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4239B - 涡轮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涡轮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4239B
CN104764239B CN201410471635.XA CN201410471635A CN104764239B CN 104764239 B CN104764239 B CN 104764239B CN 201410471635 A CN201410471635 A CN 201410471635A CN 104764239 B CN104764239 B CN 1047642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frigerant
impeller
compressor
cooling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16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4239A (zh
Inventor
姜太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64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4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4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4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turbines, e.g. gas 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F25B1/05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of turbin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0Centrifugal pumps for compressing or evacuating
    • F04D17/12Multi-stage pumps
    • F04D17/14Multi-stage pumps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the flow-path through the stages, e.g. series-parallel, e.g. side-lo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4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 F04D29/043Shafts
    • F04D29/044Arrangements for joining or assembling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2S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冷却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冷却器包括:涡轮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使在上述涡轮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冷凝,膨胀装置,对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蒸发器,使在上述膨胀装置减压的制冷剂蒸发,以及液滴供给配管,将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液相制冷剂引向上述涡轮压缩机;上述涡轮压缩机包括:第一叶轮及第二叶轮,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多级压缩,以及返回通道,形成将在上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二叶轮的通道流路;上述液滴供给配管的液相制冷剂供给至上述返回通道的通道流路。

Description

涡轮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冷却器(turbo chiller)。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装置为用于制冷或制热室内空间的机器。上述空调机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使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冷凝;膨胀器,使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制冷剂膨胀;以及蒸发器,使在上述膨胀器膨胀的制冷剂蒸发。
涡轮冷却器包括用于吸入低压的制冷剂来压缩成高压的制冷剂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由此能够驱动冷冻循环。
上述涡轮冷却器设有离心式涡轮压缩机(以下简称涡轮压缩机)。上述涡轮压缩机将在驱动马达产生的动能装换为静压来使气体以高压状态排出,上述涡轮压缩机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叶轮,借助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进行旋转来压缩制冷剂;扩散器(diffuser);以及壳体,用于收容上述叶轮。
如下为与涡轮冷却器及涡轮压缩机相关联的现有文献。
1.现有文献1:申请号为KR10-2012-0013095(涡轮冷却器),申请日为2012年02月09日。
2.现有文献2:申请号为KR10-2007-0006940(设有高压流体喷射式容量控制装置的离心式压缩机),申请日为2007年01月23日。
根据以往的涡轮压缩机,出现由于在压缩机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压力)变化而发生流动噪音的现象。即,向压缩机的内部吸入的制冷剂在通过叶轮时流速增加,之后通过扩散器时流速减小,因此发生压力变化,由此存在发生噪音的问题。
并且,由于所发生的噪音或空气的流动阻抗等,存在发生能量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用于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消减在压缩机发生的噪音的涡轮冷却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冷却器,其包括:涡轮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使在上述涡轮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冷凝,膨胀装置,对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蒸发器,使在上述膨胀装置减压的制冷剂蒸发,以及液滴供给配管,将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液相制冷剂引向上述涡轮压缩机;上述涡轮压缩机包括:第一叶轮及第二叶轮,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多级压缩,以及返回通道,形成用于将在上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二叶轮的通道流路;上述液滴供给配管的液相制冷剂供给至上述返回通道的通道流路。
并且,上述涡轮压缩机包括多个喷嘴,上述多个喷嘴用于向上述通道流路喷射上述液滴供给配管的制冷剂。
并且,还包括:第一叶轮盖,包围上述第一叶轮的外侧,在上述第一叶轮盖形成有从上述液滴供给配管流入的制冷剂的制冷剂流路;以及第一通道形成部,设于上述返回通道,从上述第一叶轮盖的制冷剂流路接收液相制冷剂。
并且,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包括:喷嘴安装部,用于设置上述多个喷嘴;以及盖结合部,与上述第一叶轮盖的制冷剂流路相连通,上述第一叶轮盖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盖结合部相结合。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喷嘴位于上述第一叶轮盖的制冷剂流路的一侧。
并且,在上述喷嘴安装部还配置有:盘,用于支撑上述喷嘴;以及密封垫,与上述盘相结合。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喷嘴配置成螺旋形。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的中心至上述多个喷嘴中的一喷嘴的距离R1与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的中心C至上述多个喷嘴中的另一喷嘴的距离R2不同。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喷嘴位于由横穿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的中心的横向中心线及纵穿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的中心的纵向中心线划分而成的四个四分面;配置于各四分面的多个喷嘴按照设定的图案配置,使得 与上述中心(C)的距离互不相同。
并且,上述涡轮压缩机还包括,盖壳,在上述盖壳形成有制冷剂吸入口以及与上述液滴供给配管相连接的结合部;以及连接配管,从上述盖壳的结合部向上述第一叶轮盖延伸。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叶轮盖包括配管连接部,上述配管连接部与上述连接配管相结合;上述制冷剂流路与上述配管连接部相连通。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液滴供给配管从上述冷凝器的下部向上述盖壳延伸。
并且,上述返回通道还包括:第二通道形成部,与上述第一叶轮相结合;以及第三通道形成部,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相结合。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叶轮盖,该第二叶轮盖包围上述第二叶轮的外侧,上述第三通道形成部与上述第二叶轮盖的一侧相结合。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从上述喷嘴喷射的制冷剂向上述第一叶轮的旋转半径的切线方向喷射。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对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流路供给制冷剂的液滴(droplet,spray)来能够抵消噪音波形,因此存在能够消减在涡轮压缩机或涡轮冷却器发生的噪音的效果。
尤其,在具有二级压缩结构的涡轮冷却器中,制冷剂的液滴从冷凝器供给至进行了一级压缩的制冷剂的流路上,即供给至进行了一级压缩的制冷剂为了进行二级压缩而流动的返回通道,因此存在能够借助压力差异来提高所供给的液滴的压力的优点。
并且,涡轮冷却器还包括喷嘴,用于喷射制冷剂的液滴;上述制冷剂的液滴通过上述喷嘴来形成小的粒子,因此进一步提高抵消制冷剂的流动噪音的效果。
并且,还包括从冷凝器向涡轮压缩机延伸的注入配管以及从上述涡轮压缩机的盖壳向返回通道延伸的连接配管,从而能够将在冷凝器冷凝的高压的制冷剂的液滴向上述返回通道喷射,因此存在能够借助简单的结构来供给制冷剂液滴的效果。
并且,用于供给制冷剂液滴的喷嘴以螺旋(spiral)形状配置,由此能够向以各种相位流动的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供给各种相位的制冷剂液滴,因此 存在能够提高噪音消减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冷却器的结构的循环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冷却器的部分结构的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部分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第一叶轮盖的结构的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第一叶轮盖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第一叶轮盖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通道形成部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8及图9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通道形成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10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从喷嘴喷射制冷剂液滴的形态的、通道形成部和第一叶轮盖的结合结构的图。
图1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喷嘴以螺旋形(spiral)配置的形态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涡轮冷却器 20:冷凝器
30:第一膨胀装置 40:节约装置
50:第二膨胀装置 60:蒸发器
70:液滴供给配管 100:压缩机
101:外壳 110:马达
115:传动构件 120:旋转轴
130:盖壳 135:连接配管
141:第一叶轮 143:第二叶轮
150:第一叶轮盖 152:制冷剂流路
153:配管连接部 160:返回通道
161:第一通道形成部 162:喷嘴安装部
163:O型环安装部 164:盖结合部
170:第二叶轮盖 180:喷嘴
181:喷射部 193:盘
19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局限于所提出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思想的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相同的思想的范围内能够容易提出其他实施例。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冷却器的结构的循环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冷却器10包括:压缩机100,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20,使在上述压缩机100压缩的制冷剂冷凝;第一膨胀装置30,用于对在上述冷凝器20冷凝的制冷剂进行一次减压;节约装置(economizer)40,用于在上述第一膨胀装置30减压的制冷剂中分离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第二膨胀装置50,对在上述节约装置40分离的液相制冷剂进行二次减压;以及蒸发器60,使在上述第二膨胀装置50减压的制冷剂蒸发。
在上述节约装置40分离的气相制冷剂通过注入(injection)配管45流入上述压缩机100。上述注入配管45从上述节约装置40向上述压缩机100的一侧延伸,上述注入配管45的制冷剂在上述压缩机100的内部可与进行了一级压缩的制冷剂混合。
上述压缩机100可包括离心式涡轮压缩机(centrifugal turbo compressor)。上述压缩机100的入口侧设有吸入配管12,用于引导在上述蒸发器60蒸发的制冷剂的吸入。并且,在上述压缩机100的出口侧设有排出配管14,该排出配管14向上述冷凝器20延伸。
在上述冷凝器20中,流入及排出冷却水W1,上述冷却水在通过上述冷凝器20的过程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被加热。并且,在上述蒸发器60 中,流入及排出冷水W2,上述冷水在通过上述蒸发器60的过程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被冷却。
上述第一膨胀装置30或第二膨胀装置50可包括能够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EEV)。
上述压缩机100包括:马达110,发生驱动力;传动构件115,将上述马达110的驱动力向第一叶轮141及第二叶轮143传递;以及旋转轴120,将上述传动构件115与第二叶轮143相连接。借助上述旋转轴120的旋转,第一叶轮141及第二叶轮143能够一起旋转。
上述压缩机100还包括:制冷剂吸入口102(参照图3),与上述吸入配管12相连通;以及吸入引导叶片106,设于上述制冷剂吸入口102的一侧,引导吸入制冷剂的流动。
通过上述吸入引导叶片106的制冷剂经过上述第一叶轮141来一次压缩。上述压缩机100还包括返回通道160,该返回通道160将通过上述第一叶轮141的一次压缩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二叶轮143侧。
因此,在上述第一叶轮141压缩的制冷剂可经由上述返回通道160流入上述第二叶轮143。并且,在上述第二叶轮143再次压缩的制冷剂可通过上述排出配管14而流入上述冷凝器20。
上述涡轮冷却器10还包括液滴供给配管70,该液滴供给配管70将在上述冷凝器20冷凝的制冷剂向上述压缩机100供给。通过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供给的制冷剂处于冷凝的状态,可具有液相(liquid)。并且,通过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供给的液滴制冷剂的压力P1可大于在上述返回通道160中流动的一次压缩制冷剂的压力P2。
因此,根据上述P1和P2的压力之差,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的制冷剂可容易向上述返回通道160供给。
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可从上述冷凝器20的下部22向上述压缩机100的盖壳130延伸。上述盖壳130形成上述压缩机100的制冷剂吸入侧的外观。在上述盖壳130形成有结合部130a,在该结合部130a处,与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相结合。
在上述压缩机100压缩的高压的气相制冷剂在上述冷凝器20冷凝的过程中进行相变化,转换为液相,且液相的制冷剂聚在上述冷凝器20的下部22。
并且,液相的制冷剂在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中流动,通过上述盖壳130来向上述压缩机100供给。像这样,由于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从上述冷凝器20的下部22延伸,因此,液相制冷剂可容易流入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部分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包括,外壳(casing)101,在该外壳101形成有制冷剂排出口104;盖壳130,与上述外壳101相结合,在该盖壳130形成有制冷剂吸入口102;马达110,设于上述外壳101;马达轴112,与上述马达110相连接;以及传动构件115,与上述马达轴112相连接。
并且,上述压缩机100还包括旋转轴120,该旋转轴120设于上述外壳101的内部,能够借助上述马达110的驱动力而旋转。上述旋转轴120与上述传动构件115联动。即,上述传动构件115连接上述马达110与旋转轴120来将上述马达110的驱动力向上述旋转轴120传递,可包括一个以上的齿轮(gear)。
上述制冷剂吸入口102与上述吸入配管12相连接,上述制冷剂排出口104可与上述排出配管14相连接。
上述压缩机100还包括多个叶轮,多个叶轮位于上述外壳101的内部,以能够借助上述旋转轴120而旋转的方式连接。上述多个叶轮包括:第一叶轮141,与上述旋转轴120的端部侧相结合;以及第二叶轮143,与上述旋转轴120的大致中央部相结合。上述第一叶轮141可位于上述制冷剂吸入口102和第二叶轮143之间。
在上述制冷剂吸入口102的内侧设有吸入引导叶片106,能够借助规定的促动器(actuator)来调节该吸入引导叶片106的开度(旋转角度)。上述吸入引导叶片106可设有多个,使制冷剂气体旋转来改变压头,由此能够使容量变化。
上述压缩机100包括多个叶轮盖,上述多个叶轮盖用于覆盖上述第一叶轮141、第二叶轮143的外侧。上述多个叶轮盖包括:第一叶轮盖150,包围上述第一叶轮141的外侧;以及第二叶轮盖170,包围上述第二叶轮143的外侧。
上述第一叶轮141和第一叶轮盖150之间形成有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以下,第一制冷剂流路)。并且,上述第二叶轮143和第二叶轮盖170之间形成有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以下,第二制冷剂流路)。
在上述第一叶轮141的一侧设有返回通道160,该返回通道160将在上述第一叶轮141压缩的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二叶轮143的吸入侧。作为一例,上述返回通道160可配置于上述第一叶轮141的半径方向的外侧。
详细地,上述返回通道160包括:第一通道形成部161,与上述第一叶轮盖150相结合;第二通道形成部165,与上述第一叶轮141相结合;以及第三通道形成部167,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相结合。并且,上述第三通道形成部167可与上述第二叶轮盖170的一侧相结合。
上述第二通道形成部165可与上述第一叶轮141一同旋转,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及第三通道形成部可分别固定结合于上述第一叶轮盖150及第二叶轮盖170。
通过上述第一至第三通道形成部161、165、167的结合结构,在上述第一叶轮141的外侧形成∩形的通道流路168。上述通道流路168从上述第一叶轮141的排出侧向上述第二叶轮143的吸入侧延伸。换句话说,上述通道流路168的一侧端部位于上述第一叶轮141的排出侧,另一侧端部位于上述第二叶轮143的吸入侧。
通过上述制冷剂吸入口102吸入的制冷剂经由上述吸入引导叶片106来向上述第一叶轮141的吸入侧吸入,并被一级压缩。此时,制冷剂可向上述第一叶轮141和第一叶轮盖150之间的空间吸入。
并且,进行了一级压缩的上述制冷剂经由由上述返回通道160形成的通道流路168来向上述第二叶轮143的吸入侧吸入,并被二级压缩。此时,制冷剂能够吸入至上述第二叶轮143和第二叶轮盖170之间的空间。
并且,在上述第二叶轮143压缩的制冷剂可通过上述制冷剂排出口104向上述排出配管14流动。
上述压缩机100包括盖壳130,配置于上述压缩机100的前端。上述盖壳130与上述外壳101的前方相结合,以能够遮挡上述第一叶轮盖150的前方的方式配置。
上述压缩机100还包括连接配管135,该连接配管135从上述盖壳130 向上述第一叶轮盖150延伸。上述连接配管135与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相连接,可由具有挠性的材质形成。以下,参照附图,对制冷剂液滴的供给机构进行说明。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第一叶轮盖的结构的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第一叶轮盖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第一叶轮盖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4至图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100的第一叶轮盖150以包围第一叶轮141的外侧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一叶轮盖150形成有流入孔150a,该流入孔150a用于向上述第一叶轮141侧引导制冷剂的流入。制冷剂通过上述流入孔150a流入上述第一叶轮141,在上述第一叶轮141和第一叶轮盖150之间的空间流动来被压缩。
在上述第一叶轮盖150形成有配管连接部153,在该配管连接部153处与上述连接配管135相结合。上述配管连接部153可理解为贯通上述第一叶轮盖150而形成的孔(Hole)。
并且,在上述第一叶轮盖150形成有制冷剂流路152,通过上述配管连接部153供给的制冷剂液滴能够在上述制冷剂流路152中流动。上述制冷剂流路152为上述第一叶轮盖150的一面凹陷而形成的,沿着上述第一叶轮盖150的外周面大致形成为螺旋形。上述螺旋形可与后述的多个喷嘴180的配置形状相对应。
通过上述配管连接部153向上述第一叶轮盖150侧流动的制冷剂液滴可沿着上述制冷剂流路152散开。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通道形成部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8及图9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的通道形成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7至图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压缩机100的第一通道形成部161可沿着第一叶轮盖150的周缘部与第一叶轮盖150相结合。
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包括:本体部161a,上述本体部161a形成为大致环形;以及喷嘴安装部162,上述本体部161a的一面凹陷而成,并在喷嘴安装部162设置喷嘴180。
上述喷嘴安装部162包括:第一安装部162a,在第一安装部162a收容上述喷嘴180;以及第二安装部162b,与上述第一安装部162a相连通,并在第二安装部162b设置盘(disk)193及密封垫(gasket)195。
上述喷嘴180可配置于上述第一安装部162a及第二安装部162b的内部。上述第一安装部162a的宽度与上述喷嘴180的前方部的直径相对应,支撑上述喷嘴180的外侧,
并且,在上述第二安装部162b配置上述喷嘴180的后方部以及包围上述喷嘴180的后方部的盘193。即,上述盘193支撑上述喷嘴180的后方部外侧,可由具有规定的接触面积的垫(pad)构成。
并且,上述密封垫195以与上述盘193的一面紧贴的方式设置,具有防止从上述喷嘴180喷射的制冷剂液滴向上述第一叶轮盖150侧逆流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本体部161a形成有与上述第一叶轮盖150的前端部相结合的盖结合部164。上述盖结合部164是上述本体部161a的另一面凹陷而成的,并且与上述喷嘴安装部162相连通。
换句话说,上述本体部161a借助上述喷嘴安装部162及盖结合部164,从上述本体部161a的一面贯通至另一面。
在上述盖结合部164的一侧可设置O型环191(O-ring,参照图10),该O型环191设于上述通道形成部161和第一叶轮盖150的结合区域。详细地,在上述通道形成部161形成有O型环安装部163,在上述O型环安装部163设置上述O型环。上述O型环能够借助在上述喷嘴180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压力来对在上述结合区域产生的间隔进行密封。
图10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从喷嘴喷射制冷剂液滴的形态的、通道形成部和第一叶轮盖的结合结构的图。参照图10,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喷嘴的作用进行说明。
若在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设置喷嘴180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叶轮盖150和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相结合,则上述喷嘴180可与上述第一叶轮盖150的制冷剂流路152相连通。即,上述喷嘴180可位于上述制冷剂流路152的一侧。
上述喷嘴180沿着上述制冷剂流路152隔开设有多个,多个喷嘴180被 配置为形成螺旋形(spiral)。
并且,上述喷嘴180可借助上述盘193及密封垫195来得到固定,上述喷嘴180的前端部可在上述通道形成部161的本体部161a的内周面排列。并且,在上述喷嘴180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于喷射制冷剂的喷射部181。
通过上述液滴供给配管70从上述冷凝器20供给的液相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盖壳130及连接配管135流入上述第一叶轮盖150的制冷剂流路152。
并且,上述制冷剂流路152的制冷剂流入上述喷嘴180,通过上述喷射部181向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的内侧空间喷射。
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的内侧空间形成上述通道流路168。因此,制冷剂液滴供给至上述通道流路168,并与在上述第一叶轮141进行一级压缩而流动的气体制冷剂发生作用。在此过程中,能够抵消气体制冷剂所引起的噪音。
尤其,上述多个喷嘴180沿着上述第一叶轮盖150或第一通道形成部161形成为螺旋形,从而能够有效消减具有各种相位的噪音源。以下,参照附图,对多个喷嘴180的配置进行说明。
图1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喷嘴以螺旋形配置的形态的图。
参照图11,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通道形成部161,多个喷嘴以螺线形或螺旋形(spiral shape)配置。对应于此,上述第一叶轮盖150的制冷剂流路152也形成为螺线形或螺旋形,以与多个喷嘴相连通。
上述螺旋形理解为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的中心C至上述多个喷嘴180为止的距离R相互不同。在此,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的中心C可对应于上述第一叶轮141或第二叶轮143的旋转中心。
作为一例,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的中心C至上述多个喷嘴180中的一个喷嘴180为止的距离R1与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的中心C至上述多个喷嘴180中的另一喷嘴180为止的距离R2不同。
详细地,如图11所示,在规定横穿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的中心C的横向中心线和纵穿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的纵向中心线时,上述多个喷嘴180分别配置于各个四分面(quadrant;也即各象限)内。
此时,配置于各四分面的多个喷嘴按照设定的图案配置,使得与上述中 心C之间的距离互不相同。
上述多个喷嘴180固定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161,向上述通道流路168喷射液滴制冷剂。并且,具有这样的效果:喷射的液滴制冷剂借助旋转的第一叶轮141及第二通道形成部165,相对地向旋转半径的切线方向喷射。
此时,由于从上述中心C至上述一个喷嘴的距离与至另一喷嘴的距离不同,因此可向上述通道流路168的相互不同的位置均匀地喷射液滴制冷剂。
即,在上述多个喷嘴180工作的过程中,液滴制冷剂每时每刻都向相互不同的位置(或相位)喷射,从而能够有效地抵消在上述通道流路168中流动的气体制冷剂的各种噪音波形。
结果,相对于上述多个喷嘴180配置成圆形(circular)而向通道流路内的规定的位置喷射液滴制冷剂的情况,存在能够提高噪音消减效果的优点。

Claims (13)

1.一种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涡轮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
冷凝器,使在上述涡轮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冷凝,
膨胀装置,对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蒸发器,使在上述膨胀装置减压的制冷剂蒸发,以及
液滴供给配管,将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液相制冷剂引向上述涡轮压缩机;
上述涡轮压缩机包括:
第一叶轮及第二叶轮,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多级压缩,以及
返回通道,形成用于将在上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二叶轮的通道流路;
多个喷嘴,上述多个喷嘴用于向上述通道流路喷射上述液滴供给配管的液相制冷剂,
上述多个喷嘴配置成螺旋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叶轮盖,包围上述第一叶轮的外侧,在上述第一叶轮盖形成有从上述液滴供给配管流入的制冷剂的制冷剂流路;以及
第一通道形成部,设于上述返回通道,从上述第一叶轮盖的制冷剂流路接收液相制冷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包括:
喷嘴安装部,用于设置上述多个喷嘴;以及
盖结合部,与上述第一叶轮盖的制冷剂流路相连通,上述第一叶轮盖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盖结合部相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喷嘴位于上述第一叶轮盖的制冷剂流路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安装部还配置有:
盘,用于支撑上述喷嘴;以及
密封垫,与上述盘相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的中心至上述多个喷嘴中的一喷嘴的距离(R1)与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的中心(C)至上述多个喷嘴中的另一喷嘴的距离(R2)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喷嘴位于由横穿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的中心的横向中心线及纵穿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的中心的纵向中心线划分而成的四个四分面内;
配置于各四分面的多个喷嘴配置为各喷嘴与上述中心(C)的距离互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涡轮压缩机还包括,
盖壳,形成有制冷剂吸入口以及与上述液滴供给配管相连接的结合部;以及
连接配管,从上述盖壳的结合部向上述第一叶轮盖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叶轮盖包括配管连接部,上述配管连接部与上述连接配管相结合;
上述制冷剂流路与上述配管连接部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滴供给配管从上述冷凝器的下部向上述盖壳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返回通道还包括:
第二通道形成部,与上述第一叶轮相结合;以及
第三通道形成部,与上述第一通道形成部相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叶轮盖,该第二叶轮盖包围上述第二叶轮的外侧,上述第三通道形成部与上述第二叶轮盖的一侧相结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喷嘴喷射的制冷剂向上述第一叶轮的旋转半径的切线方向喷射。
CN201410471635.XA 2014-01-07 2014-09-16 涡轮冷却器 Active CN1047642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01748 2014-01-07
KR1020140001748A KR102105660B1 (ko) 2014-01-07 2014-01-07 터보 냉동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4239A CN104764239A (zh) 2015-07-08
CN104764239B true CN104764239B (zh) 2017-06-23

Family

ID=53646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1635.XA Active CN104764239B (zh) 2014-01-07 2014-09-16 涡轮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105660B1 (zh)
CN (1) CN1047642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9642B1 (ko) * 2015-10-12 2022-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선회류를 이용한 이젝터
KR102014466B1 (ko) * 2017-07-10 2019-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칠러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칠러시스템
CN108953174A (zh) * 2018-07-02 2018-12-07 西安交通大学 中间喷液的两级制冷离心压缩机
KR102239812B1 (ko) * 2020-12-22 2021-04-14 박배홍 터보 압축기
CN114810640B (zh) * 2022-06-06 2024-01-23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径向剖分结构的高速直驱风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3477A (zh) * 2000-06-20 2002-12-04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涡轮式压缩机和备有该涡轮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CN1877126A (zh) * 2005-06-10 2006-12-1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压缩机及冷冻装置
EP1905948A1 (en) * 2006-09-12 2008-04-02 Cryostar SAS Power recovery machine
CN201377469Y (zh) * 2009-04-03 2010-01-06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苏州)有限公司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喷液降噪结构
CN102221268A (zh) * 2010-04-13 2011-10-19 株式会社Ihi 涡轮制冷机
CN102226597A (zh) * 2011-04-22 2011-10-26 爱科腾博(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空冷循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8451B2 (ja) * 1994-11-25 2002-09-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密閉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KR100766101B1 (ko) * 2006-10-23 2007-10-12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저온 폐열의 활용을 위한 냉매 사용 터빈발전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3477A (zh) * 2000-06-20 2002-12-04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涡轮式压缩机和备有该涡轮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CN1877126A (zh) * 2005-06-10 2006-12-1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压缩机及冷冻装置
EP1905948A1 (en) * 2006-09-12 2008-04-02 Cryostar SAS Power recovery machine
CN201377469Y (zh) * 2009-04-03 2010-01-06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苏州)有限公司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喷液降噪结构
CN102221268A (zh) * 2010-04-13 2011-10-19 株式会社Ihi 涡轮制冷机
CN102226597A (zh) * 2011-04-22 2011-10-26 爱科腾博(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空冷循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4239A (zh) 2015-07-08
KR20150081843A (ko) 2015-07-15
KR102105660B1 (ko)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4239B (zh) 涡轮冷却器
CN105431640B (zh) 喷射器
EP2992279B1 (en) Low leakage seal for low pressure system
KR20150133077A (ko) 송풍팬 및 이를 적용한 공기조화기
JP2007046806A (ja) エジェクタ式サイクル
CN103518106B (zh) 冷凝装置
CN109162934A (zh)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0356111C (zh) 多叶片式风扇及具有该多叶片式风扇的空气调节器
WO2014106252A1 (en) Economizer injec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US9574561B2 (en) Scroll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a scroll compressor
CN107355431A (zh) 扩压器和压缩机
JP6022979B2 (ja) ターボ冷凍機の圧縮機用電動機
CN104949397A (zh) 涡轮制冷机的蒸发器以及具备该蒸发器的涡轮制冷机
CN209164112U (zh)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JP6213299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7923674A (zh) 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JP6096551B2 (ja) ターボ冷凍機
CN106837802A (zh) 压缩机排气组件以及旋转式压缩机
CN207485740U (zh) 扩压器和压缩机
CN104471247A (zh) 安装有排放脉动降低部件的封闭式压缩机
CN206429427U (zh) 压缩机排气组件以及旋转式压缩机
CN206240252U (zh) 一种尾气降温处理器
CN108603518B (zh) 喷射器
CN109307375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2944704A (zh) 具有降温装置的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