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9143A -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9143A
CN104819143A CN201510225489.7A CN201510225489A CN104819143A CN 104819143 A CN104819143 A CN 104819143A CN 201510225489 A CN201510225489 A CN 201510225489A CN 104819143 A CN104819143 A CN 104819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sted
aftercooler
air compressor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54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9143B (zh
Inventor
王文斌
范力群
杜军
金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 SATAKE HOT AND COL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 SATAKE HOT AND COL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 SATAKE HOT AND COL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 SATAKE HOT AND COL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54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9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19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9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9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9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空气进入进气空调内加热加湿,而后进入空压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第一调节阀、加热冷却器、被测后冷却器和第二调节阀排入大气;通过第一调节阀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流量;通过第二调节阀控制热空气侧的进气压力,通过加热冷却器控制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温度;通过进气空调控制空压机的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同时通过空压机的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来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的进口湿度。本发明采用间接控制方式,利用进气空调控制空压机的进口参数,进而调整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参数,简化了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高压加湿工艺,降低了测试设备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器的性能测试领域,具体属于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中控制后冷却器进口湿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空压机的后冷却器是安装在空压机出口的冷却器,其主要作用是冷却高温的压缩空气,同时后冷却器的出口通常连接一个水气分离器,可以使冷却后的压缩空气中的冷凝水排出,从而得到常温低湿的压缩空气。后冷却器的性能试验是指在规定的工况下测试换热器的能力,其中规定的工况通常包括以下参数:1)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流量;2)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进口温度;3)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进口压力;4)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进口湿度;5)后冷却器冷空气侧的进口温度;6)后冷却器冷空气侧的流量。
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进口压力较高,一般要达到4~8Bar,为了满足试验中的规定工况条件,目前实现热空气侧的进口压力及进口湿度的高压加湿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锅炉蒸汽加湿,另一种是高压喷淋加湿。
在锅炉蒸汽加湿方法中,锅炉是特种设备,需要持有上岗证的专职人员操作,而且由于安全问题,锅炉蒸汽加湿装置的设计需要特殊考虑,所以,对于锅炉蒸汽加湿方法来说,出于安全考虑,其设计、使用和维护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在高压喷淋加湿方法中,加湿效率较低,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因此需要设计排水。同时,为了提高加湿效率,加湿前端需要设置加热器来提高温度,故整套装置设计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可以简化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测试中的热空气侧高压加湿工艺,降低设备复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出口湿度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空调、空压机、第一调节阀、加热冷却器、第二调节阀,其中:
进气空调,其进气口与大气相通,出气口与空压机的进气口相连,用于控制空压机进气口的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空压机,其进气口与进气空调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第一调节阀的进气口相连,用于提供稳定流量的压缩空气;
第一调节阀,其进气口与空压机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加热冷却器的进气口相连,用于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的流量;
加热冷却器,其进气口与第一调节阀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相连,用于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温度;
第二调节阀,其进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大气相通,用于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
所述进气空调的出气口与空压机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监控空压机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冷却器的出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之间设有监控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调节阀出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之间设有一流量计。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与第一调节阀的进气口之间设有储气罐,用于稳定空压机的出气口压力。进一步地,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与储气罐之间还设有排气阀。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其中,
进气空调、空压机、第一调节阀、加热冷却器、被测后冷却器以及第二调节阀构成被测后冷却器的开式气体测试流道,其中环境空气进入进气空调内并进行加热加湿处理,加热加湿后的空气进入空压机并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第一调节阀、加热冷却器、被测后冷却器和第二调节阀排入大气;
通过第一调节阀与加热冷却器之间的流量计监测空压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量,并通过第一调节阀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的流量;
通过加热冷却器和被测后冷却器之间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监测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并通过第二调节阀控制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以及通过加热冷却器控制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温度;
通过进气空调与空压机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监测空压机的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并通过进气空调控制空压机的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同时通过改变空压机的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目标值来间接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的进口湿度。
其中,所述空压机为变频式,其进气静压由进气空调的风量控制,进气温度由进气空调的电加热器控制,进气相对湿度由进气空调的电加湿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空压机运行于最低频率提供的气体流量大于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处所需的气体流量,通过设于空压机与第一调节阀之间的排气阀排出多余气体。
本发明采用间接控制的方式,通过空压机进口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间接控制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进口湿度,同时通过进气空调控制空压机的进口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力,这样简化了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高压加湿工艺,降低了测试设备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进气空调;2为空压机;3为第一调节阀;4为加热冷却器;5为被测后冷却器;6为第二调节阀;7为储气罐;8为排气阀;9为流量计;10为空压机进口传感器;11为热空气侧入口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出口湿度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空调1、空压机2、第一调节阀3、加热冷却器4、第二调节阀6,其中:
进气空调1,其进气口与大气相通,出气口与空压机2的进气口相连,用于控制空压机2进气口的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空压机2,其进气口与进气空调1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第一调节阀3的进气口相连,用于提供稳定流量的压缩空气;
第一调节阀3,其进气口与空压机2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加热冷却器4的进气口相连,用于控制被测后冷却器5的热空气侧入口的流量;
加热冷却器4,其进气口与第一调节阀3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5的热空气侧入口相连,用于控制被测后冷却器5的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温度;
第二调节阀6,其进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5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大气相通,用于控制被测后冷却器5的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
所述进气空调1的出气口与空压机2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监控空压机2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调节阀3的出气口和被测后冷却器5的热空气侧入口之间设有监控热空气侧流量的流量计9,所述加热冷却器4的出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5的热空气侧入口之间设有监控被测后冷却器5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空压机2的出气口与第一调节阀3的进气口之间设有储气罐7,用于稳定空压机2的出气口压力。所述空压机2的出气口与储气罐7之间还设有排气阀8。
上述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其中:
进气空调1、空压机2、第一调节阀3、加热冷却器4、被测后冷却器5以及第二调节阀6构成被测后冷却器5的开式气体测试流道,其中环境空气进入进气空调1内并进行加热加湿处理,加热加湿后的空气进入空压机2并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第一调节阀3、加热冷却器4、被测后冷却器5和第二调节阀6排入大气;
通过第一调节阀3与加热冷却器4之间的流量计9监测空压机2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量,并通过第一调节阀3控制被测后冷却器5的热空气侧入口的流量;
通过加热冷却器4和被测后冷却器5之间的进空气侧入口传感器11监测被测后冷却器热5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其中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并通过第二调节阀6控制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以及通过加热冷却器4控制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温度;
通过进气空调1与空压机2之间的空压机进口传感器10监测空压机2的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其中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并通过进气空调1控制空压机2的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同时通过改变空压机2的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目标值来间接控制被测后冷却器5热空气侧入口的进口湿度。
其中,空压机2为变频式,其进气静压由进气空调1的风量控制,进气温度由进气空调1的电加热器控制,进气相对湿度由进气空调1的电加湿器控制。
所述空压机2运行于最低频率提供的气体流量大于被测后冷却器5热空气侧入口处所需的气体流量,通过设于空压机2与第一调节阀3之间的排气阀8排出多余气体。
后冷却器在进行性能测试时,其热空气侧需要满足一定的工况,其中包括热空气侧的流量、进口温度、进口压力、进口湿度等参数,本发明通过进气空调调节空压机的进气压力、温度及相对湿度,进而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的湿度,其中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动作均会对整个气体测试流道的压力产生影响,通过调整进气空调以及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使得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的流量、进口温度、进口压力、进口湿度达到规定工况的要求。
本发明采用间接控制的方式,通过空压机进口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间接控制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进口湿度,同时通过进气空调控制空压机的进口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力,这样简化了后冷却器热空气侧的高压加湿工艺,降低了测试设备的复杂性。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并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Claims (7)

1.一种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出口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空调、空压机、第一调节阀、加热冷却器、第二调节阀,其中:
进气空调,其进气口与大气相通,出气口与空压机的进气口相连,用于控制空压机进气口的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空压机,其进气口与进气空调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第一调节阀的进气口相连,用于提供稳定流量的压缩空气;
第一调节阀,其进气口与空压机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加热冷却器的进气口相连,用于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的流量;
加热冷却器,其进气口与第一调节阀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相连,用于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温度;
第二调节阀,其进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的出气口相连,出气口与大气相通,用于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
所述进气空调的出气口与空压机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监控空压机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冷却器的出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之间设有监控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出口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出气口与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之间设有一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出口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与第一调节阀的进气口之间设有储气罐,用于稳定空压机的出气口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出口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与储气罐之间还设有排气阀。
5.一种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气空调、空压机、第一调节阀、加热冷却器、被测后冷却器以及第二调节阀构成被测后冷却器的开式气体测试流道,其中环境空气进入进气空调内并进行加热加湿处理,加热加湿后的空气进入空压机并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第一调节阀、加热冷却器、被测后冷却器和第二调节阀排入大气;
通过第一调节阀与加热冷却器之间的流量计监测空压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量,并通过第一调节阀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的热空气侧入口的流量;
通过加热冷却器和被测后冷却器之间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监测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并通过第二调节阀控制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压力,以及通过加热冷却器控制热空气侧入口的进气温度;
通过进气空调与空压机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监测空压机的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并通过进气空调控制空压机的进气静压、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同时通过改变空压机的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目标值来间接控制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的进口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为变频式,其进气静压由进气空调的风量控制,进气温度由进气空调的电加热器控制,进气相对湿度由进气空调的电加湿器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运行于最低频率提供的气体流量大于被测后冷却器热空气侧入口处所需的气体流量,通过设于空压机与第一调节阀之间的排气阀排出多余气体。
CN201510225489.7A 2015-05-05 2015-05-05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Active CN104819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5489.7A CN104819143B (zh) 2015-05-05 2015-05-05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5489.7A CN104819143B (zh) 2015-05-05 2015-05-05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9143A true CN104819143A (zh) 2015-08-05
CN104819143B CN104819143B (zh) 2017-01-25

Family

ID=53729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5489.7A Active CN104819143B (zh) 2015-05-05 2015-05-05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1914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3891A (zh) * 2017-10-16 2018-03-06 清华大学 一种空气循环压缩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11577605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江苏省同远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响应变频空压机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CN112228330A (zh) * 2020-09-11 2021-01-15 武汉长海电力推进和化学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空气压缩机测试试验设备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3999A (ja) * 1994-02-23 1995-09-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機の制御装置
CN200989304Y (zh) * 2006-12-26 2007-12-12 李维云 低露点螺杆空压机一体机
CN202189285U (zh) * 2011-07-26 2012-04-11 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换热器试验出口干度控制装置
US20120228393A1 (en) * 2011-03-11 2012-09-13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Humidity
CN203385307U (zh) * 2013-06-04 2014-01-08 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冷凝器控制系统
CN204783603U (zh) * 2015-05-05 2015-11-18 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3999A (ja) * 1994-02-23 1995-09-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機の制御装置
CN200989304Y (zh) * 2006-12-26 2007-12-12 李维云 低露点螺杆空压机一体机
US20120228393A1 (en) * 2011-03-11 2012-09-13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Humidity
CN202189285U (zh) * 2011-07-26 2012-04-11 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换热器试验出口干度控制装置
CN203385307U (zh) * 2013-06-04 2014-01-08 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冷凝器控制系统
CN204783603U (zh) * 2015-05-05 2015-11-18 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3891A (zh) * 2017-10-16 2018-03-06 清华大学 一种空气循环压缩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11577605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江苏省同远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响应变频空压机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CN112228330A (zh) * 2020-09-11 2021-01-15 武汉长海电力推进和化学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空气压缩机测试试验设备和方法
CN112228330B (zh) * 2020-09-11 2022-07-19 武汉长海电力推进和化学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空气压缩机测试试验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9143B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9143A (zh)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2364258A (zh) 多联式空调机组制热时防止过热的保护方法
EP3857066B1 (en) Oil-injected multi-stage compressor system and procedure for controlling such a compressor system
CN104549577B (zh) 一种全天候变工况补偿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箱
US2011017394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as turbine power augmentation
CN208908248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处理系统
US826763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ompressor extraction cooling
CN204783603U (zh) 空压机后冷却器性能试验的进口湿度控制系统
CN105960146B (zh) 一种互联网服务器冷却设备
CN110567723A (zh) 一种发动机试验台进气调节系统
CN202902548U (zh) 一种空调系统小负荷量控制结构
CN209539612U (zh) 低温风机性能测试系统
CN106225131A (zh) 冷暖型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JP4919975B2 (ja) ガスタービン設備
CN106765965B (zh) 分流式水冷型恒温恒湿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US8951339B2 (en) Compressed gas drying system
CN204757491U (zh) 可调节冷凝压力的低温型风冷机组
CN211573774U (zh) 喷油多级压缩机装置
CN106403342A (zh) 单冷型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04503107U (zh) 一种全天候变工况补偿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箱
US11204025B2 (en) Gas compression cooling system
JP4923010B2 (ja) 吸気に水を噴霧する圧縮機を有する設備
CN210513706U (zh) 一种发动机试验台进气调节系统
CN209163882U (zh) 一种用于平衡排汽装置水位的系统
JP2009096324A (ja) 抽気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