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7371A - 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7371A
CN104727371A CN201510053133.XA CN201510053133A CN104727371A CN 104727371 A CN104727371 A CN 104727371A CN 201510053133 A CN201510053133 A CN 201510053133A CN 104727371 A CN104727371 A CN 104727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ar
loader
motor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31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7371B (zh
Inventor
常绿
胡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aitong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0531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7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7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7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7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7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它采用双行星轮系作为动力耦合元件,实现了装载机的输出功率分流式传动。发动机输入轴与第一锁止器的旋转部分连接,并通过第一齿轮与前排行星轮系齿圈同轴固连的第二齿轮啮合,二号电机转子一端与太阳轮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锁止器旋转部分连接,后排齿圈与一号电机转子连接,行星轮系的行星架与输出轴连接。根据整机运行状况和动力电池荷电状态,通过对第一锁止器和第二锁止器的接合控制,可以控制装载机在发动机启动模式、纯电驱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功率分流模式和再生制动模式等5种工作模式之间灵活切换,提高了装载机传动系统效率,有效提高装载机的燃油经济性。

Description

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装载机的动力传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以小松、日立建机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巨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了混合动力装载机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国内外对混合动力装载机的研究多停留在串联式系统和并联式系统上。其中,串联式混合动力装载机成本较高;并联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对发动机工作点的调整作用较小,并且多数在传动系统中仍保留了液力变矩器,节能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本发明由发动机、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行星齿轮系、输出轴、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动力电池、逆变器、锁止器和液压工作系统组成。所述发动机与输入轴和第一齿轮刚性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行星齿轮系的行星架与输出轴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系包括太阳轮、前排行星轮、前排齿圈、后排行星轮、后排齿圈和前、后行星排共用的行星架,其中前排行星轮和后排行星轮的参数完全相同并加工于同一根轴上,前排齿圈和后排齿圈的参数完全相同;第二齿轮与行星齿轮系中的前排齿圈同轴固连,太阳轮与二号电机转子一端连接,后排齿圈与一号电机转子连接;所述动力电池通过逆变器分别与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电连接;所述锁止器包括第一锁止器和第二锁止器,其中第一锁止器旋转部分与输入轴连接,固定部分固连于车架,第二锁止器旋转部分与二号电机转子另一端连接,固定部分固连于车架;所述液压工作系统与输入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了结构紧凑的行星轮系作为动力耦合元件,实现了装载机的输出功率分流式传动;
2.本发明取消了液力变矩器,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可有效提高装载机的燃油经济性;
3.本发明在铲掘工况下运行时,在保证牵引力不减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电机产生堵转,避免电机烧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动机静止启动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3是本发明发动机行车启动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4是本发明纯电驱动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5是本发明低速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6是本发明高速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7是本发明低速功率分流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8是本发明高速功率分流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9是本发明在低速功率分流模式下的杠杆模型图;
图10是本发明发动机关闭时再生制动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11是本发明发动机运转时再生制动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中:1.第二锁止器,2.二号电机,3.前排齿圈,4.太阳轮,5.前排行星轮,6.后排行星轮,7.后排齿圈,8.一号电机,9.动力电池,10.逆变器,11.行星架,12.输出轴,13.发动机,14.输入轴,15.第一锁止器,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液压工作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由发动机13、输入轴14、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行星齿轮系、输出轴12、一号电机8、二号电机2、动力电池9、逆变器10、锁止器和液压工作系统18组成。
所述发动机13与输入轴14和第一齿轮16刚性连接,第一齿轮16与第二齿轮17啮合,行星齿轮系的行星架11与输出轴12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系包括太阳轮4、前排行星轮5、前排齿圈3、后排行星轮6、后排齿圈7和前、后行星排共用的行星架11,其中前排行星轮5和后排行星轮6的参数完全相同并加工于同一根轴上,前排齿圈3和后排齿圈7的参数完全相同;第二齿轮17与行星齿轮系中的前排齿圈3同轴固连,太阳轮4与二号电机2转子一端连接,后排齿圈7与一号电机8转子连接。
所述动力电池9通过逆变器10分别与一号电机8和二号电机2电连接。
所述锁止器包括第一锁止器15和第二锁止器1,其中第一锁止器15旋转部分与输入轴14连接,固定部分固连于车架,第二锁止器1旋转部分与二号电机2转子另一端连接,固定部分固连于车架。
所述液压工作系统18与输入轴14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
1.发动机启动模式
根据整机运行状况,发动机启动模式分为静止启动和行车启动两种子模式。发动机静止启动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如图2,发动机行车启动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如图3。
这两种子模式的共同特征是:第一锁止器15分离,动力电池9放电,一号电机8以电动马达的形式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动力经后排齿圈7、后排行星轮6、前排行星轮5、前排齿圈3、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6和输入轴14传递到发动机13,发动机13启动。两种子模式的区别是:在发动机静止启动模式下,第二锁止器1接合,二号电机2和太阳轮4转速为零,由于整机惯量远大于发动机惯量,此时行星架11的转速近乎为零;在发动机行车启动模式下,第二锁止器1分离,二号电机2以电动马达的形式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的动力经太阳轮4、前排行星轮5、行星架11和输出轴12,最终传递至驱动车轮。
2.纯电驱动模式
纯电驱动模式主要用于当动力电池9处于许用状态时,装载机起步和低速行驶等低负荷工况,动力传递路线如图4。
在此模式下,第一锁止器15接合,第二锁止器1分离,动力电池9放电,二号电机2以电动马达的形式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动力经太阳轮4、前排行星轮5、行星架11和输出轴12,最终传递至驱动车轮;发动机13、输入轴14、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前排齿圈3、后排齿圈7和一号电机8固定。
3.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
根据整机运行状况,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分为低速发动机单独驱动和高速发动机单独驱动两种子模式。低速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主要用于装载机低负荷行驶,整机行驶功率需求低于发动机在高效区所能提供的最小功率,且动力电池9荷电状态(SOC)值较低致使其无法正常输出电能时的工况,动力传递路线如图5;高速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主要用于装载机中负荷行驶,整机行驶功率需求处于发动机高效区时的工况,动力传递路线如图6。
这两种子模式的共同特征是:第一锁止器15分离,发动机13工作,动力经输入轴14、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前排齿圈3、前排行星轮5、行星架11和输出轴12,最终传递至驱动车轮,装载机行驶所需全部动力均来自于发动机13;后排齿圈7和一号电机8空转。两种子模式的区别是:在低速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下,第二锁止器1分离,二号电机2以发电机的形式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发动机13输出的动力一部分用于驱动装载机行驶,另一部分以电能的形式充入动力电池9内,此时装载机处于电子无级变速状态;在高速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下,第二锁止器1接合,二号电机2和太阳轮4固定,发动机13输出的动力全部用于驱动装载机行驶。
4.功率分流模式
根据整机运行状况,功率分流模式分为低速功率分流和高速功率分流两种子模式。低速功率分流模式主要用于铲掘、举升等低速高负荷工况,动力传递路线如图7;高速功率分流模式主要用于装载机转换场地过程中的高速行驶,动力传递路线如图8。
这两种子模式的共同特征是:第一锁止器15和第二锁止器1分离,发动机13工作,动力经输入轴14、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前排齿圈3、前排行星轮5、行星架11和输出轴12,最终传递至驱动车轮;一号电机8和二号电机2均在工作,装载机处于电子无级变速状态。
两种子模式的区别是:
在低速功率分流模式下,二号电机2以发电机的形式工作,将发动机13输出的部分动力转化为电能,动力电池9放电,与二号电机2同时给一号电机8提供电能;一号电机8以电动马达的形式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的动力经后排齿圈7、后排行星轮6、行星架11和输出轴12,最终传递至驱动车轮,与发动机13共同提供牵引力;发动机13输出的部分动力经输入轴14传递至液压工作系统18。在高速功率分流模式下,一号电机8以发电机的形式工作,将发动机13输出的部分动力转化为电能,并提供给二号电机2;二号电机2以电动马达的形式反转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的动力经太阳轮4、前排行星轮5、行星架11和输出轴12,最终传递至驱动车轮,与发动机13共同提供牵引力。
分别设发动机13为ICE、太阳轮4为S、行星架11为C、前排齿圈3为R1、后排齿圈7为R2。
在低速功率分流模式下,当装载机车轮发生堵转时,输出轴12连同行星架11的转速为零,即:
nC=0                                                                  (1)
此时本发明的杠杆模型如图9。
根据前行星排运动特性方程:
nS+αnR1=(α+1)nC                                                        (2)
其中,α=ZR1/ZS,3/4≤α≤4
则有:
nS=-αnR1                                                               (3)
由于前排行星轮5和后排行星轮6、前排齿圈3和后排齿圈7的参数分别完全相同,因此:
nR1=nR2                                                                (4)
在此模式下,发动机13始终处于运行状态,且本发明中前排齿圈3的转速始终与发动机13成正比,即:
nR1∝nICE≠0                                                            (5)
根据(3)、(4)、(5)可知,在低速功率分流模式下,当装载机车轮堵转时,太阳轮4的转速nS和后排齿圈7的转速nR2均不为零,即与太阳轮4连接的二号电机2和与后排齿圈7连接的一号电机8的转速均不为零,两个电机均不发生堵转。
由图9中的转矩杠杆关系可知,太阳轮4、行星架11、前排齿圈3、后排齿圈7之间的转矩关系如下:
TC=TR1-TR2+TS                                                          (6)
TR1-TR2=αTS                                                            (7)
其中,TR1由发动机13提供,TR2由一号电机8提供,TS由二号电机2提供。
由(6)和(7)可得:
TC=(α+1)TS                                                            (8)
根据(8)可知,本发明在低速功率分流模式下可提供较大的牵引转矩。
因此,本发明在铲掘工况下运行时,在保证牵引力不减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电机产生堵转,避免电机烧毁。
5.再生制动模式
当动力电池9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可进行再生制动。根据整机运行状况,再生制动模式分为发动机关闭时再生制动模式和发动机运转时再生制动模式。发动机关闭时再生制动模式主要用于纯电驱动模式下的制动,动力传递路线如图10;发动机运转时再生制动模式主要用于非纯电驱动模式下的制动,动力传递路线如图11。
这两种子模式的共同特征是:第二锁止器1分离,二号电机2以发电机的形式工作,并提供制动力,装载机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充入动力电池9中;两种子模式的区别是:在发动机关闭时再生制动模式下,第一锁止器15接合,发动机13、输入轴14、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前排齿圈3、后排齿圈7和一号电机8固定;在发动机运转时再生制动模式下,第一锁止器15分离,一号电机8也以发电机的形式工作,与二号电机2共同提供制动力,并共同向动力电池9充电。
需要指出的是,当电机不足以提供所需制动力矩时,装载机将采用再生制动和摩擦制动共同作用的联合制动模式。

Claims (5)

1.一种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由发动机(13)、输入轴(14)、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行星齿轮系、输出轴(12)、一号电机(8)、二号电机(2)、动力电池(9)、逆变器(10)、锁止器和液压工作系统(18)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动机(13)与输入轴(14)和第一齿轮(16)刚性连接,第一齿轮(16)与第二齿轮(17)啮合,行星齿轮系的行星架(11)与输出轴(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齿轮(17)与行星齿轮系中的前排齿圈(3)同轴固连,太阳轮(4)与二号电机(2)转子一端连接,后排齿圈(7)与一号电机(8)转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9)通过逆变器(10)分别与一号电机(8)和二号电机(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锁止器(15)旋转部分与输入轴(14)连接,固定部分固连于车架,第二锁止器(1)旋转部分与二号电机(2)转子另一端连接,固定部分固连于车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工作系统(18)与输入轴(14)连接。
CN201510053133.XA 2015-02-03 2015-02-03 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Active CN104727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3133.XA CN104727371B (zh) 2015-02-03 2015-02-03 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3133.XA CN104727371B (zh) 2015-02-03 2015-02-03 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7371A true CN104727371A (zh) 2015-06-24
CN104727371B CN104727371B (zh) 2017-05-10

Family

ID=5345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3133.XA Active CN104727371B (zh) 2015-02-03 2015-02-03 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737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570A (zh) * 2015-11-04 2015-12-23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10821687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装载机发动机的自动工况识别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WO2020186399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3341A1 (en) * 2005-10-20 2007-04-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hybrid powertrain system
CN101809325A (zh) * 2007-08-01 2010-08-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高效纯电动模式的混合动力系
CN102448755A (zh) * 2009-05-25 2012-05-09 Ud卡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的动力传递机构
CN102897014A (zh) * 2012-10-19 2013-01-30 同济大学 基于k-h行星齿轮机构和孔销式输出机构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2951007A (zh) * 2012-11-20 2013-03-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分配装置
CN103204056A (zh) * 2013-01-31 2013-07-1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总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3341A1 (en) * 2005-10-20 2007-04-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hybrid powertrain system
CN101809325A (zh) * 2007-08-01 2010-08-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高效纯电动模式的混合动力系
CN102448755A (zh) * 2009-05-25 2012-05-09 Ud卡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的动力传递机构
CN102897014A (zh) * 2012-10-19 2013-01-30 同济大学 基于k-h行星齿轮机构和孔销式输出机构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2951007A (zh) * 2012-11-20 2013-03-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分配装置
CN103204056A (zh) * 2013-01-31 2013-07-1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总成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570A (zh) * 2015-11-04 2015-12-23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5172570B (zh) * 2015-11-04 2017-12-19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WO2020186399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13453928A (zh) * 2019-03-15 2021-09-2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US11679661B2 (en) 2019-03-15 2023-06-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Power split hybrid power system and hybrid vehicle
CN110821687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装载机发动机的自动工况识别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0821687B (zh) * 2019-10-24 2022-04-22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装载机发动机的自动工况识别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7371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9110B (zh) 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323243B (zh) 混合动力汽车双电机双行星排单离合器驱动装置
CN101342859B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4802628B (zh) 混合动力汽车单行星轮系动力耦合装置及方法
CN102102740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
CN105172570B (zh) 一种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2019843B (zh) 混合动力输出功率平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62469B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04506523U (zh) 多档位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N206394423U (zh) 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CN206884714U (zh)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包括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CN109130831A (zh) 一种汽车多模混合动力耦合装置
CN104442346B (zh) 双转子电机复合行星排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6314123A (zh) 一种混联式双行星齿排齿轮结构
CN204296444U (zh) 双转子电机复合行星排式混合动力系统
CN204506518U (zh) 单模复合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6564361A (zh) 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10949111B (zh) 双转子电机与拉维娜式行星轮系串联式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CN205890525U (zh) 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4727371A (zh) 输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CN104786821A (zh) 双模复合功率分流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CN104760494A (zh) 单模复合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
CN204506521U (zh) 双模复合功率分流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CN204296443U (zh) 双转子电机行星式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N204726219U (zh) 一种混联式双行星齿排齿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3400 8th floor, Anton building, 10 Haian Road, Lianshui County, Jiangsu.

Patentee after: Huaijin Polytechnical College

Address before: No. 1, Huaian City, Jiangs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Huaijin Polytechnical Colleg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7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3, Fuqian Road, Haili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zhou Haitong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3400 8th floor, Anton building, 10 Haian Road, Lianshui County,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