic data relays
JP6355528B2 (ja) * 2014-10-31 2018-07-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JP6455084B2 (ja) * 2014-11-04 2019-0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10291545B2 (en) * 2014-12-08 2019-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communicating session
US9980304B2 (en) * 2015-04-03 2018-05-22 Google Llc Adaptive on-demand tethering
CN106559170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移动终端
CN107104782B (zh) * 2017-04-15 2021-01-26 深圳市民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MX2019013789A (es) * 2017-05-19 2020-07-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y dispositivo para transmitir datos.
CN108337699B (zh) * 2018-01-23 2020-08-18 上海载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网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322388B (zh) * 2018-01-31 2022-03-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560860B (zh) * 2018-12-25 2021-02-09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路由方法和系统
CN112970288B (zh) * 2019-02-14 2022-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10650546B (zh) * 2019-09-29 2023-08-15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9698A (zh) * 1999-05-04 2002-05-15 伊科梅拉股份公司 通过多条通信路由传输数据的系统
WO2010063119A1 (en) * 2008-12-04 2010-06-10 Tajinder Manku Multi-transport mode devices having improved data throughpu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H1175H (en) 1988-05-04 1993-04-0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system
US5390239A (en) 1994-03-17 1995-02-14 Morris; Gregory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digital data throughput over telephone lines
US5809070A (en) 1996-02-27 1998-09-15 Flat Connections, Inc.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 low speed modems
US5918021A (en) 1996-06-03 1999-06-29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data packets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US6198749B1 (en) 1997-04-03 2001-03-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for inverse multiplexing analog channels
US6711137B1 (en) * 1999-03-12 2004-03-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tuning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00307598A (ja) * 1999-04-23 2000-11-0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逆多重通信におけるフレーム分割送信回路
US6577653B1 (en) * 1999-04-28 2003-06-10 3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route utilizing multiple parallel segments in a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network
IL132733A (en) * 1999-11-03 2003-07-06 Eci Telecom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bandwidth capacity utilization
US20050018611A1 (en) * 1999-12-01 2005-0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erformance, analyzing capacity and utilization, and planning capacity for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network connected processes
EP1284068B1 (en) 2000-05-22 2010-05-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verse multiplexer device
US8521142B2 (en) * 2000-08-23 2013-08-27 Novatel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data transfer over multiple independent wireless networks
US7725587B1 (en) * 2000-08-24 2010-05-25 Aol Llc Deep packet scan hacker identification
JP2002261854A (ja) * 2001-03-02 2002-09-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分散通信装置、分散通信方法および分散通信プログラム
US6993050B2 (en) 2001-03-14 2006-01-31 At&T Corp. Transmit and receive system for cable data service
US20030128701A1 (en) * 2002-01-09 2003-07-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ng packet entities
US6917759B2 (en) 2002-01-31 2005-07-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hared mesh signaling algorithm and apparatus
US6842446B2 (en) * 2002-04-19 2005-01-1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data r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hrough aggregation of data sessions
US7623477B2 (en) * 2002-05-06 2009-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macro-diversity in cellular networks
US7315538B2 (en) 2003-08-07 2008-01-01 At&T Dela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network access service utilizing multiple asymmetric DSL modems per service point
US7630412B2 (en) 2003-08-07 2009-12-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ggregating Ethernet communications
US8351468B2 (en) 2004-04-05 2013-01-0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oading content using channel bonding
US7424040B2 (en) 2004-05-07 2008-09-09 Ltas Holdings, Ll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parallel over multiple channels
US20060098573A1 (en) 2004-11-08 2006-05-11 Beer John 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virtual aggregation of network links
US7515543B2 (en) * 2004-12-21 2009-04-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Packet reorder resolution in a load-balanced network architecture
US20060182152A1 (en) * 2005-02-16 2006-08-17 Qi Bi Combining multiple physical traffic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35006B2 (en) * 2005-12-22 2012-03-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ast mile high availability broadband (method for sending network content over a last-mile broadband connection)
US8184549B2 (en) 2006-06-30 2012-05-22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network egress
JP2008142150A (ja) * 2006-12-07 2008-06-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医療端末および医療端末の制御方法
US7532562B2 (en) 2007-02-26 2009-05-12 Provigent Ltd. High-data-rate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multiple lower rate modems
JP5205819B2 (ja) * 2007-06-06 2013-06-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パケッ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ならびに送信ノード
EP2201474B1 (en) 2007-10-03 2020-05-06 NTT Global Networks Incorporated Virtualized application acceleration infrastructure
US20090097554A1 (en) * 2007-10-10 2009-04-16 Raghvendra Savoor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a bond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service
EP2530866B1 (en) * 2009-03-27 2017-07-26 Sony Corporation Division of bit streams to produce spatial paths for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US8327232B2 (en) * 2009-04-20 2012-12-0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reliabi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packet combination-based error correction
US8516147B2 (en) * 2010-02-26 2013-08-20 Simula Innovation Sa Data segmentation, request and transfer method
US9185024B2 (en) * 2010-03-08 2015-11-10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ath selection in streaming video over multi-overlay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US8493860B2 (en) * 2010-03-24 2013-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ir congestion detection for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WCDMA communications
US8369349B2 (en) * 2010-03-25 2013-0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Network streaming over multiple physical interfaces u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US8498666B2 (en) * 2010-05-05 2013-07-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two radio systems
WO2012019114A1 (en) 2010-08-06 2012-02-09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ara-virtualized driver in a multi-core virtual packet engine device
US8582458B2 (en) * 2010-09-29 2013-11-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emtocell automatic speed test
KR20120072252A (ko) * 2010-12-23 2012-07-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분산 데이터 스트림 처리 시스템에서 연속 처리 태스크를 병렬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716659B2 (en) * 2011-03-23 2017-07-25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proved quality of service over broadband networks
US9888429B2 (en) * 2011-08-12 2018-02-06 Sk Telecom Co., Ltd. Multi-network based simultaneous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pplied to the same
US8954599B2 (en) * 2011-10-28 2015-02-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ata stream operations
TW201322022A (zh) * 2011-11-24 2013-06-01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分散式資料流處理方法及其系統
US9654329B2 (en) * 2012-05-04 2017-05-16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distribution over a network
CN105103513A (zh) * 2012-11-26 2015-11-25 Adc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射频传输架构的时隙映射和/或聚合元件
BR112016005391B8 (pt) * 2014-02-14 2022-10-25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servidor para buscar ponto divisório de corrente de dados com base em servidor
CN104504143B (zh) * 2015-01-04 2017-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图优化方法及其装置
EP3398335A1 (en) * 2015-12-29 2018-11-07 Dish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ve content deliver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9698A (zh) * 1999-05-04 2002-05-15 伊科梅拉股份公司 通过多条通信路由传输数据的系统
WO2010063119A1 (en) * 2008-12-04 2010-06-10 Tajinder Manku Multi-transport mode devices having improved data throughpu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71090A1 (en) 2015-09-24
JP2015534352A (ja) 2015-11-26
AU2013315239B2 (en) 2017-09-21
RU2640039C2 (ru) 2017-12-26
US20140071968A1 (en) 2014-03-13
AU2013315239A1 (en) 2015-03-05
US20170026303A1 (en) 2017-01-26
CA2882946A1 (en) 2014-03-20
MX2015003059A (es) 2015-09-29
MX353767B (es) 2018-01-26
JP6473688B2 (ja) 2019-02-20
BR112015005598A2 (pt) 2017-07-04
WO2014043469A1 (en) 2014-03-20
CN104823393A (zh) 2015-08-05
EP2896149A1 (en) 2015-07-22
EP2896149A4 (en) 2016-06-01
RU2015111414A (ru) 2016-11-10
US9100904B2 (en) 2015-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3393B (zh) 一种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分流方法
US9838166B2 (en) Data stream division to increase data transmission rates
CN103532909B (zh) 多流业务并发传输方法、子系统、系统及多接口终端
CN100531143C (zh) 一种媒体流转发方法和媒体服务器
CN102571856B (zh) 一种中转节点的选择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581816A (zh) 一种数据多流传输方法、装置、锚点及系统
CN106454414B (zh) 一种多径网络实时视频传输方法
CN102572721A (zh) 一种群组终端移动性管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Stiemerling et al. Cooperative p2p video streaming for mobile peers
CN102369764A (zh) 一种实现最短连接路径的系统和实现最短连接路径的方法
Stiemerling et al. A system for peer-to-peer video streaming in resource constrained mobile environments
Shi et al. An efficient channel assignment algorithm for multicast wireless mesh networks
Sanchez‐Aguero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deployability of VoIP services over wireless interconnected micro aerial vehicles
Bouttier et al. Heterogeneous multipath networks: Flow vs. Packet based routing in a size-aware context
Mavromoustakis et al. Peer-to-peer constellations in an ims-enabled network architecture based on interactive broadcasting
Kana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roactive content caching for mobile video through 50-user field experiment
Wei et al. Exploring peer-to-peer infrastructure for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 applications
Chang et al. Intelligent routing for global broadband satellite internet
Om Voice and rural wireless mesh community networks: a framework to quantify scalability and manage end-user smartphone battery consumption
Zhang et al. Reviving Peer-to-Peer Networking for Scalable Crowdsourced Live Video Streaming
Xing Collabora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mobile networks with caching and D2D-assistance
Saleem A Risk-Aware Workload Scheduler to Support Efficient Data Transfer for Mobile Collaborative Communities
CN101990749A (zh) 用于跨越无线网络的动态漫游的方法及系统
Lu et al. Software-Defined Live Video Delivery Networks with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Withnell et al. Multipath Dissemination for Collaborative Mobile Internet Ac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