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5227A - 用于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75227A CN104775227A CN201410293394.4A CN201410293394A CN104775227A CN 104775227 A CN104775227 A CN 104775227A CN 201410293394 A CN201410293394 A CN 201410293394A CN 104775227 A CN104775227 A CN 1047752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plain weave
- pin
- induction element
- guiding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8—Needle latch openers; Brushe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2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04B9/28—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colour patterns
- D04B9/34—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colour patterns by p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针织圆纬机(50)的线的引导元件(1),所述引导元件(1)被置于容纳多个针(N)的针筒(C)的外部。所述引导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表面(5),所述操作表面(5)面向所述针筒并且沿所述针筒的至少一个角部而延伸,所述操作表面被配置用来在随针筒旋转时在所述操作表面前向的针的通路中保持针的舌部为打开状态,以及用来限定所述线的轨迹。所述引导元件还包括不同于操作表面(5)的一个引导表面(7),所述引导表面(7)被配置用来引导由针织机的导线器支撑的平织线(B),所述平织线(B)可在所述引导表面上滑动,从而与底部线(A)共同构成平织针织工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尤其是用于针织品或袜类的针织圆纬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所述线引导元件的针织圆纬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平板”或“平织”针织工作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针织品、无缝针织、袜类等的针织圆纬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织圆纬机通常具有线的引导元件。这些引导元件被置于针筒外部并且面向所述针筒,这些引导元件典型地被置于针织机的线供给点处或供线器处。更详细地,这些线引导元件通常位于针织机的供线器设备(导线器组)处,所述供线器设备(导线器组)用作将线分配给针织机的针。所述引导元件被插入到导线器与针筒上成形的针织平面之间,并且具有面向针筒针的操作表面。所述操作表面用于容纳(containing)针的舌部在随针筒旋转时的移动,从而防止所述舌部在收纳一条线(或多条线)之前意外关闭,所述的一条线(或多条线)对于针脚的形成来说是必要的。事实上,在针脚形成期间,所述针必须绕其轴呈现出由上述供线器形成的针织环;由于针在其自身旋转中前进,多亏了针凸轮的动作,所述针开始上升,从而采集随后的线。在此上升期间,所述舌部被带入到打开位置并且通过了针织环的上方;然后针随着舌部的打开而收纳新的线,在此之后,针开始下降,在下降期间,舌部受到针上的针织环所施加的推力而关闭(旋转)。以此方式,(已承载了新的线的)针形成了新的针织环;而后随着针的又一次上升可继续形成针织环。
明显的是,在针上升的时刻(针处于“高”位置),如果舌部由于任何原因被关闭了,那么所述舌部就不能接纳新的线以及形成新的针脚。
引导元件(其前表面面向针筒)以如下方式阻止了舌部被关闭:可确定的是,已为收纳对应的线做好准备的针具有正确打开的舌部。
引导元件因此位于针织机中确保针的舌部(已拆掉了之前的针脚且正在上升)保持为打开状态直至采集到新的线为止的一个位置。随后,所述舌部可被关闭且不再需要所述线引导元件。事实上,在针下降的点处,没有任何表面作用于舌部。
申请人发现已知类型的引导工具是有缺点的,并且可在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具体地,供给线通常在针筒和引导元件之间移动,即从引导元件的操作表面前方通过并到达所述针。然而,有时圆形针织工具的缺点会随着出现弯曲的针和/或“钩形的针”而产生,弯曲的针和/或钩形的针是指针具有略微向外倾斜的针头。所述弯曲的针或钩形的针除了很难被辨识出以外,还会引发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引导元件前方的针的通道(从引导元件的底座开始在针筒中径向地突出)中,这些针(尤其是针头向外侧弯曲的针)会干扰一条或多条供给线。这种干扰(通常包括针对线的接触或拉拽)会损毁供给线或妨碍所述供给线,即通过把供给线从其路径转移开、移动供给线以及因此在针脚的形成中导致错误或误差而妨碍所述供给线。在某些针织工艺中,这种弯曲的针或钩状的针与供给线之间的干扰现象显得尤为严重,并且这种干扰现象随针筒粒度(即每英寸上针的数量)的增加而整体增加;实际上大数量的针对应着大粒度,其中好的针更细并且因此更容易弯曲。
在多种类型的纺织品工艺中,特别重要地是,本发明采用“平板”工艺,也被称为平织工艺。这种工艺包括在相同的针中同时使用两条线:被称为“底部线”的第一条线和被称为“平织线”的第二条线,每条线由各自的导线器供给。这种工艺形成了具有仅外侧可见的底部线和仅内侧可见的平织线的织物。本质上,这种平织针织工艺包含单一织物中的两条分离的线(这两条分离的线通常具有不同的特征),该织物的特征为两个面具有不同的特性,每个面的特性取决于每个面上可见的线。
为了正确地制成织物产物,所述两条线事实上应该在正确的面是可见的,平织工艺需要在针头内精确地布置底部线和平织线,并且这还需要所述的两条线(由各自的导线器供给)具有从导线器到针的各自的给定供给轨迹,以便正确地布置所述两条线。
更详细地,应考虑这样的事实:钩状的针具有“尖端”(即针的末端可借助于舌部打开和关闭)和“肩部”(针头在肩部与针轴相连接)。针头的尖端被置于更外侧的位置,即更远离针筒的主轴线;同时针头的肩部被置于更内侧的位置,即更靠近针筒的主轴线。
在这种情况下,平织线(将位于织物内侧)必须被置于针头内部,朝向针头的尖端;同时底部线(将位于织物外侧)也必须被置于针头内部,但朝向针头的肩部。以此方式,所述底部线被(径向地)置于靠近针筒的主轴线,而所述平织线被(径向地)置于远离针筒的主轴线。
为了正确地布置用于平织工艺的线,已知的方法是使用特殊的平织针,所述平织针被构型为以上述方式迫使所述两条线位于针头。然而,这种解决方法是昂贵的,因为它需要针对这一工艺预先放置特殊的针,并且无论如何,这都不能保证正确地布置所述的两条线。
另一种已知的解决方法包括选择出用于承载底部线的导线器的高度和用于承载平织线的导线器的高度,从而试着提供具有确定斜坡的针头中的两条线,以及获得针头内和针头外的两条线的正确的定位。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记录(或校准)导线器的位置,这种实现是复杂的。此外,这种解决方法还限制了对针头中的两条线的定位,这种定位不同于所期望的定位,或者这种定位可在针织机的不同供线器之间的多个导线器中发生改变。
无论如何,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获得正确的平织针织工艺是非常复杂的。这是因为很难将所述两条线放到针头的内部,并且很难为用于工艺中的线限定精确的轨迹。
上文提到的弯曲的针和/或“钩状的”针与供给线之间干扰的这一缺点在平织工艺中是尤为重要的,这是因为平织线(由于该平织线到针的典型的供给路径)更易受弯曲针头或钩状针头的干扰或影响。在此情况下,申请人发现已知的引导元件不能提供最优的平织工艺所需的性能级别。
发明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在多个方面和/或实施例中得以体现)是提供一种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提供一种包含所述线引导元件的针织圆纬机,和/或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能够避免上述一条或多条缺点的平织针织工艺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公开一种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能够保持旋转针的舌部为打开状态,从而能够使针正确地采集供给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公开一种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能精确地限定一条或多条供给线的轨迹。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公开一种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尤其适合平织针织工艺。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公开一种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能够在针头内部正确地放置实现平织针织织物工艺所必需的线,尤其是平织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公开一种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能够防止出现的任何弯曲的针或钩状的针损毁一条或多条供给线,尤其是平织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公开一种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以及公开一种用于实现平织针织工艺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获得高质量和/或无瑕疵的平织织物。
上述目标,以及其它更多目标,将在下文的描述中更完全地凸显出来,这些目标通过根据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以及根据下文中的各个方面和/或实施例的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和/或包含所述元件的针织圆纬机而基本实现,和/或根据用于实现平织针织工艺的方法而基本实现,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每一项可被单独考虑(无相互的从属关系)或与其它的权利要求相结合而考虑,下文中的各个方面和/或实施例之间可进行组合,以及与上述的权利要求进行组合。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被安装到针织圆纬机的固定结构,以此方式被置于针织圆纬机的针筒外部,所述针筒容纳了多个针并且能够绕其主轴线进行旋转。
在一个方面中,所述引导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表面,所述操作表面面向所述针筒并且沿所述针筒的至少一个角部而延伸,所述操作表面被配置用来在随针筒旋转时在操作表面前向的针的通路中将针的舌部保持为打开状态,并且用来限定所述线的轨迹。
在一个方面中,操作表面被置于将线供给给针的供给点处,以此方式所述针的舌部保持为打开状态并且所述针能够收纳相应的一条或多条线。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元件还包括不同于操作表面的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被配置用来引导由针织机的导线器支撑的平织线,所述平织线在引导表面上滑动,从而与底部线共同构成平织针织工艺。
在一个方面中,操作表面具有弧形延伸部且与针筒同中心地延展,所述操作表面的曲率中心位于针筒的主轴线上。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由阶梯所限定,所述阶梯从远离针筒的主轴线的操作表面凹陷下去。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具有斜角(或斜坡)的形式,其限定了上述的阶梯,所述阶梯从操作表面朝向针筒的外侧凹陷下去。在一个方面中,操作表面延展一个第一直径,所述第一直径与针的舌部在随针筒旋转时所形成的直径大体相对应。
在一个方面中,当引导元件被安装到针织机时,操作表面被置于与针的舌部在随针筒旋转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相对应的高度,和/或被置于与针的舌部在离开“针织平面”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相对应的高度。
在一个方面中,限定着引导表面的阶梯从操作表面凹陷直到一个大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即,距离针筒的主轴线更远)。
在一个方面中,限定着引导表面的阶梯还限定了邻接表面,所述邻接表面在第二直径上延展且与操作表面大体同轴线,引导表面被径向地插入到操作表面和邻接表面之间。
在一个方面中,邻接表面被配置用来径向地容纳位于引导表面上且在引导表面上滑动的平织线。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具有在针筒的主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的延伸部,从而容纳平织线的至少一部分厚度,优选地容纳平织线的整个厚度,以阻止所述平织线被置于小于或等于第一直径的位置处。
在一个方面中,操作表面被配置为位于针的舌部在针筒旋转期间所经过的直径所处的位置。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在起始端和终止端之间纵向延展,所述起始端与一点相对应,这一点是平织线在所述引导表面上在从导线器到针的供给方向上开始滑动的点;所述终止端与另一点相对应,这另一点是平织线在从导线器到针的供给方向上与所述引导表面相分离并且前进到所述引导表面上方的点。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的起始端位于引导元件中等于或大于交会点的垂直高度的一个高度,所述交会点位于在针缩回位置处的旋转针的头部的轨迹与平织线之间。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的起始端构成所述平织线和所述引导元件之间的起始接触点。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的终止端构成所述平织线和所述引导元件之间的终止接触点。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和/或邻接表面被配置成为与平织线相接触的所述引导元件的仅有的表面。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横向穿过所述引导元件,从而将操作表面与所述邻接表面完全分离开。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元件被配置用来根据已定结构将平织线引导至针,从而获得由平织线和底部线所构成的正确的平织针织工艺。
在一个方面中,钩状针的头部具有一个“尖端”(即针的末端能够被针的舌部打开或关闭)和一个“肩部”(针头在所述肩部与针的轴相连接),针头的尖端在更外侧的外置,即更远离针筒的主轴线;同时针头的肩部在更内侧的位置,即更靠近针筒的主轴线。
在一个方面中,平织针织工艺包括将一对线(即底部线和平织线)插入到同一个针的头部,所述底部线被放置为朝向针头的肩部,并且所述平织线被放置为朝向针头的尖端,以此方式,所述底部线径向地更靠近针筒的主轴线,所述平织线径向地远离针筒头部。
在一个方面中,平织针织工艺实现了具有外表面侧和内表面侧的一种织物。
在一个方面中,在平织针织工艺中,底部线(被放置为朝向针头的肩部)位于针织织物的外表面侧,同时平织线(被放置为朝向针头的尖端)位于针织织物的内表面侧。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尤其是引导表面和/或邻接表面)被构形、被定向、被限制为以如下方式来引导平织线:引导所述平织线到达所述针,且被置于针头的内部,朝向针头的尖端,即相对于针头的底部线呈现的位置径向更外侧的位置;所述底部线被置于朝向针头的肩部,即径向更靠近针筒的轴线。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平织线在其上滑动)相对于操作表面来说进入到所述引导元件,且具有比操作表面更大的直径,引导表面被配置用来阻止旋转中的针(尤其是针的头部)与平织线相互接触(和/或相互干涉或相互影响)。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表面和邻接表面被配置用来将平织线容纳在相对于主轴线的径向方向上,以阻止所述平织线与操作表面相接触和/或径向地远离邻接表面。在一个方面中,通过引导表面与邻接表面之间的相互协作来完成这种容纳过程,这种相互协作限定了平织线进行滑动的一个容纳空间。
在一个方面中,操作表面被配置用来径向地容纳针筒针的舌部的运动。
在一个方面中,引导元件包括:
-安装部分,所述安装部分被配置为能够将引导元件安装到针织圆纬机的固定结构;
-操作部分,其中操作表面和引导表面被限定在所述操作部分上,所述操作部分朝前面向针筒的一部分。
在一个独立的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机,具体地为用于针织品、袜类等的针织圆纬机,所述针织机包括:
-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针筒,所述针筒被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撑结构中;
-多个针,所述多个针用于生产针织织物,且被针筒所支撑且可移动地平行于针筒的旋转轴线;
-至少一个根据上述方面和/或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一条或多条的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被安装于所述固定结构,从而被置于针筒的外部。
在一个方面中,固定结构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环绕着针筒呈圆周状地延伸,所述支撑环围绕着针筒进行放置且与所述针筒同轴线,所述引导元件被安装到所述支撑环。在一个方面中,支撑环为针织机的针织头部的一部分。
在一个方明中,针织机包括多个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优选地均匀地)分布于支撑环上,且每个引导元件被置于针织机的对应的供给点处。
在一个方面中,针织机包括多个用于将线供给给针的设备或导线器组,每个设备或导线器组包括多个线供给元件或导线器,所述的多个线供给元件或导线器被配置用来将形成针脚所必需的线提供给针织机的针,每个导线器组被安装到针织机的支撑环上相应的线供给点处或供线器处,每个引导元件被安装到对应的导线器组。
在一个独立的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平织针织工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设置针织机,优选地为针织圆纬机;
-预先设置至少一个平织线;
-预先设置至少一个底部线;
-预先设置根据上述方面和/或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一条或多条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
-将平织线和底部线供给给针织机的针,从而使所述平织线和所述底部线被同时引入针头;
-由所述平织线和所述底部线实现平织针脚,以便所述底部线在已完成的织物的外表面侧,并且所述平织线在已完成织物的内表面侧。
在一个方面中,向针织机的针进行供给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引导元件的引导表面来引导所述平织线的步骤。
在一个方面中,在所述的引导步骤中,引导表面被构形和被定向以如下方式来引导平织线:引导所述平织线到达所述针且被置于针的头部朝向所述针的头部的尖端,即相对于该针的头部的底部线所呈现的位置径向更外侧的位置,所述底部线朝向针的头部肩部,即径向地更靠近针筒的轴线。
本发明的上述每一方面可被单独考虑或与任一项权利要求或其它的已描述的方面相结合而考虑。
附图说明
下文中对一些实施例的具体地描述将完全地凸显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势,这些实施例中包括一个非排它性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优选实施例为根据本发明的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以及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平织针织工艺的方法。下文将结合相应附图对此进行描述,所述附图以非限制性的示例的方式被提供,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的可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引导元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比例的视图。
图4是针织圆纬机的可行实施例,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针的引导元件;其中移除掉了一些部分,但是具体示出了针筒和将线供给给针织机的针的设备(或称“导线器组”),所述设备被置于针织机的供给点处或“供线器”处;
图5是图4的一部分的放大比例的视图,具体示出了线供给设备(或导线器组)和本发明的引导元件;
图6和图7是图4的一些部分的进一步放大比例的视图,详细示出了本发明的引导元件;可看到一对针(此处以示例的方式示出,该对针处于“已拆掉的”针的位置)、两个导线器和用于制造平织针织工艺的两条线(底部线和平织线);
图7A与图7相类似,区别在于所述的两个针以示例方式被示出为处于针的“缩回的”位置;
图8图示出了针织机的针。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上述附图,数字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针织圆纬机的引导元件整体。一般来说,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于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即使它们可能在不同的实施例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线引导元件的可行实施例;图4则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可行实施例,其中移除掉了针织机的一些部分。对针织机的说明集中于针筒、将线供给针的设备以及引导元件;示出的元件都是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附图并未详细示出针织机的底座、针织头部的控制元件、包含中心处理单元的部分和针织机的其它部分,因为这些本质上是已知的及常规的类型。从针织技术的观点来看,并未详细描述完整的针织机操作(例如导线器与针之间的相互作用、针与线之间的协作等),因为这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是已知的。
引导元件1被安装于针织圆纬机50的固定结构51,以此方式被置于针织圆纬机的针筒C外部,所述针筒C容纳了多个针N,并且能够绕其主轴线X而旋转。图8图示出了针N,其包括轴、头部H和舌部T,所述舌部T能够借助于相对于其支点的旋转而被相对于头部H打开和关闭。
针筒C可根据针织需要而具有不同的直径;例如所述直径可为4英寸、8英寸、16英寸、24英寸等。以等效的方式,针筒可为针平板。引导元件1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表面5,所述操作表面5面向所述针筒并且沿所述针筒的至少一个角部而延伸。操作表面5被配置用来将针的舌部T在随针筒的旋转中在操作表面前方的针的通道中保持为打开状态,以及用来限定供给线的轨迹。
操作表面5被置于将线供给给针的供给点F处或“供线器”处,以此方式,针的舌部T保持为打开状态并且所述针能够收纳相应的一条或多条供给线。
引导元件1还包括不同于操作表面5的引导表面7,所述引导表面7被配置用来引导由针织机的导线器61支撑的平织线B。所述平织线B在引导表面7和邻接表面9之间滑动,从而与底部线A共同形成平织针织处理。
“平织”针织工艺包括将一对线(即,底部线A和平织线B)插入同一个针N的头部H,底部线A被放置为朝向针头肩部,并且平织线B被放置为朝向针头尖端,以此方式,底部线径向地更靠近针筒的轴线X,平织线径向地远离针筒的轴线X。平织针织工艺实现了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的织物。
在平织针织工艺中,底部线(被放置为朝向针头肩部)位于已完成的织物的外表面,同时平织线(被放置为朝向针头尖端)位于已完成的织物的内表面。
操作表面5优选地为曲面且与针筒C同中心地延展,操作表面5具有位于针筒的主轴线X上的曲率中心。操作表面5优选地大体位于与针筒C同中心的筒状表面上。
如图中通过示例的方式所示出的,引导表面7和邻接表面9优选地限定了阶梯8(或由阶梯8所限定),所述阶梯8从远离针筒C的主轴线X的操作表面5凹陷下去。
引导表面7优选地位于引导元件中,从而当引导元件1被安装到针织机50时,引导表面7能够与用于容纳平织线B的导线器61相邻。
引导表面7优选地被定向为与操作表面5相横切。
引导表面7优选地具有斜角(或斜坡)的形式,其限定了上述的阶梯8,所述阶梯8从操作表面5朝向针筒C的外侧凹陷下去。
操作表面5优选地延展一个第一直径,所述第一直径与针N的舌部T在随针筒旋转时所形成的直径大体相对应。
当引导元件被安装到针织机时,操作表面5将被置于与针的舌部在随针筒旋转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相对应的高度。
限定了引导表面7的阶梯8优选地从操作表面5凹陷到一个大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即距离针筒的主轴线更远)。限定了引导表面7的阶梯8还优选地限定了邻接表面9,所述邻接表面9在第二直径上延展且与操作表面5大体同轴线。引导表面7被径向地插入操作表面5和邻接表面9之间。
邻接表面9优选地被配置用来径向地容纳位于引导表面7上且在引导表面7上滑动的平织线B。引导表面7优选地与邻接表面9相横切。引导表面7被配置用来引导平织线B以及径向地放置所述平织线B,同时将平织线B保持到与主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直径的位置。
引导表面7和邻接表面9优选地相互协作来引导平织线B。
图7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由引导表面7和/或邻接表面9所引导的平织线B的轨迹,其中两个针N均处于“已拆掉的”针的位置。
引导表面优选地具有在针筒的主轴线的径向方向中的延伸部,以便容纳平织线B的至少一部分厚度,优选地为容纳平织线B的整个厚度,以阻止所述线处于小于或等于第一直径的位置处。
引导表面7优选地在前向(即朝向针筒)终止于与操作表面所共享的前边缘7a。引导表面7优选地在后向(即远离针筒)终止于与邻接表面9共享的后边缘7b。换句话说,引导表面和邻接表面限定了位于它们之间的被配置用来引导平织线的“拐角”(与上述后边缘7b相对应)。
操作表面5优选地被配置为位于针的舌部T在针筒旋转期间所经过的直径的位置。
引导表面7优选地在起始端11和终止端12之间纵向延展,所述起始端11与一点相对应,这一点是平织线B从导线器到针的供给方向上在引导表面上开始滑动的点;所述终止端12与另一点相对应,这另一点是平织线B在从导线器到针的供给方向上与引导表面相分离以及越过该引导表面前进的点。
引导表面7优选地向下倾斜,其中,起始端11位于比终止端12更高的高度。
引导表面的起始端11优选地位于引导元件中等于或大于一个交会点的垂直尺寸的一个高度,所述交会点位于缩回的针位置处旋转的针N的头部H轨迹与平织线B之间。换句话说,引导表面优选地起始于比运转中(在缩回的针位置)的针的针头接触平织线时所具有的高度还高的高度之上。本质上,平织线被(所述引导表面)引导为起始于高于在缩回的针位置处针头的通道轨迹的一个垂直高度,从而使针头不能干扰平织线,尤其是不能进入并接触到平织线。图7A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这种情况,其中示出的两个针处于缩回的针位置处:可观察出,所述的两个针即使是弯曲的或钩状的,也不会干扰平织线,这是因为平织线在所述阶梯8的内部(在所述引导表面和/或所述邻接表面上)滑动。
引导表面的起始端11优选地构成了所述平织线B和所述引导元件之间的起始接触点。
引导表面的终止端12优选地构成了所述平织线B和所述引导元件之间的终止接触点。
由引导表面7和邻接表面9限定的阶梯8优选地被配置成为与平织线B相接触的所述引导元件的唯一一个零件。引导表面7优选地横向穿过所述引导元件,从而将操作表面5与邻接表面9完全分离开。
邻接表面对所述引导元件来说具有基本的作用,因为它能限制平织线远离针筒的径向移动。在某些运行条件下,平织线可仅被邻接表面沿着由引导表面形成的轨迹所引导;在这种例子中,平织线与邻接表面相接触且在所述邻接表面上滑动。
引导元件1优选地被配置用来将平织线B根据已定的配置引导至针N,以便获得具有平织线和底部线的平织针织工艺。
引导表面7优选地被定向和构型,以便引导平织线B,从而使所述平织线B到达针N,并且所述平织线B被置于所述针的头部H,朝向针头的尖端,即被置于相对于针头的底部线呈现的位置来说径向地更外侧的位置;所述底部线朝向针头的肩部,即径向地更靠近针筒的轴线的位置。
换句话说,引导表面被配置用来(当针获取平织线时)将平织线放置于(朝向)针头的尖端,或相对于针筒的轴线来说比针头中的底部线呈现的位置(径向地)更外侧的位置。
引导表面或阶梯相对于操作表面来说凹陷进入了所述引导元件,且具有比操作表面更大的直径,因此所述的引导表面或阶梯优选地被配置用来阻止旋转中的针与平织线相互接触(和/或相互干涉或相互影响)。具体地,引导表面和阶梯被配置用来阻止平织线和旋转针头的外侧(尤其是位于缩回的针位置处的针)之间的接触。
引导表面优选地被阶梯式地配置用来将平织线容纳在相对于主轴线的径向方向上,以阻止平织线被置于操作表面处或径向地远离邻接表面9。操作表面优选地被配置用来径向地容纳(containing)针筒的旋转针的朝向针筒外侧的运动,尤其是径向的任何运动。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未示出),引导元件包括槽口(用于代替上述的阶梯),所述槽口从远离针筒的主轴线的操作表面进行凹陷,并且限定了所述引导表面、所述邻接表面和一个上表面。在此例中,所述上表面朝向所述引导表面上方,所述邻接表面被插入到所述引导表面和所述上表面之间并且与所述引导表面和上表面连接。上表面优选地平行于所述引导表面而延伸。所述槽口优选地具有与上述引导表面7大体相同的倾斜度。在此实施例中,由所述槽口的底部限定所述邻接表面。在此实施例中,槽口在其内部可滑动地容纳所述平织线,从而所述平织线被容纳于所述引导表面的下方、所述邻接表面的侧面(径向方向)以及所述上表面的上方。因此,此实施例能够容纳平织线,并限制平织线的降低和升高。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引导元件1优选地包括:
-安装部分2,所述安装部分2被配置为能够将引导元件安装到针织圆纬机的固定结构;
-操作部分3,其中操作表面5和引导表面7被限定在所述操作部分3上,所述操作部分3朝前面向针筒C的一部分。
安装部分2和操作部分3优选地被稳固地彼此相互约束。引导元件1优选地为单件主体。引导元件1优选地包括安装工具,例如一个或多个螺钉,所述安装工具被配置用来将安装部分2安装到针织圆纬机50。如图中通过示例的方式所示出的,安装部分2优选地被配置为安装到针织机50的导线器组60,优选地,安装部分2可移除地安装到针织机50的导线器组60。
在使用中,本发明的引导元件在高度上和径向上均被校准,在高度上的校准即沿平行于针筒的主轴线的方向进行校准,在径向上的校准即根据从主轴线开始的径向距离进行校准。
此处描述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具体地为用于针织品、袜类等的针织圆纬机。所述针织机50包括:
-固定结构51;
-至少一个针筒C,所述针筒C被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撑结构中;
-多个针N,所述多个针N用于生产针织织物,且被针筒C所支撑且可移动地平行于针筒C的旋转轴线X;
-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引导元件1,所述引导元件1被安装到固定结构51,从而被置于针筒C外部。
固定结构51优选地包括支撑环52,所述支撑环52环绕着针筒C(放置于针筒周围且与针筒同轴)呈圆周状地延伸,所述支撑环52围绕着针筒进行放置且与所述针筒同轴,所述引导元件1被安装到所述支撑环52。所述支撑环52优选地为针织机的针织头部的一部分。
针织机优选地包括多个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优选地均匀地)分布于支撑环上,且每个引导元件被置于针织机的对应的供给点F处或“供线器”处。
针织机50优选地包括多个用于将线供给给针的设备60或“导线器组”60,每个设备60或每个“导线器组”60包括多个线供给元件或“导线器”,所述多个导线器被配置用来将形成织物的针脚所必需的线提供给针织机的针。每个导线器组被安装到针织机的支撑环上相应的供线器处。每个引导元件优选地被安装到对应的导线器组。
如图4至图7以示例的方式所示出的,用于平织针织工艺的底部线A和平织线B被同一线供给设备(或导线器组)的分离的且优选地不相邻的两个导线器所供给。
通常,每个平织线B由一个第一导线器(图中通过附图标记61示出)进行供给。更详细地,平织线B通常为针织形成的第一条线(该第一导线器最靠近供线器)。考虑到平织线B来自第一导线器61,因此形成于引导元件1中的引导表面7优选地位于能够恰当引导所述平织线B的一个位置处。然而,每个底部线A通常由一个第二导线器进行供给,这个第二导线器距离针脚点最远,且以示例的方式通过附图标记62示出这个第二导线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平织针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设置针织机50,优选地为针织圆纬机;
-预先设置至少一个平织线B;
-预先设置至少一个底部线A;
-预先设置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引导元件1;
-将平织线B和底部线A供给给针织机的针N,从而使所述平织线B和所述底部线A被同时引入针头H;
-由平织线B和底部线A实现平织针脚,以便所述底部线A在已制成织物的外侧并且平织线B在已制成织物的内侧。
针织机的喂给针的步骤优选地包括通过引导元件1的引导表面7来引导所述平织线B的步骤。在上述“引导”步骤中,引导表面7优选地被构型和定向以便用于引导平织线,从而使平织线到达所述针且被置于针头H的尖端处,即相对于该针头上的底部线所呈现的位置来说在径向最外部的位置处;上述底部线在针头的肩部处,即位于径向更靠近针筒轴线的位置处。
本发明包含可选的实施例,从引导表面7的尺寸、形状和/或定向来考虑的话,可选的实施例不同于附图中通过示例的方式所示出的实施例,所有实施例具有的共同功能是引导平织线B和/或保护平织线不进入任何弯曲的针或“钩状的”针的通道中。引导表面的尺寸、形状和/或定向可根据具体应用而改变,例如根据针筒的尺寸、针的纤细程度而改变,和/或随着用于供给平织线和底部线的导线器而改变。
本发明实现了重要的优势。首先,本发明至少能避免现有技术的一些缺点。本发明的能实现平织针织工艺的引导元件1实际上具有引导平织线的如下两个功能:使得所述平织线能到达针头(相对于底部线来说所述平织线位于针头的尖端处,其中所述底部线位于针头的肩部),以及保护所述平织线不进入任何弯曲的针或钩状的针的通道。具体地,为了正确地引导平织线,底表面具有非常精确的高度和倾斜度,从而能够实现平织线被喂给给针头并且被正确地置于针头中,以及实现高质量的平织工艺针织。
本质上,本发明的存在于单一设备中的引导元件利用引导表面7或完整的阶梯8将针的舌部保持为打开状态这一传统功能和引导平织线这一新特征进行结合。此外,同一引导表面还具有另一优势,即保护平织线免受旋转中的针的影响或干扰,从而避免了弯曲的针或钩状的针的缺点。
本发明具有由引导表面所呈现的清晰的参考内容,操作人员可轻易地使用该参考内容正确地放置平织线。本质上,通过将平织线放置在引导表面上,可确定的是,所述平织线会沿着最优轨迹更正确地滑向所述针,并且以平织针织工艺所需的正确方式被置于针头中。此外,在针织处理“拉拽”平织线的例子中,一种现象可能会使平织线偏离正确的轨迹,即所述引导表面能保持平织线被引导并将所述平织线保持在正确的高度,尤其是阻止其被降低。以此方式,本发明能够减少针织机的准备时间以及提高生产率。此外,还能限制平织线的安装错误,从而有利于维护操作。总的来说,本发明实现了更有效的针织工艺,尤其是实现了高质量的和均匀的针织织物。最后,本发明的平织线的引导元件的特征是具有有竞争力的成本和简单合理的结构。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针织圆纬机(50)的线的引导元件(1),所述引导元件被安装到针织圆纬机的固定结构(51),从而被置于所述针织圆纬机的针筒(3)的外部,所述针筒能够容纳多个针(N)并且绕其主轴线(X)进行旋转,
所述引导元件(1)至少包括一个操作表面(5),所述操作表面(5)面向所述针筒(C)并且沿所述针筒的至少一个角部而延伸,所述操作表面(5)被配置用来在随所述针筒旋转时在所述操作表面前向的针的通路中保持所述针(N)的舌部(T)为打开状态,并且用来限定所述线的轨迹,
所述操作表面(5)被置于将线供给给针的供给点(F)处,以此方式所述针(N)的舌部(T)保持为打开状态且所述针能够收纳相应的一条或多条线,
所述引导元件(1)还包括引导表面(7),所述引导表面(7)不同于所述操作表面(5),所述引导表面(7)被配置用来引导由所述针织机的导线器(61)支撑的平织线(B),所述平织线(B)在所述引导表面(7)上滑动,从而与底部线(A)共同构成平织针织工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元件(1),其中所述操作表面(5)具有弧形延伸部且与所述针筒(C)同中心地延展,所述操作表面(5)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针筒的主轴线(X)上,并且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由阶梯(8)所限定,所述阶梯(8)从远离所述针筒(C)的主轴线(X)的所述操作表面(5)凹陷下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元件(1),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以与所述引导元件(1)一起被安装到所述针织机(50)的方式被置于所述引导元件(1)中,所述引导元件(1)与支撑着平织线(B)的导线器(61)相邻,并且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与所述操作表面(5)相横切,和/或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经由斜边而形成,并且限定了所述阶梯(8),所述阶梯(8)朝向所述针筒(C)的外部从所述操作表面(5)凹陷下去。
4.如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引导元件(1),其中限定着所述引导表面(7)的阶梯(8)从所述操作表面(5)凹陷直到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第一直径,和/或其中限定着所述引导表面(7)的阶梯(8)限定了邻接表面(9),所述邻接表面(9)在第二直径上延展且与所述操作表面(5)大体同轴,所述引导表面(7)被径向地插入所述操作表面(5)和所述邻接表面(9)之间,和/或其中所述邻接表面(9)被配置用来径向地容纳位于所述引导表面上且在所述引导表面上滑动的平织线。
5.如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引导元件(1),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和所述邻接表面(9)相互协作以引导所述平织线(B),和/或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具有在所述针筒的主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的延伸部,从而容纳所述平织线(B)的至少一部分厚度,优选地容纳所述平织线的整个厚度,所述引导表面(7)能够阻止所述平织线被置于小于或等于第一直径的位置处,和/或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前向终止于与所述操作表面(5)共享的前边缘(7a),后向终止于与所述邻接表面(9)共享的后边缘(7b)。
6.如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引导元件(1),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在起始端(11)和终止端(12)之间纵向延展,所述起始端(11)与一点相对应,这一点是所述平织线在所述引导表面上在从导线器到针的供给方向上开始滑动的点;所述终止端(12)与另一点相对应,这另一点是所述平织线在从导线器到针的供给方向上与所述引导表面相分离并且前进到所述引导表面上方的点,所述起始端(11)位于比所述终止端(12)更高的高度,和/或其中所述引导表面的起始端被置于所述引导元件中等于或大于交会点的垂直高度的一个高度,所述交会点位于在针缩回位置处的旋转针的头部的轨迹与所述平织线之间,和/或其中所述引导表面的起始端(11)构成所述平织线和所述引导元件之间的起始接触点,所述引导表面的终止端(12)构成所述平织线和所述引导元件之间的终止接触点。
7.如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引导元件(1),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被配置用来阻止外部的旋转针(N)的头部与所述平织线相互接触和/或相互影响,其中所述平织线(B)在所述引导表面(7)上滑动,和/或其中所述阶梯(8)被配置用来在所述主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容纳平织线(B),从而阻止所述平织线(B)被置于所述操作表面(5)处,或阻止所述平织线(B)径向地远离所述邻接表面(9),和/或其中所述操作表面被配置用来径向地容纳针筒针朝向所述针筒外部的运动,尤其是旋转针朝向针筒外部的任何径向运动。
8.如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引导元件(1),所述引导元件(1)被配置用来根据已定结构将所述平织线(B)引导至所述针(N),从而获得由所述平织线和所述底部线构成的正确的平织针织工艺,和/或其中所述引导表面(7)被构形、被定向、被限制为以如下方式来引导所述平织线(B):使得所述平织线(B)到达所述针,所述平织线(B)被置于所述针的头部(H)朝向针的尖端,即相对于针的头部(H)的底部线(A)呈现的位置径向地更外侧的位置;所述底部线(A)被置于朝向针头的肩部,即径向地更靠近所述针筒(C)的轴线(X)。
9.如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引导元件(1),所述引导元件(1)包括槽口,所述槽口从远离所述针筒(C)的主轴线(X)的所述操作表面(5)凹陷下去并且限定了所述引导表面(7)、所述邻接表面(9)和一个上表面;和/或其中所述上表面朝向所述引导表面的上方,所述邻接表面被插入所述引导表面和所述上表面之间并将所述引导表面和所述上表面进行连接,和/或其中所述槽口大体上具有与所述引导表面相同的倾斜度,和/或其中由所述槽口的底部限定所述邻接表面。
10.一种用于实现平织针织工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先设置针织机(50),优选地为针织圆纬机;
预先设置至少一个平织线(B)和至少一个底部线(A);
预先设置至少一个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引导元件(1);
将所述平织线(B)和所述底部线(A)供给给所述针织机的针(N),从而使所述平织线(B)和所述底部线(A)被同时引入所述针(N)的头部(H);
由所述平织线和所述底部线实现平织针脚,以便所述底部线(A)在已完成的织物的外表面,所述平织线在已完成的织物的内表面,
其中向所述针织机的针进行供给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引导元件的引导表面(7)来引导所述平织线(B)的步骤,其中在该引导步骤中,所述引导元件的引导表面被构形、被定向为以如下方式来引导所述平织线(B):引导所述平织线(B)到达所述针并位于所述针(N)的头部(H)朝向所述针的头部的尖端,即相对于所述针的头部(H)的底部线(A)呈现的位置径向更外侧的位置;所述底部线朝向所述针的头部(H)的肩部,即径向地更靠近所述针筒(C)的轴线(X)。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ITBS2014A000012 | 2014-01-14 | ||
ITBS20140012 | 2014-01-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75227A true CN104775227A (zh) | 2015-07-15 |
CN104775227B CN104775227B (zh) | 2017-08-08 |
Family
ID=50336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93394.4A Active CN104775227B (zh) | 2014-01-14 | 2014-06-26 | 用于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75227B (zh) |
WO (1) | WO201510740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202000005383A1 (it) * | 2020-03-12 | 2021-09-12 | Santoni & C Spa | Organo di guida per i fili di una macchina tessile circolar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36608A2 (en) * | 2000-03-17 | 2001-09-26 | MATEC S.p.A. | Device for dispensing at least one thread at a feed or drop of a circular machine for knitting hosiery or the like, particularly for single-cylinder circular machines |
DE102004033655A1 (de) * | 2003-07-24 | 2005-02-10 |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Kobe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rickgarnwechseln bei einer kontinuierlichen arbeitenden Strickmaschine |
WO2011013155A1 (en) * | 2009-07-31 | 2011-02-03 | Pilotelli Macchine Tessili S.R.L. | Thread guide control process and system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
CN201785595U (zh) * | 2010-08-06 | 2011-04-06 | 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 | 一种可六色变换三色的圆编机 |
CN202187157U (zh) * | 2011-07-11 | 2012-04-11 | 张博田 | 罗纹袖口纬编圆机自动换纱装置 |
CN102733062A (zh) * | 2011-04-13 | 2012-10-17 | 山德霓股份公司 | 具有改进的纺织头可接近性的圆型针织机 |
CN102817171A (zh) * | 2011-06-08 | 2012-12-12 |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 圆形针织机中的纱线引导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96752A (en) * | 1956-01-17 | 1957-06-25 | Victor A Hauberg | Plating attachment for knitting machines |
GB1556659A (en) * | 1976-12-22 | 1979-11-28 | Wildt Mellor Bromley Ltd | Yarn feeder changing unit |
-
2014
- 2014-06-26 CN CN201410293394.4A patent/CN104775227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23 WO PCT/IB2014/067265 patent/WO201510740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36608A2 (en) * | 2000-03-17 | 2001-09-26 | MATEC S.p.A. | Device for dispensing at least one thread at a feed or drop of a circular machine for knitting hosiery or the like, particularly for single-cylinder circular machines |
DE102004033655A1 (de) * | 2003-07-24 | 2005-02-10 |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Kobe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rickgarnwechseln bei einer kontinuierlichen arbeitenden Strickmaschine |
WO2011013155A1 (en) * | 2009-07-31 | 2011-02-03 | Pilotelli Macchine Tessili S.R.L. | Thread guide control process and system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
CN201785595U (zh) * | 2010-08-06 | 2011-04-06 | 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 | 一种可六色变换三色的圆编机 |
CN102733062A (zh) * | 2011-04-13 | 2012-10-17 | 山德霓股份公司 | 具有改进的纺织头可接近性的圆型针织机 |
CN102817171A (zh) * | 2011-06-08 | 2012-12-12 |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 圆形针织机中的纱线引导装置 |
CN202187157U (zh) * | 2011-07-11 | 2012-04-11 | 张博田 | 罗纹袖口纬编圆机自动换纱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75227B (zh) | 2017-08-08 |
WO2015107406A1 (en) | 2015-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57322B2 (ja) | 横編機の給糸装置 | |
EP2148949B1 (en) | Highly reliable sinkerless knitting machine with latch needles | |
EP3247831B1 (en) | Circular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of the double cylinder type, with yarn finger for plated knitting | |
CN104233611B (zh) | 用于向针织机的针提供线的装置 | |
EP3234239B1 (en) | Needle-holding cylinder and needle-holding plate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 |
UA123067C2 (uk) | Знімальний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знімання в'язаного трубчастого виробу з круглов'язальної машини для виготовлення панчішних або їм подібних виробів та для передавання його до блока, призначеного для виконання додаткових операцій на цьому виробі | |
CN103348047B (zh) | 简化的单面圆形针织机 | |
EP2758577B1 (en) | Knitt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with high gauge, with improved needle actuation cams | |
CN104775227A (zh) | 用于针织圆纬机的线引导元件 | |
EP2767626B1 (en) | Knitting needle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 | |
CN104233613B (zh) | 用于向针织机的针提供线的装置 | |
EP2246465A1 (en) | Yarn guide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knitting method using the yarn guide | |
CN102108597B (zh) | 在针织机中选择针盘的针的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针盘 | |
EP0402034B1 (en) | Double-knit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 |
US8196438B2 (en) | Method and knitt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knitted goods with horizontal stripe patterns | |
EP2628835B1 (en) | Stitch-size controllable knitt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knitted fabric | |
US8938995B2 (en) |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sinker cams | |
CN103668743B (zh) | 细针距圆形针织机 | |
CN208829851U (zh) | 一种可调垫纱装置 | |
CN203212778U (zh) | 一种具有多孔型凸轮摆臂的经编机 | |
CN211446085U (zh) | 针织机用排针板装置 | |
US2408698A (en) |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knitting | |
EP2681353A1 (en) | Improved sinker for circular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s,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the danger of damage causable by contiguous needles | |
GB1275464A (en) | An improved yarn feeding means for knitting machines | |
CN210031047U (zh) | 一种大圆针织机三角座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