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8536B - 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8536B
CN104778536B CN201510121333.4A CN201510121333A CN104778536B CN 104778536 B CN104778536 B CN 104778536B CN 201510121333 A CN201510121333 A CN 201510121333A CN 104778536 B CN104778536 B CN 104778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ployee
safety
behavior
security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13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8536A (zh
Inventor
刘亭
王廷春
张晓华
刘康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nxin Chemical Safety Mdt Infotech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nxin Chemical Safety Mdt Infotech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nxin Chemical Safety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213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8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8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8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8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8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其包括微处理器,并且管理系统还包括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员工行为安全模块与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与微处理器通信连接,员工行为安全模块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通信连接,员工行为安全模块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选取对应员工的安全行为,并记录对应员工的安全行为等级;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分别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员工行为安全模块通信连接。通过构建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建立起有效的员工行为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实现了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分类细化管理,提高了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杜邦事故主因结构理论可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在事故发生因素中占96%;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其在事故发生因素中占4%。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间接也是人为造成的。
对石油化工企业近年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事故致因分析,通过数据同样可以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对国内某石油化工公司发生的上报集团公司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可知,2009年发生上报该集团公司事故16起,其中有15起是“三违”行为造成的,比例达到93.8%;同期在该集团公司管辖区域内还发生16起承包商事故,这些事故也都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所造成的,比例高达100%;2010年该集团公司合计发生事故26起(其中上报事故12起,承包商事故14起),其中有20起事故是“三违”行为造成的,比例达到76.9%。2011年该集团公司合计发生事故19起(上报事故11起,承包商事故8起),其中有11起是典型的违章事故,比例达到57.9%。通过分析连续三年该集团公司所发生的由“三违”行为所导致的事故起数及事故所占比例,可以看出由“三违”行为造成的事故仍然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三违”行为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范畴,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对于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绩效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对员工行为安全管理普遍非常重视,如针对机关管理人员制定《机关人员安全行为规范》;针对基层员工制定《班组长工作行为规范》、《内操员工工作行为规范》及《外操员工工作行为规范》;针对承包商制定《承包商安全行为规范》等,以实现对不同岗位、不同类别员工行为的规范管理。但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企业时常出现对员工行为管理不善,员工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情况,致使员工不安全行为不断重复出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以规范对应岗位员工的安全行为,降低员工操作过程中的“三违”行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案包括:
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其包括微处理器,其中,管理系统还包括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员工行为安全模块与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与微处理器通信连接,员工行为安全模块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通信连接,员工行为安全模块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选取对应员工的安全行为,并记录对应员工的安全行为等级;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分别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员工行为安全模块通信连接,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根据员工行为安全模块的统计数据,得到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并将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反馈至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进行醒目的标注。
所述的管理系统,其中,上述管理系统还配置有一用于与外界交互的感应触摸屏,感应触摸屏与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所述的管理系统,其中,上述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包括安全意识与技能类数据、运行与维护类数据、奖励类数据及其他类数据;安全意识与技能类数据包括参与安全培训的情况信息、掌握安全技能的情况信息、劳动防护品佩戴情况信息;运行与维护类数据包括操作信息、巡检信息、检修作业信息、作业票证信息以及清洁生产信息;奖励类数据包括事故隐患上报信息、安全合理化建议信息、安全活动参与情况信息;其他项类数据包括安全生产禁令信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信息。
一种使用所述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对每个岗位安全行为数据进行分类并设置对应分数,通过员工行为安全模块建立对应的账户,对应的账户根据自身岗位工作选择与自身岗位工作相适配的安全行为,然后员工行为安全模块在对应的账户下方生成安全行为分类积分表,记录员工的日常安全行为,同步形成对应账户的日常汇总、月度汇总与季度汇总;将所有账户的日常汇总、月度汇总与季度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获得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并将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反馈至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进行醒目的标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员工安全行为分类积分库,在对员工安全行为进行分类细化,量化积分的基础上,让员工明确“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通过构建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建立起有效的员工行为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实现了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分类细化管理;通过构建员工关键行为改进系统,实现对量化分析得出的员工关键安全行为的持续改进,提高了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消除了员工不安全行为对安全生产造成的隐患,并且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低成本、操作与维护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的,其包括微处理器1,其中,管理系统还包括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员工行为安全模块3与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4,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与微处理器1通信连接,员工行为安全模块2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通信连接,员工行为安全模块3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选取对应员工的安全行为,并记录对应员工的安全行为等级;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4分别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员工行为安全模块3通信连接,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4根据员工行为安全模块2的统计数据,得到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并将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反馈至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进行醒目的标注。
更进一步的,上述管理系统还配置有一用于与外界交互的感应触摸屏,感应触摸屏与微处理器1通信连接,方便了管理人员录入数据或导出数据,以及调用相关表格,以及员工进行相应操作。
更进一步的,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包括安全意识与技能类数据、运行与维护类数据、奖励类数据及其他类数据;安全意识与技能类数据包括参与安全培训的情况信息、掌握安全技能的情况信息、劳动防护品佩戴情况信息;运行与维护类数据包括操作信息、巡检信息、检修作业信息、作业票证信息以及清洁生产信息;奖励类数据包括事故隐患上报信息、安全合理化建议信息、安全活动参与情况信息;其他项类数据包括安全生产禁令信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信息。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在对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安全行为进行分类细化的基础上,对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安全行为进行了量化积分,如安全意识与技能类数据的安全行为总分设定为100分,其下设安全培训的情况信息之安全行为的总分设定为15分,定期参与安全培训是安全培训类安全行为下设的细化的安全行为,其分值设定为3分,其他类别的安全行为均如此设置。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可供各岗位员工制定岗位安全行为账户时进行勾选,进而形成各岗位员工的岗位安全行为账户,员工行为安全分类积分库可根据企业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维护、扩展。
更为具体的是,员工行为安全模块3包括:
员工安全行为账户
实现了员工安全行为账户中员工岗位安全行为的制定。员工根据自身岗位工作特点,在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2中勾选与自身岗位工作要求相符合的安全行为,勾选的安全行为自动登记进入员工安全行为账户,形成员工岗位安全行为分类积分表,作为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安全行为,接受安全行为考核的依据。
员工安全行为日常登记
实现车间、班组长及员工本人对照员工岗位安全行为分类积分表对员工安全行为的日常记录。员工岗位安全行为分类积分表中细化的安全行为设置下拉菜单,通过权限设置实现车间、班组长及员工本人对员工安全行为(奖励项和扣分项)进行文字描述和分值记录。其中由员工本人做出的文字描述和分值记录,设置由班组长进行确认功能。
员工安全行为月度汇总
实现以车间员工安全行为月度积分排名表形式对车间内员工安全行为积分的月度汇总。根据员工安全行为分类积分表中员工安全行为分值记录,月底自动生产员工月度安全行为积分,并汇总形成以车间为单位的车间员工安全行为积分月度排名表。车间员工安全行为月度积分排名表作为车间对员工奖励的依据。
员工安全行为季度评比
实现对企业内员工安全行为的季度评比。基于员工安全行为月度积分表,每季度末自动生成员工安全行为季度积分排名表。企业以员工安全行为季度积分排名表为依据,对排名靠前的员工以“员工安全行为季度明星”荣誉称号的形式予以奖励。
车间安全行为统计分析
实现对车间员工安全行为扣分项所占比例的柱状图展示。通过统计分析各类安全行为累计扣分值所占的比例,得到安全行为扣分项比值柱状图。
更进一步的,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4包括:
车间安全行为改进账户
实现了对车间关键安全行为的管理。根据员工安全行为累计扣分值得到车间关键安全行为,并登记生成车间关键安全行为改进清单,进而得到车间关键安全行为改进账户。
关键安全行为改进措施
实现车间关键安全行为改进措施的制定、监督和落实。通过生成车间关键安全行为改进实施表,并对改进实施表中包括改进措施、改进负责人,监督负责人等内容进行确认,实现车间关键安全行为的改进。
关键安全行为改进后评估
实现对车间关键安全行为改进措施有效性的评估。通过对车间关键安全行为累计扣分值进行月度统计分析,以柱状图对车间关键安全行为月度累计扣分值进行对比展示,评估车间关键安全行为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对每个岗位安全行为数据进行分类并设置对应分数,通过员工行为安全模块建立对应的账户,对应的账户根据自身岗位工作选择与自身岗位工作相适配的安全行为,然后员工行为安全模块在对应的账户下方生成安全行为分类积分表,记录员工的日常安全行为,同步形成对应账户的日常汇总、月度汇总与季度汇总;将所有账户的日常汇总、月度汇总与季度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获得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并将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反馈至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进行醒目的标注。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发明的保护。

Claims (3)

1.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其包括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管理系统还包括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员工行为安全模块与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与微处理器通信连接,员工行为安全模块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通信连接,员工安全行为改进模块分别与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员工行为安全模块通信连接;
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对每个岗位安全行为数据进行分类并设置对应分数,通过员工行为安全模块建立对应的账户,对应的账户根据自身岗位工作选择与自身岗位工作相适配的安全行为,然后员工行为安全模块在对应的账户下方生成安全行为分类积分表,记录员工的日常安全行为,同步形成对应账户的日常汇总、月度汇总与季度汇总;将所有账户的日常汇总、月度汇总与季度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获得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并将对应岗位的关键安全行为数据反馈至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进行醒目的标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系统还配置有一用于与外界交互的感应触摸屏,感应触摸屏与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员工安全行为积分分类数据库包括安全意识与技能类数据、运行与维护类数据、奖励类数据及其他类数据;安全意识与技能类数据包括参与安全培训的情况信息、掌握安全技能的情况信息、劳动防护品佩戴情况信息;运行与维护类数据包括操作信息、巡检信息、检修作业信息、作业票证信息以及清洁生产信息;奖励类数据包括事故隐患上报信息、安全合理化建议信息、安全活动参与情况信息;其他类数据包括安全生产禁令信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信息。
CN201510121333.4A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Active CN104778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1333.4A CN104778536B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1333.4A CN104778536B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8536A CN104778536A (zh) 2015-07-15
CN104778536B true CN104778536B (zh) 2018-05-22

Family

ID=53619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1333.4A Active CN104778536B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8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5061A (zh) * 2015-10-20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化事故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6447303A (zh) * 2016-10-22 2017-02-22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企业员工行为安全观察装置及观察方法
CN109146219A (zh) * 2017-06-27 2019-01-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炼化检维修承包商关键岗位安全能力考评系统及考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7214B (en) * 2002-07-24 2004-05-11 Inventec Micro Electronics Cor Employee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901411A (zh) * 2009-05-27 2010-12-01 北京正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绩效考核系统
CN102509195A (zh) * 2011-11-21 2012-06-20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呼叫中心数字化管理平台
CN104376498A (zh) * 2014-10-29 2015-0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发电厂生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4187A (ja) * 2001-05-09 2002-11-22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安全成績を反映させる人事考課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7214B (en) * 2002-07-24 2004-05-11 Inventec Micro Electronics Cor Employee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901411A (zh) * 2009-05-27 2010-12-01 北京正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绩效考核系统
CN102509195A (zh) * 2011-11-21 2012-06-20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呼叫中心数字化管理平台
CN104376498A (zh) * 2014-10-29 2015-0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发电厂生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井下作业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系统设计与实现;刘琴;《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30;第10卷(第31期);第7323-7324页 *
基于行为安全观察的管理系统研究;丁增文 等;《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0731(第14期);第19-22页 *
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李乃文,季大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31;第21卷(第12期);第115-120页 *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在石油化工企业HSE管理中的应用;杨雷 等;《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1031(第10期);第13-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8536A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g et al. Factor analysis-based studies on construction workplace safety management in China
Chan et al. Investigating ethnic minorities' perceptions of safety climat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N113689129A (zh) 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
CN104778536B (zh) 一种基于员工行为安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Ding et al. Spatial-temporal hotspot pattern analysis of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cidents and related regional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 China in the period 1995–2012
US20200065867A1 (en) Patent valuation system
CN113191730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监管系统
Xu et al. Application of HFACS and grounded theory for identifying risk factors of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unsafe acts
Tan et al. Deadly discrimination: Implications of “missing girls” for workplace safety
CN114091940A (zh) 一种物流园区安全风险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Zhang et al. Robotization and labour demand in post-pandemic era: Microeconomic evidence from China
Deng et al.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safety climate on worker’s safety behavior in subway operation
CN112633639B (zh) 一种面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靶向风险预警平台及方法
CN109409709A (zh) 智能职称评定系统
Baisheng et al. Design for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coal preparation plant
CN114819639A (zh)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
Hayes-Smith et al.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amphetamine use: A social disorganization perspective
CN114331068A (zh) 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
Vosoughi et al. 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dematel method for causal modeling an effective factors in falling from height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Xu et al. Risk early warning indicators for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unsafe acts
CN113191685A (zh) 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测系统
Liu et al. Cause Analysis of Coal Mine Gas Accidents in China Based on Association Rules
CN116822941B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工作站的智慧安全管理系统
Li et al. The establishment of cause-system of poor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and priority analysi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artel et al. OSHA Enforcement, Industrial Compliance and Workplace Inju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Ting

Inventor after: Wang Tingchun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hua

Inventor after: Liu Kangwei

Inventor before: Liu T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Tingch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aohu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0

Address after: 266061 floor 4, block D, 339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Anxin chemical safety Mdt InfoTech Ltd

Applicant after: Sinopec Corp.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Chaoyangmen street, Beijing, No. 22, No.

Applicant before: Sinopec Corp.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8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Chaoyangmen Avenu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266061 4th floor, block D, No. 339,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Anxin chemical safety Mdt InfoTech 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2

Address after: No. 22, Chaoyangme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Chaoyangmen Avenu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