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8724A -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8724A
CN104758724A CN201510135636.1A CN201510135636A CN104758724A CN 104758724 A CN104758724 A CN 104758724A CN 201510135636 A CN201510135636 A CN 201510135636A CN 104758724 A CN104758724 A CN 104758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cortex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56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356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8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8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8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秦皮5-25份、败酱草10-30份、黄柏5-25份、肉桂5-20份、木香5-25份、芡实10-30份、薏苡仁10-40份、牡丹皮5-20份、柯子肉5-25份、绞股蓝5-20份、山药10-30份、马齿苋5-25份、皂角刺5-25份、白扁豆5-20份、太子参10-30份、血余炭5-25份、仙鹤草5-20份、白术5-25份、黄连5-20份、甘草5-1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脾止泻、益胃补肾、益气补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其治疗结肠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结肠炎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对于结肠炎的治疗,很多医生偏好使用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西药抗生素治疗结肠炎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西药抗生素只能杀死肠道粘膜表层的少量病菌,可以暂时缓解病人的不适症状,但是活血毒素和坏死毒素却隐蔽在肠道黏膜下层深处,普通药物成分不能渗透至肠道黏膜下层,药力不济,无法清除活血毒素与坏死毒素。患者一旦食入有刺激性或污染食物时就会使活血毒素和坏死毒素再次大量活跃起来,结肠炎就会再次发作。而且长期使用,还会带来副作用,人体免疫力会不断下降。
中医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结肠炎的发病机理,以补脾止泻、益胃补肾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抗生素治疗结肠炎存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及副作用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秦皮5-25份、败酱草10-30份、黄柏5-25份、肉桂5-20份、木香5-25份、芡实10-30份、薏苡仁10-40份、牡丹皮5-20份、柯子肉5-25份、绞股蓝5-20份、山药10-30份、马齿苋5-25份、皂角刺5-25份、白扁豆5-20份、太子参10-30份、血余炭5-25 份、仙鹤草5-20份、白术5-25份、黄连5-20份、甘草5-10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秦皮15份、败酱草20份、黄柏15份、肉桂10份、木香15份、芡实20份、薏苡仁30份、牡丹皮10份、诃子15份、绞股蓝10份、山药20份、马齿苋15份、皂角刺15份、白扁豆12份、太子参20份、血余炭15 份、仙鹤草10份、白术15份、黄连10份、甘草6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秦皮具有清热燥湿、清肝明目、平喘止咳的功效;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的功效;诃子具有涩肠敛肺、降火利咽的功效;绞股蓝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通淋的功效;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效;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血余炭具有止血消瘀、补阴利尿的功效;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健胃截疟、解毒疗疮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补脾止泻、益胃补肾、益气补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对结肠炎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2.5%,治愈率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秦皮15g、败酱草20g、黄柏15g、肉桂10g、木香15g、芡实20g、薏苡仁30g、牡丹皮10g、诃子15g、绞股蓝10g、山药20g、马齿苋15g、皂角刺15g、白扁豆12g、太子参20g、血余炭15 g、仙鹤草10g、白术15g、黄连10g、甘草6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秦皮10g、败酱草30g、黄柏5g、肉桂15g、木香10g、芡实25g、薏苡仁15g、牡丹皮20g、诃子5g、绞股蓝15g、山药10g、马齿苋20g、皂角刺5g、白扁豆15g、太子参10g、血余炭25g、仙鹤草12g、白术20g、黄连5g、甘草8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秦皮20g、败酱草10g、黄柏25g、肉桂12g、木香25g、芡实10g、薏苡仁25g、牡丹皮5g、诃子20g、绞股蓝12g、山药25g、马齿苋5g、皂角刺25g、白扁豆10g、太子参25g、血余炭5 g、仙鹤草20g、白术10g、黄连15g、甘草9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秦皮5g、败酱草25g、黄柏10g、肉桂20g、木香5g、芡实30g、薏苡仁10g、牡丹皮15g、诃子10g、绞股蓝20g、山药15g、马齿苋25g、皂角刺10g、白扁豆20g、太子参15g、血余炭20g、仙鹤草5g、白术25g、黄连12g、甘草5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秦皮25g、败酱草15g、黄柏20g、肉桂5g、木香20g、芡实15g、薏苡仁40g、牡丹皮12g、诃子25g、绞股蓝5g、山药30g、马齿苋10g、皂角刺20g、白扁豆5g、太子参30g、血余炭10g、仙鹤草15g、白术5g、黄连20g、甘草10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25~55岁。
二、诊断依据 :
(1)、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食少;
(2)、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
(3)、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
(4)、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缓;
(5)、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伴有神疲乏力;
(6)、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六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四、疗效标准:
(1)、痊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
(2)、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
(3)、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5个疗程,痊愈60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14例,无效6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商某,女,37岁。连续1周轻度腹泻,每天3-4次,便中有极少量血液粘液。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腹泻次数减少 ;继续服用2个疗程,大便每日一次 ,复查便中不含血液粘液,痊愈。
病例2:陈某,男,53岁。患者自述:十天前出现不定时腹泻,每天至少3次,大便清稀,腹痛肠鸣,畏寒食少,并伴有轻度发热症状,腿关节酸痛。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腹泻频率降低,发热、腹痛肠鸣等症状消失 ;继续服用2个疗程,大便每日一次 ,其它症状完全消失,痊愈。

Claims (2)

1.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秦皮5-25份、败酱草10-30份、黄柏5-25份、肉桂5-20份、木香5-25份、芡实10-30份、薏苡仁10-40份、牡丹皮5-20份、柯子肉5-25份、绞股蓝5-20份、山药10-30份、马齿苋5-25份、皂角刺5-25份、白扁豆5-20份、太子参10-30份、血余炭5-25 份、仙鹤草5-20份、白术5-25份、黄连5-20份、甘草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秦皮15份、败酱草20份、黄柏15份、肉桂10份、木香15份、芡实20份、薏苡仁30份、牡丹皮10份、诃子15份、绞股蓝10份、山药20份、马齿苋15份、皂角刺15份、白扁豆12份、太子参20份、血余炭15 份、仙鹤草10份、白术15份、黄连10份、甘草6份。
CN201510135636.1A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04758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5636.1A CN104758724A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5636.1A CN104758724A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8724A true CN104758724A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41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5636.1A Pending CN104758724A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872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6157A (zh) * 2004-04-01 2005-10-05 李双泉 一种治疗结肠炎中药
CN101288744A (zh) * 2008-05-15 2008-10-22 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2506A (zh) * 2010-07-26 2010-12-15 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CN101985022A (zh) * 2010-07-02 2011-03-16 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治疗湿热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6157A (zh) * 2004-04-01 2005-10-05 李双泉 一种治疗结肠炎中药
CN101288744A (zh) * 2008-05-15 2008-10-22 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85022A (zh) * 2010-07-02 2011-03-16 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治疗湿热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912506A (zh) * 2010-07-26 2010-12-15 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友安: "健脾清热除湿法治疗慢性结肠炎44例", 《湖北中医杂志》 *
张声生等: "《名医重脾胃-北京中医医院名医脾胃病诊疗经验集》", 31 January 2014,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芳等: "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山西中医》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1932B (zh) 一种治疗风湿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50687B (zh)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49770B (zh) 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49619B (zh)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43050A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587368A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40820B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06848B (zh) 一种治疗肾虚引发尿频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12647B (zh) 一种治疗虚寒性腹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58726A (zh)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88134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06909A (zh) 一种治疗甲肝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71706A (zh)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58826A (zh) 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88132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548037A (zh)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05629B (zh) 一种治疗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88719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16280B (zh)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36856B (zh) 一种治疗少腹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63611A (zh)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00881A (zh) 一种治疗心脾两虚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16493B (zh) 一种治疗肾气不固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58724A (zh)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06913A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