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0498A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0498A
CN104810498A CN201510023160.2A CN201510023160A CN104810498A CN 104810498 A CN104810498 A CN 104810498A CN 201510023160 A CN201510023160 A CN 201510023160A CN 104810498 A CN104810498 A CN 104810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unit
cover plate
electrode
mould product
sealed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31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在
宋墙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10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04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the sealing members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lid an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3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4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在壳体的内部中的电极组件;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一电极单元具有暴露到壳体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并具有在壳体的内部中的一位置处电联接到电极组件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以及围绕接合部分的密封模制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接合部分接合在一起。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此申请要求2014年1月28日递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且名称为“二次电池”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010877号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整体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通常可充电和可放电。二次电池用作移动设备、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自行车、不间断电源等的能源。根据使用二次电池的外部设备的类型,二次电池可以以单个电池的形式或者以通过在一个单元中连接多个二次电池得到的电池模块的形式来使用。
诸如蜂窝电话的小型移动设备可通过使用单个电池的输出和容量运行预定的时间段。然而,当需要扩展的驱动时间或高功率驱动时,如在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由于其输出和容量,可以使用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可以根据包括在电池模块中的电池的数量增加。
发明内容
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在壳体的内部中的电极组件;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一电极单元具有暴露到壳体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并具有在壳体的内部中的一位置处电联接到电极组件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以及围绕接合部分的密封模制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接合部分接合在一起的。
第一部分可以在接合部分直接接触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全部接触区域可以被密封模制件围绕。
电池可以进一步包括封闭壳体的开口的盖板。密封模制件可以置于第一电极单元和盖板之间,并可以将第一电极单元与盖板电隔离。
盖板可以包括在盖板中的孔,第一电极单元可以经由孔穿透盖板,密封模制件可以密封盖板中的孔。
在第一电极单元穿过盖板中的孔被安装后,密封模制件可以被模制。
密封模制件可以从壳体的内部延伸到壳体的外部。
电池可以进一步包括封闭壳体的开口的盖板。接合部分可以至少部分地延伸至过盖板以上。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使用选自填塞、焊接、片金属接合、铆接和冲压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接合部分接合在一起。
第一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孔,第二部分可以包括与第一孔重叠的第二孔,树脂材料可以设置在第一孔和第二孔中。
密封模制件可以在第一孔和第二孔重叠处围绕第一电极单元。密封模制件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密封模制件可以置于第一电极单元和封闭壳体的开口的盖板之间,可以将第一电极单元与盖板电隔离。
第一部分可以与电联接到相邻的单电池的汇流条接触。汇流条可以由与第二部分的金属材料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电池可以进一步包括电联接到电极组件并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第二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可以从壳体的内部延伸到壳体的外部。
第二电极单元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一部分可以暴露到壳体的外部。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二部分可以电联接到电极组件。
第一电极单元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可以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第一单电池和第二单电池可以设置为彼此相邻,每一个包括各自的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第一单电池的第一电极单元的第一部分可以通过汇流条联接到第二单电池的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一部分,并且第一单电池的第一电极单元的第一部分、第二单电池的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一部分和汇流条可以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电极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以及在它们之间的隔板。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可以具有涂覆在其上的各自的活性物质。
密封模制件可以包括第一块部分、第二块部分和槽部分。槽部分可以置于第一块部分和第二块部分之间。槽部分可以与封闭壳体的开口的盖板啮合。
第二部分可以沿基本上垂直于盖板的方向从第一部分延伸,槽部分可以沿第二部分的圆周方向环绕第二部分。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实施例,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例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图2例示图1所示的单电池的透视图;
图3例示图2所示的单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4例示图3的主要零件的透视图;
图5例示沿图4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图6至图8例示示出电极端子和集流构件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各种形式的剖视图;
图9例示沿图4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和
图10例示作为比较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解释为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公开完全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示例实施方式。在图中,为了例示清楚,层和区域的尺寸可能夸大。在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1示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
二次电池10可包括至少一个单电池100。在图1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二次电池10可包括彼此电连接的第一单电池和第二单电池100。第一单电池和第二单电池100可设置成沿布置方向彼此相邻,并且可以通过汇流条15彼此电连接。
图2示出图1所示的单电池100。
参照图2,单电池100可包括容纳电极组件150(见图3)的壳体180、密封壳体180的盖板130、设置在盖板130上的电极端子111和121。电极端子111和121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一对第一电极端子111和第二电极端子121。
盖板130包括用于通过(在壳体180的内部压力超过预先设定的点的异常操作时)破裂释放内部压力的通风部分135以及用于密封电解质注入孔的电解质注入孔密封件138。
图3示出图2所示的单电池100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3,电极组件150可以容纳在壳体180中。电极组件150可包括具有相反极性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以及置于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电极组件150可以形成为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隔板卷绕成果冻卷形状的卷型,或者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隔板交替堆叠的堆叠型。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具有涂覆在其上的各自的活性物质。
盖板130联接到电极组件150容纳在其中的壳体180的上开口上,以密封电极组件150。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50的电极端子111和121可形成在盖板130的外部,用于电极组件150与外部电路(未示出)之间或电极组件150和相邻的单电池100之间的电连接。电极端子111和121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第一电极端子111和第二电极端子121,并且可分别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50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
例如,第一电极端子111和第二电极端子121可以电连接到容纳在壳体180中的电极组件150,并且可以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50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用作负端子和正端子。例如,第一电极端子111和第二电极端子121可分别形成在单电池100的左右两侧上。
第一电极端子111和第二电极端子121构成第一电极单元110和第二电极单元120的部件。例如,第一电极单元110和第二电极单元120可以构成从电极组件150延伸的电通路以将电极组件150中积累的放电功率供应到外部,或者可构成连接到电极组件150的电通路以从外部接收再充电功率。
第一电极单元110和第二电极单元120可以构成单电池100的负电极和正电极。第一电极单元110和第二电极单元120可以形成为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将在下面描述的电极单元110和120的技术规格可以共同应用到第一电极单元110和第二电极单元120。在其它实施例中,下面的技术规格可以仅应用到从第一电极单元110和第二电极单元120之间选择的一个电极单元110或120。
下面将首先描述第一电极单元110的结构,然后将描述第二电极单元120。
图4是图3所示的主要零件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沿图4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4和图5,电极单元110被组装为穿透盖板130的开口(或孔)130'。密封模制件115置于电极单元110和盖板130之间。电极单元110包括设置在盖板130上的电极端子111(对应于第一电极端子)和电连接电极端子111与电极组件150的集流构件112(对应于第一集流构件)。例如,电极端子111可以由第一金属材料形成,集流构件112可以由与第一金属材料不同的第二金属材料形成。因此,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可以分别由彼此不同的第一金属材料和第二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在接合部分113形成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单元110具有暴露到壳体180的外部的第一部分(第一电极端子111),并具有在壳体180的内部中的一位置处电联接到电极组件150的第二部分(第一集流构件112)。第一部分在接合部分113直接接触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全部接触区域被密封模制件115围绕。
关于与汇流条15的连接,当电极端子111由与集流构件112的金属材料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时,电极端子111和汇流条15之间的接合可以由相同种类的金属形成。例如,当电极端子111和汇流条15两者由第一金属材料(也就是相同材料)形成时,电极端子111和汇流条15之间的接合可以由相同种类的金属形成。
集流构件112可以由与第一金属材料不同的第二金属材料形成,以与电极组件150稳定连接。因此,在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可以形成在由第二金属材料形成的集流构件112和由第一金属材料形成的电极端子111之间时,相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可以形成在由第一金属材料形成的电极端子111和由第一金属材料形成的汇流条15之间。
作为详细的示例,当第一电极单元110构成负电极时,集流构件112可以由铜材料形成,电极端子111可以由铝材料形成,这样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接合部分113)形成在集流构件112和电极端子111之间。以这种方式,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接合部分113)形成在由铜形成的集流构件112和由铝形成的电极端子111之间,如将在下面描述的,集流构件112和电极端子111可通过例如使用选自填塞、焊接、片金属接合、铆接和冲压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等彼此接合。
电极端子111和汇流条15两者可以由铝材料(也就是相同材料)形成,这样相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可形成在电极端子111和汇流条15之间。
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在接合部分113彼此接合。在接合部分113,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可通过各种接合技术,如片金属接合(弓形体)、铆接、填塞或焊接,彼此接合。
图5至图8示出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各种形式。
在图5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可通过焊接彼此接合。例如,要接合的两个构件(也就是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可以设置成彼此重叠,焊接工艺可应用到其重叠部分,使得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彼此接合。在焊接工艺中,可以使用各种焊接方法,诸如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和电阻焊接。
在图6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接合部分213可以由片金属接合(弓形体)形成。因此,电极端子211和集流构件212可以由片金属接合(弓形体)彼此接合。例如,在要接合的两个构件(也就是电极端子211和集流构件212)设置成彼此重叠后,诸如冲压机的成形工具(未示出)可以定位在其重叠部分的任一侧,具有凹槽的模具(未示出)可定位在另一侧,然后可以以预定压力挤压成形工具。因此,彼此重叠的构件211和212可驱动到模具的凹槽中并彼此固定,从而构成接合。附图标记215表示密封模制件,下面将详细描述其技术规格。附图标记210表示第一电极单元。
图7示出图6所示的接合部分213的变形实施例。参照图7,此示例实施例的接合部分213'可由和图6一样的片金属接合(弓形体)形成。此外,在此实施例中,要接合的两个构件(也就是电极端子211和集流构件212)可以设置成彼此重叠,孔210'可以形成在其重叠部分。然后,可以进行插入注射模制,使得可以形成密封模制件215',模制树脂可通过电极端子211和集流构件212的对准的孔210'注入。通过电极端子211和集流构件212的孔210'注入的模制树脂可以提高接合强度。孔形成和片金属接合可以通过施加预定的压力到置于成形工具(未示出)和模具(未示出)之间的电极端子211和集流构件212而同时进行,或者可以通过单独工艺进行。附图标记215'表示密封模制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参照图8,电极端子311和集流构件312可以通过铆接或填塞工艺彼此接合(接合部分313)。因此,电极端子311和集流构件312可以通过铆接或填塞彼此接合(接合部分313)。
如该图所示,要接合的两个构件(也就是电极端子311和集流构件312)可以设置成彼此重叠,然后对准,使得分别形成在电极端子311和集流构件312中的接合孔彼此对应。接下来,铆接构件314可插入到电极端子311和集流构件312的接合孔中。诸如锤的成形工具(未示出)可定位在铆接构件314的一端侧,模具(未示出)可定位在铆接构件314的另一端侧。然后,通过用成形工具锤打锤击铆接构件314,铆接构件314的端部可绕接合孔挤压,使得两个构件311和312挤压并接合在一起。
例如,铆接构件314可包括具有大直径的头部分314a和具有小直径的主体部分314b。通过锤击主体部分314b的端部,预定压力可施加到主体部分314b的端部,使得比接合孔具有更大直径的头部分314a可以形成在主体部分314b的端部。以这种方式,构件311和312可以一起固定在两个头部分314a之间,并且可以接合在一起。附图标记315表示密封模制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附图标记310表示第一电极单元。
如上所述,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可通过各种接合方法构成接合部分113。也可以使用除了本文中特别描述的那些方法之外的方法,因此,接合部分113可通过各种接合方法形成。
现在将参照图4和图5描述密封模制件115(对应于第一密封模制件)。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之间的接合部分113可以由密封模制件115围绕。密封模制件115可围绕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之间的接合部分113,并且还可以提高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强度。由于材料特性,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强度可能相对低。因此,通过用密封模制件115围绕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部分113,可以提高接合部分113的接合强度。在一实施方式中,密封模制件115从壳体180的内部延伸到壳体180的外部。在一实施方式中,接合部分113至少部分地延伸至盖板130以上。
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之间的接合部分113可以由密封模制件115围绕和密封。密封模制件115可以覆盖并保护包括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界面的接合部分113,并阻挡湿气渗入,这可以有助于防止异种金属界面处的腐蚀。例如,密封模制件115可以将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之间的接合部分113与环境绝缘,这可以有助于防止接合部分113的腐蚀。
参照图5,包括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的电极单元110可以安装为通过盖板130的开口130'穿透盖板130。密封模制件115可置于电极端子111与盖板130之间。例如,密封模制件115可置于电极端子111与盖板130之间,以将它们接合在一起,并且可用于固定电极单元110相对于盖板130的位置。
密封模制件115可置于电极端子111与盖板130之间,以将它们彼此电绝缘。例如,电极端子111和盖板130可具有不同的极性,并且可以通过使密封模制件115置于它们之间而将它们彼此绝缘。例如,密封模制件115可由具有电绝缘特性的聚合物树脂材料形成。
密封模制件115可完全密封由电极单元110穿透的盖板130的开口130'。例如,密封模制件115可以密封容纳在壳体180中的电极组件150和电解质(未示出),保护它们免受外部有害物质影响。
作为一个示例,通过在盖板130的开口130'中插入电极单元110且然后在开口130'和电极单元110之间注射模制树脂(未示出),可以形成密封模制件115。例如,密封模制件115可通过插入注射模制而形成。电极单元110插入其中的盖板130可定位在模制树脂将注射到其中的模具(未示出)中。然后,通过用于将电极单元110和盖板130临时地固定在模具中并将模制树脂注射到模具中的插入注射模制,可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密封模制件115。此时,注入的模制树脂可以完全填充盖板130和电极单元110之间的间隙,并且可以气密地置于它们之间。以这种方式,容纳在壳体180中的电极组件150和电解质(未示出)可被密封,并且可以防止外部的有害物质渗入壳体180中或内部电解质泄漏。
参照图4和图5,密封模制件115可包括位于盖板130的开口130'中的接合槽部分(或槽部分)115c、接合槽部分115c之上的上块(或第一块部分)115a以及接合槽部分115c之下的下块(或第二块部分)115b。接合槽部分115c可以构成密封模制件115中具有最小宽度的颈部。具有相对大的宽度的上块115a以及下块115b设置在接合槽部分115c之上和之下,使得盖板130可稳固地定位在接合槽部分115c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接合槽部分115c与封闭壳体180的开口的盖板130啮合。
密封模制件115可以无缝地形成为一体。例如,密封模制件115的接合槽部分115c、上块115a和下块115b可以无缝地连接为一体,并且各个部分可以通过插入注射模制同时一起形成。
上块115a可置于电极端子111与盖板130之间,并且可以将电极端子111与盖板130绝缘。
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之间的接合部分113可以由至少接合槽部分115c和下块115b围绕。例如,接合部分113可以延伸遍及接合槽部分115c和下块115b,并且接合槽部分115c和下块115b可围绕接合部分113,以保护异种金属界面免受腐蚀,并提高接合强度。在各种示例实施例中,接合部分113可以被形成为遍及接合槽部分115c、上块115a和下块115b,接合槽部分115c、上块115a和下块115b都可以配合地围绕并保护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的接合部分113。在一实施方式中,集流构件112沿基本上垂直于盖板130的方向从电极端子111延伸,接合槽部分115c沿集流构件112的圆周方向环绕集流构件112。
现在描述第二电极单元120。
图9示出沿图4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9,第二电极单元120包括设置在盖板130上的电极端子121(对应于第二电极端子)和电连接电极端子121和电极组件150的集流构件122(对应于第二集流构件)。例如,电极端子121和集流构件122可以作为一个构件形成为一体。因此,电极端子121和集流构件122可无缝连接。
例如,当第二电极单元120构成正电极时,电极端子121和集流构件122可以由铝材料形成,并作为一个构件形成为一体。
电极单元120可组装以穿透盖板130的开口130',密封模制件125(对应于第二密封模制件)可置于电极单元120和盖板130之间。
一起参照图4和图9,密封模制件125可以包括位于盖板130中的接合槽部分125c、在接合槽部分125c之上和之下的上块125a和下块125b。接合槽部分125c可以构成密封模制件125中具有最小宽度的颈部。具有相对大的宽度的上块125a以及下块125b设置在接合槽部分125c之上和之下,使得接合槽部分125c可以稳固地位于盖板130中。
密封模制件125可以无缝地形成为一体。例如,密封模制件125的接合槽部分125c、上块125a和下块125b可以无缝地连接为一体,并且各个部分可以通过插入注射模制同时一起形成。
上块125a可以将设置在盖板130之上的电极端子121与盖板130彼此电绝缘。
一起参照图5和图9,第一电极单元110和第二电极单元120的密封模制件115和125(第一密封模制件和第二密封模制件)可以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存在功能上的差异,即,第一电极单元110的密封模制件115用来围绕并保护由不同种类的金属形成的电极端子111和集流构件112之间的接合部分113,而第二电极单元120的密封模制件125覆盖形成为一体的电极端子121和集流构件122的一部分。
参照图1,电连接沿布置方向彼此相邻的单电池100的整个汇流条15可以由第一金属材料形成。各个单电池100的连接到汇流条15的电极端子111和121也可以由第一金属材料形成。以这种方式,相邻的单电池100的电极端子111和121以及汇流条15可全部由第一金属材料(也就是相同种类的材料)形成,使得汇流条15的连接结构可以形成为相似金属结。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相邻的电极端子111和121以及汇流条15可以由铝材料制成。
例如,第一电极端子111和汇流条15之间的接合以及第二电极端子121和汇流条15之间的接合可以通过在相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焊接而形成。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端子111和第二电极端子121与汇流条15之间的接合可以通过铝焊接形成。如将在下面描述的,铝焊接可以提供比铜焊接更好的可焊性,因此在生产收益率和焊接强度方面可以是有利的。
图10示出根据一个比较示例的汇流条5的连接结构。
参照图10,电连接相邻单电池的汇流条5可以由不同种类的金属的复合金属形成。例如,汇流条5可以包括第一部分5a(由与第一电极端子11的金属材料相同种类的第一金属材料形成)和第二部分5b(由和第二电极端子12的金属材料相同种类的第二金属材料形成)。汇流条5和第一电极端子11可以构成第一金属材料的相似金属结,汇流条5和第二电极端子12可以构成第二金属材料的相似金属结。
例如,可以在汇流条5和第一电极端子11之间进行铜的相似金属焊接,可以在汇流条5和第二电极端子12之间进行铝的相似金属焊接。然而,铜-铜焊接强度可能大幅低于铝-铝焊接强度。因此,根据比较示例的汇流条5的连接结构包含铜-铜焊,由于材料特性引起可焊性低,可能需要特殊的焊接技术,使得难以确保足够的焊接强度。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端子111和第二电极端子121以及汇流条15都由铝材料形成,这样可以避免铜-铜焊接,可以使用展示更佳可焊性的铝-铝焊接。
如图1所示,汇流条15电连接相邻的单电池100。通过使用汇流条15连接具有相反极性的电极端子111和121,相邻的单电池100可串联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通过用汇流条15连接具有相同极性的电极端子111和121,相邻的单电池100可并联连接。
如上所述,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中包括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部分的端子单元具有改善的耐腐蚀性和接合强度。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中电连接相邻的单电池的汇流条具有改进的连接结构,可避免由于材料特性引起的困难可焊性。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中包括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的接合部分的端子单元的耐腐蚀性和接合强度得到提高。
附图标记说明
10:二次电池
100:单电池
110、210和310:第一电极单元
111:第一电极端子
112:第一集流构件
113、213、213'和313:接合部分
115、115'、215、215'和315:第一密封模制件
115a:第一密封模制件的上块
115b:第一密封模制件的下块
115c:第一密封模制件的接合槽部分
120:第二电极单元
121:第二电极端子
122:第二集流构件
125:第二密封模制件
125a:第二密封模制件的上块
125b:第二密封模制件的下块
125c:第二密封模制件的接合槽部分
130:盖板
130':盖板的开口
135:通风部分
138:电解质注入孔密封件
150:电极组件
180:壳体
314:铆接构件
在本文中已经公开示例实施例,尽管采用特定的术语,但它们仅以一般和描述性的意义被使用并将被解释,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正如自递交本申请时起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的那样,结合特定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可以和结合其它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表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9)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壳体,具有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的电极组件;
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具有暴露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并具有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的一位置处电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和
围绕接合部分的密封模制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接合部分直接接触所述第二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全部接触区域被所述密封模制件围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进一步包括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其中所述密封模制件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盖板之间并将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盖板电隔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盖板包括在盖板中的孔,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经由所述孔穿透所述盖板,所述密封模制件密封所述盖板中的所述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穿过所述盖板中的所述孔被安装后,所述密封模制件被模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密封模制件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进一步包括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至少部分地延伸至所述盖板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使用选自填塞、焊接、片金属接合、铆接和冲压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孔重叠的第二孔,树脂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密封模制件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重叠处围绕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所述密封模制件由所述树脂材料形成,所述密封模制件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之间,所述密封模制件将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盖板电隔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电联接到相邻的单电池的汇流条接触,所述汇流条由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金属材料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进一步包括电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暴露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二部分电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第一单电池和第二单电池设置为彼此相邻,每一个包括各自的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一单电池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汇流条联接到所述第二单电池的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单电池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单电池的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汇流条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以及在它们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具有涂覆在其上的各自的活性物质。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密封模制件包括第一块部分、第二块部分和槽部分,所述槽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块部分和所述第二块部分之间,所述槽部分与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啮合。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沿垂直于所述盖板的方向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所述槽部分沿所述第二部分的圆周方向环绕所述第二部分。
CN201510023160.2A 2014-01-28 2015-01-16 二次电池 Pending CN1048104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10877A KR101553583B1 (ko) 2014-01-28 2014-01-28 이차전지
KR10-2014-0010877 2014-01-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0498A true CN104810498A (zh) 2015-07-29

Family

ID=52394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3160.2A Pending CN104810498A (zh) 2014-01-28 2015-01-16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14516A1 (zh)
EP (1) EP2899770A1 (zh)
JP (1) JP2015141896A (zh)
KR (1) KR101553583B1 (zh)
CN (1) CN10481049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8965A (zh) * 2017-11-23 2018-04-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盖组件及具有其的蓄电池
CN108232310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9564998A (zh) * 2016-09-05 2019-04-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CN109863626A (zh) * 2016-10-21 2019-06-07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用于其的模块
CN114388991A (zh) * 2020-10-20 2022-04-22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4045B2 (ja) * 2014-09-09 2018-10-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蓋体、電気素子、電気素子ユニット及び蓋体の製造方法
US20180183018A1 (en) 2016-12-26 2018-06-28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Energy storage device
JP2018107122A (ja) * 2016-12-26 2018-07-0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DE102017200390A1 (de) * 2017-01-11 2018-07-12 Elringklinger Ag Elektrochemische Zelle, elektrochemische Einricht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ochemischen Zelle
KR102337491B1 (ko) * 2017-03-06 2021-12-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DE102018204360A1 (de) * 2018-03-22 2019-09-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r Speicher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elektrischen Speichers
JP2019192520A (ja) * 2018-04-26 2019-10-31 Smk株式会社 電池端子ユニット及び電池端子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7169521B2 (ja) * 2019-02-28 2022-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JP2021086813A (ja) * 2019-11-29 2021-06-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DE102020200063A1 (de) 2020-01-07 2021-07-08 Elringklinger Ag Elektrochemische Zelle, elektrochem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ochemischen Zelle
DE102020216364A1 (de) 2020-12-21 2022-06-23 Elringklinger Ag Bauteil, elektrochemische Zel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DE102021203995A1 (de) 2021-04-21 2022-10-27 Elringklinger Ag Elektrochemische Zel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ochemischen Zelle
DE102021207011A1 (de) 2021-07-05 2023-01-05 Elringklinger Ag Elektrochemische Zelle, elektrochem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ochemischen Zel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1917A (ja) * 1999-02-09 2000-08-22 Nec Mobile Energy Kk 密閉型電池
US8673479B2 (en) * 2010-03-30 2014-03-18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and a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US20120177978A1 (en) * 2011-01-11 2012-07-12 Sungbae Kim Secondary battery,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econdary battery
KR101244739B1 (ko) * 2011-05-09 2013-03-18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전지 모듈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4998A (zh) * 2016-09-05 2019-04-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US11322790B2 (en) 2016-09-05 2022-05-03 Vehicle Energy Japan Inc.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CN109863626A (zh) * 2016-10-21 2019-06-07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用于其的模块
US11437642B2 (en) 2016-10-21 2022-09-06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of the same
CN108232310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58965A (zh) * 2017-11-23 2018-04-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盖组件及具有其的蓄电池
CN107958965B (zh) * 2017-11-23 2020-09-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盖组件及具有其的蓄电池
CN114388991A (zh) * 2020-10-20 2022-04-22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89829A (ko) 2015-08-05
KR101553583B1 (ko) 2015-09-16
EP2899770A1 (en) 2015-07-29
US20150214516A1 (en) 2015-07-30
JP2015141896A (ja) 201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0498A (zh) 二次电池
JP7033100B2 (ja) バイポーラバッテリ組立体
KR101265214B1 (ko)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567431B (zh) 电池组
US20170338448A1 (en)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KR102258819B1 (ko) 전기적 연결 안전성이 향상된 배터리 모듈
CN110892554B (zh) 电池模块和包含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US931252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CN101459236B (zh) 保护电路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电池组
JP6679204B2 (ja) 2次電池
KR102263198B1 (ko) 배터리 팩
CN106654138A (zh) 可再充电电池模块
CN105280874A (zh) 二次电池
KR101775540B1 (ko) 복수의 전극 조립체를 가지는 이차 전지
CN103840190A (zh) 可再充电电池及其模块
KR20150099193A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EP2854201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2011010456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2017797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econdary battery
EP3062362B1 (en) Recharch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thereof
US20140255768A1 (en) Ultrasonic horn and secondary battery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US20130122345A1 (en) Electrode lead connection body,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lectricity s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642561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3456978A (zh) 可再充电电池包
KR20200006851A (ko) 이차전지 및 전지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