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2770B - 自发电式隔膜阀 - Google Patents

自发电式隔膜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2770B
CN104712770B CN201510142308.4A CN201510142308A CN104712770B CN 104712770 B CN104712770 B CN 104712770B CN 201510142308 A CN201510142308 A CN 201510142308A CN 104712770 B CN104712770 B CN 104712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valve
diaphragm
self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23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2770A (zh
Inventor
张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Yua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凡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凡 filed Critical 张凡
Priority to CN2015101423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2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2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2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2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2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1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 F16K7/126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the seat being formed on a rib perpendicular to the fluid 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3/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2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diaphragm, bellow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1/00Other details not peculiar to particular types of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发电式隔膜阀。根据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包括:阀体,阀体设置有相连通的入口腔和出口腔;阀盖,设置在阀体上;密封座,设置在入口腔和出口腔之间;隔膜,设置在阀体与阀盖之间,隔膜与阀盖之间形成第一控制腔,隔膜与密封座配合密封;水流发电机,水流发电机的进口与入口腔相连通。水流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可提供田间灌溉中其它装置的用电使用,弥补农田灌溉中电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水流发电机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田间灌溉中水流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自发电式隔膜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膜阀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自发电式隔膜阀。
背景技术
一般农田灌溉在野外,由于架设电路费用较高,使农田灌溉中的一些电力设备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使用其他动力能源进行发电,造价高,进而造成灌溉成本大幅提高;还有部分农田地势高,需要在水库取水来解决农田灌溉的问题,因此,每年一到干旱季节,抽水灌溉就成了问题,特别是抗旱跟居民同时用电,传输至农田的电压过低,灌溉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严重影响灌溉的及时性及灌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电式隔膜阀,以解决农田灌溉中电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发电式隔膜阀,包括:阀体,阀体设置有相连通的入口腔和出口腔;阀盖,设置在阀体上;密封座,设置在入口腔和出口腔之间;隔膜,设置在阀体与阀盖之间,隔膜与阀盖之间形成第一控制腔,隔膜与密封座配合密封;水流发电机,其位于阀体外,水流发电机的进口与入口腔相连通,所述入口腔内的液体能流经水流发电机,使水流发电机发电;水路转换器,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转换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入口腔相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控制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自发电式隔膜阀还包括微型泵,微型泵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自发电式隔膜阀还包括微型泵,转换体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二端口与微型泵相连通;转换体内设有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道和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通道,在第二端口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三端口相连通、且第一端口通过另一个第一通道与第四端口相连通的状态下,隔膜与密封座相分离;在第一端口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三端口相连通、且第二端口通过另一个第一通道和第四端口相连通的状态下,隔膜与密封座密封贴合。
进一步地,自发电式隔膜阀还包括微型泵,转换体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相对设置,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相对设置,第二端口与微型泵相连通;转换体内设置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弧形第三通道,在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以及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相连通的状态下,隔膜与密封座相分离;在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以及第二端口与第四端口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相连通的状态下,隔膜与密封座密封贴合。
进一步地,自发电式隔膜阀还包括阀腔座,阀腔座设置在阀体内,隔膜与阀腔座之间形成第二控制腔,隔膜通过阀杆与主阀盘相连接,阀腔座套设在阀杆上,隔膜通过主阀盘与密封座配合密封。
进一步地,转换体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四端口与第二控制腔相连通;转换体内设有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道和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通道,在第一端口通过第一通道与第四端口相连通、且第二端口通过另一个第一通道和第三端口相连通的状态下,主阀盘与密封座相分离;在第一端口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三端口相连通、且第二端口通过另一个第二通道与第四端口相连通的状态下,主阀盘与密封座密封贴合。
进一步地,转换体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相对设置,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相对设置,第四端口与第二控制腔相连通;转换体内设置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弧形第三通道,在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以及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相连通的状态下,主阀盘与密封座相分离;在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以及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相连通的状态下,主阀盘与密封座密封贴合。
进一步地,自发电式隔膜阀还包括微型泵,微型泵与第二端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水流发电机的出口与出口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水路转换器还包括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与转换体驱动相连。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是:
水流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可提供田间灌溉中其它装置的用电使用,弥补农田灌溉中电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水流发电机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田间灌溉中水流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第七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水路转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此时自发电式隔膜阀处于开启状态;
图9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水路转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此时自发电式隔膜阀处于关闭状态;
图10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水路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此时自发电式隔膜阀处于开启状态;
图11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水路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此时自发电式隔膜阀处于关闭状态;
图12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水路转换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此时自发电式隔膜阀处于开启状态;以及
图13为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水路转换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此时自发电式隔膜阀处于关闭状态。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阀体;11、入口腔;12、出口腔;13、阀盖;14、密封座;15、阀腔座;21、隔膜;22、阀杆;23、主阀盘;24、驱动盘;31、第一控制腔;32、第二控制腔;40、微型泵;50、水路转换器;51、转换体;511、第一通道;512、第二通道;513、第三通道;521、第一端口;522、第二端口;523、第三端口;524、第四端口;53、驱动螺杆;54、壳体;60、水流发电机;61、控制开关;62、控制模块;70、同步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发电式隔膜阀,包括阀体10,阀体10设置有相连通的入口腔11和出口腔12;阀盖13,设置在阀体10上;密封座14,设置在入口腔11和出口腔12之间;隔膜21,设置在阀体10与阀盖13之间,隔膜21与阀盖13之间形成第一控制腔31,隔膜21与密封座14配合密封;水流发电机60,水流发电机60的进口与入口腔11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具体是,水流发电机60的进口与入口腔11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61,该控制开关61通过控制模块62控制其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水流发电机60的开启或关闭。开启控制开关61,使流入入口腔11内的部分液体可流经水流发电机60,使水流发电机60发电,该水流发电机60所发出的电能可提供田间灌溉中其它装置的用电使用,该水流发电机60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田间灌溉中水流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水流发电机60的出口可以与出口腔12相连通,以使流经水流发电机60后的水回流至自发电式隔膜阀内,对发电后的水回收利用。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水流发电机60的出口也可以连接到自发电式隔膜阀之外进行排空处理,或通过多个单向阀连接到多个出口进行排空,或者对于多出口的隔膜阀来说,该水流发电机60的出口可连接到没有打开或正在打开的隔膜阀的下游位置,以提供多路水流灌溉使用。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微型泵40,微型泵40与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需要开启自发电式隔膜阀时,微型泵40开启,将第一控制腔31内的气体或者液体抽出,使隔膜21脱离密封座14,此时入口腔11和出口腔12相连通,自发电式隔膜阀开启;需要关闭自发电式隔膜阀时,微型泵40开启,向第一控制腔31内泵入气体或者液体,使隔膜21向密封座14一侧运动,进而使隔膜21与密封座14密封贴合,此时入口腔11和出口腔12被隔离,自发电式隔膜阀关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腔31与微型泵40之间设置有同步开关阀70,同步开关阀70与微型泵40同步开启和关闭,防止微型泵40空转,浪费能源。通过设置微型泵40,对第一控制腔31进行排空和灌注操作,进而达到促使隔膜21离开或者贴合密封座14的效果,控制入口腔11和出口腔12的连通和隔离,使自发电式隔膜阀在入口腔11无水流压力的情况下即可开启或关闭。
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控制腔31与微型泵40相连通,可以自由控制自发电式隔膜阀的充分开启和关闭,提高了自发电式隔膜阀的水流通过效率。本发明的自发电式隔膜阀,为一种农田灌溉中应用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其可在无水流压力或水流压力很小的情况下,通过其微型泵40使隔膜21开启,以使田间水流顺利通过该自发电式隔膜阀。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自发电式隔膜阀还包括水路转换器50和微型泵40,微型泵40的一端通过水路转换器50与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水路转换器50与入口腔11相连通。
具体地,如图8至图9所示,水路转换器50包括壳体54及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54内的转换体51,该转换体51为陶瓷转换体;进一步的,该转换体51上连接有驱动螺杆53,驱动螺杆53驱动转换体51在壳体54内滑动;其中,水路转换器50的壳体54与转换体51均为长方体形,壳体5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端口521和第二端口522,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三端口523和第四端口524,第一端口521与入口腔11相连通,第二端口522与微型泵40相连通,第三端口523与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转换体51内设有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道511和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通道512。需要打开自发电式隔膜阀时,转动驱动螺杆53,使其沿直线驱动转换体51在壳体54内滑动,当第二端口522通过第一通道511与第三端口523相连通、且第一端口521通过另一个第一通道511与第四端口524相连通的状态下,微型泵40与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打开微型泵40,将第一控制腔31内的液体抽出,使隔膜21脱离密封座14,隔膜21与密封座14相分离,自发电式隔膜阀开启;需要关闭自发电式隔膜阀时,转动驱动螺杆53,使其沿直线驱动转换体51在壳体54内滑动,当第一端口521通过第二通道512与第三端口523相连通、且第二端口522通过另一个第二通道512和第四端口524相连通的状态下,此时,关闭微型泵40,流入入口腔11内的液体通过水路转换器50流入第一控制腔31内,第一控制腔31灌注液体后,推动隔膜21与密封座14密封配合,自发电式隔膜阀关闭。
如图8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就在于转换体51在壳体54内的滑动方向不同。在如图8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转换体51在壳体54的水平方向上沿直线滑动;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转换体51在壳体54的竖直方向上沿直线滑动。图8至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转换体51在驱动螺杆53的驱动下在壳体54内沿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螺杆53皆由电机驱动,可以通过控制器精确控制其运行速度和运动位置。
如图12至图13所示为水路转换器50的另一实施方式,该水路转换器50包括壳体54及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54内的转换体51,进一步的,该转换体51上连接有驱动螺杆53,驱动螺杆53驱动转换体51在壳体54内转动;其中,水路转换器50的壳体54与转换体51均为圆柱体形;壳体54上设置有第一端口521、第二端口522、第三端口523和第四端口524,第一端口521与第二端口522相对设置,第三端口523与第四端口524相对设置,第一端口521与入口腔11相连通,第二端口522与微型泵40相连通,第三端口523与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转换体51内设置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弧形第三通道513,在第一端口521与第四端口524、以及第二端口522与第三端口523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513相连通的状态下,隔膜21与密封座14相分离;在第一端口521与第三端口523、以及第二端口522与第四端口524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513相连通的状态下,隔膜21与密封座14密封贴合。该实施例中的水路转换器50的工作原理、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水路转换器50的工作原理、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结构和实施效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自发电式隔膜阀还包括阀腔座15,阀腔座15设置在阀体10内,隔膜21与阀腔座15之间形成第二控制腔32,隔膜21通过阀杆22与主阀盘23相连接,阀腔座15套设在阀杆22上,隔膜21通过主阀盘23与密封座14配合密封,进一步的,隔膜21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盘24,驱动盘24连接在阀杆22上,其可保证阀杆22与隔膜21的连接强度。隔膜21向阀腔座15一侧运动,带动阀杆22和主阀盘23与密封座14密封连接配合,自发电式隔膜阀关闭;或者隔膜21向第一控制腔31一侧运动,带动阀杆22和主阀盘23与密封座14脱离,自发电式隔膜阀关闭。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结构和实施效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自发电式隔膜阀还包括水路转换器50,水路转换器50与第一控制腔31或第二控制腔32相连通。
具体地,如图8至图11所示,水路转换器50由壳体54与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54内的转换体51组成,转换体51的一侧连接有驱动螺杆53,其中,水路转换器50的壳体54与转换体51均为长方体形,壳体5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端口521和第二端口522,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三端口523和第四端口524,第一端口521与入口腔11相连通,第二端口522排空(例如,如图7所示,可将第二端口522与微型泵40相连,通过微型泵40辅助排空并可增加排空速度),第三端口523与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第四端口524与第二控制腔32相连通;转换体51内设有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道511和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通道512。当需要开启隔膜阀时,转动驱动螺杆53,使其沿直线驱动转换体51在壳体54内滑动,当转换体51的两个第一通道511分别连通第一端口521和第四端口524、以及第二端口522和第三端口523的状态下,此时,自阀体10入口腔11内灌注的水流将经壳体54的第一端口521进入,通过第一通道511流入第四端口524,进而流入第二控制腔32内,使第二控制腔32容积增大,而第一控制腔31内的液体会进入壳体54的第三端口523,通过转换体51的另一个第一通道511流入第二端口522,通过第二端口522将水流排出阀体10,在此过程中,隔膜21将随着第二控制腔32容积的增大而向第一控制腔31一侧运动,隔膜21带动阀杆22和主阀盘23运动,使主阀盘23与密封座14脱离,实现隔膜阀的开启;当需要关闭隔膜阀时,转动驱动螺杆53,使其沿直线驱动转换体51在壳体54内滑动,当转换体51的两个第二通道512分别连通第一端口521和第三端口523、以及第二端口522和第四端口524的状态下,此时,自阀体10入口腔11内的水流将经壳体54的第一端口521进入,通过第二通道512流入第三端口523,进而流入第一控制腔31内,使第一控制腔31的容积增大,而第二控制腔32内的液体会进入壳体54的第四端口524,通过转换体51的另一个第二通道512流入第二端口522,通过第二端口522将水流排出,在此过程中,隔膜21将随着第一控制腔31容积的增大而向第二控制腔32一侧运动,隔膜21带动阀杆22和主阀盘23运动,使主阀盘23与密封座14贴合密封,实现隔膜阀的关闭。
如图12和图13所示,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使用的水路转换器50的另一实施方式,该水路转换器50由壳体54及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54内的转换体51组成,转换体51的中部连接有驱动螺杆53,该驱动螺杆53可驱动转换体51在壳体54内转动。其中,水路转换器50的壳体54与转换体51均为圆柱体形;水路转换器50的壳体54上设置有第一端口521、第二端口522、第三端口523和第四端口524,第一端口521、第二端口522、第三端口523和第四端口524设置在同一圆周上,第一端口521与第二端口522相对设置,第三端口523与第四端口524相对设置,第一端口521与入口腔11相连通,第二端口522排空(例如,如图7所示,可将第二端口522与微型泵40相连,通过微型泵40辅助排空并可增加排空速度),第三端口523与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第四端口524与第二控制腔32相连通;转换体51内设置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弧形第三通道513,两个第三通道513同时凹向转换体51转动轴线且对称设置。该实施例中的水路转换器50的工作原理、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水路转换器50的工作原理、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自发电式隔膜阀的结构和实施效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自发电式隔膜阀还包括阀腔座15,阀腔座15设置在阀体10内,隔膜21与阀腔座15之间形成第二控制腔32,隔膜21通过阀杆22与主阀盘23相连接,阀腔座15套设在阀杆22上,主阀盘23与密封座14配合密封,隔膜21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盘24,驱动盘24连接在阀杆22上可以保证阀杆22与隔膜21的连接强度。该实施例中的微型泵40的工作原理、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微型泵40的工作原理、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和图6所示,微型泵40可以设置在第一控制腔31内,也可以嵌设在阀盖13上或者设置在第一控制腔31外,依据周边环境和效果不同,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微型泵40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其另一端与存储仓相连通,回收利用由第一控制腔31内排出的气体或者液体,存储仓可以为弹性物质制成,气体或者液体排出第一控制腔31后保存至存储仓内部,将存储仓胀开,待下次使用时,凭借其自身的收缩力既可将其内部的气体或者液体压入第一控制腔3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0),所述阀体(10)设置有相连通的入口腔(11)和出口腔(12);
阀盖(13),设置在所述阀体(10)上;
密封座(14),设置在所述入口腔(11)和所述出口腔(12)之间;
隔膜(21),设置在所述阀体(10)与所述阀盖(13)之间,所述隔膜(21)与所述阀盖(13)之间形成第一控制腔(31),所述隔膜(21)与所述密封座(14)配合密封;
水流发电机(60),其位于所述阀体(10)外,所述水流发电机(60)的进口与所述入口腔(11)相连通,所述入口腔(11)内的液体能流经水流发电机(60),使水流发电机(60)发电;
水路转换器(50),其包括壳体(54)和设置在壳体(54)内的转换体(51),所述壳体(54)上设有第一端口(521)、第二端口(522)、第三端口(523)和第四端口(524),所述第一端口(521)与所述入口腔(11)相连通,所述第三端口(523)与所述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泵(40),所述微型泵(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腔(3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泵(40),所述转换体(5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54)内;所述壳体(54)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端口(521)和所述第二端口(522),其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端口(523)和所述第四端口(524),所述第二端口(522)与所述微型泵(40)相连通;所述转换体(51)内设有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道(511)和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通道(512),在所述第二端口(522)通过所述第一通道(511)与所述第三端口(523)相连通、且所述第一端口(521)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通道(511)与所述第四端口(524)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隔膜(21)与所述密封座(14)相分离;在所述第一端口(52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512)与所述第三端口(523)相连通、且所述第二端口(522)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通道(511)和所述第四端口(524)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隔膜(21)与所述密封座(14)密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泵(40),所述转换体(5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54)内;所述第一端口(521)与所述第二端口(5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端口(523)与所述第四端口(524)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端口(522)与所述微型泵(40)相连通;所述转换体(51)内设置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弧形第三通道(513),在所述第一端口(521)与所述第四端口(524)、以及所述第二端口(522)与所述第三端口(523)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513)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隔膜(21)与所述密封座(14)相分离;在所述第一端口(521)与所述第三端口(523)、以及所述第二端口(522)与所述第四端口(524)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513)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隔膜(21)与所述密封座(14)密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腔座(15),所述阀腔座(15)设置在所述阀体(10)内,所述隔膜(21)与所述阀腔座(15)之间形成第二控制腔(32),所述隔膜(21)通过阀杆(22)与主阀盘(23)相连接,所述阀腔座(15)套设在所述阀杆(22)上,所述隔膜(21)通过所述主阀盘(23)与所述密封座(14)配合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体(5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54)内;所述壳体(54)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端口(521)和所述第二端口(522),其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端口(523)和所述第四端口(524),所述第四端口(524)与所述第二控制腔(32)相连通;所述转换体(51)内设有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道(511)和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通道(512),在所述第一端口(521)通过所述第一通道(511)与第四端口(524)相连通、且所述第二端口(522)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通道(511)和所述第三端口(523)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主阀盘(23)与所述密封座(14)相分离;在所述第一端口(52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512)与所述第三端口(523)相连通、且所述第二端口(522)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通道(512)与所述第四端口(524)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主阀盘(23)与所述密封座(14)密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体(5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54)内;所述第一端口(521)与所述第二端口(5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端口(523)与所述第四端口(524)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端口(524)与所述第二控制腔(32)相连通;所述转换体(51)内设置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弧形第三通道(513),在所述第一端口(521)和所述第四端口(524)、以及所述第二端口(522)和所述第三端口(523)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513)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主阀盘(23)与所述密封座(14)相分离;在所述第一端口(521)和所述第三端口(523)、以及所述第二端口(522)和所述第四端口(524)分别通过两个弧形第三通道(513)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主阀盘(23)与所述密封座(14)密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泵(40),所述微型泵(40)与所述第二端口(522)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发电机(60)的出口与所述出口腔(12)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4、6或7中所述的自发电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转换器(50)还包括驱动螺杆(53),所述驱动螺杆(53)与所述转换体(51)驱动相连。
CN201510142308.4A 2015-03-27 2015-03-27 自发电式隔膜阀 Active CN104712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2308.4A CN104712770B (zh) 2015-03-27 2015-03-27 自发电式隔膜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2308.4A CN104712770B (zh) 2015-03-27 2015-03-27 自发电式隔膜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2770A CN104712770A (zh) 2015-06-17
CN104712770B true CN104712770B (zh) 2018-06-26

Family

ID=53412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2308.4A Active CN104712770B (zh) 2015-03-27 2015-03-27 自发电式隔膜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2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9199A (zh) * 2017-05-17 2017-07-28 杭州滨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阀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0844A (zh) * 2013-09-06 2013-12-25 中阀科技(长沙)阀门有限公司 自带发电机的水力控制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5450A (en) * 1977-07-13 1985-03-19 Richdel, Inc. Solenoid-operated pilot-actuated valve
CN103195965A (zh) * 2012-01-04 2013-07-10 西安德力工业公司宏大阀门厂 一种物联网水力电动控制阀
CN202812291U (zh) * 2012-09-27 2013-03-20 吴小学 液动隔膜二通阀
CN103335142B (zh) * 2013-07-22 2015-06-24 郴州市东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水轮发电机组反馈自力式减压阀
CN204610851U (zh) * 2015-03-27 2015-09-02 张凡 自发电式隔膜阀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0844A (zh) * 2013-09-06 2013-12-25 中阀科技(长沙)阀门有限公司 自带发电机的水力控制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2770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523162T1 (de) Mundpflegegerät mit multifunktionsschalter
CN206682326U (zh) 一种管道阀门装置
CN104712770B (zh) 自发电式隔膜阀
CN207005391U (zh) 一种延时龙头
CN201747977U (zh) 切换式水龙头
CN102537439B (zh) 一种调节气体压力的减压阀结构及其调节气体压力的方法
CN104747780B (zh) 低压开启的隔膜阀
CN103066311B (zh) 一种基于重力作用下的自驱动式微流体无膜燃料电池
CN107559459A (zh) 一种电动伺服阀
CN207178769U (zh) 一种电动伺服阀
CN207073491U (zh) 一种水泵泵体
CN204610851U (zh) 自发电式隔膜阀
CN204611053U (zh) 低压开启的隔膜阀
CN208194722U (zh) 薄型花洒及水路切换装置
CN104696545B (zh) 零表压开启的隔膜阀
CN204610948U (zh) 零表压开启的隔膜阀
CN102767210A (zh) 多水源可调射流装置
CN201802912U (zh) 一种水力切换阀结构
CN202343363U (zh) 吸气花洒结构
CN206419192U (zh) 止回阀式隔膜泵
CN202010597U (zh) 花洒的进气混气结构
CN206175732U (zh) 一种多通位高频电磁驱动气阀
CN105952611B (zh) 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用活塞换向泵送装置
CN205013762U (zh) 多功能陶瓷阀
CN204372226U (zh) 一种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7

Address after: Room 318, Huibin Building, 111 South Hunan Road, Shuimogou District,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Yuand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830000 No. 585 Youyou North Road,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Zhang F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