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3114A - 一种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43114A CN104743114A CN201510121845.0A CN201510121845A CN104743114A CN 104743114 A CN104743114 A CN 104743114A CN 201510121845 A CN201510121845 A CN 201510121845A CN 104743114 A CN104743114 A CN 1047431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vy burden
- aircraft
- burden mechanism
- present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能够自由操作且能够长时间进行低空停留或有限范围内飞行工作的飞行器。包括负重机构,且在所述负重机构上设置有活动滑道;若干驱动机构,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上;动力源,通过承重线缆分别与若干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辅助支撑飞行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滑道内,并可调整位置;控制台,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上,并分别与若干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辅助支撑飞行机构连接。本发明提出的飞行器在低空或直升机等不适用的范围能够很好的进行相关工作,且可以保持长时间的低空飞行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0002] 飞行器,能够载人或物体离开地面,使其在空间中滞留或移动。
[0003] 现有技术中,包括飞机、火箭和热气球等均属于飞行器范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飞行器,其均需要载有供飞行的燃料,如飞机飞行是需要燃油作为其燃料,而其载的燃料限制器飞行的距离,当燃料用尽则飞行器便不能继续进行飞行,因此在其燃料用尽前,飞行器一定要着陆;
[0004] 一些中高空作业中,如动用直升机等,由于其结构复杂,进而造成成本过高,造成一定的浪费,且由于燃料的限制,当需要进行的工作周期很长,则需要直升机等进行往复的加油工作,造成时间的浪费,使得完成该工作的成本得到增加。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合理、能够自由操作且能够长时间进行低空停留或有限范围内飞行工作,且制造成本低的飞行器。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飞行器,包括:
[0008] 负重机构,用于承载人或物体;
[0009] 若干驱动机构,用于旋转后带动所述负重机构升空,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上;
[0010] 动力源,用于向所述驱动机构提供运行所需的能源,通过承重线缆分别与若干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0011] 控制台,用于控制若干所述驱动机构的动作,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上,并与若干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001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3] 方向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负重机构行走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上。
[0014]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5] 吊装机构,进行物品或人员向所述负重机构传送,通过传送装置与负重机构活动连接。
[0016]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7] 若干起落架,用于在降落时与放置地进行支撑,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I)底部。
[0018] 优选的,所述承重线缆为若干节组装而成,且在相邻节之间设置有悬挂装置,通过绳索与所述负重机构连接。
[0019] 优选的,所述动力源具体为固定式双电源或机载备用电源中的一种。
[0020] 现有的,所述动力源为可移动式双电源。
[002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2] 地面控制中心,用于控制若干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辅助支撑飞行机构的动作,通过承重线缆与所述控制台连接。
[0023]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地面控制中心设置有无线发射装置,所述控制台设置有无线接收装置,所述地面控制中心与所述控制台无线连接。
[0024]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5] 导轨,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上;
[0026] 延伸台,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并可以在所述导轨上进行滑动,延伸出所述负重机构;
[0027] 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延伸台一端。
[0028]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0029] 1、通过负重机构、若干驱动机构、动力源能够实现升空操作,在低空或直升机等不适用的范围能够很好的进行相关工作;
[0030] 2、可以通过方向控制机构改变在空中的位置,且可以在空中进行相应的移动;
[0031] 3、配合吊装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进行人或物的来往于负重机构;
[0032] 4、有线方式进行能源供给,可以保证长时间的飞行,提高工作效率;
[0033] 5、采用承重电缆,避免承重机构在高空作业阶段电缆损坏,并且该电缆可以采用悬挂装置通过绳索与负重机构连接,避免成承重线缆在自身的重量下损坏;
[0034] 6、动力源采用双电源;能够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自动进行电源的转换,避免坠落的问题出现;
[0035] 7、高空和地面双重控制,使得操作更为便捷和高效。
[0036] 8、无线方式的控制,避免结构上的限制,使控制更为灵活;
[0037] 9、在无法靠近的位置,能够通过延伸台加长使用面积,使操作更为灵活;
[0038] 10、使用广泛,可以用于于跳伞、观光、中高空摄影、中高空录像、中高空救火和中高空预警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3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 图1为本发明一种飞行器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为图1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3为本发明一种飞行器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3] 图4为本发明一种飞行器再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4] 图5为本发明一种飞行器再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5] 图中:
[0046] 1、负重机构;2、驱动机构;3、动力源;4、控制台;5、方向控制机构;6、吊装机构;7、起落架;8、延伸台;9、承重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8]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飞行器,包括:
[0049] 负重机构I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人员或物体的承载,本发明中,负重机构I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三角形,当然也可以为圆形或其他的形状,根据实际的使用地和情况而定,本发明不再进行限定;
[0050] 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将负重机构I设置为内部设置空间的房状,这样可以将人员或物体置于该空间中,避免风、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0051] 若干驱动机构2,设置在负重机构I上,具体的根据负重机构I的形状进行设定,在本发明中,驱动机构2可以设置在负重机构I上方,通过若干驱动机构2同时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带动负重机构I飞行;
[0052] 也可以将若干驱动机构2设置在负重机构I下方,通过驱动机构2向下的作用力,将负重机构I托起,具体的根据时间的使用或使用空间大小而定,本发明中不再进行限定;
[0053] 当驱动机构2设置在负重机构I下方时,在降落时需要有特定的地点进行降落,避免驱动机构2与降落第接触,造成损坏,当然在本发明中为方便可以在不同地点进行降落,优选的在负重机构I上设置若干起落架7,该起落架7设置在负重机构I底部,当降落时起落架7与降落地接触,避免驱动机构2与降落地接触造成算坏;
[0054]另外在本发明中,驱动机构2与负重机构I可以为固定连接,驱动机构2的个数可以为多个,考虑到安全性,优选的在本发明中使用4个驱动装置进行负重机构I的飞行使用,且当出现某一驱动机构2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其他3个驱动机构2进行临时性的飞行,避免出现坠落的现象;
[0055] 当然在本发明中驱动装置与负重机构I也可以为活动连接,因为在空中进行飞行时会有气流的影响,造成负重机构I的晃动,因此本发明中驱动机构2与负重机构I活动连接,可以保证负重机构I活动时驱动机构2保持不变,这样避免晃动加大,造成人身或财产的损失;
[0056] 驱动机构2优选为电机及螺旋桨的组合,在电机的带动下使螺旋桨旋转进而带动负重机构I升至空中,动力源3通过承重线缆9与驱动机构2连接,向驱动机构2不断的输送能源,供驱动机构2运行;
[0057] 配合驱动机构2,可以以电网为动力源3,这样在动力源3通过承重线缆9向驱动机构2不断的输送能源,可以供驱动机构2长时间的运行;
[0058]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中优选的通过动力源3可以为固定式双电源或机载备用电源,该机载备用电源可以为电池或燃油发电机等,也可以为移动式双电源,通过燃油发电机作为第一电源,通过电池组作为第二电源,这样,在通过燃油发电机发电的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不能像驱动装置供电,可以自动转换为电池组想驱动装置供电,避免突然断电造成坠落;
[0059] 当然双电源可以为选择固定的方式和移动的方式,根实际的使用而定,当需要进行使用地变换,则可以使用固定的方式,当无需变换使用地,可以优选使用固定方式;
[0060] 由于本发明是在中高空使用(约300米),也就是连接若干驱动装置和动力源3的承重线缆9的长度需要与中高空的距离相同或大于该距离,由于线缆自身重量的原因,一般的线缆在使用时会由于高度较大,造成折断等问题的出现,为此,在本发明中,优选的:
[0061] 通过若干节组装而成,S卩,可以在电缆上设置若干节点,并在节点处(相邻节之间)设置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通过绳索与负重机构I连接,这样在高空飞行时,可以在绳索的作用下,通过负重机构I承受承重线缆9的重量,避免承重线缆9的折断;
[0062] 当然也可以将称重线缆设置为上粗下细的结构,进而可以保证高度越高所承受的重力越大的,造成承重线缆9损坏的问题;
[0063] 当然,可以在制作承重电缆时,在其内部同时置入加强筋,如钢丝等,其强度同时也得到增加,避免其折断等问题的出现;
[0064] 控制台4设置在负重机构I上,为便于控制,且保证平衡,优选的控制台4设置在负重机构I中心部位,其中,
[0065] 控制台4分别与若干驱动机构2,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台4控制若干驱动机构2的动作,这样,可以使飞行器整体的升空或降落;
[006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进行控制,保证其在出现故障的同时避讳造成人身或财产的损失;且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能够使用各个环境的同时,使得制作成本得到降低。
[0067] 当然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同行业中使用,可以在负重机构I上设置摄像人员,进行影片等的航拍,也可以增加承重线缆9的长度,进行跳伞运动的平台使用,当然应用领域较多,如高空预警等,本发明不一一举例。
[0068] 方向控制机构5活动设置在负重机构I上,其中方向控制机构5与负重机构I通过活动轴连接,且方向控制机构5在活动轴上可以进行旋转,通过旋转后的方向控制机构5控制负重机构I的行走方向,且方向控制机构5与控制台4连接,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或通过控制台4的方式进行控制;
[0069] 在本发明中方向控制机构5有电机和螺旋桨组成,在电机的带动下通过螺旋桨的旋转而改变负重机构I的行走走方向。
[0070] 本发明中设置吊装机构6,通过传送装置与负重机构I活动连接,当需要从使用地向负重机构I传送人或物体时,可以通过吊装机构6向负重机构I中传送,当然,当人或物体需要在负重机构I到指定地点,也同样可以通过吊装机构6实现。
[0071] 本发明中,为提高整体的控制的灵活度,优选的设置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控制中心与控制台4连接,这样便可以在地面控制相应的动作;当仅通过物体运输等可以无人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地面控制中心实现控制部分的相应操作;
[0072] 在本发明中,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控制台4连接,并建立之间的信息连接,其中,
[0073] 可以在连接动力源3的承重线缆9中设置控制信号传输承重线缆9,使得地面控制中心的信号会传送到控制台4,实现通过地面控制中心对控制台4的控制;
[0074] 也可以在地面控制中心中设置无线发射装置,在控制台4上设置无线接收装置,这样在地面控制中心需要进行控制时,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无线接收装置,并由无线接收装置将该信号发送到控制台4,实现地面控制中心对控制台4的无线控制。
[007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76] 导轨,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I上;
[0077] 延伸台8,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并可以在所述导轨上进行滑动,延伸出所述负重机构I ;
[0078] 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延伸台8 —端。
[0079] 根据使用领域的不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不同的工作范畴,当使用到救援领域时,本发明中优选的在负重机构I上设置导轨,并在导轨上活动设置有延伸台8,该延伸台8可以在滑轨上进行滑动,并能够在滑动过程中,延伸出负重机构I,且在该延伸台8一端还设置锁紧机构;
[0080] 当应用在救援领域时,本发明以高空火灾救援为例,由于驱动机构2在运行时面积的限制,负重机构I不能与被救援的物体完全贴紧,这样,在救援的过程中,需要被救援的人员不能够直接被救到负重机构I上,因此,通过延伸台8在导轨上的移动,使其伸出负重机构1,并通过锁紧机构与需要被救援的人员所在的建筑物等进行卡接,这样需要被救援的人员可以通过延伸台8到达负重机构1,使需要被救援的人员获救。
[008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重机构(I),用于承载人或物体; 若干驱动机构(2),用于旋转后带动所述负重机构(I)升空,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I)上; 动力源(3),用于向所述驱动机构(2)提供运行所需的能源,通过承重线缆(9)分别与若干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 控制台(4),用于控制若干所述驱动机构(2)的动作,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I)上,并与若干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方向控制机构(5),用于控制所述负重机构(I)行走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I)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吊装机构(6),进行物品或人员向所述负重机构(I)传送,通过传送装置与负重机构(I)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起落架(7),用于在降落时与放置地进行支撑,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I)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线缆(9)为若干节组装而成,且在相邻节之间设置有悬挂装置,通过绳索与所述负重机构(I)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3)具体为固定式双电源或机载备用电源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3)为可移动式双电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面控制中心,用于控制若干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辅助支撑飞行机构的动作,通过承重线缆(9)与所述控制台(4)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中心设置有无线发射装置,所述控制台(4)设置有无线接收装置,所述地面控制中心与所述控制台(4)无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轨,设置在所述负重机构(I)上; 延伸台(8),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并可以在所述导轨上进行滑动,延伸出所述负重机构⑴; 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延伸台(8) —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21845.0A CN104743114A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一种飞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21845.0A CN104743114A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一种飞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43114A true CN104743114A (zh) | 2015-07-01 |
Family
ID=53583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21845.0A Pending CN104743114A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一种飞行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43114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88148A (en) * | 1984-06-04 | 1986-05-13 | Walter Krauchick | Helicopter rescue device |
CN86100378A (zh) * | 1986-01-14 | 1987-08-12 | 王泽印 | 系绳气球缆绳无限延长结构 |
CN2776844Y (zh) * | 2005-04-11 | 2006-05-03 | 王忠信 | 重载荷无人垂直起降飞行器 |
CN102756804A (zh) * | 2011-03-29 | 2012-10-31 | 郑鹏 | 山林沟壑飞吊救援方法及越野救护车 |
CN103118938A (zh) * | 2010-07-20 | 2013-05-22 | Lta有限公司 | 太阳能动力飞艇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163241A (zh) * | 2014-08-12 | 2014-11-26 | 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一种物流无人直升机 |
CN204037899U (zh) * | 2014-02-28 | 2014-12-24 | 戴维 | 长航时太阳能垂直起降飞行器 |
US20150028161A1 (en) * | 2013-07-26 | 2015-01-29 | Taylor Austin Parks | Hydraulic Passenger Lifting and Maneuvering Device |
CN204623842U (zh) * | 2015-03-19 | 2015-09-09 | 陈英 | 一种飞行器 |
-
2015
- 2015-03-19 CN CN201510121845.0A patent/CN1047431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88148A (en) * | 1984-06-04 | 1986-05-13 | Walter Krauchick | Helicopter rescue device |
CN86100378A (zh) * | 1986-01-14 | 1987-08-12 | 王泽印 | 系绳气球缆绳无限延长结构 |
CN2776844Y (zh) * | 2005-04-11 | 2006-05-03 | 王忠信 | 重载荷无人垂直起降飞行器 |
CN103118938A (zh) * | 2010-07-20 | 2013-05-22 | Lta有限公司 | 太阳能动力飞艇的系统和方法 |
CN102756804A (zh) * | 2011-03-29 | 2012-10-31 | 郑鹏 | 山林沟壑飞吊救援方法及越野救护车 |
US20150028161A1 (en) * | 2013-07-26 | 2015-01-29 | Taylor Austin Parks | Hydraulic Passenger Lifting and Maneuvering Device |
CN204037899U (zh) * | 2014-02-28 | 2014-12-24 | 戴维 | 长航时太阳能垂直起降飞行器 |
CN104163241A (zh) * | 2014-08-12 | 2014-11-26 | 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一种物流无人直升机 |
CN204623842U (zh) * | 2015-03-19 | 2015-09-09 | 陈英 | 一种飞行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371104A1 (en) | Aerial launch and/or recovery for unmanned aircraft,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203753400U (zh) | 一种用于消防的无人侦察救援飞行器 | |
US20120112008A1 (en) | System for high altitude tethered powered flight platform | |
CN201678037U (zh) | 自然动力飞飘平台 | |
CN107614375A (zh) | 垂直起降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地面移动系统插件 | |
RU2595065C1 (ru) | Низкоскоростной самолёт большой грузоподъёмности | |
CN107512391B (zh) | 基于系留线缆供电的旋翼无人飞行器 | |
KR20130081415A (ko) | 태양광 추진 수직이착륙 비행체 | |
CN103345255A (zh) | 四旋翼航拍定位无人飞行器 | |
CN203405734U (zh) | 四旋翼航拍定位无人飞行器 | |
JP2016179742A (ja) | ケーブルを有する飛行体 | |
US20160185456A1 (en) | Pow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over thin conductor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 |
CN204623842U (zh) | 一种飞行器 | |
CN205293076U (zh) | 可大范围持续工作的智能无人机系统 | |
CN201710952U (zh) | 悬索式低空飞行系统 | |
CN204489202U (zh) | 高空对地鸟瞰遥控照相系统 | |
CN107031840A (zh) | 一种飞行器 | |
CN102424105B (zh) | 动力飞行热气球 | |
CN104743114A (zh) | 一种飞行器 | |
CN110667846A (zh) | 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 | |
CN212667632U (zh) |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 |
CN107215463A (zh) | 一种直升机多旋翼飞行器系统 | |
RU2715682C1 (ru) | Робот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на высотных объектах, относящихся к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етике и радиосвязи | |
CN102730180A (zh) | 飞飘空中岛链系统 | |
US20030006615A1 (en) | Precisely controlled flying electric generato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09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