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3700A -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3700A
CN104663700A CN201410727464.2A CN201410727464A CN104663700A CN 104663700 A CN104663700 A CN 104663700A CN 201410727464 A CN201410727464 A CN 201410727464A CN 104663700 A CN104663700 A CN 104663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ding agent
carbosulfan
diacloden
microcapsule suspending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74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旭满
童贤明
吴应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YI AGRICULTURAL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YI AGRICULTURAL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YI AGRICULTURAL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YI AGRICULTURAL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274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37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3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37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杀虫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杀虫剂由有效成分和辅料组成,所述有效成分为1%~20%噻虫嗪和5%~30%丁硫克百威,辅料包括5%~30%囊壁材料、5%~20%溶剂、0%~3%增效剂、1%~15%乳化剂、0.5%~10%助悬剂、0%~10%分散剂、0%~10%消泡剂和余量水组成。其中有效成分占混合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45%。本发明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的悬浮率均≥90%,同时具有农药毒性低,持效时间长,杀虫防效高,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稻蓟马、花生地下害虫、小麦田蚜虫,增加了农作物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杀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噻虫嗪化学名称为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是1991年由诺华公司开发的新烟碱类低毒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相似,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机时死亡。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是取代那些对哺乳动物毒性高、有残留和环境问题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较好品种。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金龟子幼虫、马铃薯甲虫、线虫、地面甲虫、潜叶蛾等害虫及结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无交互抗性。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适宜作物为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桔等。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
丁硫克百威化学名称为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二丁基氨基硫)N-甲基氨基甲酸酯,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毒性杀虫杀螨剂,其毒性机理是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酶(Ache)和羧酸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Ach)和羧酸酯的积累,影响昆虫正常的神经传导而致死。杀伤力强,见效快,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特点是脂溶性、内吸性好、渗透力强、作用迅速、残留低、有较长的残效、使用安全等,对成虫及幼虫均有效,对作物无害。可防治柑橘等水果及蔬菜、玉米、棉花、水稻、甘蔗等多种经济作物害虫,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尤为优异。如:柑桔锈壁虱、蚜虫、潜叶娥、介壳虫,棉花蚜虫、棉铃虫、棉叶蝉, 果树蚜虫,蔬菜蚜虫、蓟马,甘蔗蔗螟、玉米蚜虫、蝽蟓、茶树蚜虫、小绿叶蝉,水稻蓟马、螟虫、叶蝉、飞虱,麦类蚜虫等。
在农药杀虫剂领域中,由于长期使用噻虫嗪或丁硫克百威的单剂,易产生一定抗药性,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作用机理不同,互补性强,因此混配可延缓使用单剂抗药性的产生,并扩大杀虫谱。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混配的杀虫剂,其剂型多为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等多种类型。但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皆具有一定毒性,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等剂型杀虫剂易在施药过程中危害作业者,并且对蜜蜂等有益昆虫有害,对于果树作物产量也有一定影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杀虫剂的施药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公开了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制备成微囊悬浮剂的技术方案。
微囊悬浮剂是一种新型的农药剂型,是指利用天然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核一壳结构微小容器,将农药包覆其中,并悬浮在水中。与传统农药制剂相比,农药微囊剂通过囊壁的屏障效应提高了农药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并使之具有控制释放的功能,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延长其持效期,减少施药次数和频率,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压力。但现有技术中,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技术涉及表面化学、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植物保护、化工设备等诸多领域,不仅需要高昂的仪器设备的投入,也需要相关人员的配套,产品的前期研发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所以开发一个好的微囊悬浮剂产品难度大、周期长。在现有技术中,制备一种含有效成分噻虫嗪和/或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在有效成分可投入田间使用的含量条件下,存在悬浮率较低的技术难题。因此,制备出一种安全性好、悬浮率高、持药期长的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降低农药毒性基础上,大大加强了杀虫防效,增效农作物产量的含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并通过对有效成分含量及助剂种类的优选,制备出一种安全性好、悬浮率高、具有缓释性能、持药期长的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所述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为有效成分,所述微囊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优选地,所述微囊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更优选地,所述微囊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所述囊壁材料为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多异氰酸酯、明胶、阿拉伯胶、甘油、甲苯二乙腈酸酯或密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地,囊壁材料为甘油和甲苯二乙腈酸酯的组合,其中,甘油为水性囊皮,甲苯二乙腈酸酯为油性囊皮。
所述溶剂为二甲苯,甲醇,乙醇,丙酮、甲苯、苯、环己酮、或脂肪酸甲酯及公知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地,溶剂为二甲苯,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松酯基植物油、棕榈仁油脂肪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地,增效剂为有机硅或松酯基植物油。
增效剂是一类基本无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对高等动物毒性很低,但与农药混用时,能起到延长药效有效期,提高生物活性,减少用量,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好的增效剂不仅能够数倍、数十倍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还可延缓抗性产生,延长来之不易的农药品种的生命周期。
能否增加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的防效与所选用的增效剂品种本身的特性有关,并不是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和增效剂随意混配均能增效。因此在复配前,必须弄清有效成分和增效剂的理化性质,并从毒力、毒理及制剂性能等方面加以考虑,一般情况下,将作用方式、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混配、或根据本发明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的作用机理上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增效剂以产生增效作用。本发明制剂中所添加的有机硅增效剂,能够增强药液在植物体表或害虫体表的湿润、黏附及展着能力。使药液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迅速渗透进靶体缝隙和在表面扩展开,能大大增加喷洒农药的覆盖面积和渗透力,从而提高药效。明显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与用量。它本身对人畜、作物及环 境无任何毒副作用,易于生物降解,不污染土地。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醚醇六硬脂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醚蜂蜡衍生物、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二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二乙二醇脂肪酸酯、二乙二醇单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醇醚、聚氧乙烯单棕榈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醚单油酸酯、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丙烯酸钠、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醚单油酸酯、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助悬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阿拉伯胶、卡波普、羟丙甲纤维素、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地,助悬剂为黄原胶和硅酸镁铝的组合。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奈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高分子羧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改性的萘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奈磺酸缩聚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EO/PO嵌段聚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改性的萘磺酸盐、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和/或聚醚消泡剂。
本发明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中还添加有染料,所述染料为盐基玫瑰精B,成分占微囊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3%~10%,优选的,所述盐基玫瑰精B占微囊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
所述有效成分占微囊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45%,优选地,所述有效 成分占微囊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30%。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油相的制备:将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囊皮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并加入乳化剂配制成油相;
步骤二:水相的制备:将分散剂、消泡剂、助悬剂加入水中,转移至搅拌釜中搅拌成均相;
步骤三:乳状液的制备: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成乳状液,直至滴加完毕后,用均质机剪切乳状液成水包油乳状液粒子;
步骤四:囊皮材料的成型:加热乳状液到50℃~80℃,并密闭搅拌2h~5h,囊皮材料在油-水界面处包覆成膜,观察囊型圆滑无孔即可停止加热,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所述步骤三中的水包油乳状液粒子的粒径D90小于10微米。
所述步骤三中的搅拌机搅拌速度大于2000r/min。
优选地,步骤四中加热温度为60℃~70℃,搅拌时间为2h~4h。
所述的微囊悬浮剂用于防治水稻稻蓟马、花生地下害虫、小麦田蚜虫。
所述用于花生地下害虫的施药方法为在花生播种前拌种施药。
微囊悬浮剂(CS)是利用天然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小容器,是一种具有半渗透性囊膜的微型胶囊,将农药包覆其中,并悬浮在水中的农药剂型。微囊悬浮剂与其他常见农药制剂不同,辅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其包封率、悬浮率、分散性等关系主药是否能够持久恒定,本发明申请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主药、辅料相匹配的组分进行制备,所制备的微囊悬浮剂包封率≥90%,湿筛试验(通过75μm试验筛)≥98%,悬浮率≥90%,持续起泡性(1min后)≤25.0mL,分散性≥90%,pH值5.0~7.0,倾倒性:倾倒后残余物≤5.05、洗涤后残余物≤0.5,热贮稳定性合格,冻融稳定性合格,且施药后21天的防效依然高效,未出现防效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的问题。本发明还选择了本发明范围外的辅料进行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其包封率、悬浮率、分散性等性能参数以及防效均不如本发明,可见不同辅料的选择能够影响丁硫克百威和噻虫嗪药效的发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悬浮率高,残效期长,施药后农药成分缓慢释放,可维持80-120天,有效防治水稻稻蓟马、花生地下害虫、小麦田蚜虫等;
2、本发明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有利于农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药剂包覆在囊壳中,就可以避免挥发性较强的药剂快速挥发逸失,避免光敏性药剂受光线的破坏作用,减缓易水解的药剂的水解速度,提高使用安全性,由于药剂与施药者不直接接触,大幅度减少具有较高毒性农药产生的中毒事故,接触毒性和异味大大降低,使作业者免受危害;
3、本发明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可用于拌种或灌根时使用,可以避免药剂对种、苗危害;
4、本发明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可将有效成分与水及碱性农药隔离,与碱性农药同时使用稳定性不受影响;
5、本发明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有机溶剂用量减少30-70%,大大减少了有害芳烃对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6、本发明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有利于省工、节约资源;
7、本发明添加有增效剂,大大增加喷洒农药的覆盖面积和渗透力,从而提高药效,明显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与用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10%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
制备方法:
步骤一:油相的制备:将9%丁硫克百威、1%噻虫嗪、7%脲醛树脂溶解在5%二甲苯中,并加入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配制成油相;
步骤二:水相的制备:将5%木质素磺酸盐、10%有机硅消泡剂、1%黄原胶、10%盐基玫瑰精B加入42%水中,转移至搅拌釜中搅拌成均相;
步骤三:乳状液的制备: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搅拌机搅拌速度大于 2000r/min,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成乳状液,直至滴加完毕后,用均质机剪切乳状液成水包油乳状液粒子,使乳状液粒子粒径D90小于10微米;
步骤四:囊皮材料的成型:加热乳状液到70℃,并密闭搅拌2h,囊皮材料在油-水界面处包覆成膜,观察囊型圆滑无孔即可停止加热,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2. 12%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无增效剂)
制备方法:
步骤一:油相的制备:将10%丁硫克百威、2%噻虫嗪、5%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解在8%甲醇中,并加入15%聚丙烯酸钠配制成油相;
步骤二:水相的制备:将10%亚甲基双萘磺酸钠、5%聚醚消泡剂、0.5%羟丙甲纤维素加入44.5%水中,转移至搅拌釜中搅拌成均相;
步骤三:乳状液的制备: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搅拌机搅拌速度大于2000r/min,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成乳状液,直至滴加完毕后,用均质机剪切乳状液成水包油乳状液粒子,使乳状液粒子粒径D90小于10微米;
步骤四:囊皮材料的成型:加热乳状液到60℃,并密闭搅拌4h,囊皮材料在油-水界面处包覆成膜,观察囊型圆滑无孔即可停止加热,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3. 13%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
制备方法:
步骤一:油相的制备:将10%丁硫克百威、3%噻虫嗪、3%甘油、4%甲苯二乙腈酸酯溶解在9%苯中,并加入3%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配制成油相;
步骤二:水相的制备:将3%改性的萘磺酸盐、3%有机硅消泡剂、2%松酯基植物油、0.05%黄原胶、1%硅酸镁铝、5%盐基玫瑰精B加入53.95%水中,转移至搅拌釜中搅拌成均相;
步骤三:乳状液的制备: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搅拌机搅拌速度大于2000r/min,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成乳状液,直至滴加完毕后,用均质机剪切乳状液成水包油乳状液粒子,使乳状液粒子粒径D90小于10微米;
步骤四:囊皮材料的成型:加热乳状液到65℃,并密闭搅拌3h,囊皮材料在油-水界面处包覆成膜,观察囊型圆滑无孔即可停止加热,缓慢降温至常温得 到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4. 20%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
制备方法:
步骤一:油相的制备:将17%丁硫克百威、3%噻虫嗪、11%密胺树脂溶解在12%甲苯中,并加入2%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配制成油相;
步骤二:水相的制备:将3%聚羧酸盐、4%聚醚消泡剂、1.5%有机硅、8%卡波普、3%盐基玫瑰精B加入35.5%水中,转移至搅拌釜中搅拌成均相;
步骤三:乳状液的制备: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搅拌机搅拌速度大于2000r/min,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成乳状液,直至滴加完毕后,用均质机剪切乳状液成水包油乳状液粒子,使乳状液粒子粒径D90小于10微米;
步骤四:囊皮材料的成型:加热乳状液到50℃,并密闭搅拌5h,囊皮材料在油-水界面处包覆成膜,观察囊型圆滑无孔即可停止加热,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5. 25%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
制备方法:
步骤一:油相的制备:将5%丁硫克百威、20%噻虫嗪、8%甘油、12%甲苯二乙腈酸酯溶解在10%脂肪酸甲酯中,并加入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配制成油相;
步骤二:水相的制备:将8%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聚醚消泡剂、2%有机硅、0.3%黄原胶、5.7%硅酸镁铝加入19%水中,转移至搅拌釜中搅拌成均相;
步骤三:乳状液的制备: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搅拌机搅拌速度大于2000r/min,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成乳状液,直至滴加完毕后,用均质机剪切乳状液成水包油乳状液粒子,使乳状液粒子粒径D90小于10微米;
步骤四:囊皮材料的成型:加热乳状液到80℃,并密闭搅拌2h,囊皮材料在油-水界面处包覆成膜,观察囊型圆滑无孔即可停止加热,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6. 30%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
制备方法:
步骤一:油相的制备:将25%丁硫克百威、5%噻虫嗪、3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解在15%乙醇中,并加入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配制成油相;
步骤二:水相的制备:将3%有机硅、10%阿拉伯胶加入11%水中,转移至搅拌釜中搅拌成均相;
步骤三:乳状液的制备: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搅拌机搅拌速度大于2000r/min,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成乳状液,直至滴加完毕后,用均质机剪切乳状液成水包油乳状液粒子,使乳状液粒子粒径D90小于10微米;
步骤四:囊皮材料的成型:加热乳状液到70℃,并密闭搅拌3h,囊皮材料在油-水界面处包覆成膜,观察囊型圆滑无孔即可停止加热,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7. 45%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
制备方法:
步骤一:油相的制备:将30%丁硫克百威、15%噻虫嗪、15%脲醛树脂溶解在20%甲醇中,并加入2%聚丙烯酸钠配制成油相;
步骤二:水相的制备:将2.5%有机硅、1%羧甲基纤维素钠、1%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聚醚消泡剂加入11.5%水中,转移至搅拌釜中搅拌成均相;
步骤三:乳状液的制备: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搅拌机搅拌速度大于2000r/min,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成乳状液,直至滴加完毕后,用均质机剪切乳状液成水包油乳状液粒子,使乳状液粒子粒径D90小于10微米;
步骤四:囊皮材料的成型:加热乳状液到65℃,并密闭搅拌3h,囊皮材料在油-水界面处包覆成膜,观察囊型圆滑无孔即可停止加热,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8. 有关实施例1-7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的防效试验
取本发明实施例1-7的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以35%丁硫克百威干粉剂和30%噻虫嗪悬浮剂为对照做对比试验,并设有空白对照,每个处理小区设置3个重复,每小区面积20m2,完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取3个重复的平均值。分别在药后7d、20d分别调查并记录残留活虫数,调查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一株并标记,最后统计对水稻稻蓟马的防效,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 显著性测定。
表1 防治水稻稻蓟马的田间防效试验
由表1数值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7的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对水稻稻蓟马防效值较高,尤其是在添加有增效剂时,可进一步提升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的增效作用,如实施例3,其防效值最高,七天后可达到91.77%的防效,二十天后可达到89.65%的防效。
实施例9. 有关实施例1-7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防治小麦田蚜虫的防效试验
取本发明实施例1-7的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以35%丁硫克百威干粉剂和30%噻虫嗪悬浮剂为对照做对比试验,并设有空白对照,每个处理小区设置3个重复,每小区面积20m2,完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取3个重复的平均值。分别在药后7d、20d分别调查并记录残留活虫数,调查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一株并标记,最后统计对小麦田蚜虫的防效,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
表2 防治小麦田蚜虫的田间防效试验
由表2数值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7的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对小麦田蚜虫防效值较高,尤其是在添加有增效剂时,可进一步提升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的增效作用,如实施例3,其防效值最高,七天后可达到93.28%的防效,二十天后可达到92.31%的防效。
实施例10. 有关实施例1-7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的防效试验
分别将实施例1-7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35%丁硫克百威干粉剂和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花生播种前拌种,并设有空白对照,每个处理小区设置3个重复,每小区面积20m2,完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取3个重复的平均值。分别在药后7d、20d分别调查并记录残留活虫数,调查采用5点取样,每样点取1m×1m,深20cm,挖土调查地下害虫的数量,最后统计对花生蛴螬的防效,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
表3 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效试验
由表3数值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7的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对花生蛴螬防效值较高,尤其是在添加有增效剂时,可进一步提升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的增效作用,如实施例3,其防效值最高,七天后可达到94.86%的防效,二十天后可达到93.41的防效。
由实施例8-10防效试验数据可知,本发明的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的防效远远优于噻虫嗪单剂、丁硫克百威单剂的防效,防效值均高于85%,因此本发明的微囊悬浮剂可用于防治水稻稻蓟马、花生地下害虫、小麦田蚜虫。
增效剂是否能产生增效作用,并增加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的防效与所选用的增效剂品种本身的特性有关,并不是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和增效剂随意混配均能增效。因此在复配前,必须弄清有效成分和增效剂的理化性质,并从毒力、毒理及制剂性能等方面加以考虑,一般情况下,将作用方式、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混配、或根据本发明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作用机理上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增效剂以产生增效作用。本发明经过多次创造性实验优选出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最优比,以避免发生药害或效果不明显,使得本发 明的制剂防效值最高。
实施例11 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复配对防治花生蛴螬室内毒力测定
一、试验方法
1、药剂配制:在预试验基础上,用AR1140/c型由电子分析天平准确称取90%丁硫克百威原药1.1117g,用丙酮溶解,装入100ml的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得10g/L母液;准确称取98%噻虫嗪原药1.0216g,用丙酮溶解,装入100ml的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得10g/L母液;然后再用该母液按照有效成分混配成下列5中配方:
混剂A 丁硫克百威∶噻虫嗪=16∶10
混剂B,丁硫克百威∶噻虫嗪=18∶8
混剂C.丁硫克百威∶噻虫嗪=20∶6
混剂D、丁硫克百威∶噻虫嗪=22∶4
混剂E、丁硫克百威∶噻虫嗪=24∶2
最后再将两种单剂和上述5种不同配比的混剂母液分别用0.1%的吐温-80水溶液按一定梯度稀释成5个供试浓度。
2、药剂处理:采用浸虫法进行测定。将花生蛴螬2龄动虫浸入药液中10s取出,用滤纸吸去多余药液,将单头试虫转移至装有新鲜花生幼苗的玻璃试管中,管外以潮湿的黑布遮盖,置于25℃±1℃,相对湿度65%±5%的恒温养虫室内饲养。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浸虫30头,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处理后48h检查试虫存活情况,以毛笔轻触虫体,幼虫不动计为死亡,记总虫数和死虫数。
3、数据处理:计算死亡率按式(1)、式(2)计算,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P 1 = K N × 100 - - - ( 1 )
式中:P1-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
K-表示死亡虫数,单位为头;
N-表示处理总虫数,单位为头。
P 2 = P 1 - P 0 1 - P 0 × 100 - - - ( 2 )
式中:P2-校正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
P1-处理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
P0-空白对照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
若对照死亡率<5%,无需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应按公式(2)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
统计分析: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各单剂和不同配比混剂的浓度对数值及相应死亡率的机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95%置信限及其混剂共毒系数,比较增效情况。
根据国家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标准NY/T11154.7-2006的方法进行计算。
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的LC50/供试药剂的LC50)×100
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单用的LC50/混剂的LC50)×100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ATI(A)×A在混剂中所占百分比+ATI(B)×B在混剂中所占百分比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若CTC≤80,表明两种药剂混用为拮抗作用;若80<CTC<120,则为相加作用;若CTC≥120,则为增效作用。
二、结果与分析
表4 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和5种不同配比的混剂对花生蛴螬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和5种不同配比的混剂对花生蛴螬的LC50测定结果详见表4,从表4可以得知,混剂A、混剂B、混剂C、混剂D,混剂E的共毒系数分别为99.80、125.33、138.05、111.39、106.73。混剂A、混剂D,混剂E表现为相加作用,混剂B、混剂C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丁硫克百威∶噻虫嗪=20∶6的混剂C(即10∶3)共毒系数最高达138.05。
试验测定结畏表明,丁硫克百威与噻虫嗪混配,5种不同配比的混剂对花生蛴螬均有一定的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又以丁硫克百威:噻虫嗪=20∶6(即10∶3)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达138.05,说明本发明丁硫克百威与噻虫嗪混配增效作用明显。
实施例12 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室内安全性测定
试验条件:
1、试验靶标:花生品种为丰花1号、花育23号、黑丰1号,由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油科研所提供。
2、试材培养:将营养一致的土壤装入盆钵内,孔隙度相似,土壤含量大约60%。将各处理的200粒种子,分4次重复,播种于盆钵内平整的土壤表面,再翻土5mm,10℃、25℃和35℃光照培养箱中分别培养。
试验设计
1、剂量设置:供试药剂为实施例1-7制备出的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推荐剂量为650g/100kg种子(有效成分用药量),参照农药检(生测)函【2009】50号的要求,按田间推荐高剂量的1倍、2倍、4倍剂量的梯度设计试验处理剂量即设3个处理剂量,650g/100kg种子、1300g/100kg种子、2600g/100kg种子3个处理。
2、试验方法:各处理设4次重复,另设清水对照,实验采用播前拌种法。按照上述剂量与花生种子混匀,然后挑选大小一致的花生种子播种于盆钵内平整的土壤表面,再覆土5mm,10℃、25℃和35℃光照培养箱中分别培养,于出苗后7天、14天、和21天定期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并描述药害症状,出苗后21天检查和计算不同处理间的出苗率。
3、药害观察:出苗后7天、14天和21天,观察花生苗形态和颜色变化,初步判定药剂对花生苗是否有药害,并记录药害类型和危害程度:
药害类型:
颜色变化:变色(黄化、白化等),坏死(枯斑、叶缘坏色、生长点坏色等);
形态变化:萎蔫(植物因缺水呈萎靡状或枯萎),畸形(分蘖异常、茎缢缩、叶片扭曲、徒长等);
药害程度(根据NY/T1965.1-2010分为5级):
1级.表示出苗后植物无任何可见症状,为很安全;
2级.表示植株变色、坏死(枯斑或叶缘坏死)率<10%;畸形率<5%;出苗后3d内作物叶片在中午有1h~2h短暂缺水萎蔫,然后恢复,为安全;
3级.表示植物表色、坏死(枯斑或叶缘坏色)率11%~20%;畸形率6%~25%;出苗后3d内作物叶片在中午有3h~5h失水萎蔫,早晚恢复,为轻微药害;
4级.表示植物表色、坏死(枯斑或叶缘坏色)率21%~50%;畸形率26%~50%;出苗后3d~5d内作物叶片在1天有5h以上失水萎蔫,早晚恢复,为中度药害;
5级.表示植物表色、坏死(枯斑或叶缘坏色)、畸形率>50%;出苗后萎蔫,且在5d内不能恢复而枯萎,为严重药害。
4、出苗率抑制率测定
出苗后21天测定出苗率。按(3)式计算出苗率,按(4)式计算出苗率抑制率,进一步判定药剂对花生出苗的安全性。
G = N 1 N 2 × 100 - - - ( 3 )
式中:
G-出苗率,单位为百分率(%);
N1-出苗种子数,单位为个;
N2-总处理种子数、单位为个。
GI = C 0 - T 0 C 0 × 100 - - - ( 4 )
式中:
GI-出苗率的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
C0-空白对照出苗率,单位为百分率(%);
T0-药剂处理的出苗率,单位为百分率(%)。
若GI=0,为很安全;GI≤5%,为安全;6%<GI≤10%,为轻微药害;11%<GI≤20%,为中度药害;GI>20%,,为重度药害。
5、试验结果与分析
施药后7天、14天和21天观察,供药试剂实施例1-7的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在650g/100kg种子、1300/100kg种子、2600g/100kg种子剂量下对丰花1号、花育23号、黑丰1号三个品种花生植株形态和颜色均无不良影响,未见植株叶片或植株形态出现变色、坏死、萎蔫或畸形症状。如表5所示,各品种药剂不同温度及施药剂量处理与空白对照(CK)处理,其出苗率无明显差异,针对抑制率均小于15%;如表6所示,13%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在不同温度下,对同一品种花生进行室内安全性试验,出苗率无明显差异,针对抑制率均小于15%。
表5 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
表6 13%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
由表5和表6室内安全性结果表明,实施例1-7的供试药剂在650g/100kg种子、1300/100kg种子、2600g/100kg种子剂量下对各花生品种的出苗率没有影响,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在试验剂量下未观察到叶片变色、坏死、萎蔫、畸形等症状,毒害程度均为1级,说明本发明的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对作物损伤程度低,基本无药害。
有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可高效防治水稻稻蓟马、花生地下害虫、小麦田蚜虫,且在施药后20天,防效值可保持在85%以上,说明本发明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杀虫活性高、持效期长,同时对作物的安全性好,对环境污染小,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发明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当包含于本发 明的专利范围内。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它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为有效成分,所述微囊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囊壁材料为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多异氰酸酯、明胶、阿拉伯胶、甘油、甲苯二乙腈酸酯或密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溶剂为二甲苯,甲醇,乙醇,丙酮、甲苯、苯、环己酮、或脂肪酸甲酯及公知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松酯基植物油、棕榈仁油脂肪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醚醇六硬脂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醚蜂蜡衍生物、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二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二乙二醇脂肪酸酯、二乙二醇单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醇醚、聚氧乙烯单棕榈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醚单油酸酯、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助悬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阿拉伯胶、卡波普、羟丙甲纤维素、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奈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高分子羧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改性的萘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奈磺酸缩聚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EO/PO嵌段聚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和/或聚醚消泡剂。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占微囊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占微囊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30%。
7.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稻蓟马、花生地下害虫、小麦田蚜虫的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油相的制备:将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囊皮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并加入乳化剂配制成油相;
步骤二:水相的制备:将分散剂、消泡剂、助悬剂加入水中,转移至搅拌釜中搅拌成均相;
步骤三:乳状液的制备: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成乳状液,直至滴加完毕后,用均质机剪切乳状液成水包油乳状液粒子;
步骤四:囊皮材料的成型:加热乳状液到50~80℃,并密闭搅拌2~5h,囊皮材料在油-水界面处包覆成膜,观察囊型圆滑无孔即可停止加热,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水包油乳状液粒子的粒径D90小于10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搅拌机搅拌速度大于2000r/min。
CN201410727464.2A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6637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7464.2A CN104663700A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7464.2A CN104663700A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3700A true CN104663700A (zh) 2015-06-03

Family

ID=53299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7464.2A Pending CN104663700A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6370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902A (zh) * 2019-04-23 2019-07-16 上海师范大学 复合润湿分散剂及在农药水悬浮剂上的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13519545A (zh) * 2021-07-15 2021-10-22 孟州市华丰生化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噻虫嗪微囊种子处理悬浮剂及其应用
CN115152783A (zh) * 2022-08-24 2022-10-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噻虫嗪纳米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2731A (zh) * 2022-12-21 2023-03-21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量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4501A (zh) * 2010-04-20 2010-11-03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噻虫嗪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4501A (zh) * 2010-04-20 2010-11-03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噻虫嗪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902A (zh) * 2019-04-23 2019-07-16 上海师范大学 复合润湿分散剂及在农药水悬浮剂上的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13519545A (zh) * 2021-07-15 2021-10-22 孟州市华丰生化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噻虫嗪微囊种子处理悬浮剂及其应用
CN115152783A (zh) * 2022-08-24 2022-10-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噻虫嗪纳米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2731A (zh) * 2022-12-21 2023-03-21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量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12731B (zh) * 2022-12-21 2024-04-09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量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3038B (zh) 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应用
CN106305758A (zh) 一种增效复配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4663700A (zh)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丁硫克百威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6643B (zh) 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CN108244147A (zh) 一种生物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4663693B (zh) 一种含嘧螨胺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041083A (zh) 一种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及其应用
CN103651552B (zh) 一种含溴虫腈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4522010B (zh) 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联苯肼酯的增效杀螨组合物
CN104585217B (zh) 一种含有两种活性组分的增效复配组合物
CN103210953B (zh) 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0531572C (zh) 一种含天然除虫菊素和吡虫啉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720777A (zh)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高效氟氯氰菊酯混配农药制剂
CN104585224A (zh) 一种含有氟噻虫砜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农药组合物
CN104996488B (zh) 含安徽石蒜提取物的杀虫组合物
CN104738063B (zh)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应用
CN106561656B (zh) 一种含苦皮藤素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5685110B (zh) 一种防治地老虎的植物源组合物及其植物源杀虫剂与应用
CN107467018A (zh) 一种烟草抑芽复配制剂及抑制烟草腋芽生长的方法
CN104814024B (zh) 一种含有嗪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水稻田除草组合物
CN104522006B (zh) 一种防治鳞翅目和同翅目害虫组合物
CN106135260A (zh) 一种含天然除虫菊素和噻嗪酮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18754B (zh) 一种杀虫、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705337A (zh) 一种杀虫剂
CN109169688A (zh) 一种含杀虫环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