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0807B - 用于安装门窗的副框安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安装门窗的副框安装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0807B
CN104790807B CN201510200905.8A CN201510200905A CN104790807B CN 104790807 B CN104790807 B CN 104790807B CN 201510200905 A CN201510200905 A CN 201510200905A CN 104790807 B CN104790807 B CN 1047908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mount structure
positioning framework
positioning
secondary 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09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0807A (zh
Inventor
李毅
仲伟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009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08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0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0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0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08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框安装工艺。该副框安装工艺包括:步骤S1:提供与门窗洞口相匹配的定位框架(16);步骤S2:将多个副框结构(21)定位安装在定位框架(16)上;步骤S3:将定位框架(16)放置在门窗洞口处;步骤S4:将副框结构(21)固定设置在门窗洞口处;步骤S5:拆除副框结构(21)与定位框架(16)之间的连接,取出定位框架(16)。根据本发明的副框安装工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多个分体副框结构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工序复杂,安装不便,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安装门窗的副框安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定位安装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副框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外墙窗台渗水和门窗被损坏、污染是一个较难解决的质量通病,也是业主投诉较多的质量问题之一。随着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建筑物外立面建筑做法越来越精细化、标准化和工厂化,同时,业主也对其门窗位置、尺寸及有关功能要求越来越细致。
在建筑房屋的门窗洞口建成后,由于门窗洞口的尺寸并不是很规范,因此很难精确地测定门窗加工尺寸,在门窗洞口安装门框时也比较困难,因此一般会在门窗洞口位置安装副框,使得对门窗起到一个定尺定位的作用,能够比较精确地测定门窗加工尺寸,可以增强门窗安装的规范性,提高门窗加工效率和安装效率。
目前出现一种新的副框,副框为板状结构,多个副框沿门窗洞口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形成周向定位结构,门窗固定设置在多个副框上。该种副框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在门窗与门窗洞口之间实现多点连接,在保证门窗与门窗洞口的连接强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节省副框的材料耗费,能够大量节约成本。
但在将多个该种副框安装在门窗洞口上时,由于多个副框均是独立的个体,需要将每一个副框都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安装每个副框时均需要对该副框重新定位,工序较多。此外,由于副框的定位需在门窗洞口完成,定位操作也很不方便,副框的安装效率较低,且难以保证多个副框完成安装之后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框安装工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多个分体副框结构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工序复杂,安装不便,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
本发明中的副框安装工艺,在多个副框结构的安装过程中,借助定位框架来对副框结构的安装进行预定位,从而将副框结构快速在门窗洞口上,并使副框结构位于正确的安装位置。当完成副框结构的安装后,就可以将定位框架从安装好的副框结构上取下,进行其他相同规格的副框结构的安装,可以重复使用。用于定位框架是根据门窗洞口的尺寸进行制作的,通过定位框架来对副框结构进行辅助安装,可以简化副框结构的安装难度,实现多个副框结构在门窗洞口处的快速准确安装,还可以保证副框结构的安装精度,保证副框结构与门窗组件的连接位置,提高副框结构的安装效率,提高门窗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定位工装的局部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定位工装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定位工装的简易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定位工装的简易定位装置的锁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定位工装的简易定位装置的定位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定位工装的简易定位装置的定位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定位工装的简易定位装置的连接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定位工装的简易定位装置的连接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副框安装工艺流程图。
图中附图标记:1、连接部;2、锁定部;3、定位部;4、第一圆杆;5、套杆;6、止挡突起;7、连接耳板;8、第一定位段;9、第二定位段;10、方杆;11、矩形通孔;12、腰形通孔;13、方头;14、销孔;15、径向突起;16、定位框架;17、对正部;18、辅助安装部;19、导向孔;20、导向槽;21、副框结构;22、简易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结合参见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副框安装工艺,包括:步骤S1:提供与门窗洞口相匹配的定位框架16;步骤S2:将多个副框结构21定位安装在定位框架16上;步骤S3:将定位框架16放置在门窗洞口处;步骤S4:将副框结构21固定设置在门窗洞口处;步骤S5:拆除副框结构21与定位框架16之间的连接,取出定位框架16。
本发明的副框安装工艺,在多个副框结构21的安装过程中,借助定位框架16对副框结构21的安装进行预定位,从而将副框结构21快速在门窗洞口上,并使副框结构21位于正确的安装位置。当完成副框结构21的安装后,就可以将定位框架16从安装好的副框结构21上取下,进行其他相同规格的副框结构21的安装,可以重复使用。用于定位框架16是根据门窗洞口的尺寸进行制作的,通过定位框架16对副框结构21进行辅助安装,可以简化副框结构21的安装难度,实现多个副框结构21在门窗洞口处的快速准确安装,还可以保证副框结构21的安装精度,保证副框结构21与门窗组件的连接位置,提高副框结构21的安装效率,提高门窗安装效率。
步骤S1包括:步骤S11:测量门窗洞口的尺寸;步骤S12:根据门窗洞口的尺寸加工定位框架16;步骤S13:在定位框架16上加工对正部17和辅助安装部18。在测量门窗洞口的尺寸之后,可以根据门窗洞口的尺寸设置合理的副框安装位置,并能够加工出与门窗洞口尺寸相匹配的定位框架16,使定位框架16对副框结构21的与定位能够与门窗组件的安装位置相匹配,提高副框结构21固定在门窗洞口处后与门窗组件的匹配度,提高副框结构21的安装精度。定位框架16上加工有对正部17和辅助安装部18,可以将副框结构21快速准确地安装在定位框架16上。
步骤S2包括:步骤S21:根据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提供简易定位装置22;步骤S22:将简易定位装置22通过辅助安装部18固定设置在定位框架16上;步骤S23:将简易定位装置22的定位部3定位在定位框架16的对正部17上;步骤S24:将副框结构21定位在定位部3上。
简易定位装置22包括锁定件,锁定件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圆杆上的套杆5,套杆5位于同一直径两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止挡突起6,辅助安装部18包括导向孔19以及位于导向孔19的径向并与止挡突起6相配合的导向槽20,导向孔19底部设置有止挡槽,步骤S22包括:步骤S221:将套杆5沿导向孔19滑入定位框架16;步骤S222:使止挡突起6到达导向槽20,转动套杆5,使止挡突起6止挡在定位框架16的止挡槽内。
步骤S3包括:步骤S31:确定门窗组件在门窗洞口的安装位置;步骤S32:将定位框架16按照门窗组件的安装位置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并进行校准。经过校准之后,可以使定位框架16按照门窗组件的安装位置准确地安装在门窗洞口处,使得在将副框结构21安装在门窗洞口,将定位框架16拆除下来之后,门窗组件可以快速准确地与副框结构21之间实现连接。
步骤S4包括:步骤S41:在门窗洞口处根据副框结构21的位置设置钢筋;步骤S42:将各副框结构21焊接在相应的钢筋上。
步骤S5包括:步骤S51:将简易定位装置22从定位框架16上拆除,使定位框架16与副框结构21相分离;步骤S52:将定位框架16从副框结构21上取出。
副框安装工艺还包括:步骤S6:在门窗洞口处对副框结构21浇筑混凝土结构。
步骤S6包括:步骤S61:将连接管通过盖帽盖住;步骤S62:浇筑混凝土结构,使副框结构21与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体;步骤S63:取出盖帽。
在本发明中,对副框结构21进行安装时,应用了快速定位工装作为副框结构安装的辅助工具。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快速定位工装包括定位框架16,定位框架16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对正部17,多个副框结构21对应对正部17可拆卸地设置在定位框架16上。定位框架16的环形形状由门窗洞口的形状决定,可以为圆环形或者矩形框,下面的实施例中均以矩形框来对本发明的快速定位工装进行说明。
在将多个副框结构21安装到门窗洞口处时,可以通过快速定位工装实现多个副框结构21的快速准确定位安装。在安装副框结构21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快速定位工装的定位框架16以及沿定位框架16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对正部17同时对多个副框结构21的安装位置进行预定位,并在预定位完成后借助快速定位工装将副框结构21按照定位好的位置直接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处。由于快速定位工装可以在便于安装定位的地方对副框结构21进行定位安装,因此可以降低副框结构21在门窗洞口进行定位安装时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多个副框结构21而言,更加能够提高多个副框结构21在门窗洞口处的安装速度和精度。由于快速定位工装可以适用于同一规格的门窗洞口的副框结构21的安装定位,能够同时对多个副框结构21进行定位,还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因此操作更加灵活方便,提高了副框结构21安装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对正部17包括从定位框架16的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定位孔,副框结构21上设置有安装孔,定位孔和安装孔均为圆孔。该定位孔可以与副框结构21上的安装孔相配合,并通过销轴等结构使定位孔与副框结构21上的安装孔同轴设置,使得副框结构21可以通过定位框架16上的对正部17来定位副框结构21在门窗洞口处的安装位置。定位孔的定位精度较高,而且便于加工,且能够与副框结构21上的相应孔实现快速匹配,因此能够提高副框结构21预安装在定位框架16上的速度和精度。
快速定位工装还包括简易定位装置22,简易定位装置22与对正部17一一对应设置,副框结构21连接在简易定位装置22上。该简易定位装置22可拆卸地设置在定位框架16上,当简易定位装置22完成在定位框架16上的安装后,简易定位装置22固定在定位框架16上。简易定位装置22可以保证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的相对位置不变,使副框结构21在定位框架上的相对位置固定,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副框结构21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影响副框结构21在门窗洞口的安装位置,使得副框结构21完成安装之后,门窗组件可以快速准确地安装在副框结构21上。由于简易定位装置22与定位框架16为分体设置,因此可以便于对简易定位装置22进行更换,对于不同的副框结构21,可以更换不同的简易定位装置22,而不用更换定位框架16,因此可以增加快速定位工装的适用性,且不会大幅提高快速定位工装的使用成本。
为了便于将简易定位装置22固定设置在定位框架16上,定位框架16上还设置有辅助安装部18,简易定位装置与辅助安装部18固定连接。将简易定位装置22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与辅助安装部18相配合,使简易定位装置22固定设置在定位框架16上,另一部分用来将定位框架16上的对正部17与副框结构21上的对正结构相对正,并保持定位框架16与副框结构21的相对位置,使副框结构21能够始终保持正确安装位置。由于简易定位装置22根据所要实现的不同功能分成了两个部分,因此能够降低每一个部分的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而且可以更好地实现定位框架16与副框结构21之间的快速定位安装,定位精度更高。
结合参见图4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简易定位装置包括连接部1、锁定部2和定位部3。连接部1用于将锁定部2和定位部3连接在一起,使锁定部2和定位部3之间具有连接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锁定部2设置在连接部1上,用于将简易定位装置锁定在定位框架16上。定位部3设置在连接部1上,穿设过定位框架16的定位孔后与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相连接,从而对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进行定位。
在使用该简易定位装置来对具有孔配合关系的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进行装配定位时,可以通过锁定部2将简易定位装置锁定在定位框架16上,从而限定简易定位装置在定位框架16上的位置,然后通过定位部3对定位框架16上的定位孔和副框结构21上的安装孔进行定位,使这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一致,当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与门窗洞口之间完成定位配合关系之后,就可以将副框结构21快速准确地装配在门窗洞口处并进行固定,之后就可以去除简易定位装置,将定位框架16从副框结构21上取下,完成对副框结构21的定位安装。该简易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通用性强,定位快速准确,能够加快副框结构21在门窗洞口处的整体组装效率,还可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结合参见图5所示,锁定部2包括第一圆杆4和绕第一圆杆4的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圆杆4上的锁定件,第一圆杆4连接在连接部1上。在定位框架16上设置有与锁定部2相配合的锁定结构,锁定部2与该锁定结构相配合,将简易定位装置锁定在定位框架16上。在完成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的定位安装之后,可以将简易定位装置从定位框架16上拆除,然后将定位框架16从安装好的副框结构21上取下。
结合参见图5所示,锁定件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圆杆4上的套杆5,套杆5位于同一直径两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止挡突起6。在定位框架16上设置有与该套杆5相配合的导向孔19,导向孔19对应止挡突起6的位置处沿径向设置有导向槽20,导向槽20沿导向孔19的轴向延伸。导向孔19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止挡槽,该止挡槽设置在锁定部2与定位框架16的锁定动作完成后,止挡突起6在导向孔19内所对应的位置处,且该止挡槽与导向槽20相通,该止挡槽能够为止挡突起6的转动提供转动空间。
当锁定部2进行锁定动作时,首先操作套杆5,使套杆5的止挡突起6对应导向槽20,然后使套杆5沿导向孔19的轴向滑动,当套杆5滑动到位置后,旋动套杆5,使两个止挡突起6在止挡槽内转动,使两个止挡突起6所在的直径与导向孔19上的两个导向槽20所在的直径相垂直,此时止挡突起6被止挡在导向孔19的止挡槽内,无法滑动,因此锁定部2被锁定在定位框架16的导向孔19内,简易定位装置通过锁定部2被固定在定位框架16上。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框架16为矩形管围成的矩形框架,矩形管包括四个首尾相接的钢板,在矩形框架最外侧的钢板上设置有导向孔19和导向槽20,当套杆5从导向孔19处沿轴向滑动入矩形管内后,当两个止挡突起6到达最外侧钢板的内侧面后,转动套杆5,使两个止挡突起6与导向槽20错开,此时两个止挡突起6就被矩形框架最外侧的钢板止挡在矩形管内,无法脱出,从而将简易定位装置锁定在定位框架16上。当需要将简易定位装置从定位框架16上取下时,只需要转动套杆5,使两个止挡突起6与导向槽20对齐,就可以将套杆5沿着导向孔19向外滑出,使简易定位装置与定位框架16之间脱离锁定。
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中,锁定件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圆杆4上的套杆5,套杆5的端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头。此时定位框架16上的导向孔19应该为与套杆5上的螺纹连接头相配合的螺纹孔,当套杆5通过,螺纹连接头旋进定位框架16的螺纹孔内后,完成定位框架16对锁定件的锁定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杆4的连接端设置有方杆10,连接部1上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耳板7,方杆10通过销轴连接在两个连接耳板7之间,并与两个连接耳板7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连接耳板7相对设置,形成限位空间,方杆10设置在两个连接耳板7所形成的限位空间内,并在该限位空间内可转动,使得在将锁定部2连接在定位框架16上时,可以通过在销轴的周向方向晃动方杆10快速找准安装位置,实现锁定部2在定位框架16上的快速安装锁定。由于方杆10在设置在连个连接耳板7所形成的限位空间后,受到连接耳板7的阻挡作用,因此又可以防止方杆10沿销轴的周向方向发生活动,能够提高锁定部2与定位框架16完成锁定后结构的稳定性。锁定部2的第一圆杆4直接固定连接在连接部1上的结构也是可以的。
当然,锁定部2与定位框架16之间的锁定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能够将锁定部2锁定在定位框架16上,并能够很方便地将锁定部2从定位框架16上拆卸下来即可。
结合参见图6和图7所示,定位部3包括位于定位框架16的定位孔内的第一定位段8和位于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内的第二定位段9,副框结构21锁紧在第二定位段9上。第一定位段8的外形与定位框架16的定位孔相匹配,第二定位段9的外形与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相匹配,使得简易定位装置对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实现定位锁定后,能够很好地保证简易定位装置与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之间的配合关系,防止在操作的过程中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相对位置发生移动,使简易定位装置较好地保持定位框架16和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段8为光轴段,第二定位段9为光轴段,第二定位段9与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之间为过盈配合,副框结构21卡紧在第二定位段9上。此时第一定位段8与定位框架16上的定位孔之间可以为过渡配合、过盈配合或者间隙配合,如果是间隙配合的话,应该保证间隙不能太大,以避免影响定位部3对定位框架16的定位孔和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之间位置关系定位的准确性。
如果副框结构21上的定位孔为螺纹孔,此时与副框结构21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段9也相应地应该设置为螺纹段,即第一定位段8为光轴段,第二定位段9为螺纹段,第二定位段9绕第一定位段8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二定位段9与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之间为螺纹配合。由于第二定位段9绕第一定位段8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因此在将简易定位装置与副框结构21进行组合时,通过旋动第二定位段9就可以使第二定位段9旋入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内,完成对副框结构21的安装孔的定位。
在第一定位段8的靠近第二定位段9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径向突起15,优选地,该径向突起15为两个,并设置在第一定位段8上的同一直径的两端,且两个径向突起15为弹性结构,在第一定位段8进入定位框架16的定位孔内时,两个径向突起15收缩进去,使第一定位段8可以顺利穿过定位框架16的整个定位孔,当两个径向突起15穿过定位框架16的整个定位孔之后,在弹性作用下弹出,并对定位框架16形成轴向止挡作用,使得第一定位段8能够锁定在定位框架16上,不会发生轴向方向的相对运动,避免了在对定位框架16、副框结构21和简易定位装置进行操作时第一定位段8沿轴向发生位移而对第二定位段9和副框结构21之间的配合造成不利影响,提高了简易定位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合参见图8和图9所示,连接部1为圆柱形的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矩形通孔11,矩形通孔11的相对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腰形通孔12,定位部3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腰形通孔12内。由于锁定部2和定位部3均是连接在连接部1上的,因此如果锁定部2和定位部3在连接部1上的位置固定,一旦简易定位装置或者是定位框架16上的定位孔与导向孔19之间的位置有误差,就可能导致锁定部2和定位部3无法顺利地设置在定位框架16上。而将定位部3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腰形通孔12内,使得定位部3一方面可以发生转动,另一方面还可以沿腰形通孔12的长度方向进行一些微小的位移,可以对锁定部2和定位部3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提高简易定位装置的适应性,能够保证简易定位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安装在定位框架16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段8包括有方头13,方头13上设置有销孔14,转动轴穿设在销孔14内。方头13设置在矩形通孔11内,方头13的两个侧面与矩形通孔11的两个侧面相对应,使得方头13沿转动轴的轴向方向被限定在矩形通孔11内,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方头13左右晃动而导致的整个定位部3的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当然,此处也可以直接使第一定位段8的圆杆结构直接设置在矩形通孔11内,但由于圆杆结构与矩形通孔11的侧壁之间为线接触,定位效果弱于本实施例中的方头13与矩形通孔11的侧壁之间的面接触,且容易由于摩擦原因导致圆杆结构磨损,造成圆杆结构与矩形通孔11之间的配合间隙加大,影响定位部3在连接部1上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基于上述考虑,本实施例中优选圆杆结构的端部设置有方头13的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优选的圆杆结构的端部设置有方头13的方案,但是第一定位段8的圆杆结构直接设置在矩形通孔11内的方案也应该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以上述的快速定位工装为例对副框安装工艺加以说明。
测量门窗洞口的尺寸,并根据门窗洞口的尺寸确定需要安装在门窗洞口处的门窗组件的规格,然后根据选取的门窗组件规格制作与门窗组件尺寸相同的定位框架16,并按照门窗组件与副框结构21的连接关系在定位框架16上加工与副框结构21相配合的定位孔,在本实施例中,副框结构21上设置有连接管,门窗组件通过连接管安装在副框上,因此定位框架16上的定位孔需要满足与副框结构21上的连接管的同轴配合关系。在定位孔的附近根据简易定位装置22的尺寸加工辅助安装部18,即导向孔19和导向槽20,以使定位孔与辅助加工部之间的位置关系满足简易定位装置22的锁定部2与定位部3之间的连接关系。
将多个简易定位装置22按照定位孔的位置沿定位框架16的周向与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在进行简易定位装置22的安装时,需要将简易定位装置22的止挡突起6对准定位框架16上的导向槽20,然后使锁定部2的套杆5沿定位框架16上的定位孔的轴向运动,使套杆5滑入导向孔19内,直至套杆5上的止挡突起6到达定位框架16的钢板的另一侧,然后转动止挡突起6,使止挡突起6止挡在钢板上,将简易定位装置22锁定在定位框架16上。
在将简易定位装置22通过锁定部2锁定在定位框架16的同时,将简易定位装置22的定位部3对准定位框架16的对正部17的定位孔,使得定位部3的第一定位段8和第二定位段9沿着对正部17的定位孔的轴向进入定位孔内。当完成简易定位装置22的安装后,第一定位段8的部分位于定位孔内,部分伸出定位孔外,第二定位段9则全部位于定位孔外。为了便于将定位部3穿过定位孔,定位框架16上的定位孔直径大于副框结构21上的安装孔的直径。
在将简易定位装置22定位在副框结构21上之后,将各副框结构21与简易定位装置22一一对应设置,然后将副框结构21上的安装孔与其相应的简易定位装置22的第二定位段9相配合,使副框结构21通过安装孔定位在第二定位段9上。当多个副框结构21完成在定位框架16周向位置的安装定位后,此时副框结构21定位在定位框架16上,随定位框架16一同移动,且副框结构21与定位框架16之间的位置关系满足副框结构21与门窗组件的最终安装位置关系。
然后将定位框架16按照门窗组件的安装位置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并进行调准,使得定位框架16与副框结构21的位置关系与所要安装的门窗组件和副框结构21的位置关系相同,且多个副框结构21安装完成后所形成的副框整体框架能够满足门窗组件的安装,保证副框结构21的位置精度。
然后将副框结构21安装固定在门窗洞口处,具体操作方法为,在门窗洞口处设置钢筋,并使钢筋所处的位置能够与副框结构21接触,将副框结构21通过焊接等方式与钢筋实现固定连接。在将每个副框结构21均通过此种方式固定连接在钢筋上之后,此时副框结构21固定在门窗洞口处,且所处的位置能够较好地满足门窗组件的安装要求,且副框结构21的连接位置和连接点数量能够保证门窗组件安装完成之后,门窗组件与副框结构21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在完成多个副框结构21在门窗洞口处的定位之后,将简易定位装置22从定位框架16上拆除,解除定位框架16与各副框结构21之间的连接关系,此时可以将定位框架16方便地从完成定位的副框结构21上取下,且副框结构21仍然满足门窗组件的安装尺寸要求。
在副框结构的连接管处设置盖帽,使盖帽将连接管口盖住,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将连接管口堵住而影响与门窗组件之间的连接。然后在门窗洞口处浇筑混凝土结构,直至混凝土结构与各副框结构21成型为一体,然后在混凝土结构上覆盖保温层,并在保温层上覆盖抹灰层,取出盖帽,完成副框结构21在门窗洞口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安装门窗的副框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提供与门窗洞口相匹配的定位框架(16);
步骤S2:将多个副框结构(21)定位安装在所述定位框架(16)上;
步骤S3:将所述定位框架(16)放置在所述门窗洞口处;
步骤S4:将所述副框结构(21)固定设置在所述门窗洞口处;
步骤S5:拆除所述副框结构(21)与所述定位框架(16)之间的连接,取出所述定位框架(16),
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测量所述门窗洞口的尺寸;
步骤S12:根据所述门窗洞口的尺寸加工所述定位框架(16);
步骤S13:在所述定位框架(16)上加工对正部(17)和辅助安装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框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根据所述定位框架(16)和所述副框结构(21)提供简易定位装置(22);
步骤S22:将所述简易定位装置(22)通过所述辅助安装部(18)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框架(16)上;
步骤S23:将所述简易定位装置(22)的定位部(3)定位在所述定位框架(16)的对正部(17)上;
步骤S24:将所述副框结构(21)定位在所述定位部(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框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简易定位装置(22)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第一圆杆(4)和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圆杆(4)上的套杆(5),所述套杆(5)位于同一直径两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止挡突起(6),所述辅助安装部(18)包括导向孔(19)以及位于所述导向孔(19)的径向并与所述止挡突起(6)相配合的导向槽(20);
所述步骤S22包括:
步骤S221:将所述套杆(5)沿所述导向孔(19)滑入所述定位框架(16);
步骤S222:使所述止挡突起(6)到达所述导向槽(20),转动所述套杆(5),使所述止挡突起(6)止挡在所述定位框架(16)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框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步骤S31:确定门窗组件在所述门窗洞口的安装位置;
步骤S32:将定位框架(16)按照所述门窗组件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所述门窗洞口处,并进行校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框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1:在所述门窗洞口处根据所述副框结构(21)的位置设置钢筋;
步骤S42:将各所述副框结构(21)焊接在相应的所述钢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框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
步骤S51:将所述简易定位装置(22)从所述定位框架(16)上拆除,使所述定位框架(16)与所述副框结构(21)相分离;
步骤S52:将所述定位框架(16)从所述副框结构(21)上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框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安装工艺还包括:
步骤S6:在所述门窗洞口处对所述副框结构(21)浇筑混凝土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框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结构上设置有与门窗组件相配合的连接管,所述步骤S6包括:
步骤S61:将所述连接管通过盖帽盖住;
步骤S62:浇筑所述混凝土结构,使所述副框结构(21)与所述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体;
步骤S63:取出盖帽。
CN201510200905.8A 2015-04-23 2015-04-23 用于安装门窗的副框安装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908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0905.8A CN104790807B (zh) 2015-04-23 2015-04-23 用于安装门窗的副框安装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0905.8A CN104790807B (zh) 2015-04-23 2015-04-23 用于安装门窗的副框安装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0807A CN104790807A (zh) 2015-07-22
CN104790807B true CN104790807B (zh) 2016-09-07

Family

ID=5355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090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90807B (zh) 2015-04-23 2015-04-23 用于安装门窗的副框安装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080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48543A1 (de) * 1999-09-22 2001-04-26 Andreas Stroeber Vorrichtung für Fenster- oder Türrahmen zu deren Justage beim Einbau in Mauer- oder dergleichen Wandöffnung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ensterrahmen
DE202013002983U1 (de) * 2012-09-24 2013-05-07 Teuvo Vaittinen Anordn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Rahmens mit Metallkonstruktion
CN202926088U (zh) * 2012-05-29 2013-05-08 上海申成门窗有限公司 铝合金窗安装用副框
CN103306574A (zh) * 2013-06-09 2013-09-1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住宅pc预制构件窗框预埋安装固定方法及结构
CN104179417A (zh) * 2014-09-16 2014-12-03 江苏金百合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钢塑附框与门窗的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48543A1 (de) * 1999-09-22 2001-04-26 Andreas Stroeber Vorrichtung für Fenster- oder Türrahmen zu deren Justage beim Einbau in Mauer- oder dergleichen Wandöffnung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ensterrahmen
CN202926088U (zh) * 2012-05-29 2013-05-08 上海申成门窗有限公司 铝合金窗安装用副框
DE202013002983U1 (de) * 2012-09-24 2013-05-07 Teuvo Vaittinen Anordn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Rahmens mit Metallkonstruktion
CN103306574A (zh) * 2013-06-09 2013-09-1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住宅pc预制构件窗框预埋安装固定方法及结构
CN104179417A (zh) * 2014-09-16 2014-12-03 江苏金百合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钢塑附框与门窗的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0807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6120B (zh) 用于安装门窗的快速定位工装
CN205822998U (zh) 可调式合页
CN104596404B (zh) 一种接头孔同轴误差检测工具及检测方法
CN104790807B (zh) 用于安装门窗的副框安装工艺
CN105773563A (zh) 管道相贯线投影装置及投影方法
US10253589B2 (en) Offset adjustment rings for wellhead orientation
CN204590974U (zh) 用于安装门窗的快速定位工装
CN105234651A (zh) 空速管辅助管安装工装
CN105252314B (zh) 一种飞机部件快速定位机构及定位方法
EP3037612A1 (en) Door mounting system
CN208950096U (zh) 一种建筑砖的连接装置及建筑砖幕墙
CN107552855B (zh) 一种铣床刀具准心校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496332B1 (ko) 크리센트
CN106285274A (zh) 一种铰链组件及冰箱
CN106706355B (zh) 截割试验装置
CN205591710U (zh) 自定位铰链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106521877B (zh) 洗衣机法兰盘与内桶底定位结构、组装定位方法及洗衣机
US7021597B2 (en) Sensor alignment tool
CN103111823B (zh) 一种高精度多孔构件的再装配方法
CN106525188A (zh) 流量计测试工装
CN102252585B (zh) 检具及用其对spect/ct双模态生物成像系统进行调整的方法
CN113047529B (zh) 一种灌浆套筒插入钢筋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157604U (zh) 一种包装袋成型器及包装机
CN204585042U (zh) 简易定位装置
CN204093509U (zh) 反击式破碎机转子部锁紧装置及反击式破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