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7316A -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7316A
CN104807316A CN201510188582.5A CN201510188582A CN104807316A CN 104807316 A CN104807316 A CN 104807316A CN 201510188582 A CN201510188582 A CN 201510188582A CN 104807316 A CN104807316 A CN 104807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shell
gas
zinc smelting
sintering
stri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85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7316B (zh
Inventor
侯小强
高文杰
张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ZHONG ZIN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ZHONG ZIN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ZHONG ZIN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ZHONG ZIN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885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7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7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7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7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7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目的在于:避免物料在烘干过程中的粘结,解决了烘干烟气带走大量物料烟尘,以及烟气温度高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垂直水平面设置的筒体(3),筒体(3)内衬有耐火砖,筒体(3)上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筒体(3)的顶部设置有烟道(1),筒体(3)的入料口处设置有喂料机构(2),筒体(3)的出料口内设置有卸料机构,卸料机构下端设置有运输机构(11)。

Description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锌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锌冶炼有湿法和火法两种工艺,采用湿法冶炼工艺,主要工序有浸出,净化,电解。其中有色金属的回收主要在沁出和净化两个工序。主金属锌的回收主要表现在浸出的效果上,使金属锌的渣含量降到2-5%同时,银含量富集到600g-800g/t,渣铅含量富集到10-20%。收有价金属铅和银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工艺的选择对回收成本至关重要,利用银铅渣加入底吹炉,在底吹炉中富集铅银。由于底吹炉设计及工艺已定型,银铅渣的加入量受限的主要原因是银铅渣的含水量,含水量达到40-50%,影响底吹炉正常生产,为此必须把银铅渣的含水量减到15%以下,方便配料,保证铅银渣加入量能既满足底吹炉生产需要,又满足循环经济要求,将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银铅渣全部加入底吹炉,回收有价金属,实现公司铅生产和锌生产的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银铅渣是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水量大,同时粒度很细,目前的烘干设备和方法是利用回转窑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首先易粘结在化工设备筒体壁上,影响连续生产,使银铅渣的加入量减半,生产环节不稳定,连续生产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是直接烘干,会大量的产生水蒸气和烟尘,温度达到200-300℃,直接进布袋会烧结布袋,利用表冷器冷却会产生粘结,使表冷器效果变差,气体温度会慢慢升高,影响生产正常进行,运行一个半月就要停车检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避免了物料在烘干过程中的粘结,解决了烘干烟气带走大量物料烟尘,以及烟气温度过高问题的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包括垂直水平面设置的筒体,筒体内衬有耐火砖,筒体上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烟道,筒体的入料口处设置有喂料机构,筒体的出料口内设置有卸料机构,卸料机构下端设置有运输机构。
所述的卸料机构包括减速机,减速机通过蜗轮蜗杆连接竖直设置的中间轴,中间轴连接有卸料板,卸料板设置在筒体的出料口内,所述的中间轴能够带动卸料板在筒体内旋转,破碎烧结的物料。
所述的卸料板设置为伞状结构,伞状结构的中间设置有能够使物料落下的孔,孔连接有锥形漏斗,锥形漏斗下端连接运输机构,运输机构能够将物料输送至下料管。
所述的卸料板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凸起能够随卸料板旋转挤碎结块的物料。
所述的下料管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
所述的喂料机构为布料器。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物料和煤粉混合造球,得到球状物料;然后将球状物料送入竖直向设置的筒体内,点火烘干烧结;最后从筒体的底部充气,气体先与底部的物料进行换热,气体自下而上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到达500-600℃的烧结区作为助燃气体,气体再向上会与下降的物料进行换热,降温到200-300℃排出,物料由于和气体的换热作用,在下部温度降到100~180℃后排出。
所述的方法中气体流速控制在0.3~0.8m3/s。
所述的方法中采用造球机将银铅渣、煤粉和粘结剂混合造球。
所述的方法中采用布料器将球状物料均匀烘干筒内,让物料和自下而上的气体的进行换热,烘干后的物料通过旋转的伞状卸料板实现卸料,并通过槽式运输机运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装置采用垂直水平面设置的筒体作为烘干筒,混有粉煤的物料填入筒体内,将现有的物料横向水平运动方式,改为自上而下的垂直运动,在烘干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粘结。筒体底部设进气口,顶部设烟道,使气体能够自下而上的流动,让物料和自下而上的气体的进行换热,达到烘干物料的目的,同时气体直接接触物料,降低了气体和物料的换热速度,烘干后通过卸料机构和运输机构将物料输出。本发明装置避免了物料在烘干过程中的粘结,解决了烘干烟气带走大量物料烟尘,以及烟气温度高烧结布袋的问题。
进一步,通过卸料机构能够使物料从筒体下端输出,减速机带动卸料板旋转运动,能够破碎粘结在筒体内的物料,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卸料板为伞状结构,旋转起来有利于破碎物料,中间的孔便于物料下落,并通过锥形漏斗和运输机构运出。
更进一步,卸料板上设有凸起,在卸料板旋转使,更加有利于破碎粘结的物料,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下料管处设置压力监测装置,通过对下料管中的气体压力检测,能够判断是否有气体从下料管溢出,有气体溢出时进行检修,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通过布料器能够将物料均匀的布撒在筒体内,保证了对物料的烘干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中,将物料和煤粉造球,布撒在竖直向的筒体内,点火后利用粉煤进行烘干烧结,冷气体从筒体底部进入,首先与气体先与底部的物料进行换热,气体自下而上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到达500-600℃的烧结区作为助燃气体,气体再向上会与下降的物料进行换热,降温到200-300℃排出,物料由于和气体的换热作用,在下部温度降到100~180℃后排出,物料自上而下垂直运动,在烘干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粘结,气体直接接触物料,降低了气体和物料的换热速度,烘干后通过卸料机构和运输机构将物料输出,避免了物料在烘干过程中的粘结,解决了烘干烟气带走大量物料烟尘,以及烟气温度高烧结布袋的问题。
进一步,气体和进来的物料接触,上部的物料由于换热作用,温度不断升高,达到烧结温度,气体再向上又不断的降温直到料层的顶部,气体的流速控制在0.3~0.8m3/s,这样保证了不使物料产生化学反应,能使气体在筒体的顶部出去时温度不会太高,不会浪费热能。由于气体温度高的同时,气体的流速必然快,对进口的气体流速进行控制,就能够避免气体带走没有成型的银铅渣和煤粉,避免了对除尘和净化设备等的后道工序效果的影响变差。
进一步,在对物料进行造球时,加入粘结剂,更加有利于造球,提高了对物料的烘干效率。
进一步,物料通过卸料板和槽式运输机运出,使物料能够持续的从筒体内运出,保证了整个烘干烧结的连续性,提高了烘干烧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向俯视图;
图3为G-G向俯视图;
图4为D-D-G向俯视图;
图5为M向局部视图;
其中,1-烟道、2-喂料机构、3-筒体、4-卸料板、5-锥形漏斗、6-中间轴、7-减速机、8-蜗轮蜗杆、9-下料管、10-压力检测装置、11-运输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包括垂直水平面设置的筒体3,筒体3内衬有耐火砖,筒体3上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筒体3的顶部设置有烟道1,筒体3的入料口处设置有喂料机构2,喂料机构2为布料器。
参见图1和图5,筒体3的出料口内设置有卸料机构,卸料机构下端设置有运输机构11。卸料机构包括减速机7,减速机7通过蜗轮蜗杆8连接竖直设置的中间轴6,中间轴6连接有卸料板4,卸料板4设置在筒体3的出料口内,中间轴6能够带动卸料板4在筒体3内旋转,破碎烧结的物料。卸料板4设置为伞状结构,卸料板4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凸起能够随卸料板4旋转挤碎结块的物料,伞状结构的中间设置有能够使物料落下的孔,孔连接有锥形漏斗5。锥形漏斗5下端连接运输机构11,运输机构11能够将物料输送至下料管9,下料管9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10,压力检测装置10为压力表。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物料和煤粉混合造球,得到球状物料;然后将球状物料送入竖直向设置的筒体内,点火烘干烧结;最后从筒体的底部充气,气体流速控制在0.3~0.8m3/s,气体先与底部的物料进行换热,气体自下而上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到达500-600℃的烧结区作为助燃气体,气体再向上会与下降的物料进行换热,降温到200-300℃排出,物料由于和气体的换热作用,在下部温度降到100~180℃后排出。
方法中物料为银铅渣,并采用造球机将银铅渣、煤粉和粘结剂混合造球,采用布料器将球状物料均匀烘干筒内,让物料和自下而上的气体的进行换热,烘干后的物料通过旋转的伞状卸料板4实现卸料,并通过槽式运输机运输。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设计一套烘干装置,将银铅渣的水分由40-50%烘干到10-15%,由于银铅渣是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水量大,同时粒度很细,原来的烘干设备和方法是利用回转窑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首先易粘结在化工设备筒体壁上,影响连续生产,使银铅渣的加入量减半,生产环节不稳定,连续生产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是直接烘干,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和烟尘,温度达到200-300℃,直接进布袋会烧结布袋,利用表冷器冷却会产生粘结,使表冷器效果变差,气体温度会慢慢升高,影响生产正常进行,运行一个半月就要停车检修。
为了解决原来的烘干设备和方法的运行缺陷,就必须首先使物料和烘干烟气的换热速度降低,其次改变银铅渣的物理性状,让物料在烘干过程中不能因气体流动带走,流失到烟气中,最关键的是让银铅渣在烘干的过程中不能粘结在一起,或粘结在筒体3的壁上。方法是:1、降低烘干气体和物料的换热速度,由原来的对流烘干变为接触烘干;2、由原来的粉状物料改为球状或团状,为了烘干过程中有发热体,在物料造球或造团的过程中加入煤粉和粘结剂;3、将原来的物料运行方式横向水平运动,滑动改为自上而下的垂直运动,在烘干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粘结。
烘干装置包括圆筒状筒体3,内衬耐火砖,将银铅渣、粉煤和粘结剂混合均匀,造成球状后用布料器均匀的洒在筒体3内,让物料和自下而上热气体的进行换热,达到烘干银铅渣的目的。整个装置包括配料、造球等辅助设备和烘干窑主体设备,筒体3是直径为4600mm,壁厚为20mm的钢板筒体,高度为4.5米,内衬400mm的耐火砖,筒体3的下部有一直径为3000mm的旋转卸料机构,卸料机构既能承载筒体3内的物料,同时又兼顾烘干后的银铅渣的卸料工作,由于烘干后的物料有时会结块,容易卡住,不能从下部顺利卸料,卸料机构的伞状卸料板4上有尖锐凸起,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将结块的物料挤碎。
物料在筒体3内是通过不断的卸料实现由上向下的运动,在下降的过程中,下部进入的冷空气先与烘干结块的物料进行换热,冷空气自下而上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到500-600℃的烧结区,作为助燃气体,再向上气体温度又会和下降的物料进行换热,而慢慢降温到200-300℃。物料由于和空气的换热作用,在下部温度降到100℃左右,经卸料装置后落入运输装置运走,上部由于换热作用温度不断升高,达到烧结温度,同时再向上又不断的降温直到料层的顶部,和进来的物料一起接触,运动,关键在于既要控制不能使物料产生化学反应,同时又能使空气在窑的顶部出去时温度不能太高,浪费热能,又由于空气温度高的同时空气流速必然太快,带走有些没有成型的银铅渣、煤粉,使后道工序除尘和净化设备的效果变差,因此空气的流速控制在0.3~0.8m3/s。
本发明既解决了银铅渣在烘干过程中的粘结,避免了了烘干烟气带走大量银铅渣烟尘,烟气温度太高烧布袋的现象发生,同时银铅渣加入底吹炉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既没有大量的水分,物料的形态又发生了变化,成为块状可以大量加入。是目前银铅渣烘干过程中实现铅锌互补,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佳途径,同时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一条同类物料烘干的新思路。

Claims (10)

1.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水平面设置的筒体(3),筒体(3)内衬有耐火砖,筒体(3)上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筒体(3)的顶部设置有烟道(1),筒体(3)的入料口处设置有喂料机构(2),筒体(3)的出料口内设置有卸料机构,卸料机构下端设置有运输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机构包括减速机(7),减速机(7)通过蜗轮蜗杆(8)连接竖直设置的中间轴(6),中间轴(6)连接有卸料板(4),卸料板(4)设置在筒体(3)的出料口内,所述的中间轴(6)能够带动卸料板(4)在筒体(3)内旋转,破碎烧结的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板(4)设置为伞状结构,伞状结构的中间设置有能够使物料落下的孔,孔连接有锥形漏斗(5),锥形漏斗(5)下端连接运输机构(11),运输机构(11)能够将物料输送至下料管(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板(4)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凸起能够随卸料板(4)旋转挤碎结块的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管(9)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料机构(2)为布料器。
7.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物料和煤粉混合造球,得到球状物料;然后将球状物料送入竖直向设置的筒体内,点火烘干烧结;最后从筒体的底部充气,气体先与底部的物料进行换热,气体自下而上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到达500-600℃的烧结区作为助燃气体,气体再向上会与下降的物料进行换热,降温到200-300℃排出,物料由于和气体的换热作用,在下部温度降到100~180℃后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中气体流速控制在0.3~0.8m3/s。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中采用造球机将银铅渣、煤粉和粘结剂混合造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中采用布料器将球状物料均匀烘干筒内,让物料和自下而上的气体的进行换热,烘干后的物料通过旋转的伞状卸料板(4)实现卸料,并通过槽式运输机运输。
CN201510188582.5A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4807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8582.5A CN104807316B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8582.5A CN104807316B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7316A true CN104807316A (zh) 2015-07-29
CN104807316B CN104807316B (zh) 2016-09-28

Family

ID=53692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8582.5A Active CN104807316B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73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00711Y (zh) * 2009-04-15 2010-02-10 韩江霖 能够回收铅的锰铁矿富集反应炉
CN102329908A (zh) * 2011-07-15 2012-01-2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从钢铁厂粉尘中提取铁粒和锌粉的系统
CN103468961A (zh) * 2013-09-27 2013-12-2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密闭冲天炉处理钢铁厂含锌、铅粉尘工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00711Y (zh) * 2009-04-15 2010-02-10 韩江霖 能够回收铅的锰铁矿富集反应炉
CN102329908A (zh) * 2011-07-15 2012-01-2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从钢铁厂粉尘中提取铁粒和锌粉的系统
CN103468961A (zh) * 2013-09-27 2013-12-2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密闭冲天炉处理钢铁厂含锌、铅粉尘工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7316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3135B (zh) 一种高温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余热回收系统与方法
WO2019161638A1 (zh) 一种具有熔渣缓存及流量控制功能的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回收系统
WO2019161639A1 (zh) 一种用于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2008279U (zh) 物料烘干塔、物料烘干系统及炼焦煤调湿系统
WO2019161696A1 (zh) 一种液态熔渣粒化及余热回收装置
CN106556258A (zh) 烧结矿显热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19784B (zh) 熔融电石一次冷却粒化成型系统及余热回收方法
CN103468930A (zh) 一种利用红土镍矿制备镍铁焙烧矿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93115A (zh) 干燥与还原一体化闪速炼铁设备及炼铁方法
CN102277463B (zh) 一种还原炉及生产直接还原铁的装置
CN106191345A (zh) 一种转炉熔融红渣显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
CN103894538A (zh) 覆膜砂热法再生设备及其再生方法
CN102491329B (zh) 一种电石炉热进料方法及装置
CN107879595B (zh) 一种折流式玻璃配合料预热装置
CN107227392A (zh) 矿粉还原系统
CN103205584A (zh) 一氧化锰矿粉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4807316A (zh) 一种湿法锌冶炼渣烘干烧结装置及方法
CN207552397U (zh) 一种铁矿流态化悬浮预热预还原装置
CN205990416U (zh) 一种利用炉体烟气余热并高效回收含铁资源的系统
CN201186935Y (zh) 向电炉供应高温直接还原铁的分流控制装置
CN203820824U (zh) 干燥与还原一体化闪速炼铁设备
CN107267178A (zh) 一种中低阶粉煤催化热解耦合电石生产的系统及方法
CN203403141U (zh) 一种利用红土镍矿制备镍铁焙烧矿的装置
CN207894257U (zh) 热交换立窑
CN206291730U (zh) 一种逆流焙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