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7332B - 一种航模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模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7332B
CN104787332B CN201510104377.6A CN201510104377A CN104787332B CN 104787332 B CN104787332 B CN 104787332B CN 201510104377 A CN201510104377 A CN 201510104377A CN 104787332 B CN104787332 B CN 104787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foil
fuselage
aeromodelling aerocraft
main shaft
aeromod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43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7332A (zh
Inventor
于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043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87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87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7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7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7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模飞行器,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机身、第一翼面、第二翼面。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第二翼面连接,以便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同步扇动;所述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上均具有峰谷节,所述峰谷节设置在翼面上,以使各翼面在扇动时易于形成峰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遥控航模飞行系统,所述遥控航模飞行系统包括航模飞行器和相应的遥控装置。本发明能够模拟生物的飞行动作,不仅丰富了航模飞行器的飞行模式,而且对人工飞行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航模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模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鸟类和昆虫的航模飞行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航模飞行器多采用螺旋桨推拉的飞行装置,即:航模飞行器的机身模拟为客机、直升飞机或其他航空航天器的造型,其飞行动力装置为电动机控制的螺旋桨,在航模飞行器飞行时,螺旋桨带动机身在空中飞行。
但是,目前的航模飞行器的模式比较单一,尚未出现模拟飞行生物的航模飞行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涉及一种能够模仿鸟类或昆虫飞行的航模飞行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模飞行器,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机身、第一翼面、第二翼面。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第二翼面连接,以便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同步扇动;所述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上均具有峰谷节,所述峰谷节设置在翼面上,以使各翼面在扇动时易于形成峰谷。
优选地,所述峰谷节为峰谷杆,所述峰谷杆设置在翼面上,峰谷杆的轴向沿机身的轴向延伸并与机身轴线具有预定的夹角。
优选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子系统、第二动力子系统,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子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二翼面连接。
优选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二翼面连接。
优选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尾舵,尾舵设置在机身的尾部,所述尾舵包括左舵片和右舵片,所述左舵片与第一翼面设置在机身轴线同一侧,且左舵片与尾翼的表面呈预定夹角;所述右舵片与第二翼面设置在机身轴线同一侧,且右舵片与尾翼的表面呈预定夹角。
优选地,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尾翼。
优选地,左舵片和右舵片与执行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舵片锁,所述舵片锁包括锁轴、锁尖及长条状的锁体,锁轴和锁尖分别设置在锁体的两端,所述锁轴可枢转地固定在尾翼上,所述锁尖用于支撑起左舵片或右舵片。
优选地,所述机身上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贯穿于机身长轴方向,所述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均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具有与翼面连接的支撑部,以及与主轴旋转连接的枢转部,所述主轴伸出飞行器头部的端部在垂直于主轴的方向弯曲。
优选地,所述枢转部与主轴之间为过渡配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遥控航模飞行系统,所述遥控航模飞行系统包括遥控装置、上述任何一种航模飞行器,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机身、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受控驱动模块。受控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遥控装置的遥控数据,并且根据所述遥控数据从控制输出端向动力系统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第二翼面连接,以便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同步扇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模拟生物的飞行动作,不仅丰富了航模飞行器的飞行模式,而且对人工飞行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航模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动力系统的航模飞行器的剖视传动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双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单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航模飞行器的翼面上设置有峰谷杆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航模飞行器左旋的尾翼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航模飞行器右旋的尾翼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航模飞行器直飞的尾翼示意图;
图4是具有尾翼及尾舵的航模飞行器示意图;
图4a是左旋模式时尾翼及尾舵部分的示意图;
图4b是右旋模式时尾翼及尾舵部分的示意图;
图4c是图4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尾舵的主视图;
图4d是图4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尾舵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航模飞行器的主轴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扁尖型偏心主轴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钩尖型偏心主轴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具有平衡杆的无尾飞行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传统的螺旋桨推拉飞行的方式不同,本发明采用的是羽翼上下扇动推进的飞行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航模飞行器,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机身100、第一翼面110、第二翼面120。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身100可以由泡沫塑料制成,以便具有更轻的机身重量,而且便于加工造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理解,采用其它轻质材料,例如碳纤维等。
所述机身100可以制成基本呈流线型的形状,也可以结合具体的仿生生物制成相应动物(如鸟类、蝙蝠、蜻蜓)等的躯干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翼面110是指飞行器的左翼,第二翼面120是指飞行器的右翼。其中,“左”、“右”是指在以飞行器头部方向为“前”的参照系下的方向。
如图2所示,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动力系统130,所述动力系统130通过传动装置140与第一翼面110、第二翼面120连接,以便在动力系统130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翼面110、第二翼面120同步扇动。
动力系统130可以包括一个动力系统或多个动力系统,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动力子系统131、第二动力子系统132。同时,传动装置140也包括第一传动装置141和第二传动装置142。其中,第一动力子系统131通过第一传动装置141与第一翼面110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子系统132通过第二传动装置142与第二翼面120连接。
所述动力系统130可以由电动机实现,如图2a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动力系统130包括第一电动机131和第二电动机132。从附图2a上看到的是发动机输出轴方向的视图所述第一电动机131通过第一传动装置141与第一翼面110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132通过第二传动装置142与第二翼面120连接。第一传动装置141和第二传动装置142可以采用各种适合的传动部件来实现,例如通过液压传动器件、皮带、链轮、齿轮传动部件来实现。
这种实施方式就是所谓双引擎(又称‘双发’,即两个发动机)动力飞行系统。即:航模飞行器的左、右翼各由一套转向相反的动力子系统驱动,例如,转向相反的动力子系统为转动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动机,各个电动机通过相应的与变速齿轮组分别驱动左、右翼扇动。
图2b中所示为一种单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动力系统130的输出轴与传动装置140传动连接,其中传动装置140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组,传动装置140输出动力后,相互啮合的齿轮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带动第一翼面110、第二翼面120同时上、下扇动,实现飞行。
动力系统130可以利用遥控控制器来控制,遥控控制器可以利用其中一个或两个通道控制一个或两个电动机。例如:遥控控制器包括两个控制通道,则两个控制通道分别对应两个电动机,控制信号通过各通道发送给其中任何一个电动机,控制该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在航模飞行器实际飞行的过程中:在航模飞行器处于直飞和平飞状态时,如果此时左右翼动力相等,那么用遥控方式加大左翼动力或减小右翼动力,会使航模飞行器右旋;如果用遥控方式加大右翼动力或减小左翼动力,会使航模飞行器左旋;如果同时等量加大左、右翼的动力,航模飞行器会上升;如果同时等量减小左、右翼的动力,飞行器则会下降。
第一翼面110和第二翼面120可以由丝绸、塑料或其他适合的轻质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航模飞行器为单翼。单翼是指每一个翼面都是由单片的翼片构成。在自然界的飞行物种中,蝙蝠和鸟类都是单翼,昆虫类比较复杂,有的昆虫是单翼,有的是双翼,外表上看几乎都是左右各前后排列两枚,即双翼,共四枚翼片。前排左右两枚大,后排左右两枚小。昆虫翅膀复杂就复杂在后排两枚翼片上,有的退化到小得找不到,有的进化得很大,而且能单独扇动(如蜻蜓)。还有一种是后排翼片无动力,靠与前排翼片连接,合二为一,由前排翼片带动。
关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航模飞行器的翼面,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模仿蝙蝠翼形状的翼面,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模仿蝉翼形状的翼面。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翼面110和第二翼面120上均具有峰谷节210,所述峰谷节设置在翼面上,以使各翼面在扇动时易于形成峰谷。具有峰谷节后,翼面上的峰谷才可以自由翻转转换。而且,对于硬式翼面,如果没有峰谷节210,翼面扇动时即使受到风压的作用,也很难让峰谷翻转变换。
翼面上的峰谷节210使峰谷的形成和翻转变得容易,也使翼面上的动力翼和平衡翼划分得更清晰。峰谷节也可以理解为动力翼和平衡翼的连接部分,这个连接部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形态。
翼面是整体式翼面,例如硬式翼面时,峰谷节可以用压刻方式制出。当翼面是分体式翼面时,动力翼和平衡翼可以用比翼面软的材料连接在一起。
峰谷节即动力翼和平衡翼的连接部分。峰谷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形态。如图1所示,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为硬式翼面,则峰谷节210可以用在翼面上压刻的方式形成。峰谷节210还可以如图1a所示,图1a示出了一种分体式的翼面,峰谷节210可以通过四节连接部来实现。
峰谷杆215所起的作用与峰谷节相反,峰谷杆215用于在软式翼面上硬化峰谷线并且防止翼面扇动时翼面上下变形。假如图1中的翼面是软式的,虽然使用峰谷杆可以硬化翼面上的特定部分,但是由于翼面形状较为复杂,羽翼扇动时容易变形的部位很多,所以这种形状的翼面本身就不适合使用软式材料。峰谷杆可以由轻而硬的材料,例如竹子,碳素纤维或塑料制成。
如图1b所示,峰谷杆215以一定角度对称地布置在第一翼面110和第二翼面120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峰谷杆和翼杆之间的夹角通常大约为40度,峰谷杆和翼杆之间的这部分翼面即为动力翼。翼杆是指在机翼边缘在基本垂直于飞行器前进方向设置的横杆。相应地,峰谷杆和中线的翼面即为平衡翼。动力翼和平衡翼的面积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没有尾翼的航模飞行器上,羽翼的平衡翼面积需要大一些,固定性强一些。这样可以保持飞行器飞行时的稳定性。在装有尾翼的航模飞行器上,因尾翼本身就有平衡的作用,所以平衡翼面积可以小一些,动力面大一些,以此增大推动力。
软式翼面在没有峰谷杆215的情况下,羽翼扇动时受风压的作用,沿翼杆两端向羽翼后部连接处216会形成折角变形,如图1b所示。飞行器飞行时,变形部分主要会产生三个作用。一是产生阻力,阻碍飞行器前行,并且由于翼面变形不规则,阻力分布不均匀,使得平衡不稳定。二是由于扇动面减小,使得推进力变弱。三是由于翼面变小,托举力也随之减小。在安装峰谷杆215后,容易变形的部位216被撑起,因此翼面不再变形。
如图4、4a、4b、4c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航模飞行器还可以包括尾舵220和尾翼230。尾舵用于进一步地帮助航模飞行器的平衡并有利于控制飞行方向。同时,尾翼230还有很好的造型功能。尾翼可以制成鸟类尾部的形状,尾翼可以采用与第一翼面、第二翼面相同的材料制成。
尾舵220设置在机身的尾部,所述尾舵220包括左舵片221和右舵片222,所述左舵片221与第一翼面110设置在机身轴线同一侧,且左舵片与尾翼的表面呈预定夹角;所述右舵片222与第二翼面120设置在机身轴线同一侧,且右舵片与尾翼的表面呈预定夹角。
左舵片221和右舵片222可以通过舵线连接在舵杆上,可以通过受控驱动装置驱动舵杆,再由舵杆通过舵线带动左舵片221和右舵片222。遥控装置和受控驱动装置是遥控航模飞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遥控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操作者的控制指令,并且通过各种适合的无线传输方式将相应的控制指令转换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机身上的受控驱动装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操作者按动遥控装置的左旋按钮,受控驱动装置驱动舵杆向右拉动,左舵片翘起,飞行器左旋;当操作者按动遥控装置的右旋按钮,受控驱动装置驱动舵杆向左拉动,右舵片翘起,飞行器右旋;当操作者将遥控装置置于直飞档时,舵片靠风压和自身重量返回原位。受控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电磁舵机,舵杆由电磁舵机控制拉动。以上内容如图3a、3b、3c所示,其中,图3a是航模飞行器左旋的尾翼示意图;图3b是航模飞行器右旋的尾翼示意图;图3c是航模飞行器直飞的尾翼示意图。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航模飞行器还包括舵片锁223。所述舵片锁223包括锁轴孔2231、锁尖2232及长条状的锁体2233,锁轴孔2231和锁尖2232分别设置在锁体2233的两端,所述锁轴孔2231可枢转地固定在尾翼上,所述锁尖2232用于支撑起左舵片221或右舵片222。
舵片锁223可以作为电磁遥控舵的手动版部件,舵片锁的特点是小巧、轻便、容易操作。
如图4、图4c、图4d所示,锁轴可以固定在尾翼230的翼面上,以舵片锁的锁轴孔2231为旋转中心,锁体2233和锁尖2232可以贴着尾翼的翼面左右随意地旋转,旋转的角度范围可以是180度,即向左、右可以各旋转90度。
图4a是左旋模式时尾翼及尾舵部分的示意图;图4b是右旋模式时尾翼及尾舵部分的示意图。参考图4a、4b,把锁尖2232转入舵片下方将舵片撑起,或脱离舵片,就可以以此设置飞行模式,理论上:
舵片锁223转至中央,脱离舵片,此时为直飞模式。
舵片锁223的锁尖2232撑起左舵片,则为左旋模式。
舵片锁223的锁尖2232撑起右舵片,则为右旋模式。
但是,由于飞行环境或航模飞行器自身的原因,即使处于直飞模式,航模飞行器也可能会偏左或偏右飞行。这时就可以通过调整舵片锁来修正航线。
在设置飞行模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舵片锁来设置飞行时的回旋半径。舵片锁223锁定左舵片或右舵片的范围是0度到90度。舵片被撑起的角度越大,飞行器回旋半径越小。由于舵片锁223锁定舵片的内侧(即底侧),对舵片可以在从水平位置起90度的范围内支撑,只要舵片锁撑起舵片后,舵片仍有转动空间,对舵片角度的遥控操作就仍然可以进行。例如:先利用舵片锁将舵片撑起30度,其余的60度,则可以在飞行器飞行中通过遥控方式操作来进一步加大,以便进一步减小回旋半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将航模飞行器的飞行模式设置成左旋或右旋模式,然后飞行中遥控另一侧的舵片,使飞行器直飞、上升等。
如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身上设置有主轴310,所述主轴为偏心主轴,主轴与轴孔之间为过渡配合,因此主轴可以通过弯曲形成为不同的形状使得主轴的中心线偏离原直线型主轴的中心线,因此该主轴为偏心主轴。偏心主轴的两个实例如图5a、5b所示。偏心主轴的目的是通过打破两翼的对称平衡,来调整改变飞行器飞行模式。由于偏心的原因,两个翼面不是以中轴线为轴上下扇动,而是以偏心主轴自身的轴心线为轴上下扇动。并且有可能造成左右翼杆与中轴线夹角不相等,以至两翼左右非对称,使得飞行器飞行时左右失衡。偏心主轴可以同时改变左右翼杆和中轴线的夹角角度。例如,偏心主轴向左偏的话,左翼杆和中轴线的夹角变小,右翼杆和主轴的轴线的夹角则变大。偏心轴向右偏的话,右翼杆和中轴线的夹角变小,左翼杆和中轴线的夹角则变大。
由于主轴的偏心作用会使翼杆和中轴线的夹角发生变化,而且因为夹角的变化会使左右两翼的对称平衡发生变化。由于翼面张力的作用,夹角相同时左右翼面被翼杆撑起的松紧相同,峰谷大小也相同。但其中一侧的所述夹角变小,另一侧夹角变大时,夹角变小的一侧翼面松驰,峰谷变大。相反,夹角变大的一侧翼面被拉紧,峰谷变小。峰谷大的一侧峰阻相对更大,峰谷小的一侧峰阻相对更小,这样飞行器飞行时会向峰阻大的一侧回旋。所以,当偏心轴向左偏时,左侧翼面变得松驰,峰阻增大,右侧翼面被拉紧,峰阻减小,飞行器的飞行模式为左旋。当偏心轴向右偏时,右侧翼面变得松驰,峰阻增大,左侧翼面被拉紧,峰阻减小,飞行器的飞行模式为右旋。
所述主轴310贯穿于机身长轴方向,所述第一翼面110和第二翼面120均设置有托架320,所述托架320具有与翼面连接的支撑部321,以及与主轴旋转连接的枢转部322。所述托架320用于对各翼面进行支撑,作为第一翼面110和第二翼面120的骨架,其中支撑部321用于支撑翼面;枢转部322套设在主轴310上,枢转部322与主轴310通过轴孔方式配合连接。在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时,枢转部322围绕主轴310旋转,使得第一翼面110和第二翼面120能够以主轴310为旋转轴往复扇动。
主轴310可以通过一根金属杆实现,所述主轴310伸出飞行器头部的端部311在垂直于主轴的方向弯曲。该垂直于主轴的方向弯曲的端部可以通过扳手来进行旋转调整,以使该端部相对于竖直方向具有预定的角度,通过使所述端部向左偏转或向右偏转来调控飞行器的飞行模式。例如,可以用扳手扳住主轴向航模飞行器的右侧旋转,则此时的飞行模式为右旋,而且,在90度以内,转动角度越大,右旋半径越小,90度时的右旋半径最小。
更优选地,所述枢转部322与主轴310之间为过渡配合。过渡配合保证了枢转部322与主轴310能够较紧密的配合,但在第一翼面110和第二翼面120扇动时,如果枢转轴322与主轴310之间的配合过于紧密,则枢转部322与主轴310之间的摩擦力会加大,从而使动力系统130的输出需要耗费更大的功率。而枢转部与主轴之间采用过渡配合,既可以使枢转部322与主轴310之间不至于空隙过大,又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航模飞行器可以包括平衡杆,平衡杆是附加部件,可以利用平衡杆的重量来调整飞行器的前后平衡。平衡杆尤其适用于无尾双扇的航模飞行器,平衡杆可以设置于飞行器的后部,并且与机身连接。平衡杆按重量有多种,根据平衡情况可以随时更换。
图6示出了一种具有平衡杆的无尾飞行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航模飞行器没有尾翼,但包括平衡杆400,利用平衡杆400的重量来调整飞行器的前后平衡。在本实施例中,平衡杆是通过手动利用杠杆原理调整飞行器前后平衡的部件,即调整飞行器的重心位置,平衡杆原理与尾翼不同。
在实践中,平衡杆的种类很多,而且并不一定以杆状形态出现。例如,也可以在飞行器的重心前后增减一定分量的重物,以所述重物作为平衡杆来调整重心位置。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较长的平衡杆固定在躯干上,平衡杆上安装有可沿平衡杆轴向移动的重物。通过沿轴向移动重物的位置,可以调整飞行器的重心位置,使飞行器改变为下降、平飞或上升模式。
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遥控航模飞行系统,所述遥控航模飞行系统包括遥控装置、航模飞行器,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机身、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受控驱动模块。
遥控装置可以采用目前市场上各种适用的遥控器。例如BS-014多通道遥控器、WFT06X-A6通道遥控器等等。遥控器向机身上的受控驱动模块发射信号,以便对航模控制器进行飞行控制。
受控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遥控装置的遥控数据,并且根据所述遥控数据从控制输出端向动力系统发送控制指令。受控驱动模块可以通过各种适合的遥控接收器实现。受控驱动模块可以对应于遥控装置,包括多个控制通道。
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与受控驱动模块电连接,受控驱动模块将从遥控装置接收到的控制数据转化为对动力系统的控制信号,动力系统根据相应的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例如启动或停止)。所述动力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第二翼面连接,以便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同步扇动。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上均具有峰谷节,所述峰谷节设置在翼面上,以使各翼面在扇动时易于形成峰谷。
优选地,航模飞行器还可以包括尾舵和尾翼。
关于动力系统、传动装置、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峰谷节、尾舵、尾翼等主要组成部分已在上文中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机身、第一翼面、第二翼面,
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第二翼面连接,以便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同步扇动;
所述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上均具有峰谷节,所述峰谷节设置在翼面上,以使各翼面在扇动时易于形成峰谷,
所述机身上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贯穿于机身长轴方向,所述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均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具有与翼面连接的支撑部,以及与主轴旋转连接的枢转部,所述主轴伸出飞行器头部的端部在垂直于主轴的方向弯曲,
所述主轴为偏心主轴,主轴与轴孔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主轴通过弯曲形成为不同的形状使得主轴的中心线偏离原直线型主轴的中心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峰谷节为峰谷杆,所述峰谷杆设置在翼面上,峰谷杆的轴向沿机身的轴向延伸并与机身轴线具有预定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子系统、第二动力子系统,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子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二翼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二翼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尾舵,尾舵设置在机身的尾部,所述尾舵包括左舵片和右舵片,所述左舵片与第一翼面设置在机身轴线同一侧,且左舵片与尾翼的表面呈预定夹角;所述右舵片与第二翼面设置在机身轴线同一侧,且右舵片与尾翼的表面呈预定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尾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左舵片和右舵片与执行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舵片锁,所述舵片锁包括锁轴、锁尖及长条状的锁体,锁轴和锁尖分别设置在锁体的两端,所述锁轴可枢转地固定在尾翼上,所述锁尖用于支撑起左舵片或右舵片。
10.一种遥控航模飞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航模飞行系统包括遥控装置、如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航模飞行器,所述航模飞行器包括机身、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受控驱动模块,
受控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遥控装置的遥控数据,并且根据所述遥控数据从控制输出端向动力系统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翼面、第二翼面连接,以便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翼面、第二翼面同步扇动。
CN201510104377.6A 2015-03-10 2015-03-10 一种航模飞行器 Active CN104787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4377.6A CN104787332B (zh) 2015-03-10 2015-03-10 一种航模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4377.6A CN104787332B (zh) 2015-03-10 2015-03-10 一种航模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7332A CN104787332A (zh) 2015-07-22
CN104787332B true CN104787332B (zh) 2017-05-10

Family

ID=53552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4377.6A Active CN104787332B (zh) 2015-03-10 2015-03-10 一种航模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87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83098B2 (en) 2015-06-29 2020-06-16 Yuefeng TIAN Driving device assembly with multiple drive device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5129087B (zh) * 2015-08-21 2017-07-25 田悦丰 一种模块化飞行器
CN106540459A (zh) * 2015-09-20 2017-03-29 许美兰 旋翼桨叶、旋翼、飞行器以及方法
CN106540460A (zh) * 2015-09-20 2017-03-29 许美兰 四旋翼飞行器旋翼特性综合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69447A1 (en) * 2004-06-08 2005-12-08 Chronister Nathan J Ornithopter with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wings
NO20070810A (no) * 2007-02-13 2008-03-17 Proxflyer As System for å kontrollere flygeretning
CN201249876Y (zh) * 2008-08-08 2009-06-03 上海理工大学 微型扑翼机构无线遥控装置
CN102358422A (zh) * 2011-09-07 2012-02-22 南昌航空大学 变体扑翼机
CN203698663U (zh) * 2014-02-19 2014-07-09 厦门大学 一种机翼可折叠式扑翼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7332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7332B (zh) 一种航模飞行器
CN106184738A (zh) 一种可拆卸的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US20120286102A1 (en) Remotely controlled vtol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 of tailless aircraft, and system using same
Krashanitsa et al. Flight dynamics of a flapping-wing air vehicle
CN108298075B (zh) 能悬停的扑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式
CN106945822B (zh) 一种控制飞行器的俯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84712B (zh) 一种具有自动平衡尾翼的水陆两栖飞机
Stewart et al. Design of the 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micro aerial vehicle research configuration
CN202414162U (zh) 一种具有水平前翼和垂直前翼的微型扑翼飞行器
CN203845012U (zh) 一种旋转扑翼驱动飞机
Snow et 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a 3d-printed morphing aircraft
CN209290686U (zh) 便携式模块化无人飞行器
CN109808877A (zh) 一种变翼式无人机及其方法
Sai et al. Design, fabrication and testing of flapping wing micro air vehicle
CN204568062U (zh) 一种可悬停扑翼飞行器
CN104670495B (zh) 一种可悬停扑翼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式
CN200942872Y (zh) 仿蜻蜓扑翼飞行器
CN102501971B (zh) 一种具有水平前翼和垂直前翼的微型扑翼飞行器
CN205469774U (zh) 具有尾翼的飞机
Muller et al. Design of bio-inspired autonomous aircraft for bird management
CN203845009U (zh) 一种旋转扑翼飞行器
CN103991542B (zh) 一种旋转扑翼驱动飞机
CN208470109U (zh) 一种掠动式扑翼飞行器装置
US2611213A (en) U control toy airplane
CN107640316B (zh) 一种长航程振动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