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0493B - 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0493B
CN104730493B CN201510138437.6A CN201510138437A CN104730493B CN 104730493 B CN104730493 B CN 104730493B CN 201510138437 A CN201510138437 A CN 201510138437A CN 104730493 B CN104730493 B CN 104730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module
calibration source
held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84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0493A (zh
Inventor
冉利民
李纪森
张东成
彭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Co Of Sinopec Jingwei Co ltd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Sinopec Jingw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ll Logging Branch Office Of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ll Logging Branch Office Of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Well Logging Branch Office Of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5101384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30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0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0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0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0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4Position of source determined by a plurality of spaced direction-find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手持监控仪、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和后方监控终端,电子标签和手持监控仪进行无线通讯,电子标签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进行无线通讯,手持监控仪和后方监控终端进行无线通讯。本发明利用电子标签和手持监控仪实现刻度源的实时监控,在刻度源超出手持监控仪的监控范围时实现自动报警和精准定位,并利用刻度源手持搜寻仪进行精准搜寻,同时利用GSM网络将报警信息发送至后方的监控终端,能够准确有效地对刻度源进行实时监控,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和定位精度高的优点,同时具有低功耗的优点,便于使用者在户外长时间使用。

Description

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刻度源搜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刻度源丢失、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导致多起放射性污染事故,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目前,在用刻度源的核素有47种,民用的主要核素是137Cs、60Co、241Am、238Pu、90Sr、192Ir、63Ni等;而以137Cs、60Co、241Am为核素的刻度源分别占刻度源总数的41.61%、25.1%和8.18%,这三种核素占到总数74.89%。尽管放射线应用的前景十分看好,但其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险性,它可破坏人体的组织,也会引起恶性肿瘤,甚至会使各类生物遗传基因产生突变,使细胞染色体遭到破坏。据不完全统计,从1954年到2003年年底,全国共发生各类辐射事故1500余起,平均每年发生事故30余起,其中4起辐射事故曾经造成8人死亡。
目前传统刻度源监管技术不能实现刻度源的实时动态监控,刻度源的用/存/移全过程处于监管真空状态,有关部门无力应对刻度源丢失、非法移动等事故;环保部门刻度源审批过程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现存多数系统尚未实现刻度源移动执法能力,限制了刻度源监管执法工作的实时、灵活、便捷的开展。为了能够对刻度源进行有效监管,目前也出现了多种监控技术,有的利用物联网技术,有的利用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有的利用传感技术、GIS技术,有的利用GPS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技术,将刻度源安全管理建立以GPS-CPS定位及剂量率为检测单元的集数据监测,同时辅以视频技术为基础的刻度源物联网在线监控系统。
而现有的各种刻度源监控系统均存在使用成本高、操作复杂、定位精度差的缺点,无法对刻度源进行准确有效地实时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能够通过在刻度源上设置新型的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子标签,通过手持监控仪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刻度源超出手持监控仪的监控范围时实现自动报警和精准定位,同时利用GSM网络将报警信息发送至后方的监控终端,能够准确有效地对刻度源进行实时监控,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和定位精度高的优点;在刻度源超出手持监控仪的监控范围时,本发明还能够利用刻度源手持搜寻仪进行精准搜寻,接收安装在刻度源上的电子标签发送的无线信号,并进行定位显示,同时具有低功耗的优点,便于使用者在户外长时间使用。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手持监控仪、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和后方监控终端,电子标签和手持监控仪进行无线通讯,电子标签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进行无线通讯,手持监控仪和后方监控终端进行无线通讯;
所述的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电子标签报警模块和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电压监测电路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子标签控制模块还通过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控制连接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电子标签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子标签报警模块和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
所述手持监控仪包括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手持监控仪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输入模块,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手持监控仪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输入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与后方监控终端通过GSM网络无线通讯;
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表面安装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天线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内设置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天线、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通过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分别为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供电,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之间还连接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自锁电路,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供电电压低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供电电压;
所述的后方监控终端包括上位机,上位机还连接有警示装置,上位机内置有电子地图软件,能够根据电子标签定位模块在电子标签超出被监控的范围时发送的定位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定位,同时上位机利用警示装置进行报警。
所述的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第一PMOS管的栅极,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电源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第三电阻,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电源端口还通过第一电容接地。
所述的电压监测电路采用分压电路,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接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
所述的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通过电子标签LC滤波电路连接门电路,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子标签信号衰减模块连接电子标签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的电子标签信号衰减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门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三信号输出端、第四信号输出端和第五信号输出端;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均连接电子标签信号放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通过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连接GSM通信模块,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和第二PMOS管,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十三电阻连接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栅极,第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还通过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五电阻接地,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五电阻之间的导线连接第二PMOS管的栅极,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GSM通信模块的电源输入端。
所述的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的天线通过手持监控仪LC滤波电路连接手持监控仪放大器的输入端,手持监控仪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声表滤波器连接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平转换电路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入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出信号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入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电源,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电源还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八电阻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十九电阻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电源,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出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五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第五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六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一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十二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十四电阻接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通过并联的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一按钮SB1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端EN,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基极,第七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输出端,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和第十电容接地,二极管和第十电容之间的导线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端EN。
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声音报警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灯光报警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声音报警模块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扬声器和第十一三极管,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十七电阻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扬声器连接第十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十八电阻连接第十一三极管的基极;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灯光报警模块包括红光LED灯泡和绿光LED灯泡,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十九电阻和红光LED灯泡连接第十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十一电阻连接第十二三极管的基极;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十电阻和绿光LED灯泡连接第十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十二电阻连接第十三三极管的基极
本发明利用电子标签对刻度源进行定位,当电子标签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手持监控仪发送来的数据包,则电子标签自动判断为已处于丢失状态。此时,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电子标签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同时通过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向手持监控仪发送警报信息,同时通过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控制电子标签定位模块工作,并将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和实时的时间数据发送给手持监控仪。当电子标签重新检测到手持监控仪发送的数据包信息,才解除报警状态。手持监控仪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警报信息后可通过显示输入模块进行显示,同时手持监控仪能够利用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通过GSM通信网络向后台服务器传送相关数据,保证后方的监控终端能够对刻度源实现准确的监控。本发明通过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对电子标签定位模块进行了低功耗处理,使其在电子标签处于被监控的范围内时不工作,仅在电子标签超出被监控的范围时进行工作,及时的将电子标签所处的位置反馈给手持监控仪,能够使电子标签具备定位功能且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时间。本发明的电子标签还通过在无线传输模块后增设特殊的电子标签LC滤波电路、门电路、电子标签信号衰减模块和电子标签信号放大模块,能够提高通讯质量,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避免通信过程中出现串扰现象。同时,本发明还对GSM通信模块的供电部分做了特殊设计,使得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能够控制GSM通信模块的硬件断电以实现重启操作,从而保证GSM通信模块能够重新连接GSM通信网络进行稳定地数据传输。手持监控仪LC滤波电路、手持监控仪放大器和声表滤波器的特殊设计还能够有效地排除室外的干扰信号,增强,定位信号的强度,保证定位的准确。在刻度源超出手持监控仪的监控范围时,本发明还能够利用刻度源手持搜寻仪进行精准搜寻,利用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安装在刻度源上的电子标签发送的无线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处理模块,由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处理模块读取电子标签发送的带有GPS定位信息的数据,并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产生的定位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与安装有电子标签的刻度源的距离,并通过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进行显示;同时具有低功耗的优点,便于使用者在户外长时间使用。本发明按照“大范围GPS定位,小范围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搜索”的方式,实现对刻度源由远到近的精准定位。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作用距离为200米,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能够较好地弥补GPS精度不高、易受遮挡、不易对放射源追踪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电子标签的电源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手持监控仪的电源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手持监控仪、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和后方监控终端,电子标签和手持监控仪进行无线通讯,电子标签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进行无线通讯,手持监控仪和后方监控终端进行无线通讯;
所述的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电子标签报警模块和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电压监测电路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子标签控制模块还通过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控制连接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电子标签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子标签报警模块和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
所述手持监控仪包括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手持监控仪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输入模块,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手持监控仪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输入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与后方监控终端通过GSM网络无线通讯;
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表面安装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天线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内设置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天线、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通过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分别为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供电,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之间还连接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自锁电路,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供电电压低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供电电压;
所述的后方监控终端包括上位机,上位机还连接有警示装置,上位机内置有电子地图软件,能够根据电子标签定位模块在电子标签超出被监控的范围时发送的定位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定位,同时上位机利用警示装置进行报警。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电子标签报警模块和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电压监测电路连接电源模块,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子标签控制模块还通过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控制连接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电子标签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子标签报警模块和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采用MSP430F149低功耗单片机,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采用NRF905。
由于现有的有源电子标签不具备定位功能,而现有的GPS定位模块又十分耗电,为了能够使本产品具备定位功能且保证产品的使用时间,本发明通过设计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对电子标签定位模块进行了低功耗处理,使其在电子标签处于被监控的范围内时不工作,仅在电子标签超出被监控的范围时进行工作。
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T1,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的输出VDD,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还连接第一PMOS管Q1的栅极G,第一PMOS管Q1的源极S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的输出VDD,第一PMOS管Q1的漏极D连接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电源端口,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第三电阻R3,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电源端口还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定位模块采用GPS定位模块。
当电子标签处于被监控的范围内时,与第一电阻R1连接的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T1处于截止状态。而第一PMOS管Q1的柵极G的电平由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对VDD的分阻电压来控制,此时处于高电平状态,因此第一PMOS管Q1的漏极D和源极S处于断开状态,电子标签定位模块断电处于关闭状态,能够降低电子标签的功耗,保证本发明的使用时间。
当电子标签超出被监控的范围时, 与第一电阻R1连接的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T1处于饱和导通状态,此时,第一PMOS管Q1的柵极G的电平被下拉为低电平,因此第一PMOS管Q1的漏极D和源极S处于导通状态,电子标签定位模块得电开始工作,电子标签定位模块获得的定位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
本发明中,电子标签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电源模块,电子标签控制模块还利用电压监测电路检测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的电压。电压监测电路可采用分压电路,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还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能够对锂电池的电压进行分压,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监测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的分压值并判断是否低于设定电压值,从而实现对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的电压状态监控。当电子标签控制模块发现电压过低时,电子标签控制模块控制电子标签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工作人员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电压不足。
为了提高通讯质量,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避免通信过程中出现串扰现象,本发明中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通过电子标签LC滤波电路连接门电路U的Z端,门电路U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S2分别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门电路U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子标签信号衰减模块连接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门电路U可采用74HC4051。
电子标签LC滤波电路包括由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以及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组成,电子标签LC滤波电路能够有效地控制信号的衰减,使信号的中心频率控制在433MHZ。同时,同门电路U连接的电子标签信号衰减模块、电子标签信号放大模块能够有效地控制电子标签的通信距离,使电子标签的灵敏度得到极大幅度的提高。电子标签信号衰减模块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分别连接门电路U的第一信号输出端Y0、第二信号输出端Y1、第三信号输出端Y2、第四信号输出端Y3和第五信号输出端Y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均连接电子标签信号放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门电路U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S2对门电路U进行控制,当需要调整通信距离的时候,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S2输入不同的电平,使连接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的门电路U的Z端与不同的电阻进行串联,从而达到对信号的不同衰减,有效的控制通信距离。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的手持监控仪,包括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手持监控仪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输入模块,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手持监控仪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输入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与上位机通过GSM网络无线通讯。
由于GSM通信模块通过GSM通信网络与服务器后台进行通讯,为了防止出现网络掉线的问题,本发明对GSM通信模块的供电部分做了特殊设计,使得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能够控制GSM通信模块的硬件断电以实现重启操作,从而保证GSM通信模块能够重新连接GSM通信网络进行稳定地数据传输。
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通过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连接GSM通信模块,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T2、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U1和第二PMOS管Q2,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还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U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第六电容C6接地,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U1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U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PMOS管Q2的栅极G,第二PMOS管Q2的源极S连接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还通过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接地,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之间的导线连接第二PMOS管Q2的栅极G,第二PMOS管Q2的漏极D连接GSM通信模块的电源输入端。
使用过程中,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第二三极管T2以控制第二三极管T2的通断,当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输出低电平时,第二三极管T2处于截止状态,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U1的信号输入端被第十二电阻R12拉为高电平,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U1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此时由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组成的分压电路控制的电源型第二PMOS管Q2的栅极G极处于逻辑‘0’,则第二PMOS管Q2被打开,GSM通信模块得电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输出高电平时,第二三极管T2处于导通状态,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U1的信号输入端被第十二电阻R12拉为低电平,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U1的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此时由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组成的分压电路控制的电源型第二PMOS管Q2的栅极G极处于逻辑‘1’,则第二PMOS管Q2被关闭,GSM通信模块失电停止工作。
由于在室外工作时存在大量信号干扰,本发明还对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进行改进,以增强信号强度保证定位的准确性。本发明中,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的天线通过手持监控仪LC滤波电路连接手持监控仪放大器的输入端,手持监控仪LC滤波电路由第七电容C7和第四电感L4组成,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噪波信号过滤后送入手持监控仪放大器U2;手持监控仪放大器U2的输出端通过声表滤波器U3连接定位模块的输入端,手持监控仪放大器U2能够将进行了噪波过滤后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送入声表滤波器U3,由声表滤波器U3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滤波,最后送入定位模块。手持监控仪LC滤波电路、手持监控仪放大器和声表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排除室外的干扰信号,增强定位信号的强度,保证定位的准确。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表面安装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天线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内设置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天线、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分别为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供电,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之间还连接有供电自锁电路。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安装在刻度源上的电子标签发送的无线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处理模块,由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处理模块读取电子标签发送的带有GPS定位信息的数据,并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产生的定位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与安装有电子标签的刻度源的距离,并通过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进行显示。为了能够降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电力消耗达到低功耗的要求,本发明中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采用不同的供电电压,本实施例中,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采用3.3V供电电压,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采用2.85V供电电压,由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采用不同的供电电压,使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不能直接通过串口通信,因此本发明在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之间设置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平转换电路,以保证本发明的正常工作。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采用GPS模块。
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平转换电路包括控制模块输入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和控制模块输出信号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的控制模块输入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T3和第四三极管T4,第三三极管T3为PNP型三极管,第四三极管T4为NPN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电源,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电源还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通过第十八电阻R18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还通过第十九电阻R19接地,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电源,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还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接地。当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输出数据的时候,输出的电平信号通过第十六电阻R16来控制第三三极管T3的导通和断开,当定位模块输出数据为高电平时,第三三极管T3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第十八电阻R18和第十九电阻R19控制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处于低电平状态,无法让第四三极管T4导通,此时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在第二十电阻R20的作用下处于3.3V的逻辑高电平状态,完成了电平‘1’的匹配。当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输出数据为低电平的时候,第三三极管T3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十八电阻R18和第十九电阻R19将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拉至2.85V的分压电平,处于高电平状态,使得第四三极管T4导通,第第四三极管T4发射极的电平被下拉为低电平状态,完成了电平‘0’的匹配。
所述的控制模块输出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五三极管T5和第六三极管T6,第五三极管T5为PNP型三极管,第六三极管T6为NPN型三极管,第五三极管T5的基极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五三极管T5的基极还通过第二十二电阻R22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连接第六三极管T6的基极,第六三极管T6的基极还通过第二十四电阻R24接地,第六三极管T6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第六三极管T6的集电极还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六三极管T6的发射极接地。
当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出数据的时候,输出的电平信号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控制第五三极管T5的导通和断开。当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出数据为高电平时,第五三极管T5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二十四电阻R24控制第六三极管T6的基极处于低电平状态,第六三极管T6处于截止状态,此时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在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作用下处于2.85V的逻辑高电平状态,完成了电平‘1’的匹配。当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出数据为低电平的时候,第五三极管T5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二十四电阻R24将第六三极管T6的基极拉至3.3V的分压电平,处于高电平状态,使第六三极管T6导通,第六三极管T6发射极的电平被下拉为低电平状态,完成了电平‘0’的匹配。
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的输入端VIN,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的输出端VOUT通过并联的第八电容C8和第第九电容C9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六电阻R26和第一按钮SB1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的使能端EN,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七三极管T7的基极,第七三极管T7为PNP型三极管,第七三极管T7的发射极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输出端,第七三极管T7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1和第十电容C10接地,二极管D1和第十电容C10之间的导线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的使能端EN。在使用时,当使用者按下第一按钮SB1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的使能端EN位于高电平,此时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的输出端VOUT在第八电容C8和第第九电容C9上输出稳定的3.3V电压,使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当控制模块得电工作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出低电平输出低电平使第七三极管T7导通,由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的使能端EN还通过二极管D1和第七三极管T7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输出端,因此此时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的使能端EN处于逻辑高电平,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形成自锁功能,无论第一按钮SB1处于什么状态都不影响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稳定的电压输出。本实施例中,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U4可采用电源芯片SPX5205。
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声音报警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灯光报警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声音报警模块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扬声器LS1和第十一三极管T11,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十七电阻R27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扬声器LS1连接第十一三极管T11的集电极,第十一三极管T11的发射极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十八电阻R28连接第十一三极管T11的基极。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灯光报警模块包括红光LED灯泡D2和绿光LED灯泡D3,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29和红光LED灯泡D2连接第十二三极管T12的集电极,第十二三极管T12的发射极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十一电阻R31连接第十二三极管T12的基极;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十电阻R30和绿光LED灯泡D3连接第十三三极管T13的集电极,第十三三极管T13的发射极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十二电阻R32连接第十三三极管T13的基极。使用时,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对应的三极管的导通或断开,即可实现对扬声器LS1、红光LED灯泡D2和绿光LED灯泡D3的控制。
本发明中,电子标签定位模块和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均采用GPS定位模块;电子标签电源模块和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均采用锂电池电源模块。
本发明在使用时,电子标签开始处于被监控模式,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定时的将数据信息发送给手持监控仪,并同时检测自身的电压状态,当电子标签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手持监控仪发送来的数据包,则电子标签自动判断为已处于丢失状态。此时,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电子标签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同时通过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向手持监控仪发送警报信息,并通过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控制电子标签定位模块工作,将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和实时的时间数据发送给手持监控仪。当电子标签重新检测到手持监控仪发送的数据包信息,才解除报警状态。此时,电子标签将重新进入被监控模式。手持监控仪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警报信息后可通过显示输入模块进行显示,同时手持监控仪能够利用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通过GSM通信网络向后方监控终端传送相关数据,后方监控终端的上位机能够根据电子标签定位模块在电子标签超出被监控的范围时发送的定位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定位,同时上位机利用警示装置进行报警。在刻度源超出手持监控仪的监控范围时,本发明还能够利用刻度源手持搜寻仪进行精准搜寻,利用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安装在刻度源上的电子标签发送的无线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处理模块,由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处理模块读取电子标签发送的带有GPS定位信息的数据,并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产生的定位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与安装有电子标签的刻度源的距离,并通过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进行显示;同时具有低功耗的优点,便于使用者在户外长时间使用。本发明按照“大范围GPS定位,小范围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搜索”的方式,实现对刻度源由远到近的精准定位。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作用距离为200米,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能够较好地弥补GPS精度不高、易受遮挡、不易对放射源追踪的缺陷。

Claims (10)

1.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标签、手持监控仪、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和后方监控终端,电子标签和手持监控仪进行无线通讯,电子标签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进行无线通讯,手持监控仪和后方监控终端进行无线通讯;
所述的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电子标签报警模块和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电子标签控制模块通过电压监测电路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子标签控制模块还通过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控制连接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电子标签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子标签报警模块和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
所述手持监控仪包括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手持监控仪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输入模块,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手持监控仪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输入模块,手持监控仪GSM通信模块与后方监控终端通过GSM网络无线通讯;
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表面安装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天线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壳体内设置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天线、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通过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分别为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显示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无线通讯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供电,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之间还连接有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自锁电路,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供电电压低于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供电电压;
所述的后方监控终端包括上位机,上位机还连接有警示装置,上位机内置有电子地图软件,能够根据电子标签定位模块在电子标签超出被监控的范围时发送的定位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定位,同时上位机利用警示装置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第一PMOS管的栅极,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电源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第三电阻,电子标签定位模块的电源端口还通过第一电容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监测电路采用分压电路,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接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子标签电源模块,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无线传输模块通过电子标签LC滤波电路连接门电路,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子标签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子标签信号衰减模块连接电子标签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信号衰减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门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三信号输出端、第四信号输出端和第五信号输出端;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均连接电子标签信号放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通过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连接GSM通信模块,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和第二PMOS管,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手持监控仪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十三电阻连接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GSM通信模块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栅极,第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的输出VDD,手持监控仪电源模块还通过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五电阻接地,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五电阻之间的导线连接第二PMOS管的栅极,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GSM通信模块的电源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的天线通过手持监控仪LC滤波电路连接手持监控仪放大器的输入端,手持监控仪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声表滤波器连接手持监控仪定位模块的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平转换电路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入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出信号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入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电源,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电源还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八电阻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十九电阻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供电电源,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输出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五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第五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六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一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十二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十四电阻接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通过并联的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一按钮SB1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端EN,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基极,第七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输出端,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和第十电容接地,二极管和第十电容之间的导线连接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端E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报警模块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声音报警模块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灯光报警模块;刻度源手持搜寻仪声音报警模块包括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扬声器和第十一三极管,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十七电阻和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扬声器连接第十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十八电阻连接第十一三极管的基极;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灯光报警模块包括红光LED灯泡和绿光LED灯泡,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十九电阻和红光LED灯泡连接第十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十一电阻连接第十二三极管的基极;刻度源手持搜寻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十电阻和绿光LED灯泡连接第十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刻度源手持搜寻仪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十二电阻连接第十三三极管的基极。
CN201510138437.6A 2015-03-27 2015-03-27 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 Active CN104730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8437.6A CN104730493B (zh) 2015-03-27 2015-03-27 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8437.6A CN104730493B (zh) 2015-03-27 2015-03-27 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0493A CN104730493A (zh) 2015-06-24
CN104730493B true CN104730493B (zh) 2017-02-01

Family

ID=53454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8437.6A Active CN104730493B (zh) 2015-03-27 2015-03-27 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049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87767U (zh) * 2013-06-09 2013-11-13 济南新吉纳远程测控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测井系统放射源状态监控系统
CN103912265A (zh) * 2013-01-06 2014-07-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位伽马测井仪的实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8582B (zh) * 2013-09-17 2018-08-03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井下屈曲状态的估计和校准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2265A (zh) * 2013-01-06 2014-07-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位伽马测井仪的实验装置
CN203287767U (zh) * 2013-06-09 2013-11-13 济南新吉纳远程测控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测井系统放射源状态监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对岩性密度测井仪的认识;杜黎君等;《石油仪器》;20141031;第28卷(第5期);第28-30页 *
油田放射性源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赵一姝等;《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1231;第4卷(第6期);第132-135页 *
高分辨率伽马测井处理技术;苏克晓等;《石油仪器》;20120430;第26卷(第2期);第35-3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0493A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1393U (zh) 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报警探测系统
CN206557388U (zh) 基于蓝牙信标的低功耗定位系统
CN206058437U (zh) 一种智能监狱安防系统
CN203386374U (zh) 基于地磁传感器的车位状态检测设备
CN102348015B (zh) 放射源防盗报警手持机
CN104574749A (zh) 无线远程监控防盗系统
CN104181615A (zh) 一种微气象环境及物理信息实时监测通用平台
CN205942972U (zh) 基于2.4GHz无线射频芯片的可恢复低功耗防盗系统
CN205862185U (zh) 一种地下水环境远程监控系统
CN202939434U (zh) 一种红外唤醒接收电路
CN203950425U (zh) 一种基于gsm/gprs网络的供暖锅炉远程监测系统
CN104730493B (zh) 基于无线测向技术的刻度源搜寻系统
CN204808384U (zh) 一种用于实时定位系统的便携式低功耗标签
CN203965871U (zh) 一种水电双计量的农业机井灌溉控制箱
CN206523756U (zh) 一种基于普通门锁的开合智能监控大规模管理系统
CN204440432U (zh) 一种刻度源监控系统
CN206178063U (zh) 一种基于近远程无线传输技术的避雷器实时在线监测仪
CN202632466U (zh) 变电站防火防盗系统
CN206074843U (zh) 水文遥测终端机
CN206223220U (zh) 一种温湿度记录打印装置
CN204405836U (zh) 一种刻度源手持搜寻仪
CN209728460U (zh) 一种铁轨多参数实时监测装置
CN201616164U (zh) 放射源报警、定位、跟踪系统装置
CN204614123U (zh) 电缆防盗监测装置
CN203630950U (zh) 电力采集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7

Address after: 450006 Zhengzhou,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Longhai West Road, No. 4

Patentee after: Sinopec Huabe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Hongmen town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53700 new extension Road Station logging

Patentee before: Well logging branch office of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of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8

Address after: 100028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Hui Xin Street 6, Twelfth level.

Patentee after: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Jingwei Co.,Ltd.

Patentee after: SINOPEC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North China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company of Sinopec Jingwei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6 floor 4, No. 199, Longhai West Road, Zhongyuan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