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2400A - 催化器封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催化器封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2400A
CN104712400A CN201510095248.5A CN201510095248A CN104712400A CN 104712400 A CN104712400 A CN 104712400A CN 201510095248 A CN201510095248 A CN 201510095248A CN 104712400 A CN104712400 A CN 104712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spring
carrier
outlet end
pack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52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洪亮
林绳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enneco Exhaus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enneco Exhaus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enneco Exhaus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enneco Exhaus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952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24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2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2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催化器封装结构,其包括设有收容腔的壳体、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载体、夹持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载体之间的衬垫以及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出气端锥,所述载体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端比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出气端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端锥沿轴向相互间隔,所述催化器封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端锥之间的弹性元件。如此设置,避免了载体直接与出气端锥碰撞,降低了载体的破碎风险;另外,所述弹性元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和对载体的支撑作用。

Description

催化器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器封装结构,属于发动机尾气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影响,而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今科技水平下,人们想出了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改进发动机的设计、改善油品的质量、增加催化器的使用等。对于催化器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污染程度的影响,净化效率达到90%以上。常用的催化器主要包括带涂层的载体、衬垫以及壳体,其中载体起到净化的作用,衬垫一方面起到支撑载体的作用,防止汽车在行驶中载体在壳体内窜动,另一方面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汽车尾气从壳体和载体的间隙中直接溢出来。为了提高对载体的支撑作用,传统的封装结构设计,对衬垫的使用量非常大。这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对衬垫的采购难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载体起到较好支撑作用的催化器封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催化器封装结构,其包括设有收容腔的壳体、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载体、夹持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载体之间的衬垫以及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出气端锥,所述载体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端比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出气端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端锥沿轴向相互间隔,所述催化器封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端锥之间的弹性元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弹簧以及位于下端的第二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载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端上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第一缓冲垫以及第二缓冲垫,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垫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出气端锥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缓冲垫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出气端锥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均焊接在所述出气端锥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衬垫沿所述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载体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出气端锥设有连接壁、自所述连接壁的顶端向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壁以及自所述连接壁的底端向另一侧延伸的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一延伸壁形成用以收容所述壳体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延伸壁形成与所述收容腔相连的第二空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均焊接在所述出气端锥的所述连接壁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壁与所述第二延伸壁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连接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将载体的第二端与出气端锥沿轴向相互间隔,并在它们之间设置弹性元件。如此设置,避免了载体直接与出气端锥碰撞,降低了载体的破碎风险;另外,所述弹性元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和对载体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催化器封装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催化器封装结构100,其包括设有收容腔11的壳体1、位于所述收容腔11内的载体2、夹持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载体2之间的衬垫3以及与所述壳体1相配合的出气端锥4。进气方向请参图1中左侧的箭头所示。
所述壳体1呈圆筒状且沿轴向延伸,其一端用以塞入包裹有衬垫3的载体2,另一端用以与所述出气端锥4相固定。
所述载体2包括第一端21以及与所述第一端2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22,其中所述第二端22比所述第一端21更靠近所述出气端锥4。
所述衬垫3沿所述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载体2的长度,从而大大减少了衬垫3的使用。另外,利用较少的衬垫3也能够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未经催化氧化还原的废气从所述壳体1和载体2的间隙中直接溢出来。
所述出气端锥4设有连接壁41、自所述连接壁41的顶端向一侧(例如左侧)延伸的第一延伸壁42以及自所述连接壁41的底端向另一侧(例如右侧)延伸的第二延伸壁43。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壁41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壁42形成用以收容所述壳体1的第一空间421,所述第二延伸壁43形成与所述收容腔11相连的第二空间431。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壁42包覆在所述壳体1的外围,且相互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延伸壁42与所述第二延伸壁43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连接壁41。
所述第二端22与所述出气端锥4沿轴向相互间隔,所述催化器封装结构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端22与所述出气端锥4之间的弹性元件。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弹簧51以及位于下端的第二弹簧52。所述第一弹簧51与所述第二弹簧52均焊接在所述出气端锥4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51与所述第二弹簧52均焊接在所述出气端锥4的所述连接壁41上。如此设置,所述载体2的一侧可以借助所述衬垫3进行支撑,所述载体2的另一侧可以借助所述弹簧进行支撑。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端22上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第一缓冲垫61以及第二缓冲垫62,其中所述第一弹簧5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垫61上,所述第一弹簧5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出气端锥4上;所述第二弹簧5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缓冲垫62上,所述第二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出气端锥4上。优选地,所述缓冲垫为能够耐高温的橡胶垫,以提升缓冲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将载体2的第二端22与出气端锥4沿轴向相互间隔,并在它们之间设置弹性元件。如此设置,能够防止载体2在壳体1内窜动,避免了载体2直接与出气端锥4直接碰撞,降低了载体2的破碎风险;另外,所述弹性元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和对载体2的支撑作用。
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催化器封装结构,其包括设有收容腔的壳体、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载体、夹持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载体之间的衬垫以及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出气端锥,所述载体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端比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出气端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端锥沿轴向相互间隔,所述催化器封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端锥之间的弹性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弹簧以及位于下端的第二弹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端上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第一缓冲垫以及第二缓冲垫,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垫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出气端锥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缓冲垫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出气端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均焊接在所述出气端锥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沿所述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载体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出气端锥设有连接壁、自所述连接壁的顶端向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壁以及自所述连接壁的底端向另一侧延伸的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一延伸壁形成用以收容所述壳体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延伸壁形成与所述收容腔相连的第二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均焊接在所述出气端锥的所述连接壁上。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壁与所述第二延伸壁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连接壁。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
CN201510095248.5A 2015-03-03 2015-03-03 催化器封装结构 Pending CN104712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5248.5A CN104712400A (zh) 2015-03-03 2015-03-03 催化器封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5248.5A CN104712400A (zh) 2015-03-03 2015-03-03 催化器封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2400A true CN104712400A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12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5248.5A Pending CN104712400A (zh) 2015-03-03 2015-03-03 催化器封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240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3542A1 (en) * 2000-09-18 2002-06-20 Nakaba Tamura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exhaust gas purifying catalyst
KR20050110937A (ko) * 2004-05-20 2005-11-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촉매 컨버터의 모노리스 밀림 방지 구조
CN102341577A (zh) * 2010-03-29 2012-02-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催化转换装置
CN102828805A (zh) * 2011-06-17 2012-12-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催化转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939560U (zh) * 2014-06-26 2014-11-12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冷启动的尾气后处理净化装置
CN204511595U (zh) * 2015-03-03 2015-07-29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催化器封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3542A1 (en) * 2000-09-18 2002-06-20 Nakaba Tamura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exhaust gas purifying catalyst
KR20050110937A (ko) * 2004-05-20 2005-11-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촉매 컨버터의 모노리스 밀림 방지 구조
CN102341577A (zh) * 2010-03-29 2012-02-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催化转换装置
CN102828805A (zh) * 2011-06-17 2012-12-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催化转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939560U (zh) * 2014-06-26 2014-11-12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冷启动的尾气后处理净化装置
CN204511595U (zh) * 2015-03-03 2015-07-29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催化器封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1671U (zh) 防震行车灯
CN204511595U (zh) 催化器封装结构
CN105151531A (zh) 具避震效果的包装运输箱
CN104712400A (zh) 催化器封装结构
CN105240099A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支架
CN105000450A (zh) 高速电梯补偿装置的双减震结构
CN105197416A (zh) 具缓冲阻尼的包装箱
CN105151528A (zh) 可阻尼减振的包装箱
CN205573601U (zh) 带能量回收的发动机悬置装置
CN203362277U (zh) 带有焊接隔热罩的催化器总成
KR101492164B1 (ko) 자동차의 배기가스 정화장치
CN203009478U (zh) 发动机罩盖的连接装置及汽车发动机
CN103850756A (zh) 一种汽车尾气防尘净化装置
CN105388654A (zh) 一种车载液晶显示结构
CN204647831U (zh) 一种钢格板及其防噪安装结构件
CN104265827A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安装的三维减震安装座
CN204095435U (zh) 一种上支撑座结构及汽车
CN213870464U (zh) 一种增压稳定的管道增压泵
CN204127194U (zh) 一种新型避震器
CN203428507U (zh) 一种导瓶装置
CN213511137U (zh) 一种罐机一体式空气压缩机
CN208589859U (zh) 一种具备防碰撞功能的直流电机
CN103089384A (zh) 一种催化器总成封装结构
CN210686449U (zh) 一种轴流泵安装座
CN206636724U (zh) 一种静音减震式空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