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3370B -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3370B
CN104683370B CN201310610711.6A CN201310610711A CN104683370B CN 104683370 B CN104683370 B CN 104683370B CN 201310610711 A CN201310610711 A CN 201310610711A CN 104683370 B CN104683370 B CN 104683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user
event
subject events
gen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107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3370A (zh
Inventor
梁柱
黄晓军
李勤学
王珊珊
孙立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107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8337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9621 priority patent/WO2015078251A1/en
Priority to US15/100,259 priority patent/US1012267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683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3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0Multimedia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容聚合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根据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并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主题事件时,将所述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采用本发明,可将用户参与同一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进行聚合,更好地展现同一话题下产生的用户生成内容。

Description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UGC:全称为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意思,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现有社交网络与好友动态相关内容推送的主要是通过Timeline时光轴方案,即用户在社交网络上产生的所有生成内容都通知到一套好友动态系统,好友动态系统会同时维护该用户发起的主题事件列表以及该用户所有好友产生的主题事件列表,并且在用户的主题事件以及用户之前在其好友的主题事件中参与的动态内容发生变更时(被其他用户回复、引用等操作)通知到该用户,但是对于用户参与的主题事件的其他更新(例如别的用户参与产生的动态内容)则不会通知到用户,导致现有社交产品向用户用户推送的动态内容是零散的,即使针对同一主题事件的讨论也并不连贯,没有沉淀所有同话题事件的位置、发挥平台的沉淀价值;阅读有间断,对用户的理解和互动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可将用户参与同一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进行聚合,更好地展现同一话题下产生的用户生成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容聚合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并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
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主题事件时,将所述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容聚合服务器,包括:
内容请求接口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
内容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并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并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
主题事件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主题事件时,将所述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容管理客户端,包括:
内容生成提交模块,用于向内容聚合服务器提交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以使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并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
主题事件浏览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发送的主题事件以及该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容聚合系统,所述内容聚合系统至少包括内容聚合服务器和内容管理客户端,其中:
所述内容管理客户端用于向内容聚合服务器提交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
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并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以及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主题事件时,将所述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保存用户生成内容,并在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主题事件作为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在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用户生成内容作为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可将用户参与同一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进行聚合,更好地展现同一话题下产生的用户生成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内容聚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提交内容生成请求的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事件属性中关联事件的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容聚合方法中浏览聚合事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展现聚合事件的界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聚合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管理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聚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容聚合方法可以实现在向用户提供事件管理服务的内容聚合服务器中,例如可以为即时通信服务器、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服务器等,用户可以使用预先注册的用户账号通过包括即时通讯终端、SNS客户端等在内的内容管理客户端与内容聚合服务器进行通信从而获取事件管理服务,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主题事件可以为用户根据客户端提供的主题事件创建菜单编辑生成的具有特定主题的事件内容,例如包括生日、聚会一类的互动事件;运动、听音乐一类的个人事件;旅行、减肥一类的持续性事件等,而本实施例提及的用户生成内容为用户参与上述主题事件生成的内容,其本身不具有主题,而是作为其参与的主题事件的附加动态内容,如评论、跟帖、互动等动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内容聚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内容聚合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用户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
具体实现中,用户可以通过内容管理客户端如图2所示的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提交内容生成请求,并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与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内容生成请求可以携带用户通过图2所示的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提交的自定义内容,例如包括文字内容“今天好海森呀~”或下方添加的图片,图片添加栏下方的即为用户指定当前事件的参与事件入口栏,用户可以在该入口栏通过添加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如名称、链接等,也可以通过在浏览所述主题事件时选择“参与”功能从而自动跳转至图2所示的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则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自动添加所述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如图2左侧的主题事件为“小丸子的生日(12条动态)”,或右侧的主题事件为“参与减肥事件减肥的第2天”,所述事件标识信息至少可以包括可以唯一标识对应事件的事件标识,如一个系统分配的事件编码Identity,还可以包括事件名称、类型信息等,进而还可以包括创建该事件的用户标识,以便在后续显示某事件时能够迅速读取参与这个事件的用户信息。进而可选的还可以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选择在内容生成请求中添加用户当前所在位置信息,用户也可以在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选择将该事件同时分享到其他事件管理平台,例如微博、人人网、朋友网或开心网等现有的社交平台。
S102,根据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并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
具体实现中,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内容生成请求,保存用户生成内容,包括在数据库中生成用户生成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并对用户提交的事件内容进行处理,并根据内容生成请求将用户在内容管理客户端中指定的主题事件作为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添加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如图3所示的事件属性结构中,左侧的事件中第一栏动态1为用户生成内容的事件标识,第二栏的事件ID即可保存用户指定的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即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
同时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在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用户生成内容作为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具体可以为在主题事件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添加用户生成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例如图3所示,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为主题事件维护动态内容列表,其中保存参与该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本实施例中即在保存用户生成内容后可以将生成得到的用户生成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添加进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列表中,例如图3中的,动态1指定了所属的主题事件为事件A,则动态1的属性中存储事件A的事件标识信息,事件A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也会添加动态1的内容标识信息。当动态2参与事件A时,则在动态2中存储事件A的事件标识信息,事件A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也会添加动态2的内容标识信息,从而相互关联的用户生成内容和主题事件同步保存了对方的事件/内容标识信息。
S103,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主题事件时,将所述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具体实现中,所述目标用户可以S101中的所述用户,也可以为其他用户,当目标用户主动浏览该主题事件或因满足预设推送条件时,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确定向目标用户推送所述主题事件,这时可以将该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一起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实现了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动态内容进行聚合。其中事件A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的内容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各个动态内容的创建者的用户标识,以便于用户在浏览事件A的Timeline时迅速读取参与这个事件的用户列表。
例如主题事件为“小丸子的生日”,则浏览效果可以如图5所示的右侧的聚合事件界面,Rock创建的动态内容“今天好海森呀~”属于主题事件“小丸子的生日”,该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列表中保存了“今天好海森呀~”事件的内容标识信息,从而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将“小丸子的生日”事件及其所有关联的动态内容返给用户,进而在动态内容列表中的内容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各个动态内容的创建者的用户标识,从而可以在图中显示所有参与了该主题事件的用户信息。
在图1描述的内容聚合方法中,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保存用户生成内容,并在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主题事件作为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在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用户生成内容作为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可将用户参与同一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进行聚合,更好地展现同一话题下产生的用户生成内容,方便用户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有利于事件探讨的连贯性,并提升交流的互动性。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内容聚合方法中浏览聚合事件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浏览聚合事件方法可以包括:
S401,确定向目标用户推送的用户生成内容。
具体的,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可以是该目标用户预先生成的,也可以是其他用户通过回复、引用、参与等方式与该目标用户创建的主题事件或另一个用户生成内容发生关联,进而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在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时确定向目标用户推送该用户生成内容。
S402,获取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
具体实现中,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根据图3所示的动态1的属性中保存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找到该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
S403,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所述用户生成内容时,将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具体的,用户接收到内容聚合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生成内容及其参与的主题事件后,可以将该主题事件的多个动态内容进行聚合显示,浏览效果可以如图5所示的左侧的聚合事件界面,内容聚合服务器确认向用户发送的用户生成内容为用户Rock创建的动态内容“今天好海森呀~”,其内容包括文字“今天好海森呀~”和其下方的图片,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获取到的事件标识信息,获取该用户生成内容所参与的主题事件,本实施例中的主题事件为“小丸子的生日(12条动态)”,从而可以向用户返回用户生成内容以及该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用户通过如图5所示的聚合事件界面显示内容聚合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内容聚合服务器通过向用户返回用户生成内容和该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以便于用户针对用户生成内容及其参与的主题事件进行实时地交流与评论,有一定的传播价值和聚合价值,保证了内容的沉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内容聚合服务器的结构图,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为即时通信服务器、SNS服务器等。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容聚合服务器至少可以包括内容请求接口模块610、内容创建模块620以及关联内容聚合模块630,其中
内容请求接口模块610,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
具体实现中,内容请求接口模块610可以通过内容管理客户端如图2所示的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获取内容生成请求,并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与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内容请求接口模块610获取所述用户提交的针对用户生成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内容生成请求可以携带用户通过图2所示的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提交的自定义事件内容,例如包括文字内容“今天好海森呀~”或下方添加的图片,图片添加栏下方的即为用户指定当前事件的参与事件入口栏,用户可以在该入口栏通过添加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如名称、链接等,也可以通过在浏览所述主题事件时选择“参与”功能从而自动跳转至图2所示的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则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自动添加所述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如图2左侧的主题事件为“小丸子的生日(12条动态)”,或右侧的主题事件为“参与减肥事件减肥的第2天”,所述事件标识信息至少可以包括可以唯一标识对应事件的事件标识,如一个系统分配的事件编码Identity,还可以包括事件名称、类型信息等,进而还可以包括创建该事件的用户标识,以便在后续显示某事件时能够迅速读取参与这个事件的用户信息。进而可选的还可以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选择在内容生成请求中添加用户所在位置信息,用户也可以在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选择将该事件同时分享到其他事件管理平台,例如微博、人人网、朋友网或开心网等。
内容创建模块620,用于根据内容请求接口模块610获取到的内容生成请求保存用户生成内容,在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主题事件作为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并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
具体实现中,内容创建模块620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内容生成请求,保存用户生成内容,包括在数据库中生成用户生成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并对用户提交的事件内容进行处理,并根据内容生成请求将用户在内容管理客户端中指定的主题事件作为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添加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如图3所示的事件属性结构中,左侧的事件中第一栏动态1为用户生成内容的事件标识,第二栏的事件ID即可保存用户指定的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即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
同时内容创建模块620可以在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用户生成内容作为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具体可以为在主题事件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添加用户生成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例如图3所示,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为主题事件维护动态内容列表,其中保存参与该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本实施例中即在保存用户生成内容后可以将生成得到的用户生成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添加进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列表中,例如图3中的,动态1指定了所属的主题事件为事件A,则动态1的属性中存储事件A的事件标识信息,事件A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也会添加动态1的内容标识信息。当动态2参与事件A时,则在动态2中存储事件A的事件标识信息,事件A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也会添加动态2的内容标识信息,从而相互关联的用户生成内容和主题事件同步保存了对方的事件/内容标识信息。
主题事件发送模块630,用于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主题事件时,将所述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具体实现中,所述目标用户可以所述内容请求接口模块610接收到的内容生成请求的提交用户,也可以为其他用户,当目标用户主动浏览该主题事件或因满足预设推送条件时,主题事件发送模块630可以确定向目标用户推送所述主题事件,这时可以将该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一起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实现了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动态内容进行聚合。其中事件A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的内容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各个动态内容的创建者的用户标识,以便于用户在浏览事件A的Timeline时迅速读取参与这个事件的用户列表。
例如主题事件为“小丸子的生日”,则浏览效果可以如图5所示的右侧的聚合事件界面,Rock创建的动态内容“今天好海森呀~”属于主题事件“小丸子的生日”,该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列表中保存了“今天好海森呀~”事件的内容标识信息,从而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将“小丸子的生日”事件及其所有关联的动态内容返给用户,进而在动态内容列表中的内容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各个动态内容的创建者的用户标识,从而可以在图中显示所有参与了该主题事件的用户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动态内容发送模块640,用于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所述用户生成内容时,将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具体实现中,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可以是该目标用户预先生成的,也可以是其他用户通过回复、引用、参与等方式与该目标用户创建的主题事件或另一个用户生成内容发生关联,进而动态内容发送模块640可以在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时确定向目标用户推送该用户生成内容。动态内容发送模块640可以根据图3所示的动态1的属性中保存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找到该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
用户接收到内容聚合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生成内容及其参与的主题事件后,可以将该主题事件的多个动态内容进行聚合显示,浏览效果可以如图5所示的左侧的聚合事件界面,内容聚合服务器确认向用户发送的用户生成内容为用户Rock创建的动态内容“今天好海森呀~”,其内容包括文字“今天好海森呀~”和其下方的图片,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获取到的事件标识信息,获取该用户生成内容所参与的主题事件,本实施例中的主题事件为“小丸子的生日(12条动态)”,从而可以向用户返回用户生成内容以及该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用户通过如图5所示的聚合事件界面显示内容聚合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内容管理客户端的结构图,所述内容管理客户端可以包括即时通讯终端、SNS客户端或万维网使用的网页浏览器等。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容管理客户端至少可以包括:
内容生成提交模块710,用于向内容聚合服务器提交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以使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并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其中所述内容生成请求可以携带内容生成提交模块710通过图2所示的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提交的自定义事件内容,例如包括文字内容“今天好海森呀~”或下方添加的图片,图片添加栏下方的即为用户指定当前事件的参与事件入口栏,内容生成提交模块710可以通过用户在该入口栏通过添加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如名称、链接等,也可以通过在浏览所述主题事件时选择“参与”功能从而自动跳转至图2所示的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则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自动添加所述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如图2左侧的主题事件为“小丸子的生日(12条动态)”,或右侧的主题事件为“参与减肥事件减肥的第2天”,所述事件标识信息至少可以包括可以唯一标识对应事件的事件标识,如一个系统分配的事件编码Identity,还可以包括事件名称、类型信息等,进而还可以包括创建该事件的用户标识,以便在后续显示某事件时能够迅速读取参与这个事件的用户信息。进而可选的还可以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选择在内容生成请求中添加用户所在位置信息,内容生成提交模块710也可以在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中选择将该事件同时分享到其他事件管理平台,例如微博、人人网、朋友网或开心网等。
主题事件浏览模块720,用于接收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发送的主题事件以及该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
例如主题事件为“小丸子的生日”,则浏览效果可以如图5所示的右侧的聚合事件界面,Rock创建的动态内容“今天好海森呀~”属于主题事件“小丸子的生日”,该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列表中保存了“今天好海森呀~”事件的内容标识信息,从而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将“小丸子的生日”事件及其所有关联的动态内容返给用户,进而在动态内容列表中的内容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各个动态内容的创建者的用户标识,从而可以在图中显示所有参与了该主题事件的用户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容管理客户端还可以包括:
动态内容浏览模块730,用于接收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发送的用户生成内容以及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
动态内容浏览模块730接收到内容聚合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生成内容及其参与的主题事件后,可以将该主题事件的多个动态内容进行聚合显示,浏览效果可以如图5所示的左侧的聚合事件界面,内容聚合服务器确认向用户发送的用户生成内容为用户Rock创建的动态内容“今天好海森呀~”,其内容包括文字“今天好海森呀~”和其下方的图片,内容聚合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获取到的事件标识信息,获取该用户生成内容所参与的主题事件,本实施例中的主题事件为“小丸子的生日(12条动态)”,从而可以向用户返回用户生成内容以及该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用户通过如图5所示的聚合事件界面显示内容聚合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内容聚合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容聚合系统至少可以包括内容管理客户端810和内容聚合服务器820,其中
内容管理客户端810,用于向事件管理服务820提交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指定的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
内容聚合服务器820,用于根据内容管理客户端810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并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
在图8描述的内容聚合系统中,内容管理客户端810向事件管理服务820提交内容生成请求,内容聚合服务器820根据该内容生成请求保存用户生成内容,并在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在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用户生成内容作为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可将用户创建的用户生成内容及其参与的主题事件中的其他动态内容进行聚合,更好地展现同一话题下产生的各种内容,方便用户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有利于事件探讨的连贯性,并提升交流的互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内容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在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提交的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在参与事件入口栏添加的指定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所述事件标识信息包括唯一标识对应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
根据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并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
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主题事件时,将所述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进行聚合后一起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所述用户生成内容时,将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包括:
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标识信息包括创建该用户生成内容的用户标识。
5.一种内容聚合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包括:
内容请求接口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在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提交的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在参与事件入口栏添加的指定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所述事件标识信息包括唯一标识对应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
内容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并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并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
主题事件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主题事件时,将所述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进行聚合后一起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容聚合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态内容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所述用户生成内容时,将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容聚合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创建模块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包括:
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的关联事件列表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内容标识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容聚合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标识信息包括创建该用户生成内容的用户标识。
9.一种内容管理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管理客户端包括:
内容生成提交模块,用于向内容聚合服务器提交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在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提交的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在参与事件入口栏添加的指定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所述事件标识信息包括唯一标识对应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以使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并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以及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
主题事件浏览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发送的主题事件以及该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容管理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管理客户端还包括:
动态内容浏览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发送的用户生成内容以及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
11.一种内容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聚合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容聚合服务器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内容管理客户端,其中:
所述内容管理客户端用于向内容聚合服务器提交内容生成请求,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中携带用户在用户生成内容编辑界面提交的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在参与事件入口栏添加的指定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参与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信息,所述事件标识信息包括唯一标识对应主题事件的事件标识;
所述内容聚合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内容生成请求保存所述用户生成内容,在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中添加所述主题事件作为所述用户生成内容的参与事件,并在所述主题事件的属性中添加所述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所述主题事件的动态内容,以及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主题事件时,将所述主题事件的所有动态内容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CN201310610711.6A 2013-11-27 2013-11-27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Active CN104683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10711.6A CN104683370B (zh) 2013-11-27 2013-11-27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PCT/CN2014/089621 WO2015078251A1 (en) 2013-11-27 2014-10-28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ggregating user generated content
US15/100,259 US10122673B2 (en) 2013-11-27 2014-10-28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ggregating user generated cont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10711.6A CN104683370B (zh) 2013-11-27 2013-11-27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370A CN104683370A (zh) 2015-06-03
CN104683370B true CN104683370B (zh) 2019-08-23

Family

ID=5319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10711.6A Active CN104683370B (zh) 2013-11-27 2013-11-27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2673B2 (zh)
CN (1) CN104683370B (zh)
WO (1) WO20150782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5029B1 (ko) * 2014-03-28 2020-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데이터 공유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6682000A (zh) * 2015-11-06 2017-05-17 深圳新创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7885634B (zh) * 2016-09-29 2020-06-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监控中异常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888477B (zh) * 2016-09-30 2020-11-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生成内容传播、发布方法和装置
US10389678B2 (en) * 2017-02-27 2019-08-20 Facebook, Inc. Notification framework for smart objects
CN110598103B (zh) * 2019-09-06 2021-08-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52032B (zh) * 2022-04-28 2024-05-28 北京赤子城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多用户服务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397A (zh) * 2006-01-16 2007-07-2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网格环境下事件驱动的动态服务组合方法
CN101902490A (zh) * 2009-05-27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应用动态信息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3188281A (zh) * 2011-12-27 2013-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站更新回复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4435B2 (en) * 2009-08-17 2016-12-06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System for targeting specific users to discussion threads
US8626768B2 (en) * 2010-01-06 2014-01-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ed discovery aggreg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subject area discussions
EP2747014A1 (en) * 2011-02-23 2014-06-25 Bottlenose, Inc. Adaptive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identifying popular topics from messages
CN103116589A (zh) * 2011-11-17 2013-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推荐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397A (zh) * 2006-01-16 2007-07-2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网格环境下事件驱动的动态服务组合方法
CN101902490A (zh) * 2009-05-27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应用动态信息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3188281A (zh) * 2011-12-27 2013-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站更新回复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370A (zh) 2015-06-03
WO2015078251A1 (en) 2015-06-04
US20170005976A1 (en) 2017-01-05
US10122673B2 (en)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3370B (zh)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CN107508742B (zh) 一种社交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ooti et al. The emergence of convention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Lilleker et al. Towards a more participatory style of election campaigning: The impact of Web 2.0 on the UK 2010 general election
CN104239385B (zh) 用于推断主题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和系统
US20140214992A1 (en) Online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social search and structured communications among social networks
US20130212192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posting messages about future events to users of a social network, computer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thereof
CN101551892A (zh) 一种城市生活信息平台及实现方法
US20220224663A1 (en)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4113572B (zh) 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布方法、系统和前端装置
CN103034706A (zh) 一种基于信息网络的视频推荐列表的产生装置及方法
Zhang et al. Mobile social big data: Wechat moments dataset, network applic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US9509787B2 (en) User status displaying method, and server
KR101783431B1 (ko) 크라우드 펀딩 시스템을 통해 엔터테인먼트 관련 펀딩 정보 및 컨설팅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CN104917631B (zh) 预测发起、参与及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61852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croblog messages
CN103841154B (zh) 网络媒介信息发布方法、系统和客户端
JP2015522879A (ja) オフラインメッセージを提供するサービス装置、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WO2022233157A1 (zh) 基于音乐社交应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Lee et al. Judging you by the company you keep: dating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KR102347071B1 (ko) 익명 기반 프로필을 통하여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인터페이스를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47366A (zh) 微博名单传播的实现方法、终端及系统
JP2006330798A (ja) ユーザ間承認による情報コミュニティ形成方法
US8862717B2 (en) Management of online content in a network
CN105681155A (zh) 即时通讯中的用户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