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3196B - 一种双工位转向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转向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3196B
CN104773196B CN201510097637.1A CN201510097637A CN104773196B CN 104773196 B CN104773196 B CN 104773196B CN 201510097637 A CN201510097637 A CN 201510097637A CN 104773196 B CN104773196 B CN 104773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rotation
operation position
action bars
locomotive
suppor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76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3196A (zh
Inventor
高自成
李立君
祝强
阳涵疆
李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0976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3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3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3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3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3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双工位转向方法及装置,包括变速箱、履带驱动轮,还包括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在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之间设置有传力杆、连杆和U型接头;所述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都能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带动左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左转,且都能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带动右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右转;使得工作人员能分别在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对机车的转向和离合锁止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设置双工位转向装置让工作人员在机车上不同位置都能控制机车的转向,扩大了工作人员的观察范围,使得工作人员能更好的控制机车的转向和运行,从而增强底盘操作的安全性,降低操作失误和提高工作效率,且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位转向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履带式底盘的机车的转向控制方法及装置,具体涉及在前后两个工位都能对履带式底盘的机车进行转向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有时用机车进行作业时,需要对机车周围的空间甚至是地形进行仔细的观察后才能更好地确定机车的前进、倒退、转弯及作业等动作。这种情况下如果仅在一个操作位置操作机车,通常会出现机车后方的空间和地形观察不全面,而导至工作起来很不顺利,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例如:用机车进行果实的摘取时,机车在果林中作业,如果机车边倒退边转弯时,由于工作人员位于前车位,可视范围有限,不能看到车后方的地形和也不能很好地注意到后方的果树,易出现机车倒退时颠簸摇摆和伤到果树等状况。而如果机车上设置前、后两个操作工位,且工作人员在两个操作工位都能独立的控制机车的转向则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如何让工作人员在机车上的两个不同的操作工位都能控制机车的转弯和行走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用机车进行果实的摘取或用机车进行需要多方位观察的作业时,工作人员在机车上一个操作工位操控机车时,由于不方便观察机车后方的情况,而导致机车转向不方便,易出现操作失误和工作效率低的情况,提出一种能让工作人员在机车上的两个不同的操作工位都能控制机车的转弯和行走的方法及装置,从而进行更好的控制机车转向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操作失误。
针以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工位转向方法,包括变速箱、履带驱动轮,还包括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在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之间设置有传力杆、连杆和U型接头;所述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都能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带动左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左转,且都能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带动右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右转;使得工作人员能分别在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对机车的转向和离合锁止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在前操作工位中设有前左转操作杆,前左转操作杆通过中间的传力杆、U型接头和连杆与左转总支撑管连接,前左转操作杆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带动左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左转。
进一步地,在后操作工位中设有后左转操作杆,所述后左转操作杆通过连杆和U型接头带动左转总支撑管和左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左转。
进一步地,在前操作工位中设有前右转操作杆,前右转操作杆通过右侧的传力杆、U型接头和连杆与右转总支撑管连接;前右转操作杆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带动右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右转。
进一步地,在后操作工位中设有后右转操作杆,后右转操作杆通过连杆与右转总支撑管连接;后右转操作杆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带动右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右转。
一种双工位转向装置,包括变速箱、履带驱动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所述前操作工位中的前左转操作杆和前右转操作杆通过传力杆、连杆以及U型接头和分别与左转总支撑管和右转总支撑管连接;后操作工位中的后左转操作杆和后右转操作杆通过连杆和U型接头与左转总支撑管和右转总支撑管连接;使得工作人员能分别在后操作工位和前操作工位对机车的转向和离合锁止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前操作工位中的前左转操作杆通过芯轴与中间的传力杆连接,中间的传力杆通过芯轴与U型接头连接,U型接头通过连杆与左转总支撑管连接;后操作工位中的后左转操作杆通过连杆和U型接头与左转总支撑管连接;前左转操作杆和后左转操作杆都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带动左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左转。
进一步地,前操作工位中的前右转操作杆通过芯轴与右侧的传力杆连接,右侧的传力杆通过U型接头与一个连杆连接;后操作工位中的右转总支撑管通过U型接头与另一个连杆连接;两个连杆之间通过芯轴连接;后操作工位中的后右转操作杆通过连杆与右转总支撑管连接;使得前右转操作杆和后右转操作杆都能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带动右转执行拉杆实现机车右转。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通过设置双工位转向装置让工作人员在机车上的不同操作工位都能控制机车的转向,扩大了工作人员的观察范围,使得工作人员能更好的控制机车的转向和运行,从而降低操作失误和提高工作效率;
2.传力杆的长度可以根据机车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且本发明占用的空间不大,能灵活地安装在机车中,通用性强;
3.结构简单,成本低;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操作工位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在机车底盘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1后右转操作杆、2后左转操作杆、3后操作工位、4传力杆、5前操作工位、6前左转操作杆、7前右转操作杆、8左转执行拉杆、9右转执行拉杆、10左转总支撑管、11右转总支撑管、12连杆、13U型接头、14变速箱、15履带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后操作工位3中包括后左转操作杆2和后右转操作杆1;前操作工位5中包括前左转操作杆6和前右转操作杆7。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都能控制左转总支撑管10,从而控制机车的左转。且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都能控制右转总支撑管11,从而控制机车的右转。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前操作工位5中的前左转操作杆6通过芯轴与中间的传力杆4的一端连接(芯轴在图中被遮挡),中间的传力杆4的另一端通过芯轴与U型接头13连接,U型接头13通过连杆12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当扳动前左转操作杆6时,前左转操作杆6拉动中间的传力杆4,且通过芯轴与U型接头13拉动左转总支撑管10。前左转操作杆6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10带动左转执行拉杆8,使得变速箱14内的左转向离合器断开,此时只有右转向离合器驱动右侧的履带驱动轮15转动,右侧的履带驱动轮15带动机车右侧的履带运动,此时左侧的履带不动,从而实现机车的左转。
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左转操作杆2通过连杆12和U型接头13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当扳动后左转操作杆2时,后左转操作杆2拉动连杆12和U型接头13从而拉动左转总支撑管10。后左转操作杆2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10带动左转执行拉杆8,使得变速箱14内的左转向离合器断开,此时只有右转向离合器驱动右侧的履带驱动轮15转动,右侧的履带驱动轮15带动机车右侧的履带运动,此时左侧的履带不动,从而实现机车的左转。
前操作工位5中的前右转操作杆7通过芯轴与右侧的传力杆4连接,右侧的传力杆4通过U型接头13与一个连杆12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右转总支撑管11通过U型接头13与另一个连杆12连接;两个连杆12之间通过芯轴连接。当扳动前右转操作杆7时,前右转操作杆7拉动右侧的传力杆4,且通过U型接头13与两个连杆12拉动右转总支撑管11,而右转总支撑管11则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使得变速箱14内的右转向离合器断开,此时只有左转向离合器驱动左侧的履带驱动轮15转动,左侧的履带驱动轮15带动机车左侧的履带运动,此时右侧的履带不动,从而实现机车的右转。
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连杆12与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当扳动后右转操作杆1时,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拉动连杆12从而拉动右转总支撑管11,而右转总支撑管11则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使得变速箱14内的右转向离合器断开,此时只有左转向离合器驱动左侧的履带驱动轮15转动,左侧的履带驱动轮15带动机车左侧的履带运动,此时右侧的履带不动,从而实现机车的右转。
当前操作工位5中的前左转操作杆6和前右转操作杆7以及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左转操作杆2和后右转操作杆1都松开,则变速箱14内的左转向离合器和右转向离合器都处于动力输出状态,因此这时左、右两侧的履带驱动轮15都会转动,从而带动左、右两侧的履带都运动,机车就会直行。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都能单独控制机车的左转和右转,实现了机车的双工位转向控制,使得工作人员在机车上不同操作工位处协同控制,更好的进行作业。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工位转向方法,包括变速箱14、履带驱动轮15,还包括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在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之间设置有传力杆4、连杆12和U型接头13;所述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都能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10带动左转执行拉杆8实现机车左转,且都能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11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实现机车右转;使得工作人员能分别在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对机车的转向和离合锁止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在前操作工位5中设有前左转操作杆6,前左转操作杆6通过中间的传力杆4、U型接头13和连杆12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前左转操作杆6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10带动左转执行拉杆8实现机车左转。
进一步地,在后操作工位3中设有后左转操作杆2,所述后左转操作杆2通过连杆12和U型接头13带动左转总支撑管10和左转执行拉杆8实现机车左转。
进一步地,在前操作工位5中设有前右转操作杆7,前右转操作杆7通过右侧的传力杆4、U型接头13和连杆12与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前右转操作杆7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11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实现机车右转。
进一步地,在后操作工位3中设有后右转操作杆1,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连杆12与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11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实现机车右转。
进一步地,一种双工位转向装置,包括变速箱14、履带驱动轮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所述前操作工位5中的前左转操作杆6和前右转操作杆7通过传力杆4、连杆12以及U型接头13和分别与左转总支撑管10和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左转操作杆2和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连杆12和U型接头13与左转总支撑管10和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使得工作人员能分别在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对机车的转向和离合锁止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前操作工位5中的前左转操作杆6通过芯轴与中间的传力杆4连接,中间的传力杆4通过芯轴与U型接头13连接,U型接头13通过连杆12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左转操作杆2通过连杆12和U型接头13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前左转操作杆6和后左转操作杆2都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10带动左转执行拉杆8实现机车左转。
进一步地,前操作工位5中的前右转操作杆7通过芯轴与右侧的传力杆4连接,右侧的传力杆4通过U型接头13与一个连杆12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右转总支撑管11通过U型接头13与另一个连杆12连接;两个连杆12之间通过芯轴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连杆12与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使得前右转操作杆7和后右转操作杆1都能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11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实现机车右转。
本发明采用以上方法和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双工位转向装置让工作人员在机车上不同位置都能控制机车的转向,扩大了工作人员的观察范围,使得工作人员能更好的控制机车的转向和运行,从而降低操作失误和提高工作效率;
2.传力杆的长度可以根据机车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且本发明占用的空间不大,能灵活地安装在机车中,通用性强;
3.结构简单,成本低;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
很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改进或修饰都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工位转向方法,包括变速箱(14)、履带驱动轮(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在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之间设置有传力杆(4)、连杆(12)和U型接头(13);所述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都能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10)带动左转执行拉杆(8)实现机车左转,且都能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11)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实现机车右转;使得工作人员在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均能对机车的转向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转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操作工位(5)中设有前左转操作杆(6),前左转操作杆(6)通过中间的传力杆(4)、U型接头(13)和连杆(12)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前左转操作杆(6)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10)带动左转执行拉杆(8)实现机车左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转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操作工位(3)中设有后左转操作杆(2),所述后左转操作杆(2)通过连杆(12)和U型接头(13)带动左转总支撑管(10)和左转执行拉杆(8)实现机车左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转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操作工位(5)中设有前右转操作杆(7),前右转操作杆(7)通过右侧的传力杆(4)、U型接头(13)和连杆(12)与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前右转操作杆(7)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11)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实现机车右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转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操作工位(3)中设有后右转操作杆(1),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连杆(12)与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11)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实现机车右转。
6.一种双工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14)、履带驱动轮(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所述前操作工位(5)中的前左转操作杆(6)通过传力杆(4)、连杆(12)以及U型接头(13),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前操作工位(5)中前右转操作杆(7)通过传力杆(4)、连杆(12)以及U型接头(13),与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左转操作杆(2)通过连杆(12)和U型接头(13),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连杆(12)和U型接头(13),与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使得工作人员能分别在后操作工位(3)和前操作工位(5)对机车的转向和离合锁止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操作工位(5)中的前左转操作杆(6)通过芯轴与中间的传力杆(4)连接,中间的传力杆(4)通过芯轴与U型接头(13)连接,U型接头(13)通过连杆(12)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左转操作杆(2)通过连杆(12)和U型接头(13)与左转总支撑管(10)连接;前左转操作杆(6)和后左转操作杆(2)都通过控制左转总支撑管(10)带动左转执行拉杆(8)实现机车左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操作工位(5)中的前右转操作杆(7)通过芯轴与右侧的传力杆(4)连接,右侧的传力杆(4)通过U型接头(13)与一个连杆(12)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右转总支撑管(11)通过U型接头(13)与另一个连杆(12)连接;两个连杆(12)之间通过芯轴连接;后操作工位(3)中的后右转操作杆(1)通过连杆(12)与右转总支撑管(11)连接;使得前右转操作杆(7)和后右转操作杆(1)都能通过控制右转总支撑管(11)带动右转执行拉杆(9)实现机车右转。
CN201510097637.1A 2015-03-05 2015-03-05 一种双工位转向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773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7637.1A CN104773196B (zh) 2015-03-05 2015-03-05 一种双工位转向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7637.1A CN104773196B (zh) 2015-03-05 2015-03-05 一种双工位转向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3196A CN104773196A (zh) 2015-07-15
CN104773196B true CN104773196B (zh) 2017-05-17

Family

ID=53615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7637.1A Active CN104773196B (zh) 2015-03-05 2015-03-05 一种双工位转向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319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1849A (en) * 1984-06-14 1987-02-10 Elf France Manual actuating device, especially for steering a motorcycle
CN201872787U (zh) * 2010-09-14 2011-06-22 湖北万山宏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双向驾驶全液压转向系统
CN103029766A (zh) * 2013-01-15 2013-04-1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能适应林地等复杂地形行驶的履带轮式四驱底盘装置
CN103350726A (zh) * 2013-07-26 2013-10-1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适于林地作业的机器人底盘
CN203819318U (zh) * 2014-04-08 2014-09-10 张海艇 一种四轮车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3792A (ja) * 2006-04-12 2007-11-01 Honda Motor Co Ltd 操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1849A (en) * 1984-06-14 1987-02-10 Elf France Manual actuating device, especially for steering a motorcycle
CN201872787U (zh) * 2010-09-14 2011-06-22 湖北万山宏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双向驾驶全液压转向系统
CN103029766A (zh) * 2013-01-15 2013-04-1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能适应林地等复杂地形行驶的履带轮式四驱底盘装置
CN103350726A (zh) * 2013-07-26 2013-10-1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适于林地作业的机器人底盘
CN203819318U (zh) * 2014-04-08 2014-09-10 张海艇 一种四轮车转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3196A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0726B (zh) 一种适于林地作业的机器人底盘
CN106043347A (zh) 用于增加车辆牵引力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MX2014014487A (es) Maquina de tiro para la descarga y colocacion de vias de ferrocarril.
CN104773196B (zh) 一种双工位转向的方法及装置
JP6831963B2 (ja) 油圧システムを切断せずに車台を離脱する装置を有する産業車両
CN104805878B (zh) 一种带有清障装置的自行走装置
CN212296495U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超长电缆、液管拖挂单轨吊
CN211107672U (zh) 一种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
CN105162046A (zh) 电力线缆架设输送滑车及使用该滑车输送线缆的方法
US20060102407A1 (en) Log skidder
CN104802639B (zh) 一种自行走装置及采用其的旋耕机
CN204733550U (zh) 一种自行走装置
CN104691325B (zh) 一种双工位离合控制和离合锁止的方法及装置
CN204741713U (zh) 一种自行走装置
CA2956586C (en) Rail vehicle having roller clamp assembly and towing arm
CN104813764A (zh) 一种旋耕机
CN205553916U (zh) 一种矿用挖掘装载机用行走机构
CN104956799B (zh) 一种履带自行走装置
CN206227025U (zh) 一种烟叶辅助采收机
CN204507045U (zh) 自移挡墙车
CN206265176U (zh) 一种运输台车
CN214089254U (zh) 一种液压自行道岔纵移车
CN103029766A (zh) 一种能适应林地等复杂地形行驶的履带轮式四驱底盘装置
CN102587441B (zh) 步履式挖掘机及其救援牵引系统
CN204641398U (zh) 一种自行走装置及采用其的旋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Assignee: HUNAN NONGYOU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LTD.

Assignor: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1928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uble station steer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