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7929A - 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7929A
CN104657929A CN201510086995.2A CN201510086995A CN104657929A CN 104657929 A CN104657929 A CN 104657929A CN 201510086995 A CN201510086995 A CN 201510086995A CN 104657929 A CN104657929 A CN 104657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erimenter
test
case
server
main exam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69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晓东
王燕萍
蔡国恩
余尔涵
陈晓春
叶钦勇
何饶丽
孙铭遥
聂作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869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79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7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7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包括主试者根据受试者信息生成对应的测试量表集,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进行登录,显示测试量表集,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开始测试,并提交测试答案至服务器;主试者监控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进度,并对各个受试者的测试答案进行评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系统,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所要面对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精神疾病病患者增长的一个发展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精神心理疾病终生患病率为25%,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7.5%;然而,我国面向精神心理疾病的医疗服务资源严重不足,截止2012年底,我国仅有两万多名精神科专科医师、3.5万名护士,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此外,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当前主要是一对一基于纸质量表的问诊方式进行,诊断一个病人往往需要花费一到两个小时,这更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此外,纸质量表的测试结果不便于归档、检索、统计及满足科研需要;为了提高精神类疾病测试效率,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状况,用计算机软件代替人工测试是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些心理测试系统,能实现并行测试,并自动评分。但是在一些量表中,需要受测者按照要求绘图、或者需要受测者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或者需要受测者口头回答问题,此类题目需要测试者根据受测者答题情况及相应的评判标准进行评分;如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中,视结构技能测试要求受测者按照给出的图形再画一幅图,注意力测试时要求受测者在测试者念到指定数字时拍手,句子复述测试要求受测者把测试者说的话尽可能原原本本的重复出来;这些量表初始设计的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依据的测试场景是测试者与受测者面对面直接测试,将其简单地转化为计算机软件上的鼠标键盘操作会与原始测试场景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需提供客户终端、手写笔、录音录像设备及服务器,所述客户终端显示屏为触摸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主试者根据受试者信息生成对应的测试量表集,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步骤2、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进行登录,显示测试量表集,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开始测试,并提交测试答案至服务器;
步骤3、主试者监控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进度,并对各个受试者的测试答案进行评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及步骤3之间还包括一步骤a、对受试者答题所需时间进行评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进一步具体为:
获取受试者当前做题界面的不变时间ItemConstTime及平均可变时间ItemAvgVarTime;记录受试者在当前做题界面花费的实际可变时间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已花费的总实际可变时间UsedVarTime=UsedVarTime+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测试过的题目的总平均可变时间UsedAvgVarTime=UsedAvgVarTime+thisAvgVarTime;计算当前受试者测试的速度系数varCo=UsedVarTime/Used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平均可变时间ReAvgVarTime=ReAvgVarTime-Item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不变时间ReConstTime=ReConstTime-ItemConstTime;估计总剩余时间=ReConstTime+ReAvgVarTime*varCo;将当前受试者的估计总剩余时间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进一步具体为:主试者根据受试者的信息生成一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及受试者登录密码;并保存案例信息至服务器案例表中,其中案例信息包括: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受试者姓名、性别、文化程度、登录密码、测试日期、主试者ID及测试状态,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进一步具体为: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登录;根据登录的案例ID,从服务器获取当前受试者的待测试量表集合并显示,若存在未测试题目,则选择一未完成的题目开始测试,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答案保存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否则,结束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进一步具体为:主试者根据主试者ID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状态,并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受试者的测试答案,主试者对测试答案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保存至服务器。
本发明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系统,所述系统需提供客户终端、手写笔、录音录像设备及服务器,所述客户终端显示屏为触摸屏,具体包括如下模块:
生成模块,主试者根据受试者信息生成对应的测试量表集,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受试者测试模块,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进行登录,显示测试量表集,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开始测试,并提交测试答案至服务器;
主试者评分模块,主试者监控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进度,并对各个受试者的测试答案进行评分。
进一步地,所述受试者测试模块及主试者评分模块之间还包括一估计总剩余时间模块,对受试者答题所需时间进行评估。
进一步地,所述估计总剩余时间模块进一步具体为:
获取受试者当前做题界面的不变时间ItemConstTime及平均可变时间ItemAvgVarTime;记录受试者在当前做题界面花费的实际可变时间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已花费的总实际可变时间UsedVarTime=UsedVarTime+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测试过的题目的总平均可变时间UsedAvgVarTime=UsedAvgVarTime+thisAvgVarTime;计算当前受试者测试的速度系数varCo=UsedVarTime/Used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平均可变时间ReAvgVarTime=ReAvgVarTime-Item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不变时间ReConstTime=ReConstTime-ItemConstTime;估计总剩余时间=ReConstTime+ReAvgVarTime*varCo;将当前受试者的估计总剩余时间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模块进一步具体为:主试者根据受试者的信息生成一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及受试者登录密码;并保存案例信息至服务器案例表中,其中案例信息包括: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受试者姓名、性别、文化程度、登录密码、测试日期、主试者ID及测试状态,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进一步地,所述受试者测试模块进一步具体为: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登录;根据登录的案例ID,从服务器获取当前受试者的待测试量表集合并显示,若存在未测试题目,则选择一未完成的题目开始测试,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答案保存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否则,结束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主试者评分模块进一步具体为:主试者根据主试者ID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状态,并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受试者的测试答案,主试者对测试答案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保存至服务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将上述一对一测试转化为一对多测试,支持一个主试同时对多个被试者进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节约医疗资源;并且根据量表题目的历史平均测试时间及受试者测试速度系数估计测试者剩余测试时间,提高了剩余时间估计的准确性,为受试者及主试者合理安排时间提供了依据,主试者可以根据当前受试者的剩余测试时间判断在剩下的工作时间内是否还能安排其他受试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硬件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试者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案例监控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剩余时间估计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受试者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需提供客户终端、手写笔、录音录像设备及服务器,所述客户终端显示屏为触摸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主试者根据受试者的信息生成一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及受试者登录密码;并保存案例信息至服务器案例表中,其中案例信息包括: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受试者姓名、性别、文化程度、登录密码、测试日期、主试者ID及测试状态,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步骤2、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登录;根据登录的案例ID,从服务器获取当前受试者的待测试量表集合并显示,若存在未测试题目,则选择一未完成的题目开始测试,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答案保存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否则,结束测试;
步骤a、获取受试者当前做题界面的不变时间ItemConstTime及平均可变时间ItemAvgVarTime;记录受试者在当前做题界面花费的实际可变时间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已花费的总实际可变时间UsedVarTime=UsedVarTime+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测试过的题目的总平均可变时间UsedAvgVarTime=UsedAvgVarTime+thisAvgVarTime;计算当前受试者测试的速度系数varCo=UsedVarTime/Used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平均可变时间ReAvgVarTime=ReAvgVarTime-Item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不变时间ReConstTime=ReConstTime-ItemConstTime;估计总剩余时间=ReConstTime+ReAvgVarTime*varCo;将当前受试者的估计总剩余时间显示。
步骤3、主试者根据主试者ID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状态,并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受试者的测试答案,主试者对测试答案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保存至服务器。
本发明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系统,所述系统需提供客户终端、手写笔、录音录像设备及服务器,所述客户终端显示屏为触摸屏,具体包括如下模块:
生成模块,主试者根据受试者的信息生成一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及受试者登录密码;并保存案例信息至服务器案例表中,其中案例信息包括: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受试者姓名、性别、文化程度、登录密码、测试日期、主试者ID及测试状态,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受试者测试模块,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登录;根据登录的案例ID,从服务器获取当前受试者的待测试量表集合并显示,若存在未测试题目,则选择一未完成的题目开始测试,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答案保存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否则,结束测试;
估计总剩余时间模块,获取受试者当前做题界面的不变时间ItemConstTime及平均可变时间ItemAvgVarTime;记录受试者在当前做题界面花费的实际可变时间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已花费的总实际可变时间UsedVarTime=UsedVarTime+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测试过的题目的总平均可变时间UsedAvgVarTime=UsedAvgVarTime+thisAvgVarTime;计算当前受试者测试的速度系数varCo=UsedVarTime/Used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平均可变时间ReAvgVarTime=ReAvgVarTime-Item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不变时间ReConstTime=ReConstTime-ItemConstTime;估计总剩余时间=ReConstTime+ReAvgVarTime*varCo;将当前受试者的估计总剩余时间显示。
主试者评分模块,主试者根据主试者ID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状态,并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受试者的测试答案,主试者对测试答案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保存至服务器。
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系统中主要包括一台服务器、若干台主试者终端及若干台受试者终端,构成一个局域网络。服务器提供数据存储的功能,主试者终端负责创建案例及评分,受试者终端负责测试。受试者终端显示器采用触摸屏,配备手写笔、摄像头及麦克风。受试者终端的显示屏以方便受试者操作的角度摆放。主试者终端包括计算机或智能设备。主试者终端与局域网连接可以通过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受试终端包括计算机或智能设备。受试终端与局域网连接包括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本系统包括主试者子系统及受试者子系统,下面分别阐述其设计方案。
主试者子系统:
主试者子系统工作流程描述如下:
如图2所示,步骤1:主试者登录。系统支持多个主试者同时登录,登录后在主试者子系统中记录其用户ID至系统全局变量,并将其登录状态登记到数据库表中,数据库中用一个“主试者表”记录主试者信息,至少包含如下字段:主试者用户ID,密码,职称,在线状态。
步骤2:案例生成。此过程包括:1)主试者询问受试者情况并录入基本信息;2)生成唯一性案例ID及受试者登录密码;3)保存案例信息至服务器案例表中,其中至少包括如下字段:案例ID,受试者姓名,性别,文化程度,登录密码,测试日期,主试者ID,测试状态(分为正在测试,已完成,已取消,暂停等几种状态)及其他相关信息。受试者将使用案例ID及登录密码登录测试系统,登录密码采用4位数字组成;4)根据受试者症状描述选择需要进行测试的量表,并保存到服务器。
如图3所示,步骤3:案例监控。主试者通过案例监控功能监控属于其的受试者的测试进度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案例监控功能实现过程如下:1)从系统全局变量获取当前主试者ID;2)从案例表中查找属于当前主试者且测试状态为正在测试和暂停的受测者;3)对找到的每个受测者,从数据库中找出其需要进行测试的所有量表及每个量表的题目数,计算出其需要测试的总题目数;从数据库读取其已完成的题目总数,计算其测试完成的百分比;从数据库读取已对其进行评分的题目数,以之除以其需完成的总题目数得到相应的评分进度;4)显示当前主试者的所有受试者测试进度及评分进度;5)定期执行以上2-4步以刷新进度显示,如每15秒刷新一次。
步骤4:案例评分。主试者仅需对以图形、声音和视频形式存在的测试结果进行评分,一道题可能存在多个图形、多个声音或多个视频以及上述三种媒体的混合形式。在上述案例监控界面上,若某受试者的测试进度大于评分进度,则表示其有已完成且需主试者进行评分的题目。案例评分按如下流程进行:1)选中某个需要评分的受试者;2)获取其全部需要评分的题目(已完成但尚未评分);3)任选一道需评分的量表试题,在结果列表框中显示该题目的所有结果项目;4)主试者对每个结果项目进行点击查看,若某结果项目为图形,则从数据库获取该图形展示在界面图片框中,若结果为声音和视频,则从数据库获取其数据并在播放控件中播放。5)主试者根据结果内容及评分依据对试题评分并保存。6)若当前受试者评分结束,转1),否则,主试者可选择转1)或3)。步骤6由主试者自主操作,可以在当前题目评分结束后继续当前受试者的评分,也可以不管当前受试者的评分是否完成,转而为其他受试者评分,此策略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
步骤5:结果输出。受试者的测试进度及评分进度均为100%,则测试完成,主试者根据量表评价标准生成报表并链接打印机进行打印。
受试者子系统:
如图5所示,受试者在受试者子系统上测试的过程如下:
步骤1:受试者用案例ID及密码登录。
步骤2:获取待测量表集合。系统根据登录的案例ID,从服务器获取当前受试者的待测试量表集合并显示在界面上。待测试量表集合在附图2的“案例生成”步骤中由主试者生成。
步骤3:计时变量初始化。获取受试者所测量表完成所需的总不变时间,赋值给剩余总不变时间ReConstTime,获取受试者所测量表总平均可变时间,赋值给剩余总平均可变时间ReAvgVarTime。所测量表的总不变时间由包含的量表的每个做题界面的不变时间累加而成,每个做题界面的不变时间由其题目内容的展示时间决定,而总平均可变时间由每个做题界面的平均可变时间累加而成,每个做题界面的平均可变时间是过去所有受试者在此做题界面上花费的可变时间的均值。初始化受试者已花费的总实际可变时间UsedVarTime、受试者测试过的量表题目的总平均可变时间UsedAvgVarTime为0。
步骤4:若不存在待测试量表,则结束测试,若存在,则继续步骤5。
步骤5:选择一个待测试量表。
步骤6:选定的待测试量表中若存在未测试题目,则系统自动选择一个题号最小的题目开始,否则,转步骤4。
步骤7:受试者做题。测试题目被分为自动评分型与人工评分型,自动评分型指简单选择题,受试者一旦完成选择,软件系统可自动给出分数并保存到数据库,无需主试者评分;但对于测试结果为绘画、录音及录像的,必须人工评分,归为人工评分型题目。对于一个题目需要多个绘画或多个录音或录像的,分解成多个界面,保证每个界面仅含一个绘画或一次录音或录像,降低界面操作复杂性,但关联同属一道题的多个界面的结果到相同题号并保存到数据库。对于绘图型题目,在界面上设置一个panel控件,受试者用手写笔在此控件内绘图时,软件捕获用户移动轨迹并保存到绘图对象同时展示到panel控件上,用户完成绘图,将绘图对象内包含的图形保存到本地临时文件夹。对于录音录像型题目,在做题窗口出现时启动麦克风或摄像头录制,单击“完成”时保存音频或视频到本地临时文件夹。
步骤8:剩余时间估计。此步骤根据各量表测试的历史平均耗费时间以及当前受试者的测试速度,估计其剩余量表题目所需的总时间。每个做题界面都记录受试者做题所花费的实际时间,包括不变时间和可变时间,不变时间指题目展示需要的时间,如播放指导语或动画提示等题目内容的时间,不受受试者影响,可变时间指受试者思考并完成题目花费的时间,指题目内容播放完毕到受试者进入下一题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可变时间受受试者精神状态及智力水平影响较大。此步骤见附图4,具体过程如下:
1)获取当前做题界面的不变时间ItemConstTime及平均可变时间ItemAvgVarTime;
2)记录受试者在当前做题界面花费的实际可变时间ItemRealVarTime;
3)计算受试者已花费的总实际可变时间UsedVarTime=UsedVarTime+ItemRealVarTime;
4)计算受试者测试过的测量表中题目的总平均可变时间UsedAvgVarTime=UsedAvgVarTime+thisAvgVarTime;
5)计算当前受试者测试的速度系数varCo=UsedVarTime/UsedAvgVarTime;
6)计算剩余总平均可变时间ReAvgVarTime=ReAvgVarTime-ItemAvgVarTime;
7)计算剩余总不变时间ReConstTime=ReConstTime-ItemConstTime;
8)估计总剩余时间=ReConstTime+ReAvgVarTime*varCo;
9)将当前受试者的估计总剩余时间写入数据库中其案例信息记录中并显示在其测试系统的状态栏上。
步骤9:提交做题结果到数据库。每个测试界面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将当前界面的做题结果保存到数据库。所有做题结果均保存到数据库表的字段中,简单选择型结果与绘图、音频视频采用不同的保存形式。简单选择型采用字符类型保存用户选择的结果,绘图、音频视频保存为二进制对象。提交完成后转步骤6。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需提供客户终端、手写笔、录音录像设备及服务器,所述客户终端显示屏为触摸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主试者根据受试者信息生成对应的测试量表集,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步骤2、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进行登录,显示测试量表集,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开始测试,并提交测试答案至服务器;
步骤3、主试者监控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进度,并对各个受试者的测试答案进行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及步骤3之间还包括一步骤a、对受试者答题所需时间进行评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具体为:
获取受试者当前做题界面的不变时间ItemConstTime及平均可变时间ItemAvgVarTime;记录受试者在当前做题界面花费的实际可变时间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已花费的总实际可变时间UsedVarTime=UsedVarTime+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测试过的题目的总平均可变时间UsedAvgVarTime=UsedAvgVarTime+thisAvgVarTime;计算当前受试者测试的速度系数varCo=UsedVarTime/Used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平均可变时间ReAvgVarTime=ReAvgVarTime-Item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不变时间ReConstTime=ReConstTime-ItemConstTime;估计总剩余时间=ReConstTime+ReAvgVarTime*varCo;将当前受试者的估计总剩余时间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进一步具体为:主试者根据受试者的信息生成一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及受试者登录密码;并保存案例信息至服务器案例表中,其中案例信息包括: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受试者姓名、性别、文化程度、登录密码、测试日期、主试者ID及测试状态,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一步具体为: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登录;根据登录的案例ID,从服务器获取当前受试者的待测试量表集合并显示,若存在未测试题目,则选择一未完成的题目开始测试,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答案保存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否则,结束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具体为:主试者根据主试者ID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状态,并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受试者的测试答案,主试者对测试答案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保存至服务器。
7.一种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需提供客户终端、手写笔、录音录像设备及服务器,所述客户终端显示屏为触摸屏,具体包括如下模块:
生成模块,主试者根据受试者信息生成对应的测试量表集,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受试者测试模块,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进行登录,显示测试量表集,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开始测试,并提交测试答案至服务器;
主试者评分模块,主试者监控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进度,并对各个受试者的测试答案进行评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试者测试模块及主试者评分模块之间还包括一估计总剩余时间模块,对受试者答题所需时间进行评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总剩余时间模块进一步具体为:
获取受试者当前做题界面的不变时间ItemConstTime及平均可变时间ItemAvgVarTime;记录受试者在当前做题界面花费的实际可变时间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已花费的总实际可变时间UsedVarTime=UsedVarTime+ItemRealVarTime;计算受试者测试过的题目的总平均可变时间UsedAvgVarTime=UsedAvgVarTime+thisAvgVarTime;计算当前受试者测试的速度系数varCo=UsedVarTime/Used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平均可变时间ReAvgVarTime=ReAvgVarTime-ItemAvgVarTime;计算剩余总不变时间ReConstTime=ReConstTime-ItemConstTime;估计总剩余时间=ReConstTime+ReAvgVarTime*varCo;将当前受试者的估计总剩余时间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进一步具体为:主试者根据受试者的信息生成一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及受试者登录密码;并保存案例信息至服务器案例表中,其中案例信息包括:测试量表集、案例ID、受试者姓名、性别、文化程度、登录密码、测试日期、主试者ID及测试状态,并给与受试者案例ID及密码。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试者测试模块进一步具体为:受试者在客户终端上输入案例ID及密码登录;根据登录的案例ID,从服务器获取当前受试者的待测试量表集合并显示,若存在未测试题目,则选择一未完成的题目开始测试,受试者通过触摸屏、手写笔及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答案保存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否则,结束测试。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试者评分模块进一步具体为:主试者根据主试者ID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受试者的测试状态,并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受试者的测试答案,主试者对测试答案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保存至服务器。
CN201510086995.2A 2015-02-25 2015-02-25 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4657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6995.2A CN104657929A (zh) 2015-02-25 2015-02-25 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6995.2A CN104657929A (zh) 2015-02-25 2015-02-25 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7929A true CN104657929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49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6995.2A Pending CN104657929A (zh) 2015-02-25 2015-02-25 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7929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9654A (zh) * 2016-01-14 2016-04-06 高秋丹 儿童与青少年思维逻辑开发教学系统与教学方法
CN106816056A (zh) * 2017-03-15 2017-06-09 顾宇婧 一种智能作业答题系统及方法
CN106875308A (zh) * 2017-03-10 2017-06-20 福建大道之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校园学生在线升学的系统
CN106971062A (zh) * 2017-03-09 2017-07-21 安徽创易心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与系统
CN107666458A (zh) * 2016-07-27 2018-02-06 厦门君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群体心理测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73632A (zh) * 2019-08-16 2019-11-19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一种认知功能协助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
EP3787481A4 (en) * 2018-05-01 2022-01-12 Blackthorn Therapeutics, Inc. MACHINE LEARNING-BASED DIAGNOSTIC CLASSIFIER
US12002590B2 (en) 2023-05-02 2024-06-04 Neumora Therapeutics, Inc. Machine learning-based diagnostic classifi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9451A (zh) * 2005-07-21 2006-03-01 高春平 监测心理、职业测试真实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83613A (zh) * 2010-10-15 2011-03-09 浙江大学 计算机辅助筛查老年轻度认知损害的装置
CN202058322U (zh) * 2011-04-12 2011-11-30 潘静 口吃患者心理障碍测评系统
CN103262143A (zh) * 2010-08-31 2013-08-21 戴维.L.福布斯 用于评估心理特征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25079A (zh) * 2013-05-22 2013-09-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多用途心理学行为量表录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9451A (zh) * 2005-07-21 2006-03-01 高春平 监测心理、职业测试真实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62143A (zh) * 2010-08-31 2013-08-21 戴维.L.福布斯 用于评估心理特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83613A (zh) * 2010-10-15 2011-03-09 浙江大学 计算机辅助筛查老年轻度认知损害的装置
CN202058322U (zh) * 2011-04-12 2011-11-30 潘静 口吃患者心理障碍测评系统
CN103325079A (zh) * 2013-05-22 2013-09-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多用途心理学行为量表录入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9654A (zh) * 2016-01-14 2016-04-06 高秋丹 儿童与青少年思维逻辑开发教学系统与教学方法
CN107666458A (zh) * 2016-07-27 2018-02-06 厦门君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群体心理测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71062A (zh) * 2017-03-09 2017-07-21 安徽创易心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与系统
CN106875308A (zh) * 2017-03-10 2017-06-20 福建大道之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校园学生在线升学的系统
CN106816056A (zh) * 2017-03-15 2017-06-09 顾宇婧 一种智能作业答题系统及方法
EP3787481A4 (en) * 2018-05-01 2022-01-12 Blackthorn Therapeutics, Inc. MACHINE LEARNING-BASED DIAGNOSTIC CLASSIFIER
US11676732B2 (en) 2018-05-01 2023-06-13 Neumora Therapeutics, Inc. Machine learning-based diagnostic classifier
US11715564B2 (en) 2018-05-01 2023-08-01 Neumora Therapeutics, Inc. Machine learning-based diagnostic classifier
CN110473632A (zh) * 2019-08-16 2019-11-19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一种认知功能协助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
US12002590B2 (en) 2023-05-02 2024-06-04 Neumora Therapeutics, Inc. Machine learning-based diagnostic classifi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7929A (zh) 基于多媒体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并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Kahai et al. Exploring the core concepts of media richness theory: The impact of cue multiplicity and feedback immediacy on decision quality
Phillips Improving advising using technology and data analytics
US20080063363A1 (e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ynchronizing, displaying, and providing access to data collected from various media
KR20090015310A (ko) 네트워크를 통한 심리진단결과에 기초한 진료 또는 상담의자동예약시스템 및 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심리상담시스템
Chen et al. WebIntera-classroom: an interaction-aware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augmenting learning interactions
CN105632264A (zh) 管理课件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US751228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amination of images
CN117745494A (zh) 一种多端融合的3d视频数字化osce考站系统
Weichbroth A mixed-method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ology for mobile application usability studies
Halder et al. Low-cost production testing of wireless transmitters
Peng et al. Evaluation of interactive data visualization tools based on gaze and mouse tracking
CN105528505A (zh) 线上自动化诊断学习风格系统及方法
Ciordas-Hertel et al. How can Interaction Data be Contextualized with Mobile Sensing to Enhance Learning Engagement Assessment in Distance Learning?
Verma et al. Transformational teaching, self-presentation motives, and identity in adolescent female physical education
US20160293032A1 (en) Video Instruc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Huang et al. Design an Applied-Behavior-Analysis Learning WeChat Tool to Assess the Learning Capacities for Autistic Children
CN105046608A (zh) 一种o2o的习题知识点编号记录方法及系统
Calvo 33 Affect-Aware Reflective Writing Studios
Wade et al. An automated evaluation service for educational courseware
Ando et al. E-learning using tablet pc
Tindall et al. The HARP App: Tracking Hypoxia Made Simple
Cen et al. Design of a teaching proce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May et al. Students' Tracking Data: An Approach for Efficiently Tracking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s in Distance Learning
Kushniruk et al. Video analysis and remote digital ethnography: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user perspectives and processes involving healthc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