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7611A - 用于管理无线介质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无线介质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7611A
CN104737611A CN201280076548.3A CN201280076548A CN104737611A CN 104737611 A CN104737611 A CN 104737611A CN 201280076548 A CN201280076548 A CN 201280076548A CN 104737611 A CN104737611 A CN 104737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ransmission
network
typ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65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加法里安
S·P·阿伯拉翰
G·切瑞安
S·梅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37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6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各个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管理能够同时传送多个数据信道的无线介质的利用率。多个消息被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无线介质上传输。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第一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延迟存储在队列中的每一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消息所使用的连接的状态来延迟该消息。例如,如果连接处于爬升或慢启动阶段,则可以不延迟该消息。也可基于消息类型来延迟消息。例如,可以不延迟由交互式应用(诸如web浏览器或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生成的消息。

Description

用于管理无线介质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
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环境中通信的系统、方法和设备。本文的某些方面提供在利用MIMO时改善对无线介质的利用率。
背景技术
在许多电信系统中,通信网络被用于在若干个空间上分开的交互设备之间交换消息。网络可根据地理范围来分类,该地理范围可以例如是城市区域、局部区域、或者个人区域。此类网络会分别被命名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或个域网(PAN)。网络还根据用于互连各种网络节点和设备的交换/路由技术(例如,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用于传输的物理介质的类型(例如,有线-无线)、和所使用的通信协议集(例如,网际协议集、SONET(同步光学联网)、以太网等)而有所不同。
当网络元件是移动的并由此具有动态连通性需求时,或者在网络架构以自组织(ad hoc)拓扑结构而非固定拓扑结构来形成的情况下,无线网络往往是优选的。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微波、红外、光等频带中的电磁波以非制导传播模式来采用无形的物理介质。在与固定的有线网络相比较时,无线网络有利地促成用户移动性和快速的现场部署。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TE-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一般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即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即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这种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
MIMO系统采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由这Nt个发射天线及Nr个接收天线构成的MIMO信道可被分解为Ns个也被称为空间信道的独立信道,其中Ns≤min{Nt,Nr}。这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维度。如果由这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创生的附加维度得以利用,则MIMO系统就能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大的可靠性)。
MIMO系统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操作两者。在TDD系统中,前向和反向链路传输是在相同的频率区划上,从而互易性原理可允许从反向链路信道来估计前向链路信道。在FDD和TDD两种系统中,从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及其它方法等可被用以将信道状态信息传达给基站。基站处的该信道状态信息使得当在基站处有多个天线可用时该基站能够在前向链路上提取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概述
本发明的系统、方法和设备各自具有若干方面,其中并非仅靠任何单一方面来负责其期望属性。在不限制如由所附权利要求所表达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现在将简要地讨论一些特征。在考虑此讨论后,并且尤其是在阅读题为“详细描述”的章节之后,将理解本发明的特征是如何提供包括用于传达长数据分组的改进办法的优点的。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理能够同时传送多个信道的无线介质的利用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无线介质上传输,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第一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延迟存储在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
所公开的另一方面是一种用于增加能够同时传送多个信道的无线介质的利用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无线介质上传输,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延迟存储在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
所公开的另一方面是一种用于增加无线介质的利用率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无线介质上传输的装置,用于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的装置,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延迟存储在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的装置。
所公开的另一方面是一种包括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一种管理能够同时传送多个信道的无线介质的利用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无线介质上传输,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第一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延迟存储在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
附图简述
图1解说了其中可采用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解说了可在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采用的无线设备中利用的各种组件。
图3是解说分组调度器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4解说了可在图2的无线设备中用于接收无线通信的各种组件。
图5是可在无线设备(诸如图2的无线设备)中实现以传送无线通信的示例性MIMO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6是可在无线设备(诸如图2的无线设备)中实现以接收无线通信的示例性MIMO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7是解说MIMO系统(诸如图6中解说的MIMO系统600)中的调度器的一种实现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8是解说实现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实施例的调度器的一种实现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9是解说实现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实施例的调度器的一种实现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0解说由使用图7的调度器的站以及由使用图8的调度器的站对相同数据的传输。
图11是用于在无线网络上传送数据的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A是用于在无线网络上传送数据的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B是用于在无线网络上传送数据的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是可在无线通信系统100内采用的示例性设备1350的功能框图。
详细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新颖系统、装置和方法的各种方面。然而,本教义公开可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被限定于本公开通篇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结构或功能。确切而言,提供这些方面是为了使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基于本文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领会,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本文所公开的这些新颖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的任何方面,不论其是独立实现的还是与本发明的任何其他方面组合实现的。例如,可以使用本文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实践方法。另外,本发明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作为本文中所阐述的本发明各种方面的补充或者与之不同的其他结构、功能性、或者结构及功能性来实践的装置或方法。应当理解,本文披露的任何方面可以由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来实施。
尽管本文描述了特定方面,但这些方面的众多变体和置换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尽管提到了优选方面的一些益处和优点,但本公开的范围并非旨在被限定于特定益处、用途或目标。确切而言,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宽泛地适用于不同的无线技术、系统配置、网络、和传输协议,其中一些藉由示例在附图和以下对优选方面的描述中解说。详细描述和附图仅仅解说本公开而非限定本公开,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技术方案来定义。
无线网络技术可包括各种类型的无线局域网(WLAN)。WLAN可被用于采用广泛使用的联网协议来将近旁设备互连在一起。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可应用于任何通信标准,诸如WiFi、或者更一般地IEEE 802.11无线协议族中的任何成员。例如,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可被用作使用亚1GHz频带的IEEE 802.11ah协议的一部分。
在一些方面,亚千兆赫频带中的无线信号可根据802.11ah协议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直接序列扩频(DSSS)通信、OFDM和DSSS通信的组合、或其他方案来传送。802.11ah协议的实现可被用于传感器、计量、和智能网格网络。有利地,实现802.11ah协议的某些设备的各方面可以比实现其他无线协议的设备消耗更少的功率,和/或可被用于跨相对较长的距离(例如,约1公里或更长)来传送无线信号。
本文中所描述的某些设备可进一步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并且可被实现为802.11ah标准的一部分。MIMO系统采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由这NT个发射天线及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被分解为NS个也被称为空间信道或流的独立信道,其中NS≤min{NT,NR}。这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维度。如果由这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创生的附加维度得以利用,则MIMO系统就能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大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现中,WLAN包括作为接入无线网络的组件的各种设备。例如,可以有两种类型的设备:接入点(“AP”)和客户端(亦称为站,或“STA”)。一般而言,AP用作WLAN的中枢或基站,而STA用作WLAN的用户。例如,STA可以是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等。在一示例中,STA经由遵循WiFi(例如IEEE 802.11协议,诸如802.11ah)的无线链路连接到AP以获得到因特网或到其他广域网的一般连通性。在一些实现中,STA也可被用作AP。
接入点(“AP”)还可包括、被实现为、或被称为B节点、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演进型B节点(eNodeB)、基站控制器(“BSC”)、基收发机站(“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电路由器、无线电收发机或其他某个术语。
站“STA”还可包括、被实现为、或被称为接入终端(“AT”)、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设备、用户装备或其他某个术语。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至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某种合适的处理设备。因此,本文所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被纳入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设备)、便携式通信设备、手持机、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据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游戏设备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被配置成经由无线介质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中。
如以上所讨论的,本文描述的某些设备可实现例如802.11ah标准。此类设备(无论是用作STA或AP还是其他设备)可被用于智能计量或者用在智能电网中。此类设备可提供传感器应用或者用在家庭自动化中。这些设备可取代或者附加地用在医疗保健环境中,例如用于个人医疗保健。这些设备也可被用于监督以使得能够实现范围扩展的因特网连通性(例如,以供与热点联用)、或者实现机器对机器通信。
图1解说了其中可采用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按照无线标准(例如802.11ah标准)来操作。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AP 104,其与STA 106a、106b、106c、106d(合称为STA 106)通信。
可以将各种过程和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在AP 104与STA 106之间的传输。例如,可以根据OFDM/OFDMA技术在AP 104与STA 106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如果是这种情形,则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被称为OFDM/OFDMA系统。替换地,可以根据CDMA技术在AP 104与STA 106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如果是这种情形,则无线通信系统100可被称为CDMA系统。
促成从AP 104至一个或多个STA 106的传输的通信链路可被称为下行链路(DL)108,而促成从一个或多个STA 106至AP 104的传输的通信链路可被称为上行链路(UL)110。替换地,下行链路108可被称为前向链路或前向信道,而上行链路110可被称为反向链路或反向信道。
AP 104可充当基站并提供基础服务区域(BSA)102中的无线通信覆盖。AP 104连同与该AP 104相关联并使用该AP 104来通信的诸STA 106一起可被称为基本服务集(BSS)。应注意,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不具有中央AP 104,而是可以作为STA 106之间的对等网络起作用。相应地,本文中所描述的AP 104的功能可替换地由一个或多个STA 106来执行。
图2解说了可在无线通信系统100内可采用的无线设备202中使用的各种组件。无线设备202是可被配置成实现本文描述的各种方法的设备的示例。例如,无线设备202可包括图1的AP 104或者诸STA 106之一。
无线设备202可包括控制无线设备202的操作的处理器204。处理器204也可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者的存储器206向处理器204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206的一部分还可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处理器204通常基于存储器206内存储的程序指令来执行逻辑和算术运算。存储器206中的指令可以是可执行的以实现本文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204可包括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的处理系统或者可以是其组件。这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用通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控制器、状态机、选通逻辑、分立硬件组件、专用硬件有限状态机、或能够对信息执行演算或其他操纵的任何其他合适实体的任何组合来实现。
处理系统还可包括用于存储软件的机器可读介质。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指任何类型的指令,无论其被称作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是其他。指令可包括代码(例如,呈源代码格式、二进制代码格式、可执行代码格式、或任何其他合适的代码格式)。这些指令在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系统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
无线设备202还可包括外壳208,该外壳可包括发射机210和接收机212以允许在无线设备202和远程位置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和接收。发射机210和接收机212可被组合成收发机214。天线216可被附连至外壳208并且电耦合至收发机214。无线设备202还可包括(未示出)多个发射机、多个接收机、多个收发机、和/或多个天线。
无线设备202还可包括可被用于力图检测和量化由收发机214收到的信号电平的信号检测器218。信号检测器218可检测诸如总能量、每副载波每码元能量、功率谱密度之类的信号以及其它信号。无线设备202还可包括用于处理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20。DSP 220可被配置成生成数据单元以供传输。在一些方面,数据单元可包括物理层数据单元(PPDU)。在一些方面,PPDU被称为分组。
在一些方面,无线设备202可进一步包括用户接口222。用户接口222可包括按键板、话筒、扬声器、和/或显示器。用户接口222可包括向无线设备202的用户传达信息和/或从该用户接收输入的任何元件或组件。
无线设备202的各种组件可由总线系统226耦合在一起。总线系统226可包括例如数据总线,以及除了数据总线之外还有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无线设备202的各组件可耦合在一起或者使用某种其他机制来接受或提供彼此的输入。
尽管图2中解说了数个分开的组件,但这些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组合或者共同地实现。例如,处理器204可被用于不仅实现以上关于处理器204描述的功能性,而且还实现以上关于信号检测器218和/或DSP 220描述的功能性。另外,图2中解说的每个组件可使用多个分开的元件来实现。另外,处理器204可被用于实现所描述的组件、模块、电路、或类似物中的任一者,或者每一者可使用多个分开的元件来实现。
如以上所讨论的,无线设备202可包括AP 104或STA 106,并且可被用于传送和/或接收通信。图3解说了可在无线设备202中用于传送无线通信的各种组件。图3中所解说的组件可以例如被用于传送OFDM通信。在一些方面,图3所示的组件被用来传送时间较长的和/或包括插在多个数据码元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训练字段的数据单元,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的。
图3的无线设备202a可包括调制器302,该调制器302被配置成调制诸比特以供传输。例如,调制器302可例如通过根据星座将诸比特映射至多个码元来从接收自处理器204(图2)或用户接口222(图2)的比特确定多个码元。这些位可对应于用户数据或者控制信息。在一些方面,这些位是在码字中接收的。在一个方面,调制器302包括QAM(正交振幅调制)调制器,例如16-QAM调制器或者64-QAM调制器。在其他方面,调制器302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器或者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器。
无线设备202a可进一步包括变换模块304,该变换模块304被配置成将来自调制器302的码元或以其他方式调制的比特转换到时域中。在图3中,变换模块304被解说为是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模块来实现的。在一些实现中,可以有变换不同大小的数据单元的多个变换模块(未示出)。在一些实现中,变换模块304自身可被配置成变换不同大小的数据单元。例如,变换模块304可配置有多种模式,并且可在每种模式中使用不同的点数来转换码元。例如,IFFT可具有在其中32个点被用于将正在32个频调(即,副载波)上传送的码元转换到时域中的模式,以及在其中64个点被用于将正在64个频调上传送的码元转换到时域中的模式。由变换模块304使用的点数可被称为变换模块304的大小。
在图3中,调制器302和变换模块304被解说为在DSP 320中实现。然而,在一些方面,调制器302和变换模块304中的一者或两者是在处理器204中或者是在无线设备202的另一元件中实现的(例如,参见以上参照图2的描述)。
如以上所讨论的,DSP 320可被配置成生成数据单元以供传输。在一些方面,调制器302和变换模块304可被配置成生成包括多个字段的数据单元,该多个字段包括控制信息和多个数据码元。包括控制信息的字段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训练字段和一个或多个信号(SIG)字段。这些训练字段中的每一个训练字段可包括已知的位序列或码元序列。这些SIG字段中的每一个SIG字段可包括关于数据单元的信息,例如对数据单元的长度或数据率的描述。
在一些方面,DSP 320被配置成在多个数据码元之间插入一个或多个训练字段。DSP 320可基于从处理器204(图2)接收到的和/或存储在存储器206(图2)中或DSP 320的一部分中的信息来确定一个或多个训练字段在数据单元中的定位或位置。将训练字段插入数据单元中将被更详细讨论。
返回至图3的描述,无线设备202a可进一步包括数模转换器(D/A)306,该数模转换器306被配置成将变换模块的输出转换成模拟信号。例如,变换模块306的时域输出可由数模转换器306转换成基带OFDM信号。数模转换器306可实现在图2的处理器204或无线设备202的另一元件中。在一些方面,数模转换器306实现在收发机214(图2)中或者在数据发射处理器中。
模拟信号可由发射机310来无线地传送。模拟信号可在由发射机310传送之前被进一步处理,例如被滤波或者被上变频至中频或载波频率。在图3中所解说的方面,发射机310包括发射放大器308。在被传送之前,模拟信号可由发射放大器308放大。在一些方面,放大器308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
发射机310被配置成基于模拟信号在无线信号中传送一个或多个分组或数据单元。这些数据单元可使用处理器204(图2)和/或DSP 320来生成,例如使用以上所讨论的调制器302和变换模块304来生成。可如上所述地生成和传送的数据单元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在一些方面,发射机310被配置成在大约2.5MHz或1.25MHz或更低的带宽上传送数据单元。在使用这样的带宽时,数据单元的传输可以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执行。例如,包括500个字节或八位位组的数据单元可以在大约11毫秒的时段上传送。此种传输与根据802.11ac标准在大约20MHz的带宽上实现的相当的传输相比慢大约十六倍。
图4解说了可在图2的无线设备202中使用以接收无线通信的各种组件。图4中所解说的组件可以例如被用于接收OFDM通信。在一些方面,图4中所解说的组件被用来接收时间较长的和/或包括插在多个数据码元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训练字段的数据单元,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的。例如,图4中所解说的组件可被用于接收由以上关于图3所讨论的组件传送的数据单元。
无线设备202b的接收机412被配置成接收无线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分组或数据单元。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可被接收和解码或如以下讨论的以其他方式处理的数据单元。
在一些方面,接收机412被配置成在大约2.5MHz或1.25MHz或更低的带宽上接收数据单元。在使用这样的带宽时,数据单元的接收可以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执行,例如当数据单元包括500字节时对该数据单元的接收可以在大约11毫秒内执行。在此时间期间,在其上接收数据单元的信道可能变化。例如,信道状况可能由于无线设备202b或传送数据单元的设备的移动、或者由于天气或诸如各种障碍物的引入等其它环境状况而变化。在此类情况下,如果无线设备202b使用在开始接收数据单元时确定的设置,则在数据单元末尾附近的信息可能未被正确地解码。然而,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无线设备202b可使用插在多个数据码元之间的训练字段来形成对信道的经更新的估计,以便适当地解码数据码元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图4中所解说的方面,接收机412包括接收放大器401。接收放大器401可被配置成放大由接收机412接收的无线信号。在一些方面,接收机412被配置成使用自动增益控制(AGC)规程来调整接收放大器401的增益。在一些方面,自动增益控制使用一个或多个接收到的训练字段(诸如举例而言接收到的短训练字段(STF))中的信息来调整增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用于执行AGC的方法。在一些方面,放大器401包括LNA。
无线设备202b可包括模数转换器410,该模数转换器(A/D)410被配置成将来自接收机410的经放大无线信号转换成其数字表示。继被放大之后,无线信号可在由数模转换器410转换之前被处理,例如被滤波或者被下变频至中频或基带频率。模数转换器410可实现在无线设备202(图2)的处理器204或另一元件中。在一些方面,模数转换器410实现在收发机中或者在数据接收处理器中。
无线设备202b可进一步包括变换模块404,该变换模块404被配置成将无线信号的表示转换成频谱。在图4中,变换模块404被解说为是由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模块来实现的。在一些方面,变换模块可针对其使用的每个点标识一码元。如以上参照图3所描述的,变换模块404可配置有多种模式,并且可在每种模式中使用不同点数来转换信号。例如,变换模块404可具有在其中32个点被用于将在32个频调上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频谱的模式、以及在其中64个点被用于将在64个频调上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频谱的模式。由变换模块404使用的点数可被称为变换模块404的大小。在一些方面,变换模块404可标识其使用的每个点的码元。
无线设备202b可进一步包括信道估计器与均衡器405,该信道估计器与均衡器405被配置成形成对在其上接收到数据单元的信道的估计,并且基于该信道估计来移除该信道的某些效应。例如,信道估计器可被配置成逼近信道函数,并且信道均衡器可被配置成在频谱中对数据应用该函数的逆函数。
在一些方面,信道估计器与均衡器405使用一个或多个接收到的训练字段(诸如举例而言长训练字段(LTF))中的信息来估计信道。信道估计可基于在数据单元开始处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LTF来形成。此信道估计可随后被用于均衡跟随于该一个或多个LTF后面的数据码元。在某个时间段之后或者在某个数目的数据码元之后,可在数据单元中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LTF。可使用这些附加LTF来更新信道估计或者形成新的估计。该新的或经更新的信道估计可被用于均衡跟随于这些附加的LTF后面的数据码元。在一些方面,该新的或经更新的信道估计被用于重新均衡居于这些附加的LTF前面的数据码元。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用于形成信道估计的方法。
无线设备202b可进一步包括解调器406,该解调器406被配置成解调经均衡的数据。例如,解调器406可以例如通过在星座中倒转位至码元的映射来从变换模块404和信道估计器与均衡器405输出的码元确定多个位。这些比特可被处理器204(图2)处理或评估,或者被用于向用户接口222(图2)显示或以其他方式向其输出信息。以此方式,数据和/或信息可被解码。在一些方面,这些位对应于码字。在一个方面,解调器406包括QAM(正交振幅调制)解调器,例如,16-QAM解调器或者64-QAM解调器。在其他方面,解调器406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解调器或者正交相移键控(QPSK)解调器。
在图4中,变换模块404、信道估计器与均衡器405以及解调器406被解说为是在DSP 420中实现的。然而,在一些方面,变换模块404、信道估计器与均衡器405、以及解调器406中的一者或多者实现在处理器204中或者在无线设备202的另一元件中(例如,参见以上参照图2的描述)。
如以上所讨论的,在接收机412处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使用以上所描述的功能或组件,数据单元或其中的数据码元可被解码、评估、或以其他方式评估或处理。例如,处理器204(图2)和/或DSP 420可被用于使用变换模块404、信道估计器与均衡器405、和解调器406来解码数据单元中的数据码元。
由AP 104和STA 106交换的数据单元可包括控制信息或数据,如以上所讨论的。在物理(PHY)层,这些数据单元可被称为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在一些方面,PPDU可被称为分组或物理层分组。每个PPDU可包括前置码和有效载荷。前置码可包括训练字段和SIG字段。有效载荷可包括例如媒体接入控制(MAC)头部或其他层的数据、和/或用户数据。有效载荷可使用一个或多个数据码元来传送。本文的系统、方法和设备可利用具有也插在有效载荷中的数据码元之间的训练字段的数据单元。
图3中示出的无线设备202a示出了要在天线上传送的单条发射链的示例。图4中示出的无线设备202b示出了要通过天线接收的单条接收链的示例。在一些实现中,无线设备202a和202b可实现使用多个天线来同时发射数据的MIMO系统的一部分。
图5是可在无线设备(诸如图2的无线设备202)中实现以传送和接收无线通信的MIMO系统的功能框图。该MIMO系统可使用参照图3所描述的组件中的一些或全部。要在接收机的输出端接收的供传输的比特被提供给编码器504。编码器504可对比特流应用前向纠错(FEC)码。FEC码可包括分块码、卷积码、或类似码等。经编码比特被提供给交织系统505,该交织系统505将经编码比特分布到N个传输流中。
交织系统505包括流解析器506,该流解析器506将来自编码器504的输入比特流解析至N个空间流交织器508a、508b和508n。流解析器506可被提供这数个空间流并且在循环法基础上解析诸比特。也可以使用其他解析函数。可被使用的一个解析函数是kn=NTX*k+n(即,每空间流一个比特随后进到下一空间流的形式的循环法,其中kn是输入比特索引并且NTX是发射机/空间流的数目)。也可以使用另一更一般化的函数f(k,n),例如,向一空间流发送两个比特,随后移至下一空间流。每个交织器508a、508b和508n可随后各自分布诸比特,以使得因衰落或其他信道状况导致的差错可得以恢复。下文中可将交织器508a、508b和508n称为交织器508。
每个传输流可随后被调制器502a、502b或502n调制。如以上参照图3所描述的,可通过使用诸如QPSK(正交相移键控)调制、BPSK(一次映射一个比特)、16-QAM(映射六个比特构成的组)、64-QAM及类似调制等的调制技术来调制这些比特。每个流的经调制比特可被提供给变换模块510a、510b和510n。在一些实现中,变换模块510a、510b和510n可执行离散时间傅里叶逆变换(IDFT)以将经调制比特从频域转换到时域中。变换模块510a、510b和510n可根据如以上参照图3所描述的不同模式来操作。例如,变换模块510a、510b和510n可被配置成根据32点模式或64点模式来操作。在一些实现中,可以使用空时块编码(STBC)来编码经调制比特,并且可以在其被提供给变换模块510a、510b和510n之前执行空间映射。在已为每个空间流将经调制比特转换成时域信号之后,该时域信号可经由如以上参照图3所描述的转换器512a、512b和512n转换成模拟信号。这些信号可随后使用发射机514a、514b和514c并且使用天线516a、516b或516n在期望频率带宽(例如,1MHz、2MHz、4MHz、8MHz、和16MHz、或更高)上发射到无线的无线电空间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516a、516b和516n是相异的且空间上分开的天线。在其他实施例中,相异的信号可被组合到少于N个天线的不同极化中。其示例为空间旋转或空间扩展完成并且在多个空间流被映射在单个天线上的情况。此外,应当理解,相异的空间流可按不同的方式来组织。例如,发射天线可承载来自一个以上空间流的数据,或者若干个发射天线可承载来自一空间流的数据。例如,考虑具有4个发射天线和2个空间流的发射机的情形。每个空间流可被映射到两个发射天线上,所以两个天线携带来自仅一个空间流的数据。
图6是可在无线设备(诸如图2的无线设备202)中实现以接收无线通信的示例性MIMO系统600的功能框图。该MIMO系统可使用参照图4所描述的组件中的一些或全部。无线设备202b可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图5的天线516a、516b和516n的传输。无线设备202b在耦合至N个接收电路的N个天线518a、518b和518n或618a、618b和618n(在恰适的情况下将分开的极化算在内)处接收来自信道的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提供给各自可包括被配置成放大收到信号的放大器的接收机620a、620b和620n。这些信号可随后经由转换器622a、622b和622n转换成数字形式。
经转换信号可随后经由变换模块624a、624b和624n转换成频谱。如以上所描述的,变换模块624a、624b和624n可根据各种模式并且根据所使用的大小和带宽(例如,32点、64点等)来操作。经变换信号可被提供给相应的可类似于以上参照图4所描述地起作用的信道估计器与均衡器块626a、626b和626n。在信道估计之后,输出可被提供给MIMO检测器628(例如,对应于图5的MIMO检测器528),该MIMO检测器628可随后将其输出提供给可根据以上所描述的调制技术之一来解调诸比特的解调器630a、630b和630n。经解调比特可随后被提供给解交织器632a、632b和632n,这些解交织器632a、632b和632n可将诸比特传递到流反解析器(de-parser)634中,该流反解析器634可将这些比特以单个比特流的形式提供给解码器636(例如,对应于图5的解码器536),该解码器636可将这些比特解码成恰适的数据流。
图7是解说MIMO系统(诸如图6中解说的MIMO系统600)中的调度器的一种实现的操作的时序图。图7示出了无线节点701和网络715。在一实施例中,无线节点701可以是无线设备202,如图2所解说的。图7中所示的MIMO网络715的实施例可以支持同时在最多三个(3)信道上进行数据传输。无线节点701内实现有网络应用705和调度器710。在一实施例中,网络应用705和调度器710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在无线设备202的存储器组件206中的处理器指令,如图2所解说的。
网络应用705可以是在无线网络上传送数据的任何应用。例如,网络应用705可以是web浏览应用、即时消息收发应用、流送应用、或电子邮件应用。调度器710管理网络715上的消息传输。调度器710可以接收来自多个网络应用的消息。那些消息可以直接从网络应用本身接收,或者间接从无线设备202的其他居间模块或组件(未示出)接收。
图7示出从网络应用705发送到调度器710的数据消息720。当调度器710接收到数据消息720时,调度器710在网络715上传送请求发送(RTS)消息725。作为响应,调度器710从网络715接收清除发送(CTS)消息730。在一些实施例中,清除发送消息730可以由接入点传送,诸如图1中解说的接入点104。清除发送消息指示调度器710可以在网络715上传送数据。在一实施例中,清除发送消息730还可以禁止网络715上的其他节点(未示出)在清除发送消息730被传送之后的一时段期间进行传送。
响应于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730,调度器710在网络715上传送数据消息735。数据消息735可以通过网络715的信道来传送。数据消息735中包括的数据对应于由网络应用705在数据消息720中所传送的数据。注意到在图7所解说的场景中,在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730时,调度器710仅具有数据消息720等待传输。因此,调度器710在数据消息735中在网络上仅发送与数据消息720中接收到的数据相对应的数据。
在能够支持同时传输多个消息的网络(诸如网络715)中,网络715的容量可能在传送数据消息735时的时间段T1期间欠利用。这一欠利用可能是由于调度器710经由使用RTS/CTS交换来保留网络容量而发生的。在传送CTS消息730时,该消息可以由与节点701共享网络715的网络容量的一组节点接收。这一组节点可以被禁止在CTS消息730被传送之后在网络715上传送数据。
这一组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在时间段T1期间可以使数据缓冲并且可用于在无线网络715上传输。这些节点可以使足够的数据缓冲,以使得它们能够同时在网络715的多个信道上传送,从而提供比节点701(其仅具有可用于传输的单个数据消息720)更高的利用率。然而,当这些一个或多个节点接收到CTS消息730时,它们不会尝试在无线网络715上传输它们所缓冲的数据,直至时间段T1过去。因为当另一节点可能已经能够在时间段T1期间传送多个消息时节点701在时间段T1期间仅传送单个消息,所以调度器710可能导致在时间段T1期间对无线网络的较低利用率。
在网络715上传送了数据消息735之后,调度器710从网络应用705接收到另一数据消息740。作为响应,调度器710发送请求发送消息745。在传送请求发送消息745之后不久,数据消息750由网络应用705发送给调度器710。作为结果,在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755时,调度器710具有来自等待要在网络715上发送的两个消息的数据。这些消息对应于来自消息740的数据2以及来自消息750的数据3。
清除发送消息755可以由AP 104来传送。清除发送消息755向调度器710指示它现在可以在网络715上传送数据。作为响应,调度器710在网络715上传送数据消息760。数据消息760中包括的数据对应于由网络应用705发送给调度器710的数据消息740和750中包括的数据。数据消息760可以利用MIMO系统的两个信道来几乎同时发送数据2和数据3。例如,对应于来自消息740的数据2的数据可以通过第一信道来发送。对应于来自消息750的数据3的数据可以与对应于数据2的数据在第一信道上的传输几乎同时或者在时间上至少交叠地通过第二信道来发送。在与通过单个信道串行传送数据2和数据3相比,对多个信道的使用可以降低传送数据2和数据3所需的时间量。
通过使用调度器710,与时间段T1期间的利用率相比,数据消息760对网络715的较高利用率可以是数据消息720、740和750关于调度器710何时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诸如消息730和735)的随机定时的函数。所解说的调度器710的实现可以在只要存在可用于传输的至少一个数据消息就发起网络715上的数据传输。这一单个消息可以仅占据无线介质上的一个信道,即便该无线介质能够支持同时在一个以上信道上的数据传输。因此,在利用调度器710的各实现中通过多个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可取决于一个或多个网络应用(诸如网络应用705)所生成的消息的抵达时间。在一实施例中,这些消息的抵达时间可以被认为是随机的,从而导致对无线介质可能较低的利用率。
图7接着解说了在调度器710传送数据消息760之后从网络应用705接收到另一数据消息765。作为响应,调度器710在网络715上传送请求发送消息770并且接收清除发送消息775。作为响应,调度器710传送单个数据消息780。数据消息780中包括的数据对应于接收自网络应用705的数据消息765中包括的数据。在发送数据消息780时,时间段T3期间网络715的传输容量可能欠利用。如上所讨论的,如果网络715例如是能够支持同时通过多个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的MIMO系统,则数据消息780的传送可能会造成对传输介质的欠利用。例如,如果另一无线节点(未示出)在时间段T3期间可以通过最大数目的信道来传送数据,则在时间段T3期间调度器对网络的使用可能降低了网络715潜在可能承载的数据量。
通过图7中所示的调度器710,无线介质可能被低效地利用。例如,调度器对无线介质的利用率可取决于由网络应用705发送给调度器710的消息的定时。例如,因为在清除发送消息730之前调度器710仅接收到数据消息720,所以在网络715上发送的数据消息735仅包括来自单个消息720的数据。当在清除发送消息755之前接收到两个消息(如所解说的数据消息740和750)时,可以在清除发送消息之后并发地发送来自两个消息的数据。与第一种情形类似,在清除发送消息775之前调度器710仅接收到单个数据消息765时,数据消息780仅包括来自单个数据消息765的数据。这一单个数据消息765可以仅利用网络715的一个信道。
在所解说的实施例中,调度器710通过传送发送请求消息725和745来保留无线介质上的传输时间。因为当至少一个消息等待传输时调度器710就可以传送请求发送消息725和745,所以当调度器710具有比无线介质能够支持的并发传输更少的消息以用于并发传输时,无线介质可被保留用于传输。在请求发送消息725和745所保留的传输时间段期间,图7解说了在每一时间段期间仅发送一个数据消息,即消息735或755。在利用支持同时传输一个以上消息的无线介质(例如MIMO无线系统)时,调度器710可能使得对无线介质的传输容量欠利用。
图8是解说实现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实施例的调度器的操作的时序图。图8示出了网络节点801和网络715。在一实施例中,网络节点801可以是无线设备202。网络节点801内实现有网络应用805和调度器811。网络应用805和调度器811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在无线设备202的存储器组件206中的处理器指令,如图2所解说的。这些指令可以将无线设备202的处理器204配置成执行一个或多个功能。
如在图7中那样,网络应用805可以是在无线网络上发送数据的任何应用。例如,网络应用805可以是web浏览应用、即时消息收发应用、流送应用、或电子邮件应用。类似于图7的调度器710,调度器811管理网络715上的消息传输。调度器811可以接收来自多个网络应用的消息。那些消息可以直接从网络应用本身接收,或者间接从无线设备202的其他居间组件(未示出)接收。
图8解说了从网络应用805发送到调度器811的第一数据消息815。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度器可以将接收自一个或多个网络应用(诸如网络应用805)的消息存储在队列(未示出)中。调度器811还可确定基于存储在队列中的消息能达成的无线介质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利用MIMO的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无线传输介质来同时发送多个消息。在图8所解说的场景中,在时间T4期间仅第一数据消息815被存储在队列中。如果在时间段T4期间仅单个消息可供用于传输,则如果由调度器811在这一时间段期间发起传输则无线介质可能未被完全利用。为了防止这一情况,调度器在时间段T4期间不发起网络715上的数据传输。
在时间段T5开始时,调度器811从网络应用805接收到数据消息820。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数据消息820时,调度器811可以将消息820添加到传输队列。调度器811接着可确定基于传输队列中的消息能达成的无线介质利用率。如果利用率低于一阈值,则调度器811可以不发起对传输队列上的消息的传输。如果利用率高于一阈值,则调度器811可以发起传输队列中的消息的传输。图8示出了在接收到数据消息820时,调度器811不发起传输。例如,调度器811在时间段T5期间不传送请求发送消息。
在时间段T6开始时,调度器811从网络应用805接收到数据消息825。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数据消息825时,调度器811可以将消息825添加到传输队列。调度器811可再次确定基于传输队列中的消息能达成的无线介质利用率。在图8所解说的示例中,在接收到数据消息825之后,调度器811可使来自消息815、820和825的数据排队以供传输。调度器811接着可基于这些排队的消息来确定无线利用率。基于排队的消息815、820和825所确定的无线利用率可高于利用率阈值。结果,图8解说了在接收到数据消息825之后,调度器811发起网络715上的传输。
在所解说的实施例中,调度器811通过传送请求发送消息830来发起传输。接着从网络715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835。在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835之后,调度器811通过网络715的单独信道来传送来自消息815、820和825的数据。这些单独信道可允许数据几乎同时被传送,因而与通过单个信道串行发送数据1、数据2和数据3相比减少了发送数据1、数据2和数据3所需要的时间。因为数据消息840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网络715的容量,所以与利用图7所解说的调度器710的实现相比,网络715的总体利用率可以通过利用调度器811的实现来增加。
图9是解说实现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实施例的调度器的操作的时序图。图9示出了无线设备901和无线网络715。无线设备901可以等价于图2中解说的无线设备202。无线设备901内有第一网络应用902、第二网络应用903和调度器911。第一网络应用902、第二网络应用903和调度器911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在无线设备202的存储器组件206中的处理器指令,如图2所解说的。这些指令可以将无线设备202的处理器204配置成执行一个或多个功能。
如在图7和8中那样,网络应用902和903可以是在无线网络上传送数据的任何应用。例如,网络应用902和903中的每一者可以是web浏览应用、即时消息收发应用、流送应用、或电子邮件应用。类似于图7和8的调度器,调度器911管理网络715上的消息传输。调度器911可以接收来自第一和第二网络应用902和903两者的消息。那些消息可以直接从网络应用本身接收,或者间接从无线设备202的其他居间组件(未示出)接收。
在所解说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应用902可具有与第二网络应用903不同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例如,应用902可以是交互式应用,诸如web浏览器或即时消息收发应用,而网络应用903可以是流送应用,诸如媒体播放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应用902与第二网络应用903之间的不同特性可导致第一网络应用902与第二网络应用903之间对传输延迟的不同敏感度。调度器911的实现可以考虑到第一网络应用902和第二网络应用903的延迟敏感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度器911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应用的延迟敏感度来延迟接收自网络应用902或903的数据传输。
在图9所解说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应用902对传输延迟的敏感度低于第二网络应用90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网络应用可以是流送应用而第二网络应用可以是交互式应用。图9示出了由调度器从第一网络应用902接收数据消息920。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消息920时,调度器911可以将对应于消息920的数据插入到传输队列中。响应于接收到消息920,调度器911还可基于传输队列中的消息来确定网络利用率。在所解说的实施例中,在时间段T7期间队列中仅有一个消息。调度器911接着可基于所确定的网络利用率来确定是否要发起网络715上的数据传输。调度器911还可基于第一网络应用的延迟敏感度来确定是否要发起网络715上的数据传输。
在所解说的实施例中,由于传输队列中仅有一个消息,因此所确定的网络利用率可低于预定利用率阈值。此外,由于第一网络应用对延迟较不敏感,所以它的敏感度可低于预定延迟敏感度阈值。因此,调度器911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消息910而确定不应当发起网络715上的传输。相反,延迟对数据消息920的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消息920的传输可以被延迟直至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例如,调度器911可以确定第一网络应用所发送的消息的最大延迟。当消息920已经被延迟达该最大延迟或更长时,调度器911可以在网络715上发起对应于消息920的数据传输,而不管可能从该传输得到的网络利用率如何。
或者,数据消息920的传输可以被延迟直至附加数据被调度器911排队以供传输。该附加排队的数据可以增加所确定的网络利用率,以使得所确定的利用率高于预定利用率阈值。调度器911接着可以基于增加的利用率而发起对应于数据消息920的数据传输。
数据消息920的传输也可基于调度器911从第二网络应用接收到数据而伺机发生。如果第二网络应用对传输延迟较敏感,则调度器911可发起无线网络上的传输以避免将延迟引入来自第二网络应用的消息传输。在发起传输时,来自第一网络应用的消息也可由调度器911传送。这一场景接着在图9中解说。
调度器911接收来自第二网络应用903的数据消息925。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消息925时,调度器911可以将数据消息925的指示符添加到传输队列中。如上所讨论的,第二网络应用可以是交互式应用,诸如即时消息收发程序或web浏览器。因为第二网络应用对延迟敏感,所以调度器911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第二网络应用的消息925而发起网络715上的数据传输。即便调度器911确定基于排队的消息920和925的网络利用率低于预定利用率阈值,也可发起传输。
如所解说的,当数据消息925被调度器911接收时,调度器911发起网络715上的传输。在所解说的实施例中,为了发起传输,调度器911传送请求发送消息930。接着从网络715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935。作为响应,调度器911在网络715上传送数据消息940。数据消息940可包括与接收自第一和第二网络应用902和903的消息920和925相对应的数据。在支持通过多个信道的并发数据传输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消息920的数据可以通过第一信道来传送,而对应于数据消息925的数据可以通过第二信道来传送。在支持通过两个以上信道的同时数据传输的实施例中,在网络715上传送数据消息940时的时间段T8期间,无线介质可能未被完全利用。
图9接着解说了调度器911从第一网络应用902接收到三个消息。因为第一网络应用902对延迟较不敏感,所以调度器911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消息945或950而并不发起网络715上的传输。例如,基于包括消息945的队列或包括消息945和消息950的队列所确定的无线网络利用率可低于预定网络利用率阈值。当调度器911接收到消息955时,调度器911可基于至少包括对应于消息945、950和955的数据的传输队列来确定网络利用率。在所解说的实施例中,所确定的网络利用率可超过预定网络利用率阈值。例如,如果网络715支持同时通过最多三个信道的数据传输,则包括对应于消息945、950和955的数据的传输队列可使得介质利用率处于高于预定网络利用率阈值的水平。结果,调度器911通过传送请求发送消息960来发起传输。接着从网络715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970。作为响应,调度器911传送数据消息970。数据消息970可以通过无线网络715的三个单独信道来发送对应于数据3、数据4和数据5的数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网络715可支持MIMO。
图9接着示出了调度器911从第二网络应用903接收数据消息975。如果调度器911基于传输队列来确定网络利用率,则当传输队列仅包括对应于消息975的数据时,网络利用率可低于预定利用率阈值。然而,因为第二网络应用903对延迟敏感,所以调度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消息975而发起网络715上的传输,如消息980、985和990所示。如果网络715支持多个信道上的并发数据传输,则数据消息990的传输可导致比例如网络消息970的传输更低的网络利用率。
图10解说了由使用调度器710的站以及使用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者的调度器811的站对相同数据的传输。在站106a和106b两者上运行的网络应用(未示出)生成三个相同的数据消息945a、950a和955a(未示出)并且将它们发送给在STA 106a和STA 106b内实现的调度器。由STA 106a实现的调度器是图7中解说的调度器710。由STA 106b实现的调度器是图8的调度器811或图9的调度器911。相同的数据消息被生成并且在时间T10、T11和T12被发送给调度器。
时间T10和T11之间的时间历时可大于STA 106a-b的调度器响应于接收到任何一个消息而获得传输机会所需要的时间。如所示的,因为STA 106a利用调度器710,所以STA 106a在其调度器在时间T10、T11和T12接收到来自网络应用(未示出)的消息时在网络715上传送对应于消息945a、950a和955a的数据(未示出)。STA106a通过首先传送请求发送消息1010、1025和1040来传送数据。作为响应,接着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1015、1030和1045。在一实施例中,清除发送消息1015、1030和1045由接入点发送。在接收到清除发送消息1015、1030和1045之后,STA106a传送分别包含对应于内部消息945a、950a和955a的数据945b、950b和955b的数据消息1020、1035和1050。
因为STA 106b是利用调度器811或911来实现的,所以STA 106b在其调度器接收到来自网络应用的数据的时间T10和T11时不发起传输。相反,在所解说的实施例中,STA 106b的调度器确定用于传送接收到的消息945和950的网络利用率低于预定利用率阈值。因此,在时间T10和T11接收到消息时不发起传输。在时间T12接收到消息955时,STA 106b的调度器确定消息的网络利用率高于预定利用率阈值。然而,在图10所解说的场景中,STA 106a在STA 106b之前获得传输机会。这可以禁止STA 106b进行传送,直至STA 106a已经利用其传输机会来传送数据1050。STA 106b接着通过传送请求发送消息1055并且接收(例如来自接入点的)清除发送消息1060来获得传输机会。STA 106b接着能够并发地在无线介质的多个单独信道上传送对应于在时间T10、T11和T12接收到的数据消息的数据。这由消息1065示出。
STA 106b提供了比STA 106a更高的无线利用率和更高效的数据传输。例如,尽管STA 106a利用时间1080来完成在时间T10、T11和T12生成的数据消息的传输,但STA 106b利用少得多的时间1090来传送相同的消息。
图11是用于在无线网络上传送数据的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实施例中,过程1100可由图2中解说的无线设备202来实现。在框1105中,多个消息被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网络连接上传输。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消息可以针对源与目的地之间的一个网络对话或通信流。网络对话可以将两个实体之间的网络消息的交换进行相关。例如,该多个消息可以被排队以供通过同一TCP连接来传输,其中该TCP连接标识该通信流或网络对话。在另一示例中,该多个消息可以共享同一目的地和源服务接入点(SAP)。在这一示例中,该多个消息可以被排队以供使用UDP协议来传输,其中源SAP和目的地SAP连同UDP协议标识符一起标识源与目的地SAP之间的通信流或“对话”。
在其他实施例中,被排队以供传输的该多个消息可以针对源与目的地之间的不同网络通信流或针对不同的网络对话。例如,该多个消息的第一部分可以针对通过第一网络通信流或对话的传输,而该多个消息的第二部分可以针对通过第二网络通信流或对话的传输。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网络通信流可以对应于第一和第二TCP连接,或源与目的地地址和服务接入点的第一和第二组合(例如在使用UDP协议的情况下)。
在框1110中,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在一实施例中,多信道介质可支持并行地或几乎同时地通过n个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在一实施例中,框1110可以将信道数目n与存储在队列中以供传输的消息数目m作比较。在一实施例中,框1110可以将信道数目n与对应于存储在队列中的消息数目的通信流或对话的数目c作比较。在一实施例中,通信流可对应于个体TCP连接,其由源和目的地IP地址以及源和目的地服务接入点(SAP)来标识。在一实施例中,单个通信流或对话可对应于协议标识符以及源和目的地SAP。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无线利用率可包括将m或c与预定阈值作比较。例如,在一实施例中,预定阈值可基于无线介质支持的同时传输信道数目n。在一些实现中,预定阈值可以等于同时传输信道的最大数目n。在一实施例中,预定阈值可以小于n。例如,如果n=3,则预定阈值可以是三(3)或二(2)。
框1115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是否要延迟存储在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在一实施例中,如果队列中的消息数目或对应于队列中的消息的通信流或对话的数目高于预定阈值,则可以发起无线介质上的传输。如果消息数目或通信流或对话的数目低于预定阈值,则可以延迟存储在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预定阈值可基于无线介质支持的数据信道的最大数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该阈值可以是多信道介质支持的数据信道数目的百分之一百(100%)。例如,在支持三个传输信道的一实施例中,在发起传输之前,可以排队至少三个消息或者对应于源与目的地之间的三个不同网络通信流或对话的三个消息。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阈值可以小于信道数目的100%。例如,该阈值可对应于信道的至少百分之五十。
图12A是用于在无线网络上传送数据的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实施例中,过程1200可由图2中解说的无线设备202来实现。在框1205中,接收用于通过多信道无线介质来传输的消息。在一实施例中,框1205可包括将该消息插入到等待传输的消息队列上。在框1206中,确定通信信道状态。在一实施例中,通信信道状态可指示通信信道的生存期状态。例如,通信信道状态可指示连接是否正在连接、是否被建立、或是否正在断开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通信信道状态可指示TCP拥塞窗口的大小。例如,通信信道状态可指示TCP连接是否处于慢启动状态,其中拥塞窗口低于或等于慢启动阈值,或者可指示TCP连接是否处于全吞吐量模式,其中拥塞窗口可高于慢启动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一时间段期间通信信道上的传输或接收速率来推断通信信道状态。如果通信信道上的传输或接收速率高于预定阈值,则可以推断该通信信道不处于慢启动或爬升模式。在一实施例中,如果通信信道上的传输或接收速率低于预定阈值,则可以推断该通信信道处于慢启动或爬升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通信信道状态可指示排队以供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消息数目。例如,排队以供传输到特定节点或STA的消息的最大数目可被包括在通信信道状态中。
如果通信状态未满足判决框1207中的延迟准则,则在框1208中传送消息。在一实施例中,延迟准则可包括TCP连接是否处于慢状态或爬升阶段。如果连接处于爬升阶段,则可能不期望延迟该连接上的消息传输。在TCP连接的爬升或慢启动阶段期间延迟消息可能导致TCP关于该连接的本质作出不正确的确定,从而降低吞吐量和性能。在一实施例中,延迟准则可包括排队以供在通信信道上传输或以供传输到特定STA或节点的消息数目是否超过可以被延迟的消息的最大数目。在一实施例中,如果排队的消息数目超过最大值,则通信信道状态可能不满足延迟准则,并且可以在框1208中传送排队以供传输的消息。
如果通信状态不满足延迟准则,则在框1210中确定消息类型。在一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指示消息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例如,消息类型可指示发送该消息的网络应用的类型。网络应用的类型可指示对消息传输的延迟的敏感度。例如,如果消息由交互式网络应用发送,则消息类型可指示该消息对延迟敏感。如果消息由流送应用发送,则消息类型可指示该消息对延迟的敏感度低于由交互式应用发送的消息。在一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直接指示对延迟的敏感度而不一定标识网络应用。在一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指示发送该消息的网络应用能容忍的最大延迟。在这一实施例中,如果交互式网络应用无法容忍为了改善无线介质利用率而故意引入的延迟,则它可以指示最大延迟为零(0)。在一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指示该消息的长度。
注意到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指示上述信息中的一者、一些或全部。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指示消息的长度、对消息延迟的敏感度、消息的最大等待时间、以及生成该消息的网络应用。
如何确定消息类型可以根据实施例而改变。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以在网络应用将消息发送给消息调度器(诸如图8和9中解说的调度器811或911)时指示。在一实施例中,网络应用可以在将消息发送给调度器时显式地指定消息类型。在一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指示消息的最大延迟历时。
替换地,消息类型可基于该消息来确定。例如,可以检查消息内容以确定消息类型。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深度分组检查来查看超过消息的数据部分并且分析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协议头部。在一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基于协议头部。
在一实施例中,框1210的消息由网络应用发送。在一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可基于接收自发送该消息的网络应用的消息模式。例如,由网络应用生成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特性(诸如中等或平均或最大消息长度、消息之间的流逝时间、在一时间段内发送的消息数目、与消息一起发送的协议头部等)可以被用来确定所发送的消息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对由网络应用发送的一系列消息的消息长度测量低于阈值,则该消息可被确定为第一类型消息。如果消息长度测量高于预定阈值,则该消息可以被确定为第二类型消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类型消息可以是交互式消息,而第二类型消息可以是流送消息。在一实施例中,交互式消息可以被确定为比流送消息对延迟更敏感。
框1215确定消息类型是否满足延迟准则。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指示交互式应用生成了该消息的消息类型可能不满足延迟准则。在一实施例中,指示流送应用生成了该消息的消息类型可满足延迟准则。在一实施例中,延迟准则可以规定仅可延迟其长度小于预定最大值的消息。因此,超过最大长度的消息可具有不满足延迟准则的消息类型。在一实施例中,延迟准则可包括对如上所述的消息类型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的考量。例如,延迟准则可包括同样由流送应用生成的低于最大消息大小的消息。如果消息类型不满足判决框1215中的延迟准则,则在框1220中传送该消息。
传送消息可包括将指示消息的数据插入到可被尽快传送的消息队列上或者无线介质上的第一传输机会处。在一实施例中,传送消息还可包括将该消息从被延迟或以其他方式等待传输的消息队列中移除。
如果消息类型不允许延迟,则在框1225中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如果所确定的利用率在框1230中高于阈值,则在框1235中传送该消息。否则,在框1240中延迟消息传输。在一实施例中,延迟消息传输可包括将消息置于消息队列上。
在框1235中传送消息还可包括传送其他消息。例如,第一消息可以由过程1200来处理并且由框1240延迟。稍后,第二消息可以由过程1200来处理。当在框1225中确定无线介质利用率时,无线介质利用率可基于第二消息。由框1225所确定的利用率还可基于延迟的第一消息。如果该利用率高于利用率阈值,则可以在框1235中传送第一消息并且接着在框1235中传送第二消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消息可以几乎同时在无线介质的两个数据信道上传送。
图12B是用于在无线网络上传送数据的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实施例中,过程1250可由图2中解说的无线设备202来实现。在一实施例中,过程1250可以处理在过程1200的框1240中延迟的消息。在框1260中,标识经延迟消息。在一实施例中,经延迟消息可以通过检查延迟消息队列来标识。在框1265中,确定消息的已流逝等待时间。在一实施例中,已流逝等待时间可以是从经延迟消息最初被过程1200的框1240延迟时起直至框1265被执行时所测量的时间历时。判决框1270基于消息的已流逝等待时间和最大消息延迟时间来确定该消息是否应当被进一步延迟。在一实施例中,如果消息的已流逝等待时间高于框1270中的最大延迟时间,则在框1275中传送该消息。在一实施例中,如果消息的已流逝等待时间在最大等待时间的预定阈值距离内,则在框1275中传送该消息。最大消息延迟时间可特定于每一消息、发送在框1205中接收到的消息的网络应用、或者在框1210中确定的消息类型。例如,交互式类型应用可具有比流送应用更短的最大延迟时间。替换地,消息类型可直接指示最大延迟时间。一些实施例还可包括应用于全部消息或分组的“全局”最大延迟时间。在这些实施例中,具有大于“全局”最大延迟时间的已流逝等待时间的消息可以在框1275中被传送,即便该消息的已流逝等待时间低于由生成该消息的网络应用所指定的最大等待时间。全局最大延迟时间可以基于无线介质的条件来动态更新。在一些实施例中,全局最大延迟时间可以接收自接入点、或接收自无线网络上的另一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最大延迟时间可接收自接入点。接入点可以从传送该消息的应用服务器接收最大延迟时间信息。例如,应用服务器可以在可由接入点解码的消息头部中传送消息。该消息可指示针对服务器所传送的分组能够容忍多少延迟。
在一实施例中,最大延迟时间可基于生成该消息的网络应用。例如,最大延迟时间可由网络应用指示。或者,最大延迟时间可基于消息类型来指示。当消息在过程1200的框1240中延迟时,可以将对最大延迟时间的指示连同指示该消息的数据一起记录在队列中。过程1250可以基于该队列来确定最大延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在框1275中传送该消息可包括将该消息添加到应当被尽快传送的消息队列。在框1275中传送该消息还可包括将该消息从存储经延迟消息的队列中移除。
框1280确定是否还有要处理的经延迟消息。在一实施例中,框1280可以通过遍历延迟消息队列来执行。如果在过程1250的当前调用期间已经处理了队列中的全部消息,则框1280可确定不存在要处理的其他消息。在一实施例中,如果队列包括在过程1250的当前调用期间尚未被处理的消息,则过程1250返回至框1260,其中标识下一经延迟消息。
图13是可在无线通信系统100内采用的示例性设备1350的功能框图。设备1350包括用于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网络上传输的装置1355。在一实施例中,装置1355可被配置成执行以上关于框1105或1205所讨论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实施例中,用于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网络上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诸如图2的处理器204。装置1355还可包括信号发生器、收发机、解码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电路和/或模块的组合。
设备1350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的装置1360。在一实施例中,装置1360可被配置成执行以上关于框1110或1225所讨论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的装置1360可包括处理器,诸如图2的处理器204。装置1360还可包括信号发生器、收发机、解码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电路和/或模块的组合。
设备1350进一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是否要延迟存储在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的装置1365。在一实施例中,装置1365可被配置成执行以上关于框1115或1230和1240所讨论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实施例中,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是否要延迟存储在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的装置可以是处理器,诸如图2的处理器204。装置1365还可包括信号发生器、收发机、解码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电路和/或模块的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例如,“确定”可包括演算、计算、处理、推导、研究、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查找)、探知及诸如此类。而且,“确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及诸如此类。而且,“确定”还可包括解析、选择、选取、确立及类似动作。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信道宽度”可在某些方面涵盖或者还可称为带宽。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a、b、c、a-b、a-c、b-c、以及a-b-c。
上面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这些操作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执行,诸如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电路、和/或模块。一般而言,在附图中所解说的任何操作可由能够执行这些操作的相对应的功能性装置来执行。
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因此,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有形介质)。另外,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信号)。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彼此互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可以改动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
因此,某些方面可包括用于执行本文中给出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此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其上存储(和/或编码)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对于某些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包装材料。
软件或指令还可以在传输介质上传送。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等无线技术从web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的,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等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里。
此外,应当领会,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它恰适装置能由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在适用的场合下载和/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例如,此类设备能被耦合至服务器以促成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装置的转移。替换地,本文所述的各种方法能经由存储装置(例如,RAM、ROM、诸如压缩碟(CD)或软盘等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以使得一旦将该存储装置耦合至或提供给用户终端和/或基站,该设备就能获得各种方法。此外,可利用适于向设备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
将理解,权利要求并不被限定于以上所解说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设备的布局、操作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动、更换和变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尽管上述内容针对本公开的各方面,然而可设计出本公开的其他和进一步的方面而不会脱离其基本范围,且其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的。

Claims (47)

1.一种管理能够同时传送多个信道的无线介质的利用率的方法,包括:
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无线介质上传输;
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第一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延迟存储在所述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类型来确定是否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网络连接的连接状态;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连接状态来确定是否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网络连接是否处于爬升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等待传输的消息数目高于预定阈值则传送所述第一消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
接收要在第二网络连接上传送的第二消息;
基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而传送所述第一消息;以及
与所述第一消息至少部分并发地传送所述第二消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指示传送所述第一消息的网络应用的类型。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由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数据来确定。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基于网络连接上的多个消息的抵达模式来确定。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由所述第一消息的服务接入点来确定。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可被延迟的最大时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被延迟达至多最大时间段。
13.一种用于增加能够同时传送多个信道的无线介质的利用率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成:
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无线介质上传输;
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延迟存储在所述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以及基于所述类型来确定是否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确定网络连接的连接状态,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连接状态来确定是否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网络连接是否处于爬升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发射机,其被配置成如果等待传输的消息数目高于预定阈值则传送所述第一消息。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并且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接收机,其被配置成接收要在第二网络连接上传送的第二消息;
发射机,其被配置成基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而传送所述第一消息以及与所述第一消息至少部分并发地传送所述第二消息。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指示传送所述第一消息的网络应用的类型。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指示传送所述第一消息的网络应用的类型。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可被延迟的最大时间。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由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数据来确定。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基于网络连接上的多个消息的抵达模式来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达至多最大时间段。
25.一种用于增加无线介质的利用率的设备,包括:
用于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无线介质上传输的装置;
用于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的装置;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延迟存储在所述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类型来确定是否要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的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确定网络连接的连接状态的装置;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连接状态来确定是否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的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网络连接是否处于爬升模式。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如果等待传输的消息数目高于预定阈值则传送所述第一消息的装置。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的装置;
用于接收要在第二网络连接上传送的第二消息的装置;
用于基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而传送所述第一消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与所述第一消息至少部分并发地传送所述第二消息的装置。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指示传送所述第一消息的网络应用的类型。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数据来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的装置。
3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可被延迟的最大时间。
3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网络连接上的多个消息的抵达模式来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的装置。
35.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的装置延迟传输达至多最大时段。
36.一种包括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一种管理能够同时传送多个信道的无线介质的利用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个消息存储在队列中以供在无线介质上传输;
确定用于通过多信道介质来传送第一消息的无线介质利用率;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无线介质利用率来确定延迟存储在所述队列中的每一消息的传输。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类型来确定是否要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网络连接的连接状态;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连接状态来确定是否要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网络连接是否处于爬升模式。
40.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如果等待传输的消息数目高于预定阈值则传送所述第一消息。
41.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延迟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
接收要在第二网络连接上传送的第二消息;
基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而传送所述第一消息;以及
与所述第一消息至少部分并发地传送所述第二消息。
42.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指示传送所述第一消息的网络应用的类型。
43.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由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数据来确定。
44.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基于网络连接上的多个消息的抵达模式来确定。
45.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由所述第一消息的服务接入点来确定。
46.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被延迟达至多最大时间段。
47.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可被延迟的最大时间。
CN201280076548.3A 2012-10-23 2012-12-20 用于管理无线介质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47376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58,553 2012-10-23
US13/658,553 US8923426B2 (en) 2012-10-23 2012-10-23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reless medium utilization
PCT/US2012/071051 WO2014065838A1 (en) 2012-10-23 2012-12-20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reless medium utiliz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7611A true CN104737611A (zh) 2015-06-24

Family

ID=47553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548.3A Pending CN104737611A (zh) 2012-10-23 2012-12-20 用于管理无线介质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23426B2 (zh)
EP (1) EP2912912A1 (zh)
JP (2) JP2015536600A (zh)
KR (1) KR101580239B1 (zh)
CN (1) CN104737611A (zh)
WO (1) WO20140658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234A (zh) * 2016-05-19 2017-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调度传输时间间隔长度的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8091B1 (en) 2002-02-01 2003-12-02 @Security Broadband Corp. LIfestyle multimedia security system
US7711796B2 (en) 2006-06-12 2010-05-04 Icontrol Networks, Inc. Gateway registry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090077623A1 (en) 2005-03-16 2009-03-19 Marc Baum Security Network Integrating Security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s
US9729342B2 (en) 2010-12-20 2017-08-08 Icontrol Networks, Inc. Defining and implementing sensor triggered response rules
US11677577B2 (en) 2004-03-16 2023-06-13 Icontrol Networks, Inc. Premises system management using status signal
US8635350B2 (en) 2006-06-12 2014-01-21 Icontrol Networks, Inc. IP device disco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201755B2 (en) 2004-03-16 2021-12-14 Icontrol Networks, Inc. Premises system management using status signal
US10237237B2 (en) 2007-06-12 2019-03-19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8963713B2 (en) 2005-03-16 2015-02-24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security network with security alarm signaling system
US20050216302A1 (en) 2004-03-16 2005-09-29 Icontrol Networks, Inc. Business method for premises management
US11159484B2 (en) 2004-03-16 2021-10-26 Icontrol Networks, Inc. Forming a security network including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components and network devices
US20170118037A1 (en) 2008-08-11 2017-04-27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cloud system for premises automation
US11316958B2 (en) 2008-08-11 2022-04-26 Icontrol Networks, Inc. Virtual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368429B2 (en) 2004-03-16 2022-06-21 Icontrol Networks, Inc. Premises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US10522026B2 (en) 2008-08-11 2019-12-31 Icontrol Networks, Inc. Automation system user interface with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US11190578B2 (en) 2008-08-11 2021-11-30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cloud system with lightweight gateway for premises automation
US10721087B2 (en) 2005-03-16 2020-07-21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networked touchscreen with integrated interfaces
US9191228B2 (en) 2005-03-16 2015-11-17 Icontrol Networks, Inc. Cross-client sensor user interface in an integrated security network
US10339791B2 (en) 2007-06-12 2019-07-02 Icontrol Networks, Inc. Security network integrated with premise security system
US9609003B1 (en) 2007-06-12 2017-03-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Generating risk profile using data of home monitoring and security system
US20160065414A1 (en) 2013-06-27 2016-03-03 Ken Sundermeyer Control system user interface
US10127802B2 (en) 2010-09-28 2018-11-13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with paralle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US11244545B2 (en) 2004-03-16 2022-02-0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ross-client sensor user interface in an integrated security network
US10200504B2 (en) 2007-06-12 2019-02-05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US10444964B2 (en) 2007-06-12 2019-10-15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ntrol system user interface
US10156959B2 (en) 2005-03-16 2018-12-1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ross-client sensor user interface in an integrated security network
US8988221B2 (en) 2005-03-16 2015-03-24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with paralle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US11811845B2 (en) 2004-03-16 2023-11-07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US11582065B2 (en) 2007-06-12 2023-02-14 Icontrol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ice communication
US10142392B2 (en) 2007-01-24 2018-11-27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system performance
US10313303B2 (en) 2007-06-12 2019-06-04 Icontrol Networks, Inc. Forming a security network including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components and network devices
US10382452B1 (en) 2007-06-12 2019-08-13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113950B2 (en) 2005-03-16 2021-09-07 Icontrol Networks, Inc. Gateway integrated with premises security system
US9531593B2 (en) 2007-06-12 2016-12-27 Icontrol Networks, Inc. Takeover processes in security network integrated with premise security system
US11277465B2 (en) 2004-03-16 2022-03-15 Icontrol Networks, Inc. Generating risk profile using data of home monitoring and security system
US11916870B2 (en) 2004-03-16 2024-02-27 Icontrol Networks, Inc. Gateway registry methods and systems
US9141276B2 (en) 2005-03-16 2015-09-22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interface for mobile device
US11343380B2 (en) 2004-03-16 2022-05-24 Icontrol Networks, Inc. Premises system automation
US11489812B2 (en) 2004-03-16 2022-11-01 Icontrol Networks, Inc. Forming a security network including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components and network devices
US10375253B2 (en) 2008-08-25 2019-08-06 Icontrol Networks, Inc. Security system with networked touchscreen and gateway
US11496568B2 (en) 2005-03-16 2022-11-08 Icontrol Networks, Inc. Security system with networked touchscreen
US11615697B2 (en) 2005-03-16 2023-03-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Premis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10128378A1 (en) 2005-03-16 2011-06-02 Reza Raji Modular Electronic Display Platform
US20120324566A1 (en) 2005-03-16 2012-12-20 Marc Baum Takeover Processes In Security Network Integrated With Premise Security System
US11700142B2 (en) 2005-03-16 2023-07-11 Icontrol Networks, Inc. Security network integrating security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s
US10999254B2 (en) 2005-03-16 2021-05-04 Icontrol Networks, Inc. System for data routing in networks
US9306809B2 (en) 2007-06-12 2016-04-05 Icontrol Networks, Inc. Security system with networked touchscreen
US20170180198A1 (en) 2008-08-11 2017-06-22 Marc Baum Forming a security network including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components
US10079839B1 (en) 2007-06-12 2018-09-18 Icontrol Networks, Inc. Activation of gateway device
US11706279B2 (en) 2007-01-24 2023-07-18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7633385B2 (en) 2007-02-28 2009-12-15 Ucontro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d controlling an alarm system from a remote server
US8451986B2 (en) 2007-04-23 2013-05-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providing alternate network acces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US10389736B2 (en) 2007-06-12 2019-08-20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646907B2 (en) 2007-06-12 2023-05-09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0666523B2 (en) 2007-06-12 2020-05-26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601810B2 (en) 2007-06-12 2023-03-07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218878B2 (en) 2007-06-12 2022-01-04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237714B2 (en) 2007-06-12 2022-02-01 Control Networks, Inc. Control system user interface
US10498830B2 (en) 2007-06-12 2019-12-03 Icontrol Networks, Inc. Wi-Fi-to-serial encapsulation in systems
US11089122B2 (en) 2007-06-12 2021-08-10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ntrolling data routing among networks
US11212192B2 (en) 2007-06-12 2021-12-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0423309B2 (en) 2007-06-12 2019-09-24 Icontrol Networks, Inc. Device integration framework
US11316753B2 (en) 2007-06-12 2022-04-26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423756B2 (en) 2007-06-12 2022-08-23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0523689B2 (en) 2007-06-12 2019-12-31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US10051078B2 (en) 2007-06-12 2018-08-14 Icontrol Networks, Inc. WiFi-to-serial encapsulation in systems
US10616075B2 (en) 2007-06-12 2020-04-07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831462B2 (en) 2007-08-24 2023-11-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ntrolling data routing in premises management systems
US11916928B2 (en) 2008-01-24 2024-02-27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US20170185278A1 (en) 2008-08-11 2017-06-29 Icontrol Networks, Inc. Automation system user interface
US11729255B2 (en) 2008-08-11 2023-08-15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cloud system with lightweight gateway for premises automation
US11792036B2 (en) 2008-08-11 2023-10-17 Icontrol Networks, Inc. Mobile premises automation platform
US11758026B2 (en) 2008-08-11 2023-09-12 Icontrol Networks, Inc. Virtual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258625B2 (en) 2008-08-11 2022-02-22 Icontrol Networks, Inc. Mobile premises automation platform
US8638211B2 (en) 2009-04-30 2014-01-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nfigurable controller and interface for home SMA, phone and multimedia
EP2569712B1 (en) 2010-05-10 2021-10-13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ntrol system user interface
US8836467B1 (en) 2010-09-28 2014-09-16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reporting of account and sensor zone information to a central station
US11750414B2 (en) 2010-12-16 2023-09-05 Icontrol Networks, Inc. Bidirectional security sensor communication for a premises security system
US9147337B2 (en) 2010-12-17 2015-09-29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gging security event data
EP2959717B1 (en) * 2013-02-22 2019-06-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and a method of a network node of controlling data packet delivery to a mobile terminal in case of data rate throttling after having reached a data download cap
WO2014133506A1 (en) * 2013-02-27 2014-09-04 Hrl Laboratories, Llc A mimo-ofdm system for robust and efficient neuromorphic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US11146637B2 (en) 2014-03-03 2021-10-12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dia content management
US11405463B2 (en) 2014-03-03 2022-08-02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dia content management
US10341245B2 (en) * 2014-03-24 2019-07-02 Vmware, Inc. Bursty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ngestion controlled network
EP3266171A4 (en) * 2015-03-06 2018-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user packet transmission, clustering and/or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0623524B2 (en) * 2015-10-08 2020-04-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mporal network service request combination to improve throughput
JP6299024B1 (ja) * 2016-10-21 2018-03-28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180087814A (ko) * 2017-01-25 2018-08-02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위치 측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8139771A2 (ko) * 2017-01-25 2018-08-02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고정확도의 무선 측위 방법 및 장치
EP3537775B1 (en) * 2018-03-09 2020-04-15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for ultralow powered devices
US11785119B2 (en) 2018-10-02 2023-10-10 Google Llc Cloud-based microservices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1562A (ja) * 2004-10-25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7318727A (ja) * 2006-04-27 2007-12-06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9005193A (ja) * 2007-06-22 2009-01-08 Panasonic Corp 通信端末
JP2010213098A (ja) * 2009-03-11 2010-09-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優先制御装置および優先制御方法
US20120140633A1 (en) * 2009-06-12 2012-06-07 Cygnus Broadband,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oritizing and scheduling packe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024444A (zh) * 2011-11-01 2014-09-03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钢制部件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42504A0 (en) 2000-04-16 2002-03-10 Hughes Electronics Corp An approach to minimize worst-case queueing delay for a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transmission constraints
US7065051B2 (en) 2001-03-27 2006-06-20 Intel Corporation Management and scheduling of data that is wirelessly transmitted between a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and subscriber units
EP1508992A3 (en) 2003-08-18 2008-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resource in a multiuser MIMO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671453A4 (en) * 2003-09-10 2010-01-20 Hyperdata Technologies Inc INTERNET PROTOCOL ENHANCER
US8331377B2 (en) 2004-05-05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forward link schedulers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715341B2 (en) 2005-01-28 2010-05-1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Optimized scheduling method for delay-sensitive traffic on high speed shared packet data channels
JP4750644B2 (ja) * 2006-08-09 2011-08-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08036030A1 (en) 2006-09-19 2008-03-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optimizing radio resource utilization when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1562A (ja) * 2004-10-25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7318727A (ja) * 2006-04-27 2007-12-06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9005193A (ja) * 2007-06-22 2009-01-08 Panasonic Corp 通信端末
JP2010213098A (ja) * 2009-03-11 2010-09-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優先制御装置および優先制御方法
US20120140633A1 (en) * 2009-06-12 2012-06-07 Cygnus Broadband,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oritizing and scheduling packe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024444A (zh) * 2011-11-01 2014-09-03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钢制部件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234A (zh) * 2016-05-19 2017-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调度传输时间间隔长度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65838A1 (en) 2014-05-01
JP2015536600A (ja) 2015-12-21
EP2912912A1 (en) 2015-09-02
JP6356195B2 (ja) 2018-07-11
KR101580239B1 (ko) 2015-12-24
JP2017063423A (ja) 2017-03-30
US20140112405A1 (en) 2014-04-24
US8923426B2 (en) 2014-12-30
KR20150063586A (ko) 2015-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7611A (zh) 用于管理无线介质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10318B (zh) 无线传输的群调度和确收
JP6382398B2 (ja) 無線通信のためにエンハンスされたフレームを識別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073502B2 (ja) 通信セッションごとに媒体アクセスパラメータを選択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9076391A (zh) 块确认生成和选择的规则
CN105191229A (zh) 用于在无线站之间的频带切换期间进行无缝数据流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4938019A (zh) 用于修改密集网络的载波侦听多址(csma)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93611A (zh) 用于多用户上行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71401A (zh) 用于请求缓冲器状态报告以在无线网络中实现多用户上行链路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54913A (zh) 用于无线网络上的改进的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4919742A (zh) 用于检测或发信令通知无线网络上的突发式干扰的存在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29000A (zh) 用于增强型无线通信帧的系统和方法
US1161200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multi-link de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KR20110106400A (ko) 무선 통신에서 수신된 패킷 언번들링
US11552743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outer loop adapt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05557053A (zh) 用于无线网络上改进的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84626A (zh) 低速无线网络中用于长分组的改进分段
CN104904276A (zh) 用于使用受限接入窗口来节约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RU2780356C2 (ru) Структура преамбулы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полной дуплексной связи
TWI466574B (zh) 行動通訊裝置及資料傳輸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