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6803A - 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6803A
CN104756803A CN201510171166.4A CN201510171166A CN104756803A CN 104756803 A CN104756803 A CN 104756803A CN 201510171166 A CN201510171166 A CN 201510171166A CN 104756803 A CN104756803 A CN 104756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wpea
lower cross
cross frame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11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6803B (zh
Inventor
苏晓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 Li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711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6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6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6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6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68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定植,采用深沟高畦种植;B、搭架子,在畦面上部搭建人字形架,人字形架包括多组斜撑支架和喷液架;C、土壤监测,在豇豆种植地内随机选取20-100个点,采集土壤样品,并检测土壤养分。本发明的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通过监测土壤成分来判断豇豆种植过程中会发生的病虫害,以便及时地进行预防与治疗,以降低损失,利用人字形架实施喷洒药剂或水肥,实现喷洒的自动化,提高劳作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豇豆属豆科一年生植物,豇豆以嫩荚供食用,它的营养比较丰富,烹调方法众多,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豇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大,范围广,品种较多,然而豇豆的主要病害、虫害有很多,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和治疗,直接导致豇豆的产量下降,这样就会浪费精力和时间,也造成了经济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土壤监测和设置可喷施药剂的人字形架实时进行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操作便捷,效率高,防治病虫害效果良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采用深沟高畦种植,畦面宽130-150cm,每畦播2行,行距60-65cm,株距约25-27cm,每穴播种2-3粒;
B、搭架子:在所述畦面上部搭建人字形架,所述人字形架包括多组斜撑支架和一组喷液架,所述多组斜撑支架之间彼此间隔排列且平行设置,对于任意一组斜撑支架均由两根长架对称交叉固定,所述长架斜插入畦中;
所述喷液架包括上横架以及与所述上横架平行设置且位于其下方的第一下横架和第二下横架,所述第一下横架左端与所述第二下横架左端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上横架左端与所述第一导管中部通过第二导管连通,所述上横架右端与所述第二下横架靠近右端的部位通过第三导管连通,其中,所述上横架、第一下横架及第二下横架的内部贯通,且其下表面均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贯通的喷液孔,所述第一下横架的右端为进液口,所述第二下横架的右端为出液口;
所述喷液架通过所述上横架固定于所述多组斜撑支架的交叉部位,所述第一下横架与所述第二下横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多组斜撑支架的两侧;
C、土壤监测:在畦面上随机选取20-100个点,采集土壤样品,并检测土壤养分,主要检测氮、磷和钾含量,并采用所述喷液架来预防豇豆的病虫害。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斜撑支架其交叉角度为35°-60°,所述长架为2m且其斜插入畦中的深度为15-20cm,所述长架距幼苗基部距离为10-15cm,任意两组相邻的斜撑支架之间的距离约25-27cm,所述第一下横架和第二下横架与畦面的距离为45-55cm。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第二导管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关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喷液孔在所述上横架、第一下横架及第二下横架的下表面沿其径向上等夹角分布,沿其轴向上等间距分布,所述夹角为30°-60°,所述间距为10-14cm,所述喷液孔为孔径4-8mm的圆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上横架上表面沿其轴向设有多个黄色粘胶板或蓝色粘胶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上横架上表面设有杀虫灯。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人字形架采用耐腐蚀性好的工程塑料,包括聚酰胺、聚四氟乙烯、ABS塑料、聚甲醛及聚碳酸酯中的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进液口与蓄液池相连,在所述蓄液池和进液口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控制所述蓄液池中液体流进所述进液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通过检测土壤成分来判断豇豆种植过程中会发生的病虫害,以便及时预防以及快速治疗病虫害,降低损失;
第二、搭建的人字形架在满足豇豆生长的同时,可用于喷洒药剂或水肥,实现喷洒的自动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劳作的效率;
第三、在上横架与下横架之间设置开关阀,可根据豇豆生长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进行喷洒药剂或水肥,提高了喷液架的使用效率,节省了水肥及药剂的用量;
第四、合理设置喷液孔的密度,有利于喷施水肥及药剂,使豇豆植株充分吸收;
第五、将人字形架上设置黄色粘胶板、蓝色粘胶板以及杀虫灯等物理杀虫器,充分利用了人字形架的结构,便于设置高密度的黄色粘胶板及蓝色粘胶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的人字形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采用深沟高畦种植,畦面宽130-150cm,每畦播2行,行距60-65cm,株距约25-27cm,每穴播种2-3粒;
B、搭架子:在所述畦面上部搭建人字形架,所述人字形架包括多组斜撑支架1和一组喷液架,所述多组斜撑支架1之间彼此间隔排列且平行设置,对于任意一组斜撑支架1均由两根长架2对称交叉固定,所述长架2斜插入畦中;
所述喷液架包括上横架3以及与所述上横架3平行设置且位于其下方的第一下横架4和第二下横架5,所述第一下横架4左端与所述第二下横架5左端通过第一导管6连通,所述上横架3左端与所述第一导管6中部通过第二导管7连通,所述上横架3右端与所述第二下横架5靠近右端的部位通过第三导管8连通,其中,所述上横架3、第一下横架4及第二下横架5的内部贯通,且其下表面均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贯通的喷液孔,所述第一下横架4的右端为进液口,所述第二下横架5的右端为出液口;
所述喷液架通过所述上横架3固定于所述多组斜撑支架1的交叉部位,所述第一下横架4与所述第二下横架5分别固定在所述多组斜撑支架1的两侧;
本发明利用搭建的人字形架在满足豇豆生长攀爬的同时,还可用于喷洒药剂或水肥,实现喷洒的自动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劳作的效率;
C、土壤监测:在畦面上随机选取20-100个点,采集土壤样品,并检测土壤养分,主要检测氮、磷和钾含量,并采用所述喷液架来预防豇豆的病虫害。当监测到土壤中氮元素含量过多时,豇豆易患锈病,此时可以喷洒治疗锈病的药剂;当监测到土壤中缺乏磷元素时,豇豆易患白粉病,此时喷洒治疗白粉病的药剂。
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斜撑支架1其交叉角度为35°-60°,所述长架2为2m且其斜插入畦中的深度为15-20cm,所述长架2距幼苗基部距离为10-15cm,任意两组相邻的斜撑支架1之间的距离约25-27cm,所述第一下横架4和第二下横架5与畦面的距离为45-55cm。根据豇豆生长情况设置斜撑支架1的交叉角度,上横架3、第一下横架4及第二下横架5的高度,便于针对豇豆不同的实际生长情况适时调整。
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第二导管7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关阀。当豇豆还未生长得太高时,关闭第二导管7上的第一开关阀,液体从第一下横架4的进液口进入,通过第一导管6流到第二下横架5,再从第二下横架5的出液口流出;当豇豆长到一定高度时,打开第二导管7上的第一开关阀,农药从第一下横架4的进液口进入,在第一导管6处分流,一部分从第一导管7流向上横架3,从第三导管8流回第二下横架5的出液口处,另一部分通过第一导管6流向第二下横架5,最后从出液口流出。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喷洒药剂或水肥,提高了喷液架的使用效率,节省了水肥及药剂的用量。
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喷液孔在所述上横架3、第一下横架4及第二下横架5的下表面沿其径向上等夹角分布,沿其轴向上等间距分布,所述夹角为30°-60°,所述间距为10-14cm,所述喷液孔为孔径4-8mm的圆孔。合理设置喷液孔的密度,有利于喷施水肥及药剂,使豇豆植株充分吸收。
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上横架3上表面沿其轴向设有多个黄色粘胶板或蓝色粘胶板。人字形架在满足豇豆生长攀爬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黄色粘胶板或蓝色粘胶板引诱并粘附豇豆附近的有翅蚜、白粉虱、斑潜蝇以及蓟马等害虫的成虫,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人字形架的结构,便于在人字形架上设置高密度的黄色粘胶板或蓝色粘胶板。
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上横架3上表面设有杀虫灯。人字形架在满足豇豆生长攀爬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其中诱集鳞翅目类如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螟虫、粘虫及地老虎等、鞘翅目类如金龟子等害虫的成虫。
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人字形架采用耐腐蚀性好的工程塑料,包括聚酰胺、聚四氟乙烯、ABS塑料、聚甲醛及聚碳酸酯中的一种避免豇豆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药剂腐蚀人字形架,以此延长人字形架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所述进液口与蓄液池相连,在所述蓄液池和进液口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控制所述蓄液池中液体流进所述进液口。
本发明所述的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具体是指通过土壤监测以及观察豇豆表面病虫害特征,配制对应治疗病虫害的药剂于所述蓄液池中,打开第二开关阀,药剂从进液口进入所述喷药架中,从喷液孔喷出到豇豆植株上,以此预防和治疗豇豆的病虫害问题。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采用深沟高畦种植,畦面宽130-150cm,每畦播2行,行距60-65cm,株距约25-27cm,每穴播种2-3粒;
B、搭架子:在所述畦面上部搭建人字形架,所述人字形架包括多组斜撑支架和一组喷液架,所述多组斜撑支架之间彼此间隔排列且平行设置,对于任意一组斜撑支架均由两根长架对称交叉固定,所述长架斜插入畦中;
所述喷液架包括上横架以及与所述上横架平行设置且位于其下方的第一下横架和第二下横架,所述第一下横架左端与所述第二下横架左端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上横架左端与所述第一导管中部通过第二导管连通,所述上横架右端与所述第二下横架靠近右端的部位通过第三导管连通,其中,所述上横架、第一下横架及第二下横架的内部贯通,且其下表面均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贯通的喷液孔,所述第一下横架的右端为进液口,所述第二下横架的右端为出液口;
所述喷液架通过所述上横架固定于所述多组斜撑支架的交叉部位,所述第一下横架与所述第二下横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多组斜撑支架的两侧;
C、土壤监测:在畦面上随机选取20-100个点,采集土壤样品,并检测土壤养分,主要检测氮、磷和钾含量,并采用所述喷液架来预防豇豆的病虫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支架其交叉角度为35°-60°,所述长架为2m且其斜插入畦中的深度为15-20cm,所述长架距幼苗基部距离为10-15cm,任意两组相邻的斜撑支架之间的距离约25-27cm,所述第一下横架和第二下横架与畦面的距离为45-55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关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孔在所述上横架、第一下横架及第二下横架的下表面沿其径向上等夹角分布,沿其轴向上等间距分布,所述夹角为30°-60°,所述间距为10-14cm,所述喷液孔为孔径4-8mm的圆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架上表面沿其轴向设有多个黄色粘胶板或蓝色粘胶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架上表面设有杀虫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架采用耐腐蚀性好的工程塑料,包括聚酰胺、聚四氟乙烯、ABS塑料、聚甲醛及聚碳酸酯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蓄液池相连,在所述蓄液池和进液口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控制所述蓄液池中液体流进所述进液口。
CN201510171166.4A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56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1166.4A CN104756803B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1166.4A CN104756803B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6803A true CN104756803A (zh) 2015-07-08
CN104756803B CN104756803B (zh) 2017-04-05

Family

ID=5363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116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56803B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68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542A (zh) * 2015-12-29 2016-05-25 张恩祥 猕猴桃“倾斜形篱架模式、大小行密植栽培”新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23170A (ja) * 2005-02-17 2006-08-31 Koji Iwano トマト苗つり具
CN201774905U (zh) * 2010-06-09 2011-03-30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 一种适用立体瓜果蔬菜作物的喷雾装置
CN103039299A (zh) * 2011-10-15 2013-04-17 无锡喜洋洋果蔬专业合作社 一种长豆栽培装置
CN203136705U (zh) * 2013-01-31 2013-08-21 福建绿色农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气雾栽培装置
CN103460959A (zh) * 2013-09-23 2013-12-25 句容市植保植检站 一种促进制种豇豆高产的物理调控方法
CN103621358A (zh) * 2012-08-29 2014-03-12 重庆市合川区合双科技有限公司 豇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4025888A (zh) * 2014-06-27 2014-09-10 太仓市惠其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种豇豆种植方法
CN104429532A (zh) * 2014-12-08 2015-03-25 赵玉萍 一种夏季豇豆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23170A (ja) * 2005-02-17 2006-08-31 Koji Iwano トマト苗つり具
CN201774905U (zh) * 2010-06-09 2011-03-30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 一种适用立体瓜果蔬菜作物的喷雾装置
CN103039299A (zh) * 2011-10-15 2013-04-17 无锡喜洋洋果蔬专业合作社 一种长豆栽培装置
CN103621358A (zh) * 2012-08-29 2014-03-12 重庆市合川区合双科技有限公司 豇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CN203136705U (zh) * 2013-01-31 2013-08-21 福建绿色农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气雾栽培装置
CN103460959A (zh) * 2013-09-23 2013-12-25 句容市植保植检站 一种促进制种豇豆高产的物理调控方法
CN104025888A (zh) * 2014-06-27 2014-09-10 太仓市惠其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种豇豆种植方法
CN104429532A (zh) * 2014-12-08 2015-03-25 赵玉萍 一种夏季豇豆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侯艳晓: "豇豆栽培技术要点", 《四川农业科技》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542A (zh) * 2015-12-29 2016-05-25 张恩祥 猕猴桃“倾斜形篱架模式、大小行密植栽培”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6803B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5247B (zh)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
KR102330939B1 (ko) 도시농업용 스마트 아쿠아포닉스 시스템 장치
US11622514B2 (en) System for infusing a gas or liquids into the roots of a plant
CN103883138B (zh) 农渔立体生产自动化工程系统
CN102498842A (zh) 一种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
JP2007166956A (ja) ベビーリーフの噴霧水耕栽培法
CN108207514A (zh) 一种高甜度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CN104663377A (zh) 一种香葱无土栽培的方法
CN106035023A (zh) 一种藤蔓类鲜果蔬菜的无土立体栽培方法
Mahesh et al. New aspect for organic farming practices: Controlled crop nutrition and soilless agriculture
CN109526842A (zh) 一种智能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
CN104472284A (zh) 在烟草中套种蔬菜繁育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的方法
CN104012322B (zh) 一种种植架
CN110249842A (zh) 一种基于瓜果蔬菜种植用多功能种植架
CN106234310B (zh) 一种高效繁殖智利小植绥螨的方法
CN109121933A (zh) 柑桔与番石榴套种控制柑桔木虱虫害的方法
CN104756803B (zh) 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CN103340127A (zh) 一种早稻栽培方法
CN106106079A (zh) 一种多单元有机基质的温室果蔬种植方法
CN110558152A (zh) 废弃杏鲍菇菌袋在北方冬季简易温室内再利用技术方法
CN206744005U (zh) 一种农业用便捷灌水和导气的栽培盆
CN105557269A (zh) 一种瓜蒌的限根栽培方法
CN108651264A (zh) 一种模块化叶菜气雾栽培系统
KR101321652B1 (ko) 균근균 배양 장치
CN108990662A (zh) 一种反季山地芒果的大棚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7

Address after: 532600 Chongzuo,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ingxiang friendship Town, village two, 12

Patentee after: He Liang

Address before: 532600 Pingxiang,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riendship Town, village two, 12

Patentee before: Su Xiaoxia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