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0445A -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0445A
CN104740445A CN201510162002.5A CN201510162002A CN104740445A CN 104740445 A CN104740445 A CN 104740445A CN 201510162002 A CN201510162002 A CN 201510162002A CN 104740445 A CN104740445 A CN 104740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constipation
parched
bro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20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0445B (zh
Inventor
武晓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620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0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0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0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0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0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外敷药剂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按重量份数计,大黄3~20份;厚朴3~20份;当归3~20份;麦冬3~20份;玄参5~30份;熟地5~30份;肉桂3~20份;肉苁蓉10~30份;木香3~20份;桑椹子3~20份;焦山楂3~20份;焦神曲3~20份;焦麦芽3~20份;生白术20~40份;火麻仁3~20份;黑芝麻3~20份。本发明采用科学合理的天然绿色植物中药配伍原理,以及专用的使用方法,在同类产品中独具特色,既无激素,又是天然绿色,更无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一般情况下,便秘包括:习惯性便秘、应用止痛药产生的便秘、应用化疗药产生的便秘等。
习惯性便秘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但亦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仅限于功能性便秘,它又包括结肠性便秘与直肠性便秘。因此,患有习惯性便秘的人应及早去医院查明便秘的原因对症治疗。习惯性便秘主要是生活、饮食及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对其治疗如果不纠正这些起因,治疗效果往往较差。
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便秘,这让本就痛苦不堪的病人更是雪上加霜,便秘增加患者痛苦,造成心理压力等负面情绪,影响病情的治疗效果,引起患者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心理因素、药物作用、饮食等,具体如下:
(1)病人一旦被诊断患有癌症,家人们都特别在注重给病人加强营养,而忽视饮食的营养均衡性,尤其是粗细粮搭配的重要性。
(2)很多药物会导致便秘,一旦病人开始服用可能引起便秘的药物,还要同时使用缓泻剂以预防便秘发生。
(3)体质虚弱或其他合并症:乏力、体弱、腹肌无力、营养不良,久病卧床,活动较少,肿瘤导致脊髓受损,伴有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抑郁、焦虑,使用泻药不当,手术或放射治疗后结肠瘫痕狭窄或肿块压迫等。住院后的陌生感或不安的环境,病人一再推迟排便,或改用卧式便盆也容易引起便秘。
当有以上几种情况时,就会出现肠道蠕动缓慢及肠功能紊乱,肠蠕动缓慢则使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久,食物残渣中的水份就会被肠壁过分吸收,进而造成大便干结,引起排便困难。
通常,医生也就是开一些促进排便的药物,嘱咐多吃些粗粮,适当运动,但实际效果不佳。我国中医的历史悠久,中草药宝库的丰富,能否挖掘出效果更好、无副作用的中草药,至今仍然是人们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纯天然的中草药,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该外敷药剂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按重量份数计,大黄3~20份;厚朴3~20份;当归3~20份;麦冬3~20份;玄参5~30份;熟地5~30份;肉桂3~20份;肉苁蓉10~30份;木香3~20份;桑椹子3~20份;焦山楂3~20份;焦神曲3~20份;焦麦芽3~20份;生白术20~40份;火麻仁3~20份;黑芝麻3~20份。
优选的,该外敷药剂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按重量份数计,大黄5~15份;厚朴5~15份;当归5~15份;麦冬5~15份;玄参10~20份;熟地10~20份;肉桂5~15份;肉苁蓉15~25份;木香5~15份;桑椹子5~15份;焦山楂5~15份;焦神曲5~15份;焦麦芽5~15份;生白术25~35份;火麻仁5~15份;黑芝麻5~15份。
优选的,该外敷药剂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按重量份数计,大黄10份;厚朴10份;当归10份;麦冬10份;玄参15份;熟地15份;肉桂10份;肉苁蓉20份;木香10份;桑椹子10份;焦山楂10份;焦神曲10份;焦麦芽10份;生白术30份;火麻仁10份;黑芝麻10份。
所述的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的使用方法,取外敷药剂的原料,采用中草药研磨机打磨至300目的药粉,加入黄酒调制药粉至粘稠状后,填入空白穴位贴,将穴位贴贴敷于穴位:左右天枢、中脘、关元、气海,每次选穴三个以上,每次贴敷4~6小时。
本发明所用中草药等原料的药理和作用如下: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据《本草新编》记载:大黄性甚速,走而不守,善荡涤积滞,调中化食,通利水谷,推陈致新,导瘀血,滚痰涎,破症结,散坚聚,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俱各如神。欲其上升,须加酒制;欲其下行,须入芒硝;欲其速驰,生用为佳;欲其平调,熟煎尤妙。欲其少留,用甘草能缓也。大黄与厚朴等配伍,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
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润燥滑肠、补血和血、抗癌、免疫之功效。中医认为精血同源,血虚者津液也不足,肠液亏乏易致大便秘结。当归可润肠通便,与大黄、熟地配伍治疗血虚便秘,可泻热通便,并广泛用于各种肿瘤,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也有免疫调解和恢复作用。
麦冬: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与玄参、火麻仁等配伍治疗肠燥便秘、大便干结,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治疗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
玄参:味甘、苦、咸,微寒,归脾、胃、肾经,养阴生津,主治津伤便秘。
熟地:味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据《本草从新》记载:“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中医认为阴血同源,养血、滋阴应同步进行,当归与熟地搭配,有两大好处,一是通过补血达到养阴的目的,滋阴又是补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二是当归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补而不滞,熟地和当归结合在一块用远胜于一药单用。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血滋阴,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可改善肠蠕动,抑制大肠的水分吸收,缩短排便时间,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化疗、手术等体虚便秘和产妇产后便秘疗效显著。据《本草经疏》记载:肉苁蓉可治老人便燥闭结。据《本草正义》记载:肉苁蓉滑能通肠,以主大便不爽,颇得捷效,且性本温润,益阴通阳,故通腑而不伤津液,尤其独步耳。
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与大黄配伍,治疗大便不通。
桑椹子:味甘,性寒,入心、肝、肾经,补肝益肾、生津润肠,可用于治疗津伤内热消渴、阴虚肺燥干咳、津伤肠燥便秘,配伍养阴生津药。凡津伤口渴消渴者,可与麦冬等同用,以增滋阴生津止渴之效。
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这三味药合用,因为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焦麦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药合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其中:
焦麦芽,据《药性论》记载: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据《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焦麦芽能入脾胃,消化一切饮食积聚,为补助脾胃之辅佐品,若与玄参、白术并用,能运化其补益之力,不至作胀满,为其性善消化,兼能通利二便,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
焦神曲,性温,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病证。
焦山楂,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生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运脾通便。生白术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早在《本草纲目》里面就有着生白术的记载,生白术可以用来健脾胃促消化和止汗。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白术水煎液对家兔离体肠管活动的影响与肠管所处机能状态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有兴奋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作用而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受肾上腺素作用而处于抑制状态时,白术又呈兴奋作用,皆能使肠管活动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水平。用色素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证实白术水煎液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白术水煎液灌胃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炭末胶液运动有明显加强作用。阿托品能明显抑制自术兴奋肠管的作用,推测其兴奋肠运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M-胆碱受体而产生的。
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祛风的功效,特别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据《药品化义》记载:麻仁,能润肠,体润能去燥,利于大肠气结便闭。据《本草思辨录》记载:仲景麻仁丸证,是脾受胃强之累而约而不舒。夫脾约由于胃强,治脾焉得不兼治胃,胃不独降,有资于肺,肺亦焉得不顾,故又佐以大黄、厚朴攻胃,病由胃生,而以脾约标名者,以此为太阳阳明非正阳阳明也。
黑芝麻:黑芝麻药食两用,具有“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等保健功效,被视为滋补圣品。一方面是因为含有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另一方面是因为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珍贵的芝麻素及黑色素。黑芝麻还可以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抑菌防腐,润肠通便,保护肝脏,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和抗癌和降血糖作用等多种功效。有习惯性便秘的人,肠内存留的毒素会伤害人的肝脏,也会造成皮肤的粗糙。黑芝麻能滑肠治疗便秘,并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本发明穴位贴敷原理如下: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一方面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
本发明配穴原理如下:
天枢(左右):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中脘: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关元:补肾培元、温阳固脱,配天枢,调理肠胃。
气海:利下焦、补元气、行气散滞。主治下腹疼痛,大便不通。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传统口服治疗便秘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治疗效果不明显。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习惯性便秘、应用止痛药产生的便秘、应用化疗药产生的便秘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结合现代有关研究资料和长期临床实践,认为肠、肝、脾、心、肾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发明采用外敷药剂穴位贴敷法,将大黄、厚朴、当归、麦冬、玄参、熟地、肉桂、肉苁蓉、木香、桑椹子、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生白术、火麻仁、黑芝麻组合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配合使用,并且将多组配伍有机的结合,如:大黄、厚朴,泻下攻积,治疗实热便秘。熟地、玄参、麦冬:养阴生津,治疗阴虚便秘。生白术、焦三仙:生白术大量运脾通便,配合焦三仙消积化滞,起推动作用,治疗气虚便秘。肉苁蓉、肉桂:养阴血润肠通便,治疗血虚便秘。当归、桑椹子、火麻仁、黑芝麻:合用润肠通便。本发明采用科学合理的天然绿色植物中药配伍原理,以及专用的使用方法,在同类产品中独具特色,既无激素,又是天然绿色,更无毒副作用。
2、临床上肿瘤患者便秘诱因:(1)习惯性便秘;(2)应用止痛药;(3)应用化疗药。为了表明本发明药物对便秘的治疗效果,采用该外敷药剂用于治疗便秘病例110人次,应用便秘穴位贴敷治疗后,便秘症状缓解总有效率约88%(显效69人,有效28人)。本发明采用纯天然的中草药等原料组成,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适合便秘患者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成分和含量如下:
按重量份数计,大黄10份;厚朴10份;当归10份;麦冬10份;玄参15份;熟地15份;肉桂10份;肉苁蓉20份;木香10份;桑椹子10份;焦山楂10份;焦神曲10份;焦麦芽10份;生白术30份;火麻仁10份;黑芝麻10份。
每副药剂约200克,每次用量20克,平均分为5份(5个穴位:天枢(左右)、中脘、关元、气海,每个穴位4g药粉)。每次配绍兴黄酒5ml,调制药粉至粘稠状,填入空白穴位贴(长×宽为6cm×6cm,内径2cm),穴位贴敷每次贴敷4~6小时。
临床病例:
患者杨某,男,62岁,肺恶性肿瘤,长期口服奥施康定止痛药物,长期排便费力,应用口服通便药,效果不佳,4~5天排便一次,大便干结难下,辩证属实热型便秘。应用便秘穴位贴敷后,能达到2~3天排便,症状较前有所缓解,治疗有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成分和含量如下:
按重量份数计,大黄15份;厚朴5份;当归15份;麦冬5份;玄参20份;熟地10份;肉桂15份;肉苁蓉25份;木香5份;桑椹子15份;焦山楂5份;焦神曲15份;焦麦芽5份;生白术25份;火麻仁15份;黑芝麻5份。
每副药剂约200克,每次用量20克,平均分为5份(5个穴位:天枢(左右)、中脘、关元、气海,每个穴位4g药粉)。每次配绍兴黄酒5ml,调制药粉至粘稠状,填入空白穴位贴(长×宽为6cm×6cm,内径2cm),穴位贴敷每次贴敷4~6小时。
临床病例:
患者徐某,女,74岁。直肠恶性肿瘤术后3年,老年习惯性便秘,长期口服药物及手法排便,排便无力,辩证属气虚型便秘。第一次应用便秘穴位贴敷4小时后,排便一次。连续应用穴位贴敷期间,1~2日排便一次,排便费力症状较前明细缓解。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成分和含量如下:
按重量份数计,大黄17份;厚朴3份;当归17份;麦冬3份;玄参30份;熟地5份;肉桂17份;肉苁蓉10份;木香3份;桑椹子17份;焦山楂3份;焦神曲17份;焦麦芽3份;生白术35份;火麻仁17份;黑芝麻3份。
每副药剂约200克,每次用量20克,平均分为5份(5个穴位:天枢(左右)、中脘、关元、气海,每个穴位4g药粉)。每次配绍兴黄酒5ml,调制药粉至粘稠状,填入空白穴位贴(长×宽为6cm×6cm,内径2cm),穴位贴敷每次贴敷4~6小时。
临床病例:
患者闫某,女,53岁,肺恶性肿瘤,入院化疗,化疗期间便秘严重,每次化疗必须口服通便药物,3~4日排便一次。化疗期间配合便秘穴位贴敷后,1~2日排便一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成分和含量如下:
按重量份数计,大黄4份;厚朴16份;当归4份;麦冬16份;玄参5份;熟地30份;肉桂4份;肉苁蓉27份;木香16份;桑椹子4份;焦山楂16份;焦神曲4份;焦麦芽16份;生白术18份;火麻仁4份;黑芝麻16份。。
每副药剂约200克,每次用量20克,平均分为5份(5个穴位:天枢(左右)、中脘、关元、气海,每个穴位4g药粉)。每次配绍兴黄酒5ml,调制药粉至粘稠状,填入空白穴位贴(长×宽为6cm×6cm,内径2cm),穴位贴敷每次贴敷4~6小时。
临床病例:
患者刘某,女,62岁。结肠恶性肿瘤,肝转移,腹腔转移,不完全肠梗阻,排气排便费力。入院后应用便秘穴位贴敷,排气排便较前增多。肠梗阻症状较前缓解。

Claims (4)

1.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其特征在于,该外敷药剂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
按重量份数计,大黄3~20份;厚朴3~20份;当归3~20份;麦冬3~20份;玄参5~30份;熟地5~30份;肉桂3~20份;肉苁蓉10~30份;木香3~20份;桑椹子3~20份;焦山楂3~20份;焦神曲3~20份;焦麦芽3~20份;生白术20~40份;火麻仁3~20份;黑芝麻3~20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其特征在于,优选的,该外敷药剂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
按重量份数计,大黄5~15份;厚朴5~15份;当归5~15份;麦冬5~15份;玄参10~20份;熟地10~20份;肉桂5~15份;肉苁蓉15~25份;木香5~15份;桑椹子5~15份;焦山楂5~15份;焦神曲5~15份;焦麦芽5~15份;生白术25~35份;火麻仁5~15份;黑芝麻5~15份。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其特征在于,优选的,该外敷药剂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
按重量份数计,大黄10份;厚朴10份;当归10份;麦冬10份;玄参15份;熟地15份;肉桂10份;肉苁蓉20份;木香10份;桑椹子10份;焦山楂10份;焦神曲10份;焦麦芽10份;生白术30份;火麻仁10份;黑芝麻10份。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外敷药剂的原料,采用中草药研磨机打磨至300目的药粉,加入黄酒调制药粉至粘稠状后,填入空白穴位贴,将穴位贴贴敷于穴位:左右天枢、中脘、关元、气海,每次选穴三个以上,每次贴敷4~6小时。
CN201510162002.5A 2015-04-08 2015-04-08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4740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2002.5A CN104740445B (zh) 2015-04-08 2015-04-08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2002.5A CN104740445B (zh) 2015-04-08 2015-04-08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0445A true CN104740445A (zh) 2015-07-01
CN104740445B CN104740445B (zh) 2018-05-22

Family

ID=5358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2002.5A Active CN104740445B (zh) 2015-04-08 2015-04-08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044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6887A (zh) * 2016-05-07 2016-07-27 刘洋 一种有助于新陈代谢的穴位贴
CN108653624A (zh) * 2018-08-15 2018-10-16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人民医院 一种治疗老年便秘的消积膏贴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7440A (ja) * 1988-01-30 1989-08-09 Showa Kosan Kk 薬用植物又はその抽出物入り便秘飴
CN1879795A (zh) * 2006-05-05 2006-12-20 张军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7440A (ja) * 1988-01-30 1989-08-09 Showa Kosan Kk 薬用植物又はその抽出物入り便秘飴
CN1879795A (zh) * 2006-05-05 2006-12-20 张军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山西中医》 *
孙玉玲: "自拟增液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50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徐延翰等: "《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 31 October 2004,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6887A (zh) * 2016-05-07 2016-07-27 刘洋 一种有助于新陈代谢的穴位贴
CN108653624A (zh) * 2018-08-15 2018-10-16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人民医院 一种治疗老年便秘的消积膏贴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0445B (zh) 201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3587A (zh) 一种治疗脾胃虚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23598A (zh) 一种治疗脾胃虚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05707A (zh) 理气健脾、燥湿除痰的中药制剂
CN104958646A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6944B (zh) 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
CN107441409A (zh) 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1215A (zh) 一种治疗脾虚胃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6717B (zh) 一种内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430105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67126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40445A (zh)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敷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49685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6038820A (zh) 一种改善功能性便秘的食药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3024B (zh) 糖尿病辩证的中药组合物
CN101204558B (zh)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中药药剂
CN103550548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40820A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CN100534468C (zh) 一种内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5412424A (zh) 一种含有艾叶的润肠通便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679A (zh) 治疗便秘的一种中药组合物
CN103977337A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
CN10387748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口服液
CN102430004B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
CN101810751B (zh) 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发炎的中药制剂
CN104623611A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4

Address after: 110 000 No. 44 Xiaohe Road, Dadong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44 Xiaoheyan Road, Dadong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0042, 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atentee before: Wu Xiaobi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