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2370B - 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2370B
CN104702370B CN201310665122.8A CN201310665122A CN104702370B CN 104702370 B CN104702370 B CN 104702370B CN 201310665122 A CN201310665122 A CN 201310665122A CN 104702370 B CN104702370 B CN 104702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olutional code
parameter value
metric
path
de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51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2370A (zh
Inventor
王乃博
徐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651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2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2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2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能够降低卷积码译码误检概率。该方法包括:对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进行译码,保存译码的中间信息,上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分别为携带上和/或下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分别为上行调度数据或下行调度数据;对上行调度数据或下行调度数据进行CRC校验;如果上和/或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正确,则结合译码的中间信息,对上和/或下行调度数据,进行二次校验;若上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上行预设条件,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为误检;若下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下行预设条件,则判定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为误检。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通信系统中,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一组物理资源粒子的集合,其上承载上下行控制信息,根据其作用域不同,PDCCH承载信息区分公共控制信息和专用控制信息,公共搜索空间用于搜索公共控制信息,专用搜索空间用于搜索专用控制信息,搜索空间定义了盲检的开始位置和信道搜索方式,PDCCH信道主要承载着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信道的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不同终端的PDCCH信息需要通过该终端对应的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临时鉴定)信息区分,即该终端的DCI的CRC(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由RNTI加扰。PDCCH中承载的是DCI,包含一个或多个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上的资源分配和其他的控制信息。在LTE中上下行的资源调度信息都是由PDCCH来承载的。一般来说,在一个子帧内,可以有多个PDCCH。UE需要首先解调PDCCH中的DCI,然后才能够在相应的资源位置上解调属于UE自己的PDSCH信道中的信息,然后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广播消息、寻呼消息及自己的数据等。
卷积码是一种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常用的卷积编码器结构如图1所示。在LTE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PDCCH采用了咬尾卷积码,咬尾卷积码要求编码器的初始状态和末状态相同,传统的卷积编码器初始状态都为0。此外卷积码是一种纠错编码技术,通常会和检错码联合使用,常用的检错码是CRC(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码,在使用时,先在发送的数据末尾加上一定长度的CRC校验码,然后再进行卷积编码,接收的时候则相反,先进行卷积译码,然后进行CRC校验,如果CRC校验通过,则认为卷积译码正确,否则认为卷积译码错误。
由于CRC校验码存在一定的误判概率,即有可能译码是不正确的,误判概率也称误检概率。即在译码不正确时,CRC校验也会通过,在假设译码输出数据完全随机的前提下,这个概率理论上等于(1/2^L),其中L为CRC的长度。通常情况下,认为这个误判的概率很低,可以忽略,然而实际应用中发现在有些情况下是不能忽略的。
示例的,LTE系统中的PDCCH,终端需要对PDCCH进行盲检测,得到可能的DCI,简单地将LTE终端在1ms,即1个子帧内需要进行44次咬尾卷积译码,然后根据CRC来判断这44次译码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认为对应的DCI信息是正确的。LTE终端1秒需要进行44000次咬尾卷积译码和CRC校验,这样按照CRC的误判概率算下来,平均几十秒就会出现一次误检。因此,单纯依靠CRC校验的结果来判断卷积码译码是否正确,会导致误检概率较高。而一旦出现误检,可能会导致终端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错误。在出现PDCCH误检时,不管该误检出的PDCCH是调度上行发送还是下行接收,都会导致终端处理量和耗电量的增加。进一步的,如果误检出的PDCCH调度了上行发送,则终端还会错误发送上行数据,会进一步导致系统干扰的增加,也会导致高层重传从而降低终端上行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使得在进行卷积码译码过程中,不是仅仅依靠CRC校验进行检错,从而降低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此外,将卷积码译码的CRC校验分为针对上行调度的校验和针对下行调度的校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利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进行译码,在译码过程中保存译码的中间信息,其中,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为携带上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上行调度数据,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为携带下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下行调度数据;
S2、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分别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校验;
S3、如果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正确,则结合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二次校验;
S4、如果所述上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上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如果所述下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下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卷积码译码装置,包括以下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对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利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进行译码,在译码过程中保存译码的中间信息,其中,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为携带上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上行调度数据,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为携带下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下行调度数据;
第一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校验;
第二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单元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正确时,结合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二次校验;
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上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上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当所述下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下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进行Viterbi译码过程中,利用译码过程中的信息,结合CRC校验信息进行二次校验,不是仅仅依靠CRC校验进行检错,从而降低了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此外,将卷积码译码的CRC校验分为上行调度校验和下行调度校验。
优选的,在所述S1中,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或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其中,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均包括包括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及末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组合;在所述S4中,所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所述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对于上行调度卷积码,虚警的影响要比漏检还大,因为上行的虚警会导致终端误发送上行数据,从而可能对其他用户造成干扰,影响系统容量,虚警是指在首次CRC校验时,有可能卷积码译码是错误的,但是CRC校验的结果是正确的,这种情况就称为虚警;而对于下行调度卷积码,虚警的影响则没有上行大。因此,在卷积码译码正确时,设置二次校验,且在二次校验时,针对上行调度的校验设定较高的门限,可以避免因为调度上行的PDCCH的误检导致的系统干扰增加及上行速率降低的情况发生。通过保存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这些译码的中间信息,用于判断误检,可以使本发明实现简单,基本不会增加卷积码译码的复杂度。
另外,在所述S1中,若所述卷积码为咬尾卷积码,则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或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其中,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及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均包括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在所述S4中,所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且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均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所述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且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均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在咬尾卷积码译码中,充分利用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同一状态这一特点来判断误检,可以进一步降低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
另外,在所述S1中,包括以下子步骤:当所述卷积码为长期演进系统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LTE PDCCH的卷积码时,分别判断所述LTE PDCCH译码得到的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中是否能够检测出超过一个DCI配置;如是,则直接比较所有检测出的DCI配置对应的最终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为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或者,比较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为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在所述S4中,所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或所述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所述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或所述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门限值。
对于LTE PDCCH,按照规范的规定在某些相同配置下只可能存在一种DCI配置,如果出现误检,导致检测出超过一个DCI配置,对应的译码的中间信息也会出现多个,使得二次校验时出现一些无法判定的情况,通过保留最大的中间信息,有利于二次校验,从而进一步降低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
在所述S4中,对于所述LTE PDCCH译码得到的所述上行调度数据,所述上行调度预设条件还包括:调度的上行资源块RB数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上对应的最大RB数,当满足所述关系时,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校验是误检。
对于上行DCI配置,可以通过判断DCI中调度的上行资源块RB数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来判定卷积码译码是否正确,当调度的上行资源块RB数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时,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是误检。
附图说明
图1是常用的卷积编码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减少上行调度卷积码的译码误检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对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利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进行译码,得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在译码过程中保存译码的中间信息。
将携带上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称为上行调度卷积码,将携带下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称为下行调度卷积码。需要说明的是,卷积码中有可能只携带上行调度信息或只携带下行调度信息,也有可能同时携带上行调度信息和/或下行调度信息,即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在卷积码中单独存在,也有可能同时存在。本发明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对于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处理过程也都是独立的,互不关联的。在该方法中,对于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处理的原理相同,但是判断卷积码的CRC校验正确的门限是不同的,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判断门限是严于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判断门限的。
目前最常用的卷积译码算法都是维特比译码算法,这种译码的算法基本思想是逐级计算可能的状态转移度量值,每一级每一个状态只保留较大的分支,到最后一级后,从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Traceback),判决出最大度量值对应路径上的原始编码比特。这种方法是一种最大似然的译码方法,最终保留的路径即是最大似然路径。
维特比算法成功地解决了寻找最大似然路径时计算量随长度编码长度N指数增长这一问题。这一算法采用叠代的方式来寻求最可能的路径。它分为N步迭代,在每一步,它先计算出进入每一状态的所有路径的路径量度,然后进行比较,并保存有最优路径量度的路径及其路径量度,而丢弃其它的路径。被保存下来的路径被称为留存路径。而在最后一步迭代后,从各状态的留存路径中选取具有最大路径量度的留存路径上的信息比特作为译码结果,这一路径就是最大似然路径。
通常卷积码都用做信道纠错,分析在译码过程中得到的一些信息发现,译码过程中的译码的中间信息也可以用于判断误检,译码的中间信息为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这些参数值包含: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及末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
步骤202,对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分别进行CRC校验。
步骤203,如果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正确,则结合译码的中间信息,对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进行二次校验。
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上行调度数据,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下行调度数据,利用译码的中间信息对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分别再做进一步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校验;在CRC校验之后可以再做进一步的判断,即二次校验(DoubleCheck)。
步骤204,如果上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上行预设条件,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如果下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下行预设条件,则判定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下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
二次校验的方法为判断校验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对于上行调度数据的二次校验主要是判断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假设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对应的预设门限为第一门限、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对应的预设门限为第二门限、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为第三门限;对于下行调度数据的二次校验主要是判断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假设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对应的预设门限为第四门限、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对应的预设门限为第五门限、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为第六门限;其中,第一门限、第二门限及第三门限分别大于第四门限、第五门限及第六门限。
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下以上行调度数据保存的译码的中间信息中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为例具体说明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
步骤301,利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上行调度卷积码进行译码,得到上行调度数据,在译码过程中保存译码的中间信息。
步骤302中,对上行调度数据,进行CRC校验。
步骤303,判断CRC校验是否通过;如果校验失败,则执行步骤307;否则,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结合译码的中间信息,进行二次校验。
在该步骤中,结合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对CRC校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二次校验。
步骤305,判断二次校验的结果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即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如是,则执行步骤306;否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6,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
步骤307,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错误。
在步骤306中,第一门限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输入不同的训练序列进行卷积码译码,保存每次卷积码译码过程中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可以在正确译码时的比值和错误译码时的比值之间确定一个典型值或者范围,作为第一门限。
此外,如果上行调度数据译码的中间信息包含: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那么,在二次校验时,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二门限。此处第二门限的确定方法可以与第一门限的确定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如果上行调度数据译码的中间信息包含: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那么,在二次校验时,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三门限。此处第三门限的确定方法可以与第一门限的确定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上行调度数据译码的中间信息也可以包含: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相应地,在二次校验时,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一门限、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二门限、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三门限中与译码的中间信息对应的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其中,在预设的条件为两种或者三种条件的组合时,如果所有条件均满足,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校验正确是误检。比如说,如果译码的中间信息是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那么,在二次校验时,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一门限,且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二门限。
当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的任意几种的组合时,上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上行预设条件,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该方法具体可以通过如下的实施方式进行理解。
示例的,假设上行调度数据译码的中间信息包含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及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则相应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的各参数值大于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可以理解为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二门限,且同时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一门限。即当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一门限且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可以判定该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校验正确。
同理,可以根据下行调度数据保存的译码的中间信息在CRC校验之后可以再做二次校验。示例的,如果下行调度数据译码的中间信息包含: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那么,在二次校验时,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四门限。此处第四门限的确定方法可以与第一门限的确定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如果下行调度数据译码的中间信息包含: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那么,在二次校验时,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五门限。此处第五门限的确定方法可以与第一门限的确定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如果下行调度数据译码的中间信息包含: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那么,在二次校验时,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六门限。此处第六门限的确定方法可以与第一门限的确定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下行调度数据译码的中间信息也可以包含: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相应地,在二次校验时,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四门限、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五门限、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六门限中与译码的中间信息对应的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其中,在预设的条件为两种或者三种条件的组合时,如果所有条件均满足,则判定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下行调度卷积码CRC校验正确是误检。比如说,如果译码的中间信息是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那么,在二次校验时,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四门限,且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五门限。
当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的任意几种的组合时,下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下行预设条件,则判定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该方法具体理解可以参考当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任意几种的参数的组合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此不作赘述。
通过保存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这些译码的中间信息,用于判断误检,可以使本实施方式实现简单,基本不会增加卷积码译码的复杂度。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即上行调度数据在二次校验时设置的门限均应大于下行调度数据在二次校验时设置的门限,即第一门限大于第四门限,第二门限大于第五门限,第三门限大于第六门限,同时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这主要是考虑到上行调度数据误判所产生的后果比下行调度误判产生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对上行调度数据是否正确译码使用更加严格的判断会带来更多好处。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进行维特比译码过程中,利用译码过程中的信息,结合CRC校验信息进行二次校验,不是仅仅依靠CRC校验进行检错,从而降低了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此外,将卷积码译码的CRC校验分为上行校验和下行校验,且对上行校验设定较高的门限,可以避免因为上行的误检导致终端误发送上行调度数据,从而可能对其他用户造成干扰,影响系统容量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若在卷积码译码过程中,采用的是咬尾卷积码,那么,还可以保存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否是同一状态作为译码的中间信息;在对上行调度数据和下行调度数据进行二次校验时,如果上行调度数据或下行调度数据中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同一状态则认为译码结果正确,否则认为是误检。
此外,上行调度数据和下行调度数据保存的译码的中间信息也可以是: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否是同一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组合;相应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或末状态为同一状态,且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或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均大于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具体地,在二次校验时,对于上行调度数据,可以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同一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七门限,或者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八门限、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九门限中与译码的中间信息对应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其中,在预设的条件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条件的组合时,如果所有条件均满足,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是误检。同理,对于下行调度数据,可以预设的条件为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同一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十门限,或者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十一门限、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十二门限中与译码的中间信息对应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其中,在预设的条件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条件的组合时,如果所有条件均满足,则判定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是误检。特别的,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即上行调度数据在二次校验时设置的门限均应大于下行调度数据在二次校验时设置的门限,即第七门限大于第十门限,第八门限大于第十一门限,第九门限大于第十二门限。
在咬尾卷积码译码中,充分利用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同一状态这一特点来判断误检,可以进一步降低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如果卷积码为LTE PDCCH的信道卷积码时,则分别判断LTE PDCCH译码得到的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中同一DCI配置下是否检测出超过一个DCI配置;如是,则直接比较同一DCI配置下所有检测出的DCI配置对应的最终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为译码的中间信息;或者,比较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为译码的中间信息。对于LTE PDCCH,按照规范的规定在某些相同配置下只可能存在一种DCI配置,如果出现误检,导致检测超过检出超过一个DCI配置,对应的译码的中间信息也会出现多个,使得二次校验时出现一些无法判定的情况,通过保留最大的中间信息,有利于二次校验,从而进一步降低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
在得到LTE PDCCH卷积码译码时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译码的中间信息时,可以参考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对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进行二次校验,本发明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的,对于LTE PDCCH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或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或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门限值;第一预设门限值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第二预设门限值大于第四预设门限值。
此外,对于LTE PDCCH译码得到的上行调度数据,上行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调度的上行RB数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当满足关系时,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是误检。即调度的上行RB数要满足其中表示上行RB数,表示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α2、α3和α5均为大于等于0的数,当满足调度的上行RB数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时,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CRC校验正确是误检。α2、α3和α5这三个参数共同决定上行可使用的RB资源的总数量。
根据LTE系统中调度的上行RB数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可以判定卷积码译码是正确还是误检。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装置40,如图4所示,包含:处理单元401、第一校验单元402、第二校验单元404及判定单元404,其中,处理单元401用于利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进行译码,在译码过程中保存译码的中间信息,其中,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上行调度数据,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下行调度数据。
第一校验单元402用于对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进行CRC校验。
第二校验单元404用于在第一校验单元对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正确时,结合译码的中间信息,对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二次校验。
判定单元404用于当上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上行预设条件,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当下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下行预设条件,则判定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下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
处理单元401中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其中,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及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均包括上行调度卷积码及下行调度卷积码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组合;上行预设条件包含: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的各参数值大于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下行预设条件包含: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的各参数值大于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处理单元进行维特比译码过程中,利用译码过程中的信息,第二校验单元结合第一校验单元校验得到的CRC校验信息进行二次校验,不是仅仅依靠CRC校验进行检错,从而降低了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此外,判定单元将卷积码译码的CRC校验分为上行校验和下行校验,且对上行校验设定较高的门限,可以避免因为上行的误检导致终端误发送上行调度数据,从而可能对其他用户造成干扰,影响系统容量的情况发生。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卷积码译码装置。第五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若处理单元中的卷积码为咬尾卷积码,则处理单元中的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及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上行预设条件包含: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且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均大于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下行预设条件包含: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且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均大于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在咬尾卷积码译码中,充分利用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同一状态这一特点来判断误检,可以进一步降低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卷积码译码装置。第六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或者第五实施方式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对于LTEPDCCH,处理单元包含:判断子单元及处理子单元,其中,
判断子单元用于当卷积码为长期演进系统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LTE PDCCH的卷积码时,分别判断LTE PDCCH译码得到的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中是否能够检测出超过一个DCI配置。
处理子单元用于当判断子单元判断得到LTE PDCCH译码得到的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中能够检测出超过一个DCI配置时,直接比较所有检测出的DCI配置对应的最终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为译码的中间信息;或当判断子单元判断得到LTE PDCCH译码得到的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中能够检测出一个DCI配置时,比较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为译码的中间信息。
对于LTE PDCCH译码得到的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判断上行调度数据和/或下行调度数据是否译码正确的预设条件中,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或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或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门限值;第一预设门限值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第二预设门限值大于第四预设门限值。
特别的,对于LTE PDCCH译码得到的上行调度数据,上行预设条件还包括:调度的上行RB数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当满足关系时,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CRC校验正确是误检。
对于LTE PDCCH,按照规范的规定在某些相同配置下只可能存在一种DCI配置,如果出现误检,导致检测出超过一个DCI配置,对应的译码的中间信息也会出现多个,使得二次校验时出现一些无法判定的情况,通过保留最大的中间信息,有利于二次校验,从而进一步降低卷积码译码的误检概率。对于上行DCI配置,可以通过判断DCI中调度的上行资源块RB数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来判定卷积码译码是否正确,当调度的上行资源块RB数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时,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上行调度卷积码CRC校验正确是误检。
由于第三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进行译码,在译码过程中保存译码的中间信息,其中,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为携带上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上行调度数据,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为携带下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下行调度数据;
S2、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校验;
S3、如果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正确,则结合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进行二次校验;
S4、如果所述上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上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如果所述下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下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
其中,在所述S1中,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或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均包括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及末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组合;
在所述S4中,所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所述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若所述卷积码为咬尾卷积码,则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或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其中,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及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均包括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S4中,所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所述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所述卷积码为长期演进系统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LTE PDCCH的卷积码时,分别判断所述LTE PDCCH译码得到的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中是否能够检测出超过一个DCI配置;
如是,则直接比较所有检测出的DCI配置对应的最终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作为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或者,比较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作为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S4中,所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或所述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所述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或所述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门限值;
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门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LTE PDCCH译码得到的所述上行调度数据,所述上行预设条件还包括:调度的上行资源块RB数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当满足所述条件时,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校验是误检。
7.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上行调度卷积码和/或下行调度卷积码进行译码,在译码过程中保存译码的中间信息,其中,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为携带上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上行调度数据,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为携带下行调度信息的卷积码,译码得到的数据为下行调度数据;
第一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校验;
第二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单元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CRC校验正确时,结合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对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进行二次校验;
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上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上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当所述下行调度数据二次校验的结果满足下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检验结果为误检;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中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或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其中,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均包括包括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及末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所述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卷积码为咬尾卷积码,则所述处理单元中的译码的中间信息包括: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和/或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其中,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及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均包括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留存路径中末状态最大度量值与次大度量值的比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且所述上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均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所述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为同一状态,且所述下行调度咬尾卷积码的参数值中除所述留存路径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之外的各参数值均大于所述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分别大于所述下行调度卷积码的参数值中各参数值对应的预设门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以下子单元:
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卷积码为长期演进系统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LTE PDCCH的卷积码时,分别判断所述LTE PDCCH译码得到的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中是否能够检测出超过一个DCI配置;
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得到所述LTE PDCCH译码得到的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中能够检测出超过一个DCI配置时,直接比较所有检测出的DCI配置对应的最终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为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或当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得到所述LTE PDCCH译码得到的所述上行调度数据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数据中分别能够检测出一个DCI配置时,比较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保留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与初状态对应的度量值的比值为所述译码的中间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或所述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所述下行预设条件包含:所述最大的留存路径的末状态对应的度量值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或所述最终留存路径末状态度量值与初状态度量值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门限值;
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门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LTEPDCCH译码得到的所述上行调度数据,所述上行预设条件还包括:调度的上行RB数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系统带宽下对应的最大RB数,当满足所述条件时,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译码正确,否则判定所述上行调度卷积码的CRC校验是误检。
CN201310665122.8A 2013-12-10 2013-12-10 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702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5122.8A CN104702370B (zh) 2013-12-10 2013-12-10 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5122.8A CN104702370B (zh) 2013-12-10 2013-12-10 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370A CN104702370A (zh) 2015-06-10
CN104702370B true CN104702370B (zh) 2018-08-03

Family

ID=53349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5122.8A Active CN104702370B (zh) 2013-12-10 2013-12-10 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23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8497B (zh) * 2018-02-02 202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far性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94060B (zh) * 2019-02-28 2023-04-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信息译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430A (zh) * 2005-07-18 2007-01-2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以循环冗余检查来进行盲目传输格式检测的系统与方法
CN101662293A (zh) * 2009-08-26 2010-03-0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方法和设备
CN102904667A (zh) * 2011-07-27 2013-01-30 杰脉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te中pbch解码的咬尾卷积码译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62211B1 (ko) * 2008-01-30 2014-1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복호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430A (zh) * 2005-07-18 2007-01-2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以循环冗余检查来进行盲目传输格式检测的系统与方法
CN101662293A (zh) * 2009-08-26 2010-03-0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方法和设备
CN102904667A (zh) * 2011-07-27 2013-01-30 杰脉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te中pbch解码的咬尾卷积码译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370A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9967B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降低pdcch盲检次数的盲检方法
TWI462542B (zh) 控制頻道解調解碼方法及應用該控制頻道解調解碼方法之通訊裝置
WO2016127819A1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盲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9787710A (zh) 一种盲检测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78953A (zh) 用极化码进行盲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80996A (zh) 一种lte系统中pdcch盲检测方法
TW20111927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ility-aided pruning of blind decoding results
CN107566102A (zh) 用于控制信道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31236B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方法
CN105490779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方法
CN114598439B (zh) 用于5g通信系统的pdcch盲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246548A (zh) 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9286473A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低复杂度pdcch信道盲检测方法
KR20110065470A (ko) 원격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pdcch 검출 에러들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065457B (zh) 一种合并译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84820B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误检测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9155636A (zh) 使用极化码进行编码和解码
CN104469804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方法
CN113067675A (zh) 一种基于剪枝scl极化码译码的快速pdcch盲检测方法
WO2012159368A1 (zh) 盲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095118B (zh) 一种盲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210834A (zh) 接收器设备及其方法
CN103580772A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终端获取数据的方法及终端
CN104702370B (zh) 一种减少卷积码译码误检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94202B (zh) 一种球形译码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