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2953B -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 Google Patents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2953B
CN104742953B CN201510140769.8A CN201510140769A CN104742953B CN 104742953 B CN104742953 B CN 104742953B CN 201510140769 A CN201510140769 A CN 201510140769A CN 104742953 B CN104742953 B CN 104742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gging
plate
locking
supporting plate
middl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07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2953A (zh
Inventor
李伟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407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2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2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2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2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2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和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上撑板、中撑板、下撑板及底撑板,顶撑板、底撑板的另一侧分别与围框的顶端和底端转动连接,中撑板与上撑板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连杆远离上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围框转动连接,连杆与上撑板、中撑板之间设有连动机构,该机构处于睡篮状态时,上、中、下撑板构成了睡篮的底板,顶撑板和底撑板构成了睡篮的侧板,顶撑板和上撑板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和下撑板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和下撑板之间、上撑板和中撑板之间可任意设置一锁定机构或同时任意设置多个锁定机构,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

Description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款式新颖、时尚美观的童车,但由于其底座是固定在车架上不可拆卸的,例如一种童车上安装的是睡篮,而另一种童车上安装的是座兜,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婴儿都只能使用同一个座兜而不可替换,因此在婴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孩子身高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每户家庭必须更换不同功能的童车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不仅是对原材料和资源的一种浪费,不利于环保,同时也为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些童车将座兜和睡篮均设计成可与车架插接安装的结构,通过更换座兜或睡篮实现两种功能的转换,这种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是还是需要为一个车架配备一个座兜及一个睡篮,成本仍然不低,而且也无法根据需要实时更换,必须在两配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更换,换句话说,如果在童车推行外出时需要将睡篮更换成座兜或者将座兜更换成睡篮,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即使配备了两种配件,但无法随时更换,因此也无法较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其通过两横杆与围框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便于转换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组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还包括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上撑板、中撑板、下撑板及底撑板,所述顶撑板远离上撑板的一侧与围框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板远离下撑板的一侧与围框的底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撑板与上撑板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上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围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上撑板、中撑板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顶撑板和上撑板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和下撑板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和下撑板之间、上撑板和中撑板之间可任意设置一锁定机构或同时任意设置多个锁定机构,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当转换机构处于睡篮状态时,锁定机构处于未锁定状态,此时上撑板、中撑板与下撑板构成了睡篮的底板,而顶撑板和底撑板构成了睡篮的侧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的一端同轴销接在连杆中下部,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中撑板的上部及上撑板的下部销接连接,所述连杆上具有供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间的销轴穿设且上下滑动的导向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顶撑板与上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处、中撑板与下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分别具有一横杆,所述围框两侧分别具有上、下两对锁定套筒,所述横杆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锁定锁定套筒的锁定机构,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对锁定套筒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当转换机构处于座兜状态时,顶撑板与上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处、中撑板与下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均被锁定于围框上,此时顶撑板设于围框内侧,中撑板为坐垫部,上撑板为靠背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所述顶撑板与上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具有一横杆,所述围框两侧分别具有与横杆对应的锁定套筒,所述横杆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锁定锁定套筒的锁定机构,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对锁定套筒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当转换机构处于座兜状态时,顶撑板与上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被锁定于围框上,此时顶撑板设于围框内侧,下撑板和底撑板为坐垫部,上撑板和中撑板为靠背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所述中撑板与下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具有一横杆,所述围框两侧分别具有与横杆对应的锁定套筒,所述横杆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锁定锁定套筒的锁定机构,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对锁定套筒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当转换机构处于座兜状态时,中撑板与下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被锁定于围框上,此时中撑板为坐垫部,上撑板和顶撑板为靠背部。
上述三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横杆两端的固定套、设置在固定套内且可横向移动的锁定销、设置在相应侧锁定销与固定套之间的压簧、及两个设置在横杆中部可横向移动的捏手,所述捏手与相应侧锁定销之间连接有牵引锁。所述横杆的中部分别具有便于其上提的拉手,所述锁定套筒具有供锁定销插入锁定的锁孔,所述锁定套筒的底部具有便于锁定销缩入固定套的导向斜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是:所述中撑板和下撑板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中撑板下端的中撑板连接件、设置在下撑板上端的下撑板连接件、设置在下撑板连接件和中撑板连接件之间的齿轮、及设置在齿轮与下撑板连接件之间的压簧,所述下撑板连接件和中撑板连接件内具有与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中撑板连接件的外侧设有解锁按钮,解锁按钮的内端穿过中撑板连接件后抵设于齿轮上,锁定机构锁定时,齿轮同时卡设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内,此时中撑板和下撑板无法相对转动,需要解锁时,按压解锁按钮,解锁按钮带动齿轮全部移入第一齿槽内,此时中撑板和下撑板可相对转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五是:所述上撑板和中撑板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撑板下端的上撑板连接件、设置在中撑板上端的中撑板连接件、设置在上撑板连接件和中撑板连接件之间的齿轮、及设置在齿轮与中撑板连接件之间的压簧,所述中撑板连接件和上撑板连接件内具有与齿轮配合的第三齿槽和第四齿槽,上撑板连接件的外侧设有解锁按钮,解锁按钮的内端穿过中撑板连接件后抵设于齿轮上,锁定机构锁定时,齿轮同时卡设于第三齿槽和第四齿槽内,此时上撑板和中撑板无法相对转动,需要解锁时,按压解锁按钮,解锁按钮带动齿轮全部移入第三齿槽内,此时上撑板和中撑板可相对转动。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通过锁定机构对锁定套筒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该锁定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便于转换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组装。
2、本发明可根据需要转换成座兜或睡篮,结构简单,转换调节方便,不仅实现了随时切换调整,而且一个车架仅需配备一个转换机构即可实现座兜和睡篮两种功能,无需同时配备两种配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处于睡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处于座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连动机构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锁定机构与锁定套筒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处于座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处于睡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处于座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处于睡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围框;2顶撑板;3上撑板;4中撑板;5下撑板;6底撑板;7连杆;8横杆;9锁定套筒;9-1锁孔;9-2导向斜面;10锁定机构;10-1固定套;10-2锁定销;10-3压簧;10-4捏手;10-5牵引锁;10-6中撑板连接件;10-7下撑板连接件;10-8齿轮;10-9解锁按钮;10-10上撑板连接件;10-11压簧;12第一连动杆;13第二连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1,还包括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2、上撑板3、中撑板4、下撑板5及底撑板6,所述顶撑板2远离上撑板3的一侧与围框1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板6远离下撑板5的一侧与围框1的底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撑板4与上撑板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上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围框1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与上撑板3、中撑板4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顶撑板2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连接处、中撑板4与下撑板5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分别具有一横杆8,所述横杆8的中部分别具有便于其上提的拉手,所述围框1两侧分别具有上、下两对锁定套筒9,所述横杆8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锁定锁定套筒9的锁定机构10,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10对锁定套筒9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当转换机构处于睡篮状态时,锁定机构处于未锁定状态,上撑板3、中撑板4与下撑板5构成了睡篮的底板,而顶撑板2和底撑板6构成了睡篮的侧板,当转换机构处于座兜状态时,顶撑板2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连接处、中撑板4与下撑板5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均被锁定于围框1上,此时顶撑板2设于围框内侧,中撑板4为坐垫部,上撑板5为靠背部。
如图5所示,所述锁定机构10包括分别设置在横杆8两端的固定套10-1、设置在固定套10-1内且可横向移动的锁定销10-2、设置在相应侧锁定销10-2与固定套10-1之间的压簧10-3、及两个设置在横杆8中部可横向移动的捏手10-4,所述捏手10-4与相应侧锁定销10-2之间连接有牵引锁10-5。所述锁定套筒9具有供锁定销10-2插入锁定的锁孔9-1,所述锁定套筒9的底部具有便于锁定销10-2缩入固定套10-1的导向斜面9-2。
当该转换机构需要由睡篮状态转换为座兜状态时,依次或同时上提两拉手,相应的横杆12随之上移,锁定销10-2在导向斜面9-2的作用下自动缩入固定套10-1内,当横杆8两端正对两侧锁定套筒9时,锁定销10-2在压簧10-3的作用下卡入相应锁定套筒9的锁孔,此时横杆8与围框1相互锁定,当两横杆8均与围框1锁定时,转换机构处于座兜状态。
当该转换机构需要由座兜状态转换为睡篮状态时,依次或同时捏动两横杆上的捏手10-4,捏手10-4通过牵引锁10-5带动相应侧锁定销10-2内移并缩入固定套10-1内,此时锁定机构10解除了对相应锁定套筒9的锁定,当两横杆依次或同时与围框解除锁定时,仅需将上撑板3、中撑板4放平,即可使转换机构转换成睡篮状态。
实施例二: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1,还包括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2、上撑板3、中撑板4、下撑板5及底撑板6,所述顶撑板2远离上撑板3的一侧与围框1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板6远离下撑板5的一侧与围框1的底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撑板4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上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围框1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与上撑板3、中撑板4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中撑板4与下撑板5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具有一横杆8,所述围框1两侧分别具有与横杆8对应的锁定套筒9,所述横杆8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锁定锁定套筒9的锁定机构10,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10对锁定套筒9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当转换机构处于睡篮状态时,锁定机构处于未锁定状态,上撑板3、中撑板4与下撑板5构成了睡篮的底板,而顶撑板2和底撑板6构成了睡篮的侧板,当转换机构处于座兜状态时,中撑板4与下撑板5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被锁定于围框1上,此时中撑板4为坐垫部,上撑板3和顶撑板2为靠背部。
实施例三: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1,还包括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2、上撑板3、中撑板4、下撑板5及底撑板6,所述顶撑板2远离上撑板3的一侧与围框1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板6远离下撑板5的一侧与围框1的底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撑板4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上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围框1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与上撑板3、中撑板4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顶撑板2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具有一横杆8,所述围框1两侧分别具有与横杆8对应的锁定套筒9,所述横杆8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锁定锁定套筒9的锁定机构10,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10对锁定套筒9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当转换机构处于睡篮状态时,锁定机构处于未锁定状态,上撑板3、中撑板4与下撑板5构成了睡篮的底板,而顶撑板2和底撑板6构成了睡篮的侧板,当转换机构处于座兜状态时,顶撑板2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被锁定于围框1上,此时顶撑板2设于围框内侧,下撑板5和底撑板6为坐垫部,上撑板3和中撑板4为靠背部。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如图5所示,所述锁定机构10包括分别设置在横杆8两端的固定套10-1、设置在固定套10-1内且可横向移动的锁定销10-2、设置在相应侧锁定销10-2与固定套10-1之间的压簧10-3、及两个设置在横杆8中部可横向移动的捏手10-4,所述捏手10-4与相应侧锁定销10-2之间连接有牵引锁10-5。所述锁定套筒9具有供锁定销10-2插入锁定的锁孔9-1,所述锁定套筒9的底部具有便于锁定销10-2缩入固定套10-1的导向斜面9-2。
当该转换机构需要由睡篮状态转换为座兜状态时,上提拉手,横杆12随之上移,锁定销10-2在导向斜面9-2的作用下自动缩入固定套10-1内,当横杆8两端正对两侧锁定套筒9时,锁定销10-2在压簧10-3的作用下卡入相应锁定套筒9的锁孔,此时横杆8与围框1相互锁定,转换机构处于座兜状态。
当该转换机构需要由座兜状态转换为睡篮状态时,捏动横杆上的捏手10-4,捏手10-4通过牵引锁10-5带动相应侧锁定销10-2内移并缩入固定套10-1内,此时锁定机构10解除了对相应锁定套筒9的锁定,仅需将上撑板3、中撑板4放平,即可使转换机构转换成睡篮状态。
实施例四: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1,还包括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2、上撑板3、中撑板4、下撑板5及底撑板6,所述顶撑板2远离上撑板3的一侧与围框1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板6远离下撑板5的一侧与围框1的底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撑板4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上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围框1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与上撑板3、中撑板4之间设有连动机构,当转换机构处于睡篮状态时,上撑板3、中撑板4与下撑板5构成了睡篮的底板,而顶撑板2和底撑板6构成了睡篮的侧板,所述中撑板4和下撑板5之间设有锁定机构10,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
如图8所示,所述锁定机构10包括设置在中撑板4下端的中撑板连接件10-6、设置在下撑板5上端的下撑板连接件10-7,设置在下撑板连接件10-7和中撑板连接件10-6之间的齿轮10-8、及设置在齿轮10-8与下撑板连接件10-7之间的压簧10-11,所述下撑板连接件10-7和中撑板连接件10-6内具有与齿轮10-8配合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中撑板连接件10-6的外侧设有解锁按钮10-9,解锁按钮10-9的内端穿过中撑板连接件10-6后抵设于齿轮10-8上,锁定机构锁定时,齿轮10-8同时卡设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内,此时中撑板4和下撑板5无法相对转动,需要解锁时,按压解锁按钮10-9,解锁按钮带动齿轮10-8全部移入第一齿槽内,此时中撑板4和下撑板5可相对转动。
实施例五:如图9和图10所示,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1,还包括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2、上撑板3、中撑板4、下撑板5及底撑板6,所述顶撑板2远离上撑板3的一侧与围框1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板6远离下撑板5的一侧与围框1的底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撑板4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上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围框1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与上撑板3、中撑板4之间设有连动机构,当转换机构处于睡篮状态时,上撑板3、中撑板4与下撑板5构成了睡篮的底板,而顶撑板2和底撑板6构成了睡篮的侧板,所述上撑板3和中撑板4之间设有锁定机构10,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
如图11所示,所述锁定机构10包括设置在上撑板3下端的上撑板连接件10-10、设置在中撑板4上端的中撑板连接件10-6,设置在上撑板连接件10-10和中撑板连接件10-6之间的齿轮10-8、及设置在齿轮10-8与中撑板连接件10-6之间的压簧10-11,所述中撑板连接件10-6和上撑板连接件10-10内具有与齿轮10-8配合的第三齿槽和第四齿槽,上撑板连接件10-10的外侧设有解锁按钮10-9,解锁按钮10-9的内端穿过中撑板连接件10-6后抵设于齿轮10-8上,锁定机构锁定时,齿轮10-8同时卡设于第三齿槽和第四齿槽内,此时上撑板3和中撑板4无法相对转动,需要解锁时,按压解锁按钮10-9,解锁按钮10-9带动齿轮10-8全部移入第三齿槽内,此时上撑板3和中撑板4可相对转动。
上述五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第一连动杆12和第二连动杆13,第一连动杆12和第二连动杆13的一端同轴销接在连杆7中下部,第一连动杆12和第二连动杆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中撑板4的上部及上撑板3的下部销接连接,所述连杆7上具有供第一连动杆12和第二连动杆13间的销轴穿设且上下滑动的导向槽71。上述第一连动杆12、第二连动杆13及导向槽71的设置可以在转换过程中,对上撑板3及中撑板4之间起到一定的连动作用,即当转动上撑板3(靠背杆)时中撑板4(坐垫杆)相应转动,或当转动中撑板4(坐垫杆)时上撑板3(靠背杆)相应转动。
本发明通过锁定机构10对锁定套筒9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该锁定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便于转换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组装。本发明可根据需要转换成座兜或睡篮,结构简单,转换调节方便,不仅实现了随时切换调整,而且一个车架仅需配备一个转换机构即可实现座兜和睡篮两种功能,无需同时配备两种配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2)、上撑板(3)、中撑板(4)、下撑板(5)及底撑板(6),所述顶撑板(2)远离上撑板(3)的一侧与围框(1)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板(6)远离下撑板(5)的一侧与围框(1)的底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撑板(4)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上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围框(1)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与上撑板(3)、中撑板(4)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顶撑板(2)和上撑板(3)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4)和下撑板(5)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4)和下撑板(5)之间、上撑板(3)和中撑板(4)之间可任意设置一锁定机构或同时任意设置多个锁定机构(10),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当转换机构处于睡篮状态时,锁定机构处于未锁定状态,此时上撑板(3)、中撑板(4)与下撑板(5)构成了睡篮的底板,而顶撑板(2)和底撑板(6)构成了睡篮的侧板,所述顶撑板(2)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连接处、中撑板(4)与下撑板(5)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分别具有一横杆(8),所述围框(1)两侧分别具有上、下两对锁定套筒(9),所述横杆(8)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锁定锁定套筒(9)的锁定机构(10),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10)对锁定套筒(9)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当转换机构处于座兜状态时,顶撑板(2)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连接处、中撑板(4)与下撑板(5)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均被锁定于围框(1)上,此时顶撑板(2)设于围框内侧,中撑板(4)为坐垫部,上撑板(3)为靠背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10)包括分别设置在横杆(8)两端的固定套(10-1)、设置在固定套(10-1)内且可横向移动的锁定销(10-2)、设置在相应侧锁定销(10-2)与固定套(10-1)之间的压簧(10-3)、及两个设置在横杆(8)中部可横向移动的捏手(10-4),所述捏手(10-4)与相应侧锁定销(10-2)之间连接有牵引锁(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8)的中部分别具有便于其上提的拉手,所述锁定套筒(9)具有供锁定销(10-2)插入锁定的锁孔(9-1),所述锁定套筒(9)的底部具有便于锁定销(10-2)缩入固定套(10-1)的导向斜面(9-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第一连动杆(12)和第二连动杆(13),第一连动杆(12)和第二连动杆(13)的一端同轴销接在连杆(7)中下部,第一连动杆(12)和第二连动杆(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中撑板(4)的上部及上撑板(3)的下部销接连接,所述连杆(7)上具有供第一连动杆(12)和第二连动杆(13)间的销轴穿设且上下滑动的导向槽(71)。
CN201510140769.8A 2015-03-27 2015-03-27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Active CN104742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0769.8A CN104742953B (zh) 2015-03-27 2015-03-27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0769.8A CN104742953B (zh) 2015-03-27 2015-03-27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2953A CN104742953A (zh) 2015-07-01
CN104742953B true CN104742953B (zh) 2017-07-25

Family

ID=53583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0769.8A Active CN104742953B (zh) 2015-03-27 2015-03-27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29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82284U (zh) * 2018-07-29 2020-06-30 刘玲芝 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
CN110371173A (zh) * 2019-08-29 2019-10-25 安徽酷豆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坐蔸以及婴儿推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7278A (ja) * 2000-09-20 2002-03-27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ベビーカー
CN2739059Y (zh) * 2004-09-30 2005-11-09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推车的座兜
JP2008272212A (ja) * 2007-04-27 2008-11-13 Graco Childrens Prod Inc 乳幼児用ベッド
CN203439092U (zh) * 2013-07-26 2014-02-19 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睡篮与座兜互换结构
CN203528563U (zh) * 2013-07-08 2014-04-09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推车的座兜
CN204055933U (zh) * 2014-07-31 2014-12-31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座兜及儿童推车
CN204623542U (zh) * 2015-03-27 2015-09-09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7278A (ja) * 2000-09-20 2002-03-27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ベビーカー
CN2739059Y (zh) * 2004-09-30 2005-11-09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推车的座兜
JP2008272212A (ja) * 2007-04-27 2008-11-13 Graco Childrens Prod Inc 乳幼児用ベッド
CN203528563U (zh) * 2013-07-08 2014-04-09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推车的座兜
CN203439092U (zh) * 2013-07-26 2014-02-19 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睡篮与座兜互换结构
CN204055933U (zh) * 2014-07-31 2014-12-31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座兜及儿童推车
CN204623542U (zh) * 2015-03-27 2015-09-09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2953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2953B (zh)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CN102309178B (zh) 幼儿提篮卡座及幼儿床
CN207697788U (zh) 转动关节及具有其的儿童推车
ITMI950538U1 (it) Seggiolone con meccanismo perfezionato di reclinamento
CN204623543U (zh) 婴儿推车的座兜机构
CN204432735U (zh) 一种儿童坐卧部件
CN101961183B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椅
CN202826977U (zh) 中控刹车脚轮系统
CN216140048U (zh) 儿童推车
CN204623542U (zh)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CN201258010Y (zh) 婴儿推车的可调式推把
CN204713186U (zh) 婴儿睡篮和婴儿车
CN102028368A (zh) 一种儿童游戏围框
CN204821671U (zh)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CN105584515B (zh) 可电动转化为提篮的婴儿推车座兜
CN201061390Y (zh) 婴儿床收合装置
CN202115567U (zh) 婴儿推车推杆换向机构
CN104670294A (zh) 可转换为睡篮的儿童座兜机构
CN204586981U (zh)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CN201047483Y (zh) 带同步升降支撑结构的支承座
CN204586986U (zh) 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CN205311684U (zh) 一种可转换为睡篮的座兜机构及具有其的儿童推车
CN102530042A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车机构
CN201825081U (zh) 儿童推车
CN205523800U (zh) 儿童安全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