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0730B - 一种多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0730B
CN104700730B CN201510106687.1A CN201510106687A CN104700730B CN 104700730 B CN104700730 B CN 104700730B CN 201510106687 A CN201510106687 A CN 201510106687A CN 104700730 B CN104700730 B CN 104700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display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luminous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66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0730A (zh
Inventor
吕伯彦
陈晓和
翁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066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0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0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0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0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0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屏,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屏为具有发射光功能的显示屏;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发射面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为半反半透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面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发射面;连接两个显示屏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对所述第一显示屏运动,以使两个显示屏重合在一起或者相互错开。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多屏显示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耗电量并实现省电的目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待机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多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消费市场决定了显示装置(例如手机等)越做越薄,屏幕越做越大,且在保证便携性的基础上希望尽可能地将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做大,因此,生产商希望在更小体积的显示装置里放下更大的显示屏。
现有技术中,为了将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做大,显示装置采用双显示屏模式,即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分为主显示屏和与主显示屏连接的副显示屏,由于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均采用普通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屏,因此两个显示屏都需要背光光源才能够进行显示,从而增大了显示装置的耗电量,并减小其待机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双显示屏模式的显示装置的耗电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屏,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屏为具有发射光功能的显示屏;
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发射面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为半反半透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面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发射面;
连接两个显示屏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对所述第一显示屏运动,以使两个显示屏重合在一起或者相互错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发射光功能的第一显示屏、作为半反半透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屏和用于连接两个显示屏的连接结构,在外界光强度较强的情况下,多屏显示装置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的反射作用来实现显示功能,在外界光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多屏显示装置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来实现显示功能或者通过作为背光光源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透射作用共同来实现显示功能,这样可以使多屏显示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耗电量并实现省电的目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待机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一种侧视示意图;
图3a是图1中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一种显示效果的侧视示意图;
图3b是图1中的多屏显示装置的另一种显示效果的侧视示意图;
图4a是图1中的多屏显示装置处于相互错开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一种侧视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另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中的两个显示屏相互错开过程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又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6a中的两个显示屏相互错开过程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装置显示彩色画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中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一种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一种侧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多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屏11,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为具有发射光功能的显示屏;第二显示屏12,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为半反半透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12a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连接两个显示屏的连接结构13,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13相对所述第一显示屏11运动,以使两个显示屏重合在一起或者相互错开。
上述的第一显示屏11为具有发射光功能的显示屏,也就是说,第一显示屏11在作为显示屏进行显示时,不需要背光光源就可以独立进行显示,且在第一显示屏11不进行显示时,也可以作为独立光源使用,例如可以为不具有发射光功能的显示屏提供背光光源。上述的第二显示屏12为半反半透显示屏,也就是说,第二显示屏12兼具反射型显示屏和全透型显示屏的功能,具体地,在第二显示屏12的外界光强度较强的情况下,例如在户外阳光下或者在户内灯光下,第二显示屏12可以作为反射型显示屏进行显示,然而在第二显示屏12的外界光强度比较弱的情况下,例如在无光或者弱光的环境下,第二显示屏12可以作为全透型显示屏且在背光光源提供的补偿白光源下进行显示。
由于上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和用于连接两个显示屏的连接结构13,在外界光强度较强的情况下,多屏显示装置可以由作为反射型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屏12来实现显示功能,在外界光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多屏显示装置可以由第一显示屏11来实现显示功能或者由作为背光光源的第一显示屏11以及作为全透型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屏12共同来实现显示功能,因此,上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在工作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耗电量并实现省电的目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待机时间。
在图1和图2中,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重合在一起。当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重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二显示屏12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11可以根据预设光强度与外界光强度的比较结果关闭或者开启并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背光光源。具体地,外界光强度可以通过采集光强度的装置来得到,相应的装置可以为光强度传感器;预设光强度可以根据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情况来进行设定。采集光强度的装置将所采集到的外界光强度输入到多屏显示装置,并与预设光强度进行比较,然后再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第一显示屏11关闭或者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显示屏11的关闭或者开启状态是通过多屏显示装置的自动控制来实现,然而,也可以通过用户的手动控制来实现,例如,当外界光强度较弱且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效果较差时,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来开启第一显示屏11并使其为第二显示屏12提供背光光源,当外界光强度较强且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效果较好时,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来关闭第一显示屏11来使多屏显示装置降低耗电量并实现省电的目的。
图3a是图1中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一种显示效果的侧视示意图。如图3a所示,进一步地,当所述预设光强度小于所述外界光强度时,所述第二显示屏12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11关闭。具体地,当预设光强度大于外界光强度时,多屏显示装置判定外界光强度较强,此时,多屏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可以由第二显示屏12来实现,且此时第二显示屏12作为反射型显示屏,然而为了降低多屏显示装置的耗电量并实现省电的目的,可以关闭第一显示屏11。
图3b是图1中的多屏显示装置的另一种显示效果的侧视示意图。如图3b所示,进一步地,当所述预设光强度大于所述外界光强度时,所述第二显示屏12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11开启并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背光光源。具体地,当预设光强度大于外界光强度时,多屏显示装置判定外界光强度较弱,此时,多屏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仍可以由第二显示屏12来实现,但是由于外界光强度较弱,因此,需要使第一显示屏11开启并作为第二显示屏12的背光光源,以为其提供补偿白光源,并且此时第二显示屏12作为全透型显示屏。
图4a是图1中的多屏显示装置处于相互错开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进一步地,当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相互错开时,所述第一显示屏11作为主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12作为副显示屏。也就是说,在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相互错开的状态下,可以增大多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具体地,上述的主显示屏是指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处于相互错开情况下主要用于实现多屏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的显示屏,上述的副显示屏是指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处于相互错开情况下为使主显示屏实现显示功能而具有相应的辅助功能的显示屏。例如,在图4a中,第二显示屏12作为键盘使用,而第一显示屏11用于显示从第二显示屏12输入的文字或者符号等,也就是说,在图4a中,第一显示屏11作为主显示屏使用,第二显示屏12作为副显示屏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图4a仅为第一显示屏11作为主显示屏且第二显示屏12作为副显示屏使用的一个具体示例,在其他具体示例中,作为副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屏12还可以具有其他的辅助功能,例如,第二显示屏12作为画图板使用,相应地,在第二显示屏12上画好的图案会在第一显示屏11上显示;或者第二显示屏12作为多文件显示屏使用,其中,所述多文件可以为多个文档文件(txt、pdf和word等格式)、多个图片或者照片、多个收藏的网站和多个微信信息等,被用户选中的文件在第一显示屏11上进行显示。上述仅是第二显示屏作为副显示屏的一些示例,具体关于第二显示屏作为副显示屏所具有的辅助功能,在此不作限定。
图4b是图4a中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一种侧视示意图。如图4b所示,作为主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屏11显示彩色画面,在图4b中用带有点状阴影的单向箭头表示发射面11a显示的彩色画面,作为副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屏12显示黑白画面,在图4b中用未带有阴影的单向箭头表示显示面12a显示的黑白画面,其中,第一显示屏11显示的彩色画面通过第二显示屏12的输入而得到。
如上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并非简单地通过连接结构13连接在一起,而是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可以相互配合进行显示(即第一显示屏11作为第二显示屏12的背光光源),或者第一显示屏11作为主显示屏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屏12作为副显示屏进行显示。除此之外,两个显示屏也可以单独进行显示。
在上述各图中,所述连接结构13为旋转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显示屏11上的旋转轴(即为各图中所示的连接结构13),其中,第二显示屏12屏套接在所述旋转轴上并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至少90°。具体地,第二显示屏12可以绕旋转轴旋转,以实现两个显示屏重合在一起或者相互错开,且在两个显示屏重合在一起或者相互错开的过程中,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12a始终相对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平行运动,且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12a和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始终面向多屏显示装置的同一侧。通过第二显示屏12绕旋转轴旋转至少90°以使两个显示屏相互错开,这样可以将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完全地露出来,从而可以增大多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第一显示屏11上固定旋转轴仅是设置旋转轴的一个具体示例,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旋转轴也可以固定在第二显示屏上,相应地,第一显示屏套接在旋转轴上并可绕旋转轴旋转至少90°,因此,旋转连接结构的旋转轴,可以设置在两个显示屏中的任意一个上,在此不作限定。
用于连接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连接结构除了上述各图采用的旋转连接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接下来依次给出。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另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述,用于连接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的连接结构还可以为滑盖连接结构14。进一步地,如图5a所示,滑盖连接结构14包括滑槽141和导轨142,所述滑槽141设置在第二显示屏12上,所述导轨142设置在第一显示屏11上,所述导轨142可在所述滑槽141中滑动以使两个屏相对运动,且通过导轨142在滑槽141中的滑动可以实现两个显示屏重合在一起或者相互错开。图5b是图5a中的两个显示屏相互错开过程的示意图。如图5b所示,在两个显示屏由重合状态到相互错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12a始终相对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平行运动,且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12a和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始终面向多屏显示装置的同一侧。同样地,在两个显示屏由相互错开状态到重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12a也始终相对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平行运动,且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12a和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也始终面向多屏显示装置的同一侧。在图5b中实线所示的第二显示屏12的状态可以将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完全地露出来,从而可以增大多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a和图5b中,滑槽141设置在第二显示屏12上以及导轨142设置在第一显示屏11上,这仅是在多屏显示装置中设置滑槽和导轨的一个具体示例,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滑槽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屏上,导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屏上,因此,关于滑盖连接结构的滑槽和导轨在多屏显示装置中的设置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又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a所示,用于连接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的连接结构还可以为翻盖加旋转连接结构15。进一步地,如图6a所示,所述翻盖加旋转连接结构15包括:第一旋转部151和第二旋转部152,所述第二显示屏12可绕所述第一旋转部151旋转以相对所述第一显示屏11翻开或盖合,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12处于翻开状态下,所述第二显示屏12可绕所述第二旋转部152旋转以调整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面对的方向。图6b是图6a中两个显示屏相互错开过程的示意图。如图6b所示,在第二显示屏12相对第一显示屏11翻开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显示屏12绕第一旋转部151旋转,因此,当第二显示屏12从与第一显示屏11重合状态开始绕第一旋转部151旋转到180°时,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12a背向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即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与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面向多屏显示装置的相对的两侧,为了使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面12a与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面向多屏显示装置的同一侧,第二显示屏12还需绕第二旋转部152旋转180°,这样就得到了图6b中用实线表示的第二显示屏12的状态,且该状态的第二显示屏12可以将第一显示屏11的发射面11a完全地露出来,从而可以增大多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用于为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具体地,所述信号可以包括数据信号、控制信号、扫描信号、触发信号和触控信号等,以使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实现显示功能以及其他的功能,例如,触控信号可以使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实现触控功能。如果第一显示屏包括一个印刷电路板,则用于为第一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器件和为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器件可以集成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如果第一显示屏包括多个印刷电路板,则用于为第一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器件和为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器件可以分别集成在不同的印刷电路板上,也可以是为两个显示屏提供信号的部分器件集成在同一个印刷电路板上,为两个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其他器件分别集成在不同的印刷电路板上。关于第一显示屏包括一个印刷电路板还是多个印刷电路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除了上述设置印刷电路板的情况外,也可以将用于为第一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第一显示屏中,将用于为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第二显示屏中。然而,与此相比较,上述将用于为两个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第一显示屏中,可以减小多屏显示装置的厚度,从而可以使多屏显示装置变得更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将用于为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第一显示屏中,则为了使相应的印刷电路板与第二显示屏实现电连接,可以在连接结构内设置柔性印刷电路板。在保证连接结构将两个显示屏进行有效连接的同时,可以在连接结构内设置柔性印刷电路板,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柔性印刷电路板暴露在外面影响多屏显示装置的外观,另一方面连接结构也可以对柔性印刷电路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连接结构内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可以直接与为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电连接,也可以间接与为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电连接,例如,将用于电连接第一显示屏和为第一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与为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绑定在一起,设置在连接结构中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再与上述绑定在一起的且与为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电连接,即实现设置在连接结构中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与为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的印刷电路板间接电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可以为LCD显示屏。从现有的显示屏可知,OLED显示屏为具有发射光功能的显示屏,LCD显示屏可以为半反半透显示屏,因此,上述第一显示屏可以为OLED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可以为LCD显示屏。优选地,上述的OLED显示屏可以采用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显示屏可以采用实现第一显示屏的相应功能的任意的OLED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可以采用实现第二显示屏的相应功能的LCD显示屏,在此对OLED显示屏和LCD显示屏的结构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均为触摸显示屏,这样多屏显示装置可以具有触控功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可以为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电磁式触摸显示屏或者电容电磁集成式触摸显示屏等,其中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可以为自电容式触摸显示屏,也可以为互电容式触摸显示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可以为OLED显示屏,相应地,第一显示屏可以为全彩显示屏,也就是说,第一显示屏不仅可以显示黑白画面,也可以显示任何的彩色画面;第二显示屏可以为LCD显示屏,相应地,第二显示屏可以为黑白颜色显示屏或者全彩显示屏。具体地,如果在第二显示屏中设置有色阻层,则第二显示屏为全彩显示屏,反之第二显示屏为黑白颜色显示屏。其中,所述色阻层可以包括多个色阻单元,每个色阻单元可以为三基色色阻单元中的一个,即可以为红色色阻单元(Red,简称R)、绿色色阻单元(Green,简称G)和蓝色色阻单元(Blue,简称B)中的一个,也可以为四基色色阻单元中的一个,即可以为红色色阻单元、绿色色阻单元、蓝色色阻单元和白色色阻单元(White,简称W)中的一个或者可以为红色色阻单元、绿色色阻单元、蓝色色阻单元和黄色色阻单元(Yellow,简称Y)中的一个,其中,所述色阻层无论是由三基色色阻单元形成还是由四基色色阻单元形成,各基色色阻单元可以均匀排布也可以不均匀排布,在此不作限定。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装置显示彩色画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b是图7a中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一种侧视示意图。如图7a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屏11为全彩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12为黑白颜色显示屏,且当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重合在一起时,所述多屏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包括黑白部分的画面AA1和彩色部分的画面AA2,如图7b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屏11显示所述彩色部分的画面,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所述黑白部分的画面。在图7b中,用带有点状阴影的单向箭头表示第一显示屏11显示的彩色部分的画面,且该彩色部分的画面透过第二显示屏12显示出来,用未带有阴影的单向箭头表示第二显示屏12显示的黑白部分的画面,且该黑白部分的画面直接由第二显示屏12直接显示出来。其中,上述黑白部分的画面可以为时间画面、电池电量画面、网页信息画面和短信信息画面等。
具体地,在图7a和图7b中,多屏显示装置采用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混合的显示模式。在多屏显示装置中需要显示彩色部分的画面的区域,第二显示屏12处于可透光状态,相应的彩色部分的画面由第一显示屏11来显示,并透过第二显示屏12显示出来;在多屏显示装置需要显示黑白部分的画面的区域,第一显示屏11处于关闭状态,仅通过第二显示屏12来进行显示。上述两个显示屏混合的显示模式,不仅可以使多屏显示装置降低耗电量并实现省电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多屏显示装置实现显示彩色画面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多屏显示装置的连接结构采用了旋转连接结构,然而,对于连接结构采用滑盖连接结构或者翻盖加旋转连接结构,图7a和图7b所示的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12混合的显示模式同样适用,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发射光功能的第一显示屏、作为半反半透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屏和用于连接两个显示屏的连接结构,在外界光强度较强的情况下,多屏显示装置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的反射作用来实现显示功能,在外界光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多屏显示装置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来实现显示功能或者通过作为背光光源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透射作用共同来实现显示功能,这样可以使多屏显示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耗电量并实现省电的目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待机时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屏,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屏为具有发射光功能的显示屏;
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发射面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为半反半透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面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发射面;
连接两个显示屏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对所述第一显示屏运动,以使两个显示屏重合在一起或者相互错开;
当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重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二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根据预设光强度与外界光强度的比较结果关闭或者开启并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屏的背光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光强度小于所述外界光强度时,所述第二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光强度大于所述外界光强度时,所述第二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并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屏的背光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相互错开时,所述第一显示屏作为主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作为副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旋转连接结构或滑盖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一个显示屏上的旋转轴,其中,另一个显示屏套接在所述旋转轴上并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至少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连接结构包括滑槽和导轨,所述滑槽设置在一个显示屏上,所述导轨设置在另一个显示屏上,所述导轨可在所述滑槽中滑动以使两个显示屏相对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翻盖加旋转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加旋转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显示屏可绕所述第一旋转部旋转以相对所述第一显示屏翻开或盖合,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翻开状态下,所述第二显示屏可绕所述第二旋转部旋转以调整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面面对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用于为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结构内设置有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将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为LCD显示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均为触摸显示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为全彩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为黑白颜色显示屏或者全彩显示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为全彩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为黑白颜色显示屏,且当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重合在一起时,所述多屏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包括黑白部分的画面和彩色部分的画面,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所述彩色部分的画面,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黑白部分的画面。
CN201510106687.1A 2015-03-10 2015-03-10 一种多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700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6687.1A CN104700730B (zh) 2015-03-10 2015-03-10 一种多屏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6687.1A CN104700730B (zh) 2015-03-10 2015-03-10 一种多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0730A CN104700730A (zh) 2015-06-10
CN104700730B true CN104700730B (zh) 2017-05-03

Family

ID=53347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6687.1A Active CN104700730B (zh) 2015-03-10 2015-03-10 一种多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07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68132A1 (en) * 2016-09-29 2020-05-28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292121A (zh) * 2016-10-10 2017-01-04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可切换显示装置
CN106486013A (zh) * 2016-12-26 2017-03-08 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式自动开合三屏显示设备
KR102454195B1 (ko) * 2018-05-14 2022-10-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CN108845620B (zh) * 2018-06-20 2021-06-08 深圳市艾宝科技有限公司 双屏计算机显示器及双屏计算机
CN109119037A (zh) * 2018-08-31 2019-01-01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782576B (zh) * 2018-12-30 2021-12-10 淮北中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CN111158621B (zh) * 2019-12-27 2021-10-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211149A (zh) * 2020-01-08 2020-05-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7385B (en) * 2003-12-31 2005-02-01 Lightronik Technology Inc OLED and LCD overlapped switching display panel of watch
CN201429935Y (zh) * 2009-04-03 2010-03-24 陕西科技大学 节能型双面显示器件
CN201536386U (zh) * 2009-06-15 2010-07-28 李晓 增设有双稳态显示屏的翻盖结构便携式电子设备
JP2011075823A (ja) * 2009-09-30 2011-04-14 Panasonic Corp 表示装置
CN202004810U (zh) * 2010-11-09 2011-10-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2258153U (zh) * 2011-09-14 2012-05-30 常州科教城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显示屏
CN103677429A (zh) * 2013-12-25 2014-03-26 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触控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0730A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0730B (zh) 一种多屏显示装置
CN106504645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设备
CN106292017B (zh) 一种偏转装置、智能终端和智能终端设置方法、显示方法
CN104391407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US11637128B2 (en) Bottom-gate TFT including gate sidewall spacers formed to relax the local electric field concentration
CN208488755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148537A (zh) 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TW201629586A (zh) 顯示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794836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0047449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GB2348039A (en) Display with aligned optical shutter and backlight cells
CN105140265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6057856A (zh)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8074533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6991922A (zh) 显示装置与移动电子终端
KR101114762B1 (ko) 컬러 전자 종이 키패드 장치
CN209199067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31825A (zh) 阵列基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9031823A (zh) 显示屏、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20154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制造方法
EP1918764A1 (en) Multi-panel display apparatus
CN208488621U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9683419A (zh) 盖板、显示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6712857U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I50006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按鍵圖標的切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4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Patentee after: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Patentee befor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