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2538B - 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2538B
CN104702538B CN201510145604.XA CN201510145604A CN104702538B CN 104702538 B CN104702538 B CN 104702538B CN 201510145604 A CN201510145604 A CN 201510145604A CN 104702538 B CN104702538 B CN 1047025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reset time
ethernet
network packet
digit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56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2538A (zh
Inventor
杨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456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2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2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2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以太网报文;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输延时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中继是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一条传输通路,信号中继传输时,需要一方将信号传输至中继器,由中继器传输至另一方。
在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过程中,现有技术,是按照以太网的数据包模式进行打包,在传输过程中,是随机发送报文和接收报文,但是现有的这种随机发送报文的方式,会导致传输延时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和装置,解决了传输延时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包括:
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以太网报文;
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以太网报文包括:
将所述数字信号按照预设封装格式,封装为数据包,所述预设封装格式能够封装N路信号,其中,N为所述中继器最多支持的信号采集路数;
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一个以太网报文;
所述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包括:
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发送前一个预设时间内已组包的以太网报文。
优选地,所述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包括:
采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信号,并将所述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获取方法,包括:
接收中继器每间隔预设时间传输的以太网报文,所述以太网报文由所述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的;
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数字信号;
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间,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预设时间解封装得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装置,包括:
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以太网报文;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
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
信号封装单元,将所述数字信号按照预设封装格式,封装为数据包,所述预设封装格式能够封装N路信号,其中,N为所述中继器最多支持的信号采集路数;
信号组包单元,用于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一个以太网报文;
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发送前一个预设时间内已组包的以太网报文。
优选地,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具体用于:
采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信号,并将所述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获取装置,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中继器每间隔预设时间传输的以太网报文,所述以太网报文由所述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的;
信号解封装模块,用于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个以太网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数字信号;
信号还原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优选地,所述信号还原模块具体用于:
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所述预设时间解封装得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以及装置,在采集到需要中继传输的以太网信号之后,将以太网信号进行转换、封装处理,得到以太网报文,采用定时传输的方法,每间隔预设时间,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且在每一个预设时间内能够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采用定时定长传输的方式,发送报文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从而可以解决随机发送导致传输延时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封装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获取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获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采集到需要中继传输的以太网信号之后,将以太网信号进行转换、封装处理,得到以太网报文,采用定时传输的方法,每间隔预设时间,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且在每一个预设时间内能够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采用定时定长传输的方式,发送报文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从而可以解决随机发送导致传输延时较大的问题。且输出端接收到以太网报文之后,采用定时处理的方法,每间隔预设时间,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预设时间接收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还原得到以太网信号,从而保证了信号接收时间固定,避免了接收延时较大,且保证了信号接收的连续性。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01: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102: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以太网报文;
103: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
中继器是连接两个网络节点的一种装置,在中继系统中,需要将输入端输入的信号,通过输出端输出。中继器采集的以太网信号,即是采集的中继系统中输入端输入的信号,中继器传输的以太网报文是指发送至输出端的报文。
在进行中继传输时,需要将信号进行封装处理,以报文形式进行传输。现有技术中,是采用随机发送报文的形式,即采集到以太网信号,即封装为以太网报文进行传输,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传输延时越来越大,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抖动。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定时传输的方式,每间隔预设时间,即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且在一个预设时间内,传输完成一个以太网报文,在下一个预设时间内,传输完成下一个以太网报文。采用定时传输的方式,可以使得报文传输的时间间隔固定,从而可以降低随机发送报文导致的传输延时越来越大的问题,可以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抖动。抖动即指的是以太网报文与以太网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由于现有技术中,当前传输以太网报文时,每次时间间隔都是不一定的,因此抖动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传输延时较大。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定时定长传输的方式,发送报文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减少抖动,减少了传输延时。
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根据一个以太网报文的发送时长确定,其与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与以及报文长度有关.
假设,以太网报文长度有效载荷不超过530字节,实际长度不超过576字节。以太网报文的发送速率为1Gbps,传输采用光纤作为传输通道为例,按照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与数据包长进行计数,传输576字节的以太网数据包只需要4.768us(微秒)时间长度,因为该预设时间可以设定为5us。5us即为定时时间,在5us内可以将4.768us的包发送出去,且可以实现系统的定时处理。
其中,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数字信号的封装处理也可以以所述预设时间为单位进行处理,使得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封装好的以太网报文长度,正好能够使得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送出去。
而实际应用上,信号的封装处理首先需要将信号封装为数据包,再将数据包组包为报文。因此,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201: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202:将所述数字信号按照预设封装格式,封装为数据包;
其中,所述预设封装格式能够封装N路信号,其中,N为所述中继器最多支持的信号采集路数。
由于采集的以太网信号可能有多路,为了支持多路信号的封装,该预设封装格式能够封装N路信号,N即为最多支持的信号采集路数。该预设封装格式中,为每一路信号封装标识,用于区分每一路信号。
该预设封装格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如图3所示,包括N段,每一段用于封装一路信号,由包头和包体组成,如图3所示,包头由0xFF开头,用于将每一路信号区分开,包体为信号的数字化的数据。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预设封装格式,可以按照信号类型,固定化的分配每一路信号的传输带宽,将信号封装到对应类型的格式段中即可。
203: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以太网报文;
204:每间隔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发送前一个预设时间已组包的以太网报文。
本实施例中,在每一个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以太网报文之后,在进行以太网报文传输时,也是定时传输,每间隔预设时间发送一次以太网报文,且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是前一个预设时间组包好的以太网报文,当前预设时间内组包的以太网报文,在下一个预设时间内发送,保证了发送报文的时间间隔固定,从而避免了传输延时较长的问题,可以保证报文之间的连续性,避免漏传,且充分利用了时间进行传输。
其中,步骤202中,将所述数字信号按照预设封装格式,封装为数据包,也可以每间隔预设时间进行一次封装,在每一个预设时间内,能够将数字信号封装为一个数据包。在进行数据包组包时,可以是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预设时间内封装好的数据包的进行组包。使得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提高了时间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太网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得传输距离最长可以达到70Km(千米)。
此外,为了保证即输入端的信号电气特性与输出端的信号电气特性一致,本申请实施例中,采集以太网信号具体的是采集的电气层的电气信号。
也即是上述步骤101或步骤102中,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具体是:
采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信号,并将所述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电气信号是以太网信号的电压波形信号,由于现有技术中,采集的是以太网的数值信号,而数值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线对信号衰减会导致信号波形与驱动能力均发生变化,使得输入端与输出端信号不一致。而本申请实施例采集电气信号,在输出端可以还原出电气信号,从而实现了信号的透明传输,保证了输入端与输出端信号的一致性。
其中,采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信号具体是:
按照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将采样频率设置为所采集的信号的频率的预设倍数,采用高采样频率,按照该采样频率,即可以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层的波形状态进行保真采集,得到电气信号。
将得到的电气信号由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得到的数字信号,即可以进行后续的封装处理。
其中,预设倍数通常为10倍。
中继器传输的以太网报文发送至了系统的输出端,输出端对于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即可以还原得到以太网信号。
为了减少传输延时以及接收延时,在进行信号接收时,也可以采用定时处理的方式进行。如图4所述,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获取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01:接收中继器每间隔预设时间传输的以太网报文,所述以太网报文由所述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的;
402: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个以太网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数字信号;
403: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其中,中继器传输的以太网报文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见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
由于以太网报文是以每间隔预设时间传输的,因此输出端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也即是每间隔预设时间即接收到一个以太网报文。
因此,为了保证信号的连续性,输出端进行解封装时,是每间隔预设时间,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个以太网报文进行解封装,一个以太网报文可以在一个预设时间内解封完成,从而获得数字信号。
再将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即可以获得输入端输入的以太网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保证了信号接收还原时间,避免了接收延时较长,且可以保证还原得到的以太网信号的连续性。
其中,将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时,也可以是以所述预设时间为单位,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
具体的,步骤403中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可以具体是:
每间隔预设时间,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预设时间解封装得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以太网信号的连续性,避免接收延时导致的失误。
当中继器采集的是以太网的电气信号时,则具体是按照与采样频率大小一样的还原频率进行数模转换,转换过程完全符合奈奎斯特定律,还原率为还原信号频率的10倍,确保了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的波形电气特性的一致性。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可以集成到中继器中,作为中继器可以实现的功能。
该装置可以包括:
信号采集模块501,用于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502,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以太网报文。
信号发送模块503,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定时传输的方式,每间隔预定时间,即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且在一个预设时间内,传输完成一个以太网报文,在下一个预设时间内,传输完成下一个以太网报文。采用定时定长传输的方式,可以使得发送报文的时间间隔固定,从而可以降低随机发送报文导致的传输延较大的问题,可以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抖动。
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根据一个以太网报文的发送时长确定,其与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与以及报文长度有关。
其中,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数字信号的封装处理也可以以所述预设时间为单位进行处理,使得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封装好的以太网报文长度,正好能够使得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送出去。
而实际应用上,信号的封装处理首先需要将信号封装为数据包,再将数据包组包为报文。
因此,作为又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502可以包括:
信号封装单元601,将所述数字信号按照预设封装格式,封装为数据包,所述预设封装格式能够封装N路信号,其中,N为所述中继器最多支持的信号采集路数。
信号组包单元602,用于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一个以太网报文。
而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送模块503则具体用于:
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发送前一个预设时间内已组包的以太网报文。
本实施例中,在每一个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以太网报文之后,在进行以太网报文传输时,也是定时传输,每间隔预设时间发送一次以太网报文,且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是前一个预设时间组包好的以太网报文,当前预设时间内容组包的以太网报文,在下一个预设时间内发送,采用这种定时定长传输的方式,可以使得报文发送时间间隔固定,从而可以减少传输延时,避免了随机发送导致传输延时较长的问题,且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进行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信号封装单元601也可以具体是每间隔预设时间进行一次封装,在每一个预设时间内,能够将数字信号封装为一个数据包。信号组包单元602在进行数据包组包时,可以是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预设时间内封装好的数据包的进行组包,使得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提高了时间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太网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得传输距离最长可以达到70Km(千米)。
此外,为了保证即输入端的信号电气特性与输出端的信号电气特性一致,本申请实施例中,采集以太网信号具体的是采集的电气层的电气信号。
因此,信号采集模块401具体是用于采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信号,并将所述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其中,采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信号具体是:
按照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将采样频率设置为所采集的信号的频率的预设倍数,采用高采样频率,按照该采样频率,即可以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层的波形状态进行保真采集,得到电气信号。
将得到的电气信号由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得到的数字信号,即可以进行后续的封装处理。
其中,预设倍数通常为10倍。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获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继承到系统的输出端,也即接收端中。
该装置可以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中继器每间隔预设时间传输的以太网报文,所述以太网报文由所述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的。
信号解封装模块702,用于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个以太网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数字信号。
信号还原模块703,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因此,为了保证信号的连续性,输出端进行解封装时,是每间隔预设时间,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个以太网报文进行解封装,一个以太网报文可以在一个预设时间内解封完成,从而获得数字信号。
再将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即可以获得输入端输入的以太网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保证了信号接收还原时间,避免了接收延时过长,且可以保证还原得到的以太网信号的连续性。
其中,将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时,也可以是以所述预设时间为单位,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
具体的,信号还原模块可以具体是:
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所述预设时间解封装得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以太网信号的连续性,避免接收延时导致的失误。
当中继器采集的是以太网的电气信号时,则具体是按照与采样频率大小一样的还原频率进行数模转换,转换过程完全符合奈奎斯特定律,还原率为还原信号频率的10倍,确保了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的波形电气特性的一致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以太网报文,包括:将所述数字信号按照预设封装格式,封装为数据包,所述预设封装格式能够封装N路信号;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一个以太网报文,其中,N为所述中继器最多支持的信号采集路数,所述预设封装格式中,为每一路信号封装标识,用于区分每一路信号;
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包括: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发送前一个预设时间内已组包的以太网报文,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根据一个以太网报文的发送时长确定,所述预设时间与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以及报文长度有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包括:
采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信号,并将所述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中继器每间隔预设时间传输的以太网报文,所述以太网报文由所述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的,其中,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所述以太网报文,包括:将所述数字信号按照预设封装格式,封装为数据包,所述预设封装格式能够封装N路信号;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一个以太网报文,N为所述中继器最多支持的信号采集路数,所述预设封装格式中,为每一路信号封装标识,用于区分每一路信号,所述预设时间根据一个以太网报文的发送时长确定,所述预设时间与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以及报文长度有关;
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数字信号;
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包括:每间隔预设时间,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预设时间解封装得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4.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以太网报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封装单元和信号组包单元,所述信号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按照预设封装格式,封装为数据包,所述预设封装格式能够封装N路信号,其中,N为中继器最多支持的信号采集路数,所述预设封装格式中,为每一路信号封装标识,用于区分每一路信号;所述信号组包单元,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一个以太网报文;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传输一个以太网报文,包括: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发送前一个预设时间内已组包的以太网报文,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根据一个以太网报文的发送时长确定,所述预设时间与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以及报文长度有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具体用于:
采集以太网信号的电气信号,并将所述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6.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信号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中继器每间隔预设时间传输的以太网报文,所述以太网报文由所述中继器采集以太网信号、并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的,其中,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获得所述以太网报文,包括:将所述数字信号按照预设封装格式,封装为数据包,所述预设封装格式能够封装N路信号;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每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将数据包组包为一个以太网报文,N为所述中继器最多支持的信号采集路数,所述预设封装格式中,为每一路信号封装标识,用于区分每一路信号,所述预设时间根据一个以太网报文的发送时长确定,所述预设时间与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以及报文长度有关;
信号解封装模块,用于每间隔所述预设时间,在当前所述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个以太网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数字信号;
信号还原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包括:每间隔预设时间,在当前预设时间内,将前一个预设时间解封装得到数字信号进行转换,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CN201510145604.XA 2015-03-30 2015-03-30 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702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5604.XA CN104702538B (zh) 2015-03-30 2015-03-30 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5604.XA CN104702538B (zh) 2015-03-30 2015-03-30 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538A CN104702538A (zh) 2015-06-10
CN104702538B true CN104702538B (zh) 2019-03-12

Family

ID=53349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5604.XA Active CN104702538B (zh) 2015-03-30 2015-03-30 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253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290A (zh) * 2006-12-26 2008-07-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时分以太网传输方法及相应的传输装置
CN101341450A (zh) * 2005-12-15 2009-01-07 贝克赫夫机械公司 数据周期性传输的方法、通信网络及控制单元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1450A (zh) * 2005-12-15 2009-01-07 贝克赫夫机械公司 数据周期性传输的方法、通信网络及控制单元
CN101212290A (zh) * 2006-12-26 2008-07-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时分以太网传输方法及相应的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538A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7150B (zh) 交换装置及丢包方法
CN10710478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747606B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325598A (zh) 传输设备接收侧和发送侧的数据封装方法及同步数字系统
CN104038554B (zh) 基于fpga的电力系统高速数据采集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4618019A (zh)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WiFi接入系统和数据帧转换方法
CN1893387B (zh) 以太网中e1型帧的封装
CN104168582A (zh)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4375484A (zh) 基于CANopen协议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US1100560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data via channelized optical port STM-4 HDLC
CN113949718B (zh) 基于e1及ip混合承载的电力专网调度放号系统及方法
CN104702538B (zh) 基于以太网的信号中继传输方法、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2437944B (zh) 一种局域网之间相互通信的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09302685A (zh) 一种发射场小卫星远程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WO201311698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smart power meter over optical fiber
CN104269041A (zh) 一种基于星型拓扑架构的高码率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CN111385524B (zh) 模拟高清摄像机高速长距离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4024598B (zh) 前传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Sung et al. Hardware design on FPGA for Ethernet/SONET bridge in smart sensor system
CN101877691B (zh) Eoc网络中物理层帧的封装与解封装方法
CN105430670A (zh) 分组传送网中的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248865A1 (zh) 控制字的传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76179A (zh) 通过以太网传输测控信号的方法
CN100544314C (zh) 窄带数据流在宽带网中组播和/或广播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8218B (zh) 基于传输设备的pcm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