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8590B - 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8590B
CN104698590B CN201410334084.2A CN201410334084A CN104698590B CN 104698590 B CN104698590 B CN 104698590B CN 201410334084 A CN201410334084 A CN 201410334084A CN 104698590 B CN104698590 B CN 104698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width
sup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40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8590A (zh
Inventor
林明彦
李侃儒
张钧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98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8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8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8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依次由一透镜元件、一视差光栅元件与一软性透明基材所构成,主要利用卷对卷的生产方式,通过凸版转印加工与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可将透镜元件与视差光栅元件同时装置于一软性透明基材的同一面上,达到大量生产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影像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背景技术
现有裸视3D影像显示方法与技术(Auto-Stereoscopic Displaying Method andTechnology)一般是通过单独使用视差光栅元件(Parallax Barrier Component)或者柱状透镜数组(Cylindrical Lens Array Component,以下简称透镜元件)结构所构成的景分离装置(View Separation Device),对于一多视景3D合成影像(Multi-View Combined 3DImage)提供一视景分离光学的作用,达到显示一裸视3D影像(Glasses-Free 3D Image)的目的。其中,通过该视差光栅元件所呈现的3D影像,一般具有低鬼影(Ghost Image)、低亮度的特征;而通过透镜元件所呈现的3D影像则具有高鬼影、高亮度的特征。亦即,对于3D影像的呈现,该两种现有的装置均无法同时满足低鬼影与高亮度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102132216中首次提出一超立体三次元影像显示设备(Super Auto-stereoscopic 3D Image Displaying Device)。
如图1所示为超立体三次元影像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超立体三次元影像显示设备40,依安装次序,主要由一显示器屏幕元件50、一视差光栅元件60与一透镜元件70所构成。所谓超立体三次元影像的显示指使用由具有等效视景分离作用的视差光栅元件与透镜元件所构成的视景分离元件,以达到显示三次元影的目的。对于上述视景分离元件的构成,以下通称为超立体景分离元件(Super Auto-stereoscopic View SeparationComponent)。另外,为清楚标示各元件装置的方向与说明,图上所示的坐标系XYZ为对于面对该超立体三次元影像显示设备40的观赏者而言,令该X轴系设定于水平方向、Y轴设定于垂直方向、Z轴则以垂直于该装置40的影像显示面而设定,且该坐标系XYZ遵守右手定则(Right-Hand Rule)。
其中,该显示器屏幕元件50可由液晶、电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二极管(LED)等现有显示器屏幕所构成,且该屏幕所具有颜色次画素的排列可由已知的垂直条状、马赛克、三角状与Pentile等排列所构成,用以显示一由n个视景影像所构成的一多视景3D合成影像(无图标),其中,n≧2。
虽然,上述该专利未提及场色序法液晶显示器(Field-Sequential-Color LCD,简称FSC-LCD)的应用,该显示器屏幕元件50亦可由一FSC-LCD所构成。该FSC-LCD(无图示)为一种不使用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器,通过红、绿、蓝背光源交替的照明,以连续交替显示红、绿、蓝影像画面的方式,于不同时间点在视网膜上依序呈现红、绿、蓝影像画面,再通过视觉暂留现象,以呈现全彩的影像。
该视差光栅元件60由一透明基材61、一视差光栅结构62与一透明保护膜63所构成。其中,该透明基材61由一平板状结构的透明玻璃或压克力(PMMA)所构成,该平板状结构则具有高度的面平整度。
该视差光栅结构62装置于该透明基材61的一面上,由多个遮光元件62a与多个透光元件62b所构成。该些遮光元件62a与该些透光元件62b可具有垂直条状或倾斜条状结构特征(如图2~3所示),其水平宽度分别为B,并具有单元结构宽度PB,该B、PB之间,具有下式关系:
其中,n为视景数。
该视差光栅结构62以一安装距离LB装置于该显示器屏幕元件50前,用于对该多视景合成影像进行视景分离光学作用,以显示3D影像。
另外,对于该视差光栅结构62的制作可通过光蚀刻、凸版转印、凹版转印等精密制程,将该些遮光元件62a与该些透光元件62b复制于该透明基材61的一面上。另外,亦可在该透明基材61的一面上,先涂布一层非透光的薄膜(无图示),再利用对位技术与一具精密定位的雷射雕刻机具(无图示),对于该非透光薄膜,且对应于该多个透光元件62b所存在处,挖空该处的该非透光薄膜,以完成该多个透光元件62b的制作,即可完成该视差光栅结构62的制作。
之后,再对该些遮光元件62a与该些透光元件62b覆盖一层透明的保护膜63,如二氧化硅(SiO2)薄膜,以防止该些遮光元件62a与该些透光元件62b的脱落与隔绝环境的影响,如湿度。
该透镜元件70由多个柱状形透镜71所构成,其中,单个柱状形透镜71可由垂直条状或倾斜条状结构(如图4~5所示)所构成,其具有一透镜表面72、其焦距为fL、其单元结构宽度为PL。另外,该透镜表面72可由圆形曲面或非圆形曲面所构成。该焦距fL与单元结构宽度PL,令其具有下式(3)~(4)中的关系,以达到等效视景分离作用。
fL=LB (3)
PL=PB (4)
其中,LB为安装距离,亦即该视差光栅元件60、该透镜元件70与显示器屏幕元件50之间的距离。事实上,对于如图1所示元件堆栈的结构,该透镜元件70因具有些许厚度,于实际的光学设计上,该些柱状形透镜的焦距fL略大于该视差光栅结构的安装距离LB。
另外,对于上述该些遮光元件62a与该些透光元件62b,其作用除了提供等效视景分离作用外,亦具有光圈的效果。亦即,在保持该单元结构宽度PB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该些遮光元件62a与该些透光元件62b的水平宽度B,例如:
并令
B'>B、且
其中,B'为改变后该些遮光元件62a与该些透光元件62b的水平宽度,即可达到提高该视差光栅元件60亮度的目的。另外,亦可通过以下条件:
B'<B、且
达到降低该透镜元件70所产生鬼影的现象。
另外,该透镜元件70的制作可通过卷对卷(Roll-to-Roll)滚印制程或热压印制程,以制作出一单独的元件,再通过对位贴合制程装置于该视差光栅元件60上;或者通过对位技术与热压印制程再将该透镜元件70直接制作于该视差光栅元件60的透明保护膜63上。
如上所述,该视差光栅元件60与一透镜元件70的制作,为通过不同的制程,以分别制作出单独的元件后,再通过对位贴合的制程以完成一超立体景分离元件的制作。对于上述分别且不连续的制程,因不具有生产的一贯性,无法满足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量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失,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主要利用卷对卷的生产方式(Roll-to-Roll Manufacturing Process),通过凸版转印(Flexography Imprint)加工与紫外光硬化转印(UV-Cured Imprint)加工,可将透镜元件与视差光栅元件同时装置于一软性透明基材的同一面上,达到大量生产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依次由一透镜元件、一视差光栅元件与一软性透明基材所构成,该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用来显示一多视景3D合成影像,上述该透镜元件由多个呈垂直条状设置的柱状形透镜所构成,其中,该单个柱状形透镜具有一透镜表面,该单个柱状形透镜的透镜光学折射率为nL、该单个柱状形透镜的透镜焦距为fL、该单个柱状形透镜的单元结构宽度为PL,该透镜表面由圆形曲面或非圆形对称曲面所构成;另外,该视差光栅元件由多个遮光元件与多个透光元件所构成,其中,该单个遮光元件与该单个透光元件均具有垂直条状结构的特征,其水平宽度分别为B,并由B构成一单元结构宽度PB;该软性透明基材的光学折射率为nS,并与该透镜光学折射率为nL的该单个柱状形透镜构成一光学焦距为f′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透镜元件与视差光栅元件具有等效视景分离作用,并具有以下关系:
fL=LB;
PL=PB
其中,为遮光元件的水平宽度、B为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PB为视差光栅元件单元结构宽度、n为视景数,且n≧2、fL为柱状形透镜的焦距、PL为柱状形透镜单元结构宽度、LB为视差光栅元件安装距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软性透明基材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在该软性透明基材的两面上,依次实施一凸版转印加工与一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可依次将该视差光栅元件与该透镜元件设置于该软性透明基材的一面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凸版转印加工为利用一Barrier加工滚轮、一印墨滚轮、一黑色印墨、一传输用滚轮的加工机械与材料,通过该印墨滚轮先将该黑色印墨涂布于该Barrier加工滚轮,再经该Barrier加工滚轮的转印,将该视差光栅元件装置于该软性透明基材薄膜的另一面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为利用一透镜加工滚轮、一传输用滚轮、一涂布元件、一液态紫外线树酯、一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与一紫外光所构成的加工机械与材料,首先,通过该涂布元件,先将该液态紫外线树酯涂布于该已装置有该视差光栅元件的软性透明基材薄膜上,以构成一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该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再经该透镜加工滚轮的压印与该紫外光的曝光固化后,在该视差光栅元件与该软性透明基材薄膜上装置该透镜元件,其中,该紫外光由该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提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Barrier加工滚轮由多个可印制遮光元件的遮光元件用凸版结构所构成,其中,该单个遮光元件用凸版结构的宽度为其吸附该黑色印墨,并将该印墨转印至该软性透明基材薄膜上,以形成该些遮光元件,另外,该相邻凸版结构间的透光元件用凹陷结构的宽度为B,因其无法吸附该黑色印墨而形成该些透光元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透镜加工滚轮由多个透镜柱状透镜的凹槽结构所构成,其中,该单个透镜柱状透镜凹槽的宽度为PL,其凹槽表面经过适当的脱模处理,让固化后的紫外线树酯可顺利脱离该凹槽,另外,对于该凹槽结构为通过该透镜加工滚轮对该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的压印,可于该凹槽结构中充填该液态紫外线树酯,该液态紫外线树酯经该紫外光照射固化后即可于该视差光栅元件与该透明软性基材上形成该透镜元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对于该透镜加工滚轮与该Barrier加工滚轮的组装,需实施旋转轴心平行度的对位与结构中心点的对位,其中,该旋转轴心指该透镜加工滚轮与该Barrier加工滚轮的旋转轴心,而该结构中心点指该透镜柱状透镜凹槽的中心点与该透光元件用凹陷结构的中心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对于该视差光栅元件的结构宽度,在保持该单元结构宽度PB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该些遮光元件与该些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B可提高该视差光栅元件的亮度,其水平宽度改变条件如下式表示:
并令
B'>B、且
其中,B'为改变后该遮光元件与该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对于该视差光栅元件的结构宽度,在保持该单元结构宽度PB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该些遮光元件与该些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B可降低该透镜元件的鬼影,其水平宽度改变的条件如下式表示:
并令
B'<B、且
其中,B'为改变后该遮光元件与该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透镜加工滚轮由一透明圆筒状的结构所构成,可于其圆筒状的中空结构中纳入装置该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且其材料为石英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对于该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光学焦距f′与该透镜焦距fL、该透镜光学折射率nL、该软性透明基材光学折射率nS之间具有以下关系:
当nS=nL时,f′=fL;
当nS>nL时,f′>fL;
当nS<nL时,f′<fL。
通过本案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满足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量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超立体三次元影像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垂直条状视差光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倾斜条状视差光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垂直条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倾斜条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生产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加工模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加工模式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透镜加工滚轮结构、Barrier加工滚轮结构与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10-透镜元件;11-单个柱状形透镜;12-透镜表面;20-视差光栅元件;21-遮光元件;22-透光元件;30-软性透明基材;40-三次元影像显示设备;50-显示器屏幕元件;60-视差光栅元件;61-透明基材;62-视差光栅结构;62a-遮光元件;62b-透光元件;63-透明保护膜;70-透镜元件;71-柱状形透镜;72-柱状形透镜圆形表面;100-卷对卷的生产方式;101-卷出(Unwind);102-加工模式(Process);103-卷入;110-凸版转印加工;111-Barrier加工滚轮;112-印墨滚轮;113-黑色印墨;111a-遮光元件用凸版结构;111b-透光元件用凹陷结构;111c-透光元件用凹陷结构的中心点;111d-Barrier加工滚轮的旋转轴心;130-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131-透镜加工滚轮;131a-透镜柱状透镜的凹槽结构;131c-透镜柱状透镜凹槽的中心点;131d-透镜加工滚轮的旋转轴心;132-传输用滚轮;135-涂布元件;136-液态紫外线树酯;136’-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137-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138-紫外光;n-总视景数;-遮光元件水平宽度;B、B'-透光元件水平宽度;θ-倾斜角度;LB-安装距离;PB-视差光栅单元结构的宽度;nL-透镜光学折射率;nS-软性透明基材光学折射率;fL-透镜焦距;f′-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光学焦距;PL-柱状形透镜的宽度;r-柱状形透镜圆形表面的半径;XYZ-坐标系。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为本发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结构示意图。该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1由上而下依次由一透镜元件10、一视差光栅元件20与一软性透明基材30所构成。
其中,该透镜元件10由多个呈垂直条状设置的柱状形透镜11所构成,其中,该单个柱状形透镜11具有一透镜表面12、一焦距fL(无图标)、一光学折射率nL与一单元结构宽度PL。该透镜表面12可由圆形曲面或非圆形对称曲面所构成。
该视差光栅元件20由多个遮光元件21与多个透光元件22所构成。该单个遮光元件21与该单个透光元件22,具有垂直条状结构的特征,其水平宽度分别为B,并由B构成一单元结构宽度PB。上述该透镜元件10与该视差光栅元件20具有由式(1)~(7)所规范的等效视景分离作用。
该软性透明基材30由一具高透光度的软性基材所构成,其光学折射率为nS。其材料可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改变nS与nL之间的关系,可决定最终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光学焦距f′。例如:
当nS=nL时,f′=fL (8)
当nS>nL时,f′>fL (9)
当nS<nL时,f′<fL (10)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生产方法的示意图。该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生产方法主要利用卷对卷的生产方式100,通过一凸版转印加工110与一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130,可将透镜元件10与视差光栅元件20同时装置于一软性透明基材30的同一面上,达到大量生产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目的。
所谓卷对卷的生产方式(Roll-to-Roll Manufacturing Process,简称R2R制程)100为一种已存在多年、具高效能、低成本的连续生产方式,主要处理可绕曲薄膜的加工。该可绕曲薄膜收纳于圆筒状的料卷(Roll),通过卷出(Unwind)101、加工模式(Process)102、卷入(Rewind)103等作业,最终,将加工完成的薄膜再收纳于圆筒状的料卷(Roll)。另外,于实际应用的需求中,该加工完成的薄膜可被直接裁切(Cutting),而非收纳为圆筒状的料卷。
于本发明中,应用上述R2R制程,以作为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生产时,对于可绕曲薄膜,例如选用PET薄膜30,对于加工模式则采用一凸版转印加工110与一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130,所取得的加工完成薄膜则包含一透镜元件10、一视差光栅元件20、一PET薄膜30。其中,该透镜元件10与该视差光栅元件20分别装置于该PET薄膜30的同一面上。
如图8为本发明加工模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加工模式102主要由一凸版转印加工110与一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130所构成。
其中,该凸版转印加工110包含有一Barrier加工滚轮(Barrier Roller)111、一印墨滚轮112、一黑色印墨113、一传输用滚轮(Transfer Roller)115。通过该印墨滚轮112,先将该黑色印墨113涂布于该Barrier加工滚轮111,再经该Barrier加工滚轮111的转印,可将该视差光栅元件20装置于该PET薄膜30的一面上。其中,该黑色印墨113为一不透明的黑色印墨。另外,该Barrier加工滚轮111的结构如图10所示。
另外,该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130包含有一透镜加工滚轮(透镜Roller)131、一传输用滚轮132、一涂布元件135、一液态紫外线树酯136、一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137与一紫外线138。首先,通过该涂布元件135,先将该液态紫外线树酯136涂布于该已印制有该视差光栅元件20的PET薄膜30之上,以构成一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136’,该薄膜136’再经该透镜加工滚轮131的压印与该紫外光138的曝光固化后,可于该PET薄膜30与该视差光栅元件20上再装置该透镜元件10。其中,该紫外光138由该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137所提供。另外,该透镜加工滚轮131的结构如图10所示。
另外,如图8所示,该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137装置于该透镜加工滚轮131之外,其所产生的该紫外光138只能通过该视差光栅元件20中透光元件22的透空处,对该已被压印的该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136’作曝光固化处理,因大部分的紫外光已被遮光元件21所遮蔽,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为提高该紫外光138曝光固化效率,如图9所示,该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137可装置于该透镜加工滚轮131之内。所以,该透镜加工滚轮131必须由透明圆筒状结构构成,可于其圆筒状中空的结构中纳入装置该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137,且其材料由例如石英等透明材料所构成。
如图10所示,透镜加工滚轮结构、Barrier加工滚轮结构与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该透镜加工滚轮131的结构,由多个透镜柱状透镜的凹槽结构131a所构成,其中,该单个透镜柱状透镜凹槽131a的宽度为PL,其凹槽表面经过适当脱模处理,让固化后的紫外线树酯可顺利脱离该凹槽。另外,该凹槽结构131a为通过该透镜加工滚轮131,对该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136’的压印,可于该凹槽结构131a中充填该液态紫外线树酯136,该液态紫外线树酯136经该紫外光138照射固化后即形成该透镜元件10。
该Barrier加工滚轮111的结构由多个可印制遮光元件的凸版结构111a所构成(以下称为遮光元件用凸版结构),其中,该单个遮光元件用凸版结构111a的宽度为其吸附该黑色印墨113,并将该印墨113转印至该PET薄膜30上,以形成该些遮光元件21。另外,该相邻遮光元件用凸版结构111a之间的凹陷结构111b(以下称为透光元件用凹陷结构)的宽度为B,其因无法吸附该黑色印墨113而形成该些透光元件22。
另外,对于R2R制程机器的组装(未图示),该透镜加工滚轮131与该Barrier加工滚轮111需做两种高精度的对位,方能产出高效能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1。其中的一种对位(称旋转轴心平行度的对位)为令该透镜加工滚轮131的旋转轴心131d、与该Barrier加工滚轮111旋转轴心111d平行;另一种对位(称结构中心点的对位)为将该透镜柱状透镜凹槽131a的中心点131c对准于该透光元件用凹陷结构111b的中心点处111c。轴心平行度的偏移会造成该透镜元件10与该视差光栅元件20条状结构间的倾斜,最终导致产生鬼影。结构中心点的偏移,则造成观赏视点中心的偏移,最终导致观赏不便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例如,本发明所公开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生产方法,对于该凸版转印之加工与该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中,所采用传输用滚轮的数目,只是用以说明所公开的生产方法的功效,并非实际机台的构成。另外,对于该液态紫外线树酯的涂布,亦可通过一刮刀,以控制该液态紫外线树酯涂布的厚度。另外,于卷对卷的生产方式下,提供一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以产生透镜元件。当然,亦可于采用热压转印加工技术,以达到同样的功效。

Claims (12)

1.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依次由一透镜元件、一视差光栅元件与一软性透明基材所构成,该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用来显示一多视景3D合成影像,上述该透镜元件由多个呈垂直条状设置的柱状形透镜所构成,其中,该单个柱状形透镜具有一透镜表面,该单个柱状形透镜的透镜光学折射率为nL、该单个柱状形透镜的透镜焦距为fL、该单个柱状形透镜的单元结构宽度为PL,该透镜表面由圆形曲面或非圆形对称曲面所构成;另外,该视差光栅元件由多个遮光元件与多个透光元件所构成,其中,该单个遮光元件与该单个透光元件均具有垂直条状结构的特征,其水平宽度分别为B,并由B构成一单元结构宽度PB;该软性透明基材的光学折射率为nS,并与该透镜光学折射率为nL的该单个柱状形透镜构成一光学焦距为f′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其中,在该软性透明基材的两面上,依次实施一凸版转印加工与一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依次将该视差光栅元件与该透镜元件设置于该软性透明基材的一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透镜元件与视差光栅元件具有等效视景分离作用,并具有以下关系:
P B = B + B &OverBar; ;
B &OverBar; = ( n - 1 ) B ;
fL=LB;
PL=PB
其中,为遮光元件的水平宽度、B为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PB为视差光栅元件单元结构宽度、n为视景数,且n≧2、fL为柱状形透镜的焦距、PL为柱状形透镜单元结构宽度、LB为视差光栅元件安装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软性透明基材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凸版转印加工为利用一Barrier加工滚轮、一印墨滚轮、一黑色印墨、一传输用滚轮的加工机械与材料,通过该印墨滚轮先将该黑色印墨涂布于该Barrier加工滚轮,再经该Barrier加工滚轮的转印,将该视差光栅元件装置于该软性透明基材薄膜的另一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紫外光硬化转印加工为利用一透镜加工滚轮、一传输用滚轮、一涂布元件、一液态紫外线树酯、一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与一紫外光所构成的加工机械与材料,首先,通过该涂布元件,先将该液态紫外线树酯涂布于该已装置有该视差光栅元件的软性透明基材薄膜上,以构成一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该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再经该透镜加工滚轮的压印与该紫外光的曝光固化后,在该视差光栅元件与该软性透明基材薄膜上装置该透镜元件,其中,该紫外光由该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提供。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Barrier加工滚轮由多个可印制遮光元件的遮光元件用凸版结构所构成,其中,该单个遮光元件用凸版结构的宽度为其吸附该黑色印墨,并将该印墨转印至该软性透明基材薄膜上,以形成该些遮光元件,另外,该相邻凸版结构间的透光元件用凹陷结构的宽度为B,因其无法吸附该黑色印墨而形成该些透光元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透镜加工滚轮由多个透镜柱状透镜的凹槽结构所构成,其中,该单个透镜柱状透镜凹槽的宽度为PL,其凹槽表面经过适当的脱模处理,让固化后的紫外线树酯可顺利脱离该凹槽,另外,对于该凹槽结构为通过该透镜加工滚轮对该液态紫外线树酯薄膜的压印,可于该凹槽结构中充填该液态紫外线树酯,该液态紫外线树酯经该紫外光照射固化后即可于该视差光栅元件与该透明软性基材上形成该透镜元件。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对于该透镜加工滚轮与该Barrier加工滚轮的组装,需实施旋转轴心平行度的对位与结构中心点的对位,其中,该旋转轴心指该透镜加工滚轮与该Barrier加工滚轮的旋转轴心,而该结构中心点指该透镜柱状透镜凹槽的中心点与该透光元件用凹陷结构的中心点。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对于该视差光栅元件的结构宽度,在保持该单元结构宽度PB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该些遮光元件与该些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B可提高该视差光栅元件的亮度,其水平宽度改变条件如下式表示:
P B = B &prime; + B &OverBar; &prime; = B + B &OverBar; ;
并令
B'>B、且
其中,B'为改变后该遮光元件与该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对于该视差光栅元件的结构宽度,在保持该单元结构宽度PB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该些遮光元件与该些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B可降低该透镜元件的鬼影,其水平宽度改变的条件如下式表示:
P B = B &prime; + B &OverBar; &prime; = B + B &OverBar; ;
并令
B'<B、且
其中,B'为改变后该遮光元件与该透光元件的水平宽度。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该透镜加工滚轮由一透明圆筒状的结构所构成,可于其圆筒状的中空结构中纳入装置该紫外线光源产生元件,且其材料为石英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其中,对于该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的光学焦距f′与该透镜焦距fL、该透镜光学折射率nL、该软性透明基材光学折射率nS之间具有以下关系:
当nS=nL时,f′=fL;
当nS>nL时,f′>fL;
当nS<nL时,f′<fL。
CN201410334084.2A 2013-12-06 2014-07-14 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Active CN104698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4889 2013-12-06
TW102144889A TWI491925B (zh) 2013-12-06 2013-12-06 A super stereoscopic vision separation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8590A CN104698590A (zh) 2015-06-10
CN104698590B true CN104698590B (zh) 2017-04-05

Family

ID=53345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4084.2A Active CN104698590B (zh) 2013-12-06 2014-07-14 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98590B (zh)
TW (1) TWI4919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8291A (zh) * 2015-06-29 2015-09-09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视镜分离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77724A (zh) * 2015-07-13 2015-10-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3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654874B (zh) * 2016-03-18 2022-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视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204309A1 (ja) * 2016-05-25 2017-11-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版構造、印刷物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13703181B (zh) * 2020-05-22 2023-06-20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光栅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8699A (zh) * 2005-08-04 2007-02-07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微小图案的高分子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TW201126204A (en) * 2010-01-25 2011-08-01 J Touch Corp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maging device
CN103091849A (zh) * 2011-11-08 2013-05-08 原创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次元影像显示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13558A2 (en) * 2003-04-14 2006-01-11 National Graphics, Inc. Lenticular images formed on selected image portions
JP4765670B2 (ja) * 2005-03-09 2011-09-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07076184A (ja) * 2005-09-14 2007-03-29 Fujifilm Corp 凹凸状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7986375B2 (en) * 2006-08-17 2011-07-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view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having particular driving means and driving method
GB2461907A (en) * 2008-07-17 2010-01-20 Sharp Kk Angularly restricted display
TW201135322A (en) * 2010-04-07 2011-10-16 J Touch Corp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e imaging device
CN103282800B (zh) * 2010-12-27 2018-01-23 Dic株式会社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用双折射透镜材料和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用双折射透镜的制造方法
WO2013046592A1 (ja) * 2011-09-28 2013-04-0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WO2013054832A1 (ja) * 2011-10-14 2015-03-30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製造用ロール状金型の製造方法、光学シート製造方法、電子表示装置、及びアルミニウム母材の鏡面加工方法
CN103293689B (zh) * 2013-05-31 2015-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在不同显示模式之间切换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8699A (zh) * 2005-08-04 2007-02-07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微小图案的高分子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TW201126204A (en) * 2010-01-25 2011-08-01 J Touch Corp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maging device
CN103091849A (zh) * 2011-11-08 2013-05-08 原创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次元影像显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8590A (zh) 2015-06-10
TW201523027A (zh) 2015-06-16
TWI491925B (zh) 2015-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8590B (zh) 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JP3461680B2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7821583B2 (en) Three-dimension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4423052B (zh) 一种3d影像显示装置
CN104898291A (zh) 一种视镜分离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US20100118379A1 (en) Barri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US9448412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GB2403842A (en) Alignment of elements of a display apparatus
JP4293013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698589B (zh) 一种超立体视景分离元件
CN204989640U (zh) 一种视景分离器件及3d显示装置
CN110832381A (zh) 具有结构化表面的虚拟和增强现实设备
CN103926697A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141682A1 (ru)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многоракурсных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и оптическая плён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3631990A (zh) 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作方法
KR101354296B1 (ko) 패턴드 리타더 제조 방법
CN202886787U (zh) 相位差板及显示装置
US10539734B2 (en) Directional backlight uni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3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3135240B (zh) 玻璃图案化延迟器立体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23053B (zh) 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
US11340474B2 (en) Integrated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977250B1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987331B (zh) 立体显示光学膜、立体显示装置、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TWI444658B (zh) 折射率調整面板及其製造方法與顯示裝置
JP2012093631A (ja) 3次元映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1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