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7703B - 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7703B
CN104717703B CN201510152789.7A CN201510152789A CN104717703B CN 104717703 B CN104717703 B CN 104717703B CN 201510152789 A CN201510152789 A CN 201510152789A CN 104717703 B CN104717703 B CN 104717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different system
late
typ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27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7703A (zh
Inventor
付永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527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7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7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7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划分;确定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分别统计各业务类型的所述过早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和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在进行MRO优化时,当统计结果符合某一预设条件时,进行相应的切换参数调整。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确定的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同时具有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和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这两种属性,所以可以在优化时可以同时根据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和对应的业务类型来进行相应的切换参数调整,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切换参数自优化的优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切换参数自优化是MRO(移动健壮性优化,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功能的一部分,切换参数自优化是指为了减少由于切换参数不合理而导致的各种场景下的无线链路失败,而进行的切换参数的自动调整。
现有技术中,切换参数自优化的方式中主要包括问题根源确定、调整切换参数、切换参数调整效果评估,以及,根据参数调整效果评估的结果来确定是否应用对于切换参数的调整这几个环节。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通过现有技术中切换参数自优化的方式,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技术中,进行切换参数自优化时,只能对相同制式系统内的小区切换异常进行优化,无法对不同制式系统内的小区切换异常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切换参数的自优化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对不同制式系统间的小区切换异常进行相应的切换参数自优化。
在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包括步骤:
S11、将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划分,包括:
将因为UE在切换到异系统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所造成的邻区切换异常划分为过早切换;将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一过晚切;B1或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二过晚切换;
S12、确定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
S13、分别统计各业务类型的所述过早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和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S14、在进行MRO优化时,包括: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
所述第一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所述第二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源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A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A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A2事件门限;
所述第三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减少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所述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所述过早切换次数小于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S151、当本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相较于上一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小区性能下降达到预设的性能下降门限时,判断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
S152、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整体性能下降时,将该RAT所有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时,将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S161、当在预设的周期内该RAT某一业务类型的乒乓调整的次数到达预设次数时,对于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停止预设的时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面,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常原因划分模块,用于将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划分,包括:
将因为UE在切换到异系统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所造成的邻区切换异常划分为过早切换;将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一过晚切;B1或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二过晚切换;
异常类型划分模块,用于确定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
统计模块,用于分别统计各业务类型的所述过早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和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优化模块,用于: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
所述第一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所述第二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源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A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A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A2事件门限;
所述第三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减少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所述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所述过早切换次数小于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本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相较于上一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小区性能下降达到预设的性能下降门限时,判断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
回滚模块,用于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整体性能下降时,将该RAT所有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时,将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
乒乓惩罚模块,用于当在预设的周期内该RAT某一业务类型的乒乓调整的次数到达预设次数时,对于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停止预设的时长。
由上述得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和,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将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进行了分别的划分和统计,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确定的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同时具有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和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这两种属性,所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优化时可以同时根据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和对应的业务类型来进行相应的切换参数调整,所以可以有效地提高切换参数自优化的优化效果。
此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在进行切换参数优化时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有效减少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切换参数的调整次数,由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切换参数的调整会可能导致的服务性能下降,所以减少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切换参数的调整次数,也就会有效地降低由于切换参数的调整而导致的服务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的又一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参数自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实现对不同制式系统间的小区切换异常进行相应的切换参数自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
S11、将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划分,包括:
将因为UE在切换到异系统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所造成的邻区切换异常划分为过早切换;将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一过晚切换;B1或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二过晚切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异系统间小区切换是指不同制式的系统间的小区切换,比如可以是从一个LTE小区切换至一个其他制式系统的小区中;异系统间小区切换一般发生在虽然目的小区的所属系统与源小区的所属系统不同,但是的目的小区信号较好,即,只有信号好到一定程度的异系统的邻区才能被当作切换对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小区切换异常的原因,将异系统间的小区切换异常进行了初步划分,具体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过早切换,是指UE在切换到不同制式系统的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
对于过晚切换,将过晚切换的邻区切换异常划分为第一过晚切换和第二过晚切换;其中,第一过晚切换为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第二过晚切换为B1或B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
在不同制式的系统间切换中,A2用来提醒基站UE在源的小区信号已经很差了,应考虑将这个UE切换至异系统邻区中。如果A2事件配置门限过低,可能导致过晚切换。为此,对于第一过晚切换中,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具体可以是指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过晚切换:
1,基站还没来得及重配UE测量或者UE测量重配失败;.
2,基站没有收到该UE的过早或者过晚LTE系统内切换指示;
3,源小区至少有一个合法的、可用的异系统邻区,且该异系统邻区支持UE的业务;
4,源小区因异系统A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定时器超时删掉了该UE的上下文。
对于异系统A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场景,UE在源小区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进而通过小区选择驻留到异系统邻区并可能进入IDLE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源小区无法确定UE驻留的异系统目的小区,只能通过异系统A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定时器来确定对应的场景。
在异系统切换过程中,只有信号好到一定程度的异系统邻区才能被当作切换对象。在B1/B2事件测量配置中,信号好的异系统邻区门限用来控制UE仅上报信号满足要求的异系统邻区。信号好的异系统邻区门限如果设置过高,可能导致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为此,对于第一过晚切换中,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具体可以是指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过晚切换:
1,基站成功收到A2测量报告,重配UE进行异系统测量成功后,没有收到切换命令或者发送切换命令失败;
2,基站没有收到该UE的过早或者过晚LTE系统内切换指示;.
3,源小区至少有一个合法的、可用的异系统邻区,该异系统邻区支持UE的业务;
4,源小区因异系统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定时器超时删掉了该UE的上下文。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需要按照RAT统计,方法随具体场景而异:
5,如果基站没有收到任何异系统测量报告,此时无法直接确定何种RAT,只能根据异系统邻区信息、基站配置、UE能力、UE当前的业务确定具体的RAT,并把该系统对应QCI的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计数器加1;
6,如果基站收到过异系统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确定RAT,并把该系统对应QCI的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计数器加1。
S12、确定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
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切换参数的优化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需要确定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从而可以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切换参数调整。为此,在进行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进行划分时,不但要根据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区分,还要确定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这样,将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的种类,和,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作为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标识,以进行区分,从而使得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同时具有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的种类,和,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这两种属性。
举例来说,对于业务类型A的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当切换异常的原因为第一过晚切换时,可以将切换异常的类型统计为001类型;当切换异常的原因为第二过晚切换时,可以将切换异常的类型统计为002类型;
对于业务类型B的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当切换异常的原因为第一过晚切换时,可以将切换异常的类型统计为011类型;当切换异常的原因为第二过晚切换时,可以将切换异常的类型统计为012类型;
以此类推,可以区分不同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这样,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类型的标识来获知导致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原因和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类型可以根据QCI的值来获得,由于业务类型与QCI的值的对应关系为公知常识,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
S13、分别统计各业务类型的所述过早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和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在经过了对于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的区分后,需要通过分别统计各业务类型的邻区切换异常的次数,来作为后续的MRO优化时的确定参数,即,根据邻区切换异常的切换次数,来确定应当优化的切换参数,以及采取怎样的优化方式。
比如,当异系统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发生,基站更新对应场景的切换统计,和异系统过早切换相同,该统计也基于QCI的值来获得,即将该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统计为与异系统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且与其QCI的值相对应的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以QCI的值为5为例,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即为:QCI的值为5的第一过晚切换。
S14、在进行MRO优化时,包括: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MRO优化的方式具体来说,可以包括:
1,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此时说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过早切换,对应的,此时需要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
以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为例:
第一过晚切换即为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当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预设的门限值(即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时,说明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主因并非与A2事件相关;同时,第一预设条件还要包括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以确定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主因是过早切换还是过晚切换;过早切换生是指因为UE在切换到异系统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所造成的邻区切换异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的门限值(即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具体可以是5%。
为了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优化的对象准确的定位到了业务类型,即,在判断邻区切换异常是过早切换还是过晚切换、以及邻区切换异常与哪一种事件相关的同时,还进一步的确定了引起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业务类型,这样,通过优化时只针对特定业务类型的过早切换或过晚切换进行切换参数的调整,从而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也就可以提高优化效果,并且有效减少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切换参数的调整次数,由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切换参数的调整会可能导致的服务性能下降,所以减少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切换参数的调整次数,也就会有效地降低由于切换参数的调整而导致的服务性能下降,具体的:
当统计的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说明此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过早切换,此时,通过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就可以确定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具体类型了;作为对应的优化方式,可以将当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切换参数作为调整对象,即,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增加预设的步长(即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具体可以是,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增加一个步长;此时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具体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2,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说明此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第一过晚切换,此时,需要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
第二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是: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
第一过晚切换即为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当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预设的门限值(预设的门限值即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时,说明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主因与A2事件相关;由此可以得知,此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第一过晚切换。
此时,通过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就可以确定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具体类型了;作为对应的优化方式,可以将当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切换参数作为调整对象,即,将作为源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A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即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具体的可以是,将作为源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A2事件门限增加一个步长;此时的对应A2事件门限具体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A2事件门限。
3,当第二过晚切换的统计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
第三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是,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小于B1/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
第一过晚切换即为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当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预设的门限值(即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时,说明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主因并非与A2事件相关;同时,第三预设条件还包括有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小于B1/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
具体的:当统计的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说明此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第二过晚切换,此时,通过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就可以确定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具体类型了;作为对应的优化方式,可以将当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切换参数作为调整对象,比如,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减少设定的步长(即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具体的可以是,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减少一个步长;此时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具体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有将切换参数优化的行为进行切换参数回滚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参数回滚具体是指,当由于进行切参数优化导致性能下降时,将上一次的切换参数调整进行撤销,使切换参数恢复到本次切换参数调整前的状态,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有切换参数回滚步骤的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可以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包括步骤:
S151、当本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相较于上一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小区性能下降达到预设的性能下降门限时,判断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要对一个MRO周期内的小区切换次数进行样本统计,当小区切换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认为样本足够,否则本轮MRO周期内的小区切换次数累计至下一MRO周期内的小区切换次数,当到预设个数的MRO周期内的小区切换次数仍不满足样本足够的预设数字时,清零统计次数并重新统计。
当样本足够时,需要对当前的小区切换性能进行计算,此时:
当小区切换性能严重下降且经过切换参数优化时,此时说明上一次的参数优化的效果不好,需要撤销上一次的切换参数优化,即,进行切换参数回滚;在进行切换参数回滚操作前,首先要确定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切换参数回滚。
S152、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整体性能下降时,将该RAT所有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时,将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划分为整体性能下降和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两种,其中整体性能下降为各种业务类型的性能均有所下降,即,小区切换性能下降并不是针对某种业务类型;而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是指,只有某种业务类型的小区切换性能下降。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进行划分,并根据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切换参数回滚,可以使回滚的切换参数的范围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可以更加容易确定导致性能下降的原因,避免多次的无效切换参数的优化。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有进行切换参数的乒乓调整的惩罚的步骤,具体可以参考图4,包括:
S161、当在预设的周期内该RAT某一业务类型的乒乓调整的次数到达预设次数时,对于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停止预设的时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是指,当在一定的周期内(即,乒乓调整的切换参数惩罚周期)乒乓调整的次数到达预设次数时,将进行该乒乓调整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停止预设的时长,避免过多次数的无效调整;
在进行乒乓调整的惩罚前,首先要确定乒乓调整,然后再根据乒乓调整的种类的不同进行相应的乒乓调整的惩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别将各个业务类型的乒乓调整的次数作为判断依据,来判断各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是否需要进行乒乓调整的切换参数惩罚,从而可以使乒乓调整的惩罚的范围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可以更加容易确定造成乒乓调整的原因,避免多次的无效切换参数的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面,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异常原因划分模块01、异常类型划分模块02、统计模块03和优化模块04,其中:
异常原因划分模块01用于将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将因为UE在切换到异系统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所造成的邻区切换异常划分为过早切换;将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一过晚切换;B1或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二过晚切换;
异常类型划分模块02用于确定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
统计模块03用于分别统计各业务类型的所述过早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和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优化模块04用于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
其中,第一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第二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源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A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第三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减少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异系统间小区切换是指不同制式的系统间的小区切换,比如可以是从一个LTE小区切换至一个其他制式系统的小区中;异系统间小区切换一般发生在虽然目的小区的所属系统与源小区的所属系统不同,但是的目的小区信号较好,即,只有信号好到一定程度的异系统的邻区才能被当作切换对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原因划分模块01根据小区切换异常的原因,将异系统间的小区切换异常进行了初步划分,具体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过早切换,是指UE在切换到不同制式系统的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
对于过晚切换,将过晚切换的邻区切换异常划分为第一过晚切换和第二过晚切换;其中,第一过晚切换为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第二过晚切换为B1或B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
在不同制式的系统间切换中,A2用来提醒基站UE在源的小区信号已经很差了,应考虑将这个UE切换至异系统邻区中。如果A2事件配置门限过低,可能导致过晚切换。为此,对于第一过晚切换中,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具体可以是指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过晚切换:
1,基站还没来得及重配UE测量或者UE测量重配失败;.
2,基站没有收到该UE的过早或者过晚LTE系统内切换指示;
3,源小区至少有一个合法的、可用的异系统邻区,且该异系统邻区支持UE的业务;
4,源小区因异系统A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定时器超时删掉了该UE的上下文。
对于异系统A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场景,UE在源小区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进而通过小区选择驻留到异系统邻区并可能进入IDLE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源小区无法确定UE驻留的异系统目的小区,只能通过异系统A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定时器来确定对应的场景。
在异系统切换过程中,只有信号好到一定程度的异系统邻区才能被当作切换对象。在B1/B2事件测量配置中,信号好的异系统邻区门限用来控制UE仅上报信号满足要求的异系统邻区。信号好的异系统邻区门限如果设置过高,可能导致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为此,对于第一过晚切换中,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具体可以是指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过晚切换:
1,基站成功收到A2测量报告,重配UE进行异系统测量成功后,没有收到切换命令或者发送切换命令失败;
2,基站没有收到该UE的过早或者过晚LTE系统内切换指示;.
3,源小区至少有一个合法的、可用的异系统邻区,该异系统邻区支持UE的业务;
4,源小区因异系统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定时器超时删掉了该UE的上下文。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需要按照RAT统计,方法随具体场景而异:
5,如果基站没有收到任何异系统测量报告,此时无法直接确定何种RAT,只能根据异系统邻区信息、基站配置、UE能力、UE当前的业务确定具体的RAT,并把该系统对应QCI的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计数器加1;
6,如果基站收到过异系统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确定RAT,并把该系统对应QCI的B1/B2事件相关过晚切换计数器加1。
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切换参数的优化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需要通过异常类型划分模块02来确定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从而可以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切换参数调整。这样,在进行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进行划分时,不但要根据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区分,还要确定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这样,将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的种类,和,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作为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标识,以进行区分,从而使得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同时具有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的种类,和,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这两种属性。
举例来说,对于业务类型A的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当切换异常的原因为第一过晚切换时,可以将切换异常的类型统计为001类型;当切换异常的原因为第二过晚切换时,可以将切换异常的类型统计为002类型;
对于业务类型B的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当切换异常的原因为第一过晚切换时,可以将切换异常的类型统计为011类型;当切换异常的原因为第二过晚切换时,可以将切换异常的类型统计为012类型;
以此类推,异常类型划分模块02可以区分不同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这样,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类型的标识来获知导致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原因和邻区切换异常时UE的业务类型。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类型可以根据QCI的值来获得,由于业务类型与QCI的值的对应关系为公知常识,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
在经过了对于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的区分后,需要通过统计模块03分别统计各业务类型的邻区切换异常的次数,来作为后续的MRO优化时的确定参数,即,根据邻区切换异常的切换次数,来确定应当优化的切换参数,以及采取怎样的优化方式。
比如,当异系统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发生,基站更新对应场景的切换统计,和异系统过早切换相同,该统计也基于QCI的值来获得,即将该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统计为与异系统A2事件相关的过晚切换且与其QCI的值相对应的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以QCI的值为5为例,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即为:QCI的值为5的第一过晚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化模块04的工作原理具体来说,可以包括:
1,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此时说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过早切换,对应的,此时需要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
以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为例:
第一过晚切换即为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当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预设的门限值(即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时,说明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主因并非与A2事件相关;同时,第一预设条件还要包括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以确定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主因是过早切换还是过晚切换;过早切换生是指因为UE在切换到异系统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所造成的邻区切换异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的门限值(即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具体可以是5%。
为了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优化的对象准确的定位到了业务类型,即,在判断邻区切换异常是过早切换还是过晚切换、以及邻区切换异常与哪一种事件相关的同时,还进一步的确定了引起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业务类型,这样,通过优化时只针对特定业务类型的过早切换或过晚切换进行切换参数的调整,从而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也就可以提高优化效果,并且有效减少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切换参数的调整次数,由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切换参数的调整会可能导致的服务性能下降,所以减少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切换参数的调整次数,也就会有效地降低由于切换参数的调整而导致的服务性能下降,具体的:
当统计的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说明此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过早切换,此时,通过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就可以确定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具体类型了;作为对应的优化方式,可以将当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切换参数作为调整对象,即,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增加预设的步长(即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具体可以是,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增加一个步长;此时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具体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2,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说明此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第一过晚切换,此时,需要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
第二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是: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
第一过晚切换即为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当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预设的门限值(预设的门限值即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时,说明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主因与A2事件相关;由此可以得知,此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第一过晚切换。
此时,通过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就可以确定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具体类型了;作为对应的优化方式,可以将当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切换参数作为调整对象,即,将作为源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A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即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具体的可以是,将作为源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A2事件门限增加一个步长;此时的对应A2事件门限具体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A2事件门限。
3,当第二过晚切换的统计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
第三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是,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小于B1/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
第一过晚切换即为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当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预设的门限值(即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时,说明异系统异常切换的主因并非与A2事件相关;同时,第三预设条件还包括有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小于B1/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
具体的:当统计的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说明此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类型为某种业务类型下的第二过晚切换,此时,通过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就可以确定时异系统异常切换的具体类型了;作为对应的优化方式,可以将当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切换参数作为调整对象,比如,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减少设定的步长(即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具体的可以是,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减少一个步长;此时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具体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有第一判断模块和回滚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参数回滚具体是指,当由于进行切参数优化导致性能下降时,将上一次的切换参数调整进行撤销,使切换参数恢复到本次切换参数调整前的状态,具体的,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本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相较于上一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小区性能下降达到预设的性能下降门限时,判断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要对一个MRO周期内的小区切换次数进行样本统计,当小区切换次数大于预设数字时,认为样本足够,否则本轮MRO周期内的小区切换次数累计至下一MRO周期内的小区切换次数,当到预设个数的MRO周期内的小区切换次数仍不满足样本足够的预设数字时,清零统计次数并重新统计。
当样本足够时,需要对当前的小区切换性能进行计算,此时:
当小区切换性能严重下降且经过切换参数优化时,此时说明上一次的参数优化的效果不好,需要撤销上一次的切换参数优化,即,进行切换参数回滚;在进行切换参数回滚操作前,首先要通过第一判断模块来确定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切换参数回滚。
回滚模块,用于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整体性能下降时,将该RAT所有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时,将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划分为整体性能下降和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两种,其中整体性能下降为各种业务类型的性能均有所下降,即,小区切换性能下降并不是针对某种业务类型;而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是指,只有某种业务类型的小区切换性能下降。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进行划分,并根据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切换参数回滚,可以使回滚的切换参数的范围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可以更加容易确定导致性能下降的原因,避免多次的无效切换参数的优化。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乒乓惩罚模块;
乒乓惩罚模块,用于当在预设的周期内该RAT某一业务类型的乒乓调整的次数到达预设次数时,对于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停止预设的时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乒乓调整的切换参数惩罚是指,当在一定的周期内(即,乒乓调整的切换参数惩罚周期)乒乓调整的次数到达预设次数时,将进行该乒乓调整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停止预设的时长,避免过多次数的无效调整;
在进行乒乓调整的惩罚前,首先要确定乒乓调整,然后再根据乒乓调整的种类的不同进行相应的乒乓调整的惩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乒乓惩罚模块分别将各个业务类型的乒乓调整的次数作为判断依据,,来判断各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是否需要进行乒乓调整的切换参数惩罚,从而可以使乒乓调整的惩罚的范围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可以更加容易确定造成乒乓调整的原因,避免多次的无效切换参数的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乒乓调整的种类进行划分,并根据乒乓调整的种类的不同进行相应的乒乓调整的惩罚,可以使乒乓调整的惩罚的范围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可以更加容易确定造成乒乓调整的原因,避免多次的无效切换参数的优化。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提供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1、将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划分,包括:
将因为UE在切换到异系统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所造成的邻区切换异常划分为过早切换;将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一过晚切换;B1或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二过晚切换;
S12、确定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
S13、分别统计各业务类型的所述过早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 和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S14、在进行MRO优化时,包括: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小于B1/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
所述第一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所述第二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源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A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所述A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A2事件门限;
所述第三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 或B2事件门限减少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所述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所述过早切换次数小于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151、当本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相较于上一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小区性能下降达到预设的性能下降门限时,判断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
S152、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整体性能下降时,将RAT所有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时,将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161、当在预设的周期内RAT某一业务类型的乒乓调整的次数到达预设次数时,对于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停止预设的时长。
7.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常原因划分模块,用于将异系统邻区切换异常的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划分,包括:
将因为UE在切换到异系统邻区完成之前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并成功重建立到源小区所造成的邻区切换异常划分为过早切换;将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一过晚切换;B1或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划分为第二过晚切换;
异常类型划分模块,用于确定UE发生异系统邻区切换时的业务类型;
统计模块,用于分别统计各业务类型的所述过早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 和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优化模块,用于: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一切换参数调整,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二切换参数调整,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
当统计结果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时,进行第三切换参数调整,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小于B1/B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早切换次数;
所述第一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所述第二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源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A2事件门限增加设定的步长;所述A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A2事件门限;
所述第三切换参数调整包括将作为目的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的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减少设定的步长;所述对应B1或B2事件门限为与邻区切换异常的类型中业务类型所对应的B1或B2事件门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所述过早切换的次数大于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大于等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异系统A2事件门限值小于异系统A1事件门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
分别针对UE的每一业务类型所发生的异系统邻区切换,所述第一过晚切换的次数占所有异系统异常切换总次数的比例小于A2事件相关的异系统过晚切换门限值,且,所述过早切换次数小于所述第二过晚切换的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本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相较于上一轮优化周期内的小区性能,小区性能下降达到预设的性能下降门限时,判断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
回滚模块,用于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整体性能下降时,将RAT所有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当小区性能下降的种类为特定业务类型的性能下降时,将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进行参数回滚。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参数自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乒乓惩罚模块,用于当在预设的周期内RAT某一业务类型的乒乓调整的次数到达预设次数时,对于所述业务类型的切换参数优化的操作停止预设的时长。
CN201510152789.7A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717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2789.7A CN104717703B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2789.7A CN104717703B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7703A CN104717703A (zh) 2015-06-17
CN104717703B true CN104717703B (zh) 2018-05-18

Family

ID=53416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2789.7A Active CN104717703B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77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680B (zh) * 2015-12-04 2020-04-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异频小区测量启动门限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52B (zh) * 2016-06-03 2019-12-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7734527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参数的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和系统
CN109151930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842909B (zh) * 2017-11-27 2020-10-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乒乓切换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55675A (zh) * 2017-12-07 2018-05-1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量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35519B (zh) * 2017-12-07 2020-12-22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951879B (zh) * 2017-12-21 2021-04-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esrvcc切换准备阶段的惩罚方法及演进基站
CN109600806B (zh) * 2018-12-25 2021-04-20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223931A1 (zh) * 2019-05-08 2020-1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切换配置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12654072B (zh) * 2019-10-11 2022-06-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205876B (zh) * 2020-09-02 2023-11-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频点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4286396B (zh) * 2020-09-27 2023-09-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949A (zh) * 2008-07-25 2010-01-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网中的切换方法
CN101772055A (zh) * 2009-01-05 2010-07-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2256318A (zh) * 2011-08-11 2011-11-23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参数的调整方法
CN102984774A (zh) * 2012-12-10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减少不必要异系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3313275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ro 场景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949A (zh) * 2008-07-25 2010-01-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网中的切换方法
CN101772055A (zh) * 2009-01-05 2010-07-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2256318A (zh) * 2011-08-11 2011-11-23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参数的调整方法
CN103313275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ro 场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984774A (zh) * 2012-12-10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减少不必要异系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7703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7703B (zh) 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JP5801963B2 (ja) 拡張型キーパフォーマンス指標メッセージでのモビリティロバストネスの最適化
JP5978515B2 (ja) 無線リンク障害統計方法、関連する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4080105B (zh) 动态仿真平台中的切换性能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2256318B (zh) 一种切换参数的调整方法
CN104717704B (zh) 一种切换参数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2209338B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自优化方法
WO2016090961A1 (zh) 一种网络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WO2012106962A1 (zh) 一种切换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WO2016090842A1 (zh) 一种gsm网络切换异常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JP2012090267A (ja) セルラー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セル・エッジ・カバレッジ・ホールの検出
WO2016112670A1 (zh) 小区切换优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845319A (zh) 基于主辅小区改变的网络配置优化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2695218B (zh) 基于模式识别的切换自优化方法
WO2013010565A1 (en)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3313275B (zh) Mro 场景检测方法及装置
US9894540B2 (en) Optimisation of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EP313386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oft switch proportion
CN103906102B (zh) 短暂驻留检测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2647737B (zh) 一种无线参数自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40277B (zh) 一种切换时终端测量上报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668297B (zh) 无线切换定时器的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38955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故障检测及处理的方法及基站
CN102281565B (zh) 一种rlf信息的记录方法和设备
CN101951629A (zh) 小区覆盖漏洞与切换错误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8

Address after: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uilding 1, tower 5,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