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2009B - 切换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 - Google Patents
切换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2009B CN104812009B CN201510278860.6A CN201510278860A CN104812009B CN 104812009 B CN104812009 B CN 104812009B CN 201510278860 A CN201510278860 A CN 201510278860A CN 104812009 B CN104812009 B CN 1048120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access terminal
- data
- target base
- transceiver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098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921 delayed sleep phase type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Bidirectional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此描述了助益于接入终端在各接入点(收发机模块)之间无缝切换的机制和方法。第一收发机模块可能在接入终端请求向第二收发机模块切换时正在向其提供前向链路数据服务。响应于此,第一收发机模块可将希望传送给该接入终端的数据提供给第二收发机模块。网络模块可向多个收发机模块通知第二收发机模块正在服务该接入终端,并且还可向第二收发机模块提供要传送给该接入终端的数据。
Description
本分案申请是PCT国际申请日为2006年11月30日、国家申请号为200680044633.6、题为“换手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的PCT国家阶段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
I.领域
以下描述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灵活通信方案。
II.背景
在过去数年,无线通信系统已从模拟驱动系统(其维护和运行代价高昂)演进为数字(分组交换)系统。在常规模拟系统中,模拟信号在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被中继并且通常要求相当量的带宽以使得信号能够在与合适的质量相关联的同时被传送和接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技术已演进成许多网络是分组交换网络,由此允许例如因特网话务能在无线链路上被中继。更特别地,分组交换系统允许数据分组被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借助接入终端与基站、路由器等之间的物理信道来传送。另外,分组交换网络使得数字数据能够以其自然形式(例如,文本、因特网数据、……)被中继。
为了确保在空中(over-the-air,OTA)连接上没有显著量的数据丢失,可采用无线电链路协议(RLP)或其它合适的协议。RLP是在无线空中接口上使用的自动重复请求协议,并且可用于将分组丢失降到适于因特网应用的水平。根据一示例,适于在物理信道上传输的帧可包括报头,并且这种报头内的信息可指示该帧的序列号。这些帧可以合需的序列被传送至接入终端,后者随后可分析报头以将这些帧排序并确保接收到合适数目的帧(例如,有一个或多个帧未丢失)。
在某些网络架构中,关于向接入终端提供空中接口和为该接入终端提供到因特网的连入点分别利用单独的逻辑(和/或物理)实体。例如,示例网络架构可包括向接入终端提供空中接口连入的收发机模块,其中收发机模块可以通信地耦合至网络模块,该网络模块可为该接入终端提供因特网连入点。在这种架构中,常规上由网络模块承担生成数据分组并将数据分组组帧以使得它们能由收发机模块空中地传送至接入终端。收发机模块接收该帧并将该帧传送至接入终端。
概要
以下给出了简化概要以提供对所公开的主题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概要并非详尽概述,也无意标识出关键性/决定性要素或刻画这样的主题内容的范围。其唯一用途是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具体的描述的前序。
简述之,所公开的主题一般涉及在接入终端切换期间在多个模块间的数据和状态信息的转移。更特别地,网络可与一分层架构相关联,以使得收发机模块向接入终端提供空中(OTA)连入点并且网络模块能为该接入终端提供到因特网的连入点。如下所描述的,该网络模块可将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提供给收发机模块,后者随后可将这些数据分组分段并组帧(例如,根据无线电链路协议(RLP))以便OTA传输至接入终端。
当接入终端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时,第一收发机模块可将已从网络模块递送至第一收发机模块但还未传送给接入终端的数据提供给第二收发机模块。另外,网络模块可开始将要传送给接入终端的数据(但与由第一收发机模块提供给第二收发机模块的数据不重复)提供给第二收发机模块。第二收发机模块可查看与由第一收发机模块和网络模块提供的数据相关联的顺序指示,并在此之后可以正确顺序将数据分段、组帧、并传送给接入终端。
根据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在目标收发机模块处切换的方法包括从源收发机模块接收希望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数据以及接收收到数据的哪一部分接下来应被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指示。该方法另外可包括从网络模块接收希望传送至该接入终端的数据以及将接收自源收发机模块和网络模块的数据选择性地排序并传送至该接入终端。另外,在此描述了一种通信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一含指令的存储器,这些指令用于:从收发机模块接收希望传送至接入终端的第一数据;从网络模块接收希望传送至该接入终端的第二数据;以及按正确顺序将第一和第二数据传送至该接入终端。该通信装置还可包括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器内的指令的处理器。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这些指令用于:确定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从第一收发机模块接收数据,其中该数据希望被传送至接入终端;以及从第一收发机模块接收什么数据接下来应被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指示。另外这些指令可包括:从网络模块接收数据,其中该数据希望被传送至该接入终端;按恰当顺序将接收自第一收发机模块的数据和接收自网络模块的数据传送至该接入终端。此外,以下描述了一种通信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二收发机模块;以及用于从第一收发机模块接收数据以及什么数据接下来应被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指示的装置。该装置还可包括:用于从网络模块接收数据的装置,其中该数据希望被传送至该接入终端;用于按恰当顺序将数据传送至该接入终端的装置,这些数据是接收自第一收发机模块和网络模块。在又一方面,一种处理器可被配置成执行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从第一收发机模块接收数据,其中接收自第一收发机模块的数据与顺序信息相关联;从网络模块接收数据,其中接收自网络模块的数据与顺序信息相关联;以及按正确序列将接收自第一收发机模块和网络模块的数据传送至接入终端。
此外,如以下更具体地描述的,一种用于在网络模块处切换的方法可包括:接收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的指示;以及向多个收发机模块指示该接入终端现在正由第二收发机模块服务。另外,一种通信装置可包括一存储器,其包括:用于接收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的指示的指令;以及进一步的用于向第一收发机模块和第二收发机模块指示第二收发机模块现在正在服务该接入终端的指令。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被配置成执行这些指令的处理器。此外,根据另一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确定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并向多个收发机模块指示第二收发机模块正通过前向链路向该接入终端传送数据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另外,如下所描述,一种通信装置可包括:用于接收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的指示的装置;以及用于向多个收发机模块提供指示第二收发机模块正在服务该接入终端的消息的装置。在另一方面,一种处理器可被配置成执行用于确定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并向多个接入终端通知第二收发机模块正服务该接入终端的指令。
为了实现上述和相关目的,在此结合以下描述和附图对某些说明性方面进行了描述。然而这些方面仅指示可采用所公开的主题内容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几种,而所主张权利的内容旨在涵盖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效方案。当结合附图来考虑时,其它优点和新颖特征可因以下具体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简述
图1是分层系统架构的示例高层框图。
图2是一示例无线通信环境。
图3是助益于在切换期间处置希望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数据的示例装置。
图4是示出了用于将部分式数据分组转发至目标收发机模块的示例方法集的代表性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用于排序并将数据传送至接入终端的示例方法集的代表性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用于向多个收发机模块指示正在服务接入终端的收发机模块的身份的示例方法集的代表性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在切换期间各模块间数据和状态信息的转移的示例性流图。
图8是示出了用于纠正不当地解码出的来自接入终端的切换请求的示例流图。
图9是示出了在切换期间各模块间数据和状态信息的转移的示例流图。
图10是示出了纠正不当地解码出的来自接入终端的切换请求的示例流程图。
图11是助益于在切换前后N按当顺序将数据传送至接入终端的示例系统。
图12是助益于向多个收发机模块通知一特定收发机模块正向接入终端提供前向链路服务的示例系统。
图13是助益于向收发机模块提供部分式数据分组的示例系统。
图14是可结合请求切换使用的示例系统的图解。
图15是可结合为接收自接入终端的数据生成接收机状态消息来使用的示例系统的图解。
具体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所公开的主题,其中类似附图标记通篇用于指代所有类似要素。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众多特定细节以提供对所公开的主题内容的透彻理解。然而,可显而易见的是,这些主题内容也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其它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助益于描述所公开的主题内容。
此外,这里结合接入终端描述各个实施例。接入终端也可称为系统、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用户装备、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设备。例如,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移动设备内的处理器、或连接至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此外,所公开主题内容的各个方面可使用生成用以控制计算机实现在此所描述的各方面的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的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实现为方法、装置或制品。本文所用的术语“制品”旨在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智能卡和闪存设备(例如,记忆卡、记忆棒、钥匙驱动器、……)。另外,应该领会载波可被用于携带诸如在传送和接收语音邮件或在接入诸如蜂窝网等网络时使用的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当然,可以认识到,可对该配置作出许多修改而不会背离在此所描述的内容的范围或精神实质。
现在转到附图,图1示出了可与在网络边缘处执行数据分组的组帧相关联地使用的网络架构100。另外,在此描述了定义在接入终端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期间如何传送帧的协议。架构100包括归属代理102,其可以是接入终端104的归属网络上维护关于将接收自因特网106的分组路由到接入终端104的信息的路由器。根据一示例,归属代理102可利用隧穿机制来转发来自因特网106的数据,由此无需每次接入终端104从不同位置连接至该归属网络都要更改接入终端104的IP地址。
架构100另外包括向接入终端104提供因特网连入点的网络模块108。网络模块108通信地耦合至至少一个收发机模块。在该示例架构100中,网络模块108通信地耦合至源收发机模块110和目标收发机模块112,其中收发机模块110和112为接入终端104提供空中接口连入。接入终端104可请求从源收发机模块110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112(例如,由于改变的无线电状况)。常规地,在分层架构(诸如架构100)中,网络模块108生成数据分组并以适于由收发机模块110和112传输的方式将这些数据分组分段和组帧。当接入终端104请求从源收发机模块110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时,这些收发机模块中的一个将通知网络模块108,后者随后将开始将帧传送至目标收发机模块112。
然而在一些网络设计中,可能希望收发机模块接收由网络模块108创建的数据分组并随后对这些数据分组执行组帧和分段,由此组帧和分段可在网络边缘(收发机模块处)承办。在这种设计中,网络模块108可在将数据分组中继至收发机模块之前用序列号来戳记数据分组,由此使得收发机模块能够确定数据分组的传送顺序。因此,收发机模块110和112以及网络模块108在此类系统设计中必须彼此通信来按所希望的顺序向接入终端104提供数据分组、部分式数据分组、和/或帧。
相应地,在此描述了定义当接入终端104请求从当前服务接入终端104的收发机模块(源收发机模块110)切换至希望由其服务接入终端104的收发机模块(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时由接入终端104、网络模块108、以及源和目标收发机模块110和112采取的行动的协议。更具体地,源收发机模块110可被配置成从网络模块108接收要送往接入终端104的数据分组,并且可将这些数据分组分段并根据例如无线电链路协议(RLP)将其各部分组帧。源收发机模块110可随后在前向链路上向接入终端104传送物理层帧。接入终端104监视接收自源收发机模块110的信号的强度(以及与其它收发机模块相关联的信号的强度)。因此,如果与目标收发机模块112相关联的信号强度变得比与源收发机模块110相关联的信号强度更大,则接入终端104可请求从源收发机模块110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112(至少针对在前向链路上提供的数据)。
在一具体示例中,接入终端104可创建信道质量指标(CQI)报告并可将这一报告传送至源收发机模块110和/或目标收发机模块112。CQI报告可包括其希望由哪一收发机模块服务的指示。因此,当接入终端希望从源收发机模块110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时,它可创建并传送不是指示源收发机模块110为希望的服务模块、而是代之以指示目标收发机模块112为希望的服务模块的CQI报告。应该理解的是,接入终端104可定期地生成CQI消息并将这些CQI消息传送至若干收发机模块,以使得这些收发机模块将知道在靠近接收到这些CQI消息的收发机模块的位置存在接入终端104。
如果目标收发机模块112在源收发机模块110接收到切换请求之前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则目标收发机模块112可向网络模块108和源收发机模块110指示该切换请求。响应于被通知到该切换请求,源收发机模块110可向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提供已被源收发机模块110接收到的需要传送至接入终端104但还未传送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完整数据分组的形式(与网络模块108指派给该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关联)、部分式数据分组(与网络模块108所指派的序列号相关联)、和/或从数据分组创建的物理层帧。另外,源收发机模块110可指示在时间上数据分组的哪一部分接下来应经历RLP组帧和传送。
此外,在一个方面,源收发机模块110可向网络模块108提供源收发机模块110不再服务接入终端104并且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正在服务接入终端104的指示。另外,源收发机模块110可向网络模块108指示最近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身份,由此使得网络模块108能够向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提供序列中接下来的数据分组。在另一示例中,源收发机模块110可(向网络模块108)指示源收发机模块110已将哪些数据分组转发给目标收发机模块112,因为由网络模块108而不是源收发机模块110转发数据分组可能效率更高。换言之,源收发机模块110和网络模块108可交互以确保不会向目标收发机模块112递送重复数据。目标收发机模块112可从源收发机模块110接收要传送的数据,并且网络模块108可另外接收传输顺序的指示以使得发生无缝切换并且数据按恰当次序被传送至接入终端104。
如可以理解的,以上所描述的协议的各种置换是可以构想的,并且旨在落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例如,源收发机模块110可能在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接收到接收接入终端104正在请求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112的指示之前接收到这一指示。源收发机模块110可相应地向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指示该切换并向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提供要传送至接入终端104的数据。所公开的主题内容的关键围绕在接入终端104从源收发机模块110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112期间数据状态的处置。
现在转到图2,示出了一示例无线通信系统200。该系统200包括多个扇区202-212,其中接入终端在这些扇区202-212内可采用无线服务。虽然扇区202-212被示为本质为六边形且大小基本相似,但应该理解的是,扇区202-212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地理区域、诸如建筑物等物理障碍物的数目、大小和形状、以及若干其它因素而改变。接入点214-224与扇区202-212相关联,其中接入点214-224被用于向扇区202-212内的用户装备提供服务。接入点214-224可以是或者包括收发机模块以及网络模块。例如,接入点214-224可以是包括收发机模块和/或网络模块的基站和/或无线路由器。接入点214-224中的每一个可同时向若干接入终端提供服务。在系统200中,接入终端226与扇区210相关联,并且因此可由接入点222来服务。然而,接入终端226可以是便携的并因此可转移到不同扇区(例如,经历接入点之间的切换)。接入点214-222可被配置成在彼此之间传达数据状态以助益于在接入点之间高效率地切换接入终端226。
在一特定示例中,接入终端226可以通信地耦合至接入点222,且接入点222可包括接收数据分组并将这些分组转换为物理层帧以便向接入终端传输的收发机模块(未示出)。数据分组可以接收自网络模块(未示出),其可驻留在接入点222、不同的接入点、和/或并非驻留在接入点214-224的网络服务器内。网络模块可向被提供给与接入点222相关联的收发机模块的数据分组提供序列号,以使得接入点222可按希望的序列将数据传送至接入终端226。
由于信号质量的变化(可能由于接入终端226在地理区域上的转移而引起),接入终端226可请求从接入点222到接入点224的切换。在一示例中,该请求可以在传送给接入点222、接入点224、和/或至少一定程度上接近接入终端226的其它接入点的CQI报告内指示。一旦接收到该指示(来自与接入点222、网络模块、或接入终端226相关联的收发机模块),与接入点222相关联的收发机模块可向与接入点224相关联的收发机模块提供至少部分式数据分组、以及关于接下来向接入终端226提供什么数据的指示。接入点224随后可按恰当顺序(接收自接入点222以及网络模块)向接入终端226提供恰当数据。
现在参照图3,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内采用的通信装置300。装置300可以是基站或其一部分、路由器或其一部分、交换机或其一部分、网关或其一部分等。装置300可包括存储器302,其留存与按恰当顺序列通过前向链路向接入终端提供数据相关的各种指令。例如,如果装置300是网络模块,则存储器302可包括用于接收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切换至第二收发机模块的指示的指令。这种指示可以接收自第一收发机模块、第二收发机模块、或另一收发机模块中的一方或多方。存储器302还可包括用于确定第二收发机模块(例如,被请求服务该接入终端的收发机模块)的身份的指令。根据一示例,第二收发机模块可以通过分析与其相关联的网际协议(IP)地址来标识。然而,用于标识收发机模块的任何合适方式都是可以构想的,并在旨在落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存储器302还可包括用于向多个收发机模块指示该接入终端正由第二收发机模块服务的指令。通信装置300还可包括被配置成执行这些指令的处理器304。
在另一示例中,通信装置300可以是源收发机模块。在这一实例中,存储器302可包括用于从网络模块接收要组帧并传输到接入终端的数据并在物理信道上将经组帧的数据传送至该接入终端的指令。存储器302还可包括用于接收正由源收发机模块服务的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源收发机模块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的指示的指令。此外,存储器302可包括用于一旦接收到该指示就向目标收发机模块转发部分式数据分组的指令。同样,处理器304可被配置成执行这些指令。
在又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300可以是目标收发机模块。在这种情形中,存储器302可包括用于从源收发机模块接收数据的指令,其中该数据需要传送至接入终端。在一示例中,该数据可以是全数据分组、部分式数据分组、物理层帧等。存储器302还可包括用于接收关于收到数据的哪一部分接下来应被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指示的指令。根据一示例,可在数据分组内放置一指针,其中该指针被用于示出首先向接入终端传送该数据分组的哪一部分(以使得接入终端按恰当次序接收数据)。存储器302还可包括用于从网络模块接收数据的指令,其中该数据需要传送至该接入终端。例如,这些数据可以是经IP封装数据分组的形式。存储器302可另外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第二收发机模块和网络模块的数据排序并传送至该接入终端的指令。处理器304可被配置成执行这些指令。
参照图4-7,示出了与在前向链路上向接入终端传送数据相关的方法集。尽管为了解释简单起见将这些方法集图示和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应该理解和领会的是,这些方法集并不被动作次序所限定,因为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和/或与在此图示和描述的其它动作并发地发生。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和领会,方法集可以替换性地表示为一系列互相关状态或事件,诸如像在状态图中那样。此外,可能并非所有示出的动作都被用于实现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集。
单独参照图4,示出了用于将来自第一收发机模块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式数据分组和/或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转发至第二收发机模块的方法集400。方法集400始于402,并且在404来自网络模块的数据被接收以进行分段、组帧、和向接入终端传输。更具体地,当前正在服务接入终端的第一收发机模块可从网络模块接收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其中这些数据需要从第一收发机模块传送至接入终端。另外,这些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可与指示与这些数据分组相关联的顺序的印戳相关联。第一收发机模块然后可访问这些数据分组并创建用于传输的物理帧。
在406,经组帧的数据在物理信道上被传送给该接入终端。在408,接收到该接入终端希望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切换至第二收发机模块的指示。例如,这一指示可以接收自该接入终端,其中该指示是在CQI报告或其它合适的消息内提供的。在另一示例中,该指示可以接收自第二收发机模块(它从接入终端接收到该指示)。在又一示例中,如果网络模块在第一收发机模块知道该切换请求之前接收到该请求的指示,则网络模块可向第一收发机模块通知该请求。在410,接收自网络模块的数据分组的一部分被转发至第二收发机模块以便向接入终端传输,其中数据分组的这一部分是一旦第一收发机模块接收到该切换请求的指示就被转发的。另外,其它数据分组的部分以及完整数据分组可以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去往第二收发机模块。在一示例中,数据分组的部分可以用消息的形式被提供给第二收发机模块,其中该消息可另外包括关于与该数据分组相关联的序列号以及从何处开始对该数据分组的该部分进行组帧和传送的信息。因此,数据可以按恰当的次序被提供给接入终端。方法集400然后在412结束。
现在转到图5,示出了用于将接收自源收发机模块和网络模块的数据按恰当顺序列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方法集500。该方法集500始于502,并且在504从源收发机模块接收需要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数据。例如,该接入终端可向源收发机模块和/或目标收发机模块指示该接入终端希望从源收发机模块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在506,接收到对接下来应向接入终端传送哪一部分数据的指示。在一示例中,源收发机模块可开始将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的各部分组帧以便在物理信道上传输至该接入终端。然而该数据分组的剩余部分可能仍需要被组帧和传送至该接入终端。相应地,该数据分组的一部分可能仍需要被传送至该接入终端,并且这一部分以及在目标收发机模块处应从何处开始组帧和传输可在该目标收发机模块处从源收发机模块接收。
在508,从网络模块接收到希望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数据。例如,源收发机模块可向网络模块指示特定的一组数据分组已被该源收发机模块提供给目标收发机模块。如在此所使用的,一组数据分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部分式数据分组和/或一个或多个完全数据分组。网络模块随后可提供恰当的一组数据分组(例如,序列中接着的数据分组),并且目标收发机模块不会接收到重复的数据分组。在510,目标收发机模块选择性地将接收自源收发机模块和网络模块的数据排序并将这些数据传送至目标收发机模块。方法集500然后在512完成。
现在参照图6,示出了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向接入终端提供数据有关的方法集600。方法集600始于602,并且在604数据分组被提供给第一收发机模块。更特别地,网络模块可借助层3隧穿将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提供给第一收发机模块,并且第一收发机模块可将此类数据分组的各部分组帧以使其能被传输至接入终端。在606,接收到该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切换的指示。在608,网络模块向多个收发机模块指示第二收发机模块正在服务该接入终端。因此,若干收发机模块将知道当前哪一收发机模块正在服务该接入终端。可使第二收发机模块正在服务该接入终端的指示与序列号相关联,以使得如果在少量时间里发生了多次切换,则接收到该指示的收发机模块将知道哪一指示是最近的。方法集600然后在610完成。
现在转到图7,示出了图解关于切换所采取的行动的流图700。流图700示出了在切换之前、期间、以及之后在接入终端702、源收发机模块704、目标收发机模块706、以及网络模块708之间关于在前向链路上向接入终端702提供数据相关的交互。如上所述,网络模块708可为接入终端702提供到因特网的连入点并且可借助层3信令分别与源及目标收发机模块704和706通信。源和/或目标收发机模块704和706可提供关于接入终端702的空中(OTA)接口,并且可借助层2信令发送和接收关于接入终端702的数据。
在710,接入终端向源收发机模块702指示其希望由源收发机模块704服务(例如,通过前向链路从源收发机模块704提供数据)。在一示例中,接入终端702可生成CQI消息,其中其一部分被用于标识将服务接入终端702的收发机模块。另外,尽管未图示,但是接入终端702可向目标收发机模块706以及若干其它收发机模块传送这一消息。在712,网络模块708借助层3信令向源收发机模块传送要传送至接入终端702的数据。源收发机模块704可从网络模块708接收例如与一序列值相关联的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并且源收发机模块704可将该数据分组的各部分组帧以便通过前向链路传送至接入终端702。在714,源收发机模块704可向接入终端702传送经组帧的数据(以及指示诸如调度参数等前向链路指派参数的消息)。
在716,接入终端702向目标收发机模块706指示希望从源收发机模块704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706。与之前一样,接入终端702可利用CQI消息来向目标收发机模块(以及源收发机模块704和其它收发机模块)提供上述指示716。在718,目标收发机模块706向源收发机模块704指示接入终端702已请求从源收发机模块704被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706。另外,在720目标收发机模块706可向网络模块708通知该请求。
在722,源收发机模块704向目标收发机模块706提供有待传送至接入终端702的数据。根据一示例,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时,源收发机模块704可能已将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的近一半组帧和传送了。因此源收发机模块704可向目标收发机模块706提供该数据分组的剩余部分以进行组帧和传送。另外,指示源收发机模块704知道该切换请求的消息可被提供给目标收发机模块706。在724,源收发机模块704向网络模块708指示该切换正确并且向网络模块708指示源收发机模块704接收到的和/或传递给目标收发机模块706的最近的数据分组。因此,网络模块708可以知道接下来应向目标收发机模块706提供哪一数据分组。
在726,目标收发机模块706向源收发机模块704提供指示该切换已被接受的消息。在728,目标收发机模块706可向接入终端702传送前向链路指派消息和数据。该数据可以是从源收发机模块704转发至目标收发机模块706的数据。在730和732,网络模块708分别通知目标收发机模块706和源收发机模块:目标收发机模块706正在服务接入终端702。此外,网络模块708可向其它收发机模块(未示出)通知目标收发机模块706正在服务接入终端702。在734,网络模块708向目标收发机模块706提供至少一个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以进行分段、组帧、和向接入终端702传送。在734,目标收发机模块706可将此数据(以及调度和前向链路指派参数)传送至接入终端702。尽管以上描述了一特定协议,但应该理解的是一些动作可被省略或者可以按与所描述的不同的次序来进行。
现在参照图8,示出了图解在接入终端802、源收发机模块804、目标收发机模块806、以及网络模块808间关于切换的通信的示例流图800。在该示例流图800中,目标收发机模块806不正确地接收或解码出来自接入终端的关于接入终端802希望从源收发机模块804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806的消息。在810,接入终端可生成CQI报告并且将该CQI报告传送至源收发机模块804(以及可能还有目标收发机模块806和其它收发机模块)。该CQI报告可包括希望由哪一收发机模块服务接入终端802的指示。在812,网络模块808可向源收发机模块804提供要传输至接入终端802的数据分组。每个数据分组可以用序列号来戳记,以使得源收发机模块804可以按希望的次序将物理帧传送至接入终端802。在814,源收发机模块804向接入终端802传送调度信息和/或数据。在816,目标收发机模块(不正确地)从接入终端802接收到接入终端802希望由目标收发机模块806服务的指示。在818,目标收发机模块806可将该接收到的请求通知源收发机模块804,并且在820目标收发机模块806可将该接收到的请求通知网络模块808。然而同时,源收发机模块804可能正在接收来自接入终端802的CQI报告,其中这些报告指示真实情况是接入终端802希望由源收发机模块804服务接入终端802。
因此,在822,源收发机模块804可向网络模块808提供指示接入终端802希望由源收发机模块804服务的消息,并且在824可通过前向链路向接入终端802传送数据和调度信息。在一示例中,源收发机模块804可根据RLP将数据格式化。网络模块808可分别在826和828通知目标收发机模块806、源收发机模块804、以及可能还有其它收发机模块:源收发机模块804正在服务接入终端802。此后,在830,网络模块808可向源收发机模块804提供要送往接入终端802的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在832,源收发机模块804可将接收自网络模块808的数据传送至接入终端802。
现在参照图9,提供一示出在源收发机模块904最初接收到切换请求时接入终端902、源收发机模块904、目标收发机模块906、和网络模块908所采取的行动的示例流图900。在910,接入终端指示该接入终端希望由源收发机模块904来服务(例如,在CQI消息中作同样程度的指示)。在912,网络模块908向源收发机模块提供要传送至接入终端902的至少一个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并且在914源收发机模块904将数据分组的至少一部分组帧并传送至接入终端902。
在916,接入终端902指示接入终端902希望由目标收发机模块906服务,并且源收发机模块904可接收这一指示。在918,源收发机模块通过向目标收发机模块906提供希望被传送至接入终端902的数据来将该切换请求通知目标收发机模块906。与以前一样,源收发机模块904可提供目标收发机模块906应开始向接入终端传送哪些数据的指示。在另一示例中,源收发机模块904可向目标收发机模块906提供部分式数据分组,并且目标收发机模块906可相应地开始传送。
在920,源收发机模块904将该切换请求通知网络模块908并向网络模块指示哪个数据分组已被提供给了目标收发机模块906。在922,目标收发机模块906向源收发机模块904指示已接收到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906的请求,并且在924目标收发机模块906通知网络模块908它将服务接入终端902。在926,目标收发机模块906将接收自源收发机模块904的数据传送至接入终端和/或向接入终端通知926目标收发机模块906将服务接入终端902。在928和930,网络模块908分别向目标收发机模块906和源收发机模块904指示目标收发机模块906正在服务接入终端902。另外,网络模块908可将这一指示提供给未示出的其它收发机模块。在932,网络模块908向目标收发机模块906提供要传送至接入终端902的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并且在934目标收发机模块906将该数据组帧并传送至接入终端902。
现在参照图10,示出了图解在源收发机模块1004不正确地解调出切换请求时由接入终端1002、源收发机模块1004、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和网络模块1008所采取的行动的示例流图1000。在1010,接入终端1002向源收发机模块1004指示(例如,借助于CQI报告)它希望由源收发机模块1004通过前向链路向接入终端1002提供数据。在1012,网络模块1008向源收发机模块1004提供(借助于层3隧穿)要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数据,并且在1014源收发机模块1004根据RLP将数据组帧并将该数据传送至接入终端1002。
在1016,源收发机模块1004不正确地解码出来自接入终端1002的切换请求,其中源收发机模块1004相信接入终端1002正请求向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的切换。在1018,源收发机模块将该切换请求通知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并向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提供数据(例如,至少是一部分式数据分组)。另外,在1020源收发机模块1004向网络模块1008指示该切换请求并向网络模块1008通知传送给接入终端1002的最后一个数据分组。在1022,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驳回该切换请求并将该驳回通知源收发机模块1004。例如,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可从接入终端1002接收到CQI报告,其中该报告的一部分可指示哪一收发机模块应服务接入终端1002。因此,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可知道接入终端1002不希望由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服务,并且可相应地通知源收发机模块1004。在1024,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向网络模块1008指示该切换请求已被拒绝。
在1026,源收发机模块1004可着手向接入终端1002提供数据。例如,源收发机模块1004可具有传输缓冲器,以使得提供给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的数据至少暂时地被留存在源收发机模块1004处。在1028和1030,网络模块1008可向目标收发机模块1006和源收发机模块1004两者通知该切换已失败,并且源收发机模块1004正在服务接入终端1002。在1032,网络模块1008向源收发机模块1004提供希望传送至接入终端1002的数据,并且在1034源收发机模块1004向接入终端1002传送数据。
现在将图11-13合起来参考,示出了系统1100、1200、和1300,其中这些系统涉及在切换期间向各网络实体通知数据状态。应该领会的是,系统1100、1200和1300被表示为包括功能块,其中这些块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
具体转到图11,示出了助益于在有切换被请求时按正确顺序向接入终端传送数据的系统1100。在一示例中,系统1100可驻留在接入点和/或收发机模块内。系统1100包括可与彼此进行与向接入终端传送数据相关的通信的电子模块的编组1102。编组1102包括用于确定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的电组件1104。例如,这一确定可以通过分析由接入终端创建的CQI报告内所指示的收发机模块的身份来作出。更特别地,第二收发机模块可接收CQI报告并确定该第二收发机模块的身份对应于在该接收到的CQI报告内所指示的身份。该身份可以是可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其它收发机模块间标识出该收发机模块的任何合适的标记。因此应该理解的是,用于指示该目标收发机模块的身份的各种方式皆是发明人已构想的,并且旨在落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编组1102还包括用于从第一收发机模块接收数据以及用于从第一收发机模块接收对接下来应向接入终端传送什么数据的指示的电组件1106。例如,RLP分组报头中的时间戳或其它序列号可指示接下来应向接入终端传送什么数据。编组1102另外包括用于从网络模块接收数据的电组件1108,其中该数据希望被传送至该接入终端。根据一示例,接收自网络模块的数据可以是与一序列号或印戳相关联的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由此使得第二收发机模块能够确定接下来向接入终端传送什么数据。编组1102还可包括用于按恰当顺序向接入终端传送数据的电组件1110,其中该数据是接收自第一收发机模块和网络模块。概言之,第二收发机模块可接收要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数据,其中该数据不重复而应按特定顺序传送。系统1100还可包括存储器1112,它可留存与执行组件1104-1110相关的指令。或者,编组1102及其内容可由存储器1112包括。
现在参照图12,示出了助益于向多个收发机模块通知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的系统1200。系统1200包括电组件的编组1202,其中这些组件可联合工作以向若干收发机模块通知哪一收发机模块当前正在服务接入终端。编组1200包括用于接收关于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的指示的电组件1204。在一示例中,第一收发机模块、第二收发机模块、或这两个收发机模块都可将该请求通知网络模块。
编组1200还包括用于向多个收发机模块指示第二收发机模块正在服务该接入终端的电组件1206。例如,网络模块可向多个收发机模块提供该服务收发机模块的IP地址。系统1200还包括存储器1208,其中存储器1208可包括由编组1202执行的指令。或者,编组1202可驻留在存储器1208内。
现在转到图13,示出了助益于向正在服务接入终端的收发机模块提供部分式数据分组的系统1300。系统1300包括共同行动以完成这一目的的电组件编组1302。编组1302包括用于接收关于接入终端已请求从第一收发机模块向第二收发机模块的切换的电组件1304。编组1302可另外包括用于向第二收发机模块提供部分式数据分组的电组件1306。该数据分组的其余部分可能先前已由第一收发机模块传送给了接入终端。系统1300另外包括存储器1308,其中存储器1308可包括可被访问以分别由电组件1304和1306执行的指令,或者存储器1308可包括编组1302。
图14示出了可与在切换前后向接入终端顺序地传送数据相关地使用的系统1400。系统1400包括接收机1402,其接收来自例如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的信号,以及对收到信号执行典型动作(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并将经调理的信号数字化以获得样本。解调器1404可解调接收到的导频样本并将其提供给处理器1406以进行信道估计。
处理器1406可以是专用于分析接收机组件1402所接收到的信息和/或生成供发射机1414发射的信息的处理器。处理器1406可以是控制系统140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处理器,和/或分析接收机1402所接收到的信息、生成供发射机1414发射的信息、并控制系统140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处理器。系统1400可包括优化用户装备在切换之前、期间、和/或之后的性能的优化组件1408。优化组件1408可以被纳入到处理器1406中。应该领会的是,优化组件1408可包括与确定是否从源收发机模块切换至目标收发机模块相关地执行基于效用的分析的优化代码。该优化代码可以与结合执行切换来执行推断和/或概率确定和/或基于统计的确定相关地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
系统(用户装备)1400可另外包括存储器1410,其可操作地耦合至处理器1406并存储诸如关于基站(收发机模块)的信号强度信息、调度信息等信息,其中这些信息可以与确定是否以及何时请求切换相关地使用。存储器1410可另外存储与生成查找表等相关联的协议,以使得系统1400可采用所存储的协议和/或算法来增大系统容量。将可领会,本文所描述的数据存储(例如,存储器)组件或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作为示例而非限定,RAM有许多形式可用,诸如同步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和直接存储器总线RAM(DRRAM)。存储器1410旨在包括而不限于这些以及任何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处理器1406连接到码元调制器1412和传送已调制信号的发射机1414。
图15示出了可与接收切换指示和/或相应地向接入终端传送数据相关地使用的系统。系统1500包括具有接收机1510的基站1502,该接收机经由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1506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504接收信号并通过多个发射天线1508向这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504传送。在一个示例中,接收天线1506和发射天线1508可使用单个天线集来实现。接收机1510可从接收天线1506接收信息并操作地与解调接收到的信息的解调器1512相关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领会的,接收机1510可是例如耙式接收机(例如,使用基带相关器个别地处理各个多径信号分量的技术、……)、基于MMSE的接收机、或用于分离出向其指派的用户设备的某种其它合适的接收机。例如,可使用多个接收机(例如,每接收天线一个),并且这些接收机可彼此通信以提供对用户数据更好的估计。已解调码元由处理器1514来分析,该处理器类似于以上参照图14所描述的处理器,并且被耦合至存储与用户设备指派有关的信息、与其有关的查找表等的存储器1516。每个天线的接收机输出可由接收机1510和/或处理器1514联合处理。调制器1518可将信号复用以由发射机1520通过发射天线1508传送到用户设备1504。
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可由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用户装备或网络设备内的各个处理单元可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道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内实现。
当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中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这些系统和/或方法时,它们可被存储在诸如存储组件的机器可读介质中。代码段可表示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何组合。代码段可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来耦合至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可使用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的任何合适手段来传递、转发或传送。
对于软件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软件代码可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在处理器内实现,或实现于存储器外部,在后一种情形中其可通过各种手段通信地耦合至处理器。
以上所描述的包括所公开的主题内容的示例。当然,出于描述此主题内容的目的而要描述组件或方法集的每一种可构想到的组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认识到,许多进一步的组合和置换是可能的。因此,该主题内容旨在涵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类变更、修改和变形。此外,就术语“包括”在本具体描述或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范畴而言,此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类似的方式作包含在内之解,正如“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作为过渡词使用时所解释的那样。
Claims (41)
1.一种用于在目标基站处切换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站处从源基站接收要给接入终端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从数据分组创建的物理层帧;
在所述目标基站处直接从所述源基站接收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标识应被指派给要给所述接入终端的下一分组的下一序列号;
在所述目标基站处从网络模块接收要给所述接入终端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未组帧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
由所述目标基站将所述第二数据组帧以将接收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接收自所述网络模块的所述第二数据选择性地排序,以及
从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接入终端传送经排序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源基站接收部分式数据分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网络模块接收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所述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与印戳相关联,所述印戳指示所述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在要给所述接入终端的分组序列内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报头内的信息来将接收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第一数据排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头内的信息包括无线电链路协议(RLP)印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关于所述接入终端正在请求从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指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到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数据时确定所述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
8.一种目标基站,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指令;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
在所述目标基站处从源基站接收要给接入终端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从数据分组创建的物理层帧;
在所述目标基站处直接从所述源基站接收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标识应被指派给要给所述接入终端的下一分组的下一序列号;
在所述目标基站处从网络模块接收要给所述接入终端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未组帧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
由所述目标基站将所述第二数据组帧以将接收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接收自所述网络模块的所述第二数据选择性地排序,以及
向所述接入终端传送经排序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是部分式数据分组的形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确定所述接入终端正在请求从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基于接收自所述接入终端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报告来确定所述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分析所述CQI报告内的标识符以确定所述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
13.一种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使得目标基站执行以下操作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操作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站处从源基站接收要给接入终端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从数据分组创建的物理层帧;
在所述目标基站处直接从所述源基站接收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标识应被指派给要给所述接入终端的下一分组的下一序列号;
在所述目标基站处从网络模块接收要给所述接入终端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未组帧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
由所述目标基站将所述第二数据组帧以将接收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接收自所述网络模块的所述第二数据选择性地排序,以及
从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接入终端传送经排序的接收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接收自所述网络模块的所述第二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还存储有用于使所述目标基站执行以下操作的进一步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从接入终端接收CQI报告;以及
基于所述CQI报告来确定所述接入终端请求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还存储有用于使所述目标基站执行以下操作的进一步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基于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接入终端想要从所述源基站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还存储有用于使所述目标基站执行以下操作的进一步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向所述网络模块指示切换已经成功完成。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还存储有用于使所述目标基站执行以下操作的进一步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向所述接入终端提供前向链路调度信息。
18.一种目标基站,包括:
用于在目标基站处确定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处接收来自所述源基站的第一数据以及用于直接从所述源基站接收指示符的装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从数据分组创建的物理层帧;所述指示符标识应被指派给要给所述接入终端的下一分组的下一序列号;
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处从网络模块接收要给所述接入终端的第二数据的装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未组帧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以及
用于由所述目标基站将所述第二数据组帧以将接收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接收自所述网络模块的所述第二数据选择性地排序,以及
用于从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接入终端传送经排序的接收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接收自所述网络模块的所述第二数据的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接收自所述网络模块的所述第二数据组帧为物理层帧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根据RLP将所述帧格式化的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从所述源基站接收部分式数据分组的装置,其中所述部分式数据分组是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的一部分。
22.一种用于在网络模块处切换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网络模块处接收关于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指示;
在所述网络模块处从所述源基站接收标识从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的数据的指示或者哪个数据接下来应从所述网络模块被传送至所述目标基站的指示;以及
通过使所述目标基站正在服务所述接入终端的指示与序列号相关联,来向多个基站指示所述接入终端现在正由所述目标基站服务。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分析与所述目标基站相关联的网际协议(IP)地址来标识出所述目标基站。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源基站接收关于所述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源基站切换的所述指示。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关于所述接入终端已请求向所述目标基站切换的所述指示。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向所述多个基站指示所述目标基站现在正在服务所述接入终端之前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到关于所述接入终端已请求切换的所述指示。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目标基站提供要传送至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提供的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和指示与所述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相关联的顺序的印戳。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包括序列号。
30.一种网络模块,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指令;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
在所述网络模块处接收关于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指示;
在所述网络模块处从所述源基站接收哪个数据已从所述源基站被转发至所述目标基站的指示或者哪个数据接下来应从所述网络模块被传送至所述目标基站的指示;以及
通过使所述目标基站正在服务所述接入终端的指示与序列号相关联,来向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指示所述目标基站现在正在服务所述接入终端。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向至少一个其他基站指示所述目标基站现在正在服务所述接入终端。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将提供给基站的数据分组与指示传送顺序的印戳相关联。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一旦接收到所述接入终端已请求了所述切换的指示,就向所述目标基站提供至少一个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接收到的指示内的IP地址来标识所述目标基站。
35.一种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使得网络模块执行以下操作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操作包括:
在所述网络模块处确定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的切换;
在所述网络模块处从所述源基站接收哪个数据已从所述源基站被转发至所述目标基站的指示或者哪个数据接下来应从所述网络模块被传送至所述目标基站的指示;以及
通过使所述目标基站正在服务所述接入终端的指示与序列号相关联,来向多个基站指示所述目标基站正通过前向链路向所述接入终端传送数据。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站包括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一步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网络模块向所述目标基站提供一个或多个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包括指示所述数据分组将被组帧和传送至所述接入终端的顺序的印戳。
39.一种网络模块,包括:
用于在所述网络模块处接收接入终端已请求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指示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网络模块处从所述源基站接收哪个数据已从所述源基站被转发至所述目标基站的指示或者哪个数据接下来应从所述网络模块被传送至所述目标基站的指示的装置;以及
用于通过使所述目标基站正在服务所述接入终端的指示与序列号相关联,来向多个基站提供指示所述目标基站正在服务所述接入终端的消息的装置。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网络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提供要传输至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分组的装置。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网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组是经IP封装的数据分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74117005P | 2005-11-30 | 2005-11-30 | |
US60/741,170 | 2005-11-30 | ||
CN200680044633.6A CN101317488B (zh) | 2005-11-30 | 2006-11-30 | 切换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44633.6A Division CN101317488B (zh) | 2005-11-30 | 2006-11-30 | 切换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2009A CN104812009A (zh) | 2015-07-29 |
CN104812009B true CN104812009B (zh) | 2020-01-21 |
Family
ID=3854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44633.6A Active CN101317488B (zh) | 2005-11-30 | 2006-11-30 | 切换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 |
CN201510278860.6A Active CN104812009B (zh) | 2005-11-30 | 2006-11-30 | 切换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44633.6A Active CN101317488B (zh) | 2005-11-30 | 2006-11-30 | 切换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42631B2 (zh) |
EP (2) | EP2175679B1 (zh) |
JP (1) | JP4843052B2 (zh) |
KR (1) | KR101101724B1 (zh) |
CN (2) | CN101317488B (zh) |
AR (1) | AR056822A1 (zh) |
TW (2) | TWI463888B (zh) |
WO (1) | WO2007111717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78238B2 (en) | 2005-04-29 | 2013-07-02 | Jasper Wireless, Inc. | Global platform for managing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
US8745184B1 (en) | 2007-05-18 | 2014-06-03 | Jasper Wireless,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visioning using state transition rules |
US9226151B2 (en) | 2006-04-04 | 2015-12-29 | Jasper Wireles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device with customer-specific services |
US8867575B2 (en) | 2005-04-29 | 2014-10-21 | Jasper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device for geographically preferential services |
KR100957427B1 (ko) * | 2006-12-27 | 2010-05-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
US8451752B2 (en) * | 2007-05-21 | 2013-05-28 | Arrowspan, Inc. | Seamless handoff scheme for multi-radio wireless mesh network |
US8830950B2 (en) * | 2007-06-18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DCP reordering at handoff |
EP2026618B1 (en) * | 2007-08-14 | 2012-08-01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with data forwarding from source to target evolved node-b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8358623B2 (en) * | 2007-11-06 | 2013-01-22 | Airvana Network Solutions, Inc. | Active handoffs in a network |
US8503360B2 (en) * | 2009-06-26 | 2013-08-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ulti-user joint transmit-receive beamforming |
CN101998554A (zh) * | 2009-08-18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中继的切换方法和移动无线中继系统 |
KR102460350B1 (ko) * | 2015-11-06 | 2022-10-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68071A (ja) | 1994-12-14 | 1996-06-25 | N T T Ido Tsushinmo Kk | 移動通信方式におけるチャネル切替方法 |
FI101763B (fi) | 1995-12-01 | 1998-08-14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Siirrettävän tiedon koostumuksen säilyttäminen tukiaseman vaihdon yhte ydessä |
FI102654B1 (fi) * | 1996-02-22 | 1999-01-15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tukiaseman vaihtamiseksi ATM-verkon radiolaajennuksessa |
US6055427A (en) | 1996-07-18 | 2000-04-25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Hard handoff and a radio system |
FI109503B (fi) | 1997-04-15 | 2002-08-15 | Nokia Corp | Pakettien menetyksen estäminen pakettipohjaisen tietoliikenneverkon handoverissa sekä handovermenetelmä |
US6134237A (en) | 1997-09-30 | 2000-10-1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data packets in a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AU9629798A (en) | 1998-10-06 | 2000-04-26 | Nokia Networks Oy | Radio link protocol with reduced signaling overhead |
US6507572B1 (en) | 1999-06-11 | 2003-01-1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Primary transfer for simplex mode forward-link high-speed packet data services in CDMA systems |
US6463285B1 (en) | 2000-02-09 | 2002-10-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Arrangement for data exchan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430395B2 (en) * | 2000-04-07 | 2002-08-06 | Commil Ltd. | Wireless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WPBX) and communicating between mobile units and base stations |
EP1168871A1 (en) | 2000-06-20 | 2002-01-02 | Alcatel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eal time protocol synchronization after hand-over procedure |
JP3777996B2 (ja) * | 2001-03-13 | 2006-05-24 | 株式会社Kddi研究所 | 路車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のデータ制御方法 |
AU2002255204A1 (en) | 2001-04-25 | 2002-12-23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ward link cell switching |
JP2002354013A (ja) * | 2001-05-30 | 2002-12-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データ伝送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
US6725040B2 (en) | 2001-07-09 | 2004-04-20 | Asustek Computer Inc. | Lossless SRNS relocation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100595583B1 (ko) | 2001-07-09 | 2006-07-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에 따른 패킷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
US6775533B2 (en) | 2001-07-27 | 2004-08-10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a first target entity and a second target entity of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03069617A (ja) | 2001-08-27 | 2003-03-07 | Ntt Docomo Inc |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基地局、エッジルータ、中継ルータ、無線端末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
WO2003041326A2 (en) | 2001-11-09 | 2003-05-1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oving picture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DE10158995C1 (de) | 2001-11-30 | 2003-01-23 | Thyssenkrupp Stahl Ag | Aus Stahlblech bestehender Verbindungsknoten von aus Stahlblech bestehenden Profilen |
KR100438443B1 (ko) | 2001-12-12 | 2004-07-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수행방법 |
US6909899B2 (en) | 2002-03-11 | 2005-06-21 | Qualcomm, Inco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service instances |
TWI380635B (en) | 2002-05-10 | 2012-12-2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System for permitting control of the purging of a node b by the 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
ITMI20021234A1 (it) * | 2002-06-06 | 2003-12-09 | Mhouse Srl | Impianto elettrico di controllo di almeno un cancello o un portone o un elemento similare di tipo movimentato elettricamente |
DE60204867T2 (de) | 2002-07-16 | 2006-05-1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aketsortierung in einem mobilen Kommunikationsnetzwerk |
US8254935B2 (en) | 2002-09-24 | 2012-08-28 | Fujitsu Limited | Packet transferring/transmitting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545143B1 (en) | 2002-09-24 | 2011-06-15 | Fujitsu Limited | Packet transferring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584431B1 (ko) * | 2003-02-14 | 2006-05-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데이터재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WO2004075589A1 (ja) | 2003-02-18 | 2004-09-02 | Fujitsu Limited |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DE602004011904D1 (de) | 2003-02-27 | 2008-04-03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Verfahren und drahtloser komponent zur vermeidung von tcp paketwiederübertragung während des weiterreichens eines mobilgeräts |
JP2004282652A (ja) | 2003-03-19 | 2004-10-07 | Nec Corp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データ転送方法 |
CN100334918C (zh) | 2004-06-18 | 2007-08-2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移动ip中移动节点实现无缝切换的方法 |
JP4509825B2 (ja) | 2005-03-01 | 2010-07-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US7317707B2 (en) | 2005-06-02 | 2008-01-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seamless session transfer of a mobile station |
US8571556B2 (en) | 2005-06-14 | 2013-10-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signa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031071B2 (en) | 2005-08-26 | 2015-05-12 | Alcatel Lucent | Header elimination for real time internet applications |
US7542448B2 (en) | 2005-09-30 | 2009-06-02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Providing handoff in a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
JP2007150538A (ja) | 2005-11-25 | 2007-06-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移動端末、基地局及びエッジ装置 |
CN100433925C (zh) * | 2005-11-29 | 2008-11-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软切换的方法 |
EP1997269A4 (en) | 2006-03-22 | 2014-01-08 | Lg Electronics Inc | ASYMMETRIC CRYPTOGRAPHY FOR WIRELESS SYSTEMS |
US7936719B2 (en) | 2006-04-20 | 2011-05-03 |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 Packet loss prevention during handoff using packet copy-and-forward |
TW200743342A (en) | 2006-05-10 | 2007-11-16 | Innovative Sonic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ciphering activation ti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20080019320A1 (en) | 2006-07-18 | 2008-01-2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embedded status information in handover control signaling |
CN101536579B (zh) | 2006-10-31 | 2013-10-1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演进节点b间切换方法和装置 |
TWI315143B (en) | 2006-11-24 | 2009-09-21 | Ind Tech Res Inst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and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reof and mobile station |
EP2088793A4 (en) * | 2006-12-01 | 2011-09-1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BASIC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830950B2 (en) | 2007-06-18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DCP reordering at handoff |
-
2006
- 2006-11-29 US US11/564,827 patent/US8842631B2/en active Active
- 2006-11-30 TW TW100118050A patent/TWI463888B/zh active
- 2006-11-30 KR KR1020087015977A patent/KR10110172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11-30 WO PCT/US2006/061436 patent/WO2007111717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11-30 JP JP2008543581A patent/JP4843052B2/ja active Active
- 2006-11-30 EP EP10152153.2A patent/EP2175679B1/en active Active
- 2006-11-30 TW TW095144867A patent/TWI377853B/zh active
- 2006-11-30 EP EP06850215.2A patent/EP1955570B1/en active Active
- 2006-11-30 AR ARP060105296A patent/AR056822A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11-30 CN CN200680044633.6A patent/CN101317488B/zh active Active
- 2006-11-30 CN CN201510278860.6A patent/CN10481200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733771A (en) | 2007-09-01 |
CN101317488A (zh) | 2008-12-03 |
US20070177547A1 (en) | 2007-08-02 |
TWI377853B (en) | 2012-11-21 |
CN101317488B (zh) | 2016-08-03 |
EP2175679B1 (en) | 2020-01-01 |
JP2009518892A (ja) | 2009-05-07 |
KR20080081010A (ko) | 2008-09-05 |
WO2007111717A2 (en) | 2007-10-04 |
AR056822A1 (es) | 2007-10-24 |
US8842631B2 (en) | 2014-09-23 |
TWI463888B (zh) | 2014-12-01 |
EP1955570A2 (en) | 2008-08-13 |
JP4843052B2 (ja) | 2011-12-21 |
EP2175679A2 (en) | 2010-04-14 |
WO2007111717A3 (en) | 2008-01-17 |
EP2175679A3 (en) | 2010-04-28 |
EP1955570B1 (en) | 2019-01-02 |
KR101101724B1 (ko) | 2012-01-05 |
TW201146040A (en) | 2011-12-16 |
CN104812009A (zh) | 2015-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12009B (zh) | 切换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 | |
US777399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in handover area using transport channels for uplink service | |
JP5926624B2 (ja) | RRC(radioresourcecontrol)−サービスデータユニットの受信 | |
US7535876B2 (en) | Method of flow control for HSDPA and HSUPA | |
US20090238142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dcp status report | |
RU2601175C2 (ru) |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от контроллера радиосети к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му устройству | |
US20080171548A1 (en) | Configuring a base station to act as a regional mobility agent | |
CN111490857A (zh) | 适配实体和rlc实体的无线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
US8345649B2 (en) | Method for indication of consecutive data units in a RAN | |
CN105830511A (zh) | 一种sgw、mme、寻呼方法及系统 | |
EP1955572B1 (en) | Receiver status message management during handoff | |
US764985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adio bearer multiplexing within segmentation protocol | |
EP2827676B1 (en) | Wireless device, radio network node, methods therein,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