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4053A -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4053A
CN104784053A CN201510221483.2A CN201510221483A CN104784053A CN 104784053 A CN104784053 A CN 104784053A CN 201510221483 A CN201510221483 A CN 201510221483A CN 104784053 A CN104784053 A CN 104784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er
opening
connector
blind end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14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4053B (zh
Inventor
劳富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IDSME INDUSTRIAL Co Ltd
Dongguan Kidsme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IDSM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IDSM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IDSM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14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84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84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4053A/zh
Priority to HK15108746.3A priority patent/HK120814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4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4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封闭端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封闭端采用弹性材料;所述封闭端包含前段、中间段和后段;所述后段与所述开口端连接;在所述封闭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凸出的纹路。本发明的设计在于训练宝宝先把食物从袋中吸上,训练唇部肌肉;再透过咀嚼行为把食物从上方的细网孔挤出,训练口腔内部肌肉;网袋呈球状设计,网袋外围表面上有凸出的纹路,可在宝宝进食时刺激舌头肌肉。帮助宝宝透过咀嚼及吸的动作来训练口部肌肉。

Description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婴儿或者不方便进食的人士进食一些切成小块的水果,例如梨、苹果等,或者进食蔬菜、果冻、酸奶以及肉糜等时而开发的喂食器,已经成为婴幼儿主动进食的重要工具。在PCT专利申请号为PCT/CN2010/070745的发明专利申请文献中详细介绍了这种喂食器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同时为了使不方便进食的成人也能使用这一工具,需要扩大喂食器的食物容器(比如用硅胶做成的食物囊袋)的容量。但在使用中存在囊袋后端的食物不方便被使用者咬到口中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发明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10175125.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在囊袋上采用环形可折叠部的技术方案,使该折叠部具有类似泵的作用将食物从囊袋后端推向囊袋的前端。该方案基本上可以解决后端食物被使用者咬入口中的功能。
同时,在本发明的发明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410004448.0和201410004524.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通过设置通气孔和/或滑动部件和/或弹性部件,使用者更容易挤出喂食器中的食物。
在本发明的发明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410348960.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将喂食器的网袋的开口端设计成特别形状,使喂食器的网袋安装到喂食器上,只能按特定的方向安装。
在本发明的发明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10119452.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将喂食器的手柄设计成特别形状,让使用者在方便握拿的同时使喂食器的扁平方向正好与使用者的口形一致,使用的舒适性更好。
由于PCT专利申请号为PCT/CN2010/070745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310175125.3、201410004448.0、201410004524.8、201410348960.7和201510119452.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都是本发明的基础,在本发明中以全文方式进行引用。
在上述技术中,喂食器的网袋由弹性材料如硅胶制成。其外表面通常光滑,或者在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局部的小凸起,这些小凸起用来按摩牙床、缓解长牙的不适。在使用该喂食器时,由于这些小凸起较小,其表面对于使用者的唇及舌头的刺激很有限,很难达到锻炼口部肌肉的目的。根据研究表明,有些婴幼儿到一岁时说话仍然含糊不清或发音不准,这是由于口部肌肉,包括唇及舌头,不灵活所致。因此有需求对于喂食器的网袋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其能够增强锻炼口部肌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设计一种在婴幼儿自主进食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刺激口部肌肉,包括唇及舌头,通过锻炼使其更加灵活,有助于提升婴幼儿的说话能力。
本发明希望至少能够解决其中部分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系列技术方案是对喂食器的网袋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具体描述如下:
一种喂食器,
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封闭端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
所述封闭端采用弹性材料;
所述封闭端包含前段、中间段和后段;
所述后段与所述开口端连接;
在所述封闭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凸出的纹路。
正如在申请人之前提交的多个设计中,对于喂食器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多个小凸起,用来按摩牙床、缓解长牙的不适。于这些小凸起较小,其表面对于使用者的唇及舌头的刺激很有限,很难达到锻炼口部肌肉的目的。因此本发明提出在喂食器的封闭端,即喂食器的吮吸部分,设置一条或多条凸出的纹路,当婴幼儿使用喂食器时,婴幼儿含住喂食器的封闭端咀嚼或吸食食物的同时,所述凸出的纹路可在婴幼儿进食时刺激舌头肌肉。
由于上述特别设计,比如,当把泥状食物放入喂食器中,此时婴幼儿更多的是通过吸食的动作吸出泥状食物,训练宝宝先把食物从喂食器中吸上,训练唇部肌肉,再透过咀嚼行为把食物从喂食器的细网孔挤出,训练口腔内部肌肉;喂食器封闭端外表面设置有凸出的纹路,可在宝宝进食时刺激舌头肌肉在吸食过程中,凸出的纹路就可以帮助训练口腔内部肌肉。
对于凸出的纹路的实现可以包含多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外表面设置凸出的纹路,而内表面为光滑。第二种形式是外表面设置凸出的纹路,同时内表面也设置凸出的纹路;此种形式的内表面凸出纹路的位置和外表面凸出纹路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三种方式是外表面与内表面的凸出纹路的位置正好交错形成波纹状。由于通常喂食器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硅胶材料,这种波纹状设计不仅整体表现出的美观形态更吸引婴幼儿的兴趣,而且模具的设计更容易,材料的使用量可以减少。
更进一步的设计是将喂食器的封闭端设计成大致球形,婴幼儿使用喂食器,就如同含住一个球形棒棒糖一样,可以促使婴幼儿不断吸吮、咀嚼,通过凸出的纹路来刺激口腔内部肌肉,达到锻炼这部分肌肉的目的。
为提升所述凸出纹路的刺激效果,通常使所述中间段的横断面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的横断面径向尺寸。比如使所述封闭端的外形为大致球形或大致纺锤形。或者使所述封闭端的外形为大致球形或大致纺锤形。在这种改进的设计中,如果在封闭端的中间段设置有所述凸出的纹路,更有利于刺激口腔内部的肌肉。
所述通孔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凸出的纹路之间和/或所述封闭端的前端。一种较优的设计是为便于食物吸吮时更方便,将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封闭端的前端。此时,可吸食的食物容易被吸入。
一种优化的设计是所述纹路为环绕所述封闭端的凸出环。这种凸出环可以使喂食器以任何方向进入口腔时都可以刺激口腔内部的肌肉。当然这种凸出环可以是封闭环路,也可以是多个分段组成的凸出条纹环。当所述凸出条纹为分段的多个条纹时,每个条纹可以在喂食器的封闭端以各种方向分布,从而更有利于对口腔部肌肉的刺激。
一种优化设计所述开口端设置有环形带。该环形带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将其它连接部件直接插入到开口端的开口内达到封闭开口的目的时,该环形带的存在便于使用者在喂食器上施加力,方便安装。另一方面,该环形带作为将喂食器固定安装到其它部件上,此时环形带由其它部件扣压的形式固定,当环形带采用弹性材料时,使这种固定方式的密封性更好。
为提升喂食器的使用方便性,在所述开口端和所述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可折叠部。关于折叠部的设计在本发明的发明人之前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201310175125.3有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改进是为便于喂食器与其它部件进行装配时不会装错方向而导致使用不便,在所述开口端和/或所述封闭端设置用于指示喂食器与其它部件配合的装配方向指示。这种指示可以是标示符号,也可以是定位部件,如定位缺口或定位突出部等。
利用上述方案设计的喂食器,可以进一步设计出与其它部件配合构成的喂食装置。下面描述本发明所述的喂食装置的设计理念。
一种喂食装置,其特征是:
包含前面所述的喂食器的任何一种方案;
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密封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
这个喂食装置设计方案中,第一连接件直接密封所述开口端,有多种方式。
比如,第一连接件类似塞子的功能,其包含一个可插入喂食器开口端内的插入部件。当喂食器采用弹性材料时,其弹性可以使喂食器与第一连接件有效的连接。为了增强这种连接的可靠性,一方面可以在开口端内部设置内螺纹,在第一连接件的插入部件上设置外螺纹,使第一连接件与开口端以螺纹方式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在开口端的内表面设置一些小的凸起/凹陷,在第一连接件的插入部件上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凹陷/凸起,插入部件插入后,使开口端的凸起/凹陷与插入部件的凹陷/凸起正好扣合时可以增强连接的可靠性。
一种喂食装置,
包含前面所述的喂食器的任何一种方案;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开口和容器部;
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
所述容器部用于盛装食物;所述食物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喂食器中。
这种方案,对于较大的婴幼儿,需要较大的食量时,第一连接件的容器部可以盛装较多食物,当喂食器中的食物吃完后后,可以将容器部的食物装入喂食器中。更进一步的设计是将容器部也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或柔性,通过挤压容器部,可以将食物从容器部挤到喂食器中,使用更加方便。
这个喂食装置设计方案中,第一连接件与喂食器的连接也有多种方式。比如采用前述的螺纹连接或凸起/凹陷对应连接的方式增强连接的可靠性。
这种方案的第一连接件,也可以是市面上销售的已经装有食物的食物袋。一般婴幼儿满四个月起父母会为其添加辅食,及早适应吃固体食物。但生活忙碌工作时间长,照顾宝宝的工作却很繁重,很多父母都会购买辅食包。这些辅食包采用天然水果蔬菜及主食蒸制而成,保留了食品的纤维质和营养成份。进食前,只要加热便可。因此本设计方案中,可以将所述食物包作为第一连接件与喂食器连接,宝宝便随时可以主动进食。
一种喂食装置,
包含前面所述的喂食器的任何一种方案;
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以及,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以形成打开状态和密封状态,在打开状态时食物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放入到所述喂食器中,在密封状态时第二连接件盖住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开口从而密封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
这种设计方案中,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来密封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除了前述的螺纹连接或凸起/凹陷对应连接的方式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外,还可以采用将喂食器的环形带扣接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来实现连接。由于当环形带为弹性材料时,这种连接方式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一种喂食装置,
包含前面所述的喂食器的任何一种方案;
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以及,
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开口和容器部;
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
所述容器部用于盛装食物;所述食物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喂食器中。
这种方案,对于较大的婴幼儿,需要较大的食量时,第二连接件的容器部可以盛装较多食物,当喂食器中的食物吃完后后,可以将容器部的食物装入喂食器中。更进一步的设计是将容器部也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或柔性,通过挤压容器部,可以将食物从容器部挤到喂食器中,使用更加方便。
这种设计方案中,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来密封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除了前述的螺纹连接或凸起/凹陷对应连接的方式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外,还可以采用将喂食器的环形带扣接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来实现连接。由于当环形带为弹性材料时,这种连接方式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前述的喂食装置,为便于使用者握拿使用,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握柄是比较有利的。
通常喂食器的封闭端会设计成略扁的形状,以与人们的口形相配。因此为便于使用,通常手握端也设计成扁形。这样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导使用者的握拿方向,方便使用者使用时,喂食器的扁形方向与人的口形正好匹配,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本发明的喂食器和喂食装置,针对帮助宝宝透过咀嚼及吸的动作来训练口部肌肉的需求,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有些宝宝到一岁时说话仍然含糊不清或发音不准,这是由于口部肌肉,包括唇及舌头,不灵活所致。本发明能帮助宝宝透过咀嚼及吸的动作来训练口部肌肉。本发明的设计在于训练宝宝先把食物从袋中吸上,训练唇部肌肉;再透过咀嚼行为把食物从上方的细网孔挤出,训练口腔内部肌肉;网袋呈球状设计,网袋外围表面上有凸出的纹路,可在宝宝进食时刺激舌头肌肉。其它益处在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例中都有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喂食器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喂食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喂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喂食器的第二实施例连接件之间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喂食器的第二实施例连接件扣合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喂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喂食器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喂食器800,包括:
开口端802和封闭端801,所述封闭端801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803;
所述封闭端801采用弹性材料;
所述封闭端包含前段807、中间段808和后段809;
所述后段809与所述开口端802连接;
在所述封闭端80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凸出的纹路804。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通孔都分布在前段807,而纹路804都分布在中间段808,而且中间段808的横截面径向尺寸大于前段807的横截面径向的尺寸,也大于后段的横截面径向尺寸。整个封闭端801的外形设计成大致球形。显然在中间段808突出的纹路804的存在,使用者将其含入口中时,这些纹路804会直接接触到口腔内和舌头上的肌肉。使用者在吮吸、咀嚼过程中纹路804都能有效锻炼肌肉,同时通孔803集中在前段时,婴幼儿可以用舌头舔、用嘴吸、用牙齿或牙龈部咀嚼或挤压等多种方式使用,可以多方位锻炼婴幼儿的口腔肌肉的灵活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其开口端802设置有环形带805。利用该环形带方便与其它部件配合成为一种方便使用的喂食装置。参见图2,是本发明的喂食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喂食装置包含前面所述的喂食器800和第一连接件900。第一连接件900包含插入部901和容器部902。插入部902插入喂食器800的开口端802内部。当喂食器800的开口部为弹性材料时,这样的插入方式基本可以有效连接。为了实现密封效果,开口端802内部的内径尺寸会略小于插入部902的外径尺寸,达到紧配合的方式,此时喂食器800上的环形带805的存在对于使用者将喂食器800与第一连接件900配合时更容易施加力。
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900的容器部902可以盛装食物,插入部901内部为空心管道。容器部902内的食物可以通过插入部901的空心管道进入喂食器800中。可以为较大的婴幼儿提供更多量的食物。
另一方面,该第一连接件900也可以是市面上购买的食物袋。如果食物袋中的食物可以直接供婴幼儿食用的话,可以打开食物袋的开口,插入到喂食器800的开口端802,即可提供给婴幼儿使用,进行自主进食。对于食量较小的婴幼儿,用食物袋将食物加入到喂食器800中后,用另一个连接部件,比如塞子密封住喂食器的开口端,然后提供给婴幼儿使用,进行自主进食。第一连接件的插入部901和容器部902既可以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可分离的连接结构。
在该实施例的一些改进中,为了增强这种连接的可靠性,一方面可以在开口端802内部设置内螺纹,在第一连接件900的插入部件901上设置外螺纹,使第一连接件与开口端以螺纹方式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在开口端802的内表面设置一些小的凸起/凹陷,在第一连接件的插入部件901上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凹陷/凸起,插入部件901插入后,使开口端802的凸起/凹陷与插入部件901的凹陷/凸起正好扣合时可以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图中并画出这种增强连接的螺纹或凸起/凹陷。
参见图3、图4、图5和图6,图3是本发明的喂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喂食器的第二实施例连接件之间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喂食器的第二实施例连接件扣合后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喂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喂食装置,包括:
喂食器101,所述喂食器101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111,所述封闭端111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109;在所述封闭端1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凸出的纹路112;
第一连接件102,包括与所述喂食器101的开口端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喂食器10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相连;以及,
第二连接件10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配合,以形成打开状态和密封状态,在打开状态时食物通过所述开口放入到所述喂食器101中,在密封状态时第二连接件103盖住所述第一连接件102的开口从而密封所述喂食器101的开口端。
在该实施例中,喂食器101的内表面也设置有凸出纹路。喂食器101的外表面与内表面的凸出纹路的位置正好交错形成波纹状。由于通常喂食器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硅胶材料,这种波纹状设计不仅整体表现出的美观形态更吸引婴幼儿的兴趣,而且模具的设计更容易,材料的使用量可以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喂食器101的开口端设置有环形带(图中未画出)。利用该环形带,第一连接件102与第二连接件103可以夹注喂食器101的环形带,从而安装喂食器。
在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03上设置有握柄,所述握柄为大致柱体,所述柱体依次包括前端110、中间段104和后端106,所述柱体的前端110与第一连接件102连接,所述中间段104为握拿的主体部分。
为了握拿的方便,优选的是所述柱体中间段104的横截面为大致扁形。而且当所述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大致扁平形状以与嘴的口形相匹配时,柱体中间段104的扁平方向与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形成特定的角度,特别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即当盖上第二连接件103后,使所述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的扁平状的方向与所述柱体中间段104扁形的方向成特定的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握柄进行特别设计为中间段104横截面的为大致扁形的柱体,而中间段104是使用者握拿的主体部分,因此当使用者握住握柄时会被自动导引到按照特定方向握拿。通常使用者握拿方向与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的扁平状的方向一致时更舒适。因此所述的特定角度为0至10度比较适宜。但对于某些行动不便的人士而言,比如手臂运动受限的人士,握拿方向与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的扁平状的方向呈现更大的角度才更舒适,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要求大约90度的方向。因此,本发明中,握柄的中间段104的横截面设计成扁形,对于提高喂食器使用的舒适性尤其重要。而且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在喂食装置的整体设计中,可以按使用者的需要装配,使所述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的扁平状的方向与所述柱体中间段104扁形的方向成特定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柄的后端106也设计成与中间段104方向一致的扁形。可以使握拿的舒适性更好。
所述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为大致扁平状的设计是为了与使用者的口形相适应。一般人的口形张开时为大致扁圆形,因此在使用喂食装置时,用嘴含住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然后咬挤出其中的食物。而使用者通过握拿住喂食装置,握拿的姿势应该使使用者处于舒适的状态。因此,对喂食装置的握柄端进行特别设计,使所述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的扁平状的方向与所述柱体中间段104扁形的方向成特定的角度。
为实现喂食器101与其它配件,如第一连接件102和第二连接件103,配合形成喂食装置时,使所述喂食器101的封闭端111的扁平状的方向与所述柱体中间段104扁形的方向总是成特定的角度,而不会安装错误导致使用不便,可以进一步对喂食器101的开口端进行特别设计,比如在开口端设置标示信息用于提示、指导喂食器101安装时的方向,或者通过开口端的特殊形状,只能以特定方向才能安装,从而有效防止安装错误。比如,喂食器101的开口端上设置有便于装配的环形带,所属环形带不是正圆形,比如椭圆形,其安装时,只能按椭圆形方向与喂食器的其他部件配合才能安装。再比如,喂食器101的开口端上设置有便于装配的环形带,所述环形带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同时在喂食器的对应安装的配件上,如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与这些缺口对应的凸起,从而实现只有缺口与凸起的位置对应时,才能正确装配喂食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柄上设置有防滑的多个凸条107。这些凸条107大致均匀分布在握柄中间段104的四周。防滑的另一种方案是在握柄上设置凸点和/或凹点,也可以是纹路。还有一种替代方案是握柄的表面局部或整体区域采用防滑的材料制成。
而且,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柄的中间段104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握柄的前端110和后端106的横向尺寸,这种类似哑铃的设计让使用者握拿更舒适。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握柄为大致柱体,因此可以将柱体内部设计为空心,即柱体内部可以形成容纳其它物件的容器。为了不影响喂食装置的整体美观与使用的舒适性,当柱体内部为空心,在握柄的后端106的尾部设置开口,然后再设置一个用于封闭开口的盖体105。这样,当将物件收纳于握柄内空心容器后,盖上盖体形成完整的喂食装置,不会影响使用的舒适性。
在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为了增强设计的美观效果,第一连接件102与第二连接件103之间的接触边面可以设计成凹凸形状,从而当第一连接件102与第二连接件103装配后,形成具有一定美学效果的曲线。参见图5中的曲线501。
上述喂食装置除了可以用于婴儿喂食之外,还可以用于不方便进食者进行进食,例如伤残、老年或患病人士,这些人士也可以通过咀嚼、吮吸喂食器的囊袋,使喂食器囊袋中的食物由囊袋上的通孔进入到口中,这种喂食器甚至也适于无重力的太空状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喂食器,其特征是:
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封闭端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
所述封闭端采用弹性材料;
所述封闭端包含前段、中间段和后段;
所述后段与所述开口端连接;
在所述封闭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凸出的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所述中间段的横断面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的横断面径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所述封闭端的外形为大致球形或大致纺锤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所述封闭端的外形为大致球形或大致纺锤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封闭端的中间段设置有凸出的纹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封闭端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封闭端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所述纹路中至少有一条纹路设置在所述封闭端的横断面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所述纹路为环绕所述封闭端的凸出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所述开口端设置有环形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开口端和所述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可折叠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开口端和/或所述封闭端设置用于指示喂食器与其它部件配合的装配方向指示。
13.一种喂食装置,其特征是:
包含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
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密封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
14.一种喂食装置,其特征是:
包含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开口和容器部;
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
所述容器部用于盛装食物;所述食物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喂食器中。
15.一种喂食装置,其特征是:
包含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
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以及,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以形成打开状态和密封状态,在打开状态时食物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放入到所述喂食器中,在密封状态时第二连接件盖住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开口从而密封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
16.一种喂食装置,其特征是:
包含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器;
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喂食器的开口端相连通;以及,
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开口和容器部;
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
所述容器部用于盛装食物;所述食物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 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喂食器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装置,其特征是:
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握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喂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握柄大致扁平。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喂食器的封闭端大致扁形,以与人的嘴形匹配。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喂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喂食器的封闭端大致扁形,所述握柄的扁平方向与所述喂食器的封闭端大致扁形方向形成特定的角度以便于使用者握拿时,喂食器的扁形方向正好与使用者的嘴形方向一致。
CN201510221483.2A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Active CN104784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1483.2A CN104784053B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HK15108746.3A HK1208147A1 (zh) 2015-05-04 2015-09-08 種餵食器和餵食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1483.2A CN104784053B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4053A true CN104784053A (zh) 2015-07-22
CN104784053B CN104784053B (zh) 2018-09-28

Family

ID=53549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1483.2A Active CN104784053B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84053B (zh)
HK (1) HK120814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3580Y (zh) * 2001-11-15 2002-10-02 台湾优生股份有限公司 具环形凸纹的安抚奶嘴
CN101511324A (zh) * 2006-07-26 2009-08-19 Tw创新有限责任公司 正牙橡皮奶头/乳头矫治器
CN102036647A (zh) * 2008-03-28 2011-04-27 倍得适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出牙隆起的婴儿出牙设备
CN202277533U (zh) * 2011-10-28 2012-06-20 深圳市和乐联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安抚奶嘴功能的咬食器及一种咬食袋
CN103735417A (zh) * 2013-05-13 2014-04-23 迅华有限公司 一种喂食器以及具有该喂食器的喂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3580Y (zh) * 2001-11-15 2002-10-02 台湾优生股份有限公司 具环形凸纹的安抚奶嘴
CN101511324A (zh) * 2006-07-26 2009-08-19 Tw创新有限责任公司 正牙橡皮奶头/乳头矫治器
CN102036647A (zh) * 2008-03-28 2011-04-27 倍得适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出牙隆起的婴儿出牙设备
CN202277533U (zh) * 2011-10-28 2012-06-20 深圳市和乐联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安抚奶嘴功能的咬食器及一种咬食袋
CN103735417A (zh) * 2013-05-13 2014-04-23 迅华有限公司 一种喂食器以及具有该喂食器的喂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4053B (zh) 2018-09-28
HK1208147A1 (zh) 2016-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68964B2 (en) Nipple configuration for use in feeding and nursing newborn infants
CN101119699B (zh) 嘴唇闭合器
US5673806A (en) Teat for a baby's bottle, and a bottle fitted with such a teat
CA2734825C (en) Biologic response teether
US10596074B2 (en) Oral Devices
US20090024080A1 (en) Attachment for a milk pump
US3224442A (en) Weight repulsing and cigarette reneging appliance
JP2013515525A (ja) 歯がため
CN114144155A (zh) 卫生和正交各向异性口腔装置
US20210368896A1 (en) Newborn anti-scratch and chew mitt
CN204709426U (zh)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CN203291253U (zh) 一种适合咀嚼的喂食器
CN104784053A (zh)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CN103690375B (zh) 一种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CN111728878A (zh) 一种可添加营养物质的婴儿磨牙棒
CN103705386B (zh) 喂食器和喂食装置
JP6494007B1 (ja) 口腔リハビリ器具
CN201791098U (zh) 一种适用于咀嚼的食物袋
CN102341087B (zh) 一种婴儿喂食器
KR101743435B1 (ko) 젖병
JP3877407B2 (ja) 学習用スプーン
KR101663608B1 (ko) 유아용 과즙기
JP2622598B2 (ja) 哺乳器用乳首
CN210020420U (zh) 一种防止口水滴漏的安抚奶嘴
CN209984617U (zh) 一种婴幼儿口欲啃咬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81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081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