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8334B - 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 Google Patents

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8334B
CN104798334B CN201380059653.0A CN201380059653A CN104798334B CN 104798334 B CN104798334 B CN 104798334B CN 201380059653 A CN201380059653 A CN 201380059653A CN 104798334 B CN104798334 B CN 1047983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ck
parameter
harq ack
pucch format
puc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96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8334A (zh
Inventor
卢珉锡
崔宇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gle LLC
Original Assignee
Google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gle LLC filed Critical Google LL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3/00828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04245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798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8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8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8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for modulate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8Variabl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配置有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单一HARQ ACK/NACK和CSI在PUCCH上使用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从所述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多HARQ ACK/NACK和CSI在PUCCH上使用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在所述PUCCH上使用所述PUCCH格式2/2a/2b和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

Description

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配置有载波聚合的用户设备的传输和多路复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多路复用探测参考信号。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上行链路被传输时,用户设备在每个时隙传输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UL DMRS或UL DM-RS)。这样的UL DMRS被传输以确定用于数据信道解调信道信息。关于与PUSCH相关联的上行链路DMRS,为每一个时隙的一个符号传输参考信号。关于与PUCCH相关联的上行链路DMRS,可能根据PUCCH的类型有区别地传输参考信号。
发明内容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以在配置有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方法包括:从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其中第一参数指示单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否认(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在PUCCH上使用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从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其中第二参数指示多HARQ ACK/NACK和CSI在PUCCH上使用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并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在PUCCH上使用PUCCH格式2/2a/2b以及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以在传输/接收点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方法包括:向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其中第一参数指示单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否认(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向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其中第二参数指示多HARQ ACK/NACK和CSI使用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并且,如果用户设备配置有PUCCH格式3,接收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HARQ ACK/NACK和CSI使用PUCCH格式2/2a/2b以及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的PUCCH。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配置有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接收机被配置为从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其中第一参数指示单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否认(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在PUCCH上使用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接收机被配置为从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其中第二参数指示多HARQ ACK/NACK和CSI在PUCCH上使用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发射机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在PUCCH上使用PUCCH格式2/2a/2b以及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接收点。传输/接收点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其中第一参数指示单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否认(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发射机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其中第二参数指示多HARQ ACK/NACK和CSI使用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接收机被配置为,如果用户设备配置有PUCCH格式3,接收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HARQ ACK/NACK和CSI使用PUCCH格式2/2a/2b以及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的PUCCH。
附图说明
图1为描述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适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描述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使用PUCCH格式2的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的示意图;
图3为描述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PUCCH格式3的示意图;
图4为描述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包括在第一参数(示出于图5中的示意图(a)和(b))和第二参数(示出于图5中的示意图(c))中的作为RRC消息之一的CQI-ReportConfig消息的例子;
图6示出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传输/接收点的配置;
图7示出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随后的描述中,即使示出于不同的图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参考数字指定。另外,在随后的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当可能造成本实施例主题不清楚时,包括在本文中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可以广泛使用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多种多样的通信服务,比如语音服务、分组数据服务等等。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E)和至少一个传输/接收点。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用户设备(UE)”作为总体概念被使用,其包括无线通信中的终端。因此,用户设备(UE)应被解释为一个概念,其包括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和/或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中的无线装置,以及用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中的用户设备、长期演进(LTE)和/或高速分组接入(HSPA)。
传输/接收点可以指示与用户设备通信的站。这样的传输/接收点可以被称为不同的术语,比如,基站(BS)、小区、节点B、演进的节点B(eNB)、扇区、站点、基站收发系统(BTS)、接入点(AP)、中继节点(RN)、远程射频头(RRH)、射频单元(RU)等。
也就是说,在本说明书中,基站(BS)或小区可以被解释为包容的概念,其指示由码分多址(CDMA)中的基站控制器(BSC)、WCDMA中的节点B、LTE中的eNB或扇区(站点)等覆盖的区域或功能的一部分。因此,传输/接收点、基站(BS)和/或小区的概念可以包括多种多样的覆盖区域,比如巨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等。另外,这样的概念可以包括中继节点(RN)、远程射频头(RRH)或射频单元(RU)的通信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用户设备和传输/接收点可以是具有包容性含义的两个传输/接收主体,用于体现本文中公开的科技和技术概念,并且可以不被限定于具体的术语或用词。另外,用户设备和传输/接收点可以是具有包容性含义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接收主体,用于体现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公开的科技和技术概念,并且可以不被限定于具体的术语或用词。这里,上行链路传输/接收是将数据由用户设备向基站传输的方案。或者,下行链路传输/接收是将数据由基站向用户设备传输的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多接入方案,如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OFDM-FDMA、OFDM-TDMA、OFDM-CDMA和/或其它。然而这样的多接入方案不限于此。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通过GSM、WCDMA和HSP演进到LTE和先进的LTE(LTE-A)的异步无线通信的领域中,以及演进为CDMA、CDMA-2000和UMB同步无线通信的领域中的资源分配。本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为或受制于特定的无线通信领域,并且应被解释为包括可以适用本实施例精神的所有技术领域。
至于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至少可以使用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中的一个。这里,TDD可以使用不同的时间执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传输。
在符合相应标准LTE或LTE-A系统中,可以基于一个载波或一对载波形成一个上行链路和/或一个下行链路。至于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可以通过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I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或其它的这样的控制信道传输控制信息。可以通过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或其它的这样的数据信道传输数据。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小区”可以表示由传输点或传输/接收点传输的信号、具有覆盖范围的分量载波,以及传输/接收点的覆盖范围中的一个。这里,术语“传输/接收点”可以表示传输信号的传输点、接收信号的接收点,及其组合(即传输/接收点)中的一个。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HARQ ACK/NACK”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否认的缩写,并且可以被称为混合-ARQ确认。术语“CSI”是信道站信息的缩写。CSI可能意味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比如等级指示(R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图1为描述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适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参见图1,无线通信系统100可能是多点协作传输/接收(CoMP)系统、多天线协作传输系统、多小区协作通信系统中的一个。这里,CoMP系统通过在多个传输/接收点中的协作传输信号。如CoMP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传输/接收点110和112以及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120或122。
如图1所示,传输/接收点可能是eNB 110和RRH 112中的一个。这里,eNB 110可能是基站或宏小区(或宏节点)。RRH 112可能是通过光缆或光纤连接到并且受控于eNB 110的至少一个微微小区。另外,RRH 112可能在宏小区区域内具有高传输功率或低传输功率。传输/接收点(如eNB 110和RRH 112)可能具有相同的小区标识(ID)或不同的小区标识。
下文中,下行链路(DL)代表由传输/接收点110和112到用户设备120的通信或通信通路。上行链路(UL)代表由用户设备120到传输/接收点110和112的通信或通信通路。在下行链路中,发射机是传输/接收点110和112的一部分并且接收机是用户设备120和122的一部分。在上行链路中,发射机是用户设备12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机是传输/接收点110和112的一部分。
下文中,信号通过如PUCCH、PUSCH、PDCCH和/或PDSCH的这样的信道被传输或接收的情况,可以被称为表述“传输或接收PUCCH、PUSCH、PDCCH和/或PDSCH”。
eNB(如110)执行向用户设备(如120和/或122)的下行链路传输。eNB(如110)为单播传输而传输与主物理信道对应的PDSCH。另外,eNB(如110)传输PDCCH以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如用于接收PDSCH所需的调度信息,以及传输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如PUSCH)传输的调度授予信息。下文中,“通过信道传输或接收信号”可以被称为表述“传输或接收信道”。
第一用户设备(UE1)120可能向eNB 110传输上行链路信号。第二用户设备(UE2)122可能向传输接收点110和112中的至少一个传输上行链路信号,如向RRH 11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用户设备120向RRH 112传输上行链路信号并且第二用户设备122向eNB 110传输上行链路信号。图1示例性地描述了通信系统中的两个用户设备120和122,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超过两个的用户设备可能被包括在通信系统中。为了方便以及容易理解,通信系统将被描述为包括两个用户设备120和122,一个向eNB 110传输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另一个向RRH112传输上行链路信号。
当PUCCH格式是PUCCH格式1、PUCCH格式1a以及PUCCH格式1b之一时,为每一个时隙的三个符号传输参考信号。当PUCCH格式是PUCCH格式2/2a/2b和PUCCH格式3时,为每一个时隙的两个符号传输参考信号。
PUCCH作为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被使用并且与根据从用户设备传输的信息类型被分类的格式相关联。表1示出了PUCCH格式。
表1
PUCCH格式 解调方案 每个子帧的比特数,Mbit
1 N/A N/A
1a BSPK 1
1b QPSK 2
2 QPSK 20
2a QPSK+BPSK 21
2b QPSK+QPSK 22
3 QPSK 48
PUCCH格式1、PUCCH格式1a以及PUCCH格式1b可能用于传输调度请求(SR)和HARQ-ACK。PUCCH格式2、PUCCH格式2a以及PUCCH格式2b可能用于传输信道质量指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等级指示(RI)。PUCCH格式3可能用于传输多HARQ ACK/NACK。
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每个PUCCH格式及其使用。
PUCCH格式1是仅用于传输调度请求(SR)的信道格式。PUCCH格式1a和PUCCH格式1b是用于为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传输调度请求(SR)和/或ACK/NACK的信道格式。PUCCH格式1a和PUCCH格式1b是根据ACK/NACK的比特数以及相关联的调制方案被分类的。同时,缩短的PUCCH格式1a与打孔的子帧的最后SC-FDMA符号具有相同的PUCCH格式1a结构。进一步地,缩短的PUCCH格式1b与打孔的子帧的最后SC-FDMA符号具有相同的PUCCH格式1b结构。上述PUCCH格式中的一种可能基于由相关联的更高层传输/接收点所提供的RRC参数(如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ackNackSRS-同时传输))的值(如TRUE(真)或FALSE(伪))以及探测参考符号(SRS)的小区专用信息被选择并使用。
PUCCH格式2是专用于传输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格式。PUCCH格式2a和PUCCH格式2b是用于传输响应CQI于的ACK/NACK+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信道格式。PUCCH格式2a和2b根据ACK/NACK的比特数以及调制方案被分类。
PUCCH格式3是用于传输在下行链路载波聚合中具有多于四个比特的ACK/NACK的信道格式。缩短的PUCCH格式3与一个打孔的子帧的最后SC-FDMA符号具有相同的PUCCH格式3结构。也就是说,缩短的PUCCH格式3的最后SC-FDMA符号不使用资源元素进行映射。上述PUCCH格式中的一种可能基于由相关联的更高层传输/接收点所提供的RRC参数(如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的值(TRUE或FALSE)以及SRS的小区专用信息被选择并使用。
对于LTE通信系统,定义有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DMRS或DM-RS)以及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SRS)。进一步地,限定有三个下行链路参考信号(RS)。三个下行链路参考信号(RS)包括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基于信号频率网络的多播/广播参考信号(MBSFN-RS)以及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UE-专用参考信号)。
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SRS)可能被用于为上行链路频变调度而测量上行链路信道状态。这样的上行链路SRS可能还被用于测量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以用于使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信道互易性进行下行链路波束成形。在这些情况中,相应的传输/接收点向用户设备120传输参数,如RRC参数。用户设备120接收RRC参数,从接收的RRC参数中获得预定的信息,并传输上行链路SRS。比如,用于生成SRS的RRC参数可能包括与SRS、传输梳、UE专用SRS带宽、跳跃、频域位置、周期性、子帧配置、天线配置、基序列索引以及循环移位索引的小区专用SRS带宽相关的参数。用于传输梳的参数用于指定分配在两个子载波间隔的间隙中的频率位置。比如,传输梳参数具有针对偶数子载波的为0的值或针对奇数子载波的为1的值。用于子帧配置的参数用于指定子帧以传输SRS。用于天线配置的参数指示用于传输SRS的天线数目以及天线端口数目。用于基序列索引的参数基于使用于PUCCH中的序列组数目u以及根据序列跳跃配置确定的序列数目v确定。用于循环移位索引的参数可能是用于生成SRS以及根据序列数目v确定的参考信号。
除周期性的SRS,定义有非周期性的SRS。与周期性的SRS类似,传输/接收点向用户设备120传输各种类型的参数作为RRC参数,以生成非周期性的SRS。传输的参数包括与UE专用带宽、传输梳、频域位置、周期性、子帧配置、天线配置、基序列索引以及循环移位索引相关的参数。
另外,用于传输非周期性SRS的传输/接收点动态地指示用户设备120通过PDCCH传输非周期性的SRS。用户设备120由PDCCH指示,接收RRC参数并传输上行链路非周期性SRS。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在一个子帧中同时传输上行链路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的用户设备操作。
根据PUCCH类型和SRS类型定义PUCCH和SRS的同时传输操作,比如,周期性SRS(如类型-0的SRS)和非周期性SRS(如类型-1的SRS)。进一步地,在考虑适用多个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定义这样的用户设备操作。
下面将描述根据SRS类型(如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和PUCCH格式的用户设备操作。
i)当在相同的子帧指示PUCCH格式2、2a和2b以及周期性SRS的同时传输时,用户设备不传输周期性SRS。
ii)当在相同的子帧触发包括ACK/NACK的PUCCH格式2、2a和2b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同时传输时,用户设备不传输非周期性SRS。
iii)当在相同的子帧触发不包括ACK/NACK的PUCCH格式2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同时传输时,用户设备不传输PUCCH格式2。
iv)当SRS和传输ACK/NACK和SR中的两个或一个的PUCCH格式在相同子帧被指示时,如果参数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被设置为FALSE,用户设备不传输SRS。参数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由相关联的更高层定义并且SRS包括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
v)当SRS和用于传输ACK/NACK和正SR中的两个或一个的缩短的PUCCH格式的相同传输在相同子帧被指示时,如果参数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被设置为TRUE,用户设备传输缩短的PUCCH格式和SRS。参数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由相关联的更高层定义并且SRS包括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
vi)当在服务小区中的SRS和用于使用标准PUCCH格式传输正ACK/NACK和正SR中的两个或一个的PUCCH格式的同时传输在相同子帧被指示时,用户设备不传输SRS。这里,SRS包括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
比如,参数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以作为RRC参数。该RRC参数用于确定用户设备在PUCCH的一个子帧中执行HARQ ACK/NACK和SRS的同时传输的指示。在参数被设置为支持HARQ ACK/NACK和SRS在PUCCH的一个子帧中的同时传输的情况下,如果相应的子帧在第一小区看来(如主小区,主分量载波,P小区)是小区专用SRS子帧,用户设备使用缩短的格式同时传输HARQ ACK/NACK和SRS。在这种情况下,缩短的PUCCH格式用于同时传输而无论SRS是否在相应的子帧传输。当相应的子帧不是小区专用SRS子帧时,用户设备使用标准PUCCH格式1、1a、1b以及标准PUCCH格式3中的一个执行HARQ ACK/NACK和SRS的同时传输。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ACK/NACK和周期性CSI在上行链路PUCCH上的一个子帧的同时传输的用户设备操作。
图2为描述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使用PUCCH格式2的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的示意图。
参见图2的示意图(a),在标准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2同时传输HARQ ACK/NACK和CSI。在这种情况下,使用QPSK将CSI块信息进行分组编码并调制。结果是子帧包括十个符号。前5个符号在第一时隙传输并且剩下的5个符号在第二时隙传输。
每个时隙包括7个DFTS-OFDM符号。在这7个DFTS-OFDM符号中,两个符号被用于上行链路DM-RS的传输。当同时传输HARQ ACK/NACK和CSI时,每个时隙中的第二DM-RS符号被HARQ ACK/NACK调制。根据反馈信息是一个HARQ ACK/NACK比特还是两个HARQ ACK/NACK比特来使用BPSK调制方案或QPSK调制方案中的一个。在每个时隙传输的5个QPSK符号中的每一个以及由HARQ ACK/NACK调制的DM-RS符号的第二符号被乘以循环移位长度-12小区专用序列,其结果为使用相应的DFTS-OFDM符号传输。
参见图2的示意图(B),在扩展的循环前缀(CP)在每一个时隙具有6个DFTS-OFDM符号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结构。然而,每个时隙包括一个上行链路DM-RS符号,而不是两个上行链路DM-RS符号。CSI传输信息和HARQ ACK/NACK被分组编码并使用QPSK调制方案调制。结果是每个子帧包括十个符号。前5个符号在第一时隙传输并且剩下的5个符号在第二时隙传输。在每个时隙传输的5个QPSK符号中的每一个被乘以循环移位长度-12小区专用序列,其结果为在相应的DFTS-OFDM符号传输。
比如,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同时AckNack和CQI)作为RRC参数。该RRC参数是用于确定用户设备指示执行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的参数。当RRC参数被设置为执行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时,用户设备变得能够在相应的子帧使用PUCCH格式2a和2b中的一个同时传输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
图3为描述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PUCCH格式3的示意图。
参见图3,PUCCH格式3是基于DFT预编码OFDM的,该DFT预编码OFDM是与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相同传输方法。当调度请求(SR)存在时,每一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一个或两个HARQ ACK/NACK比特与SR比特级联。
在PUCCH格式3中,传输信息被分组编码并由小区专用扰码序列加扰到48个比特。48个比特被QPSK调制并划分为两组,每组包括12个QPSK符号。
关于标准CP,12个QPSK在每个时隙的5个符号上传输并且上行链路DM-RS在每个时隙的两个符号上传输。
在每个时隙的5个符号上传输的每个QPSK符号被乘以循环移位长度-12小区专用序列,其结果为在相应的DFT-预编码OFDM符号传输。5个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被乘以长度-5正交序列。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长度-5序列可能用于每个时隙或不同的长度-5序列可能用于每个时隙。
在扩展的CP在每个时隙具有6个DFTS-OFMS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结构。然而,每个时隙包括一个上行链路DM-RS符号,而不是两个上行链路DM-RS符号。
在下行链路载波聚合中,在多个分量子载波上执行同时传输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反馈多HARQ ACK/NACK比特。可能要求有能力使用多于两个下行链路分量子载波的用户设备以支持PUCCH格式3。也就是说,可能需要有能力使用用于HARQ ACK/NACK的多于4个比特的用户设备以支持PUCCH格式3。
比如,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同时AckNack和CQI-格式3-r11)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作为RRC参数。该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是用于确定用户终端的指示执行使用PUCCH格式3的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当该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指示用户设备执行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时,可以允许用户设备使用PUCCH格式3在相应子帧同时传输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
参见图2和图3,当用户设备被配置有来自传输/接收点的PUCCH格式3并且当新的RRC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定义为将被设置为指示用户设备使用PUCCH格式3执行周期性CSI和HARQ ACK/NACK的同时传输时,可能需要根据新的RRC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定义用户设备的新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现存的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的配置以及新的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的用户设备操作中可能遇到含糊不清的问题。另外,可能需要根据新定义的参数和现存的参数定义用户设备的新操作。
对于时分双工(TDD),虽然为用户设备配置单一小区而不是像频分双工(FDD)那样的载波聚合环境,但HARQ ACK/NACK可能通过相应的PUCCH格式3传输。因此,可能由现存的参数以及新定义的参数的配置而在用户设备操作中产生含糊不清的问题。
另外,至于PUCCH格式2a和2b,与SRS的同时传输是不被允许的。至于PUCCH格式3,如果用户设备配置有缩短的PUCCH格式3而不是标准的PUCCH格式3,与SRS的同时传输是允许的。因此,可能需要定义用户设备的新操作以用于SRS的同时传输。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传输和多路复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以通过载波聚合环境中的上行链路从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另外,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多路复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具体地,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能解决用户设备操作中含糊不清的问题,该问题可能由包括上行链路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控制信道的传输中现存的第一参数和新定义的第二参数的配置造成。比如,现存的第一参数是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并且新定义的第二参数是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另外,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提供用于根据现存的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和新的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组合同时传输的用户设备操作。另外,通过定义新的额外的用户设备操作,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提供了用于同时传输SRS的用户设备操作。
图4为描述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图4,在包括用户设备120和122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传输/接收点110、he第二传输/接收点120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步骤S410,传输并接收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使用PUCCH格式2、2a和2b同时传输单一HARQ A/N和CSI。在步骤S420,传输并接收第二参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使用PUCCH格式3同时传输多HARQ ACK/NACK和CSI。在步骤S430,使用PUCCH格式2/2a/2b和PUCCH格式3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在PUCCH上的同时传输。在步骤S410和S420,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可能由不同的更高层信号传输,比如,RRC信号(如RRC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410和S420可能独立执行。当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包含在相同的RRC消息中并传输时,步骤S410和S420可能作为一个处理步骤执行。
考虑第一传输/接收点110,第一传输/接收点110在步骤S410向用户设备120和122中的至少一个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在步骤S420,第一传输/接收点110向用户设备120和122中的至少一个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在步骤S430,第一传输/接收点110接收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使用PUCCH格式2、2a、2b以及PUCCH格式3中的一个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的PUCCH,其中PUCCH格式2、2a、2b可以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
考虑用户设备,用户设备120或122在步骤S410从第一传输/接收点110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在步骤S420,用户设备120或122从第一传输/接收点110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在步骤S430,用户设备120或122可能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使用PUCCH格式2、2a、2b以及PUCCH格式3中的一个向第一传输/接收点110或向第二传输/接收点112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
考虑第二传输/接收点112,第二传输/接收点112从用户设备120或122接收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使用PUCCH格式2、2a、2b以及PUCCH格式3中的一个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的PUCCH,PUCCH格式2、2a、2b可以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一参数是如图2中描述的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第二参数是如图3中描述的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图5示出了包括在第一参数(示出于图5中的示意图(a)和(b))和第二参数(示出于图5中的示意图(c))中的作为RRC消息之一的CQI-ReportConfig消息的例子。
在图5中,第一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可能被设置为0或1,因为第一参数通常是不可选的。第二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可能被设置为x或1,因为第二参数是可选的。当相应的IE是可选的或当IE不存在时,第二参数被设置为x。在当IE存在时配置第二参数为0的情况下,需要区别于当不存在IE时定义第二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因此,使用ENUMERATED(枚举)函数。
表2示出了在步骤S410和S420从第一传输/接收点110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参数的配置。
表2
使用PUCCH格式2、2a和2b以及PUCCH格式3中的一个的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可能根据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和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被区别地执行。下文中,将描述同时传输的不同情况。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FDD以及对于配置有多于一个服务小区并配置有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如果满足以下条件,用户设备120或122可能在步骤S430使用PUCCH格式3执行在PUCCH上的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i)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TRUE,并且ii)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FDD以及对于配置有多于一个服务小区并配置有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如果满足以下条件,用户设备120或122可能在步骤S430使用PUCCH格式2、2a和2b执行在PUCCH上的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i)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TRUE,ii)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TRUE,以及iii)HARQ ACK/NACK是单一HARQ ACK/NACK。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TDD以及对于配置有一个服务小区并配置有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如果满足以下条件,用户设备120或122可能在步骤S430使用PUCCH格式3执行在PUCCH上的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i)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TRUE,并且ii)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可能被设置为TRUE或FALSE之一。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FDD,如果满足以下条件,用户设备120或122可能在步骤S430使用PUCCH格式2、2a和2b执行在PUCCH上的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i)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TRUE,并且ii)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FALSE。
在步骤S430的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的细节操作根据在步骤S410和S420由第一传输/接收点110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参数的配置(如设置)可能有所不同。下文中将描述用户设备的该细节操作。为了方便以及容易理解,能够使用新定义的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执行多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的用户设备被称为Rel-11用户设备。能够支持新定义的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传输/接收点被称为Rel-11传输/接收点。另外,能够通过现存的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使用PUCCH格式2、2a和2b执行单一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的用户设备被称为Rel-10用户设备。
1)当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和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TRUE时的用户设备操作如下。
用户设备操作被定义如下。对于FDD以及对于配置有载波聚合和配置有PUCCH格式3的Rel-11用户设备,Rel-11用户设备通过来自Rel-11传输/接收点的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配置为使用PUCCH格式3同时传输多HARQACK/NACK和周期性CSI。另外,Rel-11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被配置为忽略(如覆盖)现存的RRC参数(如第一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现存的RRC参数是指示使用先前存在的PUCCH格式2、2a和2b同时传输单一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参数。
然而,虽然Rel-11传输/接收点通过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指示Rel-10用户设备执行操作,但Rel-10用户设备对此并不知晓。因此,Rel-11传输/接收点将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设置为TRUE并向Rel-10用户设备传输第一参数以指示Rel-10用户设备通过PUCCH格式2、2a和2b执行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
另外,虽然Rel-11用户设备配置有载波聚合并配置有PUCCH格式3,但如果要向第一小区(如主小区、P小区、主分量载波)和第二小区(如次小区、S小区、次分量载波)传输的ACK/NACK是单一HARQ ACK/NACK,Rel-11用户设备通常无法使用PUCCH格式3。也就是说,由于在传输该单一ACK/NACK和周期性CSI时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TRUE,因此用户设备根据相关联的操作配置被配置为通过PUCCH格式2、2a和2b传输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在这种情况下,Rel-10用户设备可能通过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的配置被配置为忽略(覆盖)来自Rel-11传输/接收点的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对于配置有载波聚合以及配置有PUCCH格式3的Rel-11用户设备,Rel-11用户设备可能被配置为由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执行相同的操作。也就是说,无论要向第一小区(如主小区)和第二小区(如次小区)传输的ACK/NACK是单ACK/NACK还是多ACK/NACK,Rel-11用户设备都被配置为使用PUCCH格式3执行单或多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
与FDD不同,即使用户设备配置有单一小区而不是配置有载波聚合,也需要为TDD传输多HARQ ACK/NACK。对于这种情况,用户设备操作定义如下。对于TDD以及配置有单一服务小区和配置有PUCCH格式3的Rel-11用户设备,如果下行链路指定索引的值大于等于1(即,用于传输相关联的HARQ ACK/NACK的下行链路子帧是多个)并且如果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TRUE,Rel-11用户设备被配置为使用PUCCH格式3执行多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
同时,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可能与SRS的传输有关联。首先,将根据SRS是否为周期性SRS(或触发类型0)或非周期性SRS(或触发类型1)在不区分操作的情况下描述根据RRC参数(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和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的用户设备操作。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用户设备操作可能被定义为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同时传输单一或多HARQ ACK/NACK、周期性CSI以及SRS,以防止SRS传输中的频繁丢弃。当由传输/接收点指定给用户设备的子帧被配置为作为小区专用SRS子帧并且当第三参数(如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ackNackSRS-同时传输))被设置为TRUE时,该用户设备被配置为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同时传输单一或多HARQ ACK/NACK以及SRS。
另外,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根据SRS是否为周期性SRS或非周期性SRS以及根据两个RRC参数配置,定义用户设备操作。后续将描述该操作。
非周期性SRS被传输/接收点的特定目的触发。当该非周期性SRS的传输丢弃(即,SRS没有被映射到相应子帧的最后的符号的资源元素)时,传输/接收点需要通过PDCCH为非周期性SRS重传触发消息。该重传可能造成PDCCH开销增加。因此,用户设备可能被配置为根据两个RRC参数(如第一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以及第二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以比周期性SRS更高的优先级对非周期性SRS执行操作。也就是说,用户设备可能被定义为当第三参数(如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被设置为TRUE时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执行单一或多HARQACK/NACK、周期性CSI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同时传输。该第三参数由传输/接收点在小区专用SRS子帧中为用户设备设置,该小区专用SRS子帧由传输/接收点设置以传输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定义的该用户设备操作可能只传输非周期性SRS而将周期性SRS丢弃。
换句话说,当传输/接收点将第三参数(如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在小区专用SRS子帧中设置为TRUE时,如果来自传输/接收点的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TRUE,则用户设备操作可能被定义以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执行单一或多HARQ ACK/NACK、周期性CSI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同时传输。
2)当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TRUE并且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FALSE时执行的用户设备操作如下。
由于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因此在用户设备操作中没有含糊不清的问题。因此,当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TRUE时,用户设备可能使用PUCCH格式2、2a以及2b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
3)当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FALSE并且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TRUE时执行的用户设备操作如下。
对于FDD以及配置有载波聚合并配置有PUCCH格式3的Rel-11用户设备,Rel-11用户设备通过来自Rel-11传输/接收点的RRC参数(如第二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配置为使用PUCCH格式3传输多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对于配置有载波聚合并配置有PUCCH格式3的Rel-11用户设备,Rel-11用户设备可通过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配置为执行相同的一致操作。也就是说,无论要向第一小区(如主小区)和第二小区(如次小区)传输的ACK/NACK是单一ACK/NACK还是多ACK/NACK,Rel-11用户设备都被配置为使用PUCCH格式3执行单一或多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
与FDD不同,即使用户设备配置有单一小区而不是配置有载波聚合,也可能需要对TDD传输多HARQ ACK/NACK。对于TDD以及配置有PUCCH格式3的相应Rel-11用户设备,如果下行链路指定索引的值大于和/或等于1(即,用于传输相应的HARQ ACK/NACK的相应下行链路子帧是多个)并且如果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TRUE,用户设备被定义以使用PUCCH格式3执行多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同时传输。
同时,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可能与SRS的传输有关联。首先,将根据SRS是否为周期性SRS(如触发类型0)或非周期性SRS(如触发类型1)在不区分操作的情况下描述根据两个RRC参数(如第一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和第二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的用户设备操作。
为了防止SRS传输中的频繁丢弃,用户设备操作可能被定义以用于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同时传输单一或多HARQ ACK/NACK、周期性CSI以及SRS。也就是说,如果由传输/接收点针对用户设备设置的子帧被设置为小区专用SRS子帧并且如果第三参数(如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被设置为TRUE,则用户设备被配置为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同时传输单一或多HARQ ACK/NACK以及SRS。
另外,用户设备操作可能根据SRS是否为周期性SRS以及非周期性SRS并且根据两个RRC参数的配置被定义。后续将描述该用户设备操作。
非周期性SRS由传输/接收点的特定目的触发。当该非周期性SRS的传输丢弃时,传输/接收点需要通过PDCCH为非周期性SRS重传触发消息。该重传造成PDCCH开销增加。因此,用户设备相比较周期性SRS而言可能根据两个参数(如第一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以及第二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为非周期性SRS执行具有更高优先级的操作。也就是说,如果第三参数(如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被设置为TRUE,用户设备操作可能被定义为在小区专用SRS子帧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执行单一或多HARQ ACK/NACK、周期性CSI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同时传输。第三参数由相关联的传输/接收点针对用户设备设置并且小区专用SRS子帧从传输/接收点设置用于传输周期性SRS以及非周期性SRS。该操作使用户设备能够只传输周期性SRS并且将周期性SRS丢弃。也就是说,如果第三参数(如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在小区专用SRS子帧被传输/接收点设置为TRUE并且如果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TRUE,则用户设备操作可能被定义以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执行单一或多HARQ ACK/NACK、周期性CSI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同时传输。
4)当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FALSE并且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FALSE时执行的用户设备操作如下。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以及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均被设置为FALSE。因此,用户设备操作被定义为不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被配置为通过PUCCH格式传输单一或多HARQ ACK/NACK并且将CSI丢弃。在用SRS同时传输的情况下,用户设备被配置为在不包含周期性CSI的传输的情况下执行HARQ ACK/NACK和SRS的同时传输。
图6示出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传输/接收点的配置。
参见图6,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传输/接收点600可作为基站运行。该传输/接收点600包括控制处理器610、发射机620和接收机630。
控制处理器610控制用于消除用户设备操作中的含糊不清问题的全部操作。比如,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控制处理器610根据现存的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和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控制用户设备操作以传输包括上行链路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控制信道。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发射机620和接收机630被配置为传输并接收用于执行操作所需的信号、消息和数据。
发射机620向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使用PUCCH格式2/2a/2b的单一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发射机620向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使用PUCCH格式2、2a和2b以及PUCCH格式3中之一的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
对于配置有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接收机630可以接收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使用PUCCH格式2/2a/2b以及PUCCH格式3中之一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的PUCCH。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FDD以及对于配置有多于一个服务小区的用户设备,如果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并且如果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则接收机630可以接收使用PUCCH格式3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的PUCCH。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FDD以及对于配置有多于一个服务小区的用户设备,如果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并且如果HARQ ACK/NACK是单一HARQ ACK/NACK,则接收机630可以接收使用PUCCH格式2/2a/2b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的PUCCH。
对于TDD双工模式以及对于配置有单一服务小区的用户设备,如果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并且如果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则接收机630可以接收使用PUCCH格式3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的同时传输的PUCCH。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参数可能被设置为TRUE或FALSE中之一。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FDD,如果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并且如果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则接收机630可以接收使用PUCCH格式2/2a/2b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的PUCCH。
图7示出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配置。
参见图7,用户设备700包括接收机710、控制处理器720和发射机730。
接收机710通过相应信道接收来自传输/接收点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数据和消息。
对于配置有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接收机710可以接收来自至少一个相关联的传输/接收点的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单一HARQ A/N和CSI在PUCCH上使用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多HARQACK/NACK和CSI在PUCCH上使用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
控制处理器720通过定义用户设备操作以控制在解决用户设备操作中的含糊不清问题时用户设备的全部操作以根据依照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包括上行链路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控制信道的同时传输。
发射机370向传输/接收点传输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和上行链路信道。
发射机730可能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使用PUCCH格式2/2a/2b和PUCCH格式3中的一个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FDD以及对于配置有多于一个服务小区的用户设备,如果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并且如果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则发射机730可能使用PUCCH格式3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FDD以及对于配置有多于一个服务小区的用户设备,如果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并且如果HARQ ACK/NACK是单一HARQACK/NACK,则发射机730可能使用PUCCH格式2/2a/2b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TDD以及对于配置有单一服务小区的用户设备,如果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并且如果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则发射机730可能使用PUCCH格式3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第一参数可能被设置为TRUE或FALSE中之一。
对于作为双工模式的FDD,如果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并且如果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则发射机730可能使用PUCCH格式2/2a/2b在PUCCH上执行HARQ ACK/NACK和CSI的同时传输。
如所描述的,依照至少一个实施例在包括上行链路HARQ ACK/NACK和周期性CSI的控制信道传输中根据现存的第一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和第二参数(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的配置定义用户设备操作。因此,能够消除可能由传输/接收点的配置导致的用户设备的含糊不清的问题。
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将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分别描述为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以及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执行相同功能的任何参数可能被应用于本发明。
虽然省略了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技术标准的内容以用于本说明书的概括描述,但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可以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因此,在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中添加标准相关的内容的一部分将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更具体地,所包括的文档可以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作为出版的文档的一部分。因此,在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中添加标准相关的内容和/或标准文档的一部分将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通过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特点的情况下由上述描述做出各种形式的替换、修改和变更。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被实施例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基础上解释,以使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等价的范围中的所有技术构思属于本发明。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2-0102352(于2012年9月14日递交)以及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2-0146600(于2012年12月14日递交)的优先权,其整体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Claims (24)

1.在配置有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单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否认(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基于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
从所述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多HARQ ACK/NACK和CSI基于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并且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和所述PUCCH格式3中之一的同时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同时传输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于一个的小区都被满足,则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同时传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单一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于一个的小区都被满足,则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同时传输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时分双工(T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一个小区都被满足,则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同时传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并且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都被满足,则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同时传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FALSE并且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则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和所述PUCCH格式3中的一个传输HARQ ACK/NACK并将周期性CSI丢弃。
7.在传输/接收点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单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否认(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
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多HARQ ACK/NACK和CSI使用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并且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有PUCCH格式3,则接收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和所述PUCCH格式3中之一的同时传输的PUCC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PUCCH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于一个的小区都被满足,则接收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的PUCC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PUCCH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单一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于一个的小区都被满足,则接收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的PUCCH。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PUCCH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时分双工(T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一个小区都被满足,则接收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的PUCCH。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PUCCH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并且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都被满足,则接收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的PUCCH。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PUCCH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FALSE并且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则接收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和所述PUCCH格式3中之一传输HARQ ACK/NACK的PUCCH并将周期性CSI丢弃。
13.配置有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机,被配置为从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单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否认(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基于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以及从所述传输/接收点接收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多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以及
发射机,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HARQ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和所述PUCCH格式3中之一的同时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于一个的小区都被满足,则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单一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于一个的小区都被满足,则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时分双工(T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一个小区都被满足,则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并且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都被满足,则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FALSE并且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则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和所述PUCCH格式3中的一个传输HARQ ACK/NACK并将周期性CSI丢弃。
19.一种传输/接收点,包括:
发射机,被配置为:
向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单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否认(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并且
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由相关联的更高层提供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多HARQ ACK/NACK和CSI基于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以及
接收机,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有PUCCH格式3,则接收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配置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和所述PUCCH格式3中之一的同时传输的PUCCH。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接收点,其中所述接收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于一个的小区都被满足,则接收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的PUCCH。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接收点,其中所述接收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单一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于一个的小区都被满足,则接收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的PUCCH。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接收点,其中所述接收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HARQ ACK/NACK是多HARQ ACK/NACK、如果双工模式为时分双工(TDD)并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一个小区都被满足,则接收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的PUCCH。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接收点,其中所述接收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TRUE、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并且如果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DD)都被满足,则接收执行HARQ ACK/NACK和CSI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的同时传输的PUCCH。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接收点,其中所述接收机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FALSE并且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FALSE,则接收基于所述PUCCH格式2/2a/2b和所述PUCCH格式3中之一传输HARQ ACK/NACK的PUCCH并将周期性CSI丢弃。
CN201380059653.0A 2012-09-14 2013-09-13 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Active CN1047983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02352 2012-09-14
KR20120102352 2012-09-14
KR10-2012-0146600 2012-12-14
KR1020120146600A KR101475123B1 (ko) 2012-09-14 2012-12-14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 전송방법 및 수신방법, 그 단말, 그 송수신포인트
PCT/KR2013/008283 WO2014042453A1 (en) 2012-09-14 2013-09-13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8334A CN104798334A (zh) 2015-07-22
CN104798334B true CN104798334B (zh) 2018-01-19

Family

ID=50645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9653.0A Active CN104798334B (zh) 2012-09-14 2013-09-13 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2015534344A (zh)
KR (1) KR101475123B1 (zh)
CN (1) CN1047983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4593B2 (ja) * 2015-07-28 2020-06-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1234220B2 (en) 2016-10-05 2022-01-2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EP3523911A1 (en) * 2016-10-10 2019-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ofdm and dfts-ofdm
EP3635905B1 (en) * 2017-06-09 2022-01-26 Apple Inc.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ment and scheduling request information on a control channel
CN110771107B (zh) * 2017-06-15 2022-06-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交叉数字基本配置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KR102277263B1 (ko) * 2017-07-27 2021-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자원 할당 우선순위에 따른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CN110719150B (zh) * 2018-07-11 2021-08-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2997438A (zh) * 2018-10-31 2021-06-18 苹果公司 高可靠性的增强型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
US11831438B2 (en) 2019-04-09 2023-1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HARQ-ACK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119175A (ko) * 2019-04-09 2020-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ack 피드백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94945B (zh) * 2019-04-26 2023-03-28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8553B (zh) * 2021-05-20 2024-05-1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0343A (zh) * 2010-11-22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回程链路ack/nack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3304A2 (en) * 2009-04-24 2010-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large payloads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user equipments
US8675528B2 (en) * 2010-11-15 2014-03-1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nfigur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reporting
WO2012110493A1 (en) * 2011-02-14 2012-08-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plexing of ack/nack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JP5873708B2 (ja) * 2011-12-19 2016-03-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P3493444B1 (en) * 2012-01-17 2021-07-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0343A (zh) * 2010-11-22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回程链路ack/nack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RQ-AC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DD mode a;HUAWEI et al;《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 DRAFT CHANGE REQUEST,R1-111804》;20110513;全文 *
LTE接入网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UE测量重配的分析;徐颂 等;《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20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27017A (ja) 2017-07-20
KR101475123B1 (ko) 2014-12-22
JP6423471B2 (ja) 2018-11-14
CN104798334A (zh) 2015-07-22
JP2015534344A (ja) 2015-11-26
KR20140035784A (ko) 2014-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8334B (zh) 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US112835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98832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짧은 전송 시간 간격을 지원하는 단말을 위한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또는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278166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for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KR10212076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수신 또는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12266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95721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a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7638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01956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41148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ack/nack的方法和装置
US9265037B2 (e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488550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测量干扰的方法及其设备
KR102006194B1 (ko) 하향 링크 코오디네이티드 멀티 포인트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608725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590036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肯定应答传输方法和装置
KR2019003361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9009872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2491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64177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FDR transmission
WO2012141463A2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12821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5007397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신호를 수신 또는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077577A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와,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37792B (zh) 用于发送/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80510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메시지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Goog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Google Inc.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2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GOOGLE Inc.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city of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KT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