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3363B -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3363B
CN104753363B CN201510137578.6A CN201510137578A CN104753363B CN 104753363 B CN104753363 B CN 104753363B CN 201510137578 A CN201510137578 A CN 201510137578A CN 104753363 B CN104753363 B CN 104753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rt
diode
electromotive force
aud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75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3363A (zh
Inventor
战长友
徐刚
战思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Xin Kangyi Biological Scines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xin Kangyi Biological Scines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xin Kangyi Biological Scines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xin Kangyi Biological Scines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375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3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3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3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3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3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4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4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4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 H02M5/45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5/45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应用于电源变压器及负载之间,该装置包括:整流模块、输出管模块、变压模块、自举升压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比较放大模块、取样模块、倍压模块;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能够在220V电压的基础上,迅速获得上千伏的高压,为负离子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消除污染、改善居住环境、对人体具有治疗保健的作用,因此,负离子发生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负离子发生器的关键部件是负离子发生装置。在现有技术中,一类负离子发生装置是运用负高压尖端放电原理,先将低压升到上千伏的高压,然后利用金属放电针产生负离子。
而现在居民用电一般是220V,因此,在220V电压的基础上,获得上千伏的高压,对于产生负离子来说,是很关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在220V电压的基础上,获得上千伏的高压,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应用于电源变压器及负载之间,包括:整流模块、输出管模块、变压模块、自举升压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比较放大模块、取样模块、倍压模块;
所述输出管模块包括:三极管Q1及设置于三极管Q1的集极和基极之间的偏置电阻R2,所述输出管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其中,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一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极相连,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输出管模块的第三端口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
所述变压模块包括:同名端的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L1,异名端的次级线圈L3;所述变压模块具有五个端口,其中,所述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与同名端的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L1的公共端相连,所述变压模块的第二端口与初级线圈L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与次级线圈L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变压模块的第四及第五端口分别与异名端的次级线圈L3的两端相连;
所述比较放大模块包括:三极管Q2、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比较放大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其中,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与三极管Q2的集极相连,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经过电阻R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5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4和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之间;
所述整流模块具有三个输入端口及两个输出端口,所述三个输入端口中,两个为低电动势输入端口,一个为高电动势输入端口,且高电动势输入端口接地;所述两个输出端口中,一个为低电动势输出端口,一个为高电动势输出端口,且高电动势输出端口接地;其中,三个输入端口与电源变压器相连,电源变压器通过整流模块的一个低电动势输入端口和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入端口为装置提供预设电压值的低电压;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出端口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一端口相连;整流模块的低电动势输出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所述自举升压模块具电流输入端口及电流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出端口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所述基准电压模块包括N个稳压二极管,N≥1,当N>1时,通过档位开关选择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所述基准电压模块具有两个端口,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端口与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端口与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
所述取样模块具有高电动势端口及低电动势端口,其中,取样模块的高电动势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取样模块的低电动势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相连;
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三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相连;
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二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相连;
所述倍压模块具有两个输入端口与一个输出端口,其中,所述倍压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口分别与变压模块的第四及第五端口相连,所述倍压模块的输出端口与负载相连。
可选地,所述输出管模块还包括:电容C5,所述电容C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
可选地,所述比较放大模块还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正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极,所述电容C2的负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
可选地,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D5、二极管D6和电容C4;其中,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正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整流模块的两个为低电动势输入端口相连,电容C4的正极与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出端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自举升压模块包括:电容C1、二极管D3及电阻R1,其中,电容C1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口相连,电容C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出端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取样模块的高电动势端口通过二极管D4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且二极管D4的正极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通过二极管D2与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且二极管D2的正极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通过二极管D1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且二极管D1的正极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倍压模块包括三个二极管和三个电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能够在220V电压的基础上,迅速获得上千伏的高压,为负离子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输出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变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比较放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基准电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应用于电源变压器及负载之间,可以包括:整流模块、输出管模块、变压模块、自举升压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比较放大模块、取样模块、倍压模块;
上述输出管模块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三极管Q1及设置于三极管Q1的集极和基极之间的偏置电阻R2,输出管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其中,输出管模块的第一端口1与三极管Q1的集极相连,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2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输出管模块的第三端口3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
上述变压模块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同名端的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L1,异名端的次级线圈L3;变压模块具有五个端口,其中,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4与同名端的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L1的公共端相连,变压模块的第二端口5与初级线圈L2的另一端相连,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6与次级线圈L1的另一端相连,变压模块的第四端口7及第五端口8分别与异名端的次级线圈L3的两端相连,这样在初级线圈L2上产生电压后,通过变压模块的第一次升压,会在次级线圈L3的两端上得到第一高压,并通过变压模块的第四端口7及第五端口8输出,第一高压的大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初级线圈L2及两个线圈的匝数来确定,本发明在此不用具体限定;
上述比较放大模块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三极管Q2、电阻R4和电阻R5;比较放大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其中,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9与三极管Q2的集极相连,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二端口10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11经过电阻R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5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4和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11之间;
上述基准电压模块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N个稳压二极管,N≥1,当N>1时,通过档位开关选择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基准电压模块具有两个端口,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端口19与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端口20与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在图1所示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上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三端口3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4相连;
上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9与上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2相连,上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二端口10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4相连;
上述整流模块具有三个输入端口及两个输出端口,三个输入端口中,两个为低电动势输入端口12、13,一个为高电动势输入端口14,且高电动势输入端口14接地;两个输出端口中,一个为低电动势输出端口16,一个为高电动势输出端口15,且高电动势输出端口15接地;其中,三个输入端口与电源变压器相连,电源变压器通过整流模块的一个低电动势输入端口(12或13)和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入端口14为装置提供预设电压值的低电压;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出端口15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一端口1相连,为输出管模块中的三极管Q1提供偏置电流使其导通,;整流模块的低电动势输出端口16与变压模块的第二端口5相连,在输出管模块中的三极管Q1导通的情况下,初级线圈L2及其同名端的次级线圈L1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上述整流模块为本领域常见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本发明在此对其的描述确定整流模块的具体形式,因此本发明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整流模块可以包括:二极管D5、二极管D6和电容C4;其中,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正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整流模块的两个为低电动势输入端口相连,电容C4的正极与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出端口相连。
上述自举升压模块具电流输入端口17及电流输出端口18,其中,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口17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6相连;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出端口18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2相连;这样,次级线圈L1在产生感应电动势后向自举升压模块输出,自举升压模块一方面将次级线圈L1产生感应电动势转换成电量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将次级线圈L1产生感应电动势反馈至输出管模块中,使输出管模块中的三极管Q1处于饱和状态,此时输出管模块输出稳定的电压;而当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时,存储于自举升压模块中的电量将会使Q1重新导通;上述自举升压模块为本领域常见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本发明在此的描述确定自举升压模块的具体形式,因此本发明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自举升压模块可以包括:电容C1、二极管D3及电阻R1,其中,电容C1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口相连,电容C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出端口相连。
上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端口19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6相连,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端口20与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11相连;当次级线圈L1中感应电动势大于基准电压模块的电压时,比较放大模块中的三极管Q2处于放大状态,使得原先向输出管模块输出电流的整流模块及自举升压模块改为向比较放大模块输出电流;输出管模块中的三极管Q1由于输入的偏置电流过小而处于截止状态,初级线圈L2产生的电动势为零;
在图1所示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取样模块具有高电动势端口21及低电动势端口22,其中,取样模块的高电动势端口21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6相连,取样模块的低电动势端口22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4相连;当次级线圈L1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增加时,取样模块将次级线圈L1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转换成电量进行存储,当次级线圈L1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减小时,取样模块将存储的电量向比较放大模块释放,以延续比较放大模块中三极管Q2的放大状态;
上述倍压模块具有两个输入端口与一个输出端口,其中,上述倍压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口(23、24)分别与变压模块的第四端口7及第五端口8相连,上述倍压模块的输出端口25与负载相连,这样先前得到的第一高压通过倍压模块可以进一步的升高电压,并通过输出端口25输出到负载上,使其得到能够产生负离子的电压;由于倍压模块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倍压模块的电压升高倍数,本发明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倍压模块可以包括三个二极管和三个电容,以实现升高三倍电压的效果。
在如图1所示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输出管模块还可以包括:电容C5,所述电容C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增加了电容C5后,可以对高频成分进行滤除。
在如图1所示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比较放大模块还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正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极,所述电容C2的负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增加了电容C2后,可以起到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保证了Q2的直流静态工作点。同时也将其它成分的波过滤掉。
在如图1所示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取样模块的高电动势端口可以通过二极管D4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且二极管D4的正极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这样可以保护变压模块。
在如图1所示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通过二极管D2与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且二极管D2的正极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这样可以保护Q1三极管,防止其被高电压击穿。
在如图1所示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中,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通过二极管D1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且二极管D1的正极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这样可以保护Q1三极管,防止其被高电压击穿。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各电器元件的型号及参数,本发明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部分或全部组合在一起实施,具体采用何种实施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自行选择,本发明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下面以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装置为例,对本发明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如图6所示的低压升高压的装置,应用于电源变压器及负载之间,可以包括:整流模块、输出管模块、变压模块、自举升压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比较放大模块、取样模块、倍压模块;
上述输出管模块可以包括:三极管Q1(D1408-Y)、设置于三极管Q1的集极和基极之间的偏置电阻R2(68KΩ)、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的电容C5(102KpF)及二极管D1(IN5392),输出管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其中,输出管模块的第一端口1与三极管Q1的集极相连,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2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输出管模块的第三端口3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二极管D1连接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和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且二极管D1的正极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上述变压模块可以包括:同名端的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L1,且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L1的匝数相同,异名端的次级线圈L3,变压模块具有五个端口,其中,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4与同名端的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L1的公共端相连,变压模块的第二端口5与初级线圈L2的另一端相连,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6与次级线圈L1的另一端相连,变压模块的第四端口7及第五端口8分别与异名端的次级线圈L3的两端相连。
上述比较放大模块可以包括:三极管Q2(C1815)、电阻R4(150Ω)、电阻R5(150Ω)及电容C2(33U/6.3V);比较放大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其中,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9与三极管Q2的集极相连,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二端口10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11经过电阻R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5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4和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11之间,电容C2的正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极,所述电容C2的负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
基准电压模块可以包括2个稳压二极管Z1(9.1V)和Z2(6.2V),通过档位开关选择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基准电压模块具有两个端口,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端口19与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端口20与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上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三端口3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4相连;
上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9通过二极管D2(IN4148)与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且二极管D2的正极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上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二端口10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4相连;
整流模块可以包括:二极管D5(IN5392)、二极管D6(IN5392)和电容C4(390U/25V);其中,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正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整流模块的两个为低电动势输入端口相连,电容C4的正极与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出端口相连;整流模块具有三个输入端口及两个输出端口,三个输入端口中,两个为低电动势输入端口12、13,一个为高电动势输入端口14,且高电动势输入端口14接地;两个输出端口中,一个为低电动势输出端口16,一个为高电动势输出端口15,且高电动势输出端口15接地;其中,三个输入端口与电源变压器相连,电源变压器通过整流模块的一个低电动势输入端口(12或13)和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入端口14为装置提供预设电压值为12V的低电压;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出端口15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一端口1相连;整流模块的低电动势输出端口16通过一个保险管F1(N25)后,与变压模块的第二端口5相连;
上述自举升压模块可以包括:电容C1(2.2U/50V)、二极管D3(IN4148)及电阻R1(680Ω),其中,电容C1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口相连,电容C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出端口相连。自举升压模块具电流输入端口17及电流输出端口18,其中,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口17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6相连;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出端口18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2相连;
上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端口19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6相连,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端口20与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11相连;
上述取样模块包括:电容C3(2.2U/50V),且电容C3的正极与高电动势端口21相连,电容C3的负极与低电动势端口22相连,取样模块的高电动势端口21通过二极管D4(IN4148)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6相连,取样模块的低电动势端口22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4相连;
上述倍压模块包括三个二极管(2CL20)和三个电容(471pF/10KV),倍压模块具有两个输入端口与一个输出端口,其中,上述倍压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口(23、24)分别与变压模块的第四端口7及第五端口8相连,其中倍压模块的一个输入端口接地,上述倍压模块的输出端口25与负载相连。
在实际应用时,电源变压器首先将220V的市电转换成12V的低压电,然后三极管Q1导通,并在L2上产生感应电动势,极性为上正下负。由于Q1的饱和压降很小,L2上产生感应电动势约等于12V,因L1和L2是同名端的自耦变压器,所以在L1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极性是上正下负,此电动势对D3是正偏,于是对电容C1和C3产生充电电流;因为D3的正向电阻很小,C1上的电压很快升高,极性为上负下正,同时,Q1迅速进入饱和状态。当L1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超过稳压二极管Z1(通过调节开关,使Z1连入装置中)时,三极管Q2逐渐处于放大状态,从而使得三极管Q1的偏置电流逐渐减小,直至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此时初级线圈无电动势产生,预先充电的电容C1开始放电,重新为三极管Q1提供偏置电流,使其重新导通,则在初级线圈L2上重新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在初级线圈L2上会不断的产生变化的电流,从而使得在次级线圈L3上产生第一高电压,并通过倍压模块将第一高电压升高3倍,最终得到8000以上的高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应用于电源变压器及负载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模块、输出管模块、变压模块、自举升压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比较放大模块、取样模块、倍压模块;
所述输出管模块包括:三极管Q1及设置于三极管Q1的集极和基极之间的偏置电阻R2,所述输出管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其中,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一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极相连,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输出管模块的第三端口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
所述变压模块包括:同名端的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L1,异名端的次级线圈L3;所述变压模块具有五个端口,其中,所述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与同名端的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L1的公共端相连,所述变压模块的第二端口与初级线圈L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与次级线圈L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变压模块的第四及第五端口分别与异名端的次级线圈L3的两端相连;
所述比较放大模块包括:三极管Q2、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比较放大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其中,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与三极管Q2的集极相连,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经过电阻R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5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4和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之间;
所述整流模块具有三个输入端口及两个输出端口,所述三个输入端口中,两个为低电动势输入端口,一个为高电动势输入端口,且高电动势输入端口接地;所述两个输出端口中,一个为低电动势输出端口,一个为高电动势输出端口,且高电动势输出端口接地;其中,三个输入端口与电源变压器相连,电源变压器通过整流模块的一个低电动势输入端口和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入端口为装置提供预设电压值的低电压;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出端口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一端口相连;整流模块的低电动势输出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所述自举升压模块具电流输入端口及电流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出端口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所述基准电压模块包括N个稳压二极管,N≥1,当N>1时,通过档位开关选择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所述基准电压模块具有两个端口,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端口与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端口与连入装置的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
所述取样模块具有高电动势端口及低电动势端口,其中,取样模块的高电动势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取样模块的低电动势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相连;
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三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相连;
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二端口与变压模块的第一端口相连;
所述倍压模块具有两个输入端口与一个输出端口,其中,所述倍压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口分别与变压模块的第四及第五端口相连,所述倍压模块的输出端口与负载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模块还包括:电容C5,所述电容C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放大模块还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正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极,所述电容C2的负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D5、二极管D6和电容C4;其中,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正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整流模块的两个为低电动势输入端口相连,电容C4的正极与整流模块的高电动势输出端口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升压模块包括:电容C1、二极管D3及电阻R1,其中,电容C1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口相连,电容C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自举升压模块的电流输出端口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模块的高电动势端口通过二极管D4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且二极管D4的正极与变压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口通过二极管D2与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且二极管D2的正极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通过二极管D1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且二极管D1的正极与输出管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压模块包括三个二极管和三个电容。
CN201510137578.6A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Active CN104753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7578.6A CN104753363B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7578.6A CN104753363B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3363A CN104753363A (zh) 2015-07-01
CN104753363B true CN104753363B (zh) 2017-03-01

Family

ID=53592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7578.6A Active CN104753363B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336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9382Y (zh) * 2002-08-30 2003-08-27 汪德康 负离子发生器
JP2003308946A (ja) * 2002-04-16 2003-10-31 Michio Tsusato オゾン非発生タイプの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器
KR100518469B1 (ko) * 2005-04-18 2005-09-30 주식회사 시마월드 직류용 음이온 및 은이온 발생기
CN101604822A (zh) * 2009-07-02 2009-12-16 柳盛云 负离子发生装置和高电压模块
CN202889202U (zh) * 2012-10-23 2013-04-17 山西福万达工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
CN103301499A (zh) * 2013-06-29 2013-09-18 何林 空气负离子净化器
CN204559404U (zh) * 2015-03-26 2015-08-12 北京德馨康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06182B2 (en) * 2003-11-14 2007-04-17 Hsieh Hsin-Mao Negative ions generating circuit design with decreasing high frequency noise and apparatu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8946A (ja) * 2002-04-16 2003-10-31 Michio Tsusato オゾン非発生タイプの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器
CN2569382Y (zh) * 2002-08-30 2003-08-27 汪德康 负离子发生器
KR100518469B1 (ko) * 2005-04-18 2005-09-30 주식회사 시마월드 직류용 음이온 및 은이온 발생기
CN101604822A (zh) * 2009-07-02 2009-12-16 柳盛云 负离子发生装置和高电压模块
CN202889202U (zh) * 2012-10-23 2013-04-17 山西福万达工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
CN103301499A (zh) * 2013-06-29 2013-09-18 何林 空气负离子净化器
CN204559404U (zh) * 2015-03-26 2015-08-12 北京德馨康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ign of a vehicle negative ions generating circuit;Liang-Rui Chen;et al;《2011 6th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20110804;第2702-2707页 *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a negative ion driving circuit with 8kV/4kV dual-output for air purifier;Ching-Ming Lai;et al;《2013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sumer Electronics》;20130730;第39-4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3363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2769A (zh) 一种弱电电力负载过压保护电路
CN105186444B (zh) 一种供电保护电路
CN203313144U (zh) 一种防逆流电路
CN204928598U (zh) 一种交流-直流转换电路
CN104753363B (zh)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CN204559404U (zh) 一种低压升高压的装置
CN206541958U (zh) 一种电源连接装置及电源控制系统
CN206727876U (zh) 数字式降压开关电源器
CN105958831A (zh) 一种基于电压调整电路的双极性开关稳压电源
CN104467435A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平衡调制式多路输出稳压电源
CN109545178A (zh) 一种双控制蜂鸣器驱动电路
CN205921364U (zh) 保护电路
CN207426984U (zh) 一种推杆电源转换器恒功率点自动调节电路
CN207010548U (zh) 一种双降压电路
CN106160527A (zh) 一种基于比较放大式低通滤波电路的软启动稳压电路
CN206041809U (zh) 一种双极性开关稳压电源
CN106684825B (zh) 开关电源输入电压范围拓展电路的设计方法
CN204559429U (zh) 一种新型全桥逆变电路
CN209640856U (zh) 一种基于有源电感的二极管桥的新型忆阻器模型
CN107370408A (zh) 逆变电源电路
CN207743722U (zh) 基于电源保护的电池充电检测定时控制系统
CN107681878A (zh) 一种基于比较放大式低通滤波电路的软启动稳压电路
CN106774573A (zh) 电子式断路器电流源恒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7354091U (zh) 自复位可限频过流保护型高反压a电路发电机电压调节器
CN207426983U (zh) 一种推杆电源转换器恒功率点自动可调低功耗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DEXIN KANGYI BIOLOGICAL SCINESE + TECHNOL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DEXIN HUIJIN INVEST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2

Address after: Eighteen Village 100023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Shibalidian Township No. eight block B No. 37-44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DeXin Kangyi Biological Scines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Eighteen Village 100023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Shibalidian Township No. eight block D No. 8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DEXIN HUIJIN INVESTMENT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