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5961A - 用于在srlte设备中同时接收lte和1x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srlte设备中同时接收lte和1x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5961A
CN104685961A CN201380050196.9A CN201380050196A CN104685961A CN 104685961 A CN104685961 A CN 104685961A CN 201380050196 A CN201380050196 A CN 201380050196A CN 104685961 A CN104685961 A CN 104685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wireless
radio frequency
telecom equipment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01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5961B (zh
Inventor
宿利
T·伊兰戈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85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5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5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5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描述了配置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电路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第一接收信令链和第二接收信令链建立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响应于检测到射频失谐事件,当针对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时,无线通信设备将射频信令链中的仅一者重新配置为从第二无线网络接收信号。当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未被满足时,无线通信设备将射频信令链两者重新配置至第二无线网络。

Description

用于在SRLTE设备中同时接收LTE和1X的方法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实施例总体涉及用于管理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网络之间的连接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本实施例描述了将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无线电路配置为同时从长期演进(LTE)无线网络和码分多址(CDMA)2000 1x无线网络接收信号。
背景技术
随着新通信技术发展和标准化,无线网络继续演进。无线网络运营商可部署与前一代通信技术并行的新的通信技术,并且无线网络可同时支持多种通信技术以通过多代无线通信设备提供平滑过渡。无线通信设备可包括支持与使用不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的无线连接的硬件和软件。使用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无线网络在地理区域覆盖范围上可重叠,并且无线通信设备可支持根据可用的服务和/或覆盖范围使用不同RAT的连接。无线服务提供方可通过重叠的无线网络向无线通信设备提供服务,并且无线通信设备可连接到重叠的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在一个代表性实施例中,无线服务提供方和/或无线通信设备可包括对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或高级长期演进(LTE-A)无线通信协议以及“传统”第三代(和/或更早一代)无线通信协议的同时支持。代表性“传统”协议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2(3GPP2)码分多址(CDMA)2000 1x(也称为1xRTT或1x)无线通信协议、3GPP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无线通信协议以及3GP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通信协议。
双芯片(也称为双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包括各自可支持不同无线通信协议的独立的信号处理芯片,诸如用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第一信号处理芯片和用于LTE无线网络的第二信号处理芯片。具体地,在双芯片无线通信设备中,每个信号处理芯片可包括其自身的一组接收信号处理链和/或与其自身的一组接收信号处理链相关联,在一些实例中包括多个接收天线和并行的信号处理块。随着在双芯片无线通信设备中对于每个信号处理芯片有至少一个射频接收信令链独立可用并且这至少一个射频接收信令链可调谐至不同载波频率,信令消息(例如寻呼)和/或参考信号(例如用于小区选择/重新选择测量)可从两个不同无线网络(诸如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以及从LTE无线网络)被独立地并且同时地接收。甚至当双芯片无线通信设备连接到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无线网络(诸如LTE无线网络)并且正活跃地通过这些信号处理芯片中的一个信号处理芯片向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时,双芯片无线通信设备也可通过其他并行的信号处理芯片从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诸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监听和接收寻呼消息或测量信号。因此,当还正被活跃地连接到(或者同时预占)分组交换LTE无线网络时,双芯片无线通信设备可通过CDMA 2000 1x无线网络建立移动设备始呼或移动设备被呼电路交换语音连接。当还保持LTE无线网络上的连接(或至少监听LTE无线网络上的信号和消息)时,双芯片无线通信设备还可提供CDMA 2000 1x无线网络上的连接。然而,与更集成性的“单芯片”无线通信设备相比,双芯片无线通信设备可能消耗更多功率、可能需要更大的物理形状因数并且可能需要附加部件(并且花费更大)。
至少在一些配置中,单芯片(也称为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包括可支持不同的无线通信协议但可以不能够同时活跃地连接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并且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双向通信的信号处理芯片。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支持多种无线通信技术,诸如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以及与LTE无线网络的连接,但是在任何给定时间只可连接到一个无线网络。在一些配置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限于接收每次使用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类型的信号,尤其是当多个天线被用于接收单种通信技术的信号时,例如当用于支持多输入多数出(MIMO)和/或通过多个天线发射或接收分集时。在一个代表性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能够连接到或预占LTE(或高级LTE)无线网络的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并且还连接到或预占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但是不能同时与这两个无线网络双向通信。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被注册在LTE无线网络和CDMA 2000 1x无线网络两者上,并且因此可单独地但并非同时地形成与每个无线网络的连接。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被连接在LTE无线网络上,并且能中断与LTE无线网络的连接以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通信,例如以监听寻呼、测量信号、提供位置区域更新、或建立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连接。在被中断的LTE连接期间,LTE无线网络的无线电接入网络部分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控制信令和数据传输可被中断。从LTE无线网络到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的分组传输和/或信令消息可被终止。对于足够长的中断,LTE无线网络可终止与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的连接。
本专利申请描述了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将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配置为利用对来自两个不同无线网络的信号的同时接收在多无线网络环境中操作。
发明内容
广义地讲,所描述的实施例总体涉及用于管理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网络之间的连接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所呈现的实施例描述了将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无线电路配置为同时从长期演进(LTE)无线网络和码分多址(CDMA)2000 1x无线网络接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用于配置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无线电路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由该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以下步骤。在第一步骤中,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第一射频信令链和第二射频信令链根据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在后续步骤中,无线通信设备检测射频失谐事件。在其他步骤中,在针对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将第一射频信令链和第二射频信令链中的仅一者重新配置至第二无线网络。在另一步骤中,在针对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未被满足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将第一射频信令链和第二射频信令链两者重新配置至第二无线网络。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无线网络根据长期演进(LTE)或高级长期演进(LTE-A)无线通信协议操作,并且第二无线网络根据传统第三代(3G)无线通信协议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至少具有发射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至少两个接收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在无线通信设备和第一无线网络之间以及在无线通信设备和第二无线网络之间使用发射器和至少两个接收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来建立和释放连接。发射器可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将信号发射到第一无线网络以及根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将信号发射到第二无线网络。第一接收器与发射器相关联并且可被配置为从第一无线网络或从第二无线网络接收信号。第二接收器不与发射器相关联并且可被配置为从第一无线网络或从第二无线网络接收信号。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发射器、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来建立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检测用于与第二无线网络通信的失谐事件;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失谐事件并且当针对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时,在失谐事件期间将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中的仅一者重新配置至第二无线网络。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被编码为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用于配置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电路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使用发射器、第二接收器以及与发射器相关联的第一接收器来建立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当针对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时在失谐事件期间将第二接收器重新配置至第二无线网络并且保持第一接收器和发射器连接到第一无线网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当针对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未被满足时在失谐事件期间将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两者重新配置至第二无线网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该发明内容部分仅仅是为了概述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提供的,以便提供对本文所述主题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因此,应当理解,上述特征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当被理解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文所述主题的范围或实质。根据下文中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本文所述主题的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所作的以下描述可最佳地理解所述实施例及其优点。
图1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般性无线通信网络的部件。
图2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CDMA 2000 1x(RTT或EV-DO)无线通信网络的部件。
图3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LTE(或高级LTE)无线通信网络的部件。
图4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与图2的CDMA 2000 1x(RTT或EV-DO)无线通信网络以及图4的LTE(或高级LTE)无线通信网络并行连接的无线通信设备。
图5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包括多个无线信号处理芯片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元件。
图6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包括支持多个无线网络的单信号处理芯片的一个代表性无线通信设备的元件。
图7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包括支持多个无线网络的单信号处理芯片的另一个代表性无线通信设备。
图8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无线通信设备的一组代表性处理元件。
图9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与两个不同无线网络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一组射频失谐事件的图示。
图10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将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无线电路配置为同时从两个无线网络接收信号的一个代表性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网络运营商基于持续的标准化努力而部署用于新无线通信技术的设备,无线网络继续演进。无线通信设备可提供与基于两个或更多个不同无线通信技术(例如GSM和UMTS、UMTS和LTE/LTE-A、或CDMA2000 1x和LTE/LTE-A)的无线网络通信的能力,因为更新的无线网络技术提供与先前的无线网络技术并行的先进的能力,该先前的无线网络技术可提供更大的地理区域覆盖范围和/或不同的无线服务具体实施。每个无线通信技术可能需要不同的硬件和/或软件处理来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并且无线通信设备可包括多个独立的信号处理芯片以根据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具体地针对两个不同的蜂窝无线网络来编码和解码无线信号。双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可包括用于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通信的第一组无线电路设置以及用于与LTE/LTE-A无线网络通信的第二组无线电路。利用足够的并行模拟硬件,双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独立地与任一无线网络或者同时与无线网络两者通信。然而,双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能比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更复杂、更大、更昂贵并且功率更加集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提供比双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更简单、更小、性价比更高且功率效率更高的无线通信设备。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每次可与多个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无线网络双向通信,并且可提供用于一组并行无线网络的有限同时通信能力。
在本文中将支持CDMA 2000 1x和LTE两者的双网络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描述为代表性设备。然而,相同的教导内容可适用于可利用可配置的硬件/软件在双(或更一般地,多)无线通信技术网络中操作的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具体地,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可涉及将无线电路的部分从一种无线技术切换到另一种无线技术并再切换回去并且可被配置为同时从两个不同的蜂窝无线网络接收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双网络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两个不同无线网络的支撑件,该两个不同无线网络的支撑件使用包括可被配置为利用两个无线网络中的每个无线网络操作的单无线电部件的无线电路。无线通信设备可被配置为与一个无线网络双向通信而从另一无线网络同时接收信号和/或同时测量来自另一无线网络的信号。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相同方法和装置的具体实施可适用于在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中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所述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尤其是使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代或类型的无线通信协议提供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蜂窝网络。例如,相同的技术可适用于被配置为利用GSM和UMTS网络、LTE和UMTS网络、LTE和CDMA 2000 1x网络的组合或者其他“组合的”多无线电接入技术(多RAT)无线网络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本文相对于CDMA 2000 1x-RTT和LTE无线网络描述的具体实例和具体实施是为了简明而呈现的,但是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和装置同样也可适用于使用无线电接入通信协议的其他组合的其他无线网络环境。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可适用于在其中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被中断以支持与第二无线网络的通信并且随后被恢复的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和第一无线网络之间的连接的中断可在无线通信设备将一个或多个接收器配置为在第二无线网络上操作(例如从第二无线网络监听信令消息或测量信号)时发生,从而中断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
在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能够单独地从LTE无线网络或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发射和接收无线射频信号,但是不能同时利用这两个无线网络同时进行发射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被配置为同时从LTE无线网络以及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接收射频信号,而能够利用这些无线网络中的仅一个无线网络发射射频信号。初始,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与LTE无线网络相关联,例如连接到或预占LTE无线网络。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同时利用LTE无线网络和CDMA 2000 1x无线网络两者进行注册,并且因此可被配置为与LTE无线网络或者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建立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组服务例如电路交换语音连接可由CDMA 20001x无线网络提供,并且可能不能通过只能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LTE无线网络获得。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中断与LTE无线网络的分组交换数据连接,以便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通信和/或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接收信号,例如监听寻址到该无线通信设备的用于连接到CDMA 20001x无线网络的移动台被呼电路交换语音的寻呼、建立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始呼电路交换连接、提供位置区域更新消息以利用CDMA2000 1x无线网络保持注册、或测量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服务小区和/或相邻小区。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暂停与LTE无线网络的分组交换数据连接,以便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通信和/或监听CDMA 20001x无线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LTE无线网络可能不知道无线通信设备何时暂停通信,并且可观察LTE无线网络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间隙。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将包含在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射频(RF)无线电路配置为从LTE无线网络“失谐”并“调谐至”CDMA 2000 1x无线网络以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接收信号和/或向CDMA 2000 1x无线网络发射信号。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随后可将无线电路重新配置为“调谐回到”LTE无线网络。与LTE无线网络的分组交换数据连接(以及并行的更高层信令连接)的中断可在LTE无线网络连接不被终止的情况下被适应,例如当该中断比一个或多个不活动定时器截止期限或将促成终止LTE无线网络和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其他定时器期限更短时。LTE无线网络和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活动数据传输以及在暂停周期期间的信令消息可被中断,并且随后当无线通信设备返回到LTE无线网络时被恢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包括可被配置用于四种不同操作模式中的一种操作模式的无线电路。无线电路可包括发射器(TX)和第一接收器(RX0)以及第二接收器(RX1),发射器和第一接收器各自可调谐至不同的载波频率(例如使用独立的压控晶体振荡器(VCXO),它们可被称为TX-VCXO和RX0-VCXO),第二接收器可使用RX0-VCXO被调谐至与第一接收器RX0相同的载波频率或例如使用可被称为RX1-VCXO的第二接收VCXO被调谐至不同的载波频率。在本文中可被称为“模式1”的默认操作配置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被配置为使用发射器TX和两个接收器RX0和RX1与LTE无线网络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LTE无线通信协议可要求无线通信设备支持双接收器能力,以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中和/或为下行链路(DL)发射分集提供一组高DL数据速率传输。在模式1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能不能与第二无线网络(例如传统CDMA 2000 1x无线网络)通信(向第二无线网络发射或从第二无线网络接收),因为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所有无线电路可被配置为支持至和来自LTE无线网络的通信。然而,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利用CDMA 2000 1x无线网络进行注册,并且可将其自身重新配置为使用附加配置模式来监听寻呼(例如用于呼入MT语音连接)、测量信号、或以其它方式监听和/或发射到CDMA 2000 1x无线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可在本文中被称为“模式4”的第二配置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被配置为与第二无线网络(例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通信,使用发射器TX和两个接收器RX0和RX1提供用于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通信的传输路径和接收分集路经。通过配置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来使用模式1或模式4,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射器TX和两个接收器RX0和RX1可专用于与LTE无线网络或CDMA 2000 1x无线网络双向地通信,并且可不被分裂为同时与两个不同无线网络通信。然而,如本文中进一步所述的,随着具有独立的频率控制(例如RX1-VCXO),无线通信设备可被配置为向每个无线网络分配一个接收器,从而允许在向和从第一无线网络通信的同时从第二无线网络接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被配置为在本文中可被称为“模式2”的第三配置,以使用发射器TX(使用TX-VCXO)和第一接收器RX0(使用RX0-VCXO)的组合来与LTE无线网络双向通信,并且并行地使用第二接收器RX1(使用RX1-VCXO)来监听信令消息和/或测量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或从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网络)接收的信号。在模式2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能够在还监听来自CDMA2000 1x无线网络的信令消息(例如寻呼)和/或测量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服务小区和/或相邻小区的小区强度或质量的同时保持与LTE无线网络的全通信,而无需可能要求多个接收器同时调谐至LTE无线网络的最高数据速率MIMO下行链路配置。在模式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还可测量来自使用“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网络的信号,例如用于无线电接入技术间(iRAT)测量,例如通过将第二接收器RX1(使用RX1-VCXO)调谐至由操作另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网络所使用的另一载波频率。模式2可证明可用于在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唤醒时间段期间监测CDMA 2000 1x无线网络以及可用于针对非LTE无线网络的小区选择和/或重新选择来测量小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被配置为在本文中可称为“模式3”的第四配置,以使用发射器TX和第一接收器RX0(使用RX0-VCXO)的组合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通信,并且使用第二接收器RX1(使用RX1-VCXO)从LTE无线网络(或从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网络)监听信令消息和/或测量信号。在模式3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能够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双向通信,同时从LTE无线网络监听消息或测量信号。模式3可在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双向通信不需要如模式4中所提供的那样使用两个接收器时被使用;因此,用于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或LTE无线网络接收信号的接收分集在模式3中不被支持,但是在“良好”信号操作条件下,对于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通信,可能不需要接收分集。模式3可用于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的连接例如CSFB过程中的电路交换语音连接,而同时并行地接收LTE无线网络的信令消息和/或测量LTE无线网络的小区。
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基于与一个或多个并行无线网络的通信和/或监测与一个或多个并行无线网络相关联的信号的要求来确定要在哪个模式中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在确定要在哪个模式中操作时确定是否满足一组接收信号条件,例如当“良好”信号条件存在并且偏好于从两个无线网络进行接收时,无线通信设备可在将第一接收器分配给第一无线网络而将第二接收器分配给第二无线网络的模式中操作,而在“低劣”信号条件存在时,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可在根据这两个无线网络的使用要求和使用优先顺序而将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两者分配给第一无线网络或第二无线网络的模式中操作。
图1示出了一种代表性的“一般性”无线网络100,其可包括由无线电链路126连接到由无线电接入网络128所提供的无线电扇区104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102。每个无线电扇区104可表示使用在所选择的频率下操作的射频信道从相关联的无线电节点108发出无线电覆盖范围的地理区域。每个无线电节点108可生成无线通信设备102可被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126连接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扇区104。在一些无线网络100中,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同时连接到多于一个无线电扇区104。无线通信设备102可连接到的所述多个无线电扇区104可从单无线电节点108发出或者可从可共享公共无线电控制器110的分开的无线电节点108发出。一组无线电节点108与相关联的无线电控制器110一起可被称为无线电接入子系统106。通常,无线电接入子系统106中的每个无线电节点108可包括一组安装在天线塔上的射频发射和接收装置,并且连接到无线电节点108的无线电控制器110可包括用于控制和处理所发射和所接收的射频信号的电子设备。无线电控制器110可管理将无线通信设备102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络128的无线电链路126的建立、保持和释放。
形成无线电扇区104中的无线电链路126的无线电资源可使用多个不同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时分、频分、码分、空分、以及它们的组合)而在多个无线通信设备102之间被共享。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连接可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102和无线电接入网络128的无线电接入子系统106中的无线电控制器110之间通信,包括对无线电资源的请求以及将无线电资源动态地分配给多个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在无需废除与无线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资源信令连接的情况下暂停将无线电资源分配给无线通信设备102。
提供与无线通信设备102的射频空中链路连接的无线电接入网络128还连接到可包括通常用于语音业务的电路交换域122和通常用于数据业务的分组交换域124的核心网络112。无线电接入网络128的无线电接入子系统106中的无线电控制器110可连接到核心网络112的电路交换域122中的电路交换中心118和核心网络112的分组交换域中的分组交换节点120两者。电路交换中心118可将电路交换业务诸如语音呼叫路由至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14。分组交换节点120可将分组交换业务诸如“无连接”组的数据包路由至公共数据网络(PDN)116。
图2示出了可包括与为图1中所示的“一般性”无线网络100所描述的那些元件相当的元件的一种代表性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多个移动站202可通过射频链路226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扇区204。每个无线电扇区204可从收发器基站(BTS)208向外辐射,所述收发器基站可连接到基站控制器(BSC)210,从而一起形成基站子系统(BSS)206。多个基站子系统206可聚集形成无线电接入网络228。不同基站子系统206中的基站控制器210可互连。基站控制器210可连接到使用多个移动交换中心(MSC)218的电路交换域222和由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220形成的分组交换域224两者,它们一起可形成无线网络200的核心网络212。如同上述一般性无线网络100,核心网络212的电路交换域222可互连到PSTN 114,而核心网络212的分组交换域224可互连到PDN 116。在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上建立连接可依赖于移动站202从BSS 206接收到指示呼入连接的寻呼。可要求移动站202在特定寻呼间隔期间监听寻呼。在没有接收到寻呼的情况下,移动站202可不知道对形成移动站202和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之间的连接的请求。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移动站202可在非连续接收(DRX)模式中操作,例如在某些时间段期间“休眠”并且在短间隔期间“唤醒”以用于监听寻呼消息。由于在“休眠”时间段期间可不需要支持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的无线电路,所以移动站202可重新配置无线电路以用于在那些时间段期间在另一无线网络上使用。在“唤醒”时间段期间,移动站202可将无线电路的一部分配置为监听寻呼消息并且还测量来自服务小区和/或相邻小区的接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站202可将无线电路的另一部分配置为保持连接到(发射和接收)另一网络或者监听和/或测量(仅接收)来自另一网络的信号,同时还在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上接收寻呼消息。
图3示出了被唯一设计为分组交换网络的一种代表性长期演进(LTE)无线网络300架构。用户设备302可通过与从演进Node B(eNodeB)310散发的无线电扇区304相关联的无线电链路326连接到演进无线电接入网络322。eNodeB 310可包括既发射和又接收基站(诸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中的BTS 208)以及基站无线电控制器(诸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中的BSC 210)的功能。LTE无线网络300的等同核心网络是包括服务网关312的演进分组核心网络320,所述服务网关将演进无线电接入网络322互连到公共数据网络(PDN)网关316,所述公用数据网络网关连接到外部互联网协议(IP)网络318。多个eNodeB 310可集合在一起以形成eUTRAN 306。eNodeB 310还可连接到可提供对用于用户设备302的连接的控制的移动管理实体(MME)314。eNodeB 310可针对至用户设备302的无线电链路326控制对无线电资源的分配。eNodeB 310可将寻呼消息传送到用户设备302,包括用于建立与用户设备302的RRC连接的寻呼消息以及从RRC空闲状态到RRC连接状态的转换。为了对应用数据分组和信令消息进行通信,可要求用户设备302处于RRC连接状态中。
图4示出了与LTE无线网络300以及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两者通信的一种无线通信设备102。(一般性术语“无线通信设备”102在下文中应用于指代移动终端、移动站、用户设备、或对可用于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的移动无线设备的其他相当的公认术语)。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可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218连接到基于电路交换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14。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可提供电路交换服务,例如用于无线通信设备102的电路交换语音连接,诸如在电路交换回退(CSFB)过程中使用的。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MSC 218可互连到LTE无线网络300的MME 314,以协调用于无线通信设备102的呼叫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可试图通过与无线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链路226建立连接,例如建立无线通信设备102和PSTN 114之间的语音连接。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可使用无线电链路226向无线通信设备102传输寻呼消息,以指示呼入语音连接的可用性。除非无线通信设备102中的接收器被调谐为在适当的寻呼间隔期间监听来自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寻呼消息,否则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在寻呼间隔期间连接到LTE无线网络300,并且可不知道用于建立移动台被呼语音连接的尝试。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每次只与一个无线网络通信(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与一个无线网络通信,同时监听和/或测量来自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网络的信号,如本文中进一步所述。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通常可被配置为与LTE无线网络300通信并且通过临时将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中的接收器从LTE无线网络300调谐至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随后将该接收器重新调谐回到LTE无线网络300而周期性地监听来自CDMA 20001x无线网络200的寻呼消息。为了从LTE无线网络300接收信令消息和/或数据分组,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使用一个接收器监听来自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寻呼消息,并且可将另一接收器保持为调谐至LTE无线网络300。
图5示出了可被包含在双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的双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接收器(TX/RX)516中的选择无线信号处理元件500。LTE信号处理芯片502可用于提供双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和LTE无线网络300之间的连接,而CDMA 2000 1x信号处理芯片504可用于提供双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和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之间的连接。每个信号处理芯片可连接到一组天线(和其他附带的无线电路),通过所述一组天线(和其他附带的无线电路)可将射频信号发射到相应无线网络以及从相应无线网络接收射频信号。LTE信号处理芯片502可连接到发射天线506和一对接收天线508/510。多个接收天线可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接收分集来改善性能,并且可基于标准化无线通信协议而被要求,例如用于支持通过MIMO传输的高数据速率。利用单独的CDMA 2000 1x信号处理芯片504,双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通过发射天线512和接收天线514利用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而同时通过单独的发射天线506和接收天线508/510利用LTE无线网络300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LTE信号处理芯片502和CDMA 2000 1x信号处理芯片504可彼此连接,以便协调与其相应的无线网络的射频信号通信。双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接收器516虽然灵活,但与紧凑的低功率单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接收器(其一个代表性实施例在图6中示出)相比可能更昂贵、消耗更多功率并且占据更多空间。
图6示出了可驻留在可单独但不同时与LTE无线网络300或与CDMA2000 1x无线网络200通信(发射和接收)的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中的一种单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接收器614。当连接到LTE无线网络300时,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使用单发射器(Tx)608和双接收器(Rx)610/612,例如用于支持接收分集、或MIMO操作、或不同频率上的载波聚合。当连接到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时,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使用例如用于接收分集的单发射器608和一个接收器(Rx 610或Rx 612)或两个接收器(Rx 610和Rx 612)。在不利信号条件下,将双接收器用于LTE无线网络300和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两者可提供更高的接收信号质量,并且因此提供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和/或更好的连接可靠性。然而,在“良好”信号条件下,可能并不需要使用两个接收器,尤其是当连接到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或监听来自CDMA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信号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接收器614可被配置为允许与第一无线网络相关联的通过第一接收器(例如Rx0610)的接收,同时还允许与第二无线网络相关联的通过第二接收器(例如Rx1612)的接收。互连块606可用于将LTE信号处理块602或CDMA 2000 1x信号处理块604分别连接到发射器608和/或接收器610/612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器。在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内,单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接收器614可被连接到可执行“较高层”功能(诸如建立用于应用程序的连接和形成待与各个无线网络通信的消息)的应用处理器(未示出),而单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接收器614可执行“较低层”功能(诸如确保携带用于应用处理器的消息的被发射和被接收的射频信号的完整性)。
图7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包括支持多个无线网络的单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芯片718的另一代表性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单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接收器芯片718可包括支持与根据不同无线通信协议操作的多个无线网络的无线通信的硬件、固件、和/或软件的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单无线电部件无线发射器/接收器718包括LTE信号处理块602和CDMA 2000 1x信号处理块604。互连块606可提供LTE信号处理块602与一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路(例如放大器、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滤波器、压控晶体振荡器(VCXO)、天线、以及可支持将数字分组转化为射频模拟波形并转化回数字分组的其他无线电路)之间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LTE信号处理块602可连接到发射器(Tx)708和第一接收器(Rx0)712,发射器(Tx)708和第一接收器(Rx0)712可成对操作用于根据LTE无线通信协议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LTE信号处理块还可连接到第二接收器(Rx1)716,第二接收器也可与发射器708和第一接收器(Rx0)712协同操作以提供双接收器能力,例如如在MIMO接收中使用的并且具有接收器分集。第一接收器712和第二接收器716可连接到可被调谐至LTE载波频率的同一VCXO(Rx0)710。LTE信号处理块602可在上文所述的“模式1”中使用发射器708和两个接收器712/716。在一些实施例中,LTE信号处理块602可支持使用载波聚合来组合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频率上传输的信息的无线通信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器(Rx1)716可连接到提供与由第一VCXO(Rx0)710提供的载波频率不同的载波频率的第二VCXO(Rx1)714。当使用载波聚合用于高数据速率的LTE无线接收时,第一载波频率和第二载波频率可处于同一频带中或处于不同频带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VCXO(Rx1)714可被调谐至用于使用“传统”无线通信协议(例如CDMA 2000 1x无线通信协议、UMTS无线通信协议、或GSM无线通信协议)的载波频率。在一个实施例中,CDMA 2000 1x信号处理块604可通过互连器606连接到第二接收器(Rx1)716,第二接收器可被调谐至单独的载波频率以用于根据CDMA 2000 1x无线通信协议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接收信号(例如经由天线704)。LTE信号处理块602可连接到发射器708和第一接收器(Rx0)712,以利用LTE无线网络300发射和接收信号,例如经由“天线0”702,而CDMA 2000 1x信号处理块604在“模式2”中从“非LTE”无线网络接收信号,例如经由“天线1”704。由于只具有一个接收器被分配用于LTE通信,所以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不能接收MIMO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从“模式1”重新配置为“模式2”时,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与LTE无线网络300通信以指示对“非MIMO”下行链路通信的偏好,例如通过在信道状态报告(CSR)中提供值为1的秩指示符(RI)值或者通过将另一信令控制消息提供到LTE无线网络300。通过使用调谐至两个独立载波射频的两个独立的接收器(Rx0 712和Rx1 716),例如并行地使用独立的VCXO(Rx0 VCXO 710和Rx1VCXO 714),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在从另一无线网络(例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监听寻呼消息或接收信号的同时保持与LTE无线网络300的连续双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CDMA 2000 1x信号处理块604可被配置用于非连续接收(DRX)模式,该非连续接收模式周期性地从“休眠”状态唤醒并解码来自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寻呼消息和/或测量来自非LTE无线网络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708和第一接收器(Rx0)712可从LTE无线网络300调谐至传统无线网络(例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以便在使用第二接收器(Rx1)716保持与LTE无线网络300的接收能力的同时提供与传统无线网络的通信(发射和接收)。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Tx)VCXO706和第一接收VCXO(Rx0)710可被调谐至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相关联的载波频率,例如以便执行电路交换回退(CSFB)过程以完成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移动台始呼语音连接。第二VCXO(Rx1)714可保持调谐(或被调谐)到与LTE无线网络300相关联的载波频率,而发射器和第一接收器(Tx 708和Rx0 712)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无线通信相关联。将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配置在这个“模式3”操作中可为无线通信设备102提供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全通信同时继续从LTE无线网络300或从其他并行无线网络接收信令消息和/或测量射频信号的能力。在一些情况下,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通信可相对较短,例如提供位置区域更新或短消息服务(SMS)通信,并且与LTE无线网络300的通信可通过相对快速地将无线通信设备102重新配置为“模式1”来恢复。在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通信期间,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继续从LTE无线网络300接收信令消息,例如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或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因为信令消息可使用发射分集而在下行链路方向上从LTE无线网络300传输并且可以不需要无线通信设备102进行接收分集或MIMO接收。在“模式3”配置中用于从LTE无线网络300接收信号的那个接收器可足以接收信令消息,该信令消息可由LTE无线网络300以接收分集被传输。无线通信设备102还可继续从LTE无线网络300接收使用不需要可用于大分组的MIMO传输的小分组来通信的层2/3信令消息(例如RRC消息)。当无线通信设备102同时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通信时,通过提供对来自LTE无线网络300的信令消息的接收,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更不太可能丢失与LTE无线网络300的连接并为无线通信设备102的用户提供改善的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LTE信号处理块602可测量通过第二接收器716(Rx1)接收的信号以确定小区(例如服务小区和/或相邻小区的)特征,从而更好地了解当与LTE无线网络300连接和通信时的性能(而不是当从不从LTE无线网络300接收信号的配置返回时(例如当发射器708和两个接收器712/716被分配给非LTE无线网络诸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时)遇到未知状况)。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可提供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移动台被呼或移动台始呼语音连接,在该语音连接期间,无线通信设备102可使LTE信号处理块602在非连续接收(DRX)模式中操作,其中在散布有“休眠”时间段的“唤醒”时间段期间间歇地接收LTE信号和/或测量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基于对信号强度、信号质量或另一组信号特征和指标的测量来确定要操作于其中的配置。当在(相对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具有“良好”信号覆盖范围的区域中操作时并响应于需要使用至少一个接收器以用于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接收信号的“失谐”事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在“模式3”配置中操作以用于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移动台始呼语音连接、位置区域更新、SMS通信、或其他发射/接收事件,同时保持第二接收器(Rx1)716与LTE无线网络300一起使用。当在(相对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具有“低劣”信号覆盖范围的区域中操作时并响应于该“失谐”事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在“模式4”配置中操作,该配置提供两个接收器712/716和发射器708以用于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进行通信。当在“低劣”信号条件下操作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选择使用接收分集以提供对微弱CDMA 2000 1x无线信号的更好接收或在存在高噪声和/或干扰等级时的更好接收。当在“良好”信号条件下操作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选择只使用单个接收器以允许当同时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通信时继续从LTE无线网络300接收无线信号。在“良好”信号条件下,当需要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接收信号而不需要将信号发射到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选择“模式2”。与LTE无线网络300的完全双向通信(除了MIMO接收)可当使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在“模式2”配置中操作时继续。在CDMA2000 1x信号处理块604在处于“模式2”中时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接收到寻呼消息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102可被重新配置为“模式3”或“模式4”,以提供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双向通信。选择是使用“模式3”还是使用“模式4”以用于无线通信设备102和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之间的通信可取决于被满足的一组信号条件,例如“良好”信号覆盖范围允许与LTE无线网络300使用第一接收器并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使用第二接收器,而“低劣”信号覆盖范围要求使用两个接收器以用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在“失谐”事件完成(例如移动台始呼或移动台被呼语音连接完成、位置区域更新或SMS通信完成)时,无线通信设备102可被重新配置回使用LTE无线网络300,例如在允许对来自LTE无线网络300的信号的完全接收(包括MIMO操作)的“模式1”配置中或者在只使用一个接收器以用于从LTE无线网络300接收信号并将另一接收器保持为用于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接收的信号的“模式2”配置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200可针对关于来自LTE无线网络300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格式的信息来监测PDCCH和/或PDSCH信道,该信息可指示MIMO下行链路传输是否正被使用,并且无线通信设备102可适当地选择操作模式。如果无线通信设备102更偏好操作于为两个不同无线网络中的每一个无线网络分配一个接收器,则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将值为1的秩指示传送到LTE无线网络300(例如使用信道状态报告消息的秩指示符部分),以指示对于不接收MIMO秩2(或更高秩)下行链路传输的偏好。在无线通信设备102当前正在接收MIMO下行链路传输(例如在秩2MIMO配置中)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在将接收器中的一个接收器切换为提供对来自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信号的接收之前将值为1的秩指示符值传送到LTE无线网络300。
图8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的一组代表性处理元件的图示800。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包括可提供与多个无线网络(例如LTE无线网络300和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通信的一组无线电路810。无线通信设备102中的无线电路810可包括具有处理器和无线电路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路模块,以根据多个无线通信协议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路模块(其也可被称为无线子系统)可包括提供根据无线通信协议(例如根据LTE无线通信协议、CDMA 2000 1x无线通信协议、或另一蜂窝无线通信协议)进行格式化的射频无线信号的信号处理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路模块可包括部件,诸如:用于实现功能性(诸如但不限于基带信号处理、物理层处理、数据链路层处理、和/或其他功能性)的处理器和/或专用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用于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数模转换器(DAC);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模数转换器(ADC);射频(RF)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放大器、混合器、滤波器、锁相环(PLL)、和/或振荡器);和/或其他部件。无线电路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被称为无线电部件。
图8的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路8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具有无线处理块,如图7中所示。无线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路810可连接到高层处理电路806,该高层处理电路806包括连接到存储器804的主机/应用处理器802。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路810具有其自身的无线控制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路810可由包含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由主机/应用处理器802控制以被配置在上文所述的四个不同操作模式中的一种操作模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路810被配置为基于与两个或更多个不同无线网络(例如LTE无线网络300和CDMA 20001x无线网络)通信的要求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无线电路810可被配置为在从一个无线网络提供单个接收器接收和同时从另一无线网络提供单个接收器接收的不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路810可基于一组信号条件(例如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或质量的测量)被配置用于不同的操作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路810可基于要执行的操作(例如发起语音连接、接收寻呼消息、提供位置更新、传输和/或接收SMS消息、接收呼入语音连接、测量服务小区、测量一个或多个相邻小区等)而被配置用于不同的操作模式。
图9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与两个不同无线网络(NW1和NW2)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102的一组射频失谐事件的图示900。无线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与第一无线网络NW1(例如LTE无线网络300)通信并且在短的时间段期间将无线通信设备102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器调谐为监听来自第二无线网络NW2(例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信号和/或将短消息或位置更新传输到第二无线网络NW2。对于短的失谐时间段,与LTE无线网络300的连接可被中断,而不丢失LTE连接,即无线通信设备102可从短的失谐事件返回以恢复与LTE无线网络300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可确定在短的失谐事件期间使用与发射器相关联的第一接收器,例如用于向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提供位置区域更新或SMS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当在短的失谐事件期间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通信时同时继续将第二接收器与LTE无线网络300一起使用。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基于在失谐事件期间要执行的动作来确定对于失谐事件期间的通信是只使用接收器还是使用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在失谐事件期间将多个接收器调谐至第二无线网络(例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例如当一组信号条件指示对来自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信号的接收可能需要接收分集时。在失谐事件期间,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基于进行的动作、接收的信号、接收的消息、或其它条件来改变接收器的使用,例如在两个不同接收器之间改变和/或从使用一个接收器改变为使用两个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将第一接收器调谐至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以监听寻呼事件,并且响应于接收到寻呼消息,可将无线通信设备重新配置为使用发射器和接收器(或多个接收器)两者建立与CDMA 20001x无线网络200的移动台被呼语音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在失谐事件之前从LTE无线网络300接收指示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上的呼入语音连接的消息,并且无线通信设备102可调谐一个或多个接收器和发射器以在失谐事件期间建立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连接。与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的语音连接可被表示为图9中所示的“长的”失谐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可基于CDMA2000 1x无线网络的一组测量信号指标(例如可指示无线通信设备102是在“良好”信号覆盖范围的区域操作还是在“低劣”信号覆盖范围的区域操作的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的测量)来确定在失谐事件期间用于语音连接的接收器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基于比较一个或多个接收信号指标与一个或多个阈值来确定在失谐事件期间是使用一个接收器还是多个接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LTE无线网络300使用多个接收器重新配置为LTE无线网络300使用单个接收器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102可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信令消息向LTE无线网络300提供更偏好通过仅一个接收器来接收通信(例如相比于MIMO传输而言更偏好下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使用在失谐事件之前提供给LTE无线网络300的信道状态报告消息中的秩指示符来传送该偏好。
图10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将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102中的无线电路配置为同时从两个无线网络接收信号的代表性实施例的流程图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无线网络根据长期演进(LTE)无线通信协议操作,例如LTE无线网络300,而第二无线网络根据“传统”第三代(3G)无线通信协议操作,例如CDMA 2000 1x无线网络200。在第一步骤1002中,无线通信设备102使用第一射频信令链和第二射频信令链建立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射频信令链和第二射频信令链至少包括图8中所示并且如上文所述的无线电路810、或者图7中所示并且如上文所述的一组接收器(Rx0,Rx1)712/716及相关联的压控晶体振荡器(VCXO)710/714。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信令链还可被称为无线通信设备102中的无线电路的接收器、接收信令链、或接收部分。在步骤1004中,无线通信设备102检测射频失谐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失谐事件对应于一个时间段,在该时间段期间,无线通信设备102在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唤醒”周期期间被重新配置为从第二无线网络监听信号(例如寻呼消息)或测量信号(例如用于小区选择/重新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失谐事件与建立连接相关联,其中针对与第二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始呼或移动台被呼语音连接建立连接。在步骤1006中,移动无线设备102确定针对与第二无线网络的连接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是否被满足。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信号质量、接收信号强度、或一个或多个其他接收信号指标超过一组阈值时,这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当这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时,无线通信设备102将仅一个射频信令链重新配置为连接到第二无线网络。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至少部分地基于在失谐事件期间是否需要发射器来选择重新配置哪个射频信令链。例如,当在失谐事件期间需要将至少一个信令消息或数据消息传输到第二无线网络时,与发射器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射频信令链可被重新配置用于在失谐事件期间与第二无线网络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射频信令链与发射器相关联,而第二射频信令链不与无线通信设备102的发射器相关联。在一个实施例中,满足这组接收信号条件指示“良好”信号覆盖范围(例如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阈值),并且无线通信设备102能够以仅仅一个接收器就可靠地从第二无线网络接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不满足这组接收信号条件指示“低劣”信号覆盖范围(例如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落到阈值之下),并且为了可靠地从第二无线网络接收信号,无线通信设备102可能需要由多个接收器所提供的接收分集。在步骤1010中,当针对与第二无线网络的连接的这组接收信号条件未被满足时,无线通信设备102将第一射频信令链和第二射频信令链两者重新配置为与第二无线网络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02根据失谐事件期间与第一无线网络或第二无线网络的通信的要求来配置发射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确定将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组射频信令链中的一个射频信令链与一组无线网络中的哪个无线网络相关联,这个确定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该无线网络的通信的要求、针对该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和/或这组无线网络中无线网络之间的通信的优先顺序。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组无线网络包括根据LTE无线通信协议操作的第一无线网络和根据传统3G无线通信协议操作的第二无线网络,第一无线网络只提供分组交换连接,而第二无线网络至少提供电路交换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无线网络为第一无线网络的CSFB过程提供语音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二无线网络的连接优先于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
上文中在本章节中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代表性应用。提供这些实例仅是为了添加上下文并有助于理解所述实施例。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实践所述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所述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熟知的处理步骤。其他应用也是可能的,使得以下实例不应视为是限制性的。
在所提供的详细描述中参考了形成所述描述的一部分的附图,在附图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特定实施例。虽然这些实施例描述得足够详细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述实施例,但应当理解,这些实例不是限制性的;使得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在不脱离所述实施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改变。
软件、硬件、或软件或硬件的组合可实现所述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所述实施例也可被编码为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代码。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是可存储随后能被计算机系统读取的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DVD、磁带和光学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分布在网络耦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使得计算机程序代码以分布式方式被存储和执行。
可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来使用所述实施例的各方面、实施例、具体实施或特征。在上述描述中,为了进行解释,使用了特定的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为了实践所述实施例并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因此,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它们并非旨在是穷举性的或将实施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根据上述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形式是可能的。
所述实施例的优点很多。不同的方面、实施例或具体实施可实现以下优点中的一者或多者。根据书面说明书,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本发明的所有此类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易于想到多种修改和更改,因此不应将实施例限制于如说明和描述的确切构造和操作。因此,所有适当的修改形式和等同形式均可被视为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配置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无线电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使用第一射频信令链和第二射频信令链根据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
检测射频失谐事件;
在针对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根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将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和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中的仅一者重新配置至第二无线网络;以及
在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未被满足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将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和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两者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射频失谐事件包括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获取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上的连接的移动台被呼寻呼指示;并且还包括:
将发射器重新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射频失谐事件包括获取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连接的移动台始呼指示;并且还包括:
将发射器重新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射频失谐事件包括:
检测非连续接收(DRX)唤醒时间段,在所述DRX唤醒时间段期间监听来自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寻呼消息、测量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接收的信号、或执行无线电接入技术间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阈值时,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失谐事件要求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提供至少一个传输的情况下,将与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并且保持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的配置以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接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根据长期演进(LTE)或高级长期演进(LTE-A)无线通信协议操作,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根据传统第三代(3G)无线通信协议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失谐事件不要求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提供至少一个传输的情况下,将不与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并且保持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的配置以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接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失谐事件期间接收到移动台被呼寻呼消息:
将不与所述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一无线网络;
将与所述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以及
将所述发射器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在所述失谐事件之前将包括值为1的秩指示符值的信道状态报告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
1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和第一无线网络之间以及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和第二无线网络之间建立和释放连接;
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可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将信号发射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以及根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将信号发射到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第一接收器,所述第一接收器与所述发射器相关联并且可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或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接收信号;以及
第二接收器,所述第二接收器不与所述发射器相关联并且可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或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使用所述发射器、所述第一接收器和所述第二接收器来建立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
检测用于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通信的失谐事件;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失谐事件并且当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时,在所述失谐事件期间将所述第一接收器和所述第二接收器中的仅一者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当所述失谐事件要求将至少一个信令消息或数据消息传输到所述第二无线网络并且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时,将与所述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一接收器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当所述失谐事件不要求将至少一个信令消息或数据消息传输到所述第二无线网络并且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失谐事件时,并且当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时,将不与所述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二接收器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失谐事件并且当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未被满足时,在所述失谐事件期间将所述第一接收器和所述第二接收器两者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根据长期演进(LTE)无线通信协议操作,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根据传统第三代(3G)无线通信协议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获取待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建立的移动台被呼语音连接的指示来检测用于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通信的所述失谐事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获取用于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通信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唤醒时间段的指示来检测用于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通信的所述失谐事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当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测量超过阈值时,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
19.一种被编码为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用于配置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无线电路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用于使用发射器、第二接收器以及与所述发射器相关联的第一接收器来建立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用于当针对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时在失谐事件期间将所述第二接收器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并且保持所述第一接收器和所述发射器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及
用于当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未被满足时在所述失谐事件期间将所述第一接收器和所述第二接收器两者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失谐事件之前将包括值为1的秩指示的信道状态报告传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根据长期演进(LTE)无线通信协议操作,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根据第三代(3G)无线通信协议操作。
21.一种用于配置单无线电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无线电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使用第一射频信令链和第二射频信令链根据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连接的装置;
用于检测射频失谐事件的装置;
用于在针对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根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将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和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中的仅一者重新配置至第二无线网络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未被满足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将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和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两者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检测所述射频失谐事件的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上的连接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获取移动台被呼寻呼指示的装置;并且还包括:
用于将发射器重新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通信的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检测所述射频失谐事件的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获取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连接的移动台始呼指示的装置;并且还包括:
用于将发射器重新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通信的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检测所述射频失谐事件的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检测非连续接收(DRX)唤醒时间段的装置,在所述DRX唤醒时间段期间监听来自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寻呼消息、测量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接收的信号、或执行无线电接入技术间测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阈值时,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在所述失谐事件要求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提供至少一个传输的情况下,用于将与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装置,以及用于保持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的配置以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接收信号的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根据长期演进(LTE)或高级长期演进(LTE-A)无线通信协议操作,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根据传统第三代(3G)无线通信协议操作。
28.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失谐事件不要求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提供至少一个传输的情况下,用于将不与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装置,以及用于保持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的配置以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接收信号的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失谐事件期间接收到移动台被呼寻呼消息而用于以下操作的装置:
将不与所述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二射频信令链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一无线网络;
将与所述发射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射频信令链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以及
将所述发射器重新配置至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30.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一组接收信号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在所述失谐事件之前将包括值为1的秩指示符值的信道状态报告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装置。
CN201380050196.9A 2012-09-26 2013-09-25 用于在srlte设备中同时接收lte和1x的方法 Active CN104685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05761P 2012-09-26 2012-09-26
US61/705,761 2012-09-26
PCT/US2013/061767 WO2014052501A1 (en) 2012-09-26 2013-09-25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receiving lte and 1x in srlte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5961A true CN104685961A (zh) 2015-06-03
CN104685961B CN104685961B (zh) 2019-03-29

Family

ID=50338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0196.9A Active CN104685961B (zh) 2012-09-26 2013-09-25 用于在srlte设备中同时接收lte和1x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8811421B2 (zh)
JP (1) JP6122500B2 (zh)
CN (1) CN104685961B (zh)
DE (1) DE112013004736B4 (zh)
TW (2) TWI520545B (zh)
WO (1) WO201405250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3216A (zh) * 2015-11-19 2018-07-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进无线接入技术间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13718A (zh) * 2016-12-30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09982332A (zh) * 2016-03-10 2019-07-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谱带调和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1275B2 (en) 2004-04-02 2022-09-20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313739B2 (en) 2012-10-23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 power wake up signal and operations for WLAN
US10194346B2 (en) 2012-11-26 2019-01-29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1190947B2 (en) * 2014-04-16 2021-11-3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9351250B2 (en) 2013-01-31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w power wake up signal and operations for WLAN
US10164698B2 (en) 2013-03-12 2018-12-25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KR102060661B1 (ko) * 2013-07-19 2020-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디바이스
US9642153B2 (en) 2013-10-09 2017-05-02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one radio module to listen to paging signals without break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the other radio module operating in the connected mod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US9930560B2 (en) * 2013-10-23 2018-03-2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managing a broadband connection using a narrowband connection
US9848408B2 (en) * 2013-11-12 2017-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active rank index management in SLTE enabled modem to achieve higher throughput
US20150155891A1 (en) * 2013-12-03 2015-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mode wwan and wlan transceiver systems and methods
US9504085B2 (en) * 2014-03-04 2016-11-22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one radio module to listen to paging signals without break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the other radio module operating in the connected mod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US9288721B2 (en) 2014-03-05 2016-03-15 Apple Inc. Using a frequency error estimate of a firs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for a second RAT
US9344930B2 (en) * 2014-04-01 2016-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WCDMA to GSM tune away pattern
US9131429B1 (en) 2014-06-30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e-away blocking during a VoLTE call on DSDS mobile device
US9402280B2 (en) * 2014-07-21 2016-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er only tune away in multi-SIM devices
US9485696B2 (en) * 2014-07-23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networks in active mode
KR20160050448A (ko) 2014-10-29 2016-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가입자 식별 모듈을 활용한 모바일 통신
US10356839B2 (en) * 2014-11-04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powe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with a second receiver
KR20160062579A (ko) 2014-11-25 2016-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기반 네트워크에서의 영상 통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6095078A1 (en) * 2014-12-15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active connections over single radio user equipment
KR20160073171A (ko) 2014-12-16 2016-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9603180B2 (en) * 2015-02-18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une-away i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565687B2 (en) * 2015-03-19 2017-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quality metric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999794B2 (en) * 2015-04-10 2021-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UE power saving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EP3284302B1 (en) * 2015-04-13 2019-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reducing serving cell interruption due to prose operation
US9504011B1 (en) 2015-05-19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improved single radio long term evolution (SRLTE) mobile termination (MT) call success rate for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MSC)-sub paging scenarios
CN104981005A (zh) * 2015-06-19 2015-10-1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功耗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536870B2 (en) 2015-06-23 2020-0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handling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signaling and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US20170034723A1 (en) * 2015-07-30 2017-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une Away During An Ongoing Voice Call
US10531167B2 (en) * 2016-07-06 2020-01-07 RPH Engineering, LLC Electronic monitoring,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ssembly
US10009080B2 (en) * 2016-10-14 2018-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s
RU2724635C1 (ru) * 2016-12-19 2020-06-25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опорных кварцевых генераторов для приемопередатчик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US10368306B2 (en) * 2017-02-17 2019-07-30 Mediatek Inc. Communicat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10187131B2 (en) 2017-06-09 2019-01-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rank an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 determinations for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with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US10405368B2 (en) * 2017-09-22 2019-09-03 T-Mobile Usa, Inc. Cellular dual connectivity setup
JP2021512513A (ja) * 2017-11-24 2021-05-13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デュアル登録の端末装置の無線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KR102427401B1 (ko) * 2018-01-16 2022-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약전계 환경에서 콜 연속성을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112425252A (zh) 2018-07-17 2021-0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具有en-dc能力的用户设备中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US11889395B2 (en) * 2018-12-28 2024-01-30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Vehicle communication via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5039A3 (en) * 2006-11-02 2008-09-12 Qualcomm Inc Adaptable antenna system
CN101795151A (zh) * 2010-04-01 2010-08-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分集接收方法和分集接收终端
CN102484821A (zh) * 2009-04-13 2012-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的不同无线接入技术间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8010A (en) 1997-05-08 2000-10-24 Motorola, Inc.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529785B2 (ja) * 2005-04-26 2010-08-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無線通信装置
US8462647B2 (en) 2009-07-28 2013-06-1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frequency hypothesis testing with full synch acquisition in an E-UTRA/LTE UE receiver
US8401123B2 (en) * 2009-07-28 2013-03-1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in multiple frequency hypothesis testing in an E-UTRA/LTE UE receiver
US8761817B2 (en) * 2009-09-22 2014-06-2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delivery architecture in hybrid LTE/CDMA/GSM networks
US8688163B2 (en) * 2009-12-30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accumulative power control and minimum/maximum transmit power in LTE systems
KR20120013114A (ko) 2010-08-04 2012-02-14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사용자 단말의 망 취득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사용자 단말
KR101689609B1 (ko) 2010-08-10 2016-1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듀얼 모드 단말기에서 호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838108B2 (en) 2010-08-31 2014-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optimi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2K idle handoff and C2K-LTE reselection
JP5572527B2 (ja) * 2010-11-09 2014-08-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処理装置及び通信処理方法
KR20120085635A (ko) * 2011-01-24 2012-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듀얼 모드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를 위한 제어 방법
US8725145B2 (en) 2011-01-25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requests of non-communication time period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84287B2 (en) * 2012-02-08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domain camping with a single radio UE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408221B2 (en) * 2012-04-13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ow to perform operations after communication suspend based on information before the suspend
US8682283B2 (en) * 2012-06-09 2014-03-25 Apple Inc. Adjusting connection states of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US20130337850A1 (en) * 2012-06-18 2013-12-19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ower consumption in a cellular device with enhanced idle mode signal reduction using dual standby
US9363694B2 (en) * 2012-06-29 2016-06-07 Apple Inc. Determining connection states of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5039A3 (en) * 2006-11-02 2008-09-12 Qualcomm Inc Adaptable antenna system
CN102484821A (zh) * 2009-04-13 2012-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的不同无线接入技术间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95151A (zh) * 2010-04-01 2010-08-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分集接收方法和分集接收终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3216A (zh) * 2015-11-19 2018-07-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进无线接入技术间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93216B (zh) * 2015-11-19 2020-10-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进无线接入技术间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82332A (zh) * 2016-03-10 2019-07-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谱带调和
CN109982332B (zh) * 2016-03-10 2023-03-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谱带调和
CN108513718A (zh) * 2016-12-30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08513718B (zh) * 2016-12-30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00448A1 (en) 2016-04-07
TW201613326A (en) 2016-04-01
DE112013004736T5 (de) 2015-07-02
CN104685961B (zh) 2019-03-29
JP2015537410A (ja) 2015-12-24
US8811421B2 (en) 2014-08-19
WO2014052501A1 (en) 2014-04-03
TW201419812A (zh) 2014-05-16
JP6122500B2 (ja) 2017-04-26
TWI520545B (zh) 2016-02-01
US9125240B2 (en) 2015-09-01
DE112013004736B4 (de) 2018-07-12
US20140355505A1 (en) 2014-12-04
US9426839B2 (en) 2016-08-23
US20140086209A1 (en) 2014-03-27
TWI587677B (zh) 2017-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5961A (zh) 用于在srlte设备中同时接收lte和1x的方法
JP7309003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適応帯域幅利用方法及び装置
US9743452B2 (en) Adaptive reception of LTE in a single radio wireless device
US20190380159A1 (en) Ue-to-network relay initiation and configuration
US85888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scheduling for network controlled D2D communications
US10511988B2 (en) Receiving path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multiple receiving paths and multiple SIMs
US20140120916A1 (en) Handover of a Device with Coexisting Radios
WO2017048311A1 (en) Beam interpolation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WO2018085568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ove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based sidelink system
KR10240284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태를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3530064B1 (en)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imultaneous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operation
CN103518330A (zh)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器
US1146389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easurement oper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09729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03983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测量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WO2024035488A1 (en) Ue on-demand measurement for network energy saving
WO2022207356A1 (en) Adjusting communication gaps related to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s
CN115942338A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589619A (zh) 多播业务传输模式的转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114181A (zh) 双用户识别模块双待机设备中使用多个活动用户识别模块的通信
CN116601994A (zh) 配置测量目的的方法、装置
WO2018056983A1 (en) Blockage detection for ap 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