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8425A -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8425A
CN104778425A CN201510187527.4A CN201510187527A CN104778425A CN 104778425 A CN104778425 A CN 104778425A CN 201510187527 A CN201510187527 A CN 201510187527A CN 104778425 A CN104778425 A CN 104778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state
described intelligent
built
th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75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8425B (zh
Inventor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PO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PO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PO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875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8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8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8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8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84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以简单便利、低成本地防止智能终端被盗。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若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则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由于智能终端当前状态的检测都是通过系统内部本身带有的功能和内置的传感器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提供的物理防盗方式和电子防盗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成本低,实施简单,使用效率高,有利于智能终端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体积小、携带方便的特点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容易被盗的风险。
为了防止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被盗,已有多种防盗技术提高智能终端的防盗功能。现有的一种智能手机防盗方法被称为物理防盗,所谓物理防盗,是指通过物理方式锁住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例如,通过微型电机、电磁锁、卡笋等将耳机插头锁在耳机插孔内使之无法拔出,或者简单地使用钢丝绳将智能手机固定在腰带上。现有的另一种智能手机防盗方法被称为电子防盗,所谓电子防盗,是指通过蓝牙接收器、射频标签等无线通讯手段检测智能终端的位置,当智能终端离开机主超过一段距离后报警。
然而,上述的两种防盗方式均存在不同的缺陷,其中,物理防盗方式需要智能终端在出厂前就安装所需的特制耳机插口以固定智能终端,因而导致手机的硬件成本较高,并且美观性差,使用率较低,而电子防盗需要用户购买蓝牙接收器,与智能终端内部蓝牙模块相连,从而导致用户使用智能终端的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以简单便利、低成本地防止智能终端被盗。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包括:
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
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
若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则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包括:
通过系统、内置手持传感器和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为熄灭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接近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包括:
若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则确定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包括: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语音,以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包括: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发出触发信号,以使触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产生振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包括:
状态检测模块,用于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
报警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则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检测模块包括系统检测单元、内置手持传感器和内置接近传感器;
所述系统检测单元、内置手持传感器和内置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包括通过所述系统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为熄灭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接近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则确定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
语音播报单元,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语音,以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
振动触发单元,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发出触发信号,以使触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产生振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上述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和上述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佩戴于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身上,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接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的防盗警报信号,在所述防盗警报信号的触发下产生振动。
从上述本发明技术方案可知,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根据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在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发出防盗警报信号。由于智能终端当前状态的检测都是通过系统内部本身带有的功能和内置的传感器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提供的物理防盗方式和电子防盗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成本低,实施简单,使用效率高,有利于智能终端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若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则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的实现流程,其执行主体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附图1示例的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1至步骤S103:
S101,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
一般地,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都内置有功能不一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以及系统本身的功能单元能够随时检测智能终端所处的状态。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可以是:通过系统、内置手持传感器和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智能终端当前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状态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为熄灭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接近状态,而第二状态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有智能终端的屏幕为熄灭状态、智能终端为未被握持状态以及智能终端为被接近状态这三种状态同时并存才被称为智能终端的第一状态,同样地,只有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以及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这三种状态同时并存才被称为智能终端的第二状态,其中,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指的是在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和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这两种状态同时并存的前提下,在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在预定时间,例如,10秒内,智能终端的系统尚没有检测到输入解锁密码对屏幕解锁。
还需说明的是,智能终端的被接近状态和被远离状态是智能终端的内置接近传感器以同一参照物为标准来检测的。例如,当智能终端放置在用户的裤兜里时,智能终端的内置接近传感器就以用户的裤兜为参照物,确定该智能终端是被接近状态,一旦裤兜距离智能终端超过预设距离,则确定该智能终端是被远离状态。
S102,根据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
一般地,若智能终端所处状态正在发生变化,则证明智能终端正在被移动。例如,智能终端放在用户的裤兜或包里时,智能终端的系统和内置传感器会检测到智能终端处于一个状态,当智能终端被移动到用户的裤兜或包外时,智能终端的系统和内置传感器会检测到智能终端处于另一状态,据此可以判断智能是否正在遭遇盗取。因此,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根据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可以是:若检测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由前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状态变化为前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二状态,则确定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S103,若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则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向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可以是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语音,以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例如,向用户播报“请注意,您的手机正在被盗”之类的语音内容。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向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可以是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发出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产生振动。一旦智能终端的用户感觉到智能穿戴设备的振动,则立马会意识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
从上述附图1示例的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可知,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根据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在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发出防盗警报信号。由于智能终端当前状态的检测都是通过系统内部本身带有的功能和内置的传感器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提供的物理防盗方式和电子防盗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成本低,实施简单,使用效率高,有利于智能终端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请参阅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2示例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的执行主体,其可以是智能终端或者其中的一个功能模块。附图2示例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主要包括状态检测模块201、判断模块202和报警模块203,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状态检测模块201,用于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
判断模块202,用于根据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
一般地,若智能终端所处状态正在发生变化,则证明智能终端正在被移动。例如,智能终端放在用户的裤兜或包里时,智能终端的系统和内置传感器会检测到智能终端处于一个状态,当智能终端被移动到用户的裤兜或包外时,智能终端的系统和内置传感器会检测到智能终端处于另一状态,判断模块202据此可以判断智能是否正在遭遇盗取。
报警模块203,用于若判断模块202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则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附图2示例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模块可以是由相应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相应的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完成,例如,前述的状态检测模块,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的硬件,例如状态检测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再如前述的报警模块,可以是执行若判断模块(或判断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则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的硬件,例如报警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本说明书提供的各个实施例都可应用上述描述原则)。
从上述附图2示例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可知,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根据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在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发出防盗警报信号。由于智能终端当前状态的检测都是通过系统内部本身带有的功能和内置的传感器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提供的物理防盗方式和电子防盗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成本低,实施简单,使用效率高,有利于智能终端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附图2示例的状态检测模块201可以包括系统检测单元301、内置手持传感器302和内置接近传感器303,如附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系统检测单元301、内置手持传感器302和内置接近传感器303,用于检测智能终端当前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包括通过所述系统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为熄灭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接近状态,第二状态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3示例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中,只有智能终端的屏幕为熄灭状态、智能终端为未被握持状态以及智能终端为被接近状态这三种状态同时并存才被称为智能终端的第一状态,同样地,只有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以及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这三种状态同时并存才被称为智能终端的第二状态,其中,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指的是在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和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这两种状态同时并存的前提下,在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在预定时间,例如,10秒内,智能终端的系统尚没有检测到输入解锁密码对屏幕解锁。
还需说明的是,智能终端的被接近状态和被远离状态是智能终端的内置接近传感器303以同一参照物为标准来检测的。例如,当智能终端放置在用户的裤兜里时,智能终端的内置接近传感器303就以用户的裤兜为参照物,确定该智能终端是被接近状态,一旦裤兜距离智能终端超过预设距离,则确定该智能终端是被远离状态。
附图3示例的判断模块202可以包括确定单元401,如附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确定单元401用于若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由第一状态变化为第二状态,则确定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一般地,若智能终端所处状态正在发生变化,则证明智能终端正在被移动。例如,智能终端放在用户的裤兜或包里时,智能终端的系统和内置传感器会检测到智能终端处于一个状态,当智能终端被移动到用户的裤兜或包外时,智能终端的系统和内置传感器会检测到智能终端处于另一状态,据此可以判断智能是否正在遭遇盗取。因此,在附图4示例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中,若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由第一状态变化为第二状态,则确定单元401确定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附图2示例的报警模块203可以包括语音播报单元501,如附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语音播报单元501用于判断模块202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向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语音,以向用户提示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附图2示例的报警模块203可以包括振动触发单元601,如附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振动触发单元601用于判断模块202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智能终端的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发出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产生振动。一旦智能终端的用户感觉到智能穿戴设备的振动,则立马会意识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包括附图2至附图6任一示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
请参阅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7示例的智能终端的防盗系统主要包括智能穿戴设备702和附图2至附图6任一示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701,其中,智能穿戴设备702佩戴于智能终端的用户身上,用于判断模块202判断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接收报警模块203发出的防盗警报信号,在防盗警报信号的触发下产生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
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
若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则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包括:
通过系统、内置手持传感器和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为熄灭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接近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包括:
若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则确定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包括: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语音,以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包括: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发出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产生振动。
6.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状态检测模块,用于通过系统检测和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正在遭遇盗取;
报警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则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防盗警报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模块包括系统检测单元、内置手持传感器和内置接近传感器;
所述系统检测单元、内置手持传感器和内置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当前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包括通过所述系统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为熄灭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接近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通过系统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未被正常使用状态、通过所述内置手持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握持状态和通过所述内置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所述智能终端为被远离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所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则确定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
语音播报单元,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发出语音,以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
振动触发单元,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向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发出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产生振动。
11.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权利要求6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
12.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和权利要求6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的防盗装置;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佩戴于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身上,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正在遭遇盗取时,接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的防盗警报信号,在所述防盗警报信号的触发下产生振动。
CN201510187527.4A 2015-04-20 2015-04-20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78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7527.4A CN104778425B (zh) 2015-04-20 2015-04-20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7527.4A CN104778425B (zh) 2015-04-20 2015-04-20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8425A true CN104778425A (zh) 2015-07-15
CN104778425B CN104778425B (zh) 2017-11-07

Family

ID=53619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752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78425B (zh) 2015-04-20 2015-04-20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842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7811A (zh) * 2015-10-21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方法、移动终端及穿戴设备
WO2018126778A1 (zh) * 2017-01-05 2018-07-12 广东乐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安防报警方法
CN109196504A (zh) * 2016-05-31 2019-01-11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便携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4982A (zh) * 2012-03-12 2012-08-01 戴小天 一种手机防盗方法及应用
CN102857622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防盗手机及其实现手机防盗的方法
CN103118174A (zh) * 2012-12-31 2013-05-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957321A (zh) * 2014-05-05 2014-07-30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
WO2014187261A1 (zh) * 2013-12-25 2014-1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48956A (zh) * 2013-07-31 2015-02-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7622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防盗手机及其实现手机防盗的方法
CN102624982A (zh) * 2012-03-12 2012-08-01 戴小天 一种手机防盗方法及应用
CN103118174A (zh) * 2012-12-31 2013-05-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348956A (zh) * 2013-07-31 2015-02-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装置
WO2014187261A1 (zh) * 2013-12-25 2014-1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57321A (zh) * 2014-05-05 2014-07-30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7811A (zh) * 2015-10-21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方法、移动终端及穿戴设备
CN105827811B (zh) * 2015-10-21 2019-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方法、移动终端及穿戴设备
CN109196504A (zh) * 2016-05-31 2019-01-11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便携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1570599B2 (en) 2016-05-31 2023-01-31 Maxell,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9196504B (zh) * 2016-05-31 2023-11-10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便携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126778A1 (zh) * 2017-01-05 2018-07-12 广东乐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安防报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8425B (zh) 2017-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1610B (zh) 确定物体处于目标区域的方法、停车管理设备和系统
CN105282707A (zh) 防丢器、防丢终端、物品防丢方法及物品防丢系统
CN104821094A (zh) 交通信号灯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093585A (zh) 防止手机丢失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94224A (zh)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装置
CN105900346A (zh) 一种防丢失提醒方法及防盗设备
CN104899498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和移动终端解锁装置
CN103442121A (zh) 一种防盗手机及手机防盗实现方法
US20120171956A1 (en) Bluetooth security system
CN104778425A (zh)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智能终端
CN102800174B (zh) 一种基于2.4GHz的物品防丢装置及其方法
CN106211038A (zh)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系统及智能穿戴设备
WO20091241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loss of property
CN107038828A (zh) 防盗系统及充电机防盗装置
CN105336098A (zh) 检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的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KR101574142B1 (ko) 근거리 통신을 이용한 물품 이동거리 통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물품의 도난/분실 방지 및 스마트기기의 잠금 모드 자동 작동 방법
CN103612614A (zh) 汽车的防盗追踪装置
CN104902466A (zh) 一种无线报警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542709B (zh) 具有防盗功能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CN206863882U (zh) 防盗系统及充电机防盗装置
CN102819925A (zh) 一种随身物品实时防盗的方法与系统
CN1049517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告警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69003A (zh) 搜寻物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9947197B2 (en) Aler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598861A (zh) 一种具有实时响应特点的基于感应的数据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1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41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ao Xin Road No. 013 Fu technology building B block 6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OPPO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23841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