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1852A - 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1852A
CN104701852A CN201510131990.7A CN201510131990A CN104701852A CN 104701852 A CN104701852 A CN 104701852A CN 201510131990 A CN201510131990 A CN 201510131990A CN 104701852 A CN104701852 A CN 104701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load
data
voltage
s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19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红霞
黄少锋
宋小舟
李继晟
张华年
王增平
马静
闫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319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18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1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18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所述低频减载系统包括顺序相连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和低频减载执行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本系统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系统总减载量和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所述的低频减载执行模块用于确定切负荷母线和对应的切负荷量。利用本发明的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能够使得系统频率能够迅速恢复稳定,同时系统电压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

Description

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预防电力系统的大停电,已经成为当今电力系统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远距离输电和大功率的传输,现代的电力系统正运行在更小的储备容量和稳定边缘下,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保护和控制措施对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逐渐显得不够充分,积极探索改进和提出新的策略成为必然的选择。低频减载(under-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作为系统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电力系统中开始被大量采用。
低频减载是一种防止电力系统出现频率崩溃的安全控制措施。即当电力系统因发电和用电负荷的需求之间出现缺额而引起频率下降时,按照事先整定的动作频率值,依次将系统中预先安排好的一部分次要负荷切除,从而使系统有功功率重新趋于平衡,频率得到回升。迄今为止,这是防止电力系统因频率下降导致频率崩溃事故的最主要的一种安全措施。
低频减载装置由频率测量和减载两个环节组成。为尽量减小切除负荷及尽快恢复频率,要根据系统功率缺额大小和频率下降的速度与绝对值把要切除的负荷分为若干轮,在频率下降的过程中顺次切除。一般分为5~6轮,例如第一轮的起动频率整定在48.0~48.5赫,最后一轮为46.0~46.5赫。
现有的低频减载控制方法存在的普遍缺点是它们采取的控制策略都是确定性的,缺少自适应性,不能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为了对传统的低频减载控制方法确定性的缺点进行改进,工程人员提出了许多自适应的低频减载(AUFLS)策略。部分技术在预测系统受扰后的频率轨迹后,考虑了负荷与电压和频率相关的负荷特性;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发现,一个基于频率和频率变化率的低频减载策略的系统自愈方案被提出来;还有一种当负荷母线电压下降到某个水平启动低压减载策略被提出。这些方法特点都是利用频率或者频率变化率确定系统有功不平衡量和制定紧急切负荷策略,然而仅仅依靠频率或者电压变化的单一电气量,在实际当中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广域相量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构成智能电网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使得整个系统的监控、评价和控制等功能得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低频减载系统仅仅依靠频率或者电压变化的单一电气量,在实际当中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问题,本发明在分析和研究传统的低频减载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后,对影响频率变化率测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求解系统不平衡功率与频率变化率之间的准确函数表达式,提出了一种采用频率变化率和电压灵敏度来确定切负荷量和切负荷地点的低频减载新系统和方法。
为了实现此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下。
一种低频减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顺序相连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和低频减载执行模块,其中: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本系统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结果和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打包发送至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
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数据预处理模块的预处理结果和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计算系统总减载量Pshed和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
低频减载执行模块用于根据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确定切负荷母线和对应的切负荷量。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本系统数据包括:
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等效惯性常数Hj,系统中发电机母线数n,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编号,系统机械功率变化量ΔPM和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系统额定频率fN,各母线无功扰动值ΔQi和电压变化值ΔUi,负荷母线数m,系统中各负荷母线编号,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和当前电压值Ui,各母线扰动前有功功率PL0,i和无功功率QL0,i,系统旋转备用容量PSR,系统发电总功率Seq,系统电压影响指数αi
另外,数据预处理模块所预处理的数据包括:
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低频减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采集系统数据;
B、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C、确定系统总减载量Pshed和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
D、确定切负荷母线和对应的切负荷量。
其中,所述采集系统的数据包括:
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等效惯性常数Hj,系统中发电机母线数n,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编号,系统机械功率变化量ΔPM和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系统额定频率fN,各母线无功扰动值ΔQi和电压变化值ΔUi,负荷母线数m,系统中各负荷母线编号,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和当前电压值Ui,各母线扰动前有功功率PL0,i和无功功率QL0,i,系统旋转备用容量PSR,系统发电总功率Seq,系统电压影响指数αi
特别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B1、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
B2、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
B3、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
其中所述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包括:
根据系统中发电机母线数n和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等效惯性常数Hj,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其中j为发电机母线编号,发电机母线总数为n。
另外,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包括:
根据系统机械功率变化量ΔPM和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系统额定频率fN以及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其中
另外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包括:
根据各母线无功扰动值ΔQi和电压变化值ΔUi,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其中 dU i dQ i = ΔU i ΔQ i .
并且确定系统总减载量Pshed包括:根据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系统发电总功率Seq,系统额定频率fN,系统频率变化率系统旋转备用容量PSR,母线i扰动前有功功率PL0,i,负荷母线数m,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和当前电压值Ui,系统电压影响指数αi,确定系统总减载量Pshed,其中
P shed = 2 H eq S eq f N df COI dt + P SR + Σ i = 1 m P L 0 , i [ ( U i U 0 , i ) α i - 1 ] , 为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除以当前电压值Ui的除数的αi次方;
确定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的方法为:根据各母线电压变化率系统总减载量Pshed,负荷母线数m,计算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其中 P shed , i = dU i / dQ i Σ i m ( dU i / dQ i ) P shed , 其中i为母线编号。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低频减载系统和方法,确定系统不平衡功率时,在综合考虑频率和电压两个电气量的基础上,获得了系统受扰后求解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关系,从而避免负荷的过切和欠切,并利用电压灵敏度确定切负荷地点与相应的切负荷量,在有效保证了有功功率平衡的同时实现了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系统受到扰动以后,通过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的实施,系统频率能够迅速恢复稳定,同时系统电压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低频减载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系统频率变化率和有功功率缺额的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减负荷策略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IEEE10机39节点系统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电压变化和惯性中心频率反应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各负荷母线电压灵敏度及切负荷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IEEE10机39节点系统低频减载控制后系统频率反应对比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母线电压反应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以下公开详细的示范实施例。然而,此处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出于描述示范实施例的目的。
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公开的具体示范实施例,而是覆盖落入本公开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换物。在对全部附图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同时应该理解,如在此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列出项的任意和所有组合。另外应该理解,当部件或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接”到另一部件或单元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部件或单元,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部件或单元。此外,用来描述部件或单元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按照相同的方式理解(例如,“之间”对“直接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介绍本发明的原理。
转子运动平衡方程分析:
结合单台机运动平衡方程,利用引入惯量中心(Center of Inertia,COI)概念,系统中多台机总不平衡功率(即系统频率变化率)的标幺值方程为:
df COI dt = f N 2 H eq ΔP = f N 2 H eq ( ΔP M - ΔP L ) - - - ( 1 )
f COI = Σ j = 1 n H j F / H eq , H eq = Σ j = 1 n H j - - - ( 2 )
其中:Hj、Heq为第j台发电机和系统的等效惯性常数;n为系统中发电机数量;f为系统惯性中心频率。ΔPM和ΔPL为机械和电气功率的变化量,它们决定了式(2)中t=0时刻dfCOI/dt的值。
设系统中功率缺额有名值为Pdef,由式(1)得到表达式为:
P def = 2 H eq f N df COI dt S eq - - - ( 3 )
式中:Seq为系统发电总功率;Pdef包括了系统负荷变化的影响,考虑电压和频率影响的负荷模型为:
P L = Σ i = 1 m P L 0 , i ( U i / U 0 , i ) α i [ 1 + K P Δf ] - - - ( 4 )
Q L = Σ i = 1 m Q L 0 , i ( U i / U 0 , i ) β i [ 1 + K Q Δf ]
式中:PL、QL为系统中所有负荷的有功、无功功率的实时值;PL0,i、QL0,i为母线i的负荷扰动前的功率;U0,i、Ui为负荷母线i扰动前电压和当前电压值;m为负荷母线数;αi和βi为电压影响指数;KP、KQ为频率影响系数。
影响dfCOI/dt测量值的分析:
频率和它的变化率为有功功率平衡的指示器,反应系统中功率缺额的程度。图2为系统频率变化率dfCOI/dt与系统有功缺额Pdef的电气关系分析图。系统受到扰动以后,影响Pdef数值的主要因素包括:受扰前的机械功率PM0;负荷消耗功率PL0;调速器参数R和可用的备用容量ΔPM;受扰以后,由于电压和频率的偏移引起的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
系统受扰以后,电压变化速度更快,暂时忽略频率对负荷变化的影响;机械功率PM为扰动前的PM0和调速器反应增量ΔPM之和,忽略发电机的内部损耗,PM和当前负荷功率PL的差值即为系统不平衡功率Pdef,这将引起发电机转速发生变化。扰动前的发电机无功功率Qg0,随电压变化的控制量变化ΔQg,扰动后的无功功率为Qg,ΔQ为系统受扰后的Qg和负荷消耗无功QL之差,将以实际电压的偏移△U表现出来,电压变化反过来不仅影响负荷的无功功率ΔQL,而且影响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
根据图2分析,由式(3)可以计算有功功率缺额的实时值,然而这并不是系统的实际功率缺额,因为当系统受到大的扰动,部分负荷被切除,系统恢复到新的稳定运行点,剩下的负荷原则上将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即实际功率数值应该为干扰前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大小。忽略系统的损耗,系统的系统不平衡功率Pdef为:
Pdef=PM-PL   (5)
把式(4)的PL代入式(5)中,忽略频率对负荷变化的影响,要想完全消除系统发电和负荷之间的功率不平衡,得到系统实际出现的不平衡功率数量为:
P M - P L 0 = P M - Σ i = 1 m P L 0 , i = P def + Σ i = 1 m P L 0 , i [ ( U i / U 0 , i ) ] α i - 1 ] - - - ( 6 )
由式(3)和式(6),得到dfCOI/dt的准确表达式为
df COI dt = f N 2 H eq S eq [ ( P M - P L 0 ) + Σ i = 1 m P L 0 , i [ 1 - ( U i / U 0 , i ) α i ] ] = f 1 ′ + f 2 ′ - - - ( 7 )
分析式(7),影响dfCOI/dt的测量值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f1′,一部分为f2′是由于电压变化引起负荷功率变化所决定的。
正如图2和上述分析,如果系统中负荷为恒定的有功、无功功率(α=0,β=0),那么f2′这项可以不考虑;另外可以看出,当系统中总的负荷功率PL0越大,或者电压偏移量越多,f2′将会变得更大,相比f1′不能再被忽略,因此,根据dfCOI/dt测量值计算系统的功率缺额,直接应用于自适应切负荷控制策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准确的。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压量信息的低频减载系统和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合适的减载策略,同时获得系统的频率和电压稳定。主要过程有两大步,首先确定系统的干扰幅值和对干扰程度进行分类,接着确定减负荷地点和对应母线的减负荷量,提高系统恢复稳定的速度。
扰动幅值确定:
对于自适应减载策略,确定系统中的功率缺额无疑是最重要的。考虑系统的旋转备用容量PSR,系统中发电功率和负荷之间实际的功率缺额,由式(6)得到系统需要调整的不平衡负荷功率,即总的减载量Pshed为:
P shed = ( P SR + P def ) + Σ i = 1 m P L 0 , i [ ( U i / U 0 , i ) α i - 1 ] - - - ( 8 )
可以看出,式(8)的第一部分可以测量和直接计算得到;第二部分为由于电压变化引起负荷有功功率变化值,需要测量和计算间接得到。Pshed作为干扰输入变量,是最重要的参数,要是能确定系统中发电机的运行点,通过式(5)就可以直接确定减负荷量;其他情况将式(3)代入式(8)中,可以得到Pshed与dfCOI/dt关系的方程为:
P shed = 2 H eq S eq f N df COI dt + P SR + Σ i = 1 m P L 0 , i [ ( U i U 0 , i ) α i - 1 ] - - - ( 9 )
分析可以知道,式(9)为系统实际功率缺额的准确表达式,对于不同的系统初始负荷PL0,i和指数αi,系统的实际功率缺额是变化的,因为负荷大小普遍受到频率和电压变化的影响,PL0,i、αi和母线电压Ui对负荷功率都有影响。如果只采用dfCOI/dt的测量值,即式(3)确定系统的有功缺额Pdef,在确定切负荷量时,必然存在着欠切或者过切。
减负荷位置和数量确定:
系统扰动幅值被计算得到,下一步需要确定减负荷位置和数量;节点电压的变化,传递着系统内无功功率的平衡状况等信息;当系统受到扰动,仅仅依靠电压幅值判断系统是否稳定是不准确的;电压灵敏性反映了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的内在关系,电压稳定度差的负荷母线应该作为选定母线,且应该切除更多的负荷量。
根据功率传输方程可以得到Q-U曲线,得到无功扰动△Q所引起的各节点电压变化值及其变化率为dUi/dQi
dU i / dQ i = ΔU i ΔQ i - - - ( 10 )
根据负荷母线的电压灵敏度确定各负荷母线的减载量,提出的低频减载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各个负荷母线的切负荷量Pshed,i的分配公式为
P shed , i = dU i / dQ i Σ i m ( dU i / dQ i ) P shed - - - ( 11 )
依据以上原理,本发明的低频减载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顺序相连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和低频减载执行模块,其中: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本系统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结果和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打包发送至低频减载量求取模块;
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数据预处理模块的预处理结果和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计算系统总减载量Pshed和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
所述的低频减载执行模块用于根据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确定切负荷母线和对应的切负荷量。
因此,本发明所包括的低频减载系统获得了系统受扰后求解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关系,从而避免负荷的过切和欠切,并利用电压灵敏度确定切负荷地点与相应的切负荷量,在有效保证了有功功率平衡的同时实现了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本系统数据包括:
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等效惯性常数Hj,系统中发电机母线数n,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编号,系统机械功率变化量ΔPM和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系统额定频率fN,各母线无功扰动值ΔQi和电压变化值ΔUi,负荷母线数m,系统中各负荷母线编号,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和当前电压值Ui,各母线扰动前有功功率PL0,i和无功功率QL0,i,系统旋转备用容量PSR,系统发电总功率Seq,系统电压影响指数αi
另外,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数据预处理模块所预处理的数据包括:
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
与本发明的低频减载系统相适应,本发明包括一种低频减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采集系统数据;
B、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C、计算系统总减载量Pshed和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
D、确定切负荷母线和对应的切负荷量。
其中,所述采集系统的数据包括:
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等效惯性常数Hj,系统中发电机母线数n,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编号,系统机械功率变化量ΔPM和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系统额定频率fN,各母线无功扰动值ΔQi和电压变化值ΔUi,负荷母线数m,系统中各负荷母线编号,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和当前电压值Ui,各母线扰动前有功功率PL0,i和无功功率QL0,i,系统旋转备用容量PSR,系统发电总功率Seq,系统电压影响指数αi
另外,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B1、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
B2、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
B3、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
并且,所述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包括:
根据系统中发电机母线数n和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等效惯性常数Hj,计算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其中j为发电机母线编号,发电机母线总数为n。
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包括:
根据系统机械功率变化量ΔPM和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系统额定频率fN以及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计算系统频率变化率其中
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包括:
根据各母线无功扰动值ΔQi和电压变化值ΔUi,,计算各母线电压变化率其中 dU i dQ i = ΔU i ΔQ i .
确定系统总减载量Pshed包括:根据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系统发电总功率Seq,系统额定频率fN,系统频率变化率系统旋转备用容量PSR,母线i扰动前有功功率PL0,i,负荷母线数m,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和当前电压值Ui,系统电压影响指数αi,计算系统总减载量Pshed,其中:
P shed = 2 H eq S eq f N df COI dt + P SR + Σ i = 1 m P L 0 , i [ ( U i U 0 , i ) α i - 1 ] , 为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除以当前电压值Ui的除数的αi次方;
确定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的方法为:根据各母线电压变化率系统总减载量Pshed,负荷母线数m,计算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其中 P shed , i = dU i / dQ i Σ i m ( dU i / dQ i ) P shed , 其中i为母线编号。
以下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虽然在示例中确定了适用范围和参数,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均明白,本发明技术方案教导下实施例的各种变形均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搭建IEEE10机39节点系统进行计算,如图4所示;用BPA进行建模仿真,为了分析方便,负荷模型中α=1和β=1,系统中每台发电机留有10MW的备用容量,共计100MW,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切除节点30的250MW容量的发电机,同时145Mvar的无功容量被切除,系统有功备用容量为90MW,有功缺额为160MW,系统负荷母线电压变化和发电机的惯性中心频率变化曲线如图5,负荷母线以发电机负荷母线31和负荷母线7为例。
从图5可以看到,切机扰动发生后,系统无功功率减少,导致负荷母线电压下降;实际的负荷功率按平方倍数减少,弥补了系统中实际的有功缺额,系统的惯性中心频率并没有下降,频率振荡平衡在新的运行点。因此在计算系统的实际不平衡功率时,必须考虑电压对负荷变化的影响。
切除节点32的650MW的发电机,同时205Mvar无功被切除,很显然系统的有功备用容量90MW严重不足,系统有功功率缺额为560MW,频率迅速下降而崩溃,电压也有可能无功功率不足而发生崩溃,需要采取紧急切负荷控制措施;采用提出的减负荷策略,各个负荷母线的电压灵敏度和切负荷数量分配如图6。
实际每个负荷母线的切负荷动作执行,可以灵活采用多级动作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大功率负荷的突然变化对系统稳定的冲击,本文采用了三级切负荷方案;图7为实施新策略切负荷控制前后的频率反应曲线;图8为实施紧急控制前后的电压反应曲线,仍以发电机负荷母线31和负荷母线7为例。
从图7中的频率反映曲线看出,系统受扰以后,如果不采取紧急切负荷措施,系统频率将迅速崩溃,切负荷后,系统频率将很快恢复稳定。从图8中的电压曲线可知,通过实施紧急切负荷,由于在合适的地点切除相应的负荷,能够平衡系统中的无功功率,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因此,可以看出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基于电压量信息的低频减载方法和系统,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在综合考虑频率和电压两个电气量的基础上,推导出系统受扰后求解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关系式,从而避免负荷的过切和欠切,并利用电压灵敏度确定切负荷地点与相应的切负荷量,在有效保证了有功功率平衡的同时实现了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能够使受扰系统在恢复频率稳定的同时,提高电压稳定性,对实际电力系统紧急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距离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未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微小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的距离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频减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顺序相连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和低频减载执行模块,其中: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本系统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结果和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打包发送至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
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数据预处理模块的预处理结果和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计算系统总减载量Pshed和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
低频减载执行模块用于根据低频减载量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确定切负荷母线和对应的切负荷量。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低频减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本系统数据包括:
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等效惯性常数Hj,系统中发电机母线数n,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编号,系统机械功率变化量ΔPM和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系统额定频率fN,各母线无功扰动值ΔQi和电压变化值ΔUi,负荷母线数m,系统中各负荷母线编号,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和当前电压值Ui,各母线扰动前有功功率PL0,i和无功功率QL0,i,系统旋转备用容量PSR,系统发电总功率Seq,系统电压影响指数αi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低频减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预处理模块所预处理的数据包括:
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
4.一种低频减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采集系统数据;
B、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C、确定系统总减载量Pshed和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
D、确定切负荷母线和对应的切负荷量。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低频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系统的数据包括:
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等效惯性常数Hj,系统中发电机母线数n,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编号,系统机械功率变化量ΔPM和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系统额定频率fN,各母线无功扰动值ΔQi和电压变化值ΔUi,负荷母线数m,系统中各负荷母线编号,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和当前电压值Ui,各母线扰动前有功功率PL0,i和无功功率QL0,i,系统旋转备用容量PSR,系统发电总功率Seq,系统电压影响指数αi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低频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B1、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
B2、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
B3、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低频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包括:
根据系统中发电机母线数n和系统中各发电机母线等效惯性常数Hj,确定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其中j为发电机母线编号,发电机母线总数为n。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低频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包括:
根据系统机械功率变化量ΔPM和电气功率变化量ΔPL,系统额定频率fN以及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确定系统频率变化率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低频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包括:
根据各母线无功扰动值ΔQi和电压变化值ΔUi,确定各母线电压变化率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低频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系统总减载量Pshed包括:根据系统等效惯性常数Heq,系统发电总功率Seq,系统额定频率fN,系统频率变化率系统旋转备用容量PSR,母线i扰动前有功功率PL0,i,负荷母线数m,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和当前电压值Ui,系统电压影响指数αi,确定系统总减载量Pshed,其中 P shed = 2 H eq S eq f N df COI dt + P SR + Σ i = 1 m P L 0 , i [ ( U i U 0 , i ) α i - 1 ] , ( U i U 0 , i ) α i 为各母线扰动前电压U0,i除以当前电压值Ui的除数的αi次方;
确定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的方法为:根据各母线电压变化率系统总减载量Pshed,负荷母线数m,计算系统各负荷母线减载量Pshed,i,其中 P shed , i = dU i / dQ i Σ i m ( dU i / dQ i ) P shed , 其中i为母线编号。
CN201510131990.7A 2015-03-24 2015-03-24 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47018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1990.7A CN104701852A (zh) 2015-03-24 2015-03-24 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1990.7A CN104701852A (zh) 2015-03-24 2015-03-24 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1852A true CN104701852A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48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1990.7A Pending CN104701852A (zh) 2015-03-24 2015-03-24 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185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6425A (zh) * 2015-07-03 2015-11-1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接入配电网能力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56863A (zh) * 2016-09-06 2017-01-25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域电网全景信息的低频减载系统与方法
CN108964145A (zh) * 2018-07-12 2018-12-07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频减载、过频切机装置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921439A (zh) * 2019-04-18 2019-06-21 南京工程学院 基于频率轨迹的电力系统低频减载在线整定方法及装置
CN110165679A (zh) * 2019-05-22 2019-08-23 南京理工大学 计及系统频率和电压特性的自适应切负荷方法
CN110224407A (zh) * 2019-06-20 2019-09-10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线路功率潮流计算的切负荷方法
CN110729738A (zh) * 2019-09-17 2020-01-2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优化负荷组合的低频减载方法及电力系统
CN112350329A (zh) * 2020-11-09 2021-02-0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频率电压控制装置及其建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8589A (zh) * 2014-09-22 2014-12-17 天津大学 基于家居型温控负荷的低频减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8589A (zh) * 2014-09-22 2014-12-17 天津大学 基于家居型温控负荷的低频减载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执超,等: "考虑系统电压影响的低频减载新策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6425A (zh) * 2015-07-03 2015-11-1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接入配电网能力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46425B (zh) * 2015-07-03 2018-12-0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接入配电网能力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56863A (zh) * 2016-09-06 2017-01-25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域电网全景信息的低频减载系统与方法
CN108964145A (zh) * 2018-07-12 2018-12-07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频减载、过频切机装置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921439A (zh) * 2019-04-18 2019-06-21 南京工程学院 基于频率轨迹的电力系统低频减载在线整定方法及装置
CN110165679A (zh) * 2019-05-22 2019-08-23 南京理工大学 计及系统频率和电压特性的自适应切负荷方法
CN110165679B (zh) * 2019-05-22 2023-03-31 南京理工大学 计及系统频率和电压特性的自适应切负荷方法
CN110224407A (zh) * 2019-06-20 2019-09-10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线路功率潮流计算的切负荷方法
CN110729738A (zh) * 2019-09-17 2020-01-2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优化负荷组合的低频减载方法及电力系统
CN112350329A (zh) * 2020-11-09 2021-02-0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频率电压控制装置及其建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1852A (zh) 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
Ørum et al. Future system inertia
Wasynczuk Modeling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line-commutated photovoltaic inverter system
CN103279639B (zh) 基于响应的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全过程态势评估及防控方法
US868828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wind power plant comprising a number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JP6335641B2 (ja) 単独系統向け周波数安定化装置
JP5843956B2 (ja) 系統安定化装置
CN106230024B (zh) 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停电风险计算方法
JP6348862B2 (ja) 系統安定化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力系統制御システム
JP6177208B2 (ja) 電力系統監視装置および電力系統監視システム
CN108695862B (zh) 一种基于pmu实测数据的电网惯量特征在线评估方法
JP6205329B2 (ja) 系統安定度監視装置および系統安定度監視システム
CN104538980A (zh) 一种微电网自平衡快速减负荷控制方法
Silva Jr et al. Adaptive underfrequency load shedding in systems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storage capability
CN109301844A (zh) 一种基于电网系统的水电机组调速器pid参数优化方法与装置
Parniani et al. SCADA based under frequency load shedding integrated with rate of frequency decline
US11178610B2 (en) Adaptive method for aggregation of distributed loads to provide emergency frequency support
CN110350540B (zh) 一种基于在线估计负荷频率特性的精细切负荷方法
CN113972654B (zh) 一种多点接入的区域负荷惯性时间常数辨识方法
JP7131971B2 (ja) 電力系統安定化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系統安定化方法
CN114021786A (zh) 一种面向随机生产模拟需求的系统频率最低点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CN106849138A (zh) 一种基于巴特沃兹滤波器的储能配置方法
Liu et al. Equivalent Inertia Estimation of Power System Based on Kinetic Energy Theorem
CN105449697B (zh) 一种基于转速信号的发电机阻尼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Power system equivalent inertia evalu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