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2367A -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2367A
CN104732367A CN201510097247.4A CN201510097247A CN104732367A CN 104732367 A CN104732367 A CN 104732367A CN 201510097247 A CN201510097247 A CN 201510097247A CN 104732367 A CN104732367 A CN 104732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on
distribution apparatus
physical distribution
warehouse
apparatus cap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72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2367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 Ltd
Shanghai Hongya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ya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ya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ya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972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32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2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23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5641 priority patent/WO201613887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2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2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中,服务器根据各仓库的存储情况和位置信息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退还处理,以使得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分布最优,并且该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因此在退箱时只需要根据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来获取相关的退箱信息,不需用户再次重复输入,操作方便且提高了退箱速度。

Description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流领域,经常会对可循环物流器具进行追踪。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射频识别标签)技术在智能化物流领域是常见的货物/器具追踪实施手段,尤其是有源RFID针对中等距离的设备/器具追踪有良好的效果。当前有源RFID技术(即内置芯片自带电源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产品进行识别时,此种操作需要读取装置对物流器具的电子标签做进行一对一的读取工作,当物流器具较多时,读取工作量大而复杂,极易存在漏检的风险,人工和时间成本也大大增加。另外,对于可循环物流器具也可以基于iBeacon技术来代替RFID,iBeacon协议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种通过低功耗蓝牙(BLE)进行十分精确的微定位的协议,从IOS7.0和安卓4.3开始得到支持。通过此技术,设备可以接收一定范围由其他iBeacons发出来的信号,同时也可以把自身的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传给其他用户。但此时仍然存在着上述读取工作量大而复杂的问题。
目前在可循环物流器具领域(比如中型散装容器IBC),物流器具供应方、物流和仓储点、使用方分别自建场地、花费大量人工来存储和使用物流器具(比如液体包装箱)。如果使用方是租赁箱子来使用的话,几方都要花费场地、人工来存储用过的需要返还的箱子。在此过程中,场地、人工都有重复建设、重复消耗的缺点。
使用方无法尽快得到需求的满足,特别是其所在一定范围内没有需求的箱子只能等待从较远的地方生产和运输过来
而物流企业自身有人员和场地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在整个活动中只承担了运输任务。
综上所述,重复建设、重复消耗,人工、场地、时间等成本都有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充分利用了各仓库的资源优势,大大提高了可循环物流器具使用的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信息,退箱请求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服务器根据退箱请求信息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仓库信息,作为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第二仓库信息包括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和位置信息;
服务器向第二匹配结果中至少一个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退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其中,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系统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信息,退箱请求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获取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根据退箱请求信息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仓库信息,作为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第二仓库信息包括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和位置信息;以及
退箱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向第二匹配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退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其中,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在本申请中,服务器根据各仓库的存储情况和位置信息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退还处理,以使得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分布最优,并且该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因此在退箱时只需要根据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来获取相关的退箱信息,不需用户再次重复输入,操作方便且提高了退箱速度。
进一步地,服务器根据各仓库的信息和各用户的信息对可循环物流器具进行分配,充分利用了各仓库的资源优势,从而可以及时将各可循环物流器具运输至用户处,并且用户可以主动选择发箱的仓库,大大提高了可循环物流器具使用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供应方可以根据服务器提供的补充信息,相应地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生产,规划性更强。
进一步地,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仓库的库存在各仓库间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调整,以实现最优分布,从而给用户提供较好的服务。
进一步地,根据用户需要设置相应的匹配条件,可以提供用户更好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用途标识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中验证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调度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图3示出了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理解,可循环物流器具,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它可以作为包装物,用于包装供应链过程中的各类生产物资,由于其在空箱状态下可以被折叠起来,能有效节约75%的空间,故而适合于可循环使用,并有效取代各类纸质、木质、铁质等一次性包装物。鉴于这样的特点,其工作情况下是直立状态的,而空箱非工作情况下是折叠状态的。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信息,退箱请求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此后进入步骤202,服务器根据退箱请求信息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理解,可以在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中设置相应标识位(例如标识的前三位)来指示该可循环物流器的种类,通过分析至少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中的相应标识位来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或是在服务器中存储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种类的对应关系,根据至少一个可循物流器具的标识查询该对应关系来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
此后进入步骤203,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仓库信息,作为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第二仓库信息包括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和位置信息。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进一步根据仓库所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种类是否小于一预设阈值,决定将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优先退回这类仓库中。
此后进入步骤204,服务器将第二匹配结果发送给第一客户端以供用户选择相应的仓库。
此后进入步骤205,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选择结果。
此后进入步骤206,服务器向第二选择结果中被选中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退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其中,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在某些实例中,若用户需要退回租用的全部可循环物流器具时,也可以在退箱请求信息中添加编码信息,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和用户的位置信息与该编码信息的对应关系,则该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编码信息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以进行后续的退箱操作。
此外,可以理解,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用户租用可循环物流器具后移动了位置,则在步骤201中的退箱请求信息中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和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使服务器进行后续的退箱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服务器根据各仓库的存储情况和位置信息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退还处理,以使得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分布最优,并且该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因此在退箱时只需要根据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来获取相关的退箱信息,不需用户再次重复输入,操作方便且提高了退箱速度。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可以不包括步骤204和步骤205,服务器直接向第二匹配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202中,服务器根据以下匹配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第二匹配结果:
仓库与用户的距离是否在第一阈值内;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是否小于第四阈值;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是否小于第五阈值;
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能够容纳用户需要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
在某些实例中,上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仓库信息。对上述各匹配条件设置了优先级,通过多个匹配条件的组合来生成该第二仓库信息。例如,在仓库与用户的距离和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的组合中,可以设置距离的优先级高于剩余存储空间,则会优先列出距离较近的多个仓库以进行退箱,当单个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不能够容纳用户需要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时,从列出的距离较近的多个仓库中选择一个以上的仓库进行退箱;也可以设置剩余存储空间的优先级高于距离,则会优先列出剩余存储空间较大的仓库,以保证单个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能够容纳用户需要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但该仓库可能离用户的距离不是最近的。用户可以选择相应匹配策略,并在服务器根据相应匹配策略列出的仓库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或几个仓库进行退箱。
可以理解,如图1所示,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发箱请求信息。
此后进入步骤102,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发箱请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仓库信息,作为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仓库信息包括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仓库的位置信息。
此后进入步骤103,服务器将第一匹配结果发送给第一客户端以供用户选择相应的仓库。
此后进入步骤104,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选择结果。
此后进入步骤105,服务器向第一选择结果中被选中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发箱通知信息。
其中,发箱请求信息和发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服务器根据各仓库的信息和各用户的信息对可循环物流器具进行分配,充分利用了各仓库的资源优势,从而可以及时将各可循环物流器具运输至用户处,并且用户可以主动选择发箱的仓库,大大提高了可循环物流器具使用的便利性。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对相应仓库的评价信息,评价信息包括相应仓库的发箱速度和服务质量。
则在步骤102中,服务器根据以下匹配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第一匹配结果:
仓库与用户的距离是否在第一阈值内;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
仓库的发箱速度是否在第二阈值以上;
仓库的服务质量是否在第三阈值以上。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仓库的发箱速度和服务质量都具有相应的评分标准,第一、第二和第三阈值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置。根据用户需要设置相应的匹配条件,可以提供用户更好的服务。
由上可以看到,物流器具供应方将生产的可循环物流器具存放在各仓库中,因此各仓库、容器自身、用户都各自有大量数据存储。在非共用模式下,这些数据是各自封闭的;在共用模式下,这些数据都存储在云端平台
将最适合的可循环物流器具在最短时间范围内送到用户手上,即实现及时性与共用性,在整个过程中就是服务器调用如表1所示的各方数据,进行最佳匹配的过程。
表1各方的数据库情况
服务器将存储的各类实时更新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发送给用户方进行选择。这种匹配按一定算法实现,大致可参考的为:
a.距离用户是否最近
b.用户需求的箱子是什么种类
c.需求的箱子是否数量足够
d.哪个物流和存储点送货速度最快
e.哪个物流和存储点的服务质量最好
...
可以理解,在液体包装箱领域,各类液体的运输和存储是分开的,比如装化妆品、装肉制品的液体、装医药用液体、装化工品等都是分开进行的。因此,设定可循环物流器具出厂时,就通过内置无线标签定义了用途。服务器在推荐匹配结果时,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和用途信息可以是让仓库、用户都知悉的,避免发错箱子。图2示出了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用途标识的一优选电路,主电子模块上带有可以选择焊接的开关组,出厂前根据对象类别进行编码并焊接。主电子模块根据读取的开关信息,在无线标签中分别进行用途标识。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软件方式对各对象类别进行编码。
此外,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提供用户选择,直接由服务器安排合适的仓库进行发箱和退箱,或由用户直接设置合适的仓库以进行发箱和退箱。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现了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最优分布以灵活分配各可循环物流器具。
根据用户的请求信息和仓库信息生成补充信息和调整信息,以实现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最优分布。
第一仓库信息和第二仓库信息可以由各仓库管理员所使用的第二客户端定时发送给服务器。因此,需要在各仓库设置一定的收集器(即第二客户端),收集器的作用是定期收集各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内置无线标签设备按一定周期向外广播的标签设备信息(优选地,各可循环物流器具堆叠时,所有线路相互连接),并且定期(比如每月)对各仓库内的所有箱子数量进行盘点,收集到的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可以理解,仓库管理员可以通过第二客户端定时发送全部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信息或仅发送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变动信息,也可以仅在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生变动时发送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变动信息。
收集器优选为蓝牙设备。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收集器也可以是RFID等其他无线设备,只要能读取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内置无线标签设备的广播数据即可。上述收集器(例如手机)收到iBeacon帧数据,汇报标签数据/状态(含电量信息、防盗信息、CPU温度等)给服务器。服务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确认是否有异常设备、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签类型和是否为当前分拣设备等,以了解数量、种类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并相应地提供匹配结果给用户使用的第一客户端进行选择和向仓库管理人员使用的第二客户端发送相应指示以进行异常处理。除了上述操作外,服务器还可以进一步生成补充信息和调整信息以分别指示物流器具供应方进行生产和仓库管理员调拨可循环物流器具。可以理解,服务器在收到上传的各类信息后,进行用途外的隔离与屏弊,仅将最需要处理的无线标签信息发送给相关方,以保障各方信息的安全性。具体地说:
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根据各发箱请求信息和各第一仓库信息生成补充信息。
服务器将补充信息发送给供应方所使用的第三客户端以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生产。
供应方可以根据服务器提供的补充信息,相应地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生产,规划性更强。
或者,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根据各发箱请求信息和各第一仓库信息生成调整信息,调整信息包括需调整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种类以及需调整的仓库的位置信息。
服务器将调整信息发送给需调整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调整。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仓库的库存在各仓库间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调整,以实现最优分布,从而给用户提供较好的服务。即根据用户需求,调拨特定物流器具到用户的区域内供后续使用。优选地,服务器生成用户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分布图,当用户需求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种类小于一阈值时自动报警。
在一优选实例中,当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总库存量小于总需求量时,服务器指示供应方进行生产;当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总库存量大于总需求量,但是部分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库存量小于需求量时,服务器指示各仓库对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行调整。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图4是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中验证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根据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验箱。
如图4所示,在步骤105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服务器接收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保存。
可以理解,在发箱时,第二客户端接收从仓库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电子标签的广播数据,并将该广播数据中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发送给服务器。可通过对从仓库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电子标签的广播数据进行标记,以使这些可循环物流器具能够与其他可循环物流器具相区分,例如设置一个按钮触发相应脉冲以使从仓库发出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电子标签向外广播该脉冲。
此后进入步骤302,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第一验证信息包括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此后进入步骤303,服务器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
若完全匹配,则服务器向第一客户端发送发箱成功的信息;
若不完全匹配,则服务器向第一客户端发送发箱失败的信息。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在发箱时,在服务器中保存了各第一客户端和各第二客户端关于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以列表的形式表示),服务器根据该对应关系来比对收发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是否完全匹配。例如,若第二客户端A共发出M个可循环物流器具,其中X个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给第一客户端B,Y个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给第一客户端C,X+Y=M,则在服务器中保存了第二客户端A与第一客户端B和上述X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客户端A与第一客户端C和上述Y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作为另一可选实施方式,在发箱时,在服务器中保存第一编码与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该第一编码发送给第一客户端和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进行验箱。则在步骤302中,第一验证信息还包含该第一编码;以及在步骤303中,服务器根据该第一编码获取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以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
优选地,该第一编码以尾标的形式存储于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中。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以列表等其他形式存储该第一编码与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此外,可以理解,上述第一编码可以是产品批号、编号或是用户账号等。
在第一编码的基础上,根据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可以进一步确保准确性。此外,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基于第一编码进行验箱,不对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
此外,可以理解,本申请各实施方式中所称的客户端是一个逻辑概念,可以以多种物理方式实现,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专用移动终端等等。一个客户端在不同的时段可以是由不同的终端实现,例如,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在提出请求信息时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同一用户进行验箱时第一客户端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只用同一个帐号登录到服务器,服务器就认同是同一用户的客户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主要如下:
1、用户发送用箱需求给云端平台(即服务器)
2、云端平台接收用户需求+用户的地理位置(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寻找最佳的位于用户附近的物流和仓储点(即仓库)
3、云端平台将匹配的结果反馈给用户,由用户选择最需要的物流和仓储点
4、物流和仓储点接收到平台的指令,开始接单
5、物流和仓储点挑选适合用户的箱型,并按下每一垛产品上任意一个按钮,标记箱子(即可循环物流器具)对外广播的信息帧,并由移动设备接收并上传到云端
6、云端平台返回物流和仓储点、用户、箱体供应方对应的第一编码
7、物流将所需上传无线标签信息的箱子运输到用户方,双方凭第一编码进行交割(用户方将移动设备上所有收到的无线标签信息上传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针对带第一编码的UUID和上传的所有UUID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结果给用户方)
8、当匹配结果显示全部对应,数量一致,并且第一编码一致,则判定交割完成
9、用户方收货后,可通过平台对本次货物和物流的服务进行评价
10、用户使用箱子完成,发出退箱和返回需求到云端平台
11、云端平台根据此需求+用户方的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出距离用户最近或场地最大或数量最少地方的物流和存储点
12、云端平台将此匹配结果发送给用户,用户进行选择
13、物流和仓储点派车到用户方上门取空箱
14、双方通过第一编码和数量判定,并交割(同样的,用户按下每垛需退箱的任意一个按钮,标记箱子对外广播的信息帧,并由移动设备接收并上传到云端,云端返回双方退箱的第一编码,物流和仓储点全数上传对方现场全部的无线标签信息到云端平台,由云端平台匹配是否是退箱第一编码所匹配的UUID,并将匹配结果返回到物流)
15、双方对此次退箱过程在云端平台进行评价
至此一个完整的用箱流程走完。
图5示出了基于上述平台各方的合作模式,IBC供应商将生产的可循环物流器具(例如可循环液体包装箱)存放于各第三方物流处,由各第三方物流租用可循环物流器具给用户(例如灌装企业、排放企业),用户在使用完可循环物流器具后再退还给第三方物流。由图5可以看到,用户可以就近租用,就近退还,从而方便使用可循环物流器具。图7示出了调度各区域存储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平衡的示意图,可以进一步清晰地看到,用户可以从某处就近装箱,在使用完后在另一处就近退箱。
图6示出了各方之间的数据传输,收集器在收集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据后,可以通过GPRS/3G/4G等网络将数据上传到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具有存储模块和处理模块,分别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用户系统和供应方系统分别与该数据服务器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
因此,通过该平台,物流器具供应方只需生产,存放和运输由物流和仓储点负责,用户只需提出需求,最大化利用了各方的资源优势,避免了各方重复建设所花费的资金。整个平台实时检测容器器具的状态,以使及时性、完好性都得到保障。
可以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或删除其中的步骤,并进行相应的配置。例如,无线标签采用RFID标签时,则采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数据读取。
本发明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硬件、固件等方式实现。不管本发明是以软件、硬件、还是固件方式实现,指令代码都可以存储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访问的存储器中(例如永久的或者可修改的,易失性的或者非易失性的,固态的或者非固态的,固定的或者可更换的介质等等)。同样,存储器可以例如是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简称“PAL”)、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简称“EEPROM”)、磁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DVD”)等等。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图9是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上述系统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信息,所述退箱请求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获取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根据退箱请求信息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仓库信息,作为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第二仓库信息包括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和位置信息。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进一步根据仓库所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种类是否小于一预设阈值,决定将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优先退回这类仓库中。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将第二匹配结果发送给第一客户端以供用户选择相应的仓库。以及
退箱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选择结果,并向第二选择结果中被选中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退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种类以及用户的位置信息。
其中,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在某些实例中,若用户需要退回租用的全部可循环物流器具时,也可以在退箱请求信息中添加编码信息,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和用户的位置信息与该编码信息的对应关系,则可以控制该服务器根据该编码信息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以进行后续的退箱操作。
此外,可以理解,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用户租用可循环物流器具后移动了位置,则在退箱请求信息中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以进行后续的退箱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根据各仓库的存储情况和位置信息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退还处理,以使得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分布最优,并且该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因此在退箱时只需要根据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来获取相关的退箱信息,不需用户再次重复输入,操作方便且提高了退箱速度。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上述系统可以不包括第二选择单元,而由上述退箱单元直接向第二匹配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
优选地,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根据以下匹配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第二匹配结果:
仓库与用户的距离是否在第一阈值内;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是否小于第四阈值;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是否小于第五阈值;
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能够容纳用户需要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
在某些实例中,上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仓库信息。对上述各匹配条件设置了优先级,通过多个匹配条件的组合来生成该第二仓库信息。例如,在仓库与用户的距离和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的组合中,可以设置距离的优先级高于剩余存储空间,则会优先列出距离较近的多个仓库以进行退箱,当单个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不能够容纳用户需要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时,从列出的距离较近的多个仓库中选择一个以上的仓库进行退箱;也可以设置剩余存储空间的优先级高于距离,则会优先列出剩余存储空间较大的仓库,以保证单个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能够容纳用户需要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但该仓库可能离用户的距离不是最近的。用户可以选择相应匹配策略,并在服务器根据相应匹配策略列出的仓库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或几个仓库进行退箱。
可以理解,如图8所示,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发箱请求信息。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发箱请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仓库信息,作为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仓库信息包括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仓库的位置信息。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将第一匹配结果发送给第一客户端以供用户选择相应的仓库。以及
发箱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选择结果,并向第一选择结果中被选中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发箱通知信息。
其中,发箱请求信息和发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服务器根据各仓库的信息和各用户的信息对可循环物流器具进行分配,充分利用了各仓库的资源优势,从而可以及时将各可循环物流器具运输至用户处,并且用户可以主动选择发箱的仓库,大大提高了可循环物流器具使用的便利性。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评价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对相应仓库的评价信息,评价信息包括相应仓库的发箱速度和服务质量。
则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根据以下匹配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第一匹配结果:
仓库与用户的距离是否在第一阈值内;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
仓库的发箱速度是否在第二阈值以上;
仓库的服务质量是否在第三阈值以上。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仓库的发箱速度和服务质量都具有相应的评分标准,第一、第二和第三阈值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置。根据用户需要设置相应的匹配条件,可以提供用户更好的服务。
此外,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提供用户选择,直接由服务器安排合适的仓库进行发箱和退箱,或由用户直接设置合适的仓库以进行发箱和退箱。
第一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
第五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现了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最优分布以灵活分配各可循环物流器具。
根据用户的请求信息和仓库信息生成补充信息和调整信息,以实现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最优分布。具体地说:
第一仓库信息和第二仓库信息由各仓库管理员所使用的第二客户端定时发送给服务器。可以理解,仓库管理员可以通第二客户端定时发送全部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信息或仅发送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变动信息,也可以仅在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生变动时发送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变动信息。
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根据各发箱请求信息和各第一仓库信息生成补充信息。以及
补充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将补充信息发送给供应方所使用的第三客户端以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生产。
供应方可以根据服务器提供的补充信息,相应地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生产,规划性更强。
或者,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根据各发箱请求信息和各第一仓库信息生成调整信息,调整信息包括需调整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种类以及需调整的仓库的位置信息。以及
调整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将调整信息发送给需调整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调整。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仓库的库存在各仓库间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调整,以实现最优分布,从而给用户提供较好的服务。
在一优选实例中,当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总库存量小于总需求量时,指示供应方进行生产;当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总库存量大于总需求量,但是部分区域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库存量小于需求量时,指示各仓库对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行调整。
第二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图10是该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第六实施方式在第四或第五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根据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验箱。
如图10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在发送发箱通知信息后接收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保存。
验证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第一验证信息包括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判断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若判断单元确认完全匹配,则控制服务器向第一客户端发送发箱成功的信息。以及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若判断单元确认不完全匹配,则控制服务器向第一客户端发送发箱失败的信息。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在发箱时,在服务器中保存了各第一客户端和各第二客户端关于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以列表的形式表示),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来比对收发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是否完全匹配。例如,若第二客户端A共发出M个可循环物流器具,其中X个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给第一客户端B,Y个可循环物流器具发给第一客户端C,X+Y=M,则在服务器中保存了第二客户端A与第一客户端B和上述X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客户端A与第一客户端C和上述Y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作为另一可选实施方式,在发箱时,在服务器中保存第一编码与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该第一编码发送给第一客户端和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进行验箱。第一验证信息还包含该第一编码;以及上述验证单元控制服务器根据该第一编码获取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
优选地,该第一编码以尾标的形式存储于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中。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以列表等其他形式存储该第一编码与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此外,可以理解,上述第一编码可以是产品批号、编号或是用户账号等。
在第一编码的基础上,根据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可以进一步确保准确性。此外,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基于第一编码进行验箱,不对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
第三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综上,本发明创建了一种平台,综合物流器具的供应方、物流和仓储点、使用方的资源优势,合理分配、调度、及时使用各种类的可循环物流器具(比如液体包装箱)。
器具供应方提供可循环的器具,物流和仓储点提供物流车辆以及存放器具的场所以及人工,客户提供使用需求,通过平台几方沟通,这样使得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促使可循环物流器具成为一个社会各方触手可及去使用的公共资源。避免了各方各自投入资金做重复的建设,使得社会资源最优的分布与合作。
基于此平台,不同品牌的物流以及器具提供商和平共处并互惠互利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设备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各单元都是逻辑单元,在物理上,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才是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发明上述各设备实施方式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方式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信息,所述退箱请求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退箱请求信息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仓库信息,作为第二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二仓库信息包括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和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匹配结果中至少一个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所述退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发箱请求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所述发箱请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仓库信息,作为第一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仓库信息包括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仓库的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以供所述用户选择相应的仓库;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选择结果,并向所述第一选择结果中被选中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发箱通知信息;
其中,所述发箱请求信息和所述发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选择结果,并向所述第一选择结果中被选中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发箱通知信息”的步骤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服务器接收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保存;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所述服务器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所述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
若完全匹配,则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发箱成功的信息;
若不完全匹配,则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发箱失败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仓库信息由各仓库管理员所使用的第二客户端定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服务器根据各所述发箱请求信息和各所述第一仓库信息生成补充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补充信息发送给供应方所使用的第三客户端以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生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匹配结果中至少一个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的步骤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以供所述用户选择相应的仓库;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选择结果,并向所述第二选择结果中被选中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所述退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对相应仓库的评价信息,所述评价信息包括相应仓库的发箱速度和服务质量;
在“所述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所述发箱请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仓库信息,作为第一匹配结果”的步骤中,所述服务器根据以下匹配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所述第一匹配结果:
仓库与用户的距离是否在第一阈值内;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
仓库的发箱速度是否在第二阈值以上;
仓库的服务质量是否在第三阈值以上。
7.一种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退箱请求信息,所述退箱请求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获取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退箱请求信息获取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仓库信息,作为第二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二仓库信息包括仓库的剩余存储空间和位置信息;以及
退箱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匹配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所述退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服务器中存储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控制服务器接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发箱请求信息;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所述发箱请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仓库信息,作为第一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仓库信息包括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仓库的位置信息;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以供所述用户选择相应的仓库;以及
发箱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选择结果,并向所述第一选择结果中被选中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发箱通知信息;
其中,所述发箱请求信息和所述发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在发送所述发箱通知信息后接收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并保存;
验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
判断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将发出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与所述用户收到的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标识进行比对;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认完全匹配,则控制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发箱成功的信息;以及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认不完全匹配,则控制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发箱失败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仓库信息由各仓库管理员所使用的第二客户端定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根据各所述发箱请求信息和各所述第一仓库信息生成补充信息;以及
补充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补充信息发送给供应方所使用的第三客户端以进行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生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箱单元包括:
选择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以供所述用户选择相应的仓库;以及
退箱子单元,用于控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选择结果,并向所述第二选择结果中被选中的仓库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退箱通知信息,所述退箱通知信息包括所需退回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种类和用户的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评价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对相应仓库的评价信息,所述评价信息包括相应仓库的发箱速度和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根据以下匹配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所述第一匹配结果:
仓库与用户的距离是否在第一阈值内;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数量;
仓库存储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所需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种类;
仓库的发箱速度是否在第二阈值以上;
仓库的服务质量是否在第三阈值以上。
CN201510097247.4A 2015-03-04 2015-03-04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04732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7247.4A CN104732367B (zh) 2015-03-04 2015-03-04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PCT/CN2016/075641 WO2016138879A1 (zh) 2015-03-04 2016-03-04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7247.4A CN104732367B (zh) 2015-03-04 2015-03-04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2367A true CN104732367A (zh) 2015-06-24
CN104732367B CN104732367B (zh) 2020-08-21

Family

ID=53456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7247.4A Active CN104732367B (zh) 2015-03-04 2015-03-04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2367B (zh)
WO (1) WO2016138879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3205A (zh) * 2016-04-05 2016-08-3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近场通信的物资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16138879A1 (zh) * 2015-03-04 2016-09-0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CN107908994A (zh) * 2017-11-22 2018-04-13 中国计量大学 基于云平台的木质产品加工进度跟踪和余料信息管理系统
CN108960670A (zh) * 2018-07-23 2018-12-07 叶苑庭 一种仓储物流智能分配存储系统
CN109523285A (zh) * 2017-09-18 2019-03-26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有效广告效果评估、计费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8380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监控方法及其系统
CN110874701A (zh) * 2018-09-03 2020-03-1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容器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7413B (zh) * 2018-01-31 2022-04-05 上海箱箱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器具智能云交割和计费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54464A1 (en) * 2000-08-01 2002-02-01 Charles H. Mcelrea Returnable container control system
EP2053325A1 (en) * 2007-10-23 2009-04-29 Deutsche Post AG Collapsible container package; method for pack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goods and container pooling system
US7650297B1 (en) * 2003-12-04 2010-01-19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turnable containers
CN103514527A (zh) * 2013-09-27 2014-01-15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分配暂存货品的方法、暂存货柜和企业端系统
CN103942665A (zh) * 2014-03-18 2014-07-23 青岛海信智能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品种多订单快速拣选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2367B (zh) * 2015-03-04 2020-08-21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54464A1 (en) * 2000-08-01 2002-02-01 Charles H. Mcelrea Returnable container control system
US7650297B1 (en) * 2003-12-04 2010-01-19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turnable containers
EP2053325A1 (en) * 2007-10-23 2009-04-29 Deutsche Post AG Collapsible container package; method for pack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goods and container pooling system
CN103514527A (zh) * 2013-09-27 2014-01-15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分配暂存货品的方法、暂存货柜和企业端系统
CN103942665A (zh) * 2014-03-18 2014-07-23 青岛海信智能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品种多订单快速拣选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38879A1 (zh) * 2015-03-04 2016-09-0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CN105913205A (zh) * 2016-04-05 2016-08-3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近场通信的物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523285A (zh) * 2017-09-18 2019-03-26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有效广告效果评估、计费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23285B (zh) * 2017-09-18 2023-12-2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侧面有效展示时长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8380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监控方法及其系统
CN107908994A (zh) * 2017-11-22 2018-04-13 中国计量大学 基于云平台的木质产品加工进度跟踪和余料信息管理系统
CN108960670A (zh) * 2018-07-23 2018-12-07 叶苑庭 一种仓储物流智能分配存储系统
CN108960670B (zh) * 2018-07-23 2020-04-03 重庆北睿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物流智能分配存储系统
CN110874701A (zh) * 2018-09-03 2020-03-1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容器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WO2020048349A1 (zh) * 2018-09-03 2020-03-12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容器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CN110874701B (zh) * 2018-09-03 2024-05-14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容器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38879A1 (zh) 2016-09-09
CN104732367B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2367A (zh)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Iyer RFI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US201703234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to a Consumer
CN108292387A (zh) 用于在开环供应或价值链中跟踪产品的系统和方法
KR102278724B1 (ko) 배달음식용 포장물품의 재활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593751A (zh) 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CN101118612A (zh) 电子标签射频技术应用于仓储托盘的方法
CN103971218A (zh) 一种基于无源rfid的物品管理系统
CA2866053A1 (en) Container with user link
CN103714465B (zh) 基于射频识别标签和传感器网络的智能零售市场构建方法
Paul et al. Study of smart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Wood et al.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s
Cao et al. Knowledge-enriched shop floor control in end-of-life business
US20200262658A1 (en) Point of purchase packaging
CN209000065U (zh)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排产系统
Sharma et al. A Review of 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s (DRA)-Based RFID Technology for Industry 4.0
CN202939639U (zh)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
Behl et al. Role of IoT in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A survey analysis
EP3716174A1 (en) A method for tracing a food package for assuring efficient recycling, and an apparatus thereof
CN204117189U (zh) 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塑胶产品智能监控系统
KR101560444B1 (ko) Rfid 기반 통합 물류 이력 시스템
Angulo et al. Towards a traceability system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to check the content of pallets within electronic devices supply chain
Tebaldi et al. RFID technology in Retail 4.0: state-of-the-art in the 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 field
CN113421145A (zh) 一种共享包装的运营系统
CN201876912U (zh) 一种智能仓库货位分配验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