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7961A - 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7961A
CN104807961A CN201510182176.8A CN201510182176A CN104807961A CN 104807961 A CN104807961 A CN 104807961A CN 201510182176 A CN201510182176 A CN 201510182176A CN 104807961 A CN104807961 A CN 104807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ell casing
soil
well
transfo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21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7961B (zh
Inventor
赵林
毛国柱
朱德成
郭华
郑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821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7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7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7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7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79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包括反应槽、降水模拟装置、造波器,井管作为预埋井使用,通过对普通PVC井管进行改进,管口加带双孔的橡胶塞,一个孔作为进、出气口;一个孔作为抽水软管插入孔;井管下部的花管部分,内部做双层,圆柱环内部填充洗水棉,内环贴大孔滤膜。花管的外部做成不均与、不对称的孔状分布。在竖向放置之后因为存在一个地下水流向,对称式分布会造成水的流速快,相比之下,不对称分布可以在抽水时增加累积量,减缓流速,而且还增加了接触水面的面积,增大压力从而增加软管自身的虹吸作用。

Description

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
本发明申请是母案申请“一种用于实验室竖向高效抽取低渗透含水介质中地下水的井管及使用方法”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的申请日为2013年1月4日,母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10001457X。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水系统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涉及地下水系统室内研究装置竖向井管安装使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场地状况、条件、设备、工程造价、方便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会用室内模拟装置来模拟一个区域的地下水流动情况,以近似研究该区域的水量水质状况,对水流及溶质进行数值模拟,在研究时需要对含水介质中的水质进行取样分析,含水介质为粗砂等粗颗粒介质时,使用一般的小孔径竖向井管(PVC管)配合蠕动抽水泵即可一次性抽出用于国标分析实验要求的水量。但是,在滨海地区尤其是围海造陆形成的区域,地下水含水层多赋存于第四系粉质、淤泥质等低渗透介质内,研究该类介质中的水质及污染溶质运移情况对于海岸带地下水系统以及联系密切的近海海水状况有重要意义,但在室内进行二维或三维的原状土水流、溶质运移模拟试验时,由于介质颗粒非常小,赋水性差,很难用常规的竖向井管抽出水样测试,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布设探针的成本又很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经济适用的竖向井管以供研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改造常规的竖向井管,以增大和加快二维或三维室内模拟实验中抽取低渗透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需求量,供实验研究使用。
本发明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实验室竖向高效抽取低渗透含水介质中地下水的井管及使用方法,具体来说如下:
井管,通过对实验室常用的普通PVC井管进行改进,在所述井管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双孔橡胶塞,一个孔作为进、出气口;一个孔作为抽水软管插入孔。
在所述井管的下部设置有花管段,所述花管段的井管的外部圆周上设置有孔,优选做成不均与、不对称的孔状分布。在竖向放置之后因为存在一个地下水流向,对称式分布会造成水的流速快,相比之下,不对称分布可以在抽水时增加累积量,减缓流速,而且还增加了接触水面的面积,增大压力从而增加软管自身的虹吸作用。
在所述井管下部花管段的井管内部圆周上设置有吸水层圆环体,内部填充有吸水材料,外部包裹有滤膜,以起到透水和组个含水介质作用。
在井管花管段的下部设置有过滤层并进行封口,过滤层上壁用大孔硬质塑料,下壁用小孔硬质塑料,上下口孔径尺寸以放入的粗砂为准,中间放置大孔径砂粒。
所述PVC管的内径Ф=14mm;抽水软管使用与蠕动泵配套的16#软管;花管段网孔孔径:2mm,设置高度:5cm,孔间距:3-7mm随机设置;抽气孔孔径:5mm;吸水材料层包裹的滤膜孔径20μm,厚80μm,可以防止侧面的含水介质进入井管内部并被抽出;花管下部过滤层层高:2cm,上壁大孔径:3mm,下壁小孔径:1mm,上下壁面用硬质塑料制作;中间填充粗砂粒,粒径2-4mm左右,较大粒径先填充在下部,之后用较小粒径填充。这样可起到防止井管下端含水介质进入井管内部并被抽水管抽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在测试实验中发现与普通竖向插入的PVC井管相比,抽水率从5ml/min提高至25ml/min,抽水效果明显,而且抽出的水要比普通井管的浊度低很多,大大降低的低渗透介质进入水样的程度,保证了水样的清洁。
2、井管底部加一段2cm厚度的填充粗砂的封地后,使底部不易被介质堵塞,而且有一定的过滤效果。
3、吸水棉吸水饱和后通过井管抽真空,可以较快恢复吸水能力,能够持续使用。
4、抽水细软管在井管内部存在毛细负压作用,不需外力水样即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将上述井管用于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中,作为预埋井,具体来说结构如下:
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包括反应槽、降水模拟装置、造波器,其中:
所述反应槽的两端通过隔板分别隔出槽首、槽身以及槽尾三个部分,其中槽首和槽尾分别与淡水供给系统、海水供给系统相连,并通过液位仪和调节装置实现侧向水位及水流流速的实时调控。
所述槽身部位装填有土壤层,并在装填过程中预设有不同深度的预埋井,所述预埋井采用上述改进的井管结构,通过抽取预埋井中的液体可测试其中的污染物以及其他指标,为后期数值模拟提供数据基础;所述预埋井为3行8列,共计24个。
所述造波器与海水供给系统相连,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从而真实反映海浪对咸淡水相互作用的影响。
所述降水模拟装置设置在模拟装置的上方,通过喷淋装置和控制装置实现控制流量研究降水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从槽首、槽身到槽尾,沿着水流流动方向,在装置一侧的上、中、下游分别安置连通器,通过连通器反应装置内部的水位高度。
所述隔板为带有孔的有机玻璃板,并采用编织物进行覆盖,以实现装置两侧的淡水、海水穿透土壤在土壤中发生交互作用而防止土壤堵塞进出水口。
所述反应槽框体选用加厚不锈钢板,例如340型不锈钢。
然后分析普洛斯的天津市临港工业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发现:在临港经济区,从土壤表层到土壤表层以下十米分别为素填土(0~0.5m高度)、冲填土(0.5~5.5m高度)、淤泥质粘土(5.5~8.7m高度)、粉土(8.7~10.5m高度)。素填土和冲填土为吹填土,其高度共为6m,这两层土是由吹填土形成的土层结构;淤泥质粘土和粉土为岸体的原始底质土层结构。10m以下的土层结构有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等,从水文地质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主要为隔水底板。根据几何相似原理,基于天津市临港工业区的地层结构,在室内物理模拟装置中按如下方式填土:
基于临港经济区的实际情况与本次实验条件,室内装置所填土层将模拟真实情况下表层到表层以下十米的土层结构,装置底层的不锈钢板可起到十米以下土层结构的隔水底板作用。将实际土层等比例缩小之后确定装置所填的4个土层:装置底层至20cm高度装填粉土,20cm~50cm装填淤泥质粘土,50cm~120cm装填冲填土、120cm~140cm装填素填土,土层结构如图3所示。
为了真实模拟场区的土层构造,取土选自天津市临工工业区,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取土的类型主要分为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以及沙土。取土完成后先对土壤进行暴晒,尽可能将土著微生物去除,通过筛选去除混入土壤中的杂质,然后将土壤粉碎以备装填。填土之前先在装置中添加一半深度的水量,检验装置是否漏水。检漏完成后进行填土,为了使装置水位连通管真正反映装置内潜水位的高度,先在装置底层铺5cm厚粗砂,水位连通管底段接口连PVC管插入底层砂的中间位置,在PVC管末端裹纱布(防堵塞),在粗砂上装填粉土,装填高度为20cm,视为第一层土;第二层为淤泥质粘土,装填高度30cm;第三层为冲填土,所装土壤为淤泥质粘土、贝壳土、粉质粘土的混合土,混合比例为1:1:1,装填高度为70cm;第四层为素填土,其主要成分是建筑废料,上部用细沙覆盖,装填高度为20cm。在整个装填过程中,为保证填土均匀、不人为造成土壤裂隙,在每添加土层20cm时夯实,并布洒自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使其自然沉降,然后再次填土夯实,反复这一过程,直至20cm土层无变化,再进行下一层装填,直至装填完毕。在土壤装填完毕后,通水一段时间,确认土层无沉降,最终确定土层填充高度为1.4m。填土完成后在其中设置预埋井,在本研究方法中设置一排预埋井,其高度设置为100cm。为了便于采样,可在预埋井中插入软管,软管另一端通过橡皮管伸至井外,通过蠕动泵抽取水样,从左至右预埋井依次编号为1-8号,如图2所示。
第三步,填土完成后,开始注水。为了尽可能真实的模拟天津市临港工业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工岸带吹填区的水质,进而配置水溶液在装置的进出水口端各自注入配制的地下水和海水。在本次研究方法中,控制淡水进水端水位高度为120cm,咸水端出水口80cm。通过测定出水口的流量确定水位是否稳定。
待水位稳定后,在室内物理模拟装置采取土样,对土样进行浸提实验。分析发现人工岸带吹填区域土壤营养盐含量丰富。因此,人工岸带的土壤将会与地下水和咸水之间将发生复杂的地球化学变化,进而污染地下水以及近海海水,因此需要就其迁移规律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的地下水修复工作奠定基础。
为了能够真实天津市临港工业区人工岸带的真实情况,在装置上方30cm处用三角刚固定一个不锈钢水箱,在水箱下面平均分布两排8个喷头,喷头连上转子流量计,通过控制流量大小和喷口大小模拟降雨过程。在本次方法研究中控制装置上方的降水量为10mm。为了真实反应波浪对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的影响,在本次实验中,造波机的最大行程为15cm,最大速度为38cm/s,最大负载功率为1200W,最大水深0.6m,最大波高0.2m,波浪周期为1.5s
物理模拟装置的各变量控制之后,通过图2所示的蠕动泵装置抽取水样进行分析。通过对临港工业区的土壤进行浸提实验发现营养盐相对较高,因此在本次方法研究中确定装置中的营养盐为特征污染物。为了探究咸淡水界面上各种形态氮的迁移规律,本实验沿模拟装置内地下水流动方向,利用蠕动泵抽取同一深度采样孔中的水样,所取预埋井为图中预埋井,共计8个。五天一测,共测定5个周期,测定水样中的各种形态的氮浓度。
为达到对人工滨海岸带的真实模拟,本发明的突出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在三维渗流槽的侧向补给方向上,水流流动一侧补给地下水模拟场区地下水流动的边界条件,另一侧补给合理配比的溶液模拟滨海岸带的海水,咸淡水的交互作用实现了海陆水了相互作用的真实模拟。
2、在水流流动的海水一侧添置造波器,根据控制原理实现海水一侧波浪振荡周期以及振幅的控制,改变波浪的振荡周期及振幅可实现海浪对海陆水中污染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
3、此三维反应器上方布置外源污染源释放器,实现不同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为了真实模拟人工滨海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首先查阅场区的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并在场区开展野外实地考察,根据几何相似原理将场区缩小为室内物理模拟装置尺度。考虑到物理模拟装置中填充土对装置的高压,因此用有机玻璃板制造此模拟装置,并在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进出水口,进水口与高度可调节的连通器相连接。在装置两侧靠近进水口端分别安置带孔的用编织物覆盖有机玻璃板,从而实现装置两侧的淡水、海水穿透土壤在土壤中发生交互作用而防止土壤堵塞进出水口。沿着水流流动方向,在装置一侧的上、中、下游分别安置连通器,通过连通器反应装置内部的水位高度。根据模拟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土层结构在装置内填土,并在土壤上方设置可移动的外源污染释放器,模拟不同污染物在人工滨海岸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同时沿着水流流动方向在土壤中设置不同深度的预埋井,通过抽取预埋井中的液体可测试其中的污染物以及其他指标,为后期数值模拟提供数据基础。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场区的降雨条件,在装置上方设置喷淋装置,通过控制其流量研究降水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此模拟装置主要用于模拟人工滨海岸带,因此主要考虑咸淡水间交互作用,因此在装置的海水一次安置造波器,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动力装置,从而真实反映海浪对咸淡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此模拟装置在考虑可调的侧向、顶部的给排水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外源污染、咸淡水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波浪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污染物在人工滨海岸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采用本发明装置可最大程度上实现人工滨海岸带的物理模拟,在几何相似理论的指导下将大尺度的人工滨海岸带场区缩小为小尺度的室内物理模拟装置。综合考虑了可调的水位高度、咸淡水交互作用、波浪、降水以及外源污染物的综合影响,保证了人工滨海岸带的真实模拟,为人工滨海岸带的数值模拟及后期的污染治理奠定了基础。采用本专利的研究方法可以在几何相似理论的指导下在室内构建物理模拟装置,根据土壤浸提实验确定人工岸带的特征污染物类型,并通过实验数据耦合数学模型的方法确定人工岸带特征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室内物理模拟装置剖面图,图中1:淡水进水口液位仪,2:有机玻璃槽,3:土壤,4:淡水水位,5:海水水位,6:海水进水口液位仪,7:污染源释放盒,8:降水模拟装置,9:造波器,10:淡水端出水口,11:海水端出水口。
图2是室内物理模拟装置预埋井示意图。
图3是室内物理模拟装置土层结构图。
图4是室内物理模拟装置隔板示意图。
图5是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总体设计图。
图6是实验室普通竖向PVC井管,图中12-PVC塑料管。
图7是新型井管竖向剖面图(管厚忽略),图中13-带孔橡胶塞;14-抽气孔;15-抽水软管(16#);16-井管下部花管段;17-吸水层(吸水棉);18-大孔滤膜;19-过滤层上壁;20-过滤中间层(砂粒);21-过滤层下壁。
图8是新型井管花管段展开后平面视图,图中22-花管段上不均匀、不对称分布的小网孔。
图9是新型井管下部过滤层下壁面,图中23-过滤层下壁面上的小孔。
图10是新型井管下部过滤层上壁面,图中24-过滤层上壁面上的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此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采用10mm厚的有机玻璃板搭建,模拟装置尺寸为:长×宽×高=4.2m×0.9m×1.5m。在距淡水口进水口和海水进水口20cm处各设有带孔隔板(如图1所示),隔板为10mm厚有机玻璃(如图4所示),隔板一侧覆盖编织物,把整个物理模拟装置分为槽首、槽身以及槽尾三个部分。在装置的侧向各装有一个液位仪,通过调节连通器下方的高度调节装置可实现侧向水位及水流流速的实时调控(如图1所示)。在装置的水流流动方向安装有连通器,实时监控装置中各点的水位高度(如图5所示)。此装置在室内进行现场组装。
在装置内部填土之前,首先分析人工滨海岸带模拟场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几何相似原理将大尺度的场区缩小为室内物理模型。为了准确的模拟污染物在咸淡水界面的运移规律,本装置内部所填土取自天津市临港工业区吹填现场,取土完成后首先对土壤暴晒、筛除杂质,将晒干的土壤进行筛分,筛分后装入渗流槽的槽身,在填充过程中一边填土一边洒水夯实,最终填成如图1所示形状。同时,在填土过程中在土壤中设置三排预埋井(如图3所示),分别对应为三个高度,土壤中预埋井剖面图如图2所示。填土完成后,在渗流槽首一端的淡水口进水口充水,使得淡水穿透土壤从出水口流出。测量出水口的流速,待出水口出水流速不变后,在海水进水口端注入咸水,关闭淡水端、海水端出水口,保证淡水端的水位高度为1.2m海水端液位保持在0.8m。
为了实现有效模拟人工滨海岸带的水流补给调节,在装置上方设置有降水的喷头装置。在本装置中,在装置上方30cm处用三角刚固定一个不锈钢水箱,在水箱下面平均分布两排8个喷头,喷头连上转子流量计,通过控制流量大小和喷口大小模拟降雨过程。水箱上方与自来水管相连,保证水箱中水量充足,喷淋的降水量为10mm。其中喷头由天津埃尼斯阀门有限公司制造,以简易模拟人工降雨;转子流量计为东台市东兴仪表厂生产,型号为LZB-10,以显示水流流量。
以上装置搭建完成后,在装置的咸水端槽尾位置安置推板式造波机。该造波机选用伺服电机驱动,采用数字式低惯量交流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滚珠丝杠旋转,并经丝杠螺母副将转动转化为推波板的往复直线运动,从而推动水体产生波浪。在本实验装置中,通过调试确定造波机参数如下:造波机的最大行程为15cm,最大速度为38cm/s,最大负载功率为1200W,最大水深0.6m,最大波高0.2m,波浪周期为1.5s。其中伺服电机由天津市默瑞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滚珠丝杠由天津多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构建完毕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后,内部填充分层土体,该土体近似模拟现场土层结构,现场土壤表层到土壤表层以下十米分别为素填土(0-0.5m高度)、冲填土(0.5-5.5m高度)、淤泥质粘土(5.5-8.7m高度)、粉土(8.7-10.5m高度)。素填土和冲填土为吹填土,其高度共为6m,这两层土是由吹填土形成的土层结构;淤泥质粘土和粉土为岸体的原始底质土层结构。10m以下的土层结构有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等。基于上述实际情况与本次实验条件,室内装置所填土层将模拟真实情况下表层到表层以下十米的土层结构,装置底层的不锈钢板可起到十米以下土层结构的隔水底板作用。将实际土层等比例缩小之后确定装置所填的4个土层:装置底层至20cm高度装填粉土,20cm-50cm装填淤泥质粘土,50cm-120cm装填冲填土、120cm-140cm装填素填土。
主体部分为粉土、淤泥质粘土成分,夹杂少量砂土,上部为贝壳土,此土层结构主要为低渗透性土体。通过两侧水位控制装置进行水位控制,分别调节淡水位和海水位的高度,使该系统保持稳定的地下水与海水流速,并用于后续的实验测定。
将该发明井管插入低渗透介质含水层后,透过橡胶塞将细软管插入井管中,注意软管底部进入下部花管段,但不要碰及底部上封口,留有一定间距,以保证抽水量。然后将图7中14号孔接真空泵,15号抽水软管孔接蠕动抽水泵,下部圆柱环内由于存在洗水棉,能吸引周边范围内的水进入吸水棉,下部进行封口,里面装有粗砂,一方面可以防止淤泥介质进入井管,另一方面可增大下部的进水量,通过开启真空泵将井管的空气抽出形成管内负压,然后开启抽水泵,这时,洗水棉内的水受到外侧的水压作用就会不断的进入井管内部,而且洗水棉因为释水还会继续的吸收周围的水量,从而可以使细的抽水软管能够不断的抽出介质中的水量,以用于实验分析,不会因为吸水量不足而需要多次抽水才能达到用水量要求。
在主体结构及井管全部构建完毕并测试稳定之后,进行地下水与海水交互作用模拟,通过该井进行抽水测试并取抽出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测试结果如下:
井管中氯离子浓度(mol/L)测定结果:
井管中抽出水样水质分析(三氮)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所搭建的室内物理模拟装置,确定该装置的水文地质参数并概化其水文地质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运用Visual Modflow地下水模拟软件对地下水中的溶质运移进行模拟,在本次研究方法中选取的溶质为各种形态的氮,用已测得的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识别验证,并通过Visual Modflow的可视化界面反应人工岸带中各种形态的氮的迁移规律。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槽、降水模拟装置、造波器和作为预埋井进行使用的井管,其中:
所述井管是对实验室常用的普通PVC井管进行改进而成,在所述井管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双孔橡胶塞,一个孔作为进、出气口;一个孔作为抽水软管插入孔;在所述井管的下部设置有花管段,所述花管段的井管的外部圆周上设置有孔;在所述井管下部花管段的井管内部圆周上设置有吸水层圆环体,吸水层圆环体内部填充有吸水材料,外部包裹有滤膜,以起到透水和阻隔含水介质作用;在井管花管段的下部设置有过滤层并进行封口,过滤层上壁用大孔硬质塑料,下壁用小孔硬质塑料,上下口孔径尺寸以放入的粗砂为准,中间放置大孔径砂粒;
所述反应槽的两端通过隔板分别隔出槽首、槽身以及槽尾三个部分,其中槽首和槽尾分别与淡水供给系统、海水供给系统相连,并通过液位仪和调节装置实现侧向水位及水流流速的实时调控;
所述造波器与海水供给系统相连,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从而真实反映海浪对咸淡水相互作用的影响;
所述降水模拟装置设置在模拟装置的上方,通过喷淋装置和控制装置实现控制流量研究降水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从槽首、槽身到槽尾,沿着水流流动方向,在装置一侧的上、中、下游分别安置连通器,通过连通器反应装置内部的水位高度;
所述槽身部位装填有土壤层,并在装填过程中预设有不同深度的预埋井,通过抽取预埋井中的液体可测试其中的污染物以及其他指标,为后期数值模拟提供数据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为PVC管,内径Ф=14mm;抽水软管使用与蠕动泵配套的16#软管;花管段网孔孔径:2mm,设置高度:5cm,孔间距:3-7mm随机设置;抽气孔孔径:5mm;吸水材料层包裹的滤膜孔径20μm,厚80μm,可以防止侧面的含水介质进入井管内部并被抽出;花管下部过滤层层高:2cm,上壁大孔径:3mm,下壁小孔径:1mm,上下壁面用硬质塑料制作;中间填充粗砂粒,粒径2-4mm,较大粒径先填充在下部,之后用较小粒径填充,这样可起到防止井管下端含水介质进入井管内部并被抽水管抽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带有孔的有机玻璃板,并采用编织物进行覆盖,以实现装置两侧的淡水、海水穿透土壤在土壤中发生交互作用而防止土壤堵塞进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井为3行8列,共计2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的框体选用加厚不锈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的框体选用340型不锈钢。
CN201510182176.8A 2013-01-04 2013-01-04 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7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2176.8A CN104807961B (zh) 2013-01-04 2013-01-04 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1457.XA CN103046528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用于实验室竖向高效抽取低渗透含水介质中地下水的井管及使用方法
CN201510182176.8A CN104807961B (zh) 2013-01-04 2013-01-04 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1457.XA Division CN103046528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用于实验室竖向高效抽取低渗透含水介质中地下水的井管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7961A true CN104807961A (zh) 2015-07-29
CN104807961B CN104807961B (zh) 2016-08-17

Family

ID=4805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145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46528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用于实验室竖向高效抽取低渗透含水介质中地下水的井管及使用方法
CN20151018203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0079B (zh) 2013-01-04 2013-01-04 井管在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中的应用
CN20151018217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7961B (zh) 2013-01-04 2013-01-04 带有井管的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145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46528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用于实验室竖向高效抽取低渗透含水介质中地下水的井管及使用方法
CN20151018203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0079B (zh) 2013-01-04 2013-01-04 井管在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304652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6389A (zh) * 2016-08-18 2016-11-02 济南大学 岩溶双含水系统补给源与污染控制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N110102565A (zh) * 2019-05-31 2019-08-09 天津大学 应用于土壤多相抽提的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抽提井系统
CN115162259A (zh) * 2022-06-02 2022-10-11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水下分层吹填施工室内模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8905B (zh) * 2016-07-08 2018-06-19 河海大学 一种监测洪水过程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的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CN109060602A (zh) * 2018-08-10 2018-12-2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研究降雨时岛礁地下淡水边界变化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209428177U (zh) * 2018-10-29 2019-09-24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地下水硝酸盐处理系统
CN112577856A (zh) * 2019-09-29 2021-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研究人工扰动下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运移规律的实验装置
CN111103418B (zh) * 2019-12-18 2022-03-25 山东大学 一种抽取承压水引发地面沉降的模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11014282B (zh) * 2019-12-31 2021-09-03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深层石油污染土壤模拟修复装置及应用
CN111151074B (zh) * 2020-01-06 2021-08-10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节能型空气净化器
CN111764367B (zh) * 2020-04-23 2021-08-0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单井循环地热系统中地下水非达西流流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447400A (zh) * 2021-05-31 2021-09-28 长江大学 滨河带地下水磷迁移转化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N113311133B (zh) * 2021-06-23 2022-08-09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修复非均质土壤地下水的试验测试方法
CN116929487B (zh) * 2023-07-25 2024-03-08 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 一种基于井工作业的地下水位动态趋势预测算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957A (ja) * 1994-06-07 1996-01-09 Ohbayashi Corp 水質浄化堤
JPH0883957A (ja) * 1994-09-02 1996-03-26 At & T Corp 多重周波数動作を持つデジタル同調集積レーザ
CN101477106A (zh) * 2009-01-13 2009-07-0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温度-水力耦合作用下河渠污染物传输的物理模拟试验装置
CN102411043A (zh) * 2011-12-02 2012-04-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土壤中污染物纵向迁移的淋滤装置
JP4968135B2 (ja) * 2008-03-27 2012-07-04 株式会社大林組 孔壁崩落抑制方法、及び試験方法
CN102590469A (zh) * 2012-01-16 2012-07-18 河海大学 潮汐作用下盐水入侵的平板示踪模拟装置系统及模拟方法
CN103424341A (zh) * 2013-08-08 2013-12-04 河海大学 一种土壤污染物迁移模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67577Y (zh) * 2008-12-30 2009-12-23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地下水回灌井
CN202466645U (zh) * 2012-01-17 2012-10-03 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场地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的抽提-回灌井
CN202569789U (zh) * 2012-03-30 2012-12-05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双层预填反滤料式过滤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957A (ja) * 1994-06-07 1996-01-09 Ohbayashi Corp 水質浄化堤
JPH0883957A (ja) * 1994-09-02 1996-03-26 At & T Corp 多重周波数動作を持つデジタル同調集積レーザ
JP4968135B2 (ja) * 2008-03-27 2012-07-04 株式会社大林組 孔壁崩落抑制方法、及び試験方法
CN101477106A (zh) * 2009-01-13 2009-07-0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温度-水力耦合作用下河渠污染物传输的物理模拟试验装置
CN102411043A (zh) * 2011-12-02 2012-04-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土壤中污染物纵向迁移的淋滤装置
CN102590469A (zh) * 2012-01-16 2012-07-18 河海大学 潮汐作用下盐水入侵的平板示踪模拟装置系统及模拟方法
CN103424341A (zh) * 2013-08-08 2013-12-04 河海大学 一种土壤污染物迁移模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鑫: "人工岸带海陆水交换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6389A (zh) * 2016-08-18 2016-11-02 济南大学 岩溶双含水系统补给源与污染控制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N110102565A (zh) * 2019-05-31 2019-08-09 天津大学 应用于土壤多相抽提的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抽提井系统
CN115162259A (zh) * 2022-06-02 2022-10-11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水下分层吹填施工室内模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0079A (zh) 2015-08-05
CN103046528B (zh) 2015-12-09
CN103046528A (zh) 2013-04-17
CN104807961B (zh) 2016-08-17
CN104820079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6528B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竖向高效抽取低渗透含水介质中地下水的井管及使用方法
CN103063819A (zh) 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使用方法
CN101556269B (zh) 地下水污染模拟槽
CN101504351B (zh) 砂层渗流淤堵模拟装置
CN102636630A (zh) 大型包气带土壤非饱和渗流物理模拟装置
CN103063811A (zh) 人工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室内模拟装置
CN103630659A (zh) 地下水原位化学和生物修复模拟试验装置及模拟试验方法
CN108318386B (zh) 河流污染质迁移及下渗规律的多功能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8147551A (zh) 一种浅层地下水氮污染运移双向原位阻断修复系统
CN110681685A (zh)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05786032A (zh) 一种试验区地下水位精确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2608291A (zh) 一种模拟大田土壤溶质运移系统
CN106066389B (zh) 岩溶双含水系统补给源与污染控制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N105651677A (zh) 一种可同时测定给水度及渗透系数的岩土参数性质测定仪
CN110793964A (zh) 一种降雨诱发土质滑坡的野外模拟试验系统
CN108447376A (zh) 一种评估纳米粒子在地下环境中运移和归趋的模拟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09839491A (zh) 一种地下水回补模拟实验方法
CN201359590Y (zh) 砂层渗流淤堵模拟装置
CN103389260A (zh) 桩基础阻碍地下水渗流的室内模拟试验方法
CN202929029U (zh) 地下水原位化学和生物修复模拟试验装置
CN104318843B (zh) 承压井注水试验装置
CN210995782U (zh)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
CN205538581U (zh) 间歇性河流控制下的包气带与饱水带渗流实验装置
CN206532507U (zh) 一种非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地下水渗流规律模拟试验仪
CN107700461B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