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3198A - 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3198A
CN104713198A CN201510091804.1A CN201510091804A CN104713198A CN 104713198 A CN104713198 A CN 104713198A CN 201510091804 A CN201510091804 A CN 201510091804A CN 104713198 A CN104713198 A CN 104713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value
humidification
indoor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18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918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31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3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3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所述湿度模式对应有湿度参数;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将所述湿度值与所述湿度模式对应的湿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以使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相应操作。上述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除湿器和加湿器无法自动同步运行,共同调节室内湿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及室内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用户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份,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粘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现代医学还证实,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例如,在“回南天”或雨天,室内湿度会增大、细菌滋生快,衣服、被褥、木质的家居容易发霉,高湿度的空气同时也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为此,一些用户会购买除湿机或空调来降低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干燥。
目前,市面上的家用空调和除湿机只有除湿的功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加湿的功能,要实现室内的加湿,需另购一台加湿器。
现有技术中有了加湿器,并不能解决室内空气的问题,很多人不将除湿机和加湿器同时开,而是感觉到干燥了才打开。
进一步地,市面上还出现一种除湿器和加湿器,该除湿器和加湿器都自带有湿度传感器和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模块,除湿器和加湿器分别通过网络与手机实现无线连接,用户在手机端对除湿器和加湿器分别输入自动运行的条件,并将设定的条件分别发给除湿器和加湿器,除湿器和加湿器再根据设定条件自动运行,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
另外,现有还出现另一种除湿器和加湿器,该除湿器和加湿器都自带一个湿度传感器,通过一个带Wi-Fi模块的万能遥控器进行控制,万能控制器通过网络与手机实现连接,用户在手机端输入自动运行的条件,将设定条件发给除湿器和加湿器,除湿器和加湿器再根据设定条件自动运行,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
针对上述两种除湿器和加湿器,由于除湿器和加湿器分别自带一个湿度传感器,除湿器和加湿器分别处于状态不同的位置,环境有差别,湿度不一样,根据设定条件自动运行时无法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
现有还出现第三种除湿器和加湿器,该除湿器与一个带Wi-Fi模块的智能控制器进行有线连接,加湿器带有湿度传感器和Wi-Fi模块,智能控制器和加湿器通过局域网进行无线连接。用户在智能控制器上设置自动运行的条件,将条件传给加湿器,加湿器再根据自身的湿度数据和设置的条件决定是否运行加湿,智能控制器则根据加湿器传来的湿度数据,判定除湿器是否运行除湿。
针对第三种除湿器和加湿器,除湿器和加湿器必须依靠网络设备进行连接,实现机器之间的对话,否则当室内湿度过高时除湿器无法获取湿度数据,无法自动运转,进而无法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加湿器和除湿器不能协同运行,无法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湿度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所述湿度模式对应有湿度参数;
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
将所述湿度值与所述湿度模式对应的湿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以使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可选地,所述湿度参数包括:湿度最小值、湿度最大值、加湿目标值和除湿目标值;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若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小值,则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加湿的第一启动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与所述加湿目标值匹配,则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加湿的第一关闭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大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大值,则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除湿的第二启动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与所述除湿目标值匹配,则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除湿的第二关闭指令。
可选地,所述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当前的温度值;
相应地,所述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包括:
根据获取的温度值,确定所述湿度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获取的温度值,确定所述湿度模式,包括:
判断所述温度值对应映射关系中的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值对应的区间,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查找到所述温度值对应的湿度模式;
其中,映射关系为预先建立的所述湿度模式与所述温度区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数据处理器,发射器和湿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并将获取的湿度值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器;
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并将所述湿度传感器发送的所述湿度值与所述湿度模式对应有湿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所述发射器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以使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室内当前的温度值,并将获取的温度值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器;
所述数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值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
可选地,所述湿度参数包括:湿度最小值、湿度最大值、加湿目标值和除湿目标值;
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小值时,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加湿的第一启动指令;
在所述湿度值与所述加湿目标值匹配时,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加湿的第一关闭指令;
在所述湿度值大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大值时,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除湿的第二启动指令;
在所述湿度值与所述除湿目标值匹配时,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除湿的第二关闭指令。
可选地,所述发射器为:红外信号发射器、射频信号发射器或WIFI信号发射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控制装置。
可选地,所述设备为:移动终端或遥控器。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交互的加湿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交互的除湿设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室内湿度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当前室内的湿度值,并将湿度值与确定的加湿模式对应的湿度参数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是否控制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的开启与关闭,由此,可使独立的除湿设备和加湿设备协同运行,共同调节室内的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湿器和除湿器无法协同运行,且无法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的问题。
进一步地,将湿度值分别与湿度模式中对应的湿度最大值、湿度最小值、加湿目标值和除湿目标值进行比较,可较好的确定是否开启或关闭加湿设备,以及开启或关闭除湿设备,由此,可自动控制加湿设备、除湿设备的协同运行,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通过获取室内的温度值进而较好的确定湿度模式,减少操作流程,实现自动控制加湿设备、除湿设备协同运行,共同调节室内的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设置一个湿度传感器、发射器分别与数据处理器连接,进而使独立的除湿设备和加湿设备协同运行,共同调节室内的湿度,保持室内控制的舒适,可有效降低现有技术中除湿加湿一体机体积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集成在移动终端或遥控器中,成本低且操作更方便,可推广使用。
另外,本发明的室内湿度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与加湿设备、除湿设备协同运行,共同调节室内的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能够较好解决现有技术的加湿器和除湿器的协同运行时操作不方便、成本高,且不能较好的保持室内控制舒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湿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湿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湿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为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内容,不具有特定含义,也不限定任何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湿度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除湿器和加湿器不能协同运行,无法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的问题。
图1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湿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内湿度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101、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所述湿度模式对应有湿度参数。
举例来说,湿度模式可包括:酷热模式、夏天模式、春秋模式和冬天模式。湿度参数可包括:湿度最大值、湿度最小值、加湿目标值和除湿目标值等。
其中,酷热模式,湿度最小值Hmin=38%RH/℃,湿度最大值Hmax=55%RH/℃;夏天模式,湿度最小值Hmin=40%RH/℃,湿度最大值Hmax=60%RH/℃;春秋模式,湿度最小值Hmin=45%RH/℃,湿度最大值Hmax=60%RH/℃;冬天模式,湿度最小值Hmin=45%RH/℃,湿度最大值Hmax=65%RH/℃。
由于科学家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RH/℃或低于38%RH/℃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当相对湿度在45~55%RH/℃时,病菌的死亡率较高。湿度在50~60%RH/℃时,人感觉最舒适。为此,上述的湿度最小值和湿度最大值可根据该处科学家的测定设定。
当然,上述各种模式中湿度参数对应的湿度最小值和湿度最大值可为操作者预先根据经验设置的,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其进行限定。
102、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
举例来说,可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当前的湿度值,进而获得湿度值。
103、将所述湿度值与所述湿度模式对应的湿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可理解的是,本步骤可为判断湿度值与湿度参数中湿度最大值、湿度最小值、加湿目标值和除湿目标值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湿度值的单位和湿度最大值、湿度最小值、加湿目标值、除湿目标值的单位均是相同的。
104、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以使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举例来说,若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小值,则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加湿的第一启动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与所述加湿目标值匹配,则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加湿的第一关闭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大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大值,则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除湿的第二启动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与所述除湿目标值匹配,则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除湿的第二关闭指令。
在具体应用中,加湿设备根据第一启动指令可启动加湿功能,相应地,除湿设备可根据第二启动指令可启动除湿功能,进而可较好的保证室内环境中的加湿设备和除湿设备对应的室内环境一致,实现自动协同运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加湿器和除湿器不能协同运行,无法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前述的酷热模式的加湿目标值Ht=50%RH/℃,除湿目标值Dt=38%RH/℃;夏天模式的加湿目标值Ht=55%RH/℃,除湿目标值Dt=45%RH/℃;春秋模式的加湿目标值Ht=65%RH/℃,除湿目标值Dt=45%RH/℃;冬天模式的加湿目标值Ht=65%RH/℃,除湿目标值Dt=45%RH/℃。
上述的湿度值与加湿目标值或除湿目标值的匹配可为数值相同或者两个数值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可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可实时/定时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进而根据实时获得的湿度值执行前述步骤103。
本实施例的室内湿度控制方法,能够使独立的除湿设备和加湿设备协同运行,共同调节室内的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湿器和除湿器无法基于同一湿度传感器的协同运行,且无法将室内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的问题。
图2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湿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内湿度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201、获取所述室内当前的温度值。
举例来说,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当前的温度值,进而获得室内环境中当前的温度值。
202、根据获取的温度值,确定所述湿度模式。
本实施例中的湿度模式对应的湿度参数可包括:湿度最大值、湿度最小值、除湿目标值和加湿目标值。
例如,可通过判断所述温度值对应映射关系中的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值对应的区间,在映射关系中查找到所述温度值对应的湿度模式;
其中,映射关系为预先建立的所述湿度模式与所述区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1
温度范围 湿度模式
第一区间 T>30℃ 酷热模式
第二区间 30℃≥T>26℃ 夏季模式
第三区间 10℃≤T≤26℃ 春夏模式
第四区间 T<10℃ 冬天模式
本实施例中映射关系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调整,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不对其进行限定。
203、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
例如,可通过连接的湿度传感器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
204、将所述湿度值与所述湿度模式对应的湿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205、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以使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例如,若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小值,则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加湿的第一启动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与所述加湿目标值匹配,则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加湿的第一关闭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大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大值,则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除湿的第二启动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与所述除湿目标值匹配,则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除湿的第二关闭指令。
可理解的是,在具体应用中,可实时的通过湿度传感器监测室内当前的湿度值,进而可根据最后监测的湿度值与湿度模式中的湿度最大值、湿度最小值、加湿目标值、除湿目标值进行比较,以使加湿设备和除湿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实时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之后,可执行将所述湿度值与所述湿度参数进行比较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的室内湿度控制方法能够自动控制加湿设备和除湿设备协同运行,进而操作更方便的控制室内湿度,提升人的舒适感。
图3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包括:数据处理器31,发射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
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33用于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并将获取的所述湿度值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器31;
所述数据处理器31用于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并将所述湿度值与所述湿度模式对应的湿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所述发射器32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以使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举例来说,所述湿度参数可包括:湿度最小值、湿度最大值、加湿目标值和除湿目标值;
相应地,所述发射器32具体用于,在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小值时,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加湿的第一启动指令;在所述湿度值与所述加湿目标值匹配时,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加湿的第一关闭指令;在所述湿度值大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大值时,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除湿的第二启动指令;在所述湿度值与所述除湿目标值匹配时,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除湿的第二关闭指令。
上述的发射器32可为红外信号发射器、射频信号发射器或WIFI信号发射器。
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可集成在移动终端或遥控器。该控制装置可执行前述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详见上述,该处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与加湿设备、除湿设备协同运行,共同调节室内的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加湿除湿一体机或加湿除湿空调,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成本低,且操作方便。
在一种具体的例子中,上述的控制装置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34,如图4所示;该温度传感器34可用于获取所述室内当前的温度值,并将获取的所述温度值发送所述数据处理器31,所述数据处理器31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值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例如,可通过判断所述温度值对应映射关系中的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值对应的区间,在映射关系中查找到所述温度值对应的湿度模式。
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可为控制器,其集成在移动终端或遥控器中。该控制装置可执行前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详见上述,该处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通过增加温度传感器,可自动检测当前室内环境的温度,较好的确定湿度模式,进而与加湿设备、除湿设备协同运行,共同调节室内的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加湿除湿一体机的成本更低,且控制更方便,可较好的保证室内的舒适度。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可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控制装置。举例来说,该设备可为移动终端或遥控器。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可集成到其他室内的某个产品/设备中,通过集成有部分的各个产品/设备的交互,实现对室内湿度的控制。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湿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内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控制装置51,与所述控制装置51交互的加湿设备52,与所述控制装置51交互的除湿设备53。
可理解的是,该处的加湿设备52可仅具有加湿功能即可,无需设置湿度传感器等部件,相应地,除湿设备53也可仅具有除湿功能即可,无需设置湿度传感器等部件,由此,可有效降低室内湿度控制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可实现较好的调节室内的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
应说明的是,控制装置51与加湿设备52、除湿设备53协同运行之前,可预先包括各种加湿设备52、除湿设备53的控制代码,当控制装置51预先没有设置加湿设备52、除湿设备53的控制代码时,可在控制装置中手动配置,保证控制装置51与加湿设备52、除湿设备53协同运行。
举例来说,上述的控制装置可为遥控器,为此,用户可购买一个具有上述控制装置功能的遥控器,即可实现加湿设备和除湿设备的联动,进而根据室内的温度,有效控制室内湿度,提成室内的舒适感。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呈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1)

1.一种室内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所述湿度模式对应有湿度参数;
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
将所述湿度值与所述湿度模式对应的湿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以使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参数包括:湿度最小值、湿度最大值、加湿目标值和除湿目标值;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若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小值,则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加湿的第一启动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与所述加湿目标值匹配,则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加湿的第一关闭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大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大值,则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除湿的第二启动指令;
若所述湿度值与所述除湿目标值匹配,则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除湿的第二关闭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当前的温度值;
相应地,所述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包括:
根据获取的温度值,确定所述湿度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温度值,确定所述湿度模式,包括:
判断所述温度值对应映射关系中的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值对应的区间,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查找到所述温度值对应的湿度模式;
其中,映射关系为预先建立的所述湿度模式与所述区间的对应关系。
5.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器、发射器和湿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室内当前的湿度值,并将获取的湿度值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器;
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并将所述湿度传感器发送的所述湿度值与所述湿度模式对应有湿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所述发射器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向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以使加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室内当前的温度值,并将获取的温度值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器;
所述数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值确定室内的湿度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参数包括:湿度最小值、湿度最大值、加湿目标值和除湿目标值;
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小值时,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加湿的第一启动指令;
在所述湿度值与所述加湿目标值匹配时,向所述加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加湿的第一关闭指令;
在所述湿度值大于等于所述湿度最大值时,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启动除湿的第二启动指令;
在所述湿度值与所述除湿目标值匹配时,向所述除湿设备发送用于关闭除湿的第二关闭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为:红外信号发射器、射频信号发射器或WIFI信号发射器。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控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移动终端或遥控器。
11.一种室内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交互的加湿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交互的除湿设备。
CN201510091804.1A 2015-02-28 2015-02-28 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4713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1804.1A CN104713198A (zh) 2015-02-28 2015-02-28 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1804.1A CN104713198A (zh) 2015-02-28 2015-02-28 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3198A true CN104713198A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1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1804.1A Pending CN104713198A (zh) 2015-02-28 2015-02-28 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3198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977A (zh) * 2016-11-21 2017-04-26 北海高创电子信息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湿度控制系统
CN107084490A (zh) * 2017-04-26 2017-08-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7388493A (zh) * 2017-07-14 2017-11-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514695A (zh) * 2017-09-26 2017-12-26 珠海市领创智能物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除湿方法
CN108534306A (zh) * 2018-02-28 2018-09-14 清华大学 一种室内湿度智能化动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39502A (zh) * 2018-11-26 2019-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度控制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湿度控制器
CN109725668A (zh) * 2018-12-27 2019-05-07 北京恒汇文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微环境恒湿净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CN112178880A (zh) * 2020-09-21 2021-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除湿设备、加湿设备
CN113124547A (zh) * 2019-12-31 2021-07-16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4216220A (zh) * 2021-12-16 2022-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3397A (ja) * 1993-08-24 1995-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湿度制御装置付きエアコン
CN101245936A (zh) * 2008-03-21 2008-08-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84077A (zh) * 2014-02-14 2014-06-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恒温除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10797A (zh) * 2014-07-25 2014-10-22 浙江新昌三瑞香雪冲业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恒温除湿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3397A (ja) * 1993-08-24 1995-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湿度制御装置付きエアコン
CN101245936A (zh) * 2008-03-21 2008-08-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84077A (zh) * 2014-02-14 2014-06-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恒温除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10797A (zh) * 2014-07-25 2014-10-22 浙江新昌三瑞香雪冲业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恒温除湿控制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977A (zh) * 2016-11-21 2017-04-26 北海高创电子信息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湿度控制系统
CN107084490A (zh) * 2017-04-26 2017-08-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7388493A (zh) * 2017-07-14 2017-11-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514695A (zh) * 2017-09-26 2017-12-26 珠海市领创智能物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除湿方法
CN108534306A (zh) * 2018-02-28 2018-09-14 清华大学 一种室内湿度智能化动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34306B (zh) * 2018-02-28 2020-11-03 清华大学 一种室内湿度智能化动态控制系统
CN109539502A (zh) * 2018-11-26 2019-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度控制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湿度控制器
CN109725668A (zh) * 2018-12-27 2019-05-07 北京恒汇文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微环境恒湿净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CN113124547A (zh) * 2019-12-31 2021-07-16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2178880A (zh) * 2020-09-21 2021-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除湿设备、加湿设备
CN114216220A (zh) * 2021-12-16 2022-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4216220B (zh) * 2021-12-16 2023-0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3198A (zh) 室内湿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US10422543B2 (en) Remote control of an HVAC system that uses a common temperature setpoint for both heat and cool modes
TWI637129B (zh) 濕度調控系統
CN103423841B (zh) 门禁空调联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67980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6440222A (zh) 洁净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8510325A (ja) ロボットの空気品質検出システムと検出方法
CN105444341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除湿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954567A (zh) 一种与加湿器联动的空调器
CN110454923A (zh) 一种智能室温调节系统
CN103543772A (zh) 主动介入型多功能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344504A (zh) 一种空调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6556093A (zh) 一种移动式智能加湿系统
CN204358907U (zh) 一种新风空调地暖一体化控制器
CN110836521A (zh) 一种家用电器与湿度调节设备联动系统
CN106594972A (zh) 一种全自动加湿器的控制系统
CN207299293U (zh) 一种全智能全热交换新风净化处理系统
CN110440398A (zh) 一种楼宇暖通智能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CN110966735A (zh) 一种家用电器与温度调节设备联动系统
CN207908881U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家居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CN205747343U (zh) 一种应用于新风净化一体化空调的互联网远程控制系统
CN110850727A (zh) 家用电器与环境检测设备互联系统
CN212320016U (zh) 一种家用电器与湿度调节设备联动系统
CN110940070A (zh) 一种家用电器与空气流通口设备联动系统
CN207123037U (zh) 一种双端控制的配件库温湿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