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2343B - 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2343B
CN104702343B CN201510059732.2A CN201510059732A CN104702343B CN 104702343 B CN104702343 B CN 104702343B CN 201510059732 A CN201510059732 A CN 201510059732A CN 104702343 B CN104702343 B CN 104702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ing
terminal
channel inform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97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2343A (zh
Inventor
孙德刚
王晶晶
石珺
韦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0597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2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2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2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3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上述方法包括:S1,检测发送终端的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S2,若工作频率范围与预设频率范围存在交集频率范围,则将源信息编码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调制到交集频率范围的音频载波上,通过发送终端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S3,接收终端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得到源信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将信号调制到15kHz至18kHz的较高频段的音频载波上发射,一方面避免在较低频段发射产生可听闻的噪声,对周围人员造成干扰;另一方面避免了环境中已有的低频噪声对传输信号造成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处理和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一种声信道信息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之间信息的传递一般通过网络来进行。网络以光纤、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等方式,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此外,各种移动存储介质如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也通过数据的读写为计算机提供了信息传递的途径。然而脱离网络和一切外部设备的帮助,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途径却十分有限。
利用声波进行信息传输是一种较为容易实现的信息传输方式,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应用已经开始利用这方面的技术,其中支付宝的“当面付”功能就是一种利用声波进行支付的应用,它可以通过声波来传输信息,是一种近场通信技术。手机客户端通过扬声器发出带有支付宝交易号信息的声波,接收方通过麦克风获取声波、形成音频文件并提取出交易号,继而完成具体的付款操作。当面付主要应用在面对面转账或者地铁、商场、校园内的自动售货机等设备上。
但是这种声音交互技术,声载波传输的信息量小,传输距离短,无法支持笔记本电脑等电子终端之间较长距离、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声信号的传输距离和传输准确度。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S1,检测发送终端的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
S2,若所述工作频率范围与预设频率范围存在交集频率范围,则将源信息编码为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调制到所述交集频率范围的音频载波上,通过所述发送终端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
S3,所述接收终端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得到所述源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
将所述源信息转换为Unicode码,生成二进制基带数字信号。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
通过二进制频移键控将所述基带数字信号调制到所述交集频率范围。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
所述接收终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干解调,得到基带数字信号,对基带数字信号译码,得到所述源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
为所述调制后的信号添加前导码和尾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
所述接收终端按照预设周期接收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前导码时,连续接收信号,直至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尾码,按照所述预设周期接收信号。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声信道信息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其中,
所述发送终端包括:
频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发送终端的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
编码单元,在所述工作频率范围与预设频率范围存在交集频率范围时,则将源信息编码为数字信号;
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调制到所述交集频率范围;
发送单元,用于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
以及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解调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
译码单元,用于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源信息。
优选地,所述发送终端还包括:
同步单元,用于为所述调制后的信号添加前导码和尾码。
优选地,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号;
导码检测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前导码时,连续接收信号,直至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尾码;
控制单元,在所述导码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前导码时,控制所述接收单元连续接收信号,在所述导码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尾码时,控制所述接收单元按照所述预设周期接收信号。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数字信号调制到15kHz至18kHz的较高频段音频载波上发射,一方面避免在较低频段发射产生可听闻的噪声,对周围人员造成干扰;另一方面避免了环境中已有的低频噪声对传输信号造成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二进制频移键控的调制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相干解调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添加前导码和尾码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信道信息传输系统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服务器、云端、远端网络设备等概念,具有等同效果,其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在此,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远端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与WNS服务器之间可通过任何通信方式实现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基于3GPP、LTE、WIMAX的移动通信、基于TCP/IP、UD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基于蓝牙、红外传输标准的近距无线传输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所称的“应用”、“应用程序”、“应用软件”以及类似表述的概念,是业内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相同概念,是指由一系列计算机指令及相关数据资源有机构造的适于电子运行的计算机软件。除非特别指定,这种命名本身不受编程语言种类、级别,也不受其赖以运行的操作系统或平台所限制。理所当然地,此类概念也不受任何形式的终端所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S1,检测发送终端的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
S2,若工作频率范围与预设频率范围存在交集频率范围,则将源信息编码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调制到交集频率范围的音频载波上,通过发送终端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
S3,接收终端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得到源信息。
其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的信息流向如图2所示,通信载体可以由终端的扬声器产生,信息嵌入包括编码和调制过程,通过高频声信道(15kHz至18kHz)传输至接收终端,其中信息提取包括解调和译码过程,译码后即可得到发送终端最初发送的源信息m。
由于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度不同,例如28岁的青年人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2Hz至17kHz之间,并对于1kHz至4kHz的声音最为敏感,而对于频率在22Hz以下或者17kHz以上的声音,人耳几乎难以听到,本发明中的预设频率范围优选地可以处于17kHz以上,例如17kHz至18kHz,但是过高的频率范围并非所有终端的音频发送设备都能达到,所以可以综合考虑人对声音的敏感度以及终端的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适当放宽预设频率范围,例如设置预设频率范围为15kHz至18kHz。
在发送源信息m时,发送终端可以自动检测自身音频发送设备(例如扬声器、扩音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不同的终端其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不同,可以先检测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若工作频率范围与预设频率范围存在交集,例如工作频率范围为10kHz至16kHz,设置预设频率范围为15kHz至18kHz,那么两者的交集为15kHz至16kHz,进而可以将源信号调制到15kHz至16kHz之间的音频载波上,并通过音频发送设备发送,由于发送的声信号频率较高,可以避免环境中低频信号的干扰,以及降低对人耳的噪声干扰,提高声信号传输和接收的准确度。
优选地,若工作频率范围与预设频率范围不存在交集频率范围,则将源信息编码为数字信号,根据预设失真度将数字信号调制到预设频率范围,通过发送终端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
由于一些终端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较低,与预设频率范围不存在交集频率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源信号调制到预设频率范围,会使得接收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失真,但是,为了使得信号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可以在一定失真度的情况下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使得发送终端能够以较高频率发送信号,并使得接收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失真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优选地,步骤S2包括:
将源信息转换为Unicode码,生成二进制基带数字信号。
采用Unicode编码,可以将汉字、字母、符号统一转换成Unicode码发送。由于Unicode编码是目前对汉字编码最通用的方式,只有一个字符集,中、日、韩的三种文字占用了Unicode中0x3000到0x9FFF的部分。Unicode目前普遍采用的是UCS-2,它用两个字节来编码一个字符,UCS-2最多能编码65536个字符。对于汉字的编码,汉字简体和繁体总共有六七万个汉字,而UCS-2最多能表示65536个,所以Unicode只排除一些几乎不用的汉字,对常用的汉字可以进行编码,实现了编码的统一化问题。
优选地,步骤S2包括:
通过二进制频移键控将基带数字信号调制到交集频率范围。
声信道传输的最终目的是在一定的距离内传递有用信息。虽然基带数字信号可以在传输距离相对较近的情况下直接传送,但如果要远距离传输时,则需要经过调制处理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调制是把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的一种过程。载波调制,就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参数的过程,使载波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参数按照调制信号的规律而变化。传输数字信号时有三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它们分别对应于用载波(正弦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来传递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看成是模拟线性调制和角度调制的特殊情况。
本发明使用频移键控的调制方式,使得信号在传输中高频衰落影响较小,尽量降低误码率。其中,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是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幅度和相位保持不变。在2FSK中,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基带信号在f1和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二进制数字的“1”对应f1,“0”对应f2。
在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中,幅度恒定不变的载波信号的频率随着两个可能的信息状态(称为高音和低音,代表二进制的1和0)而切换。而根据频率变化影响发射波形的方式,FSK信号在相邻的比特之间或者呈现连续的相位,或者呈现不连续的相位。通常2FSK信号的表达式为:
2FSK信号的时间波形如图3所示,2FSK信号的波形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载频的2ASK信号的叠加。
因此,2F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又可以写成:
式中g(t)为单个矩形脉冲,脉宽为Ts是an的反码,若an=1,则若an=0,则
和θn分别是第n个信号码元(1或0)的初始相位。在移频键控中,和θn不携带信息,通常可令和θn为零。因此,2FSK信号的表达式可简化为:
e2FSK(t)=s1(t)coscosω1(t)+s2(t)coscosω2(t)
其中,
2FSK信号常用的解调方法有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和相干解调。
在相干解调中,S2FSK(t)信号分别加到两路带通滤波器的两端,经过带通滤波器1后,产生y1(t)信号。带通滤波器1的作用是滤除由载频f2产生的一条信号,y1(t)信号可以表示为:
载频1和调制的载波f1同频同相,则y3(t)信号可以表示为:
将y3(t)信号展开可得:
y3(t)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1后,输出信号x1(t),低通滤波器1的主要作用是滤除二倍频信号。同理可得输出信号x2(t)。x1(t)信号和x2(t)信号经过抽样判决器,得到输出信号O(t),判决的规则和调制规则相一致,调制时若规定“1”对应载波频率f1,则在接收时若x1(t)>x2(t)时应判断为“1”,即判为f1代表的数字基带信号,反之则判断为“0”,即判为f2代表的数字基带信号。
优选地,步骤S3包括:
接收终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干解调,得到基带数字信号,对基带数字信号译码,得到源信息。
解调端采取相干解调法,将接收到的信号分别加到两路带通滤波器的两端,具体解调过程如图4所示,带通滤波器1的主要作用是滤除由载频f2产生的已调信号。带通滤波器2的主要作用是滤除由载频f1产生的已调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器后的2FSK信号再分别经过相乘器,输出得到相乘后的两个不同的2FSK波形。低通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滤除二倍频信号。x1(t)信号和x2(t)信号经过抽样判决器,得到输出信号。判决的规则和调制规则相一致,调制时若规定“1”对应载波频率f1,则在接收时若x1(t)>x2(t),应判断为“1”,即判为f1代表的数字基带信号,反之则判断为“0”,即判为f2代表的数字基带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调制解调方式是二进制频移键控(FSK),也可以转换成幅移键控(ASK)、相移键控(PSK)、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通过寻找适当的调制解调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
优选地,步骤S2还包括:
为调制后的信号添加前导码和尾码。
如图5所示,前导码是位于数据起始处的一组bit组,接收端可以据此判断信号的起始处,从而实现同步并准备接收实际的数据。尾码是位于数据结尾处的一组bit组,接收端可以据此判断出信号的结尾处。本专利采用01码为前导码,10码为尾码,从而在接收端可以准确找到并识别出前导码和尾码,实现数据的同步。同时前导码可以作为解码的基准码,即以前导码的频率作为01判据的参考标准。
优选地,步骤S3还包括:
接收终端按照预设周期接收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前导码时,连续接收信号,直至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尾码,按照预设周期接收信号。
当接收终端被启动后,开始自动(按照预设周期)循环录音并进行检测,判断发送终端是否发送了有用信号。除了通过检测前导码来判定信号是否有用,还可以通过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来判定,若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处于指定频率范围内,例如处于15kHz至18kHz,即判定检测到有用信号,接收端软件跳出检测过程,开始长时录音、保存文件,直至检测到尾码位置,重新按照预设周期循环录音、接收信号。
通过检测前导码和尾码,可以保证接收终端准确识别发送终端发送的信号,并且接收终端仅在接收到发送终端的信号时才进行解调和译码操作,减少了接收终端的工作量,提高了接收信号的准确度。
优选地,预设频率范围为15kHz至18kHz。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信道信息传输系统20包括:发送终端21和接收终端22,其中,
发送终端21包括:
频率检测单元211,用于检测发送终端的音频发送设备(即发送单元214)的工作频率范围;
编码单元212,在工作频率范围与预设频率范围存在交集频率范围时,则将源信息编码为数字信号;
调制单元213,用于将数字信号调制到交集频率范围;
发送单元214,用于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
以及接收终端22包括:
解调单元221,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
译码单元222,用于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源信息。
优选地,发送终端21还包括:
同步单元215,用于为调制后的信号添加前导码和尾码。
优选地,接收终端22还包括:
接收单元223,用于接收信号;
导码检测单元224,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前导码时,连续接收信号,直至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尾码;
控制单元225,在导码检测单元224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前导码时,控制接收单元223连续接收信号,在导码检测单元224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尾码时,控制接收单元223按照预设周期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可以在两台笔记本电脑之间利用扬声器和麦克风建立通信,发送端的笔记本电脑的型号是联想昭阳笔记本K4450,接收端的笔记本电脑的型号是惠普笔记本ENVY4,麦克风为GL-100录音麦克风,载波频率为16KHz及18KHz。测得传输速率为53bit/s。调整两台笔记本之间的距离,并记录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距离(m) 正确率
1 100%
2 100%
3 100%
4 100%
5 100%
6 100%
7 100%
8 100%
9 100%
10 100%
表1
由表1可知,在两台笔记本电脑距离10米之内,可以实现百分之百正确的传输。从而在无网络、无外在设备帮助的条件下,便捷、准确地实现笔记本电脑之间文件的传输。
考虑到现有声音交互技术中,声载波传输的信息量小,传输距离短,无法支持笔记本电脑等电子终端之间较长距离、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需求。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将信号调制到15kHz至18kHz的较高频段的音频载波上发射,一方面避免在较低频段发射产生可听闻的噪声,对周围人员造成干扰;另一方面避免了环境中已有的低频噪声对传输信号造成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在此处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提供地图接口以调用的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页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本文中所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此外,请注意,这里“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词语例子不一定全指同一个实施例。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此外,还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了可读性和教导的目的而选择的,而不是为了解释或者限定本发明的主题而选择的。因此,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做的公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发送终端的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
S2,若所述工作频率范围与预设频率范围存在交集频率范围,则将源信息编码为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调制到所述交集频率范围的音频载波上,通过所述发送终端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
S3,所述接收终端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得到所述源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将所述源信息转换为Unicode码,生成二进制基带数字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通过二进制频移键控将基带数字信号调制到所述交集频率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所述接收终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干解调,得到基带数字信号,对基带数字信号译码,得到所述源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
为所述调制后的信号添加前导码和尾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
所述接收终端按照预设周期接收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前导码时,连续接收信号,直至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尾码,按照所述预设周期接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率范围为15kHz至18kHz。
8.一种声信道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其中,
所述发送终端包括:
频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发送终端的音频发送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
编码单元,在所述工作频率范围与预设频率范围存在交集频率范围时,则将源信息编码为数字信号;
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调制到所述交集频率范围;
发送单元,用于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
以及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解调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
译码单元,用于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源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声信道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终端还包括:
同步单元,用于为所述调制后的信号添加前导码和尾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声信道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号;
导码检测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前导码时,连续接收信号,直至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尾码;
控制单元,在所述导码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前导码时,控制所述接收单元连续接收信号,在所述导码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到的信号的尾码时,控制所述接收单元按照预设周期接收信号。
CN201510059732.2A 2015-02-04 2015-02-04 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2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9732.2A CN104702343B (zh) 2015-02-04 2015-02-04 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9732.2A CN104702343B (zh) 2015-02-04 2015-02-04 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343A CN104702343A (zh) 2015-06-10
CN104702343B true CN104702343B (zh) 2017-05-03

Family

ID=5334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973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2343B (zh) 2015-02-04 2015-02-04 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2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4943A (zh) * 2018-02-28 2018-11-02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遥控器、水下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0973A3 (en) * 2004-09-28 2008-09-17 Sony Corporatio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537757A (ja) * 2002-09-04 2005-12-08 イーティーエー エスエー マニュファクチュア ホルロゲア スイス 音波手段でデータを送信するシステムと方法
KR100912078B1 (ko) * 2007-05-02 2009-08-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일 음향원을 이용한 인체 음향 송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8355908B2 (en) * 2008-03-24 2013-01-15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noise reduction and audio enhancement,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JP5504727B2 (ja) * 2009-05-12 2014-05-28 ヤマハ株式会社 変調および復調方法、および、変調および復調システム
CN103856270A (zh) * 2014-03-13 2014-06-1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03825661B (zh) * 2014-03-13 2016-03-0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关系建立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0973A3 (en) * 2004-09-28 2008-09-17 Sony Corporatio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343A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0502B2 (en) Data delivery using acoustic transmissions
US9318116B2 (en) Acoustic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groups of audio receivers
CN101919273B (zh) 基于加速度计数据激活应用
CN104717601B (zh) 无线监控设备登录无线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RU2573225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ближнего радиуса действия
US2005025434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sound waves
CN106688206A (zh) 照明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环境
SE535727C2 (sv) Programmerbar signaluppdelare
CN104467984B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声波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769965A (zh) 通过声波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
JP2009049541A5 (zh)
JP2003179561A (ja) 音響通信装置および音響信号通信方法
DE60101549D1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Zugriff auf Informationen und/oder Daten im Internet
CN103414819A (zh)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音频接口的数据通信方法
CN103914672B (zh) 用于在便携式终端中提供近场通信功能的装置和方法
CN105634599B (zh) 一种可见光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702343B (zh) 声信道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0324094A (zh) 声波通信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5636023B (zh) 智能设备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CN103700240A (zh) 一种适用于混浊浅水的水文测量信息无线传输系统及方法
US20170063471A1 (en) Audio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audio signal recogni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1401010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over a voice channel
JP650595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TE410013T1 (de) Empfänger und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für die digitale mehrträger-kommunikation
CN102682772A (zh)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