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77311B - 方向控制装置、套管运送装置及方法和同心度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方向控制装置、套管运送装置及方法和同心度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77311B
CN104677311B CN201410686216.8A CN201410686216A CN104677311B CN 104677311 B CN104677311 B CN 104677311B CN 201410686216 A CN201410686216 A CN 201410686216A CN 104677311 B CN104677311 B CN 104677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leeve pipe
mouth
described sleeve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862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77311A (zh
Inventor
小林贤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77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7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77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73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迅速地使工件朝向规定方向的方向控制装置、套管运送装置及方法和同心度测定装置。方向控制装置(20)具备:方向判定部(29),其判定套管(F)的方向,所述套管(F)具有前端部(F2)和后端部(F3);和套管移动部(26),其利用保持部(26a)来保持套管(F),并且根据方向判定部(29)的判定结果而使套管(F)向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中的一方移动。保持部(26a)以沿着上下方向(L1)的方式形成。

Description

方向控制装置、套管运送装置及方法和同心度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向控制装置、套管运送装置、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和套管运送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采用套管作为用于一边将光纤的芯线端面的位置对准一边将光纤彼此连接起来的部件。套管是沿着其中心轴而形成有贯通孔的圆筒状部件,其在光纤的芯线贯穿插入于贯通孔内的状态下被安装于例如光连接器部件。因此,为了一边将芯线端面的位置准确地对准一边将光纤彼此连接起来,以高等级要求套管的内径与外径的同心度。
该同心度通常被定义为对象圆(例如,实际测定出的圆形状)的中心相对于基准圆(データム円)的中心的误差(位置偏差)的大小。该点在日本工业标准(JIS)的JIS标准编号(B0021)中也有相同的定义。
因此,通常在制造多个套管后对各套管进行同心度的测定,并按照作为产品的好坏判断及加工精度进行分类划分(等级划分)。特别是,套管的同心度是影响光纤的光学特性、并且确定作为光纤连接器的性能的要素。因此,对套管按同心度的精度高的等级来要求。此外,套管的同心度的测定作为特别重要的作业。
以往,作为测定套管的内径的装置,已知有一种内径测定装置,该内径测定装置具备:图像测定部,其利用摄像单元拍摄工件(套管)的一端,并根据该图像数据来测定工件的内径;空气测定部,其从工件的另一端提供压缩空气,检测出其背压变化,从而测定工件的内径;和判定部,其将图像测定部的内径测定值和空气测定部的内径测定值进行比较,在两者相等的情况下将各内径测定值作为真正的内径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能够不受内径形状的影响而始终进行稳定的准确的测定。
另外,为了测定同心度,需要取得拍摄有套管的摄像图像。具体而言,从端面侧拍摄套管而取得贯通孔的摄像图像,根据拍摄有贯通孔的摄像图像来进行同心度的测定。
这里,根据套管的种类,有的端面的形状在两侧不同,有时根据其形状而有这样的变化:从一端侧拍摄更好、或者从另一端侧拍摄更好。因此,在该情况下,要求在使套管朝向规定方向的状态下将套管运送到测定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7327号公报
在以往技术中,利用判定部判定被运送的工件是否朝向规定方向,对于未朝向规定方向的工件,将其从返回口送回储料器中而再次运送到判定部。然而,当再次在判定部中工件未朝向规定方向的情况下,再次将工件从返回口送回到储料器,并第三次运送到判定部。即,连续不断地重复上述工序直至工件朝向规定方向为止,因此在需要时间来进行用于使工件朝向规定方向的处理这方面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迅速地使工件朝向规定方向的方向控制装置、套管运送装置、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和套管运送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向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具备:方向判定部,其判定工件的方向,所述工件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和工件移动部,其利用保持部来保持所述工件,并且根据所述方向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而使所述工件向第一送出口和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移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备工件移动部,所述工件移动部根据方向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而使工件向第一送出口和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移动,因此能够对应于工件的朝向而从第一送出口和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将工件运出。因此,能够迅速地使工件朝向规定方向进行运送。
此外,本发明的方向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以沿着铅垂上下方向的方式形成。
根据本发明,工件能够利用自重而进入到保持部内。因此,能够迅速地使保持部保持工件。
此外,本发明的方向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出口和所述第二送出口配置成沿着所述工件移动部的移动方向排列,所述保持部在所述工件移动部移动前设置在所述第一送出口与所述第二送出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由于保持部在工件移动部移动前设置在第一送出口与第二送出口之间,因此,能够以最短距离在第一送出口与第二送出口之间移动,从第一送出口和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中将工件运出。因此,能够迅速地将朝向规定方向的工件运出。
此外,本发明的套管运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方向控制装置,所述工件是套管,所述套管运送装置将所述套管从第一地点运送到第二地点。
根据本发明,能够迅速地将套管朝向规定方向从第一地点运送到第二地点。
此外,本发明的套管运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地点与第二地点之间的运送路径设置有等待机构,所述等待机构使运送中的所述套管等待,所述等待机构具有限制壁,所述限制壁将所述运送路径闭塞来限制所述套管的移动,所述限制壁在规定的时机将所述运送路径打开,解除对所述套管的移动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等待机构具有限制壁,所述限制壁将运送路径闭塞来限制套管的移动,限制壁在规定的时机将运送路径打开,解除对套管的移动的限制,因此,能够在设定的时机将套管运送到下一工序。因此,能够容易处理之后的套管,并能够例如高精度地对套管进行摄像等。
此外,本发明的套管运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等待机构具备:容纳部,其容纳等待中的所述套管,并且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限制壁而相对移动,利用所述限制壁对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套管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出口进行开闭;和推出部件,其设置在比所述容纳部靠所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将所述套管从所述容纳部中推出,在利用所述限制壁与所述容纳部的相对移动而使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出口打开后,所述推出部件将所述套管从所述容纳部中推出,从而解除对所述套管的移动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等待机构具备:容纳部,其利用限制壁而使容纳部的下游侧的出口开闭;和推出部件,其设置在比容纳部靠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将套管从容纳部中推出,因此能够利用推出部件而将套管向容纳部外推出并运送到下一工序。此时,在将套管暂时容纳在容纳部中后,利用推出部件而将套管推出并放置到下一工序,从而与将被运送的套管直接放置到下一工序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套管在下一工序中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例如高精度地对套管进行拍摄等。
此外,本发明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的套管运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备上述的套管运送装置,因此能够提供能够迅速地测定套管的同心度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套管运送方法利用上述的套管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方向判定工序,判定所述套管的朝向;和套管移动工序,利用所述工件移动部的所述保持部来保持所述套管,并且根据所述方向判定工序的判定结果而使所述套管向所述第一送出口和所述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起到与上述的套管运送装置同样的作用效果。即,能够迅速地将套管朝向规定方向从第一地点运送到第二地点。
此外,本发明的套管运送程序的特征在于,使上述的套管运送装置的计算机执行如下工序:方向判定工序,判定所述套管的朝向;和套管移动工序,利用所述工件移动部的所述保持部来保持所述套管,并且根据所述方向判定工序的判定结果而使所述套管向所述第一送出口和所述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移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套管运送装置的计算机执行方向判定工序和套管移动工序,因此能够迅速地将套管朝向规定方向从第一地点运送到第二地点。
此外,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记录有上述本发明的套管运送程序。
根据本发明,通过相对于例如套管运送装置的计算机进行安装等,从而能够迅速地将套管朝向规定方向从第一地点运送到第二地点。特别是能够适宜对应程序的流通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备工件移动部,所述工件移动部根据方向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而使工件向第一送出口和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移动,因此能够对应于工件的朝向而从第一送出口和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将工件运出。因此,能够迅速地使工件朝向规定方向进行运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图,并且是整体的简略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包括套管的中心轴在内的剖视图。
图4是观察套管供给装置的收容体的内部的图。
图5是支承台的立体图。
图6是方向控制装置的放大图。
图7是沿着图6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8是判定套管的端部的方向时的原理说明图。
图9是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图示了工件移动部向前方滑动移动的状态。
图10是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图示了工件移动部向后方滑动移动的状态。
图11是等待机构的立体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11中的B-B线的剖视图的说明图。
图13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等待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标号说明
1 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
3 套管运送装置
20 方向控制装置
24 第一送出口
25 第二送出口
26 套管移动部(工件移动部)
26a 保持部
29 方向判定部
80 等待机构
82 容纳部
84 限制壁
86 推出部件
200 运送路径
F 套管(工件)
F2 前端部
F3 后端部
P1 起点(第一地点)
P2 终点(第二地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图,并且是整体的简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1是如下的装置:将多个套管F(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工件”)逐根地进行拍摄,根据该摄像图像来进行套管F的同心度的测定,并且根据测定结果一边按品质等级来进行分类一边收纳到收纳盒40中。
图2是图1所示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1具备:套管供给装置2;具备方向控制装置20的套管运送装置3;套管摄像装置4;套管回收装置5;和对各装置综合地进行控制的控制部7。各装置设置于基座6,所述基座6被载置于未图示的地面等水平面上。
首先,对套管F简单地进行说明。
图3是包括套管F的中心轴C在内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套管F形成为圆筒状,其具有贯通孔F1,未图示的光纤的芯线沿着中心轴C而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F1。套管F的一侧(图3中的右侧)的端部呈从另一侧朝向一侧(从图3中的左侧朝向右侧)而逐渐缩径的锥状。下面,将套管F的形成为锥状的一侧的端部称为前端部F2,将与前端部F2相反的另一侧的端部称为后端部F3。此外,贯通孔F1在套管F的后端部F3处形成为随着朝向后端部F3的端面而逐渐扩径的锥状截面。套管摄像装置4从后端部F3的端面侧拍摄套管F,取得摄像图像。
接下来,对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1的各构成品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套管供给装置2、套管摄像装置4和套管回收装置5顺次地简单进行说明,然后,对套管运送装置3和控制部7进行说明。
另外,下面,如图2所示,设与载置有基座6的水平面垂直的铅垂上下方向为上下方向L1,设在水平面上彼此正交的方向为前后方向L2和左右方向L3。此外,在前后方向L2中,将后述的收容体10的开口方向(箭头FW方向)作为前方,将其相反方向(箭头BA方向)作为后方。
套管供给装置2是如下的装置:具备收容体10,所述收容体10收容多个套管F,从收容体10中将套管F逐根地送出。
收容体10形成为上方开口的有底筒状,被从基座6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立起的支柱部11支承。此时,收容体10相对于基座6的上表面而向前方侧倾斜,该倾斜角度能够调整成任意的角度。
图4是观察套管供给装置2的收容体10的内部的图。
能够绕收容体10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旋转板12以与收容体10的底壁部10a重叠的状态配设在收容体10的内部。
旋转板12是受到来自未图示的驱动源的旋转力而沿着从正面观察时为顺时针的方向旋转的部件,形成为外周缘部与收容体10的周壁部10b滑动接触或接近的程度的直径。此外,在图示的示例中,旋转板12以厚度随着朝向外周缘部而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为上表面逐渐倾斜的锥状截面。
在旋转板12的外周缘部形成有收纳凹部12a,使收容在收容体10的内部的多个套管F中的一根放入到该收纳凹部12a中进行收纳,并且使所收纳的套管F随着旋转板12的旋转而沿着周向移动。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收纳凹部12a沿着旋转板12的周向空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由此,收容体10利用旋转板12的旋转使套管F连续不断地向朝前方倾斜的收容体10的底壁部10a的最上点侧移动。
此外,在收容体10形成有排出口13,所述排出口13使利用旋转板12的旋转而移动到最上点来的套管F排出到收容体10的外部。由此,套管供给装置2通过收容体10的排出口13而从收容体10将套管F逐根地送出。
如图1所示,在排出口13连接有排出管14,所述排出管14构成套管F的运送路径200。套管F通过排出管14而被逐根地送出。即,排出口13成为被套管运送装置3运送的套管F的运送路径200的起点P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地点”)。另外,起点P1成为套管F的运送方向的最上游侧。
套管摄像装置4具备:摄像单元50,其对套管F进行拍摄;支承台51,其以使套管F的中心轴C与摄像单元50的光轴O一致的状态对套管F进行支承;和发光体单元52,其在光轴O上隔着支承台51而配置在摄像单元50的相反侧,所述发光体单元52沿着光轴O对套管F照射照明光。
如图2所示,摄像单元50具备:长尺寸的镜头筒55,其沿着前后方向L2配置,镜头前端部55a朝向前方侧;和摄像元件56,其配设在镜头筒55的基端部。
在镜头筒55的内部内置有未图示的多个透镜等。镜头筒55的光轴O与前后方向L2一致。此外,镜头筒55利用多个光学系统而使从镜头前端部55a拍摄的被摄体的像成像于摄像元件56。
摄像单元50经镜头筒55而利用摄像元件56对支承台51上的套管F进行拍摄。
摄像元件56是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性金属氧化膜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根据来自控制部7的指示而对套管F进行拍摄,并且将摄像图像输出到控制部7。
镜头筒55被镜头保持部件60保持,从而配置在向上方与基座6分离的状态。
镜头保持部件60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板状的保持台62,其隔着防振台61而载置在基座6的上表面;垂壁块64,其直立地设置在该保持台62上;和保持块65,其安装于该垂壁块64的上端部,对镜头筒55进行保持。
防振台61是例如具备规定的硬度和衰减性能的橡胶板,在基座6与保持台62之间配置有多个防振台61。保持块65具备:从上表面观察呈C形状的固定块66,其安装于垂壁块64的上端部;和按压块67,其以在与固定块66之间将镜头筒55夹紧的方式对镜头筒55进行保持。
固定块66位于与镜头筒55相同的高度,前后方向L2的中间部安装于垂壁块64。该固定块66的前后方向L2的两端部朝向镜头筒55侧而弯折,在其端面形成有与镜头筒55的外径对应的半圆状的凹部。
按压块67分别相对于固定块66的两端部的端面装卸自如。在按压块67的相对于固定块66的安装面形成有与镜头筒55的外径对应的半圆状的凹部。通过例如螺纹安装等而将按压块67安装于固定块66,从而利用固定块66和按压块67来夹持镜头筒55。
支承台51经由直立地设置于保持台62上的底座块70而配置在镜头前端部55a的前方侧。
图5是支承台51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利用沿着前后方向L2空开一定间隙地对置的第一支承台51A和第二支承台51B而构成支承台51。第一支承台51A和第二支承台51B分别是形成为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L2一致的板状的部件,第一支承台51A位于镜头前端部55a(参照图2)侧,第二支承台51B位于第一支承台51A的前方侧。
第一支承台51A和第二支承台51B的上端缘分别被调整成位于相同高度,分别具有V字状的槽部75。套管F被第一支承台51A和第二支承台51B支承。另外,作为槽部75的形状,不限于V字状,也可以与套管F的形状对应地为半圆形状等。
套管F以被收纳在一对槽部75内的状态架设于一对槽部75,从而被第一支承台51A和第二支承台51B支承。由此,套管F被支承成使中心轴C与前后方向L2一致的状态。
此外,如图1所示,第一支承台51A和第二支承台51B的高度被调整成,使得镜头筒55的光轴O与支承台51上的套管F的中心轴C一致。
如图1所示,发光体单元52内置有照射照明光的光源58,配置在比第二支承台51B更靠前方侧的位置。发光体单元52能够使从光源58发出的照明光朝向支承台51侧照射。此时,发光体单元52的高度被调整成与光轴O相同高度,沿着光轴O而对支承台51侧照射照明光。
光源58不特别地限定,优选为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此外,作为照明光,优选为平行光,例如激光等较为适合。
此外,如图2所示,套管摄像装置4具备环形带单元120,所述环形带单元120一边将被支承于支承台51上的套管F按压在与支承台51之间一边使该套管F绕光轴O旋转。
环形带单元120具备:旋转带121,其使套管F旋转;上下移动板124,其上安装有使旋转带121旋转的驱动带轮122、第一从动带轮123a和第二从动带轮123b,能够上下移动;和上下移动用缸125,其使上下移动板124在规定的行程的范围内上下移动,以使旋转带121从上方压靠于支承台51上的套管F。
旋转带121是例如环状的环形带,利用规定的张力而架设在驱动带轮122、第一从动带轮123a和第二从动带轮123b上,被安装于上下移动板124。
驱动带轮122隔着支承台51而设置于左右方向L3的支柱部11侧,经由驱动马达130而安装于上下移动板124,通过驱动马达130而被驱动。驱动马达130被后述的控制部7控制驱动和转速。
第一从动带轮123a和第二从动带轮123b隔着支承台51而在与驱动带轮122相反的一侧设置成沿着上下方向L1排列。
上下移动板124安装于上下移动用缸125。
上下移动用缸125例如是气缸,设置在上下移动板124的后表面侧。在上下移动用缸125连结有未图示的空气管。上下移动用缸125通过空气管而从未图示的空气源被提供空气,或者通过空气管而从上下移动用缸125的内部排出空气,从而使上下移动板124上下移动。由此,环形带单元120能够使旋转带121从上方压靠于支承台51上的套管F、或者使旋转带121向上方退避而离开套管F。
套管回收装置5具备:回收滑槽41;五个收纳盒40(40A~40E);和盒移动机构42,其使这五个收纳盒40移动。
套管回收装置5是如下的装置:将利用后述的套管运送装置3的运送用臂160从支承台51运送来的套管F回收,并且使其收纳在例如五个收纳盒40中的某一个收纳盒40中。
回收滑槽41沿着左右方向L3配置,并且配置成相对于基座6的上表面倾斜的状态。具体而言,以回收滑槽41的回收端部41a位于比排出端部41b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此时,回收滑槽41的回收端部41a配置成位于套管运送装置3的运送路径200的终点P2(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地点”)。由此,回收滑槽41利用回收端部41a将通过运送用臂160而运送来的套管F回收后,利用倾斜以使套管F滑动到排出端部41b的方式进行运送。另外,终点P2成为套管F的运送路径200的最下游侧。
如图1所示,收纳盒40是例如上方开口的箱型的容器,在比回收滑槽41靠下方处沿着例如前后方向L2排列地设置(参照图2)。
另外,在图示的示例中,顺次地排列设置有:第一收纳盒40A(40),其收纳品质最优异的A等级的套管F;第二收纳盒40B(40),其收纳品质次于A等级的品质优异的B等级的套管F;第三收纳盒40C(40),其收纳品质次于B等级的品质优异的C等级的套管F;第四收纳盒40D(40),其收纳品质次于C等级的品质优异的D等级的套管F;和第五收纳盒40E(40),其收纳品质次于D等级的品质优异的E等级的套管F。
多个收纳盒40分别安装于沿着导轨43移动的移动体44上。
导轨43固定于基座6的上表面,沿着前后方向L2而延伸。移动体44能够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沿着导轨43在前后方向L2上往复移动。驱动机构根据来自控制部7的指示而使移动体44适当地沿着前后方向L2移动,使某一个收纳盒40配置在回收滑槽41的排出端部41b的正下方。由此,套管回收装置5将彼此相同品质的套管F收纳在各收纳盒40A~40E中。另外,导轨43、移动体44和驱动机构作为盒移动机构42而发挥作用。
(套管运送装置)
套管运送装置3是用于将从作为运送路径200的起点P1的收容体10的排出口13被送出来的套管F朝向相同方向、并运送到作为终点P2的回收滑槽41的回收端部41a的装置,其主要具备:方向控制装置20;汇合块17;等待机构80;供套管F通过的运送管(前述的排出管14、第一运送管201、第二运送管202和第三运送管203);和运送用臂160。
(方向控制装置)
图6是方向控制装置20的放大图。
图7是沿着图6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示了通过方向判定部29而进行套管F的方向判定的状态。
如图6所示,方向控制装置20具备壳体部21、套管移动部26(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工件移动部”)、方向判定部29、第一缸31和第二缸32。
壳体部21是块状的部件,其经由支承板15而安装于支柱部11。
在壳体部21上,在左右方向L3上的与支柱部11相反侧的侧面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L2延伸的槽部22。
如图7所示,在壳体部21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送入口23。此外,在送入口23的前方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第一送出口24。此外,在送入口23的后方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第二送出口25。送入口23、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各自的内径大于套管F的外径。因此,套管F能够贯穿插入送入口23、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
此外,在槽部22的下表面28,在与送入口23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大于套管F的贯通孔F1并小于套管F的外形的透孔28a。
套管移动部26是沿着前后方向L2延伸的棱柱状的部件,其配置在槽部22内。套管移动部26设置成能够利用后述的第一缸31和第二缸32(均参照图6)而沿着前后方向L2在槽部22内滑动移动。
套管移动部26具有保持部26a,所述保持部26a用于保持套管F。保持部26a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L1,在套管移动部26移动前,保持部26a是前后方向L2上的第一送出口24与第二送出口25的中间部,并且配置在与送入口23对应的位置。保持部26a的内径大于套管F的外径,能够将套管F收纳在保持部26a内。
保持部26a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L1。因此,从送入口23被导入的套管F利用自重而进入到保持部26a内,并且在套管F的前端部F2或后端部F3与槽部22的下表面28抵接的状态下被保持部26a保持。
图8是判定套管F的端部的方向时的原理说明图,图8(a)是判定前端部F2时的原理说明图,图8(b)是判定后端部F3时的原理说明图。
如图8(a)和图8(b)所示,方向判定部29具备光量传感器29a,所述光量传感器29a朝向套管F的端部(前端部F2或后端部F3)而照射检测光K1,并且检测来自端部的反射光K2的光量。如图7所示,在套管移动部26移动前、并且保持部26a位于前后方向L2的第一送出口24与第二送出口25的中间部时进行基于光量传感器29a的套管F的端部的方向判定。下面,将套管移动部26移动前的保持部26a的位置、即进行套管F的端部的方向判定的位置称为判定位置。
如图8(a)所示,在判定位置处,在从光量传感器29a向套管F的前端部F2照射检测光K1的情况下,由于前端部F2形成为锥状,因此无法高效地反射检测光K1。相对于此,如图8(b)所示,在判定位置处,在从光量传感器29a向套管F的后端部F3照射检测光K1的情况下,由于后端部F3的平坦面多于前端部F2,因此能够高效地反射检测光K1。这样,在前端部F2和后端部F3处反射光K2的光量不同。因此,通过光量传感器29a将反射光K2的光量和基准的光量进行比较,从而方向判定部29能够判定是套管F的前端部F2与槽部22的下表面28(参照图7)抵接的方向(下面,称为“顺方向”)、还是套管F的后端部F3与槽部22的下表面28(参照图7)抵接的方向(下面,称为“逆方向”)。
如图6所示,第一缸31例如是气缸,位于套管移动部26的后方。第一缸31位于壳体部21的后方,并且安装于能够沿着前后方向L2移动的安装板33。第一缸31的可动部经由连结部件34而与套管移动部26的后端连接。第一缸31从未图示的空气源被提供空气,从而可动部可动而使套管移动部26向前方滑动移动。
此外,第二缸32与第一缸31同样地例如是气缸,其被安装于支承板15。第二缸32的可动部与安装板33连接。第二缸32从未图示的空气源被提供空气,从而可动部可动,使套管移动部26连同安装板33和第一缸31一起向后方滑动移动。
图9是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图示了套管移动部26向前方滑动移动的状态。
如图9所示,在方向判定部29的方向判定的结果是套管F的方向是逆方向的情况下,第一缸31(参照图6)使套管移动部26向前方滑动移动,使保持部26a内的套管F从测定位置移动到与第一送出口24对应的位置。由此,套管F能够以前端部F2朝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状态从第一送出口24被排出。
图10是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图示了套管移动部26向后方滑动移动的状态。
如图10所示,在方向判定部29的方向判定的结果是套管F的方向是顺方向的情况下,第二缸32(参照图6)使套管移动部26向后方滑动移动,使保持部26a内的套管F从测定位置移动到与第二送出口25对应的位置。由此,套管F能够以前端部F2朝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状态从第二送出口25被排出。
这样,套管移动部26利用保持部26a而对套管F进行保持,并利用第一缸31和第二缸32而根据方向判定部29的判定结果来使套管F移动到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中的一方。因此,套管F始终以前端部F2朝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状态被运送。
如图1所示,汇合块17具备:向上方开口的第一导入口17a和第二导入口17b;以及向下方开口的排出口17c。
第一导入口17a、第二导入口17b和排出口17c在汇合块17的内部彼此连通。
从方向控制装置20的第一送出口24运出的套管F通过后述的第一运送管201而被导入到第一导入口17a。
从方向控制装置20的第二送出口25运出的套管F通过后述的第二运送管202而被导入到第二导入口17b。
从第一导入口17a或第二导入口17b导入的套管F从排出口17c通过汇合块17的内部而被排出。
图11是等待机构80的立体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11中的B-B线的剖视图的说明图,图12(a)图示了限制套管F移动的状态,图12(b)图示了将套管F移动的限制解除的状态。
如图1所示,等待机构80设置在起点P1与终点P2之间的运送路径200上、并且在汇合块17与运送用臂160能够接收套管F的接收部161之间,为了在规定的时机将套管F提供到接收部161,使套管F等待。
如图12所示,等待机构80具有容纳部82、限制壁84和推出部件86。
容纳部82是以沿着前后方向L2的方式设置有贯通孔82a的块状的部件,能够利用未图示的气缸、马达等沿着上下方向L1而移动。在贯通孔82a内能够容纳从汇合块17排出的套管F。
限制壁84在比容纳部82靠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处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容纳部82而沿着上下方向L1相对移动,对容纳部82的贯通孔82a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出口进行开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限制壁84被固定的状态下容纳部82沿着上下方向L1而移动,从而容纳部82的贯通孔82a能够通过限制壁84开闭。如图12(a)所示,在容纳部82位于上方而接收从汇合块17(参照图11)排出的套管F时,限制壁84闭塞贯通孔82a的出口而限制套管F的移动。此外,如图12(b)所示,在容纳部82向下方移动而将套管F排出到接收部161(参照图1)时,限制壁84将贯通孔82a的出口打开而将套管F移动的限制解除。
推出部件86在比容纳部82靠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处设置成沿着前后方向L2而延伸、并且能够利用例如气缸87(参照图11)而沿着前后方向L2移动。
在利用容纳部82向下方的移动而使贯通孔82a的出口被打开后,推出部件86以沿着前后方向L2的方式从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从图12(b)中的左侧到右侧)滑动移动。进而,通过前端86a与套管F的后端部F3抵接而将套管F从容纳部82中推出,从而推出部件86将套管F移动的限制解除。
如图1所示,运送路径200具备:排出管14,其将收容体10的排出口13和方向控制装置20的送入口23连通;第一运送管201,其将方向控制装置20的第一送出口24和汇合块17的第一导入口17a连通;第二运送管202,其将方向控制装置20的第二送出口25和汇合块17的第二导入口17b连通;和第三运送管203,其将汇合块17的排出口17c和等待机构80的容纳部82的贯通孔82a连通。
在构成运送路径200的排出管14、第一运送管201、第二运送管202和第三运送管203的内部,利用例如未图示的气泵的送风或抽吸而使空气从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通。由此,套管F能够在运送路径200中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运送用臂160是沿着左右方向L3而延伸的长尺寸的臂,其将从等待机构80接收套管F的接收部161、支承台51和作为运送路径200的终点P2的回收滑槽41的回收端部41a连结起来。在运送用臂160上,在与接收部16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对套管F进行保持的未图示的第一保持部,并且在与支承台5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对套管F进行保持的未图示的第二保持部。
套管F在利用方向控制装置20而成为前端部F2朝向下游侧的状态后被运送到接收部161,然后利用运送用臂160而从接收部161被运送到支承台51,并且从支承台51被运送到作为运送路径200的终点P2的回收滑槽41的回收端部41a。这样,套管F以前端部F2朝向下游侧的状态从方向控制装置20的第一送出口24或第二送出口25被运送到支承台51。因此,在套管F被支承在支承台51上时,成为前端部F2始终朝向发光体单元52侧、后端部F3始终朝向摄像单元50侧的状态,因此能够从同一方向对多个套管F进行拍摄来测定同心度。
如图2所示,控制部7除了具有例如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各种接口等以外,还具有记录介质7a,CPU适当地执行被记录于记录介质中的各种程序,从而综合地控制上述各装置,进行套管F的运送及同心度的测定、分类作业等。
特别地,对于套管运送装置3,作为控制部7的动作的一个示例,通过例如CPU读出并执行被存储于记录介质7a中的套管运送程序,从而执行后述的本发明的方向判定工序、套管移动工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套管运送程序是用于执行如下工序的程序:在将套管F从作为运送路径200的起点P1的收容体10的排出口13运送到作为运送路径200的终点P2的回收滑槽41的回收端部41a时,通过方向控制装置20判定套管F的方向,根据判定结果而将套管F从方向控制装置20的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中的一方排出,以套管F的前端部F2朝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式一致地对套管F进行运送。该套管运送程序被记录在能够进行计算机读取的上述记录介质7a中。
另外,“能够进行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是例如软盘、光磁盘、C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可移动介质,经驱动装置(例如CD-ROM驱动装置等)、接口(例如USB接口等)而被读入。
此外,“能够进行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不限于上述可移动介质,也可以是内置于计算机系统(指包括OS(操作系统)及外围设备等硬件在内的系统)中的硬盘等存储部。
并且,“能够进行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还包括如下介质:如经互联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而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这样在短时刻内动态地对程序进行保持的介质、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刻保持程序的介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7具备品质判别部7b,所述品质判别部7b根据从摄像元件56送来的套管F的摄像图像来测定同心度,并且根据测定结果来将套管F的品质判别成A等级至E等级这五个等级。并且,控制部7对套管回收装置5进行控制,使得与判别出的品质等级相应的收纳盒40位于回收滑槽41的正下方。由此,套管F被收纳到与品质等级对应的收纳盒40内。
(作用)
接下来,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下面,对被收容到收容体10的内部的套管F按品质等级被分类并被收纳到与品质等级相应的收纳盒40内为止的整个流程进行说明,特别地对与方向控制装置20相关联的作用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下面说明中的各部件的标号,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请参照图1至图10。
首先,作业人员将多个套管F放入到收容体10的内部,为了防尘将未图示的盖体盖在收容体10上。此时,被放入的多个套管F以偏置于相对于基座6的上表面倾斜的收容体10的最下点侧的状态集合,其中的一根套管F被收纳在收纳凹部12a内。
然后,作业人员使控制部7动作。由此,控制部7根据被记录于记录介质7a中的各种程序来开始各装置的动作。
控制部7使套管供给装置2的收容体10的旋转板12旋转。由此,套管F被收纳到收纳凹部12a内而朝向上方移动。
然后,套管F通过排出口13而以纵向姿势顺次地被送出到排出管14。
然后,套管F通过排出管14而向下方移动,通过方向控制装置20的送入口23而被导入到套管移动部26的保持部26a中。此时,保持部26a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L1,因此套管F利用自重而进入到保持部26a内。套管F在保持部26a内被保持成前端部F2或后端部F3与壳体部21的槽部22的下表面28抵接的状态。另外,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套管F被保持成前端部F2与下表面28抵接的状态。
然后,控制部7利用方向控制装置20的方向判定部29而进行对套管F的朝向进行判定的方向判定工序。
在方向判定工序中,通过光量传感器29a而朝向套管F的端部照射检测光K1,并且检测来自端部的反射光K2的光量。进而,方向判定部29根据该反射光K2的光量来判定套管F的方向是顺方向还是逆方向。
然后,控制部7进行套管移动工序。
在套管移动工序中,利用套管移动部26的保持部26a来对套管F进行保持,并且根据方向判定工序的判定结果而使套管F移动到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中的一方。
在方向判定工序的套管F的方向判定的结果为套管F的方向是反方向的情况下,使套管移动部26向前方滑动移动,使保持部26a内的套管F从测定位置移动到向上方开口的第一送出口24(参照图9)。由此,套管F以前端部F2朝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状态从第一送出口24被排出。然后,套管F通过第一运送管201而从汇合块17的第一导入口17a被导入到汇合块17内。
此外,在方向判定工序的套管F的方向判定的结果为套管F的方向是顺方向的情况下,使套管移动部26向后方滑动移动,使保持部26a内的套管F从测定位置移动到向下方开口的第二送出口25(参照图10)。由此,套管F以前端部F2朝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状态从第二送出口25被排出。然后,套管F通过第二运送管202而从汇合块17的第二导入口17b被导入到汇合块17内。
然后,被导入到汇合块17内的套管F从汇合块17的排出口17c被排出后,通过第三运送管203而被导入到形成于等待机构80的容纳部82的贯通孔82a内。这里,容纳部82的贯通孔82a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出口被限制壁84闭塞。因此,如图12(a)所示,运送路径200被等待机构80的限制壁84闭塞,套管F被限制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然后,如图12(b)所示,等待机构80的容纳部82在套管F容纳在贯通孔82a内的状态下在规定的时机向下方移动。由此,容纳部82和限制壁84沿着上下方向L1相对移动,贯通孔82a的出口被打开。另外,“规定的时机”是指例如比容纳部82内的套管F先被运送的套管F被套管摄像装置4拍摄的期间的所希望的时机。
然后,配置在比容纳部82靠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推出部件86朝向前方而滑动移动。此时,推出部件86的前端86a与套管F的后端部F3抵接。由此,套管F从容纳部82的贯通孔82a被推出而被提供到接收部161。
然后,套管F被运送用臂160的第一保持部运送到支承台51,并被架设于支承台51A、51B的槽部75内。由此,从接收部161到支承台51的套管F的供给完毕。
当朝向支承台51的套管F的运送完毕后,运送用臂160向接收部161侧移动并在原位置暂且等待。由此,运送用臂160的第二保持部成为再次回到接收部161的状态,准备进行下一个另外的套管F的供给。另外,关于第二保持部,成为在比支承台51A、51B的槽部75靠下方处等待的状态。
当套管F被放置于支承台51上后,套管摄像装置4开始套管F的拍摄来取得摄像图像。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从发光体单元52照射照明光,并且利用摄像单元50来取得多张套管F的摄像图像。
接着,当套管F的拍摄完毕后,通过摄像单元50而取得的摄像图像被输出到控制部7。
控制部7的品质判别部7b根据送来的摄像图像来测定同心度,并根据测定结果而将套管F的品质等级分类成A等级至E等级这五个等级。
控制部7将回收滑槽41控制成,回收滑槽41的排出端部41b位于与分类的品质等级对应的收纳盒40的正上方。由此,若例如套管F的品质等级是C等级的情况下,控制部7能够将回收滑槽41放置成这样:回收滑槽41的排出端部41b位于C等级用的第三收纳盒40C(40)的正上方。
此外,套管运送装置3将在一个套管F之后被测定同心度的另外的套管F提供到接收部161。由此,接收部161成为对在一个套管F之后被测定同心度的另外的套管F进行保持的状态。另外,另外的套管F从被等待机构80限制移动的状态在规定的时机(例如,进行一个套管F的拍摄期间的所希望的时机)被移动到接收部161。
接着,当套管F的拍摄完毕后,运送用臂160上升而利用第二保持部接收支承台51上的一个套管F,并且利用第一保持部接收被保持于接收部161的另外的套管F。并且,运送用臂160沿着左右方向L3而移动,使被第二保持部保持的一个套管位于回收滑槽41的回收端部41a的上方,并且使被第一保持部保持的另外的套管F位于支承台51的上方。
接着,运送用臂160下降,从而将一个套管F(即同心度测定完毕的套管F)交付于回收滑槽41,并且将另外的套管F(即在一个套管F后进行同心度测定的套管F)以收纳于支承台51A、51B的槽部75的方式进行交付。这样,运送用臂160在将一个套管F从支承台51向位于运送路径200的终点P2的回收滑槽41运送的同时,将另外的套管F从接收部161向支承台51运送。
被交付于回收滑槽41的回收端部41a的套管F朝向排出端部41b侧而以在回收滑槽41滑落的方式移动,被收纳于与各品质等级对应的在正下方等待的收纳盒40内。
当上述运送完毕后,运送用臂160回到原位置,运送用臂160的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成为分别再次回到分别与接收部161和支承台51对应的位置的状态,准备下一个套管F的运送。之后,反复进行上述动作。
如上所述,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1的套管F的同心度测定和按品质等级的分类完毕。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具备套管移动部26,所述套管移动部26根据方向判定部29的判定结果而使套管F移动到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中的一方,因此能够与套管F的朝向对应地将套管F从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中的一方运出。因此,能够迅速地朝向规定方向来运送套管F。
此外,由于套管移动部26的保持部26a沿着上下方向L1而形成,因此套管F能够利用自重而进入到保持部内。因此,能够迅速地使套管F保持于保持部26a。
此外,由于保持部26a在套管移动部26移动前设置在第一送出口24与第二送出口25之间,因此能够以最短距离在第一送出口24与第二送出口25之间移动而将套管F从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中的任一方运出。因此,能够将朝向规定方向的套管F迅速地运出。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套管运送装置3具备上述的方向控制装置20,因此能够迅速地将套管F朝向规定方向地从运送路径200的起点P1即收容体10的排出口13运送到终点P2即回收滑槽41的回收端部41a。
此外,由于等待机构80具有限制壁84,所述限制壁84闭塞运送路径200来限制套管F移动,限制壁84在规定的时机将运送路径200打开,将对套管F移动的限制解除,因此,能够例如在进行一个套管F拍摄期间的所希望的时机将另外的套管F运送到下一工序。因此,能够容易处理之后的套管F,因而能够高精度地对套管F进行摄像等。
此外,由于等待机构80具备:容纳部82,其利用限制壁84而对贯通孔82a的下游侧的出口进行开闭;和推出部件86,其设置于比容纳部82靠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将套管F从容纳部82推出,因此能够利用推出部件86而将套管F推出到容纳部82外而运送到下一工序。此时,在将套管F暂且容纳到容纳部82中后,通过利用推出部件86推出而将套管F放置到下一工序,从而与将被运送的套管F直接放置到下一工序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套管F在下一工序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对套管F进行拍摄等。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套管运送方法和套管运送程序,具有:方向判定工序,判定套管F的朝向;和套管移动工序,利用套管移动部26的保持部26a来保持套管F,并且根据方向判定工序的判定结果而使套管F移动到第一送出口24和第二送出口25中的一方,因此,能够迅速地将套管F朝向规定方向地从运送路径200的起点P1运送到终点P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套管运送程序,由于能够使套管运送装置3的计算机执行方向判定工序和套管移动工序,因此,能够迅速地将套管F朝向规定方向地从运送路径200的起点P1运送到终点P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通过例如对套管运送装置3的计算机进行安装等,从而能够迅速地将套管F朝向规定方向地从起点P1运送到终点P2。特别是能够适合对应程序的流通等。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1,由于具备上述的套管运送装置3,因此能够迅速地测定套管F的同心度。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更。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利用方向控制装置20来控制方向的工件,以套管F为例来进行了说明,但工件不限于套管F。
图13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等待机构80的概略结构图,图13(a)图示了对套管F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状态,图13(b)图示了将套管F移动的限制解除的状态。此外,图13(a)和图13(b)分别与沿着图11中的B-B线的剖视图对应。此外,利用双点划线图示了第三运送管203。
设置于运送路径200的等待机构80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
如图13所示,其它实施方式的等待机构80具备:容纳部82,其容纳套管;和限制壁84,其对贯通孔82a的出口进行开闭。
在贯通孔82a的入口处直接连接有第三运送管203,空气始终从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通。
限制壁84被设置成能够沿着上下方向L1移动。由此,贯通孔82a的出口能够开闭。
如图13(a)所示,通过第三运送管203而运送来的套管F被导入到容纳部82的贯通孔82a内。此时,空气从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在第三运送管203和贯通孔82a内流通。因此,套管F在前端部F2与限制壁84抵接的状态下被限制壁84限制移动。
限制壁84在规定的时机(例如,进行一个套管F的拍摄期间的所希望的时间)向下方移动。由此,限制壁84将运送路径200打开,并解除对套管F移动的限制。
根据其它实施方式的等待机构80,由于能够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规定的时机将套管F运送到下一工序,因此能够容易处理之后的套管F,能够高精度地对套管F进行拍摄等。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1,具备5个收纳盒40,将套管F的品质等级分类成5个等级后,收纳在某一收纳盒40内,但不限定于该情况。例如,既可以将套管F的品质等级分类成2至4个等级,也可以分类成6个等级以上。在该情况下,根据分类数来准备收纳盒40即可。
此外,实施方式的套管供给装置2及套管运送装置3、套管摄像装置4、套管回收装置5等是一个示例,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
此外,实施方式的方向控制装置20具备第一缸31和第二缸32作为使套管移动部26移动的气缸。相对于此,方向控制装置20也可以利用例如马达或电磁致动器等而使套管移动部26移动。
除此以外,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置换成已知的构成要素。

Claims (7)

1.一种套管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运送装置具备方向控制装置,
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具备:
方向判定部,其判定工件的方向,所述工件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和
工件移动部,其利用保持部来保持所述工件,并且根据所述方向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而使所述工件向第一送出口和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移动,使得所述工件始终以前端部朝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状态被运送,
所述工件是套管,
所述套管运送装置将所述套管从第一地点运送到第二地点,
在所述第一地点与第二地点之间的运送路径上且所述方向控制装置的下游侧设置有等待机构,所述等待机构使从所述第一送出口和所述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运送来的、被所述工件移动部以前端部朝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式统一了朝向后的所述套管等待,
所述等待机构具有限制壁,所述限制壁将所述运送路径闭塞来限制被所述工件移动部以前端部朝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式统一了朝向后的所述套管的移动,
所述限制壁在规定的时机将所述运送路径打开,解除对所述套管的移动的限制,从而所述套管被运送至套管摄像装置而被拍摄,其中,所述规定的时机是比所述等待机构内的套管先被运送的套管被所述套管摄像装置拍摄的期间的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具备锥状的前端部和平坦面多于所述前端部的后端部,
所述保持部以沿着铅垂上下方向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送出口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位于上侧,所述第二送出口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位于下侧,
在根据所述方向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而判定为由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前端部处于上侧的情况下,所述工件移动部使所述套管移动至所述第一送出口,
在根据所述方向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而判定为由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前端部处于下侧的情况下,所述工件移动部使所述套管移动至所述第二送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以沿着铅垂上下方向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管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出口和所述第二送出口配置成沿着所述工件移动部的移动方向排列,
所述保持部在所述工件移动部移动前设置在所述第一送出口与所述第二送出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待机构具备:
容纳部,其容纳等待中的所述套管,并且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限制壁而相对移动,利用所述限制壁对所述容纳部的处于所述套管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出口进行开闭;和
推出部件,其设置在比所述容纳部靠所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将所述套管从所述容纳部中推出,
在利用所述限制壁与所述容纳部的相对移动而使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出口打开后,所述推出部件将所述套管从所述容纳部中推出,从而解除对所述套管的移动的限制。
6.一种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同心度测定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套管运送装置。
7.一种套管运送方法,其利用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套管运送装置,所述套管运送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有如下工序:
方向判定工序,判定所述套管的朝向;和
套管移动工序,利用所述工件移动部的所述保持部来保持所述套管,并且根据所述方向判定工序的判定结果而使所述套管向所述第一送出口和所述第二送出口中的一方移动。
CN201410686216.8A 2013-11-26 2014-11-25 方向控制装置、套管运送装置及方法和同心度测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77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4111A JP6261298B2 (ja) 2013-11-26 2013-11-26 フェルール搬送装置、フェルール同心度測定装置、フェルール搬送方法、フェルール搬送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3-244111 2013-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77311A CN104677311A (zh) 2015-06-03
CN104677311B true CN104677311B (zh) 2019-08-09

Family

ID=53312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8621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77311B (zh) 2013-11-26 2014-11-25 方向控制装置、套管运送装置及方法和同心度测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61298B2 (zh)
CN (1) CN104677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7139B (zh) * 2016-12-15 2023-04-14 权星精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圆筒状产品选向装置
JP6440881B1 (ja) * 2018-03-27 2018-12-19 株式会社精工技研 中空円筒体の性能評価装置
CN116460737B (zh) * 2023-04-19 2023-10-27 浙江世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斜口铝外管的分选上料装置
CN117566403A (zh) * 2023-10-08 2024-02-20 滁州爱沃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插芯管自动排向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4784Y (zh) * 2008-03-13 2009-01-21 上海电缆研究所 一种全自动快速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测试系统
CN201583260U (zh) * 2009-11-30 2010-09-15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全自动光纤插针同心度检测分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664B2 (ja) * 1990-02-09 1996-02-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部品位置決め装置
JPH04371415A (ja) * 1991-06-17 1992-12-24 Pola Chem Ind Inc チューブ容器整列装置
JP2001301952A (ja) * 2000-02-18 2001-10-31 Mitsuru Sato 段差を有する物品の状態検査装置および段差を有する物品の検査選別装置、ならびにカプセルの状態検査装置およびカプセルの検査選別装置
JP2003207327A (ja) * 2002-01-15 2003-07-25 Tokyo Seimitsu Co Ltd 内径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JP2007178980A (ja) * 2005-11-29 2007-07-12 Kyocera Corp フェルール保持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心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4784Y (zh) * 2008-03-13 2009-01-21 上海电缆研究所 一种全自动快速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测试系统
CN201583260U (zh) * 2009-11-30 2010-09-15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全自动光纤插针同心度检测分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01452A (ja) 2015-06-04
JP6261298B2 (ja) 2018-01-17
CN104677311A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7311B (zh) 方向控制装置、套管运送装置及方法和同心度测定装置
TWI476407B (zh) Examination informa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specimen information detection method
CN103968755B (zh) 套管搬送装置、套管分类装置和套管搬送方法
CN103994735B (zh) 同心度测定装置、套管分类装置和同心度测定方法
US20140168661A1 (en) High-speed, 3-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ly measuring a geometric dimension of manufactured parts
CN105092577B (zh) 一种保持架正反面判别装置
WO2013134454A1 (en) High-spe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ly measuring a geometric dimension of manufactured parts
CN106248678B (zh) 检测装置
CN205581027U (zh) 一种高精度视觉成像系统
CN103962312B (zh) 套管搬送装置、套管分类装置和套管搬送方法
CN103884297B (zh) 套管摄像装置、套管分类装置以及套管摄像方法
CN103878124B (zh) 套管搬送装置、套管分类装置以及套管搬送方法
CN207395666U (zh) 基于线阵ccd的鱼苗长度测量仪结构
CN112240824A (zh) 测试装置
KR102410618B1 (ko) 광학렌즈용 배럴과 마그네틱 조립장치
CN201885695U (zh) 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
CN205844206U (zh) 一种通过鱼眼透镜组检测货架横梁是否合格的装置
CN210965935U (zh) 一种光学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CN209935295U (zh) 一种音量键外观aoi检测设备
CN113399303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轴承滚子缺陷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1972701B (zh) 一种烟支外观物测一体化综合测试台
KR20140010660A (ko) 카메라 렌즈용 스페이서 두께 측정 장치
CN108896579A (zh) 基于积分笼照明的部件/材料表面的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
KR101579138B1 (ko) 형광신호 자동 분석 장치
KR102192731B1 (ko) 관 가공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