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7364A - 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07364A CN104707364A CN201510114511.0A CN201510114511A CN104707364A CN 104707364 A CN104707364 A CN 104707364A CN 201510114511 A CN201510114511 A CN 201510114511A CN 104707364 A CN104707364 A CN 1047073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rizontal tube
- oil
- tube
- water
- ri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33/00—Dewatering or demulsification of hydrocarbon oils
- C10G33/04—Dewatering or demulsification of hydrocarbon oils with chemical mea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10—Feedstock materials
- C10G2300/1033—Oil well production fl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油水分离方法,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旋流管组件、梯形管组件以及立式管组件;旋流管组件包括旋流管本体、与旋流管本体垂直相切连接的进液管、连接在旋流管本体顶部的第一出油管以及垂直相切连接在旋流管本体下端的第一出水管;立式管组件包括立式管本体、分别连接在立式管本体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二出油管和第二出水管,立式管本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梯形管组件包括相对平行的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以及竖直管;第一水平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油管连接,第二端与第一进口连接;第二水平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水管连接,第二端与第二进口连接。本发明操作简单、分离高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包油乳状液的油水分离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陆上、海上采油平台和未来深水水下系统的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化、环保等领域,油水分离设备是重要的生产设备,分离技术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含水率急剧升高,油田濒临经济开采极限,如何实现高效油水分离对于油田来说至关重要。此外,油田到了后期为了提高采收率,常采用注化学药剂开采,在此背景下,油水混合液来流通常呈水包油乳化状态,这给分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目前常用的将原油分离至含油率在1%以内的油水分离方法通常先采用在管道中开孔以便添加化学药剂破乳,然后通过热处理、重力沉降法、电脱法等结合起来分离油水,这种系统一般采用若干大罐,具有工艺长、能耗和成本高、分离效率低、沉降时间长等缺点。因此,开发低能耗、低成本同时又具有较高分离效率的乳化油油水分离方法对于油田开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分离高效的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旋流管组件、梯形管组件以及立式管组件;所述旋流管组件包括旋流管本体、与所述旋流管本体垂直相切连接的供原油液和破乳剂混合后通过的进液管、连接在所述旋流管本体顶部的第一出油管以及垂直相切连接在所述旋流管本体下端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立式管组件包括立式管本体、分别连接在所述立式管本体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二出油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立式管本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梯形管组件包括相对平行的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以及至少一根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之间的竖直管;所述第一水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油管的自由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水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自由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口连接。
优选地,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液管上的第一流量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管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水平管的第一端上的第二流量计;
所述第一出油管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水平管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水平管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水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的第三流量计;
所述第一水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之间还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水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还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三流量计位于所述第三阀门和/或第四阀门靠近所述立式管本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立式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水平管第二端之间的进油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水平管第二端之间的进水管;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油管和所述第一水平管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第二水平管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进油管和/或所述进水管上。
优选地,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油管和/或所述第二出水管上的第四流量计;
所述第二出油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第四流量计位于所述第五阀门和/或所述第六阀门靠近所述立式管本体的一侧。
优选地,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式管本体顶部上、用于探测所述立式管本体内油水分界液面的液位探测仪,所述液位探测仪的探测管伸至所述立式管本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二进口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和所述旋流管本体相切连接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旋流管本体相切连接的位置在所述旋流管本体上位于同一侧;
所述旋流管本体的顶部呈漏斗状;所述旋流管本体的底部呈倒锥形凸出,形成供固体颗粒沉积的沉积部;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旋流管本体相切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沉积部上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油液和破乳剂通过进液管以旋流方式输送进旋流管本体内,原油液和破乳剂在所述旋流管本体内混合并实现原油液中油水两相的初步分离,形成聚合在所述旋流管本体内中心区域的富油混合液和聚合在所述旋流管本体管壁内周的富水混合液;
S2、富油混合液通过所述旋流管本体顶部依次进入第一出油管和第一水平管,富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旋流管本体的下端依次进入第一出水管和第二水平管;
S3、所述富油混合液经过所述第一水平管后通过所述第一进口进入立式管本体上端,所述富水混合液经过所述第二水平管后通过所述第二进口进入立式管本体下端,在重力和所述破乳剂的继续作用下,所述富油混合液中所含的水向下沉降,所述富水混合液中所含的油滴聚并上浮,实现油水两相的再次分离;
S4、再次分离后获得的油相通过所述立式管本体顶部的第二出油管输出,再次分离后获得的水相通过所述立式管本体底部的第二出水管排出。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富油混合液进入所述第一水平管、所述富水混合液进入所述第二水平管后,读取所述第一水平管上的第二流量计检测出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数据和所述进液管上第一流量计检测出的流量数据调节所述第一出油管与所述第一水平管之间的第一阀门以及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水平管之间的第二阀门,控制所述第二流量计显示的流量数据与所述第一流量计显示的流量数据之比为所述原油液含油率的1.5-2倍;
在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富油混合液经过所述第一水平管、所述富水混合液经过所述第二水平管后,读取所述第二水平管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的第三流量计检测出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第三流量计的流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数据调节所述第一水平管与所述第一进口之间的第三阀门以及所述第二水平管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的第四阀门,控制所述第三流量计显示的流量数据与所述第一流量计显示的流量数据之比大致等于所述原油液的含油率。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第一水平管内,所述富油混合液内所含的所述破乳剂继续作用,使得所述富油混合液中的油滴聚并,所述富油混合液内的水相向下沉降至所述第一水平管的底部,所述富油混合液中的油相向上运动至所述水相的上方,所述第一水平管底部的所述水相通过所述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之间连接的竖直管下移至所述第二水平管中;
在所述第二水平管内,所述富水混合液内所含的所述破乳剂继续作用,使得所述富水混合液中的油滴聚并,所述富水混合液中的油相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二水平管的顶部,所述富水混合液内的水相沉降至所述油相的下方,所述第二水平管顶部的所述油相通过所述竖直管上移至所述第一水平管中。
本发明的油水分离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通过利用旋流、离心及重力分离等原理相结合,采用较短的工艺流程将来流呈乳化状的原油破乳分离,分离效率高,分离后的油相含油率高。本发明是油田改进分离技术、实现高效管式分离的有效途径,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油水分离装置,可应用在陆上、海上采油平台和未来深水水下系统。该油水分离装置可包括依次连接的旋流管组件1、梯形管组件2以及立式管组件3。原油液和破乳剂混合后通过旋流管组件1的旋流场将油水进行分离,并分别输送至梯形管组件2,再由梯形管组件2输送至立式管组件3,最后形成油水两相从立式管组件3分开输送出去。所述的原油液在进入进液管11前先经过气液分离处理。
其中,旋流管组件1包括旋流管本体10、供原油液和破乳剂混合后通过的进液管11、第一出油管12以及第一出水管13。进液管11与旋流管本体10垂直相切连接,使得原油液和破乳剂的混合液以旋流方式进入旋流管本体10,并使得原油液和破乳剂充分混合。混合液中,通过破乳剂的破乳作用,使得原油液中油滴聚并而与水相初步分离,并在旋流方式下形成聚合在旋流管本体10内中心区域的富油混合液和聚合在旋流管本体10管壁内周的富水混合液。第一出油管12连接在旋流管本体10顶部,旋流管本体10内的富油混合液从旋流管本体10顶部流至第一出油管12。第一出水管13垂直相切连接在旋流管本体10下端,旋流管本体10内的富水混合液从旋流管本体10下端流至第一出水管13。优选地,进液管11和旋流管本体10相切连接的位置与第一出水管13和旋流管本体10相切连接的位置在旋流管本体10上位于同一侧,目的是为了使流体沿着相同的旋向进入和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旋流管本体10的顶部呈内径逐渐减小的漏斗状,以更好将富油混合液引出到第一出油管12。旋流管本体10的底部可呈倒锥形凸出,形成供固体颗粒沉积的沉积部101,第一出水管13与旋流管本体10相切连接的位置位于沉积部101上方,当混合液中有固体颗粒时可沉积到该沉积部101中,避免随富水混合液流到第一出水管13内。旋流管本体10可以是柱形的旋流器,也可以是锥形的旋流器。
进液管11远离旋流管本体10的一端可形成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进液口111和第二进液口112,分别供原油液和破乳剂通过进入进液管11,使得原油液和破乳剂以相对垂直的两个流向(如图1中箭头A和B所示)进入该进液管11内并初步混合。第二进液口112位于第一进液口111靠近旋流管本体10的一侧,第一进液口111和第二进液口112之间的进液管11上还设有压力表(未图示),以检测原油液的液压,方便以对应的压力将破乳剂打入进液管11。
梯形管组件2包括相对平行的第一水平管21和第二水平管22;立式管组件3包括立式管本体30、分别连接在立式管本体30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二出油管31和第二出水管32,立式管本体30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进口(未图示)和第二进口(未图示)。第一水平管21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油管12的自由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进口连接;第二水平管22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水管13的自由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进口连接连接。富油混合液从第一出油管12流至第一水平管21,并沿着第一水平管21流到立式管本体30内(如图1中箭头C所示),富水混合液从第一出水管13流至第二水平管22,并沿着第二水平管22流到立式管本体30内(如图1中箭头D所示)。
可以理解地,第一水平管21可与第二水平管22完全平行,也可以相对第二水平管22倾斜向上。
进一步地,梯形管组件2还包括至少一根垂直连接在第一水平管21和第二水平管22之间的竖直管23,使得富油混合液和富水混合液通过梯形管组件2可进一步分离纯化,以得到纯度更高的富油混合液和富水混合液。具体地,在第一水平管21内,富油混合液内所含的破乳剂继续作用,使得富油混合液中的油滴聚并,富油混合液内的水相向下沉降至第一水平管21的底部,富油混合液中的油相向上运动至水相的上方,第一水平管21底部的水相通过竖直管23下移至第二水平管22中;在第二水平管22内,富水混合液内所含的破乳剂继续作用,使得富水混合液中的油滴聚并,富水混合液中的油相向上运动至第二水平管22的顶部,富水混合液内的水相沉降至油相的下方,第二水平管22顶部的油相通过竖直管23上移至第一水平管21中,从而最后流到立式管本体30的富油混合液的含油率比刚进入第一水平管21的富油混合液的含油率高。在理想状态下,竖直管23越多设置,最后从第一水平管21第二端流出的将是含油率接近百分百的油体。
竖直管23的管径优选与第一水平管21和第二水平管22的管径一致,使得竖直管23和第一水平管21、第二水平管22之间的接合平整,流体在三者间流动平缓。当多根竖直管23设置时,多个竖直管23等距间隔连接在第一水平管21和第二水平管2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立式管本体30的顶部呈漏斗状,立式管本体30的底部呈漏斗状,该漏斗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缓冲部,以利于油相的更好上浮排出、水相的更换沉积排出。油相从立式管本体30顶部流到第二出油管31内,沿着第二出油管31流出(如图1中箭头E所示);水相从立式管本体30底部流到第二出水管32,沿着第二出水管32排出(如图1中箭头F所示)。第二出油管31垂直立式管本体30,其一端末端弯折形成弯头以与立式管本体30的顶部连接,方便油相平缓流出;第二出水管32垂直立式管本体30,其一端末端弯折形成弯头以与立式管本体30的底部连接,方便水的平缓流出。立式管本体30可以为柱形的管体,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容置空间的罐体,实现水相在其内部的沉降以与油相分离。
另外,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进液管11上的第一流量计41,用于检测进液管11的流量。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水平管2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水平管22的第一端上的第二流量计42,用于检测从旋流管组件分离流出的富油混合液和/或富水混合液的流量。优选地,第二流量计42只需设置在第一水平管21和第二水平管22中一处即可,获得富油混合液或富水混合液的流量,对应的富水混合液或富油混合液的流量即可由第一流量计41和第二流量计42上的数据结合计算得出。
对应地,第一出油管12的自由端与第一水平管21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51,用于调节富油混合液的流量;第一出水管13的自由端与第二水平管22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52,用于调节富水混合液的流量。通过第二流量计42检测的流量数据,可适当加大或减小第一阀门51或第二阀门52的通路,以将流量控制在所需范围内。
进一步地,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水平管21的第二端与第一进口之间、和/或第二水平管22的第二端与第二进口之间的第三流量计43,用于检测经过梯形管组件2后的富油混合液和富水混合液的流量。优选地,第三流量计43只需设置在第一水平管21的第二端与第一进口之间、以及第二水平管22的第二端与第二进口之间中一处即可,获得富油混合液或富水混合液的流量,对应的富水混合液或富油混合液的流量即可由第三流量计43和第一流量计41上的数据结合计算得出。
第一水平管21的第二端与第一进口之间还设有第三阀门53,用于调节富油混合液的流量;第二水平管22的第二端与第二进口之间还设有第四阀门54,用于调节富水混合液的流量。第三流量计43位于第三阀门53和/或第四阀门54靠近立式管本体30的一侧。通过第三流量计检测的流量数据,可适当加大或减小第三阀门53或第四阀门54的通路,以控制流至立式管本体30的富油混合液或富水混合液的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立式管组件3还包括连接在第一进口和第一水平管21第二端之间的进油管33、以及连接在第二进口和第二水平管22第二端之间的进水管34。第三阀门53设置在进油管33和第一水平管21的第二端之间,第四阀门54设置在进水管34和第二水平管22的第二端之间;第三流量计43设置在进油管33和/或进水管34上。进油管33和进水管32优选为条形管状,利于富油混合液和富水混合液平缓流到立式管本体30内。
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出油管31和/或第二出水管32上的第四流量计44,以获得最后分离的油相的流量和水相的流量。第二出油管31上还设有第五阀门55,第二出水管32上还设有第六阀门56;第四流量计44位于第五阀门55和/或第六阀门56靠近立式管本体30的一侧。第二出油管31和第二出水管32上还可设有压力表(未图示),以检测最后流出的油相和水相的液压。
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立式管本体30顶部上的液位探测仪60,液位探测仪60的探测管61伸至立式管本体30内并位于第二进口的下方,用于探测立式管本体30内油水分界液面。
上述的各个流量计、阀门和液位探测仪60可形成该油水分离装置的检测控制系统,以检测并控制油水分离装置中各处的流体流量。通过该实施例的油水分离装置对原油液进行油水分离,最后可排出含水率在1%以内的油相、含油率在500ppm以内的水相,排出的油相可进一步精化或作为原油成品进行销售等,排出的水相则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油水分离方法,可采用上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实现。参考图1,该分离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油液和破乳剂通过进液管11以旋流方式输送进旋流管本体10内,原油液和破乳剂在旋流管本体10内混合并实现原油液中油水两相的初步分离,形成聚合在旋流管本体10内中心区域的富油混合液和聚合在旋流管本体10管壁内周的富水混合液。其中,原油液在进入进液管11前先经过气液分离处理;原油液和破乳剂以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流进进液管11,在进液管11内初步混合后,在旋流管本体10内的旋流场下进一步充分混合。
S2、富油混合液通过旋流管本体10顶部依次进入第一出油管12和第一水平管21,富水混合液通过旋流管本体10的下端依次进入第一出水管13和第二水平管22。其中,富油混合液从旋流管本体10顶部中心流到第一出油管12内,富水混合液从旋流管本体10内壁以与旋流管本体10相切的方向流到第一出水管13内。
在步骤S2中,在富油混合液进入第一水平管21、富水混合液进入第二水平管22后,读取第一水平管21上的第二流量计42检测出的流量数据,根据第二流量计42的流量数据和进液管11上第一流量计41检测出的流量数据调节第一出油管12与第一水平管21之间的第一阀门51以及第一出水管13与第二水平管22之间的第二阀门52,控制第二流量计42显示的流量数据与第一流量计41显示的流量数据之比为原油液含油率的1.5-2倍。反之,也可以读取第二水平管22上的第二流量计42的流量数据,根据该第二流量计42和第一流量计41的流量数据,调节第一阀门51和第二阀门52,控制第二水平管22上的第二流量计42显示的流量数据与第一流量计41显示的流量数据之比为原油液含油率的0.5-1倍。
该步骤S2中,在第一水平管21内,富油混合液内所含的破乳剂继续作用,使得富油混合液中的油滴聚并,富油混合液内的水相向下沉降至第一水平管21的底部,富油混合液中的油相向上运动至水相的上方,第一水平管21底部的水相通过第一水平管21和第二水平管22之间连接的竖直管23下移至第二水平管22中。
在第二水平管22内,富水混合液内所含的破乳剂继续作用,使得富水混合液中的油滴聚并,富水混合液中的油相向上运动至第二水平管22的顶部,富水混合液内的水相沉降至油相的下方,第二水平管22顶部的油相通过竖直管23上移至第一水平管21中。
S3、富油混合液经过第一水平管21后通过第一进口进入立式管本体30上端,富水混合液经过第二水平管22后通过第二进口进入立式管本体30下端,在重力和破乳剂的继续作用下,富油混合液中所含的水向下沉降,富水混合液中所含的油滴聚并上浮,实现油水两相的再次分离。
在步骤S3中,在富油混合液经过第一水平管21、富水混合液经过第二水平管22后,读取第二水平管22与第二进口之间的第三流量计43检测出的流量数据,根据第三流量计43的流量数据和第一流量计41的流量数据调节第一水平管21与第一进口之间的第三阀门53以及第二水平管22与第二进口之间的第四阀门54,控制第三流量计43显示的流量数据与第一流量计41显示的流量数据之比大致等于原油液的含油率。
S4、再次分离后获得的油相通过立式管本体30顶部的第二出油管31输出,再次分离后获得的水相通过立式管本体30底部的第二出水管32排出。
通过该实施例的油水分离方法对原油液进行油水分离,最后可排出含水率在1%以内的油相、含油率在500ppm以内的水相,排出的油相可进一步精化或作为原油成品进行销售等,排出的水相则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旋流管组件(1)、梯形管组件(2)以及立式管组件(3);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管组件(1)包括旋流管本体(10)、与所述旋流管本体(10)垂直相切连接的供原油液和破乳剂混合后通过的进液管(11)、连接在所述旋流管本体(10)顶部的第一出油管(12)以及垂直相切连接在所述旋流管本体(10)下端的第一出水管(13);
所述立式管组件(3)包括立式管本体(30)、分别连接在所述立式管本体(30)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二出油管(31)和第二出水管(32),所述立式管本体(30)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
所述梯形管组件(2)包括相对平行的第一水平管(21)和第二水平管(22)、以及至少一根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管(21)和第二水平管(22)之间的竖直管(23);所述第一水平管(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油管(12)的自由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水平管(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3)的自由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液管(11)上的第一流量计(4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管(21)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水平管(22)的第一端上的第二流量计(42);
所述第一出油管(1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水平管(21)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51),所述第一出水管(13)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水平管(22)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管(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水平管(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的第三流量计(43);
所述第一水平管(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之间还设有第三阀门(53),所述第二水平管(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还设有第四阀门(54);所述第三流量计(43)位于所述第三阀门(53)和/或第四阀门(54)靠近所述立式管本体(3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管组件(3)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水平管(21)第二端之间的进油管(33)、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水平管(22)第二端之间的进水管(34);所述第三阀门(53)设置在所述进油管(33)和所述第一水平管(21)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四阀门(54)设置在所述进水管(34)和所述第二水平管(22)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流量计(43)设置在所述进油管(33)和/或所述进水管(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油管(31)和/或所述第二出水管(32)上的第四流量计(44);
所述第二出油管(31)上设有第五阀门(55),所述第二出水管(32)上设有第六阀门(56);所述第四流量计(44)位于所述第五阀门(55)和/或所述第六阀门(56)靠近所述立式管本体(3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式管本体(30)顶部上、用于探测所述立式管本体(30)内油水分界液面的液位探测仪(60),所述液位探测仪(60)的探测管(61)伸至所述立式管本体(30)内并位于所述第二进口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1)和所述旋流管本体(10)相切连接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3)和所述旋流管本体(10)相切连接的位置在所述旋流管本体(10)上位于同一侧;
所述旋流管本体(10)的顶部呈漏斗状;所述旋流管本体(10)的底部呈倒锥形凸出,形成供固体颗粒沉积的沉积部(101);所述第一出水管(13)与所述旋流管本体(10)相切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沉积部(101)上方。
8.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油液和破乳剂通过进液管(11)以旋流方式输送进旋流管本体(10)内,原油液和破乳剂在所述旋流管本体(10)内混合并实现原油液中油水两相的初步分离,形成聚合在所述旋流管本体(10)内中心区域的富油混合液和聚合在所述旋流管本体(10)管壁内周的富水混合液;
S2、富油混合液通过所述旋流管本体(10)顶部依次进入第一出油管(12)和第一水平管(21),富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旋流管本体(10)的下端依次进入第一出水管(13)和第二水平管(22);
S3、所述富油混合液经过所述第一水平管(21)后通过所述第一进口进入立式管本体(30)上端,所述富水混合液经过所述第二水平管(22)后通过所述第二进口进入立式管本体(30)下端,在重力和所述破乳剂的继续作用下,所述富油混合液中所含的水向下沉降,所述富水混合液中所含的油滴聚并上浮,实现油水两相的再次分离;
S4、再次分离后获得的油相通过所述立式管本体(30)顶部的第二出油管(31)输出,再次分离后获得的水相通过所述立式管本体(30)底部的第二出水管(32)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水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富油混合液进入所述第一水平管(21)、所述富水混合液进入所述第二水平管(22)后,读取所述第一水平管(21)上的第二流量计(42)检测出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流量计(42)的流量数据和所述进液管(11)上第一流量计(41)检测出的流量数据调节所述第一出油管(12)与所述第一水平管(21)之间的第一阀门(51)以及所述第一出水管(13)与所述第二水平管(22)之间的第二阀门(52),控制所述第二流量计(42)显示的流量数据与所述第一流量计(41)显示的流量数据之比为所述原油液含油率的1.5-2倍;
在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富油混合液经过所述第一水平管(21)、所述富水混合液经过所述第二水平管(22)后,读取所述第二水平管(22)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的第三流量计(43)检测出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第三流量计(43)的流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流量计(41)的流量数据调节所述第一水平管(21)与所述第一进口之间的第三阀门(53)以及所述第二水平管(22)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的第四阀门(54),控制所述第三流量计(43)显示的流量数据与所述第一流量计(41)显示的流量数据之比大致等于所述原油液的含油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水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第一水平管(21)内,所述富油混合液内所含的所述破乳剂继续作用,使得所述富油混合液中的油滴聚并,所述富油混合液内的水相向下沉降至所述第一水平管(21)的底部,所述富油混合液中的油相向上运动至所述水相的上方,所述第一水平管(21)底部的所述水相通过所述第一水平管(21)和第二水平管(22)之间连接的竖直管(23)下移至所述第二水平管(22)中;
在所述第二水平管(22)内,所述富水混合液内所含的所述破乳剂继续作用,使得所述富水混合液中的油滴聚并,所述富水混合液中的油相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二水平管(22)的顶部,所述富水混合液内的水相沉降至所述油相的下方,所述第二水平管(22)顶部的所述油相通过所述竖直管(23)上移至所述第一水平管(21)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14511.0A CN104707364B (zh) | 2015-03-16 | 2015-03-16 | 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14511.0A CN104707364B (zh) | 2015-03-16 | 2015-03-16 | 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07364A true CN104707364A (zh) | 2015-06-17 |
CN104707364B CN104707364B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3407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14511.0A Active CN104707364B (zh) | 2015-03-16 | 2015-03-16 | 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07364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00704A (zh) * | 2015-08-05 | 2015-10-28 | 崔斌 | 管道式油气水分离器及分离方法 |
CN105031977A (zh) * | 2015-08-03 | 2015-11-11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油气水多相分离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CN106433764A (zh) * | 2016-11-02 | 2017-02-2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田采出液短流程预分水处理装置 |
CN106517402A (zh) * | 2016-11-29 | 2017-03-22 | 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管式油水分离装置 |
CN108434785A (zh) * | 2018-04-24 | 2018-08-24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应用 |
CN109316779A (zh) * | 2018-11-07 | 2019-02-12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应用于油田采出液的油水分离设备 |
CN111804015A (zh) * | 2020-07-13 | 2020-10-23 | 鲍茂食 | 一种旋流式地上油水分离装置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152241C1 (ru) * | 1997-11-06 | 2000-07-10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и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м работам в нефтя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Гипровостокнефть" | Аппарат подготовки нефти |
CN101411951A (zh) * | 2007-10-17 | 2009-04-22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利用离心、重力、膨胀复合原理的油水分离系统和方法 |
CN101810941A (zh) * | 2010-04-13 | 2010-08-25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复合式油水分离系统 |
JP2010274251A (ja) * | 2009-05-27 | 2010-12-09 | Yoshitsugu Inoue | 濾過、油水分離機能を持ったクーラントタンク |
CN201775987U (zh) * | 2010-06-12 | 2011-03-30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工业油水分离系统 |
CN102743898A (zh) * | 2012-06-12 | 2012-10-24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管道式两级导流片型油水分离器及其应用方法 |
CN103045295A (zh) * | 2013-01-07 | 2013-04-17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一种含气、水原油的除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KR20130046403A (ko) * | 2013-03-05 | 2013-05-07 | 우희득 | 유수 분리기 |
US20130239816A1 (en) * | 2012-03-14 | 2013-09-19 | Chevron U.S.A. Inc. | Modified compact oil-water separation device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
CN103785552A (zh) * | 2012-11-05 | 2014-05-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围栏式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
CN204502474U (zh) * | 2015-03-16 | 2015-07-2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油水分离装置 |
-
2015
- 2015-03-16 CN CN201510114511.0A patent/CN1047073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152241C1 (ru) * | 1997-11-06 | 2000-07-10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и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м работам в нефтя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Гипровостокнефть" | Аппарат подготовки нефти |
CN101411951A (zh) * | 2007-10-17 | 2009-04-22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利用离心、重力、膨胀复合原理的油水分离系统和方法 |
JP2010274251A (ja) * | 2009-05-27 | 2010-12-09 | Yoshitsugu Inoue | 濾過、油水分離機能を持ったクーラントタンク |
CN101810941A (zh) * | 2010-04-13 | 2010-08-25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复合式油水分离系统 |
CN201775987U (zh) * | 2010-06-12 | 2011-03-30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工业油水分离系统 |
US20130239816A1 (en) * | 2012-03-14 | 2013-09-19 | Chevron U.S.A. Inc. | Modified compact oil-water separation device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
CN102743898A (zh) * | 2012-06-12 | 2012-10-24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管道式两级导流片型油水分离器及其应用方法 |
CN103785552A (zh) * | 2012-11-05 | 2014-05-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围栏式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
CN103045295A (zh) * | 2013-01-07 | 2013-04-17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一种含气、水原油的除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KR20130046403A (ko) * | 2013-03-05 | 2013-05-07 | 우희득 | 유수 분리기 |
CN204502474U (zh) * | 2015-03-16 | 2015-07-2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油水分离装置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1977A (zh) * | 2015-08-03 | 2015-11-11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油气水多相分离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CN105000704A (zh) * | 2015-08-05 | 2015-10-28 | 崔斌 | 管道式油气水分离器及分离方法 |
CN106433764A (zh) * | 2016-11-02 | 2017-02-2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田采出液短流程预分水处理装置 |
CN106433764B (zh) * | 2016-11-02 | 2018-02-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田采出液短流程预分水处理装置 |
CN106517402A (zh) * | 2016-11-29 | 2017-03-22 | 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管式油水分离装置 |
CN106517402B (zh) * | 2016-11-29 | 2023-04-28 | 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管式油水分离装置 |
CN108434785A (zh) * | 2018-04-24 | 2018-08-24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应用 |
CN109316779A (zh) * | 2018-11-07 | 2019-02-12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应用于油田采出液的油水分离设备 |
CN111804015A (zh) * | 2020-07-13 | 2020-10-23 | 鲍茂食 | 一种旋流式地上油水分离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07364B (zh) | 2017-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07364A (zh) | 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 | |
CN104673367B (zh) | 一种耦合油气洗涤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 | |
CA2463692C (en) | An installation for the separation of fluids | |
DK179731B1 (en) | MULTIPHASE SEPARATION SYSTEM | |
CN101810941B (zh) | 复合式油水分离系统 | |
US976425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to treat a multiphase stream | |
US5004552A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water from crude oil | |
US20030146175A1 (en) |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separating a mixture | |
GB2451965A (en) |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a multiphase fluid stream comprising a heavier fluid component and a lighter fluid component | |
CA2598947A1 (en) | Separator to separate a liquid/liquid/gas/solid mixture | |
WO2013150473A1 (en) | A separator apparatus for gas-water-oil mixtures, and separation process | |
US7854849B2 (en) | Compact multiphase inline bulk water sepa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drocarbon production | |
CN104747162B (zh) | 深海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 | |
CN105031977A (zh) | 油气水多相分离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3121734A (zh) | 一种旋流气浮选分离器 | |
CN204502474U (zh) | 油水分离装置 | |
CN104528206A (zh) | 二氧化碳驱油井井口集油罐 | |
CN103045295A (zh) | 一种含气、水原油的除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
CN203159348U (zh) | 一种双级旋流气浮选分离器 | |
CN203400530U (zh) | 加热三相分离器 | |
CN104629794A (zh) | 一种耦合油气洗涤的油水初步分离方法及装置 | |
CN113323645A (zh) | 井口油气水的分离方法、分离装置及其应用 | |
CN204455007U (zh) | 一种耦合油气洗涤的油水初步分离装置 | |
CN115650463B (zh) | 层流分离装置和油水混合液处理设备 | |
CN103145216A (zh) | 一种双级旋流气浮选分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after: CNOOC (China) Co., Ltd. Shenzhen Branch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a CNOOC Building No. 25 Beijing 100010 Dongcheng District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China CNOOC Oil Corporation,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China) Co., Ltd. Shenzhen Branch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