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2993A - 由于装置到装置通信而产生的干扰的降低 - Google Patents

由于装置到装置通信而产生的干扰的降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2993A
CN104662993A CN201380049784.0A CN201380049784A CN104662993A CN 104662993 A CN104662993 A CN 104662993A CN 201380049784 A CN201380049784 A CN 201380049784A CN 104662993 A CN104662993 A CN 104662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struc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97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2993B (zh
Inventor
维韦克·夏尔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2977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3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2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2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2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2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04W36/03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in pre-organi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系统,其中在该系统中,移动通信装置与另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装置到装置(D2D)通信,并且在参与该D2D通信的情况下搜索通信网络。在移动通信装置发现了通信网络的情况下,该移动通信装置指示该移动通信装置参与D2D通信。移动通信装置基于通信网络所进行的授权来继续或不继续D2D通信。

Description

由于装置到装置通信而产生的干扰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及其部件和方法。本发明特别地但非排他地涉及根据3GG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或者其等同物或衍生物进行工作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使得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用户能够经由多个基站之一以及核心网络与其它这类用户进行通信。通常,UE是诸如蜂窝电话等的移动终端。在有效或连接状态中,UE向网络进行注册并且与基站具有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以使得该网络知晓UE属于哪个基站(或其小区)并且可以与UE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在增强分组核心(Enhanced Packet Core,EPC)网络或简称为核心网络中,UE还与基站之外的端点(通常为网关)建立默认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EPS承载(其还包括各UE和这些UE各自的服务中基站之间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元素)定义了经由该网络的传输路径,并且向UE分配诸如另一UE等的其它通信装置可以到达的IP地址。EPS承载还具有一组诸如服务质量、数据速率和流量控制参数等的数据传输特性,这些数据传输特性是通过与UE相关联的订阅来定义的,并且是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在UE向网络注册时建立的。
EPS承载如此由MME进行管理,MME在需要激活、修改或去激活特定EPS承载时用信号向UE进行通知。无线承载由基站(其可以进一步由MME来控制)来管理。因而,在UE和通信网络之间始终存在两种连接:针对使用所建立的EPS承载所传输的用户数据的一个连接(还已知为用户层),以及用于管理EPS承载及其元素的另一连接(还已知为控制层)。在3GPP TS 23.401V11.2.0和3GPP TS 36.300 V11.2.0(其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中可以发现EPS承载架构的更多详情。
作为被称为E-UTRAN的长期演进型(Long Term Evolution,LTE)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的一部分,有计划引入直接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的特征,这样UE可以向处于其传输范围内的另一UE通信用户数据而无需使用LTE网络资源。该直接通信将使得有限的、特别是无线接口上的可用资源被更好地利用。
D2D服务对于诸如陆地集群无线电(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TETRA)等的专业移动无线电(PMR)网络的用户而言特别有益。由于PMR网络主要由政府机构、应急服务、(警察机关、消防部门、救护车)、轨道交通工作人员、运输服务和军队所使用,可以使用D2D语音和/或数据服务来进行以下操作:
-通过使用直接模式作为候补解决方案,确保在网络故障情况下的增强恢复能力;
-在通常不需要/没有提供网络覆盖的区域内,支持移动电话之间的可靠通信;以及
-在诸如大型建筑物、隧道、地下室等的根本没有网络覆盖的区域内,创建个人到个人或个人到群组的通信。
尽管在LTE中D2D通信主要由网络运营商来控制(即,与两个用户装置之间的直接无线承载有关的设置是基于从这些用户装置各自的服务中基站所接收到的控制参数来执行的),但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对于PMR的用户而言),允许用户装置在无需任何网络提供的控制参数的情况下彼此发起D2D通信可能是有益的。这在上述情况中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在D2D通信会话涉及的至少一个用户装置正在LTE基站的覆盖区域外进行工作并因而无法从网络获得D2D控制信息)下可能是有益的(或甚至是必需的)。因此,如果这些具有D2D功能的用户装置彼此处于通信距离内,则这些用户装置可以在无需LTE网络提供的控制参数的情况下在这些用户装置之间设置D2D通信信道。
然而,在用户装置正使用无需网络所提供的控制参数而设置的D2D信道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这些用户装置经由该D2D信道的传输可能会对附近LTE装置产生有害干扰(反之亦然)的特定问题。在D2D信道(至少部分地)与网络所使用的LTE信道(即,许可LTE频谱)重叠的情况下、或者在这些用户装置在仍经由D2D信道进行传输期间(再次)进入LTE基站的覆盖区域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发生这种干扰。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使具有D2D功能的用户装置能够即使不存在LTE网络也彼此进行通信的同时,降低或消除由于D2D传输而产生的干扰。
因此,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用于使用装置到装置即D2D通信来进行通信,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包括:D2D通信建立部件,用于与另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D2D通信;搜索部件,用于在使用所述D2D通信与所述另一移动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搜索通信网络;指示提供部件,用于响应于在所述搜索期间发现了通信网络,将表示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参与所述D2D通信的指示提供至所述通信网络;以及接收部件,用于从所述通信网络接收针对所述指示的响应,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响应来继续或不继续所述D2D通信。
所述D2D通信建立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协调所述通信中的间隙的存在,并且所述搜索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通信中的所述间隙期间监测所述通信网络。
所述接收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接收包括用于授权所述D2D通信的信息的响应,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响应来继续所述D2D通信。
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定义的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的情况下,停止所述D2D通信。
所述响应包括重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重配置信息来重配置所述D2D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重配置信息来重配置所述D2D通信,以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所述接收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接收包括表示所述D2D通信未被授权的信息的响应,以及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响应来停止所述D2D通信。
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的情况下继续所述D2D通信。
所述响应包括重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重配置信息来重配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以使用除基于D2D的通信协议以外的通信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重配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之间的所述通信,以使用蜂窝通信协议(例如,基于长期演进(LTE)的通信协议)。
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还包括连接建立部件,所述连接建立部件用于在发现了所述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建立与所述通信网络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指示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提供所述指示作为所述建立连接的一部分。或者,所述指示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连接建立后使用所述连接来提供所述指示。
所述连接建立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建立无线资源控制即RRC协议连接。所述连接建立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发送“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和“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建立连接的一部分,并且所述指示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和所述“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的所述至少一个中提供所述指示。
所述响应包括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例如,至少一个“RRC连接配置”消息。
所述指示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提供用以标识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其它信息:所述D2D通信所使用的信道和/或频率;干扰水平;使用所述D2D通信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D2D通信的优先级;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以及/或者所述另一移动通信装置。所述其它信息是响应于从所述通信网络的节点接收到请求而提供的。
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是移动电话、笔记本式计算机和个人数字助理其中之一。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用于控制参与装置到装置即D2D通信的移动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节点包括:获得部件,用于获得表示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参与D2D通信的指示;判断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得的所述指示来判断所述D2D通信是否应当被授权;以及提供部件,用于响应于所述指示,将表示所述D2D通信已被授权的信息或表示所述D2D通信没有被授权的信息提供至所述移动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节点还包括配置部件,所述配置部件用于对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进行配置。所述配置部件被配置为能够重配置所述D2D通信以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进行控制。所述配置部件被配置为能够重配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以使用除基于D2D的通信协议以外的通信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配置部件被配置为能够重配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之间的所述通信,以使用蜂窝通信协议(例如,基于长期演变(LTE)的通信协议)。
所述通信节点还包括连接建立部件,所述连接建立部件用于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连接,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连接建立期间或所述连接建立之后获得所述指示。
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从连接至所述通信节点的至少一个其它通信节点获得与所述D2D通信有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无线连接建立之前,获得与所述D2D通信有关的信息数据。
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获得与由于所述D2D通信而产生的干扰水平有关的信息,以及所述判断部件在所述干扰水平为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D2D通信不应被授权。
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和/或另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无线资源控制即RRC协议连接。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接收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所述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包括“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和“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从所述“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和所述“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的所述至少一个中获得所述指示。
所述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发送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所述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包括“RRC连接配置”消息和“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的至少一个。
所述通信节点还包括:信息获得部件,用于从以下装置的至少一个中获得与所述D2D通信有关的信息:参与所述D2D通信的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没有参与所述D2D通信的另一移动通信装置;以及所述通信网络中的另一通信节点。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信息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发送请求并接收针对所述请求的响应。
所述通信节点是基站、移动性管理实体和归属用户服务器其中之一。
在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用于辅助通信节点管理装置到装置即D2D通信所使用的无线信道,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包括:监测部件,用于监测表示其它移动通信装置之间潜在进行D2D通信的无线传输;以及提供部件,用于响应于所述监测部件检测到表示所述潜在进行D2D通信的无线传输,将与所述潜在进行D2D通信有关的信息提供至所述通信节点。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来自所述通信节点的请求来进行所述监测。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另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D2D通信的部件。
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方法和包括上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和上述的通信节点的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可编程计算机装置被配置为如上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或通信节点。所述计算机软件产品可被设置在载波信号上或者诸如CD或DVD等的记录介质上。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以示例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蜂窝远程通信系统;
图2是示出构成图1所示的系统的一部分的移动电话的一部分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构成图1所示的系统的一部分的基站的一部分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基站授权已设置D2D连接的方式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基站指示移动电话从已设置D2D服务切换为LTE服务的方式的时序图;以及
图6是示出基站从移动电话获得与D2D服务有关的信息的方式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述
图1示意性示出蜂窝通信网络1,在蜂窝通信网络1中,诸如移动电话(MT)3-1~3-3等的用户设备的用户可以经由基站5和核心网络7彼此进行通信以及与其它用户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为了例示目的而在图1中示出三个移动电话3和一个基站,但在所部署的系统中可以存在附加的装置和基站。传统上,在两个移动电话3彼此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用户层数据从第一移动电话3路由至其基站5,经由核心网络7、一个或多个网关8路由回至服务第二移动电话3的基站5,然后路由至第二移动电话3(这同样适用于沿相反方向发送的用户层数据)。在该示例中,通信网络是包括所谓的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的长期演进(LTE)网络。该示例中的核心网络7是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9和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server,HSS)10等的演进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网络。
上述蜂窝网络的通信路径确保了在符合如下内容的移动电话3之间传输数据:相关订阅参数、移动电话3所要求的任何服务标准、以及网络所施加的安全标准。然而,例如在两个移动电话3彼此处于无线通信范围内并且作为代替可以使用直接用户层通信链路的情况下,这种配置可能浪费了基站5内以及核心网络7内的资源。此外,在一些情况下,这些移动电话3中的一个或这两者可能位于适当的蜂窝网络的覆盖区域外。
因此,在该示例中,移动电话3-1和3-2能够在无需涉及蜂窝网络的情况下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装置到装置通信路径,并由此在无需蜂窝网络参与的情况下减轻施加于网络资源的压力,这是有益的。
参与D2D通信的移动电话3-1和3-2(例如,在D2D通信是在无网络覆盖时建立的话)还能够搜索用以建立RRC通信的蜂窝网络。一旦检测到蜂窝网络(例如,基站5的小区),则移动电话3-1通过向基站5发送适当的RRC请求来与该蜂窝网络建立RRC连接。使用所建立的RRC连接,移动电话3-1向基站5(或诸如经由基站5的移动性管理实体9等的另一网络元件)通知该移动电话参与着与另一移动电话3-2的D2D服务。
这样有益地使得网络能够采取措施来减轻由于移动电话3之间的D2D传输而可能对蜂窝网络内进行工作的其它装置(诸如移动电话3-3或基站5等)产生的潜在干扰。
具体地,在该示例中,接收到表示移动电话3参与D2D服务的指示的基站5评价所接收到的信息,并且判断是要维持所指示的D2D服务还是转而使用另一通信技术(例如,基于LTE蜂窝的技术)。基站5(或诸如MME 9等的另一网络实体)例如可以检查以下内容:所指示的D2D服务所引起的干扰是否为预定阈值以下;该D2D服务中所使用的参数是否符合适用的网络策略;移动电话3和其它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是否能被或应被设置成除D2D服务以外的任何方式;等等。
如果进行中的D2D服务被授权,则基站5将RRC响应消息发送至移动电话3,从而通知该移动电话3可以继续其D2D传输。除授权指示以外,在需要的情况下,基站5还可以在该RRC消息中包括附加控制参数,从而指示移动电话3调整其D2D操作以避免或消除干扰。
如果进行中的D2D服务没有被网络授权,则基站5将表示这一情况的指示包括在该基站5发送至移动电话3的关联RRC消息中。有利地,基站5还可以(在同一或后续消息内)指示移动电话3建立它们之间的蜂窝通信信道,其中可以将当前的D2D通信会话“切换”至该蜂窝通信信道。这样,即使对于作为D2D服务已开始的通信会话、以及/或者在移动电话3(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蜂窝网络的覆盖区域外的情况下已开始的通信会话,基站5也可以确保移动电话3在其小区内的服务连续性。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为了评价D2D服务对蜂窝网络性能的影响,基站5考虑来自其(一个或多个)小区内的其它通信节点(诸如移动电话3-3等)的信号测量结果。
例如,移动电话3-3被配置为提供定期信号测量报告和/或指示(例如,可能由于进行中D2D服务没有被蜂窝网络授权而产生的)非正常干扰。使用所接收到的与进行中D2D服务有关的指示,基站5可以采取例如将其它非干扰蜂窝信道上不同的资源分配至移动电话3-3的预防措施,并且只要存在干扰(例如,干扰水平被判断为高于预定阈值水平)就保持将D2D服务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保留给移动电话3-1和3-2。
此外,在移动电话3-1和3-2位于蜂窝网络的覆盖区域外的情况下,有益地使用移动电话3-3所提供的测量报告作为进行中D2D传输接近基站5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的边缘的早期指示。因此,在参与D2D服务的移动电话3-1(或移动电话3-2)随后建立与基站5的RRC连接的情况下,由于已保留了这些移动电话所需的资源,因此D2D服务可以在基站不必向这些移动电话分配资源的情况下得到授权。
如通过以下说明显而易见,一旦做出了对两个移动电话3之间的D2D连接进行授权的决定,基站就触发通知移动电话3使用现有D2D通信承载来继续通信所需的信令(例如,RRC)。然而,D2D承载的管理从移动电话3-1、3-2转移至蜂窝网络(例如,作为分配有专用业务流模板(Traffic Flow Template,TFT)的EPS承载)。因此,在该示例中,至少在移动电话3处于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情况下,将与D2D服务有关的控制层切换至蜂窝网络。
该方法有益地使得能够在无需涉及基站5的情况下设置两个移动电话3之间的D2D通信,同时还使对蜂窝网络造成的有害干扰最小化。通过在进入蜂窝网络1的覆盖区域的情况下建立与基站5的RRC连接,移动电话3-1建立与核心网络7的控制层连接以应对该移动电话3-1与其它通信节点的通信。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电话3-1不必一直等到建立了RRC连接才开始与另一移动电话3-2的D2D服务,并且该移动电话3-1还可以在其失去与蜂窝网络的连接的情况下回退到这种D2D服务。
这些实施例的优点包括:只要移动电话处于/保持在蜂窝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移动电话3所使用的通信服务就可以由网络(例如,基站5)来控制,然而在移动电话在蜂窝网络外但彼此仍在通信距离内的情况下,移动电话3可以在不必依赖于基站5的情况下建立D2D服务。另外,移动电话3(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授权给受控于通信网络1的通信装置(并因而保留)的通信信道,而不管移动电话3是否正在一个基站5所运营的小区内工作。
移动电话
图2示出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3的功能框图。如图所示,移动电话3具有收发器电路31,其中该收发器电路31可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33来与基站5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移动电话3还具有用以控制移动电话3的操作的控制器37。该控制器37与存储器39相关联并且连接至收发器电路31。尽管在图2中不必示出,但移动电话3当然将具有传统的移动电话3的所有常用功能(诸如用户接口35等),并且这可以由硬件、软件和固件中的任一个或任何组合来适当提供。例如,可以将软件预先安装在存储器39中,并且/或者可以经由远程通信网络或从可移除数据存储装置(RMD)进行下载。
控制器37被配置为在该示例中利用存储器39内所存储的程序指令或软件指令来控制移动电话3的整体操作。如图所示,这些软件指令包括操作系统41、通信控制模块43、D2D控制模块45、蜂窝网络监测模块46、D2D状态判断模块47和报告模块49等。
通信控制模块43可用于应对(例如,生成、发送和接收)用于对移动电话3与其它移动电话3或诸如基站5等的各种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通信控制模块43还控制要发送至其它移动电话3或基站5的上行链路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各个流。
D2D控制模块45可用于生成用于设置与另一移动电话3的装置到装置通信路径的指令,并提供至通信控制模块43。D2D控制模块45还可用于确保至少在移动电话3正在蜂窝网络的覆盖区域外进行工作的情况下或者在D2D服务被基站5授权之前,在D2D服务中设置传输间隙。
蜂窝网络监测模块46可用于搜索移动电话3能够连接至的可用蜂窝网络,从而获得针对其进行中D2D通信的授权。
D2D状态判断模块47可用于判断移动电话3是否正利用D2D服务进行语音和/或数据通信。在D2D服务的状态存在变化的情况下,D2D状态判断模块47向报告模块49通知当前D2D状态(例如,启用或停用)。
报告模块49可用于生成与移动电话3的当前D2D状态有关的信息,并发送至基站5。通常,在移动电话3建立与基站5的RRC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提供了“D2D状态:启用”指示)时、并且在终止所授权D2D服务(例如,提供了“D2D状态:停用”指示)的情况下,将这种D2D状态指示经由收发器电路31提供至基站5。
基站
图3示出图1所示的基站5的功能框图。如图所示,基站5具有:收发器电路51,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53来与移动电话3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及核心网络接口55,用于与核心网络7内的装置(诸如移动性管理实体9等)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基站5还具有用于控制基站5的操作的控制器57。控制器57与存储器59相关联。尽管在图3中不必示出,但基站5当然将具有蜂窝电话网络基站的所有常用功能,并且这可以由硬件、软件和固件中的任一个或任何组合来适当提供。例如,可以将软件预先安装在存储器59中,并且/或者可以经由通信网络1或从可移除数据存储装置(RMD)进行下载。
控制器57被配置为在该示例中利用存储器59内所存储的程序指令或软件指令来控制基站5的整体操作。如图所示,这些软件指令包括操作系统61、通信控制模块63、D2D控制模块65、干扰处理模块67和D2D授权模块69等。
通信控制模块63可用于应对(例如,生成、发送和接收)针对连接至基站5的移动电话3以及其它网络实体的控制信号。通信控制模块63还可用于管理针对经由基站5附属于网络的移动电话3的RRC连接。
D2D控制模块65可用于指示通信控制模块63发送对移动电话3之间的装置到装置通信链路进行配置或重配置(即,设置或修改)所需的信令消息。
干扰处理模块67可用于评价与基站5所服务的移动电话3有关的干扰相关指示(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和/或信道质量指示(CQI)报告),并且采取纠正措施以降低这些移动电话3所经受的干扰。
D2D授权模块69可用于对与该基站5相关联的移动电话3所进行的D2D通信进行授权,并且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重配置。D2D授权模块69评价从移动电话3所接收到的D2D状态指示,并且与干扰处理模块67进行交互以确定在基站5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内所指示的D2D状态对干扰水平的影响。
在上述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而将移动电话3和基站5描述为具有多个分离模块(诸如通信控制模块和D2D控制模块等)。尽管针对例如修改现有系统以实现本发明的特定应用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提供这些模块,但在其它应用中,例如在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创造性特征所设计的系统中,这些模块可以内置于整体操作系统或代码中,因而这些模块可以不被辨识为分离实体。这些模块还可以以软件、硬件、固件或这些形式的混合来实现。
操作-D2D通信继续
现在将(参考图4)来更详细地说明以上论述的、在两个移动电话3-1和3-2之间建立D2D通信链路随后由蜂窝网络进行授权的方案。
最初,如步骤S400所示,移动电话3-1和3-2使用它们各自的D2D控制模块45来建立装置到装置通信路径,从而彼此进行通信。在该阶段,移动电话3(或这些移动电话3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蜂窝网络的覆盖区域外。在步骤S401中,移动电话3开始使用D2D服务来进行它们之间的语音和/或数据通信。
在发起D2D服务之后,如步骤S402所示,D2D控制模块45协调移动电话的D2D传输,以使得在D2D通信中存在移动电话3-1、3-2没有传输数据的传输间隙(例如,“休止”时间段),从而为移动电话3-1、3-2提供监测蜂窝通信网络的有无并进行测量的机会。该步骤还包括在这些移动电话之间交换(一个或多个)测量间隙图案以确保适当的同步。
在步骤S403中,移动电话3开始使用它们的蜂窝网络监测模块46搜索蜂窝网络。在该示例中,蜂窝网络监测模块46使用的过程与由处于RRC空闲模式的移动装置在选择合适的小区来驻留时所使用的过程类似,并且该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因此没有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然而,不同于(基本上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的)正常空闲模式搜索过程,由于D2D通信正在发生,蜂窝网络监测模块46对它们的“空闲模式”(或“伪空闲模式”)搜索过程进行限制,从而与上述传输间隙一致。
在一个移动电话发现了蜂窝网络(步骤S404)的情况下,该移动电话的报告模块49生成表示做出该发现的移动电话3-1参与D2D通信服务的指示并(经由收发器电路51)发送至基站5(步骤S405)。
在该示例中,在步骤S404和步骤S405之间,D2D控制模块45协调移动电话的传输间隙,并且在需要的情况下调整这些传输间隙,以使得这些间隙足够长(例如,持续时间为至少一个无线帧(或10ms)但优选为至少两个无线帧(或20ms))。这样使得移动电话能够读取基站5所广播的系统信息,并与网络交换与D2D服务指示的发送有关的消息。然而,这些传输间隙被保持得充分短,同时间隙之间的时间段足够长,以确保这些间隙不会对D2D数据/语音通信产生极大影响。例如,尽管6msec的间隙持续时间可能足够D2D装置3进行物理层测量,但由于系统信息(SI)广播的周期性和获得该SI所需的时间,相同的间隙持续时间可能不足以读取建立与网络的连接所需的信息。因此,D2D控制模块45配置较大的传输间隙(即,长于6msec),例如持续时间长达80msec。在D2D语音呼叫服务的情况下,这将意味着D2D装置3跳过多达四个语音包(每一个语音包的持续时间为20msec)。然而,这对于D2D装置3的用户而言不太明显。对于除语音以外的其它应用(例如,D2D数据服务),D2D控制模块45可以配置相同的80msec的间隙持续时间。可选地,D2D装置可以配置不同的间隙持续时间(例如,长于80msec),并且在需要的情况下,依赖任何所跳过的数据包的较高一层的重传(例如,TCP)。
在该示例中,D2D服务指示包括在从移动电话3-1发送来的第一个RRC消息(例如,“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中,并且是在D2D服务的一个休止时间段内发送的(从而避免移动电话的D2D通信和蜂窝通信之间的干扰)。报告模块49例如通过在“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内指定“原因值”(例如,“建立原因”)来指示进行中D2D服务。因而,移动电话3-1向基站5通知建立RRC连接的原因是向基站5通知移动电话3-1参与D2D服务。
应当理解,可选地,报告模块49可以在除从移动电话发送来的第一个RRC消息以外的消息(例如,“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中包括D2D服务指示。在这种情况下,报告模块49还可以包括标识所使用的D2D服务的类型(例如,双工/半双工、FDD/TDD等)的附加信息以及可用于辅助基站进行与D2D服务的授权有关的决定的任何其它信息(例如,所使用的信道、数据速率、传输功率、UE ID、优先级等)。这将使得基站5能够使某些服务优先于其它服务并且避免移动电话的应用误使用该服务。
如步骤S404’和S405’所示,如果另一移动电话3-2发现了蜂窝网络,则除第一移动电话3-1所进行的指示以外(或代替该指示),该移动电话3-2还生成D2D服务指示并发送至基站5。尽管没有单独示出,但将第一个指示发送至基站5的移动电话还可以(例如,使用这两者之间的D2D服务)向另一移动电话通知该指示,以使得这两者中的仅一个必须建立与网络的RRC连接以指示进行中D2D服务。这样,可以避免冗余信息和过度信令的提供。可选地,由于此时这两个移动电话3-1和3-2仍可能位于距离基站5相对较远的位置(因而可能无法可靠地将数据发送至基站5),因此如果这两个移动电话3以冗余方式都向基站5发送指示以确保该指示的安全接收,则这可能是有益的。
在任一种情况下,在步骤S409中,基站5的D2D授权模块69评价所接收到的与在无需涉及蜂窝网络的情况下所设置的进行中D2D服务有关的信息,以判断是否应授权D2D服务的继续以及/或者是否应重配置D2D服务的提供。
因而,在该步骤中,D2D授权模块69例如通过估计D2D服务对该基站5所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内的其它网络授权通信造成的干扰水平,来判断是否允许该D2D服务继续。为了进行该操作,D2D授权模块69可以考虑从基站5的其它模块(诸如通信控制模块63、D2D控制模块65和干扰处理模块67等)内部地或者从其它网络节点(例如,MME 9或HSS 10等)外部地所提供的其它相关信息。例如,D2D授权模块69可以考虑标识呼叫的优先级(例如,分配至紧急服务相关呼叫的高优先级)的信息、以及/或者确保仅对符合适用的网络策略的D2D服务进行授权(例如,允许诸如紧急服务或特定关税组等的特定用户组具有优先D2D访问)。
在该示例中,D2D授权模块69判断为允许继续D2D通信,因而其在步骤S411(和/或S411’)中生成消息并发送至移动电话3-1(和/或移动电话3-2),其中该消息授权继续进行与另一移动电话的D2D服务。基站5由此能够(在该基站设置有标识这些资源的信息的情况下)保留D2D通信所使用的通信资源,以避免这些资源被D2D通信附近的其它通信(例如,蜂窝)使用,由此避免关联干扰。
如步骤S415所示,移动电话3继续它们的D2D传输,并且该D2D传输当前已被蜂窝网络授权。
在需要的情况下,基站5的D2D控制模块65还可以例如通过在步骤S411和S413中的任一个中所发送的授权消息中或者在单独消息(未示出)中提供更新后的D2D控制参数,来指示移动电话3-1或3-2修改它们的D2D服务以帮助避免或减轻干扰。可选地或另外,基站5的D2D控制模块65可以使用蜂窝网络来指示一个或多个其它移动电话和/或基站,以重配置它们的通信从而帮助避免或减轻干扰。
在步骤S417中,D2D服务(例如,由于移动电话3-1或3-2的用户结束D2D服务,或者移动电话3传输完了要发送的数据)终止,并且D2D状态判断模块47检测到该情况,而蜂窝网络监测模块46检查移动电话3-1是否仍处于蜂窝网络的覆盖区域内。如果蜂窝网络监测模块46发现移动电话3-1仍驻留在基站5的小区内,则该移动电话3-1触发报告模块49以生成表示先前授权的D2D服务已终止的指示并(如步骤S419所示)将该指示发送至基站5。可选地或另外,如步骤S419’所示,第二个移动电话3-2也可以生成并发送该指示。
在步骤S423中,基站5评价所接收到的指示,并且在需要的情况下,将D2D服务先前所使用的(并且可能针对该D2D服务所保留的)资源(例如,信道)适当地分配至其它通信装置。由于基站5当前知晓D2D服务终止,因此基站5还知晓先前受该D2D服务影响的频率将不再遭受来自移动电话3-1或3-2的有害干扰。
因此,有利地,可以使用利用基站5对D2D服务进行授权的方式,来帮助减轻或避免由于移动电话3-1和3-2的传输对它们附近的其它通信节点所引起的干扰。
因而,即使在不存在蜂窝网络的情况下,移动电话3也能够彼此进行通信(例如,在诸如隧道、地下室、地下车库等的无网络覆盖的大型建筑物内,提供个人到个人的通信)。然而,一旦这些移动电话3在网络的范围内,就确保了它们的进行中D2D会话仍符合现有的网络策略并且减少或消除了有害干扰。
操作-D2D通信转移为蜂窝通信
现在将(参考图5)来更详细地说明以上所论述的、在两个移动电话3-1和3-2之间建立D2D通信链路并且该D2D通信链路随后被蜂窝服务替代的方案。
步骤S500~S507分别与图4的步骤S400~S405’相同。然而,代替对已存在的D2D服务进行授权,在步骤S509中,基站5的D2D授权模块69判断为应将移动电话3-1和3-2代替地切换为蜂窝服务。例如,这在(如干扰处理模块67所指示的)D2D服务所引起的干扰为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需要设置使用D2D服务不可用的附加功能(例如,安全相关功能、订阅相关功能、定位功能或功率最优等)的情况下,这可能是有必要的。
在该步骤(即,S509)中,基站5还可以验证:在尝试将参与D2D服务的这两个移动电话的通信切换为基于蜂窝的服务之前,经由蜂窝网络可到达这些移动电话。该验证步骤例如可以包括等待这两个移动电话建立RRC连接、发送D2D服务指示或对基站的寻呼消息作出响应。
针对任何进行中D2D服务的授权可能依赖于网络运营商的策略。如果进行中D2D服务被指示为重要,则网络将授权继续该服务(例如,消防人员和/或急救人员所进行的D2D通信)。然而,与D2D服务的类型或重要性无关地,使网络知晓进行中D2D服务处于其覆盖区域内很重要。例如,(作为商用系统运营的)LTE网络需要知晓可能误用D2D服务并造成干扰由此导致网络运营商收益损失的用户设备所进行的通信。
在基站5判断为应代替所指示的D2D服务而使用蜂窝服务之后,在步骤S511(和/或步骤S511’)中,其D2D授权模块69生成用于指示移动电话切换为蜂窝服务的消息(或一系列消息)并将该消息(或一系列消息)发送至该移动电话。该(一个或多个)消息还包括由通信控制模块63所提供的为了移动电话3能够经由基站5使用蜂窝通信路径所需的控制参数(例如,资源分配、服务质量和调制等)。
在步骤S515中,移动电话3(使用它们各自的通信控制模块43)设置LTE通信路径并且经由蜂窝网络开始彼此进行通信。接着,在步骤S517中,D2D控制模块45终止两个移动电话3之间的D2D服务。
与该替代例相关联的一个益处是:即使在无蜂窝网络的情况下,移动电话3也能够彼此进行通信。然而,一旦这些移动电话3进入网络的覆盖区域,这些移动电话3就切换为蜂窝服务并且可能由此受益于与使用D2D服务可利用的服务相比更可靠的服务和/或更宽范围的服务。
操作-D2D通信的间接检测
现在将(参考图6)来更详细地说明以上所论述的、移动电话3-3检测其自身没有参与的进行中D2D通信并向基站5指示该D2D通信的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601中,基站5请求移动电话3-3进行测量,以用于识别是否存在可能会对蜂窝网络中的通信造成干扰的D2D传输。尽管优选地该移动电话3-3也能够进行D2D传输,但在该示例中,该移动电话3-3没有参与任何D2D服务。步骤S601中所发送的请求例如可以是3GPP TS 36.331 v11.2.0(其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中所定义的“RRC UE信息请求(RRC UE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
接着,在步骤S603中,移动电话3-3进行所请求的测量(有效地“查找”D2D传输)。根据前一步骤中所接收到的请求,该步骤可以进行一次、定期进行或持续进行。
移动电话3-3的报告模块49在步骤S605中生成测量报告并将该测量报告发送至基站5,该测量报告有效地用作表示附近是否有可能正发生D2D服务的指示。该消息例如是响应于步骤S601中的请求而发送的“RRC UE信息响应(RRC UE Information Response)”消息。另外,报告模块49可以将干扰信息包括在该消息或后一消息(未示出)中,以向基站5指示移动电话的传输是否正受潜在D2D服务的不利影响。
报告模块49所提供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质量测量以及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有关的信息。
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这两者使用相同的频谱(例如,在LTE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传输的情况下)作为D2D服务的情况下,参考图6所述的方法特别有益。然而,在上行链路资源和下行链路资源中的至少一个与D2D服务所使用的资源一致的情况下(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传输的情况下),该方法也是有益的。
在基站5接收到与D2D服务的潜在存在有关的测量结果时,干扰处理模块67在步骤S609中评价所接收到的信息以判断是否将要发生D2D服务。因而,基站5可以进行纠正措施以减少或消除检测到的D2D服务所引起的任何有害干扰。例如,干扰处理模块67可以将进行中D2D服务所使用的信道标记为被保留(使用中)、或者将这些信道标记成仅可用于不要求无干扰传输的服务(例如,时间要求不严格的服务)。
在步骤S611中,基站5将非干扰通信资源分配至移动电话3-3,由此减轻或消除关联干扰。
在该示例中,移动电话3-3在步骤S617中继续进行所请求的测量,并且在步骤S619中将这些测量结果提供至基站。如果这些测量结果表示先前检测到的D2D服务已终止或者其潜在干扰变得低于预定阈值,则基站5在步骤S623中检测到该情况。
在步骤S623中判断为潜在D2D相关干扰停止的情况下,基站5评价所接收到的信息并相应地调整其操作。例如,干扰处理模块67可以将先前用于进行中D2D服务的信道再次用于时间要求严格的服务。
变形例和替代例
以上已经说明了详细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仍受益于这里所体现的发明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若干修改和替换。现在将以例示方式仅说明这些若干替换和修改。
例如,应当理解,移动电话可以仅进行一次、定期进行或持续进行如步骤S403和S503所示的网络搜索。尽管在上述示例中已将网络搜索描述为在D2D服务的休止时间段(即,传输间隙)期间进行,但应当理解,网络搜索还可以在D2D传输期间(即,在传输间隙以外)执行。例如,如果移动电话正使用半双工D2D信道(TDD或FDD)进行通信,则这些移动电话将经由D2D信道来进行发送或接收,并且由此可以在这些移动电话在操作的发送和接收模式之间切换的情况下提供通信间隙。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提供除半双工D2D通信信道已要求的传输间隙以外的附加传输间隙。对于能够同时搜索蜂窝网络并且经由D2D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的移动电话,根本不必提供传输间隙。因此,至少在上述情形中,可以省略步骤S402和S502或者可以将步骤S402和S502分别与步骤S400和S500相组合。
此外,还应当理解,即使在基站授权了进行中D2D服务之后,移动电话也将继续其网络搜索。例如在(例如由于移动电话的移动或者当前小区内所感知到的信号质量的变化因而)移动电话需要选择新的小区进行驻留的情况下,这可能是必需的。网络搜索可以由移动电话在正以RRC空闲模式进行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应当理解,可以独立于移动电话的D2D操作来进行步骤S403和S503。
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每次发现新小区或新基站时,可以重复步骤S405和S505(以及S405’和S505’),其中在这些步骤中,移动电话向基站指示进行中D2D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每次(由同一或不同基站)接收到进行中D2D服务的指示时、或者甚至在没有接收到这种指示的情况下,也可以重复进行基站对D2D服务的授权(即,步骤S409~S411/S411’和S509~S511/S511’)。在一个替代例中,随后利用同一或不同基站将已授权的D2D服务切换至蜂窝服务。这样,基站确保了不仅在接收到D2D服务指示(即,步骤S405、S405’、S505、S505’)时使干扰最小化或消除,而且甚至在授权了D2D服务之后也持续使干扰最小化或消除。这在基站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内的信号或负载条件改变必须使用蜂窝服务代替当前D2D服务的情况下,可能特别有益。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与D2D服务的移动电话被配置为向基站指示该进行中D2D服务。然而,应当理解,基站可以从任何其它移动电话(即,没有参与D2D服务的移动电话)或经由其它网络元件(例如,邻近基站或核心网络内的实体)接收该指示。
除上述场景以外,还存在正使用D2D服务彼此进行通信的两个移动电话3发现了(可能连接至不同核心网络的)不同基站所运营的不同小区能够驻留的场景。例如,在两个移动电话订阅不同的网络运营商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该场景。除还存在处理中所涉及的两个基站(以及可能的两个核心网络)以外,该实施例的操作与图4和5所示的操作非常相似。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基站将对其正服务的移动电话授权D2D服务,并且另一基站也将对另一移动电话的D2D连接授权。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中D2D服务可能需要由这两个基站进行授权以继续进行。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移动电话接收到用以切换至蜂窝服务的指示,则即使D2D服务已得到另一基站授权,另一移动电话也解除该D2D服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允许两个移动电话彼此建立D2D连接。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还可以在三个以上的移动电话之间建立D2D连接,由此这些移动电话的用户可以以会议呼叫设置的方式连接到一起。
上述实施例已经说明了向基站指示进行中D2D服务并且授权移动装置参与这种D2D服务的优选方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其它信令消息来向基站传送D2D服务指示并向各自的用户装置传送授权。例如,在上述方案中,在移动电话和基站之间使用“RRC连接设置请求(RRCConnection Setup Request)”消息、“RRC连接设置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Complete)”消息、或者“UE信息响应(UE Information Response)”消息来传输D2D服务指示。应当理解,可以在上述消息中的任何部分(例如,这些消息的头部、有效载荷、信息元素和协议数据单元部分)中传输D2D服务指示。此外,可以使用诸如任何合适的接入层(AS)和/或非接入层(NAS)消息等的任何其它消息。
在一个特定示例中,移动电话使用追踪区域更新过程来向网络通知该移动电话的进行中D2D服务。在这种情况下,D2D服务指示可以包括在要发送至基站的“NAS追踪区域更新请求(NAS 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中。该基站从NAS消息获得D2D服务指示,之后将NAS消息转发至该NAS消息被定址至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在这种情况下,D2D服务的授权可以(例如,由基站)添加在由HSS发送回至移动电话的“NAS追踪区域更新接受(NASTrack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中。
在另一示例中,步骤S601中所发送的请求针对移动电话配置小区信号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603包括小区信号测量,并且步骤S605包括如RRC协议标准(3GPP TS 36.331v11.0.0)的第5.5节中所规定的小区信号报告。
在又一示例中,NAS UL消息或现有的UE指示RRC UL消息(例如,IDC指示、DDA指示或MBMS指示)被配置成包括进行中D2D服务的D2D服务指示和/或授权。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替代例中,基站从多个移动电话获得指示(例如,小区信号测量等)。使用从(可能包括其它网络实体的)多个源所获得的指示,基站得出在该基站的一个小区中是否存在(未授权的)进行中D2D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不同的移动电话和/或网络实体来提供D2D服务指示的部分。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动电话在连接至所检测到的蜂窝网络的基站时(即,在步骤S405/S405’和S505/S505’中)立即提供D2D服务指示。然而,应当理解,在移动电话建立RRC连接之前,该基站可能(例如,基于如图6所示从另一移动电话所接收到的干扰/D2D服务指示)已解决了进行中D2D服务所引起的任何干扰。因此,在将任何D2D指示发送至其服务中基站之前,参与D2D服务的移动电话可以考虑是否仍存在对该基站所服务的其它通信节点造成的(其它通信节点所遭受的)任何干扰。例如,移动电话可以经由D2D服务所使用的频率来进行小区信号测量。在移动电话没有检测到任何干扰、或者移动电话可以(例如,通过改变其传输特性)解决干扰而无需涉及网络的情况下,移动电话无需与基站建立用于向网络指示进行中D2D服务的RRC连接(尽管由于其它原因仍可能进行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电话将假定D2D服务被授权,直到该移动电话从基站或参与D2D服务的其它移动电话接收到相反的指示为止。这将大大减少(一个或多个)移动电话与基站之间所需的信令,由此将释放有价值的系统资源并节省移动电话的电池电力。然而,在移动电话单独无法降低干扰的情况下,将继续向基站指示其进行中D2D服务(即,步骤S405/S405’或S505/S505’)。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动电话是根据例如LTE标准和/或TETRA标准进行工作的蜂窝电话。还可以使用例如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式计算机、web浏览器等的其它类型的用户装置。
尽管已经在同一通信网络内的移动电话之间说明了D2D通信路径的设置,但还可以在位于不同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电话之间设置根据本发明的D2D通信路径。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各移动电话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以及在一些情况下为基站)也位于不同网络中。
在上述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而将基站5和移动电话3描述为具有多个分离的功能组件或模块。尽管可以以这样的方式针对例如修改了现有系统以实现本发明的特定应用提供这些模块,但在其它应用中,例如在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创造性特征所设计的系统中,这些模块可以内置于整体操作系统或代码中,因而这些模块可以不被辨识为分离实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多个软件模块。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采用编译或未编译的形式来提供软件模块,并且可以将这些软件模块作为信号经由计算机网络供给至移动性管理实体或基站或移动电话、或者可以将这些软件模块供给至记录介质上。此外,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专用硬件电路来进行该软件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进行的功能。然而,软件模块的使用由于方便了移动性管理实体9、基站5和移动电话3的更新从而更新它们的功能,因而是优选的。
各种其它变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里不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2年9月24日提交的英国专利申请1217019.7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Claims (45)

1.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用于使用装置到装置即D2D通信来进行通信,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包括:
D2D通信建立部件,用于与另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D2D通信;
搜索部件,用于在使用所述D2D通信与所述另一移动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搜索通信网络;
指示提供部件,用于响应于在所述搜索期间发现了通信网络,将表示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参与所述D2D通信的指示提供至所述通信网络;以及
接收部件,用于从所述通信网络接收针对所述指示的响应,
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响应来继续或不继续所述D2D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D2D通信建立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协调所述通信中的间隙的存在,并且所述搜索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通信中的所述间隙期间监测所述通信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接收包括用于授权所述D2D通信的信息的响应,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响应来继续所述D2D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定义的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的情况下,停止所述D2D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响应包括重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重配置信息来重配置所述D2D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重配置信息来重配置所述D2D通信,以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接收包括表示所述D2D通信未被授权的信息的响应,以及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响应来停止所述D2D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的情况下继续所述D2D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响应包括重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重配置信息来重配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以使用除基于D2D的通信协议以外的通信协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重配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之间的所述通信,以使用蜂窝通信协议(例如,基于长期演进(LTE)的通信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连接建立部件,所述连接建立部件用于在发现了所述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建立与所述通信网络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指示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提供所述指示作为所述建立连接的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指示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连接建立后使用所述连接来提供所述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建立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建立无线资源控制即RRC协议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建立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发送“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和“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建立连接的一部分,并且所述指示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和所述“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的所述至少一个中提供所述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响应包括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包括至少一个“RRC连接配置”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指示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提供用以标识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其它信息:所述D2D通信所使用的信道和/或频率;干扰水平;使用所述D2D通信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D2D通信的优先级;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以及/或者所述另一移动通信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其它信息是响应于从所述通信网络的节点接收到请求而提供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是移动电话、笔记本式计算机和个人数字助理其中之一。
21.一种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用于控制参与装置到装置即D2D通信的移动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节点包括:
获得部件,用于获得表示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参与D2D通信的指示;
判断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得的所述指示来判断所述D2D通信是否应当被授权;以及
提供部件,用于响应于所述指示,将表示所述D2D通信已被授权的信息或表示所述D2D通信没有被授权的信息提供至所述移动通信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还包括配置部件,所述配置部件用于对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进行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配置部件被配置为能够重配置所述D2D通信以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配置部件被配置为能够重配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以使用除基于D2D的通信协议以外的通信协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配置部件被配置为能够重配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之间的所述通信,以使用蜂窝通信协议(例如,基于长期演变(LTE)的通信协议)。
26.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还包括连接建立部件,所述连接建立部件用于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连接,其中,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连接建立期间或所述连接建立之后获得所述指示。
27.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从连接至所述通信节点的至少一个其它通信节点获得与所述D2D通信有关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无线连接建立之前,获得与所述D2D通信有关的信息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获得与由于所述D2D通信而产生的干扰水平有关的信息,以及所述判断部件在所述干扰水平为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D2D通信不应被授权。
30.根据权利要求2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和/或另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无线资源控制即RRC协议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接收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包括“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和“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从所述“RRC连接设置请求”消息和所述“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的所述至少一个中获得所述指示。
33.根据权利要求21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提供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发送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RRC协议消息包括“RRC连接配置”消息和“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的至少一个。
35.根据权利要求2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还包括:
信息获得部件,用于从以下装置的至少一个中获得与所述D2D通信有关的信息:参与所述D2D通信的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没有参与所述D2D通信的另一移动通信装置;以及所述通信网络中的另一通信节点。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信息获得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发送请求并接收针对所述请求的响应。
37.根据权利要求2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通信节点是基站、移动性管理实体和归属用户服务器其中之一。
38.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用于辅助通信节点管理装置到装置即D2D通信所使用的无线信道,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包括:
监测部件,用于监测表示其它移动通信装置之间潜在进行D2D通信的无线传输;以及
提供部件,用于响应于所述监测部件检测到表示所述潜在进行D2D通信的无线传输,将与所述潜在进行D2D通信有关的信息提供至所述通信节点。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来自所述通信节点的请求来进行所述监测。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与另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D2D通信的部件。
41.一种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20和38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
42.一种移动通信装置所进行的方法,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用于使用装置到装置即D2D通信来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与另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D2D通信;
在使用所述D2D通信与所述另一移动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搜索通信网络;
响应于在所述搜索期间发现了所述通信网络,将表示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参与所述D2D通信的指示提供至所述通信网络;以及
从所述通信网络接收针对所述指示的响应,
其中,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基于所述响应来继续或不继续所述D2D通信。
43.一种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节点所进行的方法,所述通信节点用于控制参与装置到装置即D2D通信的移动通信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表示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参与D2D通信的指示;
基于所获得的所述指示来判断所述D2D通信是否应当被授权;以及
响应于所述指示,将表示所述D2D通信已被授权的信息或表示所述D2D通信没有被授权的信息提供至所述移动通信装置。
44.一种移动通信装置所进行的方法,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用于辅助通信节点管理装置到装置即D2D通信所使用的无线信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测步骤,用于监测表示其它移动通信装置之间潜在进行D2D通信的无线传输;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监测步骤检测到表示所述潜在进行D2D通信的无线传输,将与所述潜在进行D2D通信有关的信息提供至所述通信节点。
4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实现指令,所述计算机可实现指令用于使可编程计算机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20和38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或者被配置为根据权利要求2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
CN201380049784.0A 2012-09-24 2013-08-23 由于装置到装置通信而产生的干扰的降低 Active CN104662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7701.8A CN112333808B (zh) 2012-09-24 2013-08-23 由于装置到装置通信而产生的干扰的降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217019.7 2012-09-24
GB1217019.7A GB2506176A (en) 2012-09-24 2012-09-24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CT/JP2013/073235 WO2014045832A1 (en) 2012-09-24 2013-08-23 Reducing interference resulting from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7701.8A Division CN112333808B (zh) 2012-09-24 2013-08-23 由于装置到装置通信而产生的干扰的降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2993A true CN104662993A (zh) 2015-05-27
CN104662993B CN104662993B (zh) 2020-11-20

Family

ID=4719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9784.0A Active CN104662993B (zh) 2012-09-24 2013-08-23 由于装置到装置通信而产生的干扰的降低
CN202011297701.8A Active CN112333808B (zh) 2012-09-24 2013-08-23 由于装置到装置通信而产生的干扰的降低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7701.8A Active CN112333808B (zh) 2012-09-24 2013-08-23 由于装置到装置通信而产生的干扰的降低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4) US9788355B2 (zh)
EP (3) EP3361819B1 (zh)
JP (2) JP6086270B2 (zh)
KR (1) KR101737242B1 (zh)
CN (2) CN104662993B (zh)
ES (1) ES2681029T3 (zh)
GB (1) GB2506176A (zh)
TR (1) TR201810566T4 (zh)
WO (1) WO20140458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9382A1 (en) * 2020-04-07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transmission for sidelink relay communicatio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6425A1 (fr) * 2006-11-10 2008-05-15 Fujitsu Limited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dispositif terminal sans fil
US9504057B2 (en) * 2012-05-11 2016-11-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WO2014148795A1 (ko) * 2013-03-20 2014-09-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근접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9674881B2 (en) * 2013-05-08 2017-06-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vice to device beacon, user equipment discover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JP6239270B2 (ja) * 2013-05-29 2017-11-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US20150056982A1 (en) * 2013-08-22 2015-0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N104581854B (zh) * 2013-10-16 2019-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US10285077B2 (en) 2013-10-31 201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EP3117638A1 (en) * 2014-03-12 2017-01-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88519B2 (en) * 2014-03-24 2018-0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D2D transmission in connected state
US20170048647A1 (en) * 2014-05-06 2017-02-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d2d) operation execut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CN105101046B (zh) * 2014-05-14 2020-11-0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KR102315701B1 (ko) * 2014-08-26 2021-10-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사물 인터넷 기기간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6443543B2 (ja) * 2014-09-19 2018-12-2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発見信号とセルラー信号とのための共存装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6045745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for an out-of-network-coverage comunication device
US20170310415A1 (en) * 2014-11-10 2017-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D2d operation approaches in cellular networks
WO2016120977A1 (ja) * 2015-01-26 2016-08-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US10064124B2 (en) * 2015-02-06 2018-08-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device, network nod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mmunication and/or device-to-device operation in an out of coverage state
US9628168B2 (en) * 2015-02-26 2017-04-18 Space Systems/Loral, Llc Dynamic link adaption and/or dynamic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received from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sources
JP6618621B2 (ja) * 2015-11-02 2019-12-1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非サービングキャリア周波数上でのd2d動作の適応化
JP6627889B2 (ja) * 2016-01-08 2020-01-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処理方法
US10750355B2 (en) 2016-03-23 2020-08-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session across multiple electronic devices in network system
CN108633001B (zh) * 2017-03-24 2019-1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12788627B (zh) * 2020-12-28 2022-09-02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61部队 点对点通信系统综合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5632A (zh) * 2005-11-11 2008-11-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限制对等通信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71506A (zh) * 2006-01-11 2009-02-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信标信号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KR20100039882A (ko) * 2007-07-06 2010-04-16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광대역 네트워크 사용과 피어 투 피어 시그널링 사이에서 다운링크 대역폭을 공유할 때의 간섭 관리와 관련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188485A1 (en) * 2010-02-02 2011-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10228666A1 (en) * 2010-03-17 2011-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KR20120037963A (ko) * 2009-06-30 2012-04-20 노키아 지멘스 네트웍스 오와이 피어 투 피어 통신을 위한 페이징 메시지들을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들
CN102461297A (zh) * 2009-06-04 2012-05-16 诺基亚公司 在蜂窝下行链路频谱中基于设备到设备传输的子帧的有效标记
CN102474826A (zh) * 2009-07-22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轻由对等通信产生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15698A8 (en) * 2010-07-30 2012-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JP2012143002A (ja) * 2012-04-13 2012-07-26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間通信制御方法、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基地局
CN102893657A (zh) * 2010-05-12 2013-01-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分布式协商的对等组的资源协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922479D0 (en) * 1999-09-22 1999-11-24 Simoco Int Lt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CN1549613A (zh) * 2003-05-19 2004-11-24 �ʼҷ����ֵ��ӹɷ����޹�˾ 在无线通信系统的p2p通信模式与传统通信模式之间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622676A (zh) * 2003-11-28 2005-06-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735224A (zh) 2004-08-10 2006-02-1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限制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EP2342932B1 (en) 2008-10-29 2023-04-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82114A1 (en) 2009-01-16 2010-07-22 Nokia Corporation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US9467930B2 (en) * 2011-08-16 2016-10-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EP3198922A1 (en) * 2014-09-24 2017-08-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of d2d measurement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5632A (zh) * 2005-11-11 2008-11-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限制对等通信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71506A (zh) * 2006-01-11 2009-02-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信标信号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KR20100039882A (ko) * 2007-07-06 2010-04-16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광대역 네트워크 사용과 피어 투 피어 시그널링 사이에서 다운링크 대역폭을 공유할 때의 간섭 관리와 관련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61297A (zh) * 2009-06-04 2012-05-16 诺基亚公司 在蜂窝下行链路频谱中基于设备到设备传输的子帧的有效标记
KR20120037963A (ko) * 2009-06-30 2012-04-20 노키아 지멘스 네트웍스 오와이 피어 투 피어 통신을 위한 페이징 메시지들을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들
CN102474826A (zh) * 2009-07-22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轻由对等通信产生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188485A1 (en) * 2010-02-02 2011-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10228666A1 (en) * 2010-03-17 2011-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2893657A (zh) * 2010-05-12 2013-01-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分布式协商的对等组的资源协调
WO2012015698A8 (en) * 2010-07-30 2012-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JP2012143002A (ja) * 2012-04-13 2012-07-26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間通信制御方法、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基地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9382A1 (en) * 2020-04-07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transmission for sidelink relay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98750A1 (en) 2015-07-29
JP2015536053A (ja) 2015-12-17
EP3684106A1 (en) 2020-07-22
WO2014045832A1 (en) 2014-03-27
US20180332646A1 (en) 2018-11-15
US20210058993A1 (en) 2021-02-25
KR101737242B1 (ko) 2017-05-17
US20150245394A1 (en) 2015-08-27
CN112333808A (zh) 2021-02-05
US20170374700A1 (en) 2017-12-28
GB2506176A (en) 2014-03-26
US11297667B2 (en) 2022-04-05
EP3361819A1 (en) 2018-08-15
ES2681029T3 (es) 2018-09-11
TR201810566T4 (tr) 2018-08-27
JP6394929B2 (ja) 2018-09-26
US9788355B2 (en) 2017-10-10
GB201217019D0 (en) 2012-11-07
EP3361819B1 (en) 2020-04-08
JP2017077034A (ja) 2017-04-20
CN112333808B (zh) 2024-04-30
EP2898750B1 (en) 2018-04-25
CN104662993B (zh) 2020-11-20
JP6086270B2 (ja) 2017-03-01
KR20150047578A (ko) 2015-05-04
US10869346B2 (en)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7667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01247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BMS interest indication communication
EP358382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ession to change a user plane fun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714578B2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サービス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898284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such a system
EP2866369A1 (en) User equipment to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8995930B2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 channel between femto base stations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WO2019244793A1 (en) Integrity protection handling at the gnb-cu-up
EP3017639B1 (en) Adap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cellular and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WO2008066354A1 (en) Handover method between systems of multi-mode terminal
CN108886724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07393B (zh) 一种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671178A (zh) 在sl中继情况下的失败监视和恢复机制
CN109714801B (zh) 越区切换情况下的d2d实现方法
KR20100060011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전용 그룹 콜을 위한 단방향 트래픽 할당
KR2012001585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 기지국의 셀 정보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